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小沃今天好好给大家讲一下,为什么要买商业医疗险?

2021-05-14
为家庭拟写一份保险规划 为自己做出一份保险规划 保险为下一代做人生规划
很多人都会问,我们都已经有社会医疗保险了,为什么还要再买商业医疗保险的重疾险呢,这不是浪费时间金钱吗。小编郑重的告诉您,这是错误的观点,这是为什么呢?

人们之所以要购买商业重疾险,是因为目前的重大疾病罹患概率极大,且疾病治疗的费用奇高。此外,社保的保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充分满足广大群众的治病需求。

一、商业医疗险是什么?

1、商业医疗保险指投保购买该款保险,在保险期间内容发生合同规定的某种疾病或因意外伤害导致医疗费用支出,保险公司向被保险人支付赔偿金,解决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但是获得保障前,投保人要向保险公司支付规定的保险费用。产品推出后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弥补了社保的不足。

2、商业医疗保险分类

普通医疗保险:该险种是市面上医疗险存在最广泛的,主要因疾病和意外伤害导致的门诊医疗费和住院医疗费,产品一般采用补偿形式给付保险金,并且合同一般规定最高限额。

意外伤害医疗保险:该款险种主要保障因意外伤害导致的医疗费,一般作为意外险的附加责任,产品不但要规定保险给付限额,还要规定治疗期限。

住院医疗保险:主要保障被保险人因疾病或意外住院治疗时产生的费用,产品不涵盖门诊费用,保障针对性强,一般定额以及补偿式给付都存在。

手术医疗保险:产品顾名思义,该类产品只负责被保险人施行手术产生的费用,不论门诊还是住院治疗,该类产品都可以单独承保,参评一般补偿式进行给付,保险公司只按施行手术的种类定额给付医疗保险费。

特种疾病保险:指被保险人患上合同规定的特定疾病时,保险公司给付赔偿金,以满足人们的治疗需求,产品一般采用定额给付方式,一次性给付保险金后合同终止。

二、为什么要购买商业医疗险?

我们假设重疾共花15万元,如果用药和检查都是在医保的范围内,自付比例达到19%。通常重疾患者都会选择较好的治疗方案和用药(通常都是进口药品,属于自费药,社保是不能报销的),所以自付比例一般会达到50%左右。

商业医疗保险恰恰是对自付部分的最好补充。我们也都了解,在很多时候人寿保险可以提供一笔保险金给我们的家人。特别是对于重大疾病而言,商业医疗保险在被保险人确诊为重大疾病时,马上可以领取一笔重大疾病医疗金,可以及时治疗,是对社保的有效补充。

所以我们说,社保医疗和商业健康险这二者之间是相互囊括,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因此华律网小编建议,对于已经有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士,除了购买重疾险外,不妨搭配一些与社保理赔不冲突的津贴型医疗保险,弥补自己的收入损失。

三、购买商业医疗险需要注意什么?

1、责任条款

大家在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看清险种的责任范围,这是因为医疗事故只有在保险责任范围内,保险公司才会履行赔付义务。比如,保险公司对住院医疗保险规定一个观望期限(一般在90天或180天内),在这个期限内发生医疗费用支出,保险公司是不负责赔付的。

2、免赔条款

医疗风险主要有门诊医疗风险和住院医疗风险,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住院医疗风险,因此消费者在投保的过程中优先投保住院医疗保险。住院医疗保险属于补偿性保险,然而补偿性的保险是根据实际支出的情况进行补偿,并且补偿额不能超过实际的支出。保险公司对住院医疗保险会规定一个免赔额。如果医疗费用低于免赔额,那么被保险人不能获得赔偿;如果医疗费用高于免赔额,保险公司将会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赔付。

3、投保犹豫期

购买商业医疗保险以后,消费者如果后悔,是可以退保的,但是退保时间是有一定期限的,时间一般为10天,这就是投保犹豫期。投保人在投保期限内进行退保,保险公司除了扣除不超过10元的成本费以外,还需要退还投保人缴纳所有的保费。因此,大家在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时候,在犹豫期限内根据自身的情况详细研读保单,做出最好的决定。

4、如实陈述

被保险人在签订商业医疗保险的时候一定要将自己的身体健康以及以往的病史如实向保险公司陈述,这样可以方便保险公司做出是否接受投保或者以什么样的条件接受投保。如果投保人故意隐瞒疾病的事实,不履行忠实告知义务,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将不承担赔付责任,也不退还保费。

四、推荐几款商业医疗险

1、太平医无忧医疗保险

投保年龄: 0-60周岁

保险期限:1年

适合人群:个人

产品特色: 属于短期医疗保障产品,提供住院医疗保障和住院医疗津贴补助。

2、人人安康百万医疗保险

投保年龄: 0-60周岁

保险期限:1年

适合人群:个人

产品特色: 属于健康医疗保障产品,提供一般医疗和恶性肿瘤医疗保障,突破社保限制,癌症保障更高。

3、平安e生保(PLUS版)

投保年龄: 0-60周岁

保险期限:1年

适合人群:个人

产品特色: 属于短期健康医疗保障产品,提供一般医疗、恶性肿瘤医疗保障。

4、太平康悦医疗保险

投保年龄: 0-60周岁

保险期限:1年

适合人群:个人

产品特色: 短期医疗保障产品,提供住院医疗以及门急诊医疗保险金赔付。

五、小结

身体健康的时候,我们总觉得自己离疾病很远、离意外很远,生病住院都是别人家的事儿。 那么,你还记得去年冬天北京的那场流感吗? 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彻底击溃了中产们的“虚假骄傲”,一场流感就能逼得有车有房的北京中产束手无策,整个家庭鸡飞狗跳。

所谓中产的富裕生活,只是建立在沙滩上,没有保险这个坚固的地基,“疾病”这只蝴蝶拍打几下翅膀,就可能让一个富裕的中产家庭土崩瓦解。

扩展阅读

想要知道体制内的人买不买保险吗?小沃带你了解一下


众所周知,体制内工作是个“香饽饽”,而它之所以被无数人趋之若鹜,就是因为保障好,除了不用担心被裁员以外,更重要的是退休养老好、医疗保障好。因此,很多自认为捧着“铁饭碗”的体制内群体,比如公务员,都认为自己无后顾之忧,没啥必要买保险。

众所周知,体制内工作是个“香饽饽”,而它之所以被无数人趋之若鹜,就是因为保障好,除了不用担心被裁员以外,更重要的是退休养老好、医疗保障好。因此,很多自认为捧着“铁饭碗”的体制内群体,比如公务员,都认为自己无后顾之忧,没啥必要买保险。

小编也在后台看到过咨询:买保险分体制内体制外么?小编这才发现,平时讲保险讲很多,居然没有特殊照顾“体制内”人群。其实大部分人都知道保险公司看年龄、看职业、看身体健康状况,才不看你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所以,今天这篇文章就讲讲,体制内为什么还要买保险,还有要怎么买。

体制内,有必要买保险吗?

体制内群体买保险,需要注意什么?

体制内应该如何买保险?

小编总结

体制内,有必要买保险吗

首先体制内群体泛指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编制内员工。其中,公务员是国家公职人员,企事业单位包括公立医院医生、公立学校教师等职业。体制内工作稳定福利好,国考热潮经年不断,光是马上开考的2019年国考,就有足足92万人参考。但是,干着“全世界最好的工作”,就真的没有必要买保险了吗?

人生的风险有哪些?生病、残疾、死亡、衰老。生病的风险主要体现为大额医疗费用的支出,比如几十上百万的医疗费用支出,那体制能不能给到终身保障?

残疾的风险主要体现失去劳动能力后收入永久性损失及护理费、营养费的终身支出。假如这种情况发生了,体制内会一直支付正常工资到我退休年龄吗?额外增加终身护理费、营养费等,体制也会承担吗?

死亡的风险主要体现早逝,家庭责任未履行完毕,比如家里父母赡养、小孩教育、房贷车贷等。假如极端情况发生了,体制会承担员工这些家庭责任吗?

衰老的主要风险是老年人越来越长寿、年轻人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国家养老金、单位退休金能否让你过上一个体面的晚年?

上面四种情况,其实是每个人都存在的风险,体制会为所有员工承担上面所有风险吗?答案很明显,很多体制是不可能为员工承担上面这些风险。单位不可能给你提供所有的保障,也不存在可以保证终身不变的福利。

因此,无论养老还是医疗保障,都需要有额外的商业保险规划作为补充。现在公务员看病实报实销、自己不用花一分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大多数的城市都已经实现了公费医疗和医保并轨。

即使有个别福利好的部门或单位,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全面实现并轨制是大势所趋,不会再存在终身不变的福利了。身在体制内唯一的好处就是,生病期间不用担心被单位开除,住院期间也能拿到基本工资,但是绩效就不要想了。

如果是底层公务员,那就更心酸了,工资本来就不高,报销比例以外需要自己掏钱,再加上康复费用,生活开支,车贷、房贷,这一项项、一件件,都需要钱。所以,即使身在体制内,也同样需要保险。

体制内群体买保险,需要注意什么

常有人会问买保险和体制外有无区别? 实际上,无论体制内体制外,投保思路都是一样的,预算、年龄、健康情况、未来主要风险等都是参考要点。但是,体制内群体买保险,需要额外注意以下三点:

1.体制内群体最大的风险依然是疾病

现在全国绝大部分城市都已经完成公费医疗和医保并轨,公务员曾经公费治疗、用了多少就给报销多少的“黄金”福利制度已经是过眼云烟了。现在体制内福利好如公务员,看病也是要自己掏腰包的,遇上大病说不定也难免要倾全家之力。举个例子:

张某是几十年的老公务员,去年检查出肝癌中期,经过半年多治疗,病情基本稳定。但不幸的是,没有商业保险做后盾,张某前后治疗花费六十多万,其中每次化疗都要六万多,而有的化疗是不可以报销的。

就一场大病,掏空了张某几十年辛苦工作攒下的积蓄,还倒欠了外债。

所以,患上重病,体制带来唯一的好处是不用担心因病被开除,甚至单位还会发放基本工资,但在医疗保障方面已同国家医保几乎无差。并且,公务员工资普遍不高,生病期间绩效奖金一般是没有的,本就不高的收入,失去奖金无疑是雪上加霜。而支出方面则添上了医保范围外的医疗费,以及后续康复营养补充等花费。

这两者之间的差额,就得重疾险上场弥补了,此外,很多事业单位会为在职人员另外购置补充医疗险。虽然弥补了一定的医保空白,但是其报销比例、额度和范围,还是存在不小的报销缺口。

2.体制内群体身故风险问题

体制内工作最吸睛的地方就是福利好,但是,福利存在的前提是你拥有编制名额。虽然体制内没有被开除的风险,但是每个人都有身故的风险。生命线一旦中断了,什么福利都烟消云散,曲终人散。

比方说,住房补贴。人在的时候多好啊,补贴款能轻松填了房贷款的坑。但是人没了,补贴就没了,房贷却还在,这时候就得拆东墙补西墙了。所以,体制内群体购置寿险和意外保险是很必要的,可以在疾病和意外身故后作为家庭的经济保障,偿还房贷车贷,养老人孩子。

体制内应该如何买保险

体制内人际关系较为复杂,80%以上的体制人员面临职务升迁和人际关系处理的压力,同时应酬活动比较多,所以患脂肪肝和恶性肿瘤的比例较大。而同时体制内都是以工资为主要收入。

因此首先要选的是一份重疾险,预防罹患大病而无法上班导致的收入损失补偿,保额在50-100万之间,根据家庭的收入支出情况来调整。同样面临房贷车贷的压力,一份定期寿险很有必要,提高自己的身价保障,解决家庭的后顾之忧。

意外险必不可少,成人可以买一些高保额的意外险,不用买长期的,一年期的就足够。因为社保报销比例比较高,医疗险就可以选择中高端医疗险,能覆盖门诊,国际部特需病房,私立医院,同时可以海外就医,能有更好的医疗资源。

但是体制内买保险也要注意几点:

1.尽量避免人情保单;很多人常常受到亲朋好友的游说,迫于情面,盲目签下人情保单。买保险一定要有自己的需求,知道为什么买?买来解决什么问题?同时要买什么?分别是什么责任?千万不能只是为亲友增加了业绩,糊里糊涂的买,最后能获得的保障都不清楚。

2.保费支出不要太多;一般在家庭收入的10%左右即可,最好不要超过年收入的15%。

3.合理做好保险规划;想要买保险时,可以找专业的人来做一份根据家庭情况做的详细的保险规划方案。

小编总结

总的来说,体制内群体买保险,优先考虑重疾险和医疗险,防范大病风险;寿险的保额也要做足,覆盖房贷车贷等家庭债务;理财型保险要在家庭保障做全后再考虑,或者作为理财的配置和补充。

体制内福利再好也不是无后顾之忧的,补充商业保险做全保障,才能日后无忧。

小沃今天讨论下:遗传性疾病是否影响保险公司承保?


伙伴们就“遗传性疾病是否影响保险公司承保?”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各路大神踊跃发言,水平比很多“砖家”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现在把大家的观点整理出来。

林莹

遗传疾病保险公司不给予赔付的,就算投保的时候健康,但是理赔的时候发现是遗传疾病的话,也是不赔的吧

Jane 瞿慧⁹⁴⁴³¹ 保险咨询顾问:

不知者不怪,我感觉可以理赔

光合保_AllenChen:

投保时,健告不询问的,就不影响吧

彩虹:

这个保险公司一般是不理赔,但是案件到了法院,就难说。一是保险公司要举证证明疾病确实是遗传疾病,也要证明投保时尽到了说明义务。还要法官认可免责条款确实有除外责任。还要法官忽略掉患病者瘫痪或者各种比较惨的现状。

徐勇:

遗传是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保险公司保的是疾病,不能又去狭义的界定疾病,基于合同的公平一致特性,认为只要不是双方根本上的故意隐瞒欺诈,就不应该作为拒赔理由。

艾未味

免责声明里有一条关于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吧

国华人寿理赔-肖刚

各家保险公司条款中,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基本上都是责免。

webank保险科技-徐乐

1、从保险原理及行业实务的角度出发一方面大多数显性遗传病,如亨廷顿舞蹈病、遗传性卟啉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其致病基因确定,患者一般有家族病史,因此风险的发生是确定的,不符合保险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基于现有的技术手段, 部分隐性遗传病和不属于遗传病的先天性畸形或变形,也可通过基因检测或其他技术手段 在患儿出生前确诊 或 作出大概率推 断 。因此从 保险原理 上 ,这样的疾病不适合纳入 保障范围。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遗传性疾病与遗传物质密切相关,随着科技的发展,基因检测技术将有望进一步普及,目前无法被提前检测的疾病也可能被检测到。结合《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的相关规定 7,可以设想,如果投保人通过基因检测等技术手段,获得比保险公司更多的关于被保险人的遗传性 先天性疾病的信息,则将使保险公司处于不利地位,加之不可抗辩期保护的局限性,此类逆选择可能对公司的业务经营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未来保障遗传性 先天性疾病的风险会随着科技发展逐渐加大,应慎重考虑。

2、从社会影响的角度出发对于可以提前通过技术手段检测或作出大概率 推 断 的遗传性 先天性疾病,若将其纳入健康险 的保障范围,当保障额度 足够高时 可能会影响部分家庭的生育行为。可以设想 如果孕期经过基因检测 医生不建议生下胎儿,但家庭为了拿到高保额或出于其他考虑,而把患病儿生下(出生后 未起病时投保, 从投保到起病的时间间隔可能长于等待期),不仅 会 增大 保险公司的 赔付压力 ,也 会极大地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不利于全社会优生优育。

综合上述两方面 ,大多数遗传性 先天性疾病,不适合纳入 健康险的保障责任 。 特别是 重疾险的重疾责任和医疗险的重疾医疗额外责任 高保额 一般医疗责任, 因其保障额度 一般较高, 须 慎重考虑

慎防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 。 对于少数在 当前和 可预见 的未来都 无法提前检测的先天性疾病,投保人在投保时可能无法知晓被保险人未来发病情况,无明显逆选择,则可 考虑 将其纳入 保障范围,但要具体分析疾病的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通过 严格 核保和 限制 保额上限 来做好风险控制,确保不会 引发系统性风险、不违背保险基本原则和社会公序良俗。

徐勇

保险人不能教条的去使用保险免责,免责条款的成立是需要前置条件的,保险人在职业过程中恰恰忽略了这一点,使保险公司在一些案例处理中处于被动,也是社会矛盾的焦点,不利于保险的发展。

彩虹

怎样避免不教条使用呢?

徐勇

有一种特殊的疾病叫ALD,是一种特殊的白血病,大家可以讨论下属不属于重疾保险责任,这个病明确是隐性遗传病,但父系母系均系健康个体,只是携带致病基因。

林莹

现在保险代理人非医学专业人士居多,投保时也是简单询问,一般不会深入询问,导致后期的理赔纠纷也是也有很多的。

徐勇

我认为保险公司应该引导从业人员像介绍保险责任一样去介绍免除责任就好了。但这是遗传病啊,按条款字面就是免除。

webank保险科技-徐乐

遗传性疾病尤其是可以确诊的遗传性疾病,本质不是一个风险事件,根本不具有可保性,不承保是符合保险原理的。如果带病体过多是对标准体人群的不公平。当然保险人可以选择加费手段保进来是一个趋势。

林莹

@徐勇 问题是地域差异在,老百姓的保险意识还没有到达一定的完全接受程度咯

光合保_AllenChen:

徐勇

保险人去询问被保险人既往史及家族史时,因个人认知不同,有很多人在自身无不适的情况下,不会去做检查,不知道自己患何种疾病,医学上有些疾病是无症状存在的,保险人不应该利用些格式免责条款去缩小保险责任。

Jane 瞿慧⁹⁴⁴³¹ 保险咨询顾问

@徐勇 对。所以我觉得大概率可以理赔到。

webank保险科技-徐乐

长期险是可以应用不可抗辩条款的,15版保险法有明文规定。

徐勇

保险代理人本身就应该是专业的,不应该是业余的商业促成行为,我身边就有保险代理人是介绍免除责任的时间比保险责任的时间花费大的,她的业务也做的相对轻松。

炳瑞律师

@webank保险科技-徐乐 保险 还是一份“射幸合同”,理论上说,已经确定存在的事故,应该不属于保险责任……

徐勇

不要求保险代理人专业,只要能全面介绍合同字面意思都能避免大部分矛盾了。我认为这个遗传疾病在设定之初,是基于被保险人已知的疾病发生的前提下的,不能去夸大认为被保险人的认知。

代理人询问既往史家族史即可,并引导被保险人如实告知,对于是否属于遗传病由保险人去判定,是否制定保险合同。

炳瑞律师

格式条款的提示和说明,跟保险公司的询问义务,也还有点小区别。

徐勇

是的,在实践中法院也是要保险人举证是否有效询问,但这一点也是保险人忽视的。

总结

对于“遗传疾病是不是可以承保”这个话题,群里讨论主要还是围绕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展开的,如果投保人已经知晓,但没有告知保险公司,则保险公司会解除合同并拒赔。

但如果是隐性遗传疾病,很可能投保人本人也不知道,也不用告知,因此保险公司无法因此解除合同。

另外,webank保险科技-徐乐提供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认为遗传性疾病,本身可能并不属于”保险事故“,不符合保险的基本原则,所以保险公司可以拒赔。不过这种观点在实践中似乎暂时没有被司法系统接受。

为什么要买医疗险?医疗险和重疾险有什么区别?


很多朋友认为,自己有社保了,商业重疾险也买了,还有必要买医疗险吗?但是社保也有“四不保”:起付线A的费用不报;超过封顶线的B费用不报;个人自付部分C的费用不报;个人自费部分D的费用不报。

在遇到重大疾病的时候,尤其是癌症,真正疗效好的药物往往都是进口药和特效药,还有很多高端的治疗手段,这些都不在社保报销的范围内,有社保因癌致贫的家庭并不在少数。

所以不管你是否有社保,补充一份医疗险很有必要。用车险来做个类比,我们就更能接受医疗险的价值。

比如一个客户的车险保费一年是8000元,十年就是8万元,二十年合计就是16万元,而二十年后这辆车肯定也报废了,很少有人会纠结这16万是不是白花了。

如果你购买了一份医疗保险,一年的保费是1000元,如果发生了疾病住院,一年可以报销额度高达100万,可以享受高品质的医疗服务,许多人会纠结,如果不出险,不是白白损失了1000元吗?

难道你的健康和家庭财务的健康还不值一辆肯定会报废的车值钱吗?其实买不买医疗险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我们每个人认为命重要还是钱重要!

医疗险和重疾险的区别

重疾险也叫重大疾病保险,俗称收入损失险。是患上了保险合同中约定的重疾病症,就按照约定的保额进行赔付,也就是有病了不管你治不治都赔你一笔钱,属于给付型。

举个例子:老王买了 100 万重疾险。得了个癌症,申请理赔,保险公司一看材料,嗯,符合条款,赔钱!

于是 100 万就直接打老王账户了。至于这 100 万怎么用,用不用,没人管你。

老王说国内医疗不行,我要去美国治,可以。

老王说我不治了,拿钱旅游世界吧,可以。

老王说我治好了,还剩 50 万,给我儿子攒着念书吧,可以。

这就叫给付型,只负责给钱。给多少只跟当初「保多少」有关,跟「花多少,治没治」没关系。

医疗险就跟重疾险很不一样了。从保障内容上来说,医疗险是只要入院治疗产生的治疗费用符合保险合同的约定项目,则实际花费了多少,就赔付多少,主要用于报销治疗费用。

一般性看病扣除医保的那部分费用之后,一万元以上的都能报销,如果是恶性肿瘤,没有一万元的免赔额度,扣除医保的那部分统统报销。

医疗险虽说是报销制,实际上现在很多保险公司都提供住院垫付服务,如果实际住院费用超过保险的免赔额度,都可以申请住院垫付。

现在的百万医疗险都没有用药限制,虽说不像重疾险那样直接给你一笔钱,但基本上看大病自己不用花一分钱。

如果同时买了重疾险+医疗险,看病的钱医疗险都给报销了,重疾险还能拿到一笔赔偿,岂不是美滋滋?

平安e生保

平安e生保百万医疗险推出保证续保版本啦,就在2018年12月1日,保证续保6年,不开玩笑,写进条款里了。

一般医疗保险金200万,恶性肿瘤医疗保险金额外200万,首创恶性肿瘤豁免保费,新增恶性肿瘤津贴,不限社保用药,进口药,自费药都能报销,最大的升级就是保证续保6年啦!

我们来具体看看保障内容:

1、6年保证续保

合同规定每6年为一个保证续保期间,写进合同的,放心,条款原文如下:自首次投保生效日起,或自非连续投保生效日起,每6年为一个保证续保期间。

在保证续保期间内每一保险期间届满时,按续保时年龄对应的费率收取保险费,续保后的新合同生效。

但若于保证续保期间内某一保险期间届满时被保险人年龄超过99周岁,不再接受续保。若保证续保期间届满时,本产品已停止销售,不再接受投保申请。

2、首创恶性肿瘤豁免保费

被保险人在等待期后经医院确诊初次发生恶性肿瘤,如在该保证续保期间内,继续续保的,免予收取该保证续保期间内剩余各保单年度的保险费。该保证续保期间结束后,保险公司不再承担豁免保险费的责任,本项保险责任终止。

简单点说,被保险人首次确诊癌症,在保障续保期间内剩余保费都免交,保障一直延续到6年保证续保期间结束。

3、恶性肿瘤1万津贴

等待期后得了恶性肿瘤,获赔1万元津贴。这个恶性肿瘤津贴只给付一次,与一般医疗保险金和恶性肿瘤医疗保险金是分开的,也不算入免赔额。可以当做是恶性肿瘤“零免赔我”。

4、支持智能核保

支持线上智能核保,如果对自己的健康问题不确定或者没有信心,可以先进行线上智能核保,不会在保险系统里留下拒赔记录。

5、增值服务

包括住院住院绿通、恶性肿瘤国内第二诊疗意见、运动健步奖励。

6、百万保障不限社保

这几乎是所有百万医疗险的特色,百万保障额度,不限社保目录,进口药、自费药都能报销,靶向、放化疗等先进疗法都能保。

总结:

平安e生保(保证续保版)明确保证续保期间届满,保险公司不会因为被保人健康状况的变化或保险公司承担责任的情况下拒绝重新投保申请,再加之有“平安保险”这款招牌加持,它也是一款值得考虑的百万医疗险。

医疗险为什么要买爆款?有什么优势?


在《续保条款》中,什么续保条件是好的:不会因为个人身体状况和历史理赔而拒保或提高保费。但是有许多保险条款中也会写道,保险公司有权对本产品的整体经营状况调整费率。

意思就是说,保险公司如果要调费率,不会针对某一个人,而是对购买了本产品的所有被保险人,或者同一投保年龄段的所有被保险人。可能这就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吧。

那保险公司为什么会调整费率呢?

保监会规定:短期健康保险产品的上一事故年度的再保后赔付率超过150%,或者产品经营时间超过3年的短期健康保险产品在过去3个事故年度的再保后赔付率连续超过100%,精算责任人必须在产品定价回顾报告中解释实际经营与产品定价出现重大偏差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注:赔付率=(赔款支出÷保费收入)×100%

如果保险公司某保险产品上一事故年度赔付了1000万,而保费收入只有600万,那么赔付率就达到了167%,高于规定的150%,这种情况是会被提出整改的。

保险公司为了降低赔付率,就要保证之后的保费收入提高到780万,赔付率就会降到128%,达到保监会标准。

那么这多出来的180万保费从哪里来呢?有两种解决方式:一种是新增健康体被保险人;另一种就是提高已投保的被保险人保费。

如果一款医疗险销售量不大,新增被保险人的保费没有凑足这180万,那么不足的钱还是会平摊到每一个被保险人身上。即提高“本合同所有被保险人”的续保费率。

银保监会规定:短期个人健康保险产品的费率上下浮动范围不得超过基准率的30%。

看起来一次提高30%不算多,但是如果多提几次,对消费者来说压力会越来越大。

而爆款医疗险因销量大,每年的新增保费资金充足,就可以避免赔付率过高而被要求提高费率的问题。

保监会对赔付率的监控,是为了维护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双方的共同利益,如果保险公司的赔付率过高,就有出险后无资金用以理赔偿付的可能性,对被保险人造成损失。

二、停售风险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当参保的健康用户越多,医疗险亏损的概率就越低,所以能继续销售的概率就越高。

大家都知道医疗险的保费低,保额高,通常几百块就能获得上百万的报销额度,所以一旦出险,保险公司的支出是比较大的,如果一款医疗险销售量不大,只要出现几次高额理赔,就能吃掉几万单保单的利润。

根据前面的分析所说,如果保费资金注入不足,赔付率过高,那么保险公司就要提高费率。当费率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引起投保人的不满,别的保险公司只需要几百就能获得的保障,自己的保费却被提高到了几千,这是相当不划算的。

投保人出于自己的利益,就会停止续保,那么保险公司的损失就更大了。(因为会停止续保的多为健康体。已理赔过的、身体状况不好的被保险人如果不续保了,也无法再购买其他保险公司的同类产品了)

保险公司的损失太高,就可以面临停售的情况。如果没有足够多的用户基础,市场份额小的百万医疗险停售将会是必然。因此购买爆款医疗险,就能避免因保险公司无力支撑理赔而停售该产品的情况。

接下来看看全民E保医疗险

1、全民e保B款200万医疗保险!

优势一:投保30天后,不论大病小病,意外事故,只要住院就可以赔,无病种限制,且免体检!

优势二:什么药都报销,不论是国产药/还是进口药;社保不报销的费用,扣除免赔额400万以内全部都赔都报销。

优势三:15类费用全部都赔都报销:

(1)床位费

(2)膳食费

(3)护理费

(4)检查费

(5)诊疗费

(6)医生费

(7)自费费

(8)材料费

(9)手术费

(10)进口药

(11)重症监护室床位费

(12)器官移植费用

(13)救护车使用费

(14)特定门诊医疗费

(15)门诊手术医疗费用

优势四:全国范围均可通赔,二级及以上社保定点医院没有任何地域限制。

优势五:在如实告知不停售前提下,续保时不论理赔多少次,多少金额,承诺续保至80岁且不单独调整费率;

优势六:超高性价比,个人计划平均价格低于同类产品10%以上

优势七:原本只有年缴费10万高端客户才能享受的医疗,现在公司普及全民

优势八:赔付低,个人自负较大的农村医保,新农合也属于社保范畴,保费便宜,赔付更多。只用每天1块钱保费,就能撬动家庭400万的保额,自费药,进口药都可以赔,再也不用担心发生什么情况,有这了200万医疗,让我们生活的更有尊严

保费:

0~4岁 970元/年,(最小出生九十天)

5~10岁 410元/年,

11~15岁 246元/年,

16-20岁 208元/年,

21~25岁 276元/年,

26~30岁 305元/年,

31岁~35岁 350元/年,

36岁~40岁 497元/年,

41岁~45岁 578元/年,

46岁~50岁 939元/年,

51岁~55岁 1146元/年,

56岁~60岁 1497元/年

2,如意宝 B款医疗保险

A:一般住院医疗保险金 最高 200万

包括住院医疗保险金;特殊门诊医疗保险金;门诊手术医疗保险金;住院前后门诊急诊医疗保险金,

免赔额 1 万元,给付比例100%。

B:重大疾病医疗保险金最高 200万

包括重大疾病住院医疗保险金;特殊门诊医疗保险金;门诊手术医疗保险金;住院前后门诊急诊医疗保险金,

无免赔额,给付比例100%。

C:年度共400万医疗保险金

D:两年不出险降低1000免赔额,最低降至5000元

E:106种重疾住院 0 免赔额

F:意外 住院 0 免赔额

G:产品不停售可无条件续保终身

保费:

0岁~4 岁 589元/年

5岁~10 岁 203元/年

11岁~15 岁 143元/年

16岁~20 岁 120/年

21岁~25岁 162元/年

26岁~30岁 264元/年

31岁~35岁 303元/年

36岁~40岁 390元/年

41岁~45岁 501元/年

46岁~50岁 773元/年

51岁~55岁 981元/年

56岁~60岁 1271元/年

61岁~65岁 1709元/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