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健康险新规:长险费率可调整,健康管理空间大

2020-05-27
健康管理与保险规划 健康保险知识 财险保险规划
备受市场关注的健康险管理办法修订有了新进展。继2017年原保监会公开征求意见后,近期,银保监会再次下发《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业内二度开征意见。“本轮征求意见稿的下发,对于健康险行业意义重大。”一位保险公司负责人表示,与现行规定相比,征求意见稿在长险费率、健康管理成本等六方面做了重大修订,相应的健康险产品开发设计将随之调整,行业将进入全新的健康险发展时代。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健康险行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特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现行规定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行业发展的需求。经过多轮修订后,征求意见稿将构建与行业未来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系,有利于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长期健康险费率可调整

最受业内关注的是,征求意见稿对长期健康险费率固定的规定进行了修订。征求意见稿指出,保险公司可以在保险产品中约定对长期健康保险产品进行费率调整,并明确注明费率调整的触发条件。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表示,修订后,长期健康险定价将更多考虑患病率、医疗服务价格变动、药品范围和质量、护理成本等因素的变动趋势,平均费率或许会因保险公司自发调整及监管要求而上涨。

对于作出这一调整的原因,王向楠表示,长期健康险的影响因素复杂,当前市场竞争压力大,在现行规定下,保险公司往往只重视短期利益而轻视长期风险,给行业埋下偿付能力隐患,最终可能会损害消费者权益。

上证报从业内获悉,今年9月,监管部门曾在下发《普通型人身保险精算规定(征求意见稿)》时明确,含有保证续保条款及保证费率的产品,在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外,还需要计提保证责任的额外责任准备金。

据知情人士透露,长期健康险正是当前行业最主要的保证续保产品。从两次征求意见稿来看,监管部门已经看到了长期健康险的相关风险隐患,在完善人身险产品监管制度时,使出组合拳,从产品开发和责任准备金两方面,增加保险公司的风险应对能力。

当然,保险公司也不能随意调整费率。征求意见稿明确,长期健康保险产品费率调整应当遵循公平、合理原则,触发条件应当客观且能普遍适用,并重新报送审批或者备案。

健康管理费上限提至20%Bx010.CoM

对于经营健康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来说,征求意见稿给出的最大“礼包”是:将健康管理服务成本从现行规定的不超过保费的12%提高至不超过20%。

在一位寿险公司高管看来,未来健康险行业的竞争,不再仅仅是健康险产品本身,还包括背后健康管理服务的比拼。现行规定下,保险公司仅能将12%的保费收入用在健康管理服务上,大大限制了保险公司在这方面的施展空间。未来,如果这一比例能提高至20%,意味着将给保险公司的健康管理服务释放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此基础上,征求意见稿还鼓励保险公司在充分保障客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依据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与医疗机构、基本医保部门等进行必要的信息互联和数据共享。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表示,保险公司需要通过“产品+服务”来提高自身价值和提升客户体验,以实现差异化竞争。这项修订,一方面鼓励保险行业通过合作开放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对于规范保险公司与TPA等第三方机构合作也是很有必要的。

相关推荐

百万医疗险“保证续保”或将到来 下月执行健康险新规


11月12日,银保监会发布了新修订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从下个月1日起开始执行。

旧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是2006年6月12日通过、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经过13年,保险行业、中国居民健康状况、以及医药环境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升级改版是迟早的事。

新规定相对旧版有哪些变化?对健康险行业会有什么影响?最最重要的是,对我们投保人来说会有哪些实惠?

今天我就来说说普通人需要知道的一些变化。

变化一:增加医疗意外险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健康险家族在这次新规中有些什么变化?

健康险,顾名思义是以健康为保障范畴的险种。

保险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

过去,没有独立的健康保险公司时,健康险一般属于人身险的范畴。

后来,健康险才逐渐从人身险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险种。2005年,全国首家健康险公司成立——人保健康。目前,中国市场上有7家专业健康险公司,当然寿险公司和养老险公司也可以经营健康险业务。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健康险已经达到5000多亿的规模(占人身险的22%),有人预测,到明年健康险可能会达到万亿规模。

健康险究竟包括什么险种呢?

旧版管理办法中健康险基本分成4种类型:医疗险、疾病险、收入保障险、长期护理险

1、医疗险

就是保障医疗费用的保险。有人常常把医疗险跟健康险混淆在一起讲,实际上医疗险只是健康保险的其中一项,不过是最主要的一项。医疗险保障的医疗费用,不仅包括医生的医疗费和手术费用,还包括住院、护理、医院设备等的费用。

2、疾病险

是指以疾病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跟医疗险的区别是,疾病险是以罹患疾病为赔付条件的,只要确诊病情就可以一次性赔付,跟治疗不治疗的没有必然联系;而医疗险则是必须去治疗,报销治疗过程产生的费用。品种包括普通疾病保险与重疾险、防癌险等。

3、收入保障险

投保这种险,是为了保障在发生意外伤害或者生病时,丧失劳动力或者不能工作导致收入中断或收入减少的风险。比如住院补贴就属于这种类型,它跟产生的医疗费用不相关,而是只要住院就可以领取。

4、长期护理险

这种保险针对的是因年老、疾病或伤残而需要长期照顾的被保险人,为他们提供护理服务费用补偿。保险范围分为医护人员看护、中级看护、照顾式看护和家中看护四个等级,但早期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不包括家中看护。

在这四种类型的健康险中,保费规模最大,又最受消费者青睐的当然是疾病险中的长期重疾险;而最网红的则是医疗险中的“百万医疗”保险。

在这次修订中,健康险家族新增了一个种类——医疗意外险。

什么是医疗意外?

就是指被保险人因医疗情况导致了损害,而这些损害既不是因为护理人员操作失误造成的,也不是因为医生的诊疗失误造成的。

医疗意外保险就是承担这些不能归责于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责任的保险。

这是此次新版规定的一个创新,或许有可能缓和医患纠纷。但是由于规定刚上,具体产品还没有在市场上售卖,也很难有什么定论。

变化二:清晰界定“长期健康险”

除了对医疗健康险的种类进行了增加,这次新规还对长期健康险和短期健康险有了更清晰的界定,明确了两点:

保险公司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对长期健康保险产品费率进行调整;

长期健康险,是指保险期间超过一年,或者保险期间不超过一年,但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

这两点,对健康险的健康发展有很重大的意义,目前的网红产品——百万医疗险争议颇多,其中一个争议就是不能保证续保。

新规明确了,长期健康险可以进行费率调整(之前没有明确),这就为“官宣”百万医疗险保证续保提供了可能性。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稍微回溯一下医疗险的发展历程。

中国内地保险市场刚刚起步时,商业医疗险基本都是由寿险公司开发的。

医疗险全都是作为长期寿险的附加险进行推广,多为一年期的短期保险,对于是否保证续保没有明确规定,一般会含含糊糊地说一句“如果主约一直续保,副约就可以一直续保”。

监管机构对于这个领域的管理也一直都没有重视起来。

2016年开始,出现了“百万医疗险”这样的产品。在前期推广中,保险公司为了提高销售,一方面的确有承诺保证续保,号称“跟国际接轨”;另一方面又不断压低保险费率,使得未来偿付能力的“风险”凸显——因为保证续保就意味着续保中的逆选择可能增加,从而加大保险公司赔付的风险。

后来,这种“盲目承诺”,被银保监会严令禁止了。

(注:健康险中的续保“逆选择”就是,健康风险越高的人/身体越不健康的人,越愿意投保,而越是健康的人越不愿意投保。)

为了防范续保中的“逆选择”,国际通行做法是浮动调节费率:一种情况,整个产品加费,以应付医疗费用的通胀;另一种情况是,在续保时,针对过去的理赔记录,对有理赔的老客户加费,或对没有理赔的客户打折。

现在明文规定,长期健康险费率可以调整,未来就可能真的可以“与国际接轨”,实现真正的保证续保。

这两点对百万医疗险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及时补漏,加强了对百万医疗险这个产品运作的风险防范机制,是非常有意义的。

变化三:专章写入健康管理服务

这次新规中我个人认为最大的亮点是突出了未来对健康管理服务的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管理办法》首次将健康管理以专章写入,对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与健康保险的关系定位、费用列支等方面予以明确。

保险公司可以将健康保险产品与健康管理服务相结合,提供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疾病预防、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维护、慢性病管理、养生保健等服务,降低健康风险,减少疾病损失。

第五十七条 健康保险产品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其分摊的成本不得超过净保险费的20%。

第五十九条 保险公司应当积极发挥健康保险费率调节机制对医疗费用和风险管控的作用,降低不合理的医疗费用支出。

之前为了防止在销售保险产品时,用各种方式来给客户折让返还保费,所以规定在保险产品的定价中,服务成本占比不能超过12%。过去,你购买一个重疾险,最多只能赠送价值比较低的服务,比如洗牙。未来可能就不一样了。

随着这条规定的放宽,势必出现两个趋势:

趋势一:保险公司可以采购更多医疗服务回馈给客户,如第三方医疗咨询、健康体检服务等

趋势二:与保险结合的医疗管理服务提供商将会大量涌现。

“大健康”的概念可能会因此形成。

这两个变化恰恰反映了监管部门的良苦用心。

我相信监管机构通过这几年的观察和思考已经认识到,与其让保险公司不断地打费率价格战,不如鼓励他们打服务战,将产品和健康管理服务结合起来,从而进行后端风险的管控。

健康险是对未来的出险率最不可控的一类产品,人的寿命越长,病就会越来越多,医疗成本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由于有了健康险,人们更有意愿去看病,健康险的成本也会因此而提高。

通过健康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健康险的成本。国外大量预防医学的数据表明,健康管理上花1元钱,可以节约8、59元的药费。

从被保险人的角度考虑,可以把“买保险就是要占便宜去看病”的心态,扭转成“买保险可以占便宜防病”;从保险公司角度,将保费中更多的部分用来购买健康管理服务,返还给被保险人,让他们坚持健康管理,从而也参与到风控中来,最终达成降低出险率的目标。

无论对被保险人还是保险公司,都是共赢。

重疾险基本不受影响

在此次新规变化中,大家最关心的重疾险基本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对长期重疾险真正影响大的有可能是未来新的保险精算规定。

有消息称,最近有十几家保险公司总经理被召集开了闭门会议,可能讨论了是否要调整长期险的定价假设,现在某些网红的长期重疾险,据闻已经被点名批评,未来升价的可能性提高。

当然这些都只是传闻,等到尘埃落定时,我再给大家科普。​​​​

昆仑健康别样“健康险” 开创盲人就业新渠道


昆仑健康保险经营范围包括:各种人民币和外币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业务;与国家医疗保障政策配套、受政府委托的健康保险业务;与健康保险有关的咨询服务、代理、再保险业务以及资金运用等其他业务主要。2012年7月,一批盲人通过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成为全国首批通过该认证的盲人代理人,昆仑健康别样“健康险,开创盲人就业新渠道。

据悉,我国目前约有视障残疾人1233万,由于身体局限,就业率尚不足30%,可供选择的职业范围也非常狭窄。昆仑健康保险在追求价值增长的同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开展专场招聘和定向辅导班,协助有意向的盲人成为保险电销人员,解决其就业问题,也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其生活质量。盲人电销团队的成功组建,是昆仑健康保险解决社会问题、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昆仑健康推出别样健康险

为让保险真正融入大众生活,去年10月26日,倡导”治未病“理念的昆仑健康保险公司(以下简称”昆仑健康“)正式开启2012年度客户服务节活动。本届客户服务节以”健康是一种习惯“为主题,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山东五家分公司所在地,通过请上门和走入社区、企事业单位等途径,举办健康讲座、教授八段锦、开展中医特色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等活动,服务于客户和社会。

据了解,昆仑健康遵循”管理风险、固本治本、提升状态、祛病健人“的服务理念,创建了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即KY3H模式),为客户提供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健康保障服务。成立六年来,昆仑健康已先后为20余万人次提供健康服务。

昆仑健康保险开创盲人就业新领域 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作业流程,没有过多的变动性内容,盲人伙伴仅需在专业知识上进行培训,即可上岗完成工作、实现自身价值这便是保险电话销售员(TSR)成为适合盲人工作的另一新兴职业的原因所在。2011年初,在光明天使基金会等单位协助下,中国首批专业健康保险之一的昆仑健康保险设立了盲人电话销售员职位,公司特别为盲人伙伴定制了电脑系统,指定专人为他们进行技术专业辅导。

2012年7月初,来自昆仑健康保险电话销售中心的盲人伙伴在北京保险行业协会考试中心参加了国内首例盲人保险代理人资格电子化考试,这场特殊的考试得到了中国保监会领导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据悉,盲人保险代理人资格电子化考试经北京保监局批准,由北京保险行业协会考试中心完成盲文读屏软件与考试系统的对接,盲人伙伴可以通过语音系统顺利完成考试。盲人伙伴参加代理人资格考试,严格按照保监会相关规定标准,考试时间、考题难度系数与正常人考试一致。

为了吸纳培养更多的盲人保险精英,更大程度上解决盲人的就业问题,日前,昆仑健康保险赴北京市盲人学校举办慰问活动,随之启动”光明健康计划“,与盲校、盲人机构合作,以目前盲人保险代理人成功案例为范本,进行盲人坐席专场招聘等活动,展开盲人电话行销人员定向辅导班,协助他们通过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并帮助有意向的盲人群体成功就业。健康保险是一项光明事业,这句话并非空洞的口号。从事于保险电话销售的盲人伙伴不免身体缺憾,却在以自己的专业服务提供客户的未来健康保障,也通过自身的努力收获更深层次的心灵健康与光明。昆仑健康保险致力于推动盲人群体从业于保险行业,开创了盲人就业的新领域,也由此成为践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新典范!

社保目录保障空缺 健康险企仍有有增长空间


专业健康险公司从最初5家到现在只剩4家,即人保健康、昆仑健康、和谐健康和平安健康。在寿险公司和产险公司健康险业务的直面冲击下,有的专业健康险公司放弃“健康”,而坚守健康主业的专业健康险公司正在寻找发展的突围之路。平安健康险董事长陆敏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平安健康险今年将力争实现保费大幅增长。”

未来健康险公司是否还有增长空间

陆敏:健康险市场确实很难开拓,困难也很多。不过最近几年,健康险公司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实际上医保基本目录以外还有很大的保障空缺,而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以平安健康险业务为例,从2009年到2010年平安健康险的客户几乎全是境外人士,中国消费者基本没有;2011年仍以外籍人士为多;但2012年参保人员主要是中国消费者。这说明,中国人对社保目录外的保障的理解和需求被慢慢激发出来了,目前平安健康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基本每月都在增长。

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系统地规划了社会医疗保障体系,赋予商业健康险更加明确的使命。监管部门也逐步转变对于商业健康险发展成效的评价方式,鼓励健康险公司产品创新,同时为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优惠条件,也给予更多的发展空间。

面临同业竞争,受到中德安联等人寿险业务冲击,平安健康的优势在哪里?

陆敏:平安健康和人保健康、昆仑健康、和谐健康尽管都是专业健康险公司,但市场定位、销售内容不同,走的道路也不同。

平安健康险主要做社保目录以外的保险保障,其他业务都没有涉足,比如团体类企业补充医疗业务、银保业务,其他专业健康险公司销售这些产品,但平安健康险并不涉足这些,而是由平安集团旗下其他公司在做:平安养老公司负责销售企业补充医疗,银保业务则是平安人寿在做,平安健康险主要专注于社保目录外的保障保险。

早年保监会曾鼓励专业健康险公司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每家健康险公司探索的道路都不同。平安健康与南非Discovery健康险路径一样,不仅有保障,还有健康服务,类似于欧美市场专业健康险。通过与南非Discovery集团的合作,我们搭建了适合社保目录外风险相对较大业务的管理、销售平台。

社保目录外仍有保障空缺

中国健康险发展裹足不前的原因是什么?

陆敏: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规模与可挖掘市场潜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也未真正发挥其社会功能。这其中有很多原因,比如政策支持不足、竞争主体多、产品结构单一、盈利模式模糊、健康险领域专业人才匮乏等等因素,都制约了健康险的发展。

以产品为例,市场上健康险产品种类近千种,但主要分为重大疾病定额给付保险、住院医疗费用补偿性保险和住院津贴等几类保险,险种相似度高,缺乏竞争力。由于健康险起步相对较晚,对于健康险的盈利模式、经营思路仍不清晰,尚未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商业运营模式。

短期健康险与终身健康险的对比


根据《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中关于健康保险的定义:健康保险是指保险公司通过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等方式对因健康原因导致的损失给付保险金的保险。健康保险是从人身保险分支出来的一支独立险种。

健康保险分类

疾病保险,是指以保险合同约定的疾病的发生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

医疗保险,是指以保险合同约定的医疗行为的发生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为被保险人接受诊疗期间的医疗费用支出提供保障的保险。

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是指以因保险合同约定的疾病或者意外伤害导致工作能力丧失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为被保险人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减少或者中断提供保障的保险。

护理保险,是指以因保险合同约定的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引发护理需要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为被保险人的护理支出提供保障的保险。

所谓短期健康保险是指保险期限为一年以内(包括一年)的健康保险。

短期健康险与终身健康险的区别

目前的终身健康险,除重疾险外,都是以附加险的形式销售的,投保人不能单独购买。相较之下,传统的一年期健康险大多可以单独购买,其灵活特点非常突出。

“从医学角度讲,很少人能够‘无疾而终’,因此终身健康险产品本身的成本较高,如果设计为主险单独销售,价格也会很高,无论对保险公司还是投保人来说都很难承受。”某专业人士在谈到终身健康险产品时说到。此外,对于两全性质的保险也存在政策方面的限制。出于这两方面原因,目前的终身健康险大多与寿险等主险产品捆绑销售。

保险公司表示:“短期健康险与终身健康险适合不同人群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是互补的。”两类健康险各有优劣,在购买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作出最符合自身需求的选择。终身险和健康险的PK,并不意味着必有一方被淘汰,反而能够促使两种保险产品不断改进,朝着更符合用户需求的方向发展。

亚健康人群投保时核保医师的处理方法

1.附加除外责任承保对于疾病(如胆囊炎、椎间盘突出等疾病),一般应使用附加除外责任承保。

附加除外责任包括部位除外和疾病除外。

(1)部位除外。在××保险有效期间内,被保险人xxx(姓名)因xx(部位名称)部位所患疾病及其并发症导致的医疗费用,我公司不承担保险责任。

(2)疾病除外。将被保险人的某一疾病(现症或既往症)及其并发症作为除外责任。该病一般是局限性、诊断容易明确,如子官肌瘤、胆结石等。对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不适合疾病除外。

在××保险有效期问内,被保险人×××(姓名)因××(疾病名称)及其并发症所导致的医疗费用,保险公司不承担保险责任。

2.加费承保(1)某些对全身有影响的系统性疾病无法应用部位除外法及疾病除外法,要考虑加费承保。

(2)加费承保附加住院医疗保险的公式如下:

加费金额=(核保评点手册指引寿险评点/100)×标准保费。

3.拒保如果核保评点手册指引寿险评点超过100点,住院医疗类保险通常不予承保。

健康险 健康险需找对投保方式


针对公众认为新保险法实施后将促使保险公司调高产品价格的看法,保监会法规部负责人近期曾公开表示,新《保险法》的实施可能会加大其运营成本,但这并不意味着保险产品就要随之涨价,法律上并没有给保险公司增加负担,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加强运营成本管理、加强内控来降低成本。

然而,在保险市场上,公众对于保险产品即将涨价的疑虑却难消除,一些保险公司营销人员利用新法实施前的最后时间,大肆在市场上鼓吹产品停售和涨价的信息,鼓动有意向投保的客户提前投保。

对此,保险专家提醒,对于有保险需求的投保人而言,无需赶这趟“末班车”,新《保险法》对于投保人的利益保护有很大的提升,购买保险产品要针对自己的需求,不是每一类产品都会面临涨价预期,如果找对渠道投保,就无需为营销员鼓吹的“停售风波”而匆忙投保。

9月23日,中宏人寿理财规划师表示,其实即将实施的新《保险法》,可能会使一些保险产品有涨价的预期,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保险都会涨价,比如终身寿险、万能险、旅游意外险、投连险等产品的涨价预期就比较小,而像健康险或重疾险一类的产品涨价预期则会比较大。

“对后两类保险产品,如果想省保费,就需要找对投保方式。”上官东峰表示。

据了解,目前在市场上,“有病保病,无病返本”类的健康险,因为在保障之外还有一定的储蓄性质,比较受消费者的青睐,而消费型的健康险因为“有病治病,无病作废”,让大多数消费者不愿意接受。

保险专家建议,消费者其实可以多看看可以单独购买的消费性产品,带有储蓄性质的返本健康险和没有返还性质的健康险,有点类似现在年轻人买房和租房的区别,如果单从保障的实惠角度来看,消费型健康险更有优势。

以30岁的男性投保10万元额度的某公司消费型重疾险,身故保障是2万元,保障至70岁,20年缴费,每年缴费1420元。而他在同一家保险公司投保一份10万元额度的储蓄型重疾险,保障和缴费期限相同,身故保障提高到6万元,并在70岁后给付7万余元的“礼金”,则每年缴费额度需要3380元。

借助新渠道保费也打折

对于没有涨价预期的一些保险产品,保险专家建议,可以通过新渠道来购买,同样能够省下不小一笔。如通过网络或者电话投保交强险和商业车险,则可以最多省15%的优惠,而购买商业旅游保险的话,网上购买最多可以享受到四折优惠。比如在“”上航空意外险有很多选择,对于旅行、商务的人士来说,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投保渠道,而该公司的交通工具意外险,货运险也有不少优惠。

终身健康险,终身健康险早买早划算


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业保险的渗透率极低,全国医疗费用由商业健康险承担的比例不到2%,而许多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超过50%。专家认为,随着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公费医疗逐步退出舞台,健康险作为社保的补充,潜在的市场需求巨大,而一些特点鲜明、能提供全面保障服务的细分险种,如终身健康险将成为其中的热门产品。

健康险潜在需求巨大

卫生部称,医疗费每年上升14%,全国居民一年医疗负担达6000亿元。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政府医疗保险只占医院医疗收入总量的30%,而自费的超过了70%。

在我国,医疗费用由商业健康保险承担的比例不到2%,许多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超过50%;从养老保险看,我国人均长期寿险保单持有量仅为0.1件,远低于发达国家1.5件以上的水平;随着医疗、养老体制的改革以及生活水平提高,今后健康险和养老险发展空间巨大。

实际上,健康险已经成为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险种之一。数据显示,2002年以来我国健康险年均增速高达46%,保监会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发展,先后批准了多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成立。同时,一些大型中外保险公司也纷纷推出多个健康险种,以满足百姓日益高涨的健康险需求。

终身健康险打破局限

今年以来,友邦、平安人寿、太平人寿等多家寿险公司乘势推出了终身型的健康保险。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与传统的健康险产品不同,终身健康险的保障范围更广,打破了原来商业医疗险的“局限”,为投保人带来更长久的医疗保障。

以外资保险公司的终身健康险种“友邦康福终身健康保险计划”(PHI)为例,其与传统的医疗险相比具有三大颠覆性优势。首先,“友邦康福终身健康保险计划”的投保年龄为7-50岁,客户投保后,终身都可以享受保障。大多数传统的健康险最高续保年龄只能到65周岁,而人一生中大量的医疗支出是发生在老年时期。其次,该险种提供身故保障、重大疾病、住院前中后各阶段的全面医疗保障。其次,如果在被保险人在有生之年获得的赔付额低于他所购买的保额(保额一定大于所缴的保费),保险公司在被保险人身故时,将把基本保险金额扣除累计应付已付保险金后剩余的钱给付其受益人。

专家认为越早购买越划算

专家认为,终身健康险的推出为工作忙碌、生活、健康压力增大的人们提供了一生的保障。据统计,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住院率超过5%,即1年里,每千人中超过50人会住院。病人平均每次住院费用为3910元,大中城市住院费用每人次高达6150元(卫生部统计数据),医疗费用的支出占人均收入比例越来越高。因此,一份可以保障终身的健康险不仅对老年人,对年轻人也是必不可少的。

保险专家指出,终身健康险与终身保障型寿险产品类似,在经济能力允许的前提下,越早购买越划算。同样的保障额度,早买不仅便宜,还可减轻年长时的经济负担。其实,终身健康险就是相当于帮助你建立一个专款专用的终身健康保障基金,如果一个人30岁开始购买终身健康险,选择20年缴费期,那么50岁以后,医疗费用就不会成为沉重包袱,生活质量将有保障。

健康险,三大优势明显:终身医疗险专题


终身健康险渐受市民欢迎

本期特约嘉宾:友邦保险广州分公司季振杰

随着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公费医疗逐步退出舞台,健康险特别是终身健康险由于其具有补充社保不足的优势,健康险正逐渐成为投保人关注的热点,今后潜在的市场需求巨大。

不过,现时我国商业保险的渗透率极低。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日前透露,全国医疗费用由商业健康险承担的比例不到2%,而许多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超过50%。也就是说,市民医疗费用支出,每百元支出中,由商业保险公司"埋单"的不到2元。(详见7月18日本周刊一版报道)针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今年以来,不少保险公司纷纷加大了对终身医疗险的研发和市场推广力度,从今年3月开始,太平人寿、平安人寿及友邦保险等纷纷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终身健康保险。据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的终身医疗险产品尽管在保险范围、缴交方式等方面有所不同,但这些医疗险产品最大的特点是打"终身牌",即为投保人带来更长久的健康保障。

据记者采访发现,市民对终身健康保险的认同度也较高,其有逐步成为市场热点的趋势。张先生的观点基本代表了大多数市民的看法:一是对自身健康关注度不断提高;二是医疗价格的不断上升;三是医疗体制改革,公费医疗逐步淡出。

来自保险公司方面的信息也显示,友邦广州2月才推出的首款终身健康险,已迅速成为其意外健康险类热销品種的第二位;今年3月份,广东太平人寿推出的终身健康险,现已成为其主力热销的品種。

健康医疗险市场需求巨大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传统的健康险产品大多是一年期产品,保户需要每年续保,一旦发生理赔或者被保险人身体出现状况,续保就可能会有问题。而大多数传统的健康险的续保最高年龄为65岁,超过65岁则保障终止。但一个人60岁或65岁以后花费的医疗费用,大概占人一生的50%。所以往往在投保人最需要医疗保障的时候,这些保险产品却无法提供保障。

最近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55岁以上人群50%以上患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对中老年人健康仍是最大的杀手。而65岁以上老人各種常见疾病为:白内障占人群总数的68.4%;糖尿病占人群总数的4.5%;老年痴呆症占人群的1.5%-3%;60%-90%老人均有骨质疏松。80岁以上的老人中有1/3死于冠心病的发作。

近年来,医疗费用一直保持激增势头,有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住院率超过5%,即1年里,每千人中超过50人会住院。病人平均每次住院费用为3,910元,大中城市住院费用每人次高达6,150元,并以每年14%的速度增长。在这種形势下,人们对健康险的需求也逐渐提高。

友邦广州保险季振杰介绍,在人的一生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健康状况愈下,老年时生病、住院的次数和频繁度比年青时多得多。人们在65岁以后花费的医疗费用,约占人一生的50%。在广东市场上,友邦、平安人寿、太平人寿已推出了各自的终身型保险。这类保险把重点放在65岁之后,目的是使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更有保障。

他表示,我国老年人的终身保障缺口在医疗改革后越发明显,一般来说,包括起付线、进口医药等无法报销的费用在内,大概有40%医疗费用是无法保障,需要患者自己支付的。由于终身型的商业保险是对医保的重要补充,因此引发了市民对终身型的商业保险的需求。

终身医疗险具有三大优势

与传统的健康险相比,现时市场上的终身医疗险具有三大优势:一是终身保障;二是保障范围比较周全,如提供身故保障、重大疾病、住院前中后各阶段的医疗保障等;三是医疗费用不完,給付身故保额。

据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的健康险分费用型和津贴型两種。友邦、平安人寿、太平人寿所推出的终身医疗险,在医疗理赔給付方式上主要为津贴型设计。

津贴型有利补充医保缺口

季振杰认为,目前一般单位都为员工购买了社保,一些好的的单位甚至为员工购买了部分的商业保险,市场上健康险产品種类很多,进行组合购买确實可以达到互相补充的作用,但是一定要注意产品理赔的条件。

"购买费用型健康险的投保人住院期间费用可在保险额度下报销,但报销受到社保报销范围限制,同时,对于已经在其他保险产品中获得理赔的部分,也不能重复赔付,理赔要凭发票原件。而购买津贴型健康险的投保人因病住院,保险公司按一定标准赔付,和社保以及其他商业保险都不冲突,理赔时通常也只需要提供诊断书或者查验发票原件即可。"他介绍,上述设计有利补充医保或其他费用型保险的缺口。因为任何情况下,投保人在住院前后期间,每天都能得到固定数额的费用补贴。

最高保障额度有偿还

"如果缴满了年限但是一辈子都沒有发生重大疾病,那这些保费岂不是打了水漂?"不少人对终身型健康险都存在着这样的担心。

其實,不少终身健康险都设计了身故保险金給付项目,季振杰介绍说,当被保险人身故后,如果他在一生之内的住院医疗过程中沒有花完他所购买的保险的保额,那么保险公司就会在被保险人身故之后,把剩余的保额給付受益人。

由于保额一定大于参保人所缴的保费,因此,从数字上来说,购买具有"身故保险金"功能的健康险不是拿钱"打水漂"。相反,如果被保险人是由于意外而不幸身箤嵞,这笔"身故保险金"还起到了赔偿金的作用,减轻其家人或受益人的经济压力。

季振杰介绍,如果投保人沒有没缴满年限,中途退保,是可以拿回保单的现金价值的。

越早购买越划算

季振杰表示,传统的健康险需要每年续保,一旦发生理赔或者被保险人身体出现状况,续保就可能会有问题。相比之下,终身健康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陷。终身型保费采取均衡费率,每年交付的保费相同,不会因为投保者年龄和身体状况的变化而增加。一旦投保后,投保人无须担心保险公司因为健康发生问题而拒保。

季振杰建议,终身型保险越早购买越好。首先,根据年龄段不同,保费设定的金额也不同,一般来说,少年和青年人的保费相对较低,投保的年龄越小花费的保险成本越低。

同时,因为早期的保险规划减轻投保人老年时及身边家人亲友的经济负担。事實上,终身健康险就相当于建立一个专款专用的终身健康保障基金,如果一个人30岁开始购买终身健康险,选择20年缴费期,那么50岁以后,住院就医负担可明显降低。

选购时应注意什么?

由于市场上存在多種不同的终身型健康险,季振杰提醒市民:在选购保险产品时,需要留意保险产品的差异,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實际情况的险種。

他同时建议,一般而言,市民可以用年收入中的15%-20%购买人身意外健康类的保险,具体来说,为了得到全方位的保障,要做好不同类型保险的保费分配,寿险最好占整体保费的60%;而健康险和意外险分别占30%和10%为佳。

并非便宜就是好

季振杰介绍,在购买保险的时候不要单单比较保费的多少,并不是便宜的险種就是对自己有利。

他介绍,目前,很多保险公司推出的的同类险種的保障范围、功能各异,但在价格上有所差距。事實上,一般保险公司在进行价格定位时,所采用的原始数据并无太大的差别。

"例如,在交费期、保障范围、理赔的要求和标准上,各家公司制定的具体条款可能并不一样,例如,对重大疾病種类的保障范围和種类上有所不同、理赔的标准也并不一致。因此,在购买不同保险公司终身健康险时,要根据自己的實际需求选择适合的险種,不明白的话,要及时询问保险公司的代理人或直接致电保险公司了解和咨询。"

留意险種的保障范围

他提醒,在住院期间,还有一些支出会增加市民的经济负担。例如,营养费、交通费、误工费、护理费用等。另外,在住院前通常会发生很多门诊费用、出院后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康复期,这期间发生的费用也属于投保人由于住院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季振杰指出,在购买保险的时候,要考虑到住院、重疾、手术、前后门诊、急救车等多方面的项目费用的赔付,保障范围越广对投保人当然越有利,即覆盖住院前、中、后三个阶段等多種保障。

投保案例:

客户刘先生30岁,投保友邦康福终身寿险基本保险金额100,000元、友邦附加康福终身健康保险基本保险金额100元,缴费20年。

刘先生某日因突然摔倒被救护车送往医院,后因良性脑肿瘤住院并行开颅手术,诊断为脑胶质瘤。期间住重病监护病房10天,普通病房25天。出院后,一周内发生门诊费用2次。后来在家中不治身亡。他可以获得如下理赔:

保险知识,车险新规现3大亮点


10月20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了《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机动车辆商业保险示范条款(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与现行的车险条款相比,征求意见稿调整了车辆损失险承保、理赔方式,删除了十余条免责条款,同时简化了索赔资料,优化了条款条例。其中,保险车价双方协定、驾照失效也可获赔,以及“因第三方对投保车辆造成保险事故时,投保人可先直接向自己投保的保险公司进行索赔”成为三个最受关注的亮点。

该条款公开征求意见到11月5日结束。下一步将完善条款并制定与风险相匹配的费率,争取今年年底之前正式对外公布。

双方协商确定车价

针对近期商业车险市场中受关注的“高保低赔”“无责不赔”热点问题,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在承保时,车辆损失保险的保险金额按投保时保险机动车的实际价值确定,投保时保险机动车的实际价值由投保人与保险人根据投保时的新车购置价减去折旧金额后的价格协商确定,或根据其他市场公允价值协商确定。在理赔时,保险机动车发生全部损失,保险人按保险金额计算赔偿;保险机动车发生部分损失,保险人按实际修复费用在保险金额内计算赔偿。

驾照失效也可获赔

与此同时,本次征求意见稿还删除了原有商业车险条款中的十余条责任免除,例如“驾驶证失效或审验未合格”;“发生保险事故时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合法有效行驶证、号牌,或临时号牌或临时移动证”;“改变使用性质未如实告知”等,都纳入了保险责任范围。同时,部分降低了原有条款的免赔率。

保险公司先行赔付

为了解决经常出现的“无责不赔”问题,条款同时规定,因第三方对保险机动车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保险公司在保险金额内先行赔付被保险人,保险公司在赔偿金额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方请求赔偿的权利。未来在第三方责任险中,将首先由保险公司提前做出赔偿,最后再进行代位求偿。

中保协车险改革小组专家李冠如告诉记者,与现行的条款不同,“目前发生事故要根据事故中被保险车辆承担的事故比例进行赔付,现在不管自己有没有责任,都能直接向自己投保的保险公司进行索赔,一旦确定是第三方造成的损失,将由保险公司进行追偿,免去投保人的麻烦。”

索赔程序更加简化

为减轻消费者在理赔时提供单证的麻烦,该示范条款对商业车险的索赔资料进行了简化,例如不再要求车辆损失保险索赔提供营运许可证或道路运输许可证复印件,不再要求盗抢保险索赔提供驾驶证复印件、行驶证正副本、全套原车钥匙等等。另外,示范条款还将原有商业车险中“教练车特约”“租车人人车失踪”“法律费用”等附加险的保险责任直接纳入主险保险责任;同时保留了玻璃单独破碎险、自燃损失险、车身划痕损失险等十个附加险。

新伤残标准出炉 意外险费率调整在即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日前正式对外披露新版《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由于挂钩意外险的赔付责任,这一将于明年元旦起执行的伤残评定新标准制约意外险是否赔付和赔付多少,也直接影响意外险的费率调整。新标准涵盖更多的伤残责任,将直接推高意外险对伤残的赔付率,产品调价箭在弦上。

本次披露的新标准与此前北京商报记者拿到的征求意见稿的伤残条目相比有所压缩,由意见稿中的584项缩减为281项,是老标准伤残条目(34项)的8倍。不过北京商报记者发现,缩减的条目多是进行了归纳合并。但更为详尽的是,新标准增加了人身险伤残程度等级相对应的赔付比例,如伤残程度第一级对应的保险金赔付比例为100%,伤残程度第十级对应的为10%,每级相差10%。

新标准的制定参照了交通事故伤残标准、工伤致残标准,并借鉴国际理论,大幅填补了现行人身险理赔的空白,对于化解理赔纠纷有重大意义。中保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标准的出台可以增加对保险消费者残疾保障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保险业的行业标准因与国家相关标准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不必要的纠纷与争议。

值得一提的是,保险消费者在新标准实施前所购买的意外险或附带伤残责任的寿险如何适应新标准,仍悬而未决。中保协仅从法律角度来分析,应该依据保险合同来确定权利义务关系,对于已生效的保单,将引导和指导做好新老保单的过渡方案,但过渡方案尚未出台。保险专家指出,新老保单过渡需要妥善慎重,一旦处理不好,将引发大量的保险纠纷发生,这对于大保险公司影响巨大。

不过,也有业界人士认为,意外险保单多是一年期的保单,因此这种影响应该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因为新版规则上线后,此前原有客户的存量保单也会在一年内到期。

关于价格问题,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单鹏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目前意外险有5000多种,未来新品在形态上不会发生变化,变化的则是产品制定更加追求精细化、人性化。单鹏表示,新标准扩大伤残范围,必将造成保险公司理赔成本上升,这是否就会导致新版意外险必然提价还不能一概而论。由于各公司经营管理方面和市场策略方面的差异,产品所分摊的管理成本不同,新版意外险价格变动还要由市场来决定。

不过,一位保险公司产品开发部负责人认为,价格会有一些变化,但新标准对产品设计的影响不会太大。“目前仍处于观察阶段,由于行业还没有积累新增伤残发生率等相关数据,未来需要看再保险公司提供的数据厘定费率,以此来设计新产品。”

据了解,意外险开发采取备案制,保险公司完全根据保障范围、目标人群、保险期限、销售渠道、销售策略设定费率。

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的另一位保险公司人士指出,如果新款意外险完全延用以往的策略、渠道、定位等,提价是必然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