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宝妈给娃投保:记得避开这4个误区!

2021-05-14
给家人规划保险 投保险财产规划 保险规划的七个阶段
小编前阵子和闺蜜聊天,她忍不住向我吐槽,从孩子一出生,不管是出于关爱还是家里亲戚的“问候”,反正是给刚满月的儿子买了3份保单,保费加起来一年有个好几万。

可是就在不久之前,孩子因肺炎住院,拿出价格不菲的保单后发现,竟然一个也赔偿不了。瞬间闺蜜觉得太为难了,要不要继续交钱?退保会有多少损失?孩子保险到底如何买?

爱子心切,相信每一个做父母的都会深有体会。

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

有了孩子之后,我们从来没想过只把好的给TA,而是希望给TA的永远都是最好的。

买保险这件事上也不例外,出手一万多的保费,父母很多时候眼都不眨一下,就希望能给孩子万全的保障。事与愿违,很多时候钱花了,精力投入了,关键时刻却用不上了,不免会有点憋屈,你是否也有过这种感觉?在给孩子买保险的时候差一点,或者已经进入了这样的误区:

误区一:保险就选大品牌,保障全更省心

刚接触保险,我们对于很多产品都比较陌生,这时候往往会觉得选择大品牌更放心,还有就是大家买啥我买啥,至于产品条款更是一概不知。连锁反应下,很容易买到不适合自己的产品。甚至为了图方便,选择的是一些大而全的“全能”险,一张保单就保障了意外、重疾、寿险、医疗甚至理财,这样的保单结果通常是:各项保障都比较中庸,毫无优势。

建议:国内近百家保险公司,没有所谓的哪一个更靠谱,任何一家都是经过保监会严格批准的,所以实在没必要产生这样的顾虑。在选择保险产品时,一味跟风并不合理,要根据自己家庭的经济、健康情况多维度考虑和选择,才更明智。

误区二:有病能治病,没病可返钱

买保险,我们希望最好一辈子用不到。给孩子买更是为了买个安心,可是这时又不免心疼起自己交了那么多年的保费。所以当听到可以返还的时候我们就会心动,总觉得白白享受几十年保障,到头来没用到还能返钱,简直是白赚啊。事实真是这样么?如果拿着消费型保险和返还型保险一对比,就会发现并不是!

建议:孩子年龄小,保费很便宜,但是购买返还型的保险并不是看上去那么划算,这种产品前期让我们多交了很多钱,以致于亏了的利息比最后返的保费还要多得多,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钱是要用在刀刃上,先下手消费型保险更合适,剩下的钱就算选择**宝,收益都能比返还的高。

误区三:保障没到位,教育养老先上位

从孩子一出生,希望TA将来学业有成、幸福美满的度过一生,是每一个父母的心愿。但是过早的将钱投到教育、养老金上,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这类产品,大部分都偏向于理财,一般来说年缴保费高,收益推迟到几十年后却不高。

建议:不要被天花乱坠的收益带到坑里,如果孩子连保障型的产品都没有配齐,就不要过早的考虑偏向理财型的教育金等产品,保险始终还是要以保障为主,建议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的保险,都从保障型产品入手。

误区四:先孩子后大人,一切以孩子为主

保护孩子,是每一个父母的天性,所以在买保险的时候,通常也会优先考虑给孩子购买。很多家庭,孩子的保单好几张,父母却一直处于“裸奔”的状态。万一父母发生意外,孩子怎么办?将来的生活又该如何维持?

建议:在购买保险的时候,建议还是先大人,后孩子。毕竟父母才是孩子最强有力的后盾。大人没有保险,就是孩子最大的风险。

在给孩子购买保险的时候,建议还是先按照:

新生儿医保——国家福利,一定要有。

消费型重疾险——低保费、高保额,为孩子提供重疾保障。

医疗险——覆盖日常医疗的费用支出,通常一年期为主。

意外险——帮助抵御因意外给孩子带来的风险。

宝宝的保险,切忌道听途说,盲目选择。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合理组合各家公司的优势产品,让花费更少、保障更好。​​wWw.bX010.CoM

相关知识

投保母婴险、少儿险,这3大误区一定要避开


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开放。2017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6年全年我国出生人口1786万人,比上年多增13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95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6 ,比上年提高0.9个千分点。

而同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辅助生殖与优生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子江教授指出:从医学和社会学观点来看,女性最佳生育年龄为25-29岁左右,最好不要超过35岁;男性最佳生育年龄为25-35岁。35岁以上女性要想怀孕的话,会面临怀孕难、流产率高、并发症、畸形发生率增高等问题。

据英国人类生殖与胚胎管理局公布的《不孕症指南》报道,35岁女性生育能力仅为25岁时的50%,到40岁时下降到35岁的50%。35岁后唐氏综合征和其他遗传缺陷风险显着增加。流产风险从30-34岁时的12%,上升到35-39岁时的18%。35岁以上女性孕期妊高征、贫血、妊娠糖尿病、宫缩乏力、产后出血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等风险增加。

那么,这就要求想给大宝添伴的准妈妈们除却孕前的生育力评估、基本健康状况评估、心理评估外,保险的那些事也要关注一下。

母婴险:可根据需求选择,最好提前买

因为女性在怀孕期间生理机能下降,健康风险要远高于常人,尤其是高龄产妇。年龄的增长,会使女性在怀孕时易出现并发症,且发病率增加,例如妊娠性糖尿病和流产。

因此,购买此类保险还是有必要的,毕竟对于准备怀孕或正在育儿的女性来说,单一的意外险或重疾险并不足以起到保障作用。

目前,市面上的女性保险有针对女性生育时期保障费用的赔付,包括孕妇及新生儿的疾病、死亡的赔付。此外,还有针对孕期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特定疾病以及对新生儿特殊保障的“母婴险”。

特别提醒:由于女性妊娠期的风险概率比正常人要高得多,保险公司会对准妈妈们进行严格体检,了解其健康情况后才准予投保,此类保险一般需要90—180天以后才能生效,女性最好在妊娠以前投保。

另外,对于身体状况不是很好的准妈妈来说,建议购买份报销型住院医疗保险抵御意外和疾病风险。报销型住院医疗保险的报销额度与社会医疗保险报销额度密切相关,即两者之和不能超过实际住院合理费用。所以准妈妈在购买此类保险时,需关注报销额度问题。

少儿险:谨防三误区,牢记六妙招

如何正确地给孩子买保险,尤其是两个孩子的家庭,务必要建立在正确的保险观念与合理的险种搭配之上,首先注意避开以下三大误区——

首先,家长给孩子买保险,十有八九的家庭只注重给孩子买,却把大人丢在一边。

据统计,在大中型城市中有80%至90%的家庭都给孩子购买了保险,而父母却没有购买过任何商业保险。从某种角度讲,似乎符合中国的人之常情,毕竟固有观念认为,孩子没有保护力,大人却可以保护自己,所以给孩子购买保险是一种必须。与此同时,还有一些非常溺爱孩子的家长,有什么好东西都先给孩子,因此理所当然地认为保险也应该先给孩子买。爱孩子的心可以理解,但这样做事实上大错特错。要知道投保的基本原则应是“先大人后小孩”,故对于这些家庭来说,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保险。

其次,注重理财不重保障。

很多家长在购买少儿保险时,往往认为购买教育金保险比纯保障型保险更划算。但事实上,少儿教育金保险存在收益率偏低问题,给孩子买保险更多应该考虑的是保险保障方面,毕竟平安、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再次,保障终身不切实际。

通常,终身寿险只有在孩子身故以后,才能获得保险赔付。因此,家长在孩子年幼时就为孩子考虑终身保障问题显然为时过早。此外,保险产品在不断更新,等孩子长大后,自己买保险也许会更好。基于此,家长可以考虑购买定期保障至孩子毕业或结婚即可,孩子成家后根据当时情况再选择适合的保险。

给孩子买保险还应讲求科学的方法,如下几招不妨作以参考:

第一,确保“保护伞”。

给孩子买保险不一定要以孩子的名义存,父母才是孩子最可靠的“保护伞”。当大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时,给孩子多少呵护爱惜都不为过,所以说孩子的保障最终来源于父母的收入,只要父母能健康工作,孩子就有保障。故应该以父母作为被保险人、孩子作为受益人来购买保险。一方面,为大人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万一大人发生意外,孩子将瞬间失去所有保障。因而理应先给大人优先购买充足的人寿保险,一旦风险来临,孩子将获得一笔赔偿,至少保证了他们日后的生活和教育。

第二,赶早不赶晚。

购买保险产品,年龄越小价格越便宜。以终身寿险为例,10周岁的孩子保费大约是0周岁孩子的1.4倍。保险公司所提供的增加保额选择权,可让孩子在成年后,以当初投保的年龄费率,来计算更改加保的保费,十分划算。当然更重要的是早一天买保险,孩子就早一天获得保障。一般而言,孩子在出生后28天,便可为其购买相关保险了。

第三,选择有“豁免保费”的保险。

目前保险公司推出的少儿保险有些附加“豁免保费”条款。所谓“豁免保费”是指购买少儿险保单后,作为投保人的父母如果不幸死亡或高度残疾而没有能力支付后期的保险费用时,保险公司将豁免以后的各期保费,同时对孩子的保障继续有效。如果不购买此类保险,父母发生上述事故时,孩子的保障将在瞬间化为一纸空文。

第四,保障应当作为首选。

在我国,孩子的社保报销金额严重不足,孩子如果不幸患重大疾病,将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毕竟一切费用全部由家庭自身来负担,这笔消费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支出。再加上孩子年纪尚小,对危险认识不足,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遭受意外伤害的概率很高。因此,为孩子购买保险首先要买医疗险和意外险,即保障型保险。

第五,教育保险量力缴。

孩子的教育是一件大事,提前为孩子的教育费用做一个财务规划和安排显得非常必要。以保险的方式积累孩子的教育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家长到时缴较高学费的燃眉之急。

第六,适时调整保单。

如果以投资的观点来看保险的话,通货膨胀后投保金额可能会缩水一大半。因此,在为孩子投保后,如果要使保险能够符合孩子各阶段成长的需求,必须定期检视保单的内容,适时调整保单或购买第二张甚至第三张保单。

当然,投保时,尽量选择总资产高、财务状况良好、经营年限长、诚信的保险公司及专业的保险代理人,毕竟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才靠谱。

家里有两个孩子的宝妈们,怎么给孩子配置教育金保险?


保险对于家里的每一位成员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倘若经济条件允许,可为自家孩子配置一份教育金保险,具体怎么配置可看看下文介绍。

其实想给姐弟俩储备教育金保险的想法很久了,我兄弟姐妹八个,父母并不重视我们这些女儿的教育,对我人生影响很大。所以我一直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当然这少不了资金的储备。

两姐弟现在虽然还小,各项兴趣培训已经很烧钱了,但是更大的开销肯定还在后面,所以我和大叔都认定要提前储备,专款专用,不然钱可能也被我们不知不觉花了。

先是了解家里的财务状况,并我梳理了两个孩子的教育目标,讲解了教育金保险配置的理念和注意事项;第二次沟通帮我演算了未来孩子每年的教育费用和缺口,并且制定了几套教育金的方案以及不同情况的领取计划,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家庭财务也可以这样去规划。

最终我给姐姐和弟弟各买了5万乘10年交的方案,分享下老师给我们做的计划,每个家庭情况和财务不一样,所以我的未必就适合你们啦。

方案一:大学4年每年领10万作为学费生活费,总共领了40万。到30岁一次性领取55万作为婚嫁金。

方案二:大学4年每年领10万作为学费生活费,毕业后10年内收入会比较低,给她每年领5万块作为工作补贴,相当于每月领4000多,这样不至于有太大的压力。

方案三:如果到时候手头宽裕,这笔钱不动用,可以作为孩子的养老金,59岁的时候账户有355万,60岁开始领取,每年领接近16万养老金,活多久领多久,最后身故的时候还能留一笔钱给下一代。

最后分享一下买教育金要注意的几个点吧:

1. 买教育金一定要加豁免功能,这个其实也是我最看重的,只要我们交了第一年的钱,后面如果大人不幸身故或者重疾,后面的保费交不上了,孩子读大学的时候该领的钱一分钱不少照领。

2.不要太看重教育金的收益,最重要的是安全和稳定,在这个前提下再看收益!不同产品收益差很大。

3.教育金是长期储备,短期要用的钱就不要放进去了,前几年就取出来会有损失的。

我真的觉得这些内容很有价值,所以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们啦。

重疾险的4个常见误区


买重疾险,一定要学会避开这4个大坑:

大坑1:保险期限越长越好

重疾险的保险期限越长一定越贵,但期限越长不一定越好。你想想看,30年、40年、50年之后才出险,如无意外,到时候的物价水平会比现在高不少,保额相比之下就缩水了。如果你预算有限,建议优先选择定期重疾险,把保额做高,而非把保障时间拉长,让保额相对下降。

不过,在同样的保险期限内,缴费时间越长越好。因为随着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到后面每年交的钱其实是越来越少的。而且一旦出险,后面的保费也就不用再交啦。

大坑2:买带有分红的保险

分红型保险性价比跟单纯的消费型保险比起来,就弱多了。同样的保额、保障范围、保障期限,却会比纯消费型保险价格高出不少。这类产品是看准了很多用户追求多而全、且贪图方便的心理。买了可不划算。

大坑3:迷信香港重疾险

总有人说,香港保险理赔会很顺利,不像内地保险公司经常耍流氓。但是,理赔顺利有一个前提:主动如实告知。香港买重疾险的要求是主动告知,这可比内地保险的询问告知要严格多了。否则,一旦出险后查出你投保时有未主动告知的相关事项,香港保险是没有通融理赔这个说法的,那几乎就会100%拒赔。

大坑4:在月底投保

保险市场主要是代理人在开拓,而代理人每个月都有绩效任务的。一到月底,他可能会特别急切的给你宣传这个保险有多好,而不会告诉你它的弊端,而你往往也没时间好好看其中的条款了。这样可能造成草率决定,导致后面麻烦迭出,所以,还是谨慎为妙。

避开这5个坑,买重疾险就简单了


买保险,最难买的还是重疾险。一是因为各式各样的产品太多,二是价格贵,一时间下不了手花那么多钱,总要纠结很久。

大家买重疾险的时候,常会遇到很多不同的坑:

有的买了返还型的重疾险,花了比别人多好几倍的钱,就为了等老了能拿点钱;

有的买了涵盖100种重疾35种轻症的重疾险,但是等患了某项高发轻症,保险公司却说不赔;

有的买了万能险里的附加重疾险,保费贵,保额也不高,保障还不一定全面……

看过的坑多了,我为大家总结了几个,一起来看看,有没有踩坑。

01过于看重保障时长,忽视保额

很多人买重疾险,总以为保障时间越长越好,能买终身肯定是最好,保障到老,担忧越小。

毕竟年纪越大,患病的几率越高。

这种想法,本质上没有什么错误。但如果刻意延长了保障时长,却缩减了保额,这种做法就完全出错了。

同样预算5000,正确的购买方式是,选择保障到60岁保额50万的产品,而不是保到70岁保额10万的产品。

为什么?重疾险的作用在于收入损失补偿,也就是说,大病降临,无法工作的时候,可以由重疾险赔付来补偿这个漏洞。

一场大病下来,三五个月就能投入工作吗?修养调理少则一两年,多则四五年,这期间,没有收入,家庭生活如何继续?房贷谁来交?孩子父母谁来养?

所以不要过于注重保障时长,因为高保额,比保障时长更加重要。

02认为买1年期重疾险更划算

消费型重疾险不等于1年期重疾险,但一年期重疾险,包含在消费型重疾险之内。

一年期,只是重疾险的一种保障时长类型,和保30年、保至60岁、保至70岁的道理一样。

1年期重疾险的优势非常明显,就两个字:便宜。

所以很多人会觉得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很划算。

1年期重疾险,采用的是自然费率,也就是说,活一辈子就要交一辈子的钱。

年轻的时候病少,费用肯定低,而年纪越大,价格越高。

正常的长期保险采用均衡费率,保费定价中考虑到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对保费的抵充。

假设30岁的时候以7000的价格入手一款保障30年的重疾险,那么接下来每一年,都只需7000保费。

一年一买的保险就算每年都能买,一辈子的总费用也要高于长期保险。

从长远的角度看问题,一年期的保险是没有买的必要的,即便是补充保额,也可以选择定期20年,30年的保险,而不是一年一年买。

另外,1年期重疾险不能保证续保,每年都需要重新过健康告知。

如果身体出现异样,很有可能无法续保。而年纪越大,疾病的概率就越高。

即使今年明年,都能保证身体健康顺利买进,也不能保证5年后身体依旧没有任何问题。一旦身体状况无法通过健康告知,就很难购买保险。

这就是一年期重疾险所需要承担的风险,而长期的重疾险不用担心这一点。

03有了医疗险,不需要重疾险?

百万医疗险的保额很高,而且不限制是不是重疾导致的住院费用,这两年还出了好几款可以保证续保的医疗险。

加上国家给的福利——医保。很多人就觉得:医保+百万医疗险,已然足够。

因此所以很多人觉得,买完医疗险就不需要再买重疾险,反正医疗险都可以报销。

事实上,医疗险是不能代替重疾险的。

重疾险属于给付型保险,只要疾病达到合同约定的条件,保险公司就会一次性给付保额,拿到理赔款项。

即买了50万重疾险,只要确诊癌症,保险公司就会直接赔付50万。

这50万假如在治疗中没有花完,钱还是你的。

一般重疾险的理赔条件,有三种:

重疾险理赔条件

1、确诊即赔:如恶性肿瘤

2、达到某种疾病状态才赔付:如脑中风后遗症

3、实施了某种手术后才赔付:如重大器官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

而医疗险,属于补偿型保险,需要事后报销,即住院时自己掏钱治疗,治疗结束后拿着医院的凭证和单据,找保险公司报销。

无论是在用药、还是住院门诊方面,医疗险都有赔付的标准和比例,保险公司最终会按照保险合同进行赔付。

假如治病自己花了10万,那么保险公司最多只能赔付10万,赔付的额度不会超过实际的花费。

医疗险的作用,是对看病花费进行补偿。

不管是社会医疗保险,还是商业医疗保险,不管是高端医疗险,还是普通医疗险,都是遵循补偿性原则的,先看病先付钱,而后对看病花费的全部或部分向保险公司进行“报销”。

而重疾险的作用,主要是对罹患重疾和治疗期间的收入损失进行补偿。

患重疾后,从接受治疗到恢复正常工作生活,需要几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无法赚钱,将导致整个家庭的经济陷入困境。

重疾险的高额保险金,可以在这期间弥补患病时的经济空缺,保证家庭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不至于因病致贫。

另外,重疾险一次投保,就可以在约定时间内给予保障,20年、30年、甚至终身。

但医疗险1年1交,虽可以保证续保,但保证续保期也只有5年、6年,并不如重疾险。

所以,有了医疗险,还得配置重疾险。

04重疾轻症种类越多越好?

市面上的重疾险在重疾种类涵盖方面有不同数量,少的50多种,多的上百种。

这个数字重要吗?不重要,主要看高发的25种重疾,而在这高发的25种重疾之中,主要看前6种:

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终末期肾病。

高发的轻症一共有11种,分别是:

极早期恶性病变或恶性肿瘤,轻度脑中风,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脑垂体瘤、脑囊肿、脑动脉瘤及脑血管瘤,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脏切除,较小面积Ⅲ度烧伤,视力严重受损,主动脉内手术。

在购买时,不要过于在意数字大小,而要看清高发的11种疾病有没有规定在轻症保障范围内。

很多人在购买时不注意这一点,最终被保险公司拒赔。

所以种类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保障高发疾病。买多不如买准。

05一张保单保全部?

线下有许多大保险公司,总会卖这一类产品:主险为终身寿险,必须附加的重疾险,另外还可以附加意外险,各类豁免等等。

一些不了解保险的朋友,很容易被忽悠。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万能险,也不可能存在一张保单保全部的情况。

因为风险来源不同,不同险种,应对的也是不同风险,比如,定期寿险应对的是死亡风险,重疾险应对的是重疾风险,意外险应对的,则是意外风险。

像这些组合险产品中,重疾保障只是其中一项保障,并且它一般都与组合中的终身寿险共享保额。

这就相当于花了两份钱,去买同一份保额。

假设小明购买的是线下巨头公司的产品xx福,重疾保额30万,寿险保额31万,等待期后小明患上合同中的某一种重大疾病,这时候,xx福会赔付30万重大疾病保险金。

而剩下的寿险保额,只剩:31万-30万=1万。

也就是说,在赔付一次重疾之后,小明的身故保险金只剩1万。

同时,往后再患重大疾病,xx福都不会再赔付。

而这款产品的保费,出奇得高。以30岁的A先生为例,他购买了一份xx福,保障终身,分20年缴费,具体配置如下:寿险31万,重疾30万。

这样算下来,每年所需保费近10000元。

拿这些保费去购买重疾险+定期寿险,得到的保障会更加全面。

买重疾险,远不止以上几个坑,还有许多不同的陷阱。

除了这些陷阱,还有大家买保险时,想当然的一些情况,最典型的就是:孩子保险买了一大堆,大人却在裸奔。

这一点,是非常多中国家庭会犯的错误。

事实上,买保险这件事,必须遵循先大人,后小孩原则。毕竟孩子还没有任何收入来源,若大人倒下,他们的成长也是空谈。

那么,先给家中老父母买保险对不对?也不对,因为老父母也没有经济来源。

正确的做法,是给家庭经济支柱优先配置保险,在这件事情上,提醒大家切忌“尊老爱幼”。

最后,一定要在自己经济能力可以负担的范围内,配置自己最适合的重疾险。

保险知识,购买附加险应避开两个误区


当消费者在购买长期人身险时,保险公司经常会提供各类附加险以供选择,且多以附加健康险为多,而不少消费者甚至是冲着附加险才“顺带”买的主险。不过由于没有分清附加险的各种类型,或者对附加险的一些概念没有理解透彻,经常发生附加险无法续保或者享受不到保费豁免等有利条款。保险专家向记者介绍了消费者在购买附加险时容易陷入的两个误区。

三大续保类型要分清

保险专家介绍,目前市场上的附加险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种是“无条件”保证续保型。保险公司保证按照既定保险费率续保,即投保人只要如期缴纳保费,附加险就继续有效。这类附加险一般都在保单条款中注明“投保人只要在每个保险期间届满时,向本公司缴纳续保保费,则本附加合同将延续有效一年”。

第二种是“有条件”保证续保型。这种附加险只要投保人愿意投保,保险公司就必须承保,但是保险公司可以在续保时调整费率或者缩小保障范围等。比如在很多附加健康险中,投保人的某项身体指标有所恶化,保险公司在新的体检报告出台后,会适当多收一定的保费。这种加收保费因人因事而异,投保人如果不同意保险公司调整后的费率或者其他条件,可以选择不续保。

第三种是无保证续保型。即在每一个附加险保单有效期结束时,如果投保人想要继续投保,须向保险公司重新提出书面申请,经保险公司核保同意后,按续保时的保险费率承保。

因此,消费者在投保附加险时,一定要先弄明白该附加险属于上述哪一种,是否可以续保、可以续保到什么年龄、续保的保费是否有调整、保险公司是否会调整保障范围或削减保额等等问题。

保费豁免有条件

保险专家介绍,与“无条件”保证续保型附加险一样,近年来受到消费者热捧的就属保费豁免附加险。所谓保费豁免,是指在保险合同规定的某些特定情况下,保险公司同意投保人可以免交未到期的保费,而保险合同继续维持原有效力,保险公司继续提供相关保障。

不过,投保人仍需注意,保费豁免利益在下列三种情况下会终止。第一种是缴费期满;第二种是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满一定岁数;第三种是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又能重新工作,有了缴纳保费的收入来源。尤其要注意的是第三种情况,当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缴费期满前身体状况有所好转而重新恢复劳动能力,可以从事某些工作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时,保费豁免利益就可以从其恢复劳动能力之日起终止。

另外,专家提醒,由于投保人保费豁免建立在投保人由于意外或疾病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基础上,所以具有保费豁免功能的附加险比较适合子女为高龄父母购买或者家长为年幼子女购买。

宝爸宝妈必看!一文读懂少儿医保


大家都知道,成年人可以参保社保、医保,这是国家给予我们的福利政策。但是,对于面向未成年儿童的“少儿医保”,很多家长朋友却关注不多,反而会更关注孩子的商业保险该怎么配置。就算购买了少儿医保,恐怕很多家长对于保障的细节也是一知半解。

其实,少儿医保也是给孩子的一个最基础的保障,在给孩子配套商业保险时,少儿医保的重要性也不应该忽视。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少儿医保”这个话题。

一、什么是“少儿医保”?要不要给孩子上?

少儿医保事实上可以等同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只不过面向的是未成年人,所以称之为“少儿医保”。少儿医保的意义与普通医保类似,门急诊、住院治疗都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报销,是孩子的基本保障,建议所有家长都要优先办理。

为什么要优先办理呢?少儿医保优点有三:

一、保费便宜。由于国家财政予以补贴,所以少儿医保每年保费只要200块左右(视乎不同省市标准略有浮动),大部分家庭都能负担得起。

二、可以报销门急诊费用。少儿尤其是新生婴幼儿抵抗力差,门急诊频率可能高于成年人,少儿医保可以报销门急诊费用,相对于商业保险普适性更强。

三、投保限制少。作为国家政策性保障,少儿医保不规避先天疾病,也不设置健康门槛,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以及既往病史都不影响投保,而且不管报销多少次都能续保,是一份长期稳定的保障,相比商业保险来说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

总之,少儿医保是国家给予孩子的福利,有着商业保险难以企及的优势,每位家长都有必要积极参加。

二、少儿医保的覆盖人群有哪些?

不同省市的少儿医保会有不同的具体规定,参保人群的具体要求也会有略微区别,家长们可以通过本地社保机构、社区居委及人社局网站等渠道查询。但总的来说,少儿医保的覆盖人群还是比较宽泛的,一般包括新生儿、幼儿园儿童、本市户籍在校学生、外地户籍在本市就读学生等。

本地户籍的少年儿童,包括中小幼托在内的在校学生、非在校学生、婴幼儿,参保条件都很宽松,一般可直接办理参保。

非本地户籍的少年儿童,一般来说也可参保,但部分城市可能对此有一定限制,比如规定非本地户籍学生的父母需持有居住证、已在本市缴纳社保满1年等。

三、少儿医保怎样办理?在哪办理?

根据各地政策,在校学生统一由所在学校或幼托机构集中办理参保缴费,新生儿、非在校学生可至所在社区街道的医保服务点办理参保缴费。

新参保需要提供的材料,一般包括户口本、身份证、银行账户等。想帮新生儿办理医保,则还要提供出生证明;如果是外来户籍,则还要提供大人的居住证等相关材料。各地参保的要求、流程可能有所不同,如不清楚可以先致电本地社保机构,或前往社区街道居委了解。

要注意,很多地区对于新生儿参保的时间有一定限制,只有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少儿医保,才能从出生之日起享受医保待遇。所以,建议家长们一定要在孩子出生后及时参保,这样一来孩子自出生起产生的医疗费用都可以追溯报销。

另外,少儿医保一年一交,家长们不要忘记缴费。有部分城市规定,如果孩子医保断缴,重新补缴会有等待期(具体规则视各地政策而定),也就是说期间孩子暂时无法享受医保待遇,这一点需要家长们注意,以免孩子的保障受到影响。

四、少儿医保怎样报销?

少儿医保主要提供两方面的保障:门急诊报销、住院医疗报销。当然,报销是有限制的,首先,只有在医保目录规定范围内的药品、医院、治疗项目才能享受报销;其次,与成人医保一样,根据各地政策,少儿医保也可能设有起付线、报销比例、封顶线的限制:

① 起付线:门急诊设有累计起付线,参保人一年内医疗支出超过起付线的部分,才能享受报销;住院报销设有单次起付线,参保人员每次住院的治疗花费超过起付线的部分,才能享受报销。

② 报销比例:超过起付线的医疗费用,按照当地政策规定的报销比例进行报销,报销比例之外的部分,需要自费。一级医院(社区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的报销比例不同,原则上医院级别越高,报销比例越低。

③ 封顶线:报销金额设有封顶线,也就是报销的上限,超过封顶线部分,同样需要自费。

各地具体规定不同,起付线、报销比例、报销上限都会有很大差别,具体的报销流程,各地也会有所区别,家长们须以自己所在地的相关规定为准,在此不再赘述。

五、总结

少儿医保是给每一个孩子的一份安心保障,每个家长都不应忽视,对于新生儿父母来说,更应及早办理为妥。当然,少儿医保并非万能,对于孩子的重病风险来说恐怕力不从心,为了弥补少儿医保的不足,家长们也可以用商业保险来给孩子配置更全面的保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