设为首页

保险知识,购买健康保险需谨慎

2020-09-29
健康保险知识 健康保险知识大全 泰康保险基础知识

健康一直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一份合适的健康保险能够在平时带给自己一份安心,病时为自己提供一份保障和补偿。

健康保险是专门以健康作为保障对象的一个独立的保障险种,它主要提供的是对消费者疾病方面和健康管理上的保障。健康保险一般分为:医疗保险、疾病保险、收入保障保险,以及长期护理保险。医疗保险,指以约定的医疗费用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也就是提供医疗费用保障的保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医疗费用报销的险种)。此类险种保障的是病人为了治病在医院里发生的各种费用。疾病保险,指以发生疾病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目前国内最常见的此类险种就是重大疾病保险,因为所保险的疾病往往会给被保险人带来高额的费用支出,例如恶性肿瘤、心脏疾病等等,所以一般要求投保时的保障额度较高。疾病保险的给付方式一般是在疾病确诊之后立即一次性支付保险金额。收入保障保险,指因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收入中断或减少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此类保险主要目的是为被保险人因丧失工作能力导致收入的丧失或减少提供经济上的保障,但是不承担被保险人因疾病或意外伤害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比如我们常见的住院津贴类的保险。长期护理保险,是指以因保险合同约定的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引发护理需要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为被保险人的护理支出提供保障的保险。在健康保险中此类保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类保险,因为在国内刚刚起步,可能市场上见到的不是太多,但在国外比较流行的。此外,一些保险公司在健康险中加入了健康管理元素,即在投保后,为被保险人提供一些必要的体检、慢性病的管理、膳食改善计划和运动保健常识。通过这些服务,使投保人、被保险人享受到保险的附加服务,同时,也为保险公司提供了一种风险管理、防损的方式。至于如何购买健康保险,专业人员有以下建议:一是不论年龄大小,首先要在保险专业人员的协助下,了解清楚自己已经拥有的健康保障状况,分析出来自己健康风险的缺口;二是分析自己的财务状况,根据财务能力来选择适当的健康保险的保额;三是要注意健康保险的实用性,而不要盲目追高保额。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面临的风险不一样,财务状况也不一样,选择健康保险时也会有所不同。

扩展阅读

保险知识,购买信用卡保险需谨慎


对于不少信用卡持卡人而言,当突如其来的保险推销电话袭来,自己往往没有准备,如果是在上下班途中,匆忙行进中要理性地思考一个保险品种是否值得投保的确有一定难度,当然慌忙之下做出的购买决定也常常令人后悔。那么在接到这类保险推销电话后,持卡人即便有购买意向,也请三思而后行。

不少持卡人在接到保险推销电话时,一般推销人员都会告诉你这是贵宾专属待遇,所以要快点决定,最好在当日的电话中就确定。其实,持卡人即便有投保意向,也不用当场决定,可以回家上网查询相关的保险品种和具体条款后再做决定,其实所谓的优惠有限等基本也都是幌子,一般隔日做出答复,不会对保费有大的影响。持卡人可以直接告诉推销人员,自己有购买的意向,但必须回家查看保险条款后再做决定,让推销员明后天再次致电确认是否购买。

当然,如果持卡人通过别的渠道得知自己所持卡的卡中心正在搞保险优惠活动,而自己又非常想购买保险的话,可以直接致电卡中心,对于有意愿投保的持卡人,相关部门会请相关的人员主动联系持卡人。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保险产品可能因地区差异和投保人差异,存在一定的保费差异,也有部分产品的投保客户有一定限制,因此可能会出现部分持卡人无法购买的状况。

对于很多通过信用卡中心购买保险的人而言,信用卡积分也是一个关心的话题,并非所有购买保险的费用都能计入信用卡积分。目前,招行、浦发、交行都将保费将作为一般消费计入账单,因此是计算积分的,不过平安信用卡买保险不计积分。当保费作为一般消费计入账单时,是不会全部纳入最低还款额的,一般只有5%或10%计入最低还款额。作为一般消费,延迟还款需支付利息。大部分卡中心采用的计息方法为,从消费当天(保费扣收当日)算起,直至全部还清为止,每天万分之五。

网络团购保险多是营销手段 购买需谨慎_保险知识


2012新年伊始,正是网络购物的火热期,在网络销售被保险公司广泛应用之后,时下流行的团购风也刮了进来,但团购保险的靠谱度究竟有多高值得商榷。

此外,团购产品在使用时,可能会出现质量差或者服务不好的问题,类似的投诉经常见诸于报端,这些风险在团购保险产品时是否也会出现呢?

接受记者采访的保险业内人士指出,团购保险不是投保团体保险,网站打出的价格优惠牌更多是一种营销手段,投保人确实存在不能享受到相应保障的风险,而且最重要的是,在出险理赔时,很可能会被拒赔。

团购保险不等于团险

记者登录某保险销售代理网站,在明显位置标志出“团购”字样,点击后出现一则团购保险信息,“仅70元即可拥有原价100元一年期家财险一份,保额高达2450000元。马上投保,立省3元。”但并没有人参与团购。而在其他保险产品的团购中,只有一款保额45万元的意外

保险有3人参与,一款保额10万元的宠物责任险有一人参与。

对于团购保险的看法,在某外资公司做文员的陈小姐告诉记者,在她看来,团购保险就类似于购买团体保险,她所在的公司就给员工购买了医保补充的团体保险。“团险的保费比个人购买要便宜,团购保险应该就是这个道理吧。”

实际上,陈小姐的理解并不对。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团险和团购保险完全不同。所谓团险是以一张总保单为某一个团体单位的所有成员或大多数员工提供全面保障的保险。通常是企业为员工投保,团险价格比较优惠,而且公司也可以跟保险公司协商部分条款。根据保

监会规定,“保险公司不得为以购买保险为目的组织起来的团体承保团体保险。”因此,自发组织的团购保险是不允许承保的。

“团购保险其实应该算是一种营销噱头,是保险代理公司与保险公司签订的合同,相当于批发保险产品,如果是个人直接去保险公司投保,可能也会拿到相应的优惠价格,这与团体保险是完全不同的。”民生人寿保险理财师张振中告诉记者。

某保险公司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在网络销售这个渠道上,代理公司的关注度会更高一些。保险公司把意外险等简单的保险产品批发给代理公司,给予其更高的佣金,这样代理公司就有比较广泛的运作空间,把批发来的保险产品以团购的形式进行销售,消费者会感觉获

得了一些保费优惠。而保险公司则把更多精力放在代理人等其他渠道上,更注重销售20年期等趸交保障型保险产品。

网络泄密时有发生保险可赔偿

近期,很多网络用户遭遇密码泄露,人数在9000万左右,最让网民担忧的是,网上支付领域是否会被波及到。如果发生网上银行资金被盗的情况,消费者能够通过保险获得相应的赔偿吗?记者从保险公司了解到,今后针对网络运营商会有相关的责任保险推出来,消费者

可以间接受益。

“我们已经计划针对国内网站、社区、网络服务商等专门推出信息技术专业责任赔偿保险,针对被保险人的产品或服务在质量、实用性方面未能达到任何显性或隐性的与安全有关的标准以及被保险人在提供产品或服务过程中出现任何实际或声称的疏忽、错误或失职行为等

给第三方造成损失的赔偿。”苏黎世保险北京分公司金融险部相关负责人曾万里告诉记者。

记者查询到,信息技术专业责任赔偿保险说起来很陌生,但实际上在欧美国家已经投保的很普遍。网络运营商购买了信息技术专业责任赔偿保险后,万一发生信息泄露用户进行索赔,就不用自己掏腰包了,而且还有事前防范和规避风险的功能,这种产品的最高赔偿限额

可达500万美元。

购买保险不可盲目仍需谨慎


近年来,国民的经济的发展带动居民收入的增加,理财成为趋势,保险等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专家呼吁投资保险同样具有风险,消费者同样需要谨慎对待。

保险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在未来风险出现时对损失的一种经济补偿。所以,不应简单地将保险的收益率与其他投资理财产品相对比,并据此考虑保险投资合不合算,而应在只要温饱已经解决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给自己买一份保障。保险投资更多的是个人理财中的一种财务风险管理,主要是保障个人身体、生命或家庭财产受到损害后能够得到补偿,使风险得到分散,避免个人或家庭因为这些损害受到更大的伤害。试想一下,没有对各种意外事故造成损害的保障,万一发生了疾病或者意外事故,身体受到伤害,工作突然中断,或者汽车、房子受到损失,将导致家庭财务收入的减少或中断,导致生活水平的急速下降。

保险是种种投资方式中风险性最低、最能体现“雪中送炭”效果的理财工具。但是,由于缺乏保险知识,再加上一些保险代理人的“大力”推荐,多数市民购买保险并不理智。如何理智投资,切合实际地为自己和家人购买合适的保险产品成为很多人面临的新问题。

眼下,保险与人们工作、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的保险意识也越来越强,参保人数明显增加。但是,有些市民在投保,特别是在投保基本保障型的保险时,存在着一些盲目心理。业内人士提醒,购买保险忌盲目心理。

首先是投保险种选择的盲目。有的人投保时随大流,人家投什么险种自己就保什么险种,人家选择多少保额自己就选择多少保额。其实这样很不可取,因为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保险是个非常私密、非常个性化的东西。以他人为样板来决定自己投保,很容易导致购买到不适合自己的产品,要知道,适合别人的不一定就是适合你的。

其次是被保险人选择的盲目。这主要针对家庭保险,如果是一个家庭,首先应给大人尤其家庭经济支柱投保,而且要尽可能足额投保。其实家长的安全和健康才是孩子的保障。主要劳力没投保,或者干脆大人不买保险而只给小孩投保,片面地、单一的投保,导致的结果是,钱花了,而家庭保障还处于真空状态。

再就是选择保险代理人的盲目。很多人投保可能从亲友那里买保险,这并没有错,但切不可局限于亲友。对于亲友也一定要多沟通、多交流和比较,特别是方案的合理性要重点考虑。还有就是很多人买保险完全凭感觉,不管保险代理人专业与否,只是觉得对方热情,能说会道,买的迷迷糊糊。其实,碰到不专业的代理人时,在保险规划上缺少正确的投保思路,以至买到的保险产品不符合投保需求,到最后保险是买了,但自己是云里雾里,为什么买、怎么买的几乎没有概念。

选择适当的保险产品

购买保险产品主要应考虑保险产品的责任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充分了解有关保险产品和投保单证的各种说明资料、投保的手续和流程、自己能够承担的保险费和缴费期限等。

首先要根据你自身的职业量身订做需要的保险产品。如果你在办公室做行政工作,很少出差,买各种交通意外险就不是十分必要。相反,如果你在业务部门,经常出差,还要去危险的山区、高原工作,那么投保意外险显然能帮你解除不少后顾之忧。

对于一般家庭,长期保险选择5-20年的缴费期比较合适。但如果家庭有较强的支付能力,投资理财渠道又比较少,可以考虑用一次性付费方式购买保险产品。在具体选择保险产品时,由于目前各保险公司正在销售的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是2.5%,有的产品甚至只有1%左右的预定利率,是较低回报利率的保险产品,因此选择购买养老、年金和终身寿险类等长期性的险种时,如果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最好是选分红或投资连结类,虽然这一类产品价格比传统产品高一些,但能减少以后利率上涨时的损失。另外,由于保险公司目前的资金运用受到很多限制,投资环境也比较低迷,对该类产品的投资和分红回报也比较低,这属正常现象,我们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购买,最好不要轻易退保,否则有一定损失。

买保险量入为出

不要认为自己购买的保险越多,享受到的保障就越多。相反,如果过多投资在保险上,一旦你出现经济危机,无法按时缴纳费用,保单将失去意义。所以,每月购买保险的金额比重应占自己月收入的5%到10%为佳。因为一旦自己经济收入减少,就很难继续交纳高额的保险费,届时如果退保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还会失去保障。不退保又难以维持,会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专家建议投保的费用以自己收入的5%到10%为宜。即如果你一年能赚5万元,拿出2500到5000元买保险是适度的。

据了解,一般购买保险的多少可以根据以下公式来进行计算:“需购买的保险=你想要的保险程度-你现有的保障水平”,也就是说,你如果想要30万元的保障,而你的社保有7万多,公司又为你买了补充险2万元,那么你只要买能保20万元的那一档保险就可以了。所以,理性的消费者,应根据自身的年龄、职业、收入等实际情况,力所能及地适当购买保险。

不同时期需求不同

不要认为自己刚刚进入社会,收入少,可以等到有钱的时候再投保。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人们处在不同的人生时期,个人年龄、工作时间、家庭结构、收入状况不同,那么所需要的保险也是不同的。我们要注意的是年纪越轻,保费越便宜,因此投资保险越早越好。参考国外的做法,儿童从出生起就开始拥有自己的保险规划,并伴其终生。而且人在20-30岁期间刚刚踏入社会,由起跑线向终点冲刺,大多数人身体状况良好,精力充沛,且家庭负担不重,经济上无太大的压力。因此保险的需求应限以自身保障为主,以健康、意外、养老保险为基础。在经济基础日趋稳定时,再投保一些投资类的保险,有稳妥固定的收益,这样,还可以为以后成家立业做准备。

20-25岁刚刚步入社会,收入不多,面对变动因素多,尚没有足够的社会保障,购买的保险应该以意外险、人身险为主。25-30岁的时候已经成家立业,面临生育,有了一定的资产,比如房子和汽车,保险应以健康险、家庭财产险为主。比如女性朋友的女性健康险等。30岁以后,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可以通过简单稳妥的方式来为自己生钱,投保投资分红类保险是最好不过了。

保险知识,网购保险需谨慎


临近暑假,各保险公司纷纷将竞争焦点对准短期旅游意外保险及境外旅游保险,开打价格战,网上投保由于价廉物美则更是各家争抢的宝地。因此各种优惠,折扣信息扑面而来,一时间让消费者难于抉择。中民保险网在此提醒大家,诸如此类的买保险送礼或是其他优惠折扣活动对消费者来说虽是好事,但在购买时切不可只为了低价诱惑而将目光锁定于一家保险公司的旅游保险产品。旅游者可先通过保险电子商务网站多看看再选择适合的产品。如中民保险网就汇聚国内多家保险公司各种类型的旅游保险产品,在产品的选择上,应根据自身的情况灵活掌握,消费者可先做个对比再做决定,看看哪款旅游保险产品最适合自己,谨防选错险种。

据了解,只要用户注册成为中民保险网会员即可获赠200积分,通过“旅游保险”频道进入旅游保险在线搜索功能,选择旅游时间、旅游地区、出行时间段等相关参数就可以得到精确的保险产品搜索结果,旅游者可通过最直观的的方式了解到最全面的旅游保险产品信息。通过此一键搜索功能客户甚至可以自由选择按照价格以及销量来排序,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客户自主投保的意愿。

相关链接:网上买保险如何提防“假保单”?

网上保险迅速得到越来越多网民的关注,投保人数也在逐渐攀升。不过,仍有更多的人在关注的同时也存有疑虑,在虚拟的网络保险市场中,能顺利、安全地买到自己需要的保险吗?会不会走入一个“网络迷宫”,最终悻悻而归呢?网上买保险又该注意些什么呢?在网上投保后,投保人都会收到短信和电子保单,保存好这些凭证有利于日后理赔。另外,在网上买保险建议仔细阅读保险条款。通常意外保险的保障范围都包含意外身故理赔金,部分险种还包括意外伤残理赔金和烧烫伤理赔金,甚至特殊情况下的双倍理赔金。每个公司的综合意外险除外责任多少有点差异,常见的除外责任有战争、核辐射、醉酒驾驶、攀岩、潜水、户外运动等。

此外,大部分旅行意外险并不保障蹦极、滑雪等高风险的项目,下单前需与客服沟通是否可以投保。否则,如果因这些高风险项目导致的风险可能遭遇拒赔。部分险种虽然便宜,但有规定每人限买的份数,过度投保出险后也可能遭遇拒赔。

保险知识,投保后退保需谨慎


退保时将因投保险种不同而损失迥异,因此建议投保人在投保时认真考量,投保后谨慎选择退保。

退保能损失多少钱?

保险不像银行储蓄一样,具有“保本”的概念,保险是用来规避风险,具有“助人”与“自助”的功能,因此,投保人就必须承担因退保而产生的相关费用。

“退保时,退的是保单的现金价值。”保险专家指出。所谓保险的现金价值,是带有储蓄性质的人寿保险合同所具有的价值,在投保人终止保险合同时,它是投保人可领回以前缴付的保费与利息积存金。

一般而言,大多数的人寿保险合同都有保单现金价值,而消费型保险并没有现金价值,如意外险、一年期健康险等。那么,究竟人寿保险退保能退多少钱呢?阳光保险金融风险管理师赵宇平与北京明亚保险经纪研究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两全保险首年退保损失较小

两全保险为储蓄性强、保障性弱的保险产品。赵宇平表示,退保时损失大小因险种而异。通常情况下,储蓄功能较强的保险,退保时损失相对较小。例如,一款5年期两全保险,投保时趸缴保费1万元,如果被保险人5年内身故,将赔付10850元,如果第5年仍健在,将返还10850元。

上述5年期两全保险,第1年退保将损失本金150元,第2年退保即可赚45元。赵宇平告诉记者,这一类保险并没有想象中损失那么大,因为保额较低、风险成本较小,保险公司前期扣除费用较少。

重疾返还保险首年退保损失过半

重疾返还保险为储蓄性与保障性均强的保险产品。“与储蓄功能较强的保险产品相比,保障型产品退保损失将会大很多。”赵宇平解释,保障型保险多为期缴产品,前期发生的费用较多,且保险金额较高,保险公司的风险相应增大,支付的风险成本会很高。

例如,一款重疾返还保险,每年缴费1万元,缴费期为8年,保障期间16年,保额为24万元。如果被保险人在16年内患有合同约定的疾病,保险公司将一次性赔付24万元,合同终止,如果合同有效期内被保险人没有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将返还9.28万元。这一款16年期重疾返还保险,第1年退保将损失本金4602元,一直到第12年退保仍损失本金962元,只有从第13年起退保所得才能多于本金。

分红险首年退保损失大半

与上述保障功能较强的险种相比,投资型保险退保将会怎样呢?明亚保险经纪研究员表示,投资型保险的投资功能更强,一般而言,这一类产品退保损失将低于保障功能强的产品。

某家保险公司一款分红险的保障利益演示(以30岁男性为例):

该产品每年缴费为4.92万元,缴费期为20年,保额10万元。投保人每缴费期满两年将领取生存保险金1.8万元,61周年后每5年还可领取177120元祝寿金,直至86岁,同时还可获得累积红利。

从该演示表可见,虽然生存利益相当诱人,但如果客户投保当年退保仅能获得现金价值1.49万元,损失3.43万元,依次第2年退保将损失7.63万元,第3年客户可获1.8万元的生存保险金,但如果退保仍损失很大。

从投保演示来看,在保险期间中期以后(约缴费第15-20年)退保时所累计领取的金额(累计生存金+累计红利+现金价值)才将与保费支付持平。

终身寿险首年退保损失惨重

终身寿险具有储蓄性较弱、保障性较强、保障期间较长等特点。由于这一类产品的保障功能高于返还型重疾险,因此风险成本较大,相对而言现金价值较小。

随着缴费时间越长,保单的现金价值不断增长。这一类产品保险费率相对较低,意味着投保保费会较少。

因此,在前期保险公司将要提升较高的所需费用,这就意味着投保人前期退保将损失更大。如一款每年缴费1万元,缴费期为20年,保险金额为32万元,保障至被保险人身故。

这一款缴费期为20年的终身寿险,第1年退保将损失本金9108元,一直到第20年缴费期结束,保险的现金价值仅为保费的50%,因此,在缴费期内任何时候退保都将损失严重,只有在首次缴费之后的第42年保单的现金价值才与保费相当。

退保都扣什么钱?

“投保人在购买保险单的头几年,所缴保费要负担保险公司的各项费用。”赵宇平表示,如保险营销员的佣金、体检、核保、保单制作等公司一系列的开支,加上这张保单的保险费还要与其他同类保单的保险费一起分担赔付责任,因此也产生一定的给付费用。

有时,这项费用的扣除是普通人并非一时能够理解的。明亚保险经纪研究员以一款万能险退保向记者进行解释。保险公司对各项费用的收取也有相当明确、严格的流程,如在客户投保的前5年收取初始费用,第1年收取最高,一般为所缴保费的50%,逐年递减;风险保费,指保险公司每月为被保险人提供身故、全残保障利益所收取的保障成本,如投保的100位客户,如果有1位出险,将由其他99位客户来分担风险保费;还有保单管理费、退保费用等。

因此,保险业内人士建议,客户投保后充分利用10天的“犹豫期”,因为犹豫期内退保损失较小。

专家观点

尽力避免退保,减少损失

据保险公司统计,在退保的人群中,70%以上都是由于“经济原因”而退保。

保险专家表示,客户如果在经济紧张无法支付保费的情况下,可以用现金价值垫缴保费,等经济情况好转之后再把保费和利息一同付清。在续期缴费时,还有60天的宽限期,客户如果一时手紧,可以缓缴保费。不过,如果超过60天,保单就会失效。保单还有一个“减额缴清”的功能,就是在保单具有现金价值的情况下,客户可以不缴保费,但保障金额会大大减少。

此外,投保人还可以具有现金价值的保单作为质押,申请保单借款,并按照约定的本息还给保险公司。

退保的不利影响

退保后,原有保障随之丧失,将独自面对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其次,重新投保时的保险权益可能受到某些限制甚至被拒保。另外,被保险人的年龄越大,缴费标准越高,再投保时缴费标准往往会提高。

保险知识,理财看风险 投资需谨慎


理财是一项中长期财务规划,尤其强调对风险的有效控制。真正意义的理财,不仅限于勤俭持家,也不简单等同于投资回报,而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中长期财务规划,通过对资产、负债的合理安排和运用,达到预期目标。

个人理财更强调对风险的承受、把握和规避。它的根本目的,是为构建安心生活系统。个人的消费行动是由个人的生活质量决定。理财师根据客户的人生计划和需求而提供的种种方案,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个人资产的合理安排和运作,是为帮助客户达到或接近他想要的生活质量标准,从而获得终身消费效用的最大化。这就决定了理财活动是一项中长期规划,而不是短期行为。

理财活动应建立在稳健的前提下,理财涉及投资,但不等同于投资,资产增值是理财的重要目的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对风险的控制和规避,及对财产或债务的梳理。由于预期收入和支出存在不确定性,将对人生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因此,理财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客户分析资产运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通过多元化的操作来规避和降低该风险,提高收益。

每个人都会遇到意外支出、收入减少等经济风险。例如,家庭成员的生老病死,意外事故的发生,主要经济来源者下岗等情况。对于这些风险,必须有经济上的充分准备。这时,采用投保方式回避和转移风险必不可少。现在,社会保险种类很多,有些人因为对保险不够了解,往往重复支付保险费用。理财师必须明确各种保险类型的特点,要能够为客户进行妥善的保险设计,方为不失其职。

购买投资型保险需谨慎 三点需注意_保险知识


如今,随着保险市场繁荣,投资型保险也进入人们的视线,不过,投资型保险并非稳赚不赔,因为按照功能划分,投资型保险重在投资,风险保障则是其附加部分。面对保险公司高回报理财的诱惑,购买投资型保险时需保持理智,尤其需消除三大错误认识。

误区一:收益、保障可兼得。

很多人购买投资型保险的理由便是,投资型保险不仅会带来可观收益,还能得到保障,其实这种认识有失偏颇。不错,这种保险在某个时期可为保险购买人带来高于储蓄存款和国债的收益,但投资型保险的收益和保障是有侧重面的,主要表现在分红和收益上,而在风险保障上,投资型险种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因此,即使出了险,得到的赔付金也很有限。购买投资型保险时,只需重点考虑其收益,而不能太看中其保障,要做到买投资型保险看“收益”买保险。

误区二:收益有保证。

这种想法不完全正确。保险公司推荐投资型险种时,给出的收益一般很有吸引力,往往把没有实现的保险分红率夸大。有投资收益心理的人会听信,从而形成很高的心理预期。其实,保险公司的保险收益一般都来自对收取保费的运用,没有谁敢保证其资金的投资一定会有收益,且很高。理论上说,投资型保险所承保的风险都是在自己预期范围内,都是通过对出险率的预期而设定保险费率。再说投资的风险不属于纯粹风险,并不在保险公司承保范畴内,因此,即使保险公司再作出怎样的保险收益承诺都是不保险的。

误区三:投资型保险是最佳选择。

对于任何一个人,风险保障是基本需求,而投资收益的实现,则是更高层次需求,如果没有更多时间进行其他理财品种投资,如基金、股票,则购买投资型险种获取相应收益是可取的,否则就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考虑购买。按照正常逻辑,只有在自己的需求满足后,才可向更高需求迈进。因此,在条件不是特别成熟的情况下,不可追逐购买投资型保险,否则会得不偿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