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买了百万医疗险就不用再买重疾险了?那你可能错了

2020-05-27
火灾险再保险规划 重疾保险规划 财险保险规划
随着百万医疗险的横空出世并迅速爆红,小编身边的朋友中也掀起了一股购买百万医疗险的浪潮。甚至有的朋友由此认为,有了百万医疗险,就没有必要买重疾险了。

其实这是不完全正确的想法,在这里小编收集了关于医疗险和重疾险的资料以及一些分析,希望朋友们看了之后都能明白“买了医疗险之后就不需要买重疾险”的这种说法究竟是对是错。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看医疗险和重疾险的区别和联系:

(1)基本定义

(2)保障内容

(3)赔偿方式

(4)赔偿时间www.Bx010.CoM

(5)保障期限

缴费方式

一、基本定义

医疗险:是指当被保险人患有某种疾病或因遭受意外伤害及疾病而导致支出医疗费用时,由保险人支付保险金的商业保险,属于健康保险的一种。

重疾险:重疾险,是指由保险公司经办的以特定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肌梗死、脑溢血等为保险对象,当被保人患有上述疾病时,由保险公司对所花医疗费用给予适当补偿的商业保险行为。因此小疾病是不能得到赔付,必须患了合同中约定的重大疾病才能得到保险公司的赔付,赔付的金额不是实际治病花费的费用,而是保险合同的保额。

二、保险内容

但凡叫重疾险的产品,必须包含以下六项疾病,俗称必保疾病:

恶性肿瘤—不包括部分早期恶性肿瘤;

急性心肌梗塞;

脑中风后遗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碍;

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须异体移植手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须开胸手术;

终末期肾病(或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须透析治疗或肾脏移植手术。

除了这6种必保疾病,协会还统一规定了其他19种可选疾病:

多个肢体缺失、多个肢体缺失、良性脑肿瘤、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脑炎后遗症或脑膜炎后遗症、深度昏迷、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瘫痪、心脏瓣膜手术、严重阿尔茨海默病、严重脑损伤、严重帕金森病、严重Ⅲ度烧伤、严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严重运动神经元病、语言能力丧失、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主动脉手术。

除了这25种统一规定的病种之外,保险公司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增加病种,但是基本上都是重症。

而医疗险,不仅可以保重症,只要买对了,比如进口药,床位费那些都能报,通常伤风感冒,猫爪狗咬都能保,生病,意外都能保。另外还有住院日额,买了这个保险,住院每天都会有住院补贴。

与这些相比重症发生的概率就小的多了,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是这些小问题,是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几率经历的,不能一味的只考虑重大疾病而忽略了它们。小病不可怕,可是发生的次数多了就承受不住了!

三、赔偿方式

重疾险是定额给付型,投保时买的是多少保额就赔付多少保险金,和实际治疗费用无关。也就是说一旦患了合同中约定的疾病,不管你花了多少钱治病,保险公司就按照保额赔给你,少了也不会补,多了也不会克扣,甚至你拿到理赔金治不治病保险公司都不管,根据指定医院的确诊报告,直接赔付给你。

医疗险是比例报销补偿型,按照约定的规则,将所花费的医疗费用按照一定比例报销,没有具体具体上线,但是报销不能超出实际治疗费。

王先生和李先生是在治疗癌症的时候认识的,他们两个人之前都给自己买了保险,但是王先生买的是医疗险而李先生买的是重疾险。

李先生在癌症确诊之后就拿到了重疾险的保险金,虽然身体在遭受病痛折磨,但至少不用担心治疗费。

而李先生家里本来就不算富裕,虽然买了医疗险,但是必须要自己先把费用缴完才能保险,只好忍痛卖掉给儿子将来结婚准备的房子,儿子也因此和女友分手了,虽然后来报销了一部分的费用,但是房价飞涨原来的房子也买不回来了,一家人的生活从此陷入低迷。

四、赔偿时间

重疾险是事前定额给付,就是确诊合同中约定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状态,就可以提前给付保额的保险。并且,赔付的费用是没有规定用途的,可以拿来治病,也可以做其他的安排。

医疗险是事后花费报销,是被保险人生病住院,对各种住院治疗费用,进行报销的保险。需要自己提前垫付医疗费用,治疗结束之后,才能报销,当然现在也有提供垫付功能的医疗险。

五、保障期限

重疾险是定期或者终身型保险,医疗险是一年或者几年的短期保险。

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医疗保险属于短期消费型,所以不能做到保证续保。也就是说,今年还有产品销售,明年可能产品停售,然后就买不到了。

而这样低价格,高保障的产品,保险公司的赔付压力是比较大的,一旦保险公司不赚钱了,就很容易停售相关产品。

六、缴费方式

重疾险是均衡费率缴费,每年交一样的钱,它是将年轻时的费率和老年时的费率折中,取的一个固定值。

定期型或者终身型的重疾险,虽然开始交费时会比短期险贵一些,但是只交费20年或30年,费率恒定。

医疗险是按自然费率缴费,属于消费型,是每一年都要交费的。虽然说,年轻的时候,大家觉得医疗保险比较便宜。可是随着年龄增大,费率越来越高。

所以说不能只看眼前的缴费高低就就认为重疾险太贵,长远看来二者的费用其实是差不多的。

总结:

看到这里大家也一定明白了:重疾险和医疗险二者各有所长,相互弥补,谁也不能替代谁。重疾险保障不了日常发生的小疾病和意外伤害,而医疗险赔付则不如重疾险来的干脆可解决燃眉之急。

所以,最佳的选择是,重疾险搭配医疗险,作为自己的健康保障规划。

在患小病的时候用医疗险结合社保去解决,而在患重症的时候用重疾险的保险金去缴费,病好之后用报销的医疗险费用去做后期的疗养,手里最后还能有数万块的剩余。

既可以保障住院的治疗费,又能保障一旦身患重疾的康复费用和停工损失费,岂不美哉!

相关推荐

保险晚一点再买?那你可能忽略了这些风险


从古至今很多人都有这个缺点:明明有一件必须要干的事儿,但一会儿干点这个,一会做点儿那个,总之该干的事儿会被无限期拖下去,最后干脆不了了之。

对于“买保险”这件事,同样有不少人也是这样。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详细聊聊这样做会有什么影响,主要内容如下:

1、买保险为什么会一拖再拖?

2、买保险拖延会有什么影响?

一、买保险为什么会一拖再拖?

看到我这篇文章的朋友,不管是通过什么渠道,相信都认可买保险是一件“正事”,那么为什么还会一拖再拖呢?可能有以下几种心理:

1、觉得风险离自己还很远,等一等不会有问题

可能很多朋友,从来没有住过院,身边的家人朋友身体也都很好,所以对于未来也非常乐观,有时候虽然有了风险意识,但是也觉得短期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觉得这个事情不着急,可以先放一放。

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侥幸的心理,比如:

大家都知道中彩票的几率很小,但是仍然愿意尝试,认为自己有可能就是那个幸运儿;

而意外和疾病,其实比中彩票的概率要高很多,但是很多人却认为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2、想等一款完美的产品

还有一部分朋友,保险意识和理解能力都很强,自己也是完美主义者,不但对自己的要求高,对产品的要求也很高。

保险人员推荐了很多产品,自己也研究的比较深入,发现没有一个产品是完美的,总是会发现一点儿缺陷。

而且,保险产品的更新换代很快,总觉得现在买了,等新产品出来就亏了。

所以,就一直想等一个完美的产品,却发现新产品不断出现,但是完美产品一直都没有。

其实,我们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分清主次,只要最主要的重疾保障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个别轻症条款的宽松与严格,真的不用过分关注。

3、想等自己的资金更充足一些

很多朋友非常了解保险的重要性,而且也想给自己的家庭配置好各种保障,但是发现自己手头实在紧张:

房贷、车贷、孩子的奶粉钱、兴趣班、家里的柴米油盐,一个月下来发现自己那点儿收入所剩无几。

对比一下自己想要的保险方案,当前负担这些保费还是有点儿吃力,就想着再等等,等自己的资金充足了再来买。

其实,并没有一劳永逸的保险方案,每个规划都需要根据家庭的情况不断调整修正,在保障和保费之间取得平衡。

4、想等自己完全搞明白了

有的朋友看到自己的亲戚朋友患病,或者看到了朋友圈中刷屏的各种轻松筹,也想给自己的家庭配置保险产品。

但是,由于保险这种产品集成了金融、法律、医学的专业知识,普通人想搞清楚本来就不容易。

再加上听说过各种买保险上当的案例,接触的保险销售人员,话术一个比一个强,把自己的产品说的天花乱坠,好像不买他的产品就错过了一个亿。

作为消费者越听越糊涂,既搞不清楚这些产品有没有什么坑,也担心自己上当受骗,所以想等自己研究明白了再来选。

其实,作为普通家庭,一般只要配置意外、医疗、重疾、寿险就可以了,因为:

(1)罹患重大疾病的风险需要医疗险来支付治疗费用;

(2)需要重大疾病保险来支付看病养病期间的日常生活费用,护理费;

(3)虽然重大疾病存活时间延长,但致死率还是非常高,因此需要寿险来支付身故后家人的生活费用;

5、想等一款可以标准体承保的产品

有的朋友投保的时候身体有一些小问题,比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胆囊息肉等,投保的时候发现会被除外承保,心中就非常不舒服。

有些朋友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就中止投保了,想等可以标准体承保的产品出来再投。

还有一些朋友就觉得我现在有了小毛病的部位不保,那买保险还有什么意义?索性就不再考虑投保了。

二、买保险拖延会有什么影响?

无论是什么原因,买保险这个事情是拖延下去了,殊不知这样拖延的结果,会面临更复杂的问题。

1、能够随意挑选产品的机会越来越小

人身保险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对被保人的身体健康情况有着严格的要求,我们来看一下一款重疾产品的健康告知:

您目前是否患有或过去曾经患过下列症状、疾病或手术史:

A、脑、神经系统、精神疾病:脑血管病(包括脑卒中、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瘤、脑炎后遗症或脑膜炎后遗症、脑部良性肿瘤、严重颅脑损伤及其后遗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癫痫、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智力障碍、抑郁症、躁郁症、躁狂症。

B、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收缩压150mmHg及以上或舒张压100mmHg及以上)、心电图异常、原因不明的胸痛、心绞痛、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肌梗塞(梗死)、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主动脉血管瘤。

C、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病、尘肺、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肺气肿、肺心病、呼吸衰竭;多囊肝、慢性胃炎或胃溃疡、肝功能异常、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胰腺疾病(包括胰腺炎、胰腺囊肿或肿瘤)、溃疡性结肠炎。

D、泌尿系统、内分泌、血液系统疾病:肾功能异常、多囊肾、慢性肾炎、肾萎缩、肾病综合症、尿毒症、白血病、淋巴瘤、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紫癜、糖尿病、血糖升高、甲状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肌肉萎缩、系统性红斑性狼疮。

E、其他:视力下降、听力下降、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良、恶性肿瘤(含癌前病变、原位癌、白血病、何杰金氏病);接受过器官移植;法定传染病甲类或乙类;先天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不明原因发热、疼痛及性质不明的体表或体内肿瘤、肿块、息肉、结节、囊肿、赘生物;反复头晕头痛、胸闷、咯血、黑便、浮肿、吞咽困难,最近1年内非因健身、节食及分娩导致的体重减轻超过5公斤,不明原因的声嘶,关节红肿,关节酸痛?

在过去2年内您是否存在以下一项或几项检查结果异常,被建议随诊、复检或进一步检查:血常规异常、尿常规检查异常、X光、B超、彩超、CT、核磁共振、内窥镜、病理活检、眼底检查、血液检查。

可以看到,对身体的要求是非常多的,只有这些问卷的回答都是“否”,才可以直接购买。

如果你发生了其中的一项,就无法直接购买了,必须要经过核保的环节才可以,而核保的结果也有可能是除外承保、加费或者拒保。

在体检技术越来越先进的今天,提早发现身体异常,一方面给大家提供了更早治疗疾病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让大家更容易不符合保险的健康告知。

可能今天你还可以在市场上随意挑选保险产品,明天保险公司就需要考虑要不要把这个产品销售给你了。

2、需要支付的保费越来越高

我们平时最常见的长期险,比如重疾险、定期寿险等,即使是同一款产品,随着投保年龄的增加,每年所需要的保费也是越来越高的。

以光大永明嘉多保为例,同样是男性,30万保额,30年缴费,保至终身:

可以看到,45岁投保,年交保费几乎是20岁的3倍,缴费30年的总保费,相差近20万。

而且45岁时,甚至会出现总保费比保额还要高的“保费倒挂”现象。

3、可以买到的保额越来越少

大家都知道,年龄越大发生疾病的概率就越高,所以很多保险公司出于风控的目的,年龄越大,可以投保的最高保额就会减少。

还是以光大嘉多保为例,对不同年龄段的最高保额限制如下:

我们经常说,买保险就是买保额,如果保额太低,一旦发生了重疾,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4、等待期内出险的概率越来越高

对于重疾险、寿险、医疗险,都有等待期,对于疾病的保障,在等待期之后才能够生效。

(1)重疾险、寿险的等待期,通常是90-180天;

(2)医疗险的等待期,一般是30-60天;

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疾病的概率增加,在等待期内出险的概率也在增加。

短则1个月,长则半年的等待期,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不能成为一个可以忽略的时间长度。

三、总结

人生是一条单行路,在每一个时间段做出的选择和努力,决定了一个人的最终高度和生活质量。

所以,在我们有能力做出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机会,不要让拖延症影响我们。

毕竟风险概率再低,一旦发生,对于个体来说就是100%。

在无法保证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的前提下,及时备好保障,至少能让我们在遭遇变故时,能够更加从容面对。

保险知识,已经投保了就不用再买保险吗?


现在有很多人都拥有一份以上的保单(叫保险组合),来满足不同的保障需求,使各阶段保障更全面。这种情况在保险业更加发达的国家也就更加普遍。因为没有哪种险种是万能的,一般人均三五张保单才能保障较全面。许多人一接触到保险,就赶忙说“买了”,实际上他仅是买了社保或者一两种商业保险,并不算真正买够了保险。生老病死残及养老/教育/投资等保险,你都买齐了吗?

以找工作为例,人们通常在一生中要更换数次工作才能找到一个自己最满意,也是最适合自己的职位。同时,当人们在人生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追求时,也会更换工作的种类或地点来协助自己达成目标。同样的道理,人们在一生中也要经历很多必然的阶段,如刚步入社会、创业时期、事业颠峰时期、结婚、生子、退休、养老……。在这各个时期中,只由一张保单来承担保障显然是不够的,也肯定不能恰如其份地满足保险需求。生老病死残穷等人生主要风险,你都保齐了吗?

因此,如果您已经是投保人,您还应该不断考虑身边是否还存在其他需要保障的风险,如照顾家人、医疗保障、资本存留等等。至少每两三年要全面检查一次是否有新的保险需求。如果出现还有无保障的事项,应在经济能力允许的范围内赶快交由保险公司承担。所以,你不但要问买了保险没有,而且还要问买够保险没有?意外伤害,疾病,教育,投资,养老等险种都买够了吗?

保险知识,有社保医疗卡就不用买保险了?


我有社保医疗卡,不需要买保险了!

果真如此吗?很多朋友因为以前接触保险并不多,一般的理解有了社保就够了?是不是这样呢?仅有社保中的医疗还是不够的!几点个人理解如下:

1、社保中无工作时间外的意外报销,也无身故补偿,因交通事故支出的医疗费及其它依法应当由特定责任人承担医疗费的,统筹基金不予支付

2、社保医疗报住院费用只报90%,还有其余的10%也要自己出

3、在社保医疗中报的90%医疗费中都是社保内规定的用药,如有社保外的用药,是不给报的;

4、社保医疗中很多检查费是不报的(如核磁共振、伽玛刀等),病房费用也都是有一个限额的,如规定100元每天的床位费可报,那么您要住那重200元一天的病房,他就只能报100元;另外有些诸于专家诊疗、高新尖诊疗技术,社保也是不报的

5、社保医疗只是补偿医药费,而没有住院期间的收入损失补偿,商保是有的;有的公司商保不只是住院期间收入补偿,如果不幸残废了,也可以买几十年的残废收入补偿等等

6、社保医疗是出院后报的,商保中的重疾险是确诊后就给钱的,如出现大病,是可以弥补很多家庭没钱治的困境;

7、社保报销的部分据您交的时间长短也是有个限额的,商保您是可以按自己要求买更高的保额,如50万等等

8、还有一点,不少公司的重疾商业保险是有投保人和被保险人豁免条款的,而社保肯定是没有的!

因此商业保险可以弥补社保医疗之不足,在有了社保后再买意外医疗+住院医疗+重疾医疗保险,就是非常的完善的医疗保障了!

你买了百万医疗险了吗?百万医疗险到底是福利还是坑?


百万医疗险因其保费便宜保障高,投保便捷等原因成为近两年的头号网红产品。不知道你是否也买了百万医疗险?百万医疗险到底是福利还是坑?

近两年一种叫作“百万医疗险”的产品,着实火了一把。其以几百元费用就能获取百万、千万级别的保额的特点迅速蹿红,上到六旬老人、下到职场青年,无不对其趋之若鹜,甚至在刚刚接触产品几分钟内,就马上决定购买。这样强大吸引力,让这种“百万医疗险”迅速成为了市场上的香饽饽。

在“看病难、看病贵”的大背景下,“百万医疗险”产品所承诺的高企保额以及相关的服务,令其对有意投保的人群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百元级别的保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可以完全承受的范围,而其对应的百万级别的保额却是人们以往所奢求的。加上此类保险产品与传统的保险产品有所不同,其主要的销售途径在互联网平台上,且购买产品时只需承诺并未患病即可,这让“百万医疗险”产品在购买方面极为方便,大多仅需几分钟的时间,消费者就能够完成支付。

而也正是这样简单的购买流程,让这种“百万医疗险”产品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消费者在短时间的了解中,不可能对产品的相应条款十分熟悉,这就很容易导致在不明就理的情况下就完成了参保。而多数的“百万医疗险”产品,在续保方面存在特别大的风险,且一般都是只赔偿发生在一年内的医疗费用,这种超高保额发生概率极低,所以百万、千万在这里实质上就是一个产品宣传噱头罢了。

所以呀,“百万医疗险”虽然看起来很美,但其中所暗藏的风险却是消费者没有注意到的。也正是因为如此,银监会才会在6月13日,下发了风险提示函,指出消费者对此类产品要谨防宣传误导,短期健康险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等方面情况。诚然购买这些产品的消费者都是想着为自己或家人提供一份安全的保障,但是如果对其没有理性对待,而是盲目跟风投保,很容易掉进保险“大坑”。

总而言之,在面对这种“百万医疗险”产品时,消费者还是应该提高警惕,而对于保险行业而言,只有更加严密的监管措施以及良好的自我操守,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而不是为消费者带来满满的套路,才能让整个行业、市场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发展。

买了百万意外险,我再也不用看红灯过马路了?


上周,有个朋友购买了100万的亚太超人意外险,保费299。他兴冲冲的告诉我:自从有了这100万的身价后,胆子瞬间大了,过马路都不看红灯了。意外险这么便宜,保的还全,我还买寿险干嘛?

保险,可以壮胆,倒是出乎我的意料。

也许他是开玩笑,不过我还是奉劝他,安全是第一位,而且意外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1关于身故,很多人都想错了

提及死亡,大多数人脑海里面浮现的往往是车祸、坠楼,潜意识认为意外死亡的概率大于疾病。

事实真的如此吗?

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曾统计过中国1990-2017年的主要死亡原因:

绝大多数的死亡都是因为疾病,意外仅占少数,以2017年为例,交通意外身故排名第9。

也许上面的数据不够准确,因为不同年龄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有所不同。据网上一则关于中年人身故原因调查显示:更多的中年人死于心源性猝死、癌症及脑中风,疾病依旧占大多数。

虽然一些意外险可以赔付猝死,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意外险还是无能为力的。

而寿险则不同,不限制死因,无论是意外、疾病还是寿终正寝都能得到理赔。

正是因为这样,寿险才被作为传承家庭财富的首选保障。

李嘉诚曾说:别人都说我很富有,拥有很多的财富,其实真正属于我个人的财富是给自己和亲人买了充足的人寿保险,而不会说买了很多的意外险。

2意外险赔付严格

即便是意外身故,意外险也不一定能赔。

原因有两点:

1、意外险免责条款多

意外险有着多达十几条的免责条款。

如果发生了免责条款内的情形,意外险会毫不留情地拒赔。

2、180天条款

所有意外险条款中都包含这样一句话:

自意外伤害事故发生之日起180日内,被保险人因该意外伤害事故导致身故。

换言之,即便发生了意外,但是被保人于意外发生日180天后死亡,保险公司拒赔。

从保险公司的角度考虑,是为了确保意外事故和死亡有着直接原因,避免其他原因死亡导致错赔,是利己条款。

但是对于投保人一方而言,可能并不合理。

一旦遭受了意外,肯定会送医治疗,如果抢救得当,拖到180天后死亡也是有可能的。

那这种情况,还能得到理赔吗?

这边附上一个诉讼案例:

梁某为全家三人投保家庭意外险,每人保险金额为33000元,保险期限为一年。3月5日,梁某的父亲骑三轮车摔伤,经多次治疗,于同年11月19日死亡。

梁某家人申请意外身故理赔,保险公司以死亡时间超出180天限制出具了拒赔通知书。

梁某向法院提起诉讼,经审理,法院认为梁某父亲身故和意外摔伤有着因果关系,根据《保险法》第十九条,保险公司的180天条款免除了应当承担的责任,应当无效,拒赔理由不成立,判处赔偿。

相比之下,寿险只需要一纸死亡证明即可,理赔简单得多。

3都是残疾,为什么赔的不同

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中,也许有幸得以存活,却免不了落下残疾,比如缺胳膊少腿。

根据美国1980CSO生命表和1985残疾表,一个人在60岁之前长期伤残(指长达3个月以上的伤残)概率远远高于死亡。

那么针对残疾,意外险和寿险又能给我们哪些保障呢?

●意外险按照残疾等级赔付

早在2014年,原保监会发布了《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及代码》,形成了保险行业统一的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标准将人的伤残等级分为1-10级,1级最严重,如两眼球缺失;10级最轻微,如断了两个脚趾。

保险公司根据表对伤残等级进行鉴定,并按比例赔付,1级赔付100%残疾保额,2级90%,依次类推。

但是意外险赔付的残疾,有个前提:由意外导致。

如果因疾病导致残疾,比如糖尿病导致的截肢,意外险予以拒赔。

●寿险赔付全残

从“全残”二字不难理解,残疾程度很高。

如果发生了寿险合同约定的全残,即可以按照100%保额赔付。

那究竟什么是全残呢?

以大麦定寿为例,如下8种情况属于全残:

(1)双目永久完全失明;

(2)两上肢腕关节以上或两下肢踝关节以上缺失;

(3)一上肢腕关节以上及一下肢踝关节以上缺失;

(4)一目永久完全失明及一上肢腕关节以上缺失;

(5)一目永久完全失明及一下肢踝关节以上缺失;

(6)四肢关节机能永久完全丧失;

(7)咀嚼、吞咽机能永久完全丧失;

(8)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或胸、腹部脏器机能极度障碍,导致终身不能从事任何工作,为维持生命必要的日常生活活动,全需他人扶助的。

虽然寿险限制了情形,但不限制原因,无论是疾病还是意外导致,均可以赔付。

除了上述区别外,大部分的意外险还会包含意外医疗,可以用于报销医疗费用,如猫爪狗咬、磕磕碰碰。

意外险和寿险无法互相替代,更多的是互为补充。

另外,我也强调过,寿险并非人人都需要买,如孩子、老人,仅需一份综合意外险即可。

4写在最后

所有的险种都有其独特的功用,你代替不了我,我也代替不了你。

认清保险产品的本质,才能选到更适合的保险。​​​​

百万医疗险到底是福利还是坑,你买了百万医疗险吗?


百万医疗险因其保费便宜保障高,投保便捷等原因成为近两年的头号网红产品。不知道你是否也买了百万医疗险?百万医疗险到底是福利还是坑?

近两年一种叫作“百万医疗险”的产品,着实火了一把。其以几百元费用就能获取百万、千万级别的保额的特点迅速蹿红,上到六旬老人、下到职场青年,无不对其趋之若鹜,甚至在刚刚接触产品几分钟内,就马上决定购买。这样强大吸引力,让这种“百万医疗险”迅速成为了市场上的香饽饽。

在“看病难、看病贵”的大背景下,“百万医疗险”产品所承诺的高企保额以及相关的服务,令其对有意投保的人群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百元级别的保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可以完全承受的范围,而其对应的百万级别的保额却是人们以往所奢求的。加上此类保险产品与传统的保险产品有所不同,其主要的销售途径在互联网平台上,且购买产品时只需承诺并未患病即可,这让“百万医疗险”产品在购买方面极为方便,大多仅需几分钟的时间,消费者就能够完成支付。

而也正是这样简单的购买流程,让这种“百万医疗险”产品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消费者在短时间的了解中,不可能对产品的相应条款十分熟悉,这就很容易导致在不明就理的情况下就完成了参保。而多数的“百万医疗险”产品,在续保方面存在特别大的风险,且一般都是只赔偿发生在一年内的医疗费用,这种超高保额发生概率极低,所以百万、千万在这里实质上就是一个产品宣传噱头罢了。

所以呀,“百万医疗险”虽然看起来很美,但其中所暗藏的风险却是消费者没有注意到的。也正是因为如此,银监会才会在6月13日,下发了风险提示函,指出消费者对此类产品要谨防宣传误导,短期健康险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等方面情况。诚然购买这些产品的消费者都是想着为自己或家人提供一份安全的保障,但是如果对其没有理性对待,而是盲目跟风投保,很容易掉进保险“大坑”。

总而言之,在面对这种“百万医疗险”产品时,消费者还是应该提高警惕,而对于保险行业而言,只有更加严密的监管措施以及良好的自我操守,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而不是为消费者带来满满的套路,才能让整个行业、市场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发展。

有了百万医疗险,还需要买重疾险?为什么不能替代?


这几年呢,百万医疗险毫无疑问是一款网红保险产品。很多人觉得,既然这类医疗险报销额度都有一百万了,买重疾险也就没什么必要了,毕竟治疗大部分的重疾,100万也够了。

这样的想法,实际上是对保险功能的一个误读。

百万医疗险的赔付标准是生病治疗后,拿着发票找保险公司报销的。

虽然现在有部分百万医疗险可以做到直付/垫付,但有一点是不变的:无论医疗险是给你治疗前直接垫付还是事后报销,金额都不会超过你治疗的总费用。

而重疾险帮我们解决的财务问题是:如果我们面对了突如其来的重大疾病,我们除了要治病之外,还要面对家庭生活源源不断的支出。

生病时,我们的收入马上要下降甚至中断了,可生活还要维持,还要如期还房贷、家人要生活费、孩子的学费还要交等等。如果你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你倒下了,前面这些开支怎么办?医疗险能报销吗?

当所有的经济压力向你涌来的时候,你不可能有一个好的心情去治疗重疾、战胜病魔。我们必须有足够的金额攥在手里,才能安心地去治病。

这时,确诊或达到某种状态即赔付的重疾险,恰好极大地减轻了我们的财务、心理负担,我们可以拿一部分理赔金去治病,还能留一部分理赔金去补贴家用。

从这点来看,无论是百万医疗险,还是高端医疗险,它只有和重大疾病险相互补充,才可能构建完美的家庭保障系统。

另外,现在的百万医疗险基本都是1年期的短险,最长的也只有6年保证续保期,因此会出现以下几个弊端:

1、产品一旦停售,就无法购买;

2、每年的保费可能会随着你的年龄变化而涨高:年轻时买医疗险也许便宜,但随着年龄上升,每年的保费越来越贵,而且重疾险只需要交20-30年,就可以拥有终身的保障,而医疗险每年都需要交钱,平摊下来年保费其实不会相差很多;

3、如果身体出现健康问题,以后可能无法再购买医疗险。

相比较之下,一款能够保障终身的重大疾病保险,无疑让我们的保障更加充分。

所以说,百万医疗绝对不能取代重大疾病保险,它应该是作为医保和重疾险中间的补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