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应提早规划自己的养老保险

2020-07-10
做好养老保险规划 养老保险的基本知识 养老保险规划

1 35岁,养老规划的界标

从什么时候开始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规划?每个人可能都会有基于自己收入和家庭情况的答案。随着养老新政的执行和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专家给出的理想年龄是35岁。一位专业人士算了一笔账:个人养老账户的规模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后,一位目前月薪2000元的职工,缴费10年,退休后每月才能领到385元养老金。考虑到10年后的通货膨胀水平,区区385元对于养老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记者近日从省会一些寿险公司了解到,随着养老政策的调整,前来咨询和购买保险的有一个明显的增势,大约在5-10%。

某人寿保险公司理财规划中心刘经理告诉记者,根据我国现行的政策,职工退休之后,所能领到的基础养老金和当时当地的工资水平密切相关,也和当时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虽然影响短期还无法显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单单靠基础养老金,对于个人维持一个生活水平不会急剧下降的老年生活显然不够,因此个人应该在35岁之后制定养老计划,就成为了每个人未雨绸缪的必要步骤。虽然本次养老政策的调整是为了做实个人账户,解决未来巨大的缺口问题。但客观上也为35岁以下的年轻人敲了一下警钟:社会养老金只能提供最为基本的保障,要保证晚年有品质的生活,年轻人也应为自己做好养老计划,将养老纳入家庭理财的计划中。

“养老,一个迟早都要到来的大问题,对它的规划绝对是宜早不宜迟的。越早,你的负担就越轻。作家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从理财的角度来说,养老规划何尝不是这样。”某保险公司理财规划中心的刘经理说。刘经理表示养老计划,要坚持“本金安全、适度收益、抵御通胀、有一定强制性”的原则,并且必须将养老与其他投资计划单列。

有经济头脑的人可以发现,此次养老政策的调整,在综合了通货膨胀等因素后,一个以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缴纳基本养老金的职场新人,虽然缴费基数相同,但3%的差额所产生的本金损失,以及随之产生的收益损失,相对已工作多年的人来说,结果大不相同。而且,工资越高,养老金新规对个人的影响越大。这也正是我们倡导将养老规划提前到35岁的重要原因。

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标准之一就是“养老金替代率”,它通常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上一年度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来获得。眼下已经退休的我们的父辈中,不少人的养老金替代率在80%到90%左右,所以有人会盼着退休享福,因为退休后他们仍能维持过去的生活水平甚至还能有所提高。但对于35岁以下的青年人来说,未来的养老金替代率会下降到40%左右,其保障程度远远低于我们的父辈。针对这一现象,各大商业保险公司也已经开始做准备,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养老产品,而针对年轻高收入的白领,保额高达千万的富人险种也纷纷问世。养老,即使对35岁以下的年轻人来说,已经不再遥远。

2 退休金,如何“钱生钱”

“退休了少花点,少吃点,如今那么多投资陷阱都是以我们老年人为目标的,所以我的方法就是多省点钱放在银行里。”家住省会中南小区的退休铁路职工崔大爷这样说。

退休金是我们每个人退休之后赖以生存的主要命脉。年轻时未雨绸缪,及早开始储蓄,做长期理财规划,并购买适当的年金型保险、医疗保险等,这无疑是保障退休生活的最佳方式。但总有一天我们会退休。此时面对“开源”和“节流”两种让退休金花得长久些的途径,大多人会像崔大爷一样选择后者,这当然也是最为简单实用的。但是对于退休在家有大量闲暇时间的人来说,“开源”也不失为一条让退休金花得长久些的办法。

理财专家分析认为,退休前我们有收入,可持续投资,但退休后,收入没了只有支出。所以在退休后,要能立刻提供稳定、定期的现金收入,规避风险成为退休金规划的最大要求;其次,针对退休前是资产的累积期,退休后进入消耗期的特点,退休金理财对现金流量的要求并不亚于对报酬率的要求。

保全至上,是退休金投资应该坚持的原则。平时除了必要的生活费与保险支出外,建议按计划提取退休金的一定比例做稳健型投资,如基金、次级债券等,应避免风险较大的投资。消除负债也是退休之后必做的工作之一,如果还背有债务,如房屋贷款等,就需要考虑重新配置资产了,如将大房换成小房,以尽量减少负债。

近年来股市的持续低迷,个人通过投资股票而获利的难度越来越大,对退休人士而言,不妨投资分红为主的基金(如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等。另外,定期定额作为一种简单的基金投资方式而言,比较适合退休工人的长期投资方式。定期定额是指每月从银行存款账户中拨出固定金额,通常只要500元,就可以投资基金的一种理财方式。定期定额的投资方式不仅可以让长期投资变得简单化,也会减少在理财规划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3 商业保险,一根不可缺的拐棍WwW.bx010.COm

“如果不降低生活质量,只有借助于商业养老保险,用养老险来补充社会养老金与现有收入之间的差距。”这是一位理财专家的建议。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有三大支柱:社会保险、企业年金与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如今,没有人指望单靠社保来安度晚年。最近20年来,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发生了显著变化,个人养老财务规划也不得不转换观念,以适应新的体系。

“新政执行后,我们的养老保障也相对缩水,真后悔没有在50岁前买一份商业保险。”省会一位在钢厂工作的刘师傅最近咨询了好几家保险公司,以前觉得单位保障还不错的他突然对自己的晚年生活产生了危机感。

其实,像刘师傅这类单位不错的尚未退休的在职人员,也是比较需要通过个人理财方式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而且在整个养老保障体系中,商业保险正在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首先,养儿防老的传统方式已无法适应未来社会。随着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婚育年龄,“4-2-1”的家庭模式即将到来,即一对夫妇要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经济负担不可谓不重。另一方面,目前空巢家庭越来越多,许多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子女赡养老人往往“有心无力”。而我们每月都上缴的社会养老保险费,只能保证退休时的基本生活需求,完全靠基本养老金,退休人员只能维持中等偏下的生活水准。所以,购买商业保险也成为目前人们规划养老生活最主要的方式。但是,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是,许多人并不真正了解商业养老保险的重要性,真正有意识的购买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其实目前许多寿险公司都推出了将养老金、生命赔付乃至重大疾病保障捆绑在一起的产品,它不仅可以让投保人选择按月或按年领养老金,而且为他们增添了生命、重大疾病的保障。

那么,应该花多少钱买养老保险呢?专家建议,总保费支出一般应占家庭年收入10%-20%为宜。另外,投保养老险应该越早越好,因为保费与投保年龄是成正比的,越年轻保费越低,而且在红利的积累上也更合算。

4 企业年金:何时能叫好又叫座

养老保障体系的另外一个支柱是最近炒得火热的企业年金,即企业自愿为员工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有专家表示,企业年金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既相互补充,又相互替代。建立由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组成的三大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是我国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的目标。

虽然企业年金正在被广泛热炒,好评如潮,但是一涉及到实质性问题,各个企业又开始顾左右而言他了,企业年金正在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业内人士指出,企业年金面临“三冷三热”的局面,从执行系统看,是上面热下面冷;从运作系统来看,是机构热企业冷;从政策层面来看,是市场热源头冷。

与基本养老保险相比,企业年金不是强制性的社会保险,由企业根据国家政策自愿实施。正是因为这点不同,使得绝大部分企业出于自身考虑,不愿为职工缴纳“多余”的费用。因此,也就出现了目前的尴尬境地。

专家普遍认为目前影响年金市场迅速发展的瓶颈是税收优惠政策。“目前,员工交企业年金的钱,是企业在员工税后工资中代扣的;若干年后,员工可以领到的企业年金,应该按什么样的个人所得税缴纳,目前国家也没有明确政策。”一位企业老总说出了他的忧虑。

有专家表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种优势的来源主要是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当然也包括养老保险等税费。因此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可就意味着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企业自然瞻前顾后。

劳动保障部门的一位官员表示,毕竟企业年金这一新的养老金来源才刚刚萌芽,发展还是大趋势。按照理想的预期,企业年金与社会保险将构成个体的大部分养老金来源。

精选阅读

金融危机下养老金应提早储备


2008年从美国的信贷危机开始,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全球,市场的大幅调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

罗斯福在直面1929年经济大萧条说过“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其实无论是全球政府的救市行动,还是市场本身对危机的消化吸收,都是一个渐进柔和的过程。作为经济和市场的参与者,基民最应该做的其实就是保持平常心,理性分析,基金更多的是分散风险而不是完全回避风险,没有人能预测危机。理财并不是发大财,更多的是通过精打细算聚沙成塔。

明白投资基金的理由后,基民首先应从充分了解基金知识开始做起。宝盈基金在其官网及旗下电子商务网站爱宝网已有的投资者教育专栏、基金学院、基金研究等栏目的基础上,从10月起针对基金定投连续12个月推出有奖答题活动,通过基础知识的问答,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基金、理财等一些专业名词的意思,了解基金购买等业务流程,并通过一些小故事的叙述、问答,在轻松中明白一些理财知识的深奥道理。投资是一个漫长的旅途,应从投资的根本——基础知识的学习开始。许多人遇上退休养老的话题时,第一个反应就是“还早”。而我们的回答是“尽早”,因为越早开始规划退休生活,越有机会享有丰收的成果。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估,到2050年,中国居民的平均寿命将达到80岁以上,以55岁退休为例,退休后至少还有20年以上的日子得过,以夫妻二人每月生活费2000元计算,20年下来,就得有48万元,而这还是没算上通胀的数字。此外,潜在的医疗费用支出是退休后面临的另一个现实。这笔近50万元的生活费用加上潜在的医疗费用,该如何筹备?我们的建议是,通过有效率的高收益投资工具来筹措退休金。一般而言,股票资产的长期收益率远高于其他投资工具,但相对的风险也较高。因此建议投资者可以通过定期定投股票共同基金的方式,来有效降低波动风险。

专家建议:要提早考虑规划养老


说起养老,人们通常只对养老体系三大支柱中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比较熟悉,而对“企业年金计划”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知之甚少。与接近或刚过而立、不惑之年的人讨论退休生活,是不是太早了?不,一点都不早。退休,意味着每一天都可以自由安排闲暇时间,意味着每一天都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同时也意味着收入的锐减。很多中青年都对自己未来的退休生活有一个很美好的预设和期待,而对如何实现却缺少规划,至于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更是毫无概念。因此,想要过上有品质、有尊严的理想退休生活,临近退休时再来考虑就太晚了,中青年人群从现在起就要进行相应的养老理财规划。

“真想现在就退休。”在某会计师事务所任职的小钱表示。由于工作压力重、生活节奏快,现在有如此想法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提前退休已经成为不少人的生活目标。这个目标能否实现呢?理财师徐欣表示:“这个目标完全有可能实现,当然,中高端阶层实现的几率更大。”除了提早退休,中青年对于今后的退休生活也抱着很大的乐观期望。金盛保险于去年发布的《安盛生活信心指数调查》显示,中国内地受访者在排列影响生活信心的指数时,将退休排在第二位。中高端消费者渴望抛开工作束缚,早日享受退休的闲暇时光。渣打银行与复旦大学于2007年公布由其联合调查制作的《中国中产阶级退休养老计划》报告。报告显示,中产阶级将在养老生活中培养旅游和由于工作繁忙而无法实现的兴趣爱好。

一位43岁家住上海杨浦中原地区的林女士表示:“我希望退休后能与老伴一起旅游,把整个中国跑个遍,还希望能到郊县的农地里买套房子,种菜养鸡,疗养疗养。”徐欣表示:“这些新的兴趣爱好将是老年人支出增长最多的部分。”

虽然对于老年生活满怀希望,不过,不少人并不清楚需要多少钱来养老,对于怎样保障未来生活也缺乏了解,甚至采取不作为的方式对待养老。我们先来简单算笔账,假如你准备60岁退休,退休后每月需花2000元,按平均寿命80岁来计算,将需要2000×12×20=48万元养老金。如果你身体健康,生活美满,活到100岁,那么就需要2000×12×40=96万元养老金。

《中国中产阶级退休养老计划》报告显示,大部分中产阶级意识到退休生活的经济压力。在未来,养老花费约占到收入水平的50%,而基础养老保险最多只能维持收入水平30%到40%的比例。将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认为退休生活的活动开支将会超过退休后生活费的30%,而当年轻时积累的财富无法填补养老生活费用时,个人消费会受到抑制。对于中产家庭而言,通过降低生活品质来迁就窘迫的经济情况,他们不愿意也无法接受。

理财工具 提早规划美好未来 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不可少


30年后的养老问题

养老压力将来在“70后”、“80后”这辈人身上尤显突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独生子女,有限的收入不仅要负担养育子女、赡养双方父母的重任,还要不断“贡献”给高速发展的中国房产市场。

可以预见的是,三十年后,当这批人踏入退休的行列时,仅靠传统的储蓄和社保来养老是远远不够的。根据中德安联人寿保险有限专家的预测,一名在上海生活、工作的30岁左右人士,假设现在每月的单纯生活支出为2500元,60岁退休时大约需要6000元来维持相仿的生活品质,这还不包括自己和父母、岳父母的医疗费用支出,也不包括旅游、压岁钱等社交支出。

也许有人会说,我每月都上缴社会养老保险费,将来退休就不愁了。众所周知,我们每月工资中所扣的养老金是属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范畴,它是由国家法定强制实施的养老保险制度,保证退休时的基本生活需求。据社会保障研究问题资深人士介绍,完全靠基本养老金的话,退休人员只能维持中等偏下的生活水准,也就是能吃饱穿暖,但没有更多可支配收入。所以,要想保证较高质量的退休生活,仅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远远不够的。

养老问题早规划

那么,什么时候应该考虑养老的问题比较合适呢?中德安联理财专家的意见是,应当尽早规划,越早投入,收益越高。

也许数字可以说明这一问题。假设现年30岁的韩先生拟购买保险作为养老规划,有2个方案供其选择,一是从现在开始,每年投资10000元,投资到50岁后不再追加本金,但积累的资金继续用于投资,直至退休之际;二是10年后开始投资,也是每年投资10000元,持续投资到60岁退休之际。以投资年回报率5%进行计算,可以发现,到其60岁退休时,可积累资金分别是53.86万元和33.06万元,差额有20.8万元之多。可见,想要储备足够的养老资金,最好还是能够及早开始准备,最迟不要超过45岁,否则很可能就来不及了。

保险对养老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来规划养老呢?合理运用理财工具可以有效地化解养老压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托宾有一句被广为推崇的投资名言,“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合理的资产配置可以分散风险,综合各种理财工具的优点,既能为日常生活留出现金流,又能保证中长期有一个不错的收益。

在各种养老理财工具中,最常见的是银行储蓄和债券,资金安全,可以比较灵活地取用,但是收益率较低;而股票看似收益高,但伴随着非常高的风险,一般不建议作为养老规划的主要部分。

在众多理财工具中,保险对于养老而言有特殊的意义。保险不仅能提供人生各个阶段各种周全保障,确保意外事件发生之后,家庭和个人的生活品质不受到显著影响,还能够通过精算师、风险管理师等专业人士对资金的中长期筹划运作,达到资产的稳健增值。

一个完整的养老理财组合中,保险毫无疑问是坚实的基础,有了这块“压仓石”,可以更自由地进行其他投资,而无后顾之忧。保险本身有一定的收益率,同时又有“半强制储蓄”的作用,能够避免资金使用的不确定性,做到专款专用。更为重要的是,当意外事件发生时,只有保险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给付一笔远大于投资数额的保险金,以解燃眉之急。而且,对于家族成员有长寿倾向的人群而言,通过选择终身领取型的养老保险,就能够实现活得越久,领得越多的效果,这是其它理财方式无法提供的。

商业养老险比例要合理

说了这么多,还是要再强调一句,通过购买个人商业养老保险而获得的养老金只是全部养老规划的重要一环,别忘了我们还有社会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以及其他个人投资,如房产、基金等收益,毕竟保险产品的长期收益率虽然稳定但也比较有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为此,在选择保险计划时,应充分考虑目前的收入水平,并结合自己的日常开销、未来生活预期、通货膨胀等因素,做出合理的选择。专家建议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所获得的补充养老金占未来所有养老费用的15%~40%为宜,而不要全部投入在保险产品中,以便为自己预约高品质的未来。

如何购买适合自己的商业养老保险?


商业养老保险是一份保险产品。保险人和保险公司签订合同,保险人一次性或者按月、年等方式,定期向商业保险公司缴纳保险费,这个时期一般在十年以上。到了约定年龄、期限时,保险公司再定期或者一次性支付保险金给保险人。简单来说,你先向保险公司的账户存钱,期满后,保险公司再按约定数额,将钱返还给你

近来有位网友发了个帖子,声称据他计算,一个劳动者要活到100岁以上,才能把退休前缴纳的养老金领完。贴子疑点重重,其一,单位缴纳的22%该不该算在个人收入里,跟个人缴纳的8%合计成30%?其二,算法有误导之嫌。

国家社保部门官员放话,法定退休年龄有可能延迟到65岁。

那提前退休还有戏吗?答案是肯定的。截至今年11月,全国有54家保险公司开展了商业养老保险业务。灵活的养老金领取时间和看似全面的养老计划,让想“早退”的你,又多了点希望。不仅如此,你还要有B计划、C计划。

我们的社会养老保险金究竟有多少?我们究竟需不需要商业养老保险?

社会养老保险金分为基础养老金(社会统筹)及个人账户两部分,基础养老金部分主要由单位缴纳,缴费比例是全部被保险人缴费基数之和的20%;个人账户部分主要由个人缴纳,缴费比例为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8%。

如果简单来计算,可以这么算一笔账。假如一个职员,25岁开始参加社保,60岁退休,共交35年。假设月均缴费工资为1500元,退休后社会年度平均工资3000元,则其领取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额度为:基础养老金600元(3000元×20%)+个人账户养老金420元[个人账户金额(1500元×8%×12个月×35年)除以120]=1020元。

当然,这个1020元只是个简单估算的结果,因为这里假定了月均缴费工资为1500元不变,其实这个数目应该是有浮动的。按照1020元的养老金水平,日子显然不会很宽裕。商业养老保险应该说,可以是弥补手段之一。

关于你是否适合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对于享有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来说,商业养老保险可以说是锦上添花之事。因此,量力而行是关键。一般来说,用于支付商业养老保险的费用占年总收入的15%~20%为佳。高收入者可主要依靠商业养老保险保障养老,社会养老保险及其他投资收益作为补充;中低收入者,可主要依靠社会养老保险养老,商业养老保险作为补充。

2、收入稳定。购买者应该有足够的收入,在扣除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以后,你的收入必须能满足你的日常生活需要。不能因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而使你的正常生活水平得不到满足。如果没有稳定的收入,可能面临被迫退保的风险。一般来说,如果在一年之内退保,要损失25%的保费。一年以后再退保,可能损失更多。

3、年龄不宜太小或太大,一般在16~50周岁购买养老保险比较好。50岁以上投保费率过高。虽然有些养老保险产品允许的投保年龄可能超过50周岁,但投保时年龄过大,需缴付的保险费也相应较高,对已接近退休年龄的投保人是不利的。当然,在经济能力许可的条件下,年龄较大也可以投保养老保险,此时可以考虑一次性缴费投保。

4、如果是无职业者,在社保养老与商业养老之间选择,商业险可能更合算。这是因为,社会养老保险考虑社会公平,统筹部分的钱是平均分配,个人账户的钱才是自己得的。而商业养老险是个人公平,交多少得多少。另外,如果未到退休年龄就死亡,社会养老保险只能拿个人账户的钱,统筹的部分就被别人分掉了。刚过退休年龄几年就死亡,统筹部分也领取不多,不如你交的钱多。

5、对于老年人来说,医疗保健费用才是真正的大风险开销。因此在投保养老保险前,最好能先安排好医疗保障。若有家族长寿史,且自身身体非常健康者则可考虑购买领取时间至终身甚至是领取到100周岁的产品。

6、强制储蓄。有些人对于养老的烦恼,不是来自于缺钱花,而是留不住钱。如果你恰好是这种人,或许可以考虑通过商业养老保险,来实现强制储蓄的目的。通过银行储蓄来存自己的养老钱,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养成良好的储蓄习惯,每月雷打不动地存下1000-2000元,连续存满20多年,这期间不管面临外界的什么诱惑,大房子、漂亮汽车、旅游胜地??在昂贵的退保代价面前,储蓄可能相对容易些。

社保:多少年可以领完

近来有位网友发了个帖子,声称据他计算,一个劳动者要活到100岁以上,才能把退休前缴纳的养老金领完。贴子疑点重重,其一,单位缴纳的22%该不该算在个人收入里,跟个人缴纳的8%合计成30%?其二,算法有误导之嫌。

按照新办法,一位劳动者退休后能领到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在岗职工最低缴费系数按1计算,也就是说,以工资全额作为养老金计算基数,计算公式可简化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是按照本人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来确定,具体数字有退休年龄和计发月数表格可参照。一般说来,60岁退休计发139个月,55岁退休计发170个月,非整数年龄,按月数除以12换算后四舍五入。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个用来体现个人收入与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差异的参数,它等于参保人退休时,全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而“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指的是从参加工作到退休,此人历年缴费工资相对于当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之比的平均值。

由此,若想精确求出未来能领多少养老金,我们必须知道的条件包括:本人退休时间、退休前一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本人累计缴费年限、本人退休前每年缴费工资与当年全省职工年平均工资之比。

假设在广东深圳工作的白领小白2005年7月上岗,到2035年10月退休,时年55岁。上岗时月缴费工资4000元,月缴养老保险320元,年缴3840元。假设工资年增长5%,那么到退休时,个人账户中应大约有267724.8元=3840×(1.05+1.05的2次方+……+1.05的30次方)。2007年广东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9443元,按年平均涨幅5%计算,到2034年,这个数字会达到约109924元=[29443×(1.05的27次方)]。

由于小白个人工资和社会平均工资增幅同步,他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可以这么计算:(4000×6÷26572+48000÷26572×29)÷30.25,结果约等于1.76。(其中,26572元为以2007年数据按增幅5%倒推回2005年的广东省全省平均工资。)则他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16121.6元(109924÷12×1.76),他的基础养老金部分每月可以领取3823.84元=(109924÷12+16121.6)÷2×30.25×1%,个人账户部分每月可领取约1574.85元=267724.8÷170,合计5398.69元。即使按照3%的通货膨胀率,也相当于现在约2160元的购买力,多于工资的一半。这样,个人所缴纳的养老金,大概50个月就可以领完(267724.8÷5398.69),根本不存在活到百岁以上才能“回本”的问题。

养老保险如何规划


社保很重要!您更需要重大疾病保险来补充!

人口老龄化和企业基本养老保险长期收不抵支的现状,决定了社保养老只能满足一部分人较低水平的养老需求。而且养老压力在70、80后这辈人身上尤显突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独生子女,有限的收入不仅要负担养育子女、赡养双方父母的重任,还要不断贡献给高速发展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可以预见的是,30年后,当他们踏入退休的行列时,仅靠传统的储蓄和社保来养老是远远不够的。根据预测,一名在上海生活、工作的30岁的人,假设现在每月的单纯生活支出为2500元,60岁退休时大约需要6000元来维持相仿的生活品质,这还不包括自己和父母、岳父母的医疗费用支出,也不包括旅游、压岁钱等社交支出。

而目前我国个人养老保险体系主要由社会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两部分组成。社会养老保险作为基础保障,只能满足个人基本生活需求。如果想在退休后过上更安稳的生活,个人还应该配置一些商业养老保险。

自由职业者也可缴纳社会养老保险

虽然社会养老保险不足以支撑全部的养老开支,但是也可以满足一些基本保障。一般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工作者每月工资中会自动扣除社会养老保险金,另一些自由职业者或者个体户则需要自行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金。

自由职业者是指具有本市城镇户口,男性未满60周岁,女性未满55周岁,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但从事有一定合法经济收入的自雇人员。按照相关规定自由职业者缴纳社会保险费,采用指定银行以个人储蓄卡缴费的形式,约定扣款时间,按月足额进行缴纳,也可按季缴纳。

自由职业者缴纳养老保险金比例各个地区略有不同。如上海地区规定自由职业者缴纳城保基数的上、下限,在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收入的300%和60%之间确定,养老保险金缴费比例为30%。自由职业者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后,社保机构按本人缴纳基数的11%为其建立个人养老保险账户。

自由职业者若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缴费年限(含连续工龄)满15年,即可申请领取养老保险金。如个别人员到达退休年龄时,仍在继续从事自由职业并有合法经济收入的,经本人申请,也可继续延长缴费l至5年。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自由职业者,其退休条件和养老金计发办法与国有、集体企业职工完全一致,即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两部分。

商业保险越早买越好

目前商业养老保险主要有四种,一种是固定利率的传统型养老险,预定年利率最高为2.5%。一种是分红型养老险,通常有保底利率,但比传统型养老险低,养老金的多少和保险公司收益有一定关系。一种是万能型寿险,这一类产品在扣除部分初始费用和保障成本后,保费进入个人投资账户,有保证最低收益,目前一般在1.75%~2.5%,有的与银行一年期定期利率挂钩。除了必须满足约定的最低收益外,还有不确定的“额外收益”。最后一种是投资连结保险,也叫“基金的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的手段,设有不同风险类型的账户,与不同投资品种的收益挂钩。不设保底收益,保险公司只是收取账户管理费,盈亏全部由客户自负。

“购买养老保险,当然是越早越好。”理财师表示,商业养老保险,保险公司给付被保险人的养老金是根据保费复利计算产生的储蓄金额。因此,投保人年龄越小,储蓄时间越长,缴纳的保费就相对较少。“但目前由于大家养老意识不足,大多数客户都是在35~45岁时才开始买商业养老保险。”

至于应该购买何种养老保险产品,如果对于资金流动性要求不高,建议购买传统型养老产品,或者购买两全型保险,在两全险到期后,将返还的资金转为养老年金。如果为了防止临时用钱情况,投保人可选购投连险和万能险,这两种险种领取方式比较灵活,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提出申请。

1、提供人身、重疾双重保障

2、高额返还

老年人应提前制定保险规划


随着国家推行了养老保险,很多消费者也根据需要购买了养老保险。对于老人,医疗保健是最大的支出,占有每月支出主要部分,因此,他们很需要一种保险产品来保障他们的晚年生活,保险就成为老人晚年的重要保障。老人要买保险的确很难,应对自己做一个长远规划,提前为自己准备。

长期以来,深圳保险市场上的长期寿险和重疾险产品,投保人年龄限制多在60岁以下,过60岁的老人,即使想投保且有足够的支付能力,也会遭到保险公司拒保。假如不到60岁,但只要过50岁,很多保险公司要求投保人到指定医疗机构体检,若有一两项检查结果不能满足保险条款规定,要么要求加费,要么就干脆拒保。

意外险最长保到80岁

媒体咨询多家保险公司后发现,超过65岁以上的老人可以投保意外险。

目前,友邦“永安保综合个人意外伤害保险”是专门针对老人设计,投保年龄为50~75周岁,只要不超过75周岁的人均可投保,无需体检,无需提供病史,可续保至79周岁。保险责任包括意外身故、永久残疾、骨折、关节脱位及烧伤保障、不限次数意外住院费用补偿等各项保险利益。“永安保”按保险费分为每月50、70或90元三档,对应保险金额为10万元、15万元和20万元,保险期限1年。

泰康人寿目前也有专门针对老人的“康寿保”产品,50—70周岁老人都可投保,最高续保年龄可达75周岁。提供保障是针对老年人因意外伤害而引起的高残、符合赔付条件程度的骨折、关节脱位、烧伤、重大手术等。费用上,大众客户保障计划平均每天保费最低不到1元,高端客户保障计划平均每天保费不到2元,1年保险金最高达7—12万元,该保险还提供意外护理保险金,最高给付额8000元,这笔费用可不耽误子女工作让老人获得悉心照料。

可单买骨折医疗险

除意外险外,媒体昨日获悉,深圳一家财险保险推出“阳光关爱老人骨折医疗保险”,这也是国内首个可单独购买的老人骨折医疗险。据这家公司有关人士介绍,调查研究显示,骨折患者中50岁以上的人占比为44.7%,这个保险是专为50到85岁的中老年人设计的专项责任意外医疗费用定额补贴保险。这在中国保险市场上尚属首例。

据了解,该保险不需要额外购买主险即可单独承保,一次交费、保障1年,75岁以前投保,可连续续保到80周岁。老人可通过银行、商场柜台或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购买,只需作健康告知,不需要任何体检手续。该险种每份的保额最高1万元,保费100元,50-65岁之间的老人最多可购买5份,65岁以上的老人只能购买2份。

由于该险种是定额医疗费用补贴产品,理赔手续简单,被保险人凭县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就可索赔,不需要医疗费用发票,也不与社保及其他商业保险赔付冲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