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保险知识,购买信用卡保险需谨慎

2020-09-29
平安保险信用卡知识 保险规划经济需求法 保险理念知识

对于不少信用卡持卡人而言,当突如其来的保险推销电话袭来,自己往往没有准备,如果是在上下班途中,匆忙行进中要理性地思考一个保险品种是否值得投保的确有一定难度,当然慌忙之下做出的购买决定也常常令人后悔。那么在接到这类保险推销电话后,持卡人即便有购买意向,也请三思而后行。

不少持卡人在接到保险推销电话时,一般推销人员都会告诉你这是贵宾专属待遇,所以要快点决定,最好在当日的电话中就确定。其实,持卡人即便有投保意向,也不用当场决定,可以回家上网查询相关的保险品种和具体条款后再做决定,其实所谓的优惠有限等基本也都是幌子,一般隔日做出答复,不会对保费有大的影响。持卡人可以直接告诉推销人员,自己有购买的意向,但必须回家查看保险条款后再做决定,让推销员明后天再次致电确认是否购买。

当然,如果持卡人通过别的渠道得知自己所持卡的卡中心正在搞保险优惠活动,而自己又非常想购买保险的话,可以直接致电卡中心,对于有意愿投保的持卡人,相关部门会请相关的人员主动联系持卡人。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保险产品可能因地区差异和投保人差异,存在一定的保费差异,也有部分产品的投保客户有一定限制,因此可能会出现部分持卡人无法购买的状况。

对于很多通过信用卡中心购买保险的人而言,信用卡积分也是一个关心的话题,并非所有购买保险的费用都能计入信用卡积分。目前,招行、浦发、交行都将保费将作为一般消费计入账单,因此是计算积分的,不过平安信用卡买保险不计积分。当保费作为一般消费计入账单时,是不会全部纳入最低还款额的,一般只有5%或10%计入最低还款额。作为一般消费,延迟还款需支付利息。大部分卡中心采用的计息方法为,从消费当天(保费扣收当日)算起,直至全部还清为止,每天万分之五。

扩展阅读

保险知识,谨慎小心信用卡附加险


作为信用卡增值服务的一项,附赠保险对于持卡人来说,提供了一种保障。对比不同的保险赠品也可以作为选择信用卡的参考。赠品多为意外险

在各家信用卡所附赠的保险产品中,意外险仍然占有最高比例,只不过形式上有了更多花样。

以组合形式出现的旅行意外险除包含较高额度的航空意外险外,还搭配了航班延误、行李延误或丢失以及商品运输保险,显得更加人性化。比如中国银行(601988,股吧)长城中银联名卡为持卡人提供80万元的航空意外险、500元行李丢失保险以及1万元的大件商品运输保险。从2009年4月15日起,新申请广发车主卡主卡的客户,自发卡日起首三个月内积分刷卡消费一次,即可于首次消费次日起获赠一年期旅行意外险或驾驶员意外险中的一项,卡主可自行选择。其中驾驶员意外险包括了身故及残疾保障,金卡最高额度15万元、普卡最高额度10万元;旅行意外险分为五个方面,包括航空意外险、火车及轮船意外险、汽车保险、航班延误保险以及行李延误丢失保险,不仅持卡人本人能够获得保障,就连同行的配偶和子女也有对应的保险金额。考虑到《保险法》对未成年子女的身故赔偿有限额,因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持卡人子女身故最高保额为10万元,其余地区为5万元,而航班延误及行李延误丢失保险则不受影响。

信用卡,信用卡保险功能待关注


如果您手中有附赠保险功能的信用卡,一定要了解它的使用条件并充分使用,如航班延误、行李延误等均可通过信用卡附赠的航空意外险申请理赔。

作为信用卡增值服务的一项,附赠保险已经不再是白金卡的专项功能,而且保险品种已经从最普遍的航空意外险发展到全面的公共交通意外险、旅行保险、重大疾病保险、家庭财产保险等险种。

多数银行发行的信用卡都附赠有保险功能:一款信用卡为持卡人提供80万元的航空意外险、500元行李丢失保险,以及1万元的大件商品运输保险;广发银行一款信用卡的用户,可于首次消费次日起获赠一年期旅行意外险或驾驶员意外险中的一项,用户可自行选择;中信银行的部分信用卡则专为女性持卡人定制了女性重大疾病保险。

目前在各种信用卡附赠的保险产品中,意外险占比最高。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都发行航空联名信用卡,这类信用卡除了具备信用卡的基本金融功能外,还包括里程积分、航空保险、航空公司的会员接待等特色服务。

某使用过信用卡保险功能的消费者介绍,信用卡附赠保险的理赔前提往往是跟刷卡消费紧密挂钩的。例如对于航空意外、旅行便利等保险的理赔,前提必须是用该信用卡为本人全额购买机票或80%支付旅游团费。如遇航空意外,持卡人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及时通过特定的热线电话向保险公司报案,并提供被保险人的机票及登机牌复印件、损失清单和原始费用单据及身份证明等。

而银行业内人士指出,信用卡附赠的保险功能对每一种保险责任、理赔条件都有严格的限定,除了必须是本人持卡为自己购买全额机票或8成以上旅游团费外,还必须满足如航班延误4小时(含)以上、行李延误6小时(含)以上等条件。消费者在使用保险功能时一定要清楚其各项条件,在允许的情况下充分使用其保险功能。

信用卡风险有哪些?如何防范信用卡风险?


信用卡是具有一定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额度内先透支使用后还款,具有消费、转账、存取现金等功能的银行卡。信用卡风险是指在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因各种不利因素而导致的发卡机构、持卡人、特约商户三方损失的可能性。那么信用卡风险有哪些?如何防范信用卡风险呢?

信用卡风险有哪些?来源于持卡人的风险:一是持卡人恶意透支。二是持卡人谎称未收到货物。三是先挂失,然后在极短时间大量使用挂失卡。四是利用信用卡透支金额发放高利贷。来源于商家的风险:一是不法雇员欺诈。二是不法商家欺诈。来源于第三方的风险:一是盗窃,二是复制;三是ATM欺诈。来源于商业银行的风险:商业银行内部存在不法工作人员,他们往往会利用职权在内部作案。如何防范信用卡风险?

信用卡用户除需注意借记卡使用风险外,还应关注如下事项:

(1)请通过银行的正规渠道申请信用卡,切勿通过中介机构或他人转交申请。(2)提供个人身份证件及相关证明复印件申办信用卡时,建议在证件复印件显著位置注明用途,以防资料被挪做他用。(3)请牢记信用卡账单日和还款日,定期查询信用卡账单,及时还款。若发生逾期,将会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留下不良记录,对日后申请贷款等产生影响。(4)客户不得使用银行卡恶意透支,洗钱,套现,以免承担刑事责任,对个人资信状况造成负面影响。信用卡风险——相关资讯信用卡坏账率反弹 防控风险是关键

2009年以来,信用卡不良贷款率首次上升,上半年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信用卡账户不良率分别为1.53%、2.05%。《2013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196.21亿元,比年初增加49.62亿元。业内人士表示,银行信用卡坏账率增加,背后折射的是竞争加剧环境下银行过分扩张,信用卡申请条件不合理,风险管控手段不健全等问题。

跑马圈地10年 信用卡风险凸现

“10年的跑马圈地”式的疯狂发卡,中国的信用卡出现了爆发式增长。而随着刷卡量的增长,信用卡背后的风险凸显亦是不争的事实。

发卡量大幅度增长,额度不断提升,“信用卡”的后遗症也开始显现,最直接的就是坏账率提升。“现在信用卡坏账额比以前有所上升,但还属于可控范围内。”某国有大型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大学生、部分小企业主和少数“健忘”市民是逾期率较高的三类人群。随着坏账风险增加,不少银行已悄然收紧这项业务。该人士透露,下月起,该行将对授信额度进行大幅下调,贷款额度将不能超过5万元。

信用卡,办信用卡被推销办保险 还没签字就扣款


王女士在一家银行办了张信用卡,银行工作人员打来电话向我推销海康人寿的保险产品,无奈之下电话中口头同意买一份。每月费用从信用卡中扣,结果信用卡被透支停用了,最终把这个保险取消了。没想到办了第二张信用卡后,这个工作人员又打来电话推销其他理财产品。

王女士提起自己两次信用卡被办保险的经历:最早一次是办了张信用卡,然后刚办了卡第二天就有个自称是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工作人员,向我推荐理财产品,当时跟我说是海康人寿的保险产品,收益高有保障,我们本来没打算买,可经不住工作人员长时间劝说,最后就说同意买一份。当时以为只是口头上一说,可过了几个月却收到了银行寄来的催款信函,说我们的信用卡透支被停了,要还清欠款。

我们就联系了当时向我们推销保险理财产品的业务员,他说这保险是每月扣七百多元,自动从信用卡里扣,我们电话同意了。我们卡的信用额度是3000元,原来一直不知道是直接从信用卡里扣钱,后来我们联系了这位业务员,他看我们卡透支被停了,就同意退还原来交的钱,但拿到手的只有一半多点,其余部分要不回来了。

王女士还清这张信用卡的欠款后,在银行重新办了一张信用卡。买一次不要紧,气人的是这次那位业务员又打来电话,这次称推销的理财产品不会出现上一次的问题,而王女士的丈夫韩先生一听收益挺高就又买了推销的理财产品。这次是每月交将近四百元,最近听朋友说购买的理财产品不是银行的,是银行替其它公司卖的。

从王女士收到的信函上看,就是银行寄来的信件,里面写着“尊敬的用户,感谢您选择某银行信用卡中心向您推荐的保险理财产品……”王女士介绍,到现在都没见过业务员,而且保单也是直接寄过来的,也没让签字,关于这个理财产品也是在电话里了解了一些。

针对这种情况,海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表示:“我们的保险经过电话推销后会邮寄保单确认函给客户,签字后再回寄给我们,虽然客户是电话同意购买,但客户没签字我们是不会扣钱的。”

但是,随后这位工作人员又告诉介绍,在部分银行,在客户同意后,会预先进行部分款项的锁定,例如您购买每月支付五百元的理财产品,银行在您电话同意后会锁定您卡内的这部分钱款,您可以理解成预扣费。如果您短期内又不想买了,银行在得到通知后这部分钱会重新打回您的账户中。

王女士介绍:“自己之所以提出来是想提醒市民,不要轻易购买银行打电话推荐的理财产品,有的人只是口头应付一下,但说不定就会被真买上保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