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保险知识汇总,北京海淀西城两区公费医疗机制改革

2021-05-06
保险营业区建设规划 两口之家保险规划 自贸区保险发展规划

8月27日,从市人保局了解到,海淀、西城已完成公费医疗改革前期的调研、测算,并已上报试点方案。

市人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反复论证和自愿前提下,本市初步确定在海淀、西城、平谷三个区县进行公费医疗改革试点。其中,海淀区将进一步调整公务员补助标准,同时先将公费医疗门诊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西城区试点侧重公费医疗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全部流程、各种配套政策以及公务员医疗补助待遇标准;平谷区则主要是侧重区县财政的投入和享受人员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接受程度。

目前,取消公费医疗涉及162万人。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公费医疗执行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设施范围。经费由同级财政负担,待遇标准为中央由各单位制定,地方由市和区县政府制定。

附件平谷试点

平谷区5月起在全市率先试行公费医疗并入基本医疗保险改革。全区两万多名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每月个人缴费比例约为实际工资的2%,单位代为缴纳10%,报销比例则由以前的最高80%提高到90%以上。

■趋势

公费医疗改革分三步走

目前,西城、海淀、平谷三区县均已完成前期的调研,待市委市政府同意后,即可批复启动试点。

下一步对于其他区县的公费医疗改革,将在总结三个试点区县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开。

最后关于市级和中央单位公费医疗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将待区县公费医疗改革全面启动并平稳实施后,由市人保局、财政局等再制定办法并请示国务院,待国务院批准后启动。

公费医疗为何转向医保

对于为什么要进行公费医疗改革,市人保局有关负责人解释,国务院已下文规定,公费医疗人员应按属地原则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001年本市实施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此项保险制度覆盖面不断扩大,广大群众满意度越来越高。但是,享受公费医疗的职工和退休人员还延续原来的政策,与基本医疗保险相比,现行的公费医疗管理体制和报销办法已经显现出很多问题,如缺乏统一的筹资机制、就医不便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公费医疗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延伸阅读

保险知识汇总,北京公费医疗人员年内可领社保卡


“一老一小”下半年领卡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北京城八区及大兴、昌平、房山共11个区社保卡已基本发放完成,其他远郊区县也已全部启动发卡。

“系统显示已经有100万张社保卡被激活,开始使用。”据该负责人介绍,目前所有符合发卡条件的人员的社保卡都已制作完毕,已下发580余万张社保卡到参保单位,占发卡总数的七成;个人已领取社保卡并反馈领卡回执的共计300余万人。现在持卡就医人数以每周近10万人的速度递增。

6月30日前,北京将完成所有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在职和退休人员社保卡的发放。今年下半年,将开始向包括“一老一小”在内的145万居民医保参保者发卡。12月31日前,将对纳入基本医保之后的原45万区县公费医疗人员发放社保卡。届时,1000万参保人员的社保卡都将发放到位。

市人保局表示,现全市已通过验收的定点医疗机构1600余家,“二、三级医院基本已完成,验收重点已转向远郊区县。”

“在职转退休”须办变更

该负责人提醒已领到社保卡的参保人员,如果个人身份发生变化,应及时到社保卡服务网点办理变更手续,尤其是“在职转退休”人员。“如果在职人员退休后没有及时办理变更,持卡就医时仍将按在职职工的门诊起付线和报销比例报销,会使参保人员‘吃亏’。”

另4种需要办理变更手续的情况包括:残疾军人新参保、医疗保险险种转换、特殊病种审批、蓝本及社保卡补领,也均要办理变更手续。

■晨报提醒

未领卡者主动联系单位

市人保局表示,目前部分社保卡还滞留在用人单位、人才职介中心或社保所没有发到个人。人保局在提醒单位尽快发卡的同时,也提醒参保人员可以主动和单位联系索卡。

刷卡前先报销手头单据

由于新卡使用前没有以前的就医记录,建议第一次刷卡前先将已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交到单位或社保所按原流程报销。如果已用过社保卡,手中没报销的医疗费用也可报销,但报销时须同时将社保卡上交,这时有可能会耽误持卡就医。

持卡前后报销累加计算

参保人员刷卡看病前后的医疗费用是累加计算的,并不会产生“两个起付线”的问题。累加计算后,超过起付线(在职人员1800元,退休人员1300元)的医疗费用按照政策规定的报销比例,个人只负担应自付部分的医疗费用。

保险知识汇总,公费医疗被医保取代


江苏省镇江是国家首批公费医疗改革试点城市,1994年就开始试水。1998年,公费医改的城市扩大到苏州、无锡、南通等市。目前,江苏省13个省辖市中,已有12个市的公务员被纳入医保范围。省级机关和南京市、县区机关是公费医疗的“最后一块阵地”。但这些地区的公费医疗也不再是过去的百分百报销。

如今持公费医疗本去看病,每人只能选择3家定点医院;去三级医院拿药的话,每次最多只能拿50元到60元,到二级医院则每次只能拿30元左右。至于南京的公费医疗,还要先垫付医疗费,之后凭发票报销80%-90%。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省12市公务员被纳入医保后,所剩无几的公费医疗事实上也正在向基本医保靠拢。例如,省级机关工作人员跟职工医保参保人执行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都是一样的。

另外,在公费医疗目录之外,一些诊疗项目、进口材料和药品要自掏腰包;公费医疗目录之内的,也有部分药品须由个人负担,个人最少要负担10%-40%,个别药品,个人要负担70%。

如果得了大病,医疗保险还胜于公费医疗。省有关部门负责人称,由于公费医疗没有实行大病统筹,也不享受社会医疗救助,在大病救治中,超出公费医疗目录的材料、药品、服务项目,全部由个人承担。但门诊和普通病种住院报销比例,公费医疗高于医保。

保险知识汇总,医保将逐步取代公费医疗


目前内地31个省区市中至少有24个已取消公费医疗,全部参加医疗保险。记者昨天从省相关部门了解到,江苏除了南京市和省直机关外,其余12个市均已将公务员纳入医疗保险,公费医疗转向基本医疗保险已是大势所趋。

据介绍,我省镇江是国家首批公费医疗改革试点城市,1994年就开始试水。1998年,公费医改的城市扩大到苏州、无锡、南通等市。目前,我省13个省辖市中,已有12个市的公务员被纳入医保范围。省级机关和南京市、县区机关是我省公费医疗的“最后一块阵地”。但这些地区的公费医疗也不再是过去的百分百报销。记者了解到,如今持公费医疗本去看病,每人只能选择3家定点医院;去三级医院拿药的话,每次最多只能拿50元到60元,到二级医院则每次只能拿30元左右。至于南京的公费医疗,还要先垫付医疗费,之后凭发票报销80%-90%。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省12市公务员被纳入医保后,所剩无几的公费医疗事实上也正在向基本医保靠拢。例如,省级机关工作人员跟职工医保参保人执行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都是一样的。

另外,在公费医疗目录之外,一些诊疗项目、进口材料和药品要自掏腰包;公费医疗目录之内的,也有部分药品须由个人负担,个人最少要负担10%-40%,个别药品,个人要负担70%。

如果得了大病,医保还胜于公费医疗。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公费医疗没有实行大病统筹,也不享受社会医疗救助,在大病救治中,超出公费医疗目录的材料、药品、服务项目,全部由个人承担。但门诊和普通病种住院报销比例,公费医疗高于医保。

制度改革,朱镕基经理赴上海洽谈公费医疗改革,希望确定并落实改革方向


改革开放是上海发展的动力。我们改革的目标是要在本世纪末以前,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把中国创造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具体化。我们已经进行了十年多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成绩。今后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革。

首先,住房制度改革。

住房制度改革的目的是要实现住房商品化。过去市民住房都由国家(包括国营企业)全部包下来建设,而且无偿分配,租金很低。上海住房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把住房完全由政府和企业包下来改变为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建设。目前还不能一下子实现住房商品化,因为我们不能把工资水平提高到市民都拥有买房的能力。所以,第一步改革只能采取居民交住房公积金、买住宅建设债券的办法筹集一部分建房资金;对于收入水平比较高的人,也可以把房子便宜一点卖给他,用这个办法可以筹集到三分之一的住房建设资金。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积金的提成比例还将增加,逐步达到更多的建房资金由个人承担,最终实现住房商品化。这个改革方案经过全体市民的讨论,得到了绝大多数市民的拥护。这是很重要的,因为改革首先要使人们的传统观念有转变。

虽然住房制度改革的方案经过国务院批准后从5月1日开始实行,但我们已经有能力进行较大规模的住房建设。上海去年竣工住房420万平方米,预计今年可达到竣工500万平方米,明年竣工500万至600万平方米,后年竣工700万至800万平方米。这样,上海市民的住房状况会得到很大改善。这次改革在上海经济发展的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从未有过一次改革像住房制度改革这样经过市民如此广泛的讨论,而且深入人心,这是很不容易的。我们从中也得到一条经验,即改革要求人民在利益上做出一点牺牲,但只要像住房制度改革方案这样,交给他们讨论,当他们看到实行这项改革可以加快住房建设进度,同时也可以改变住房分配不公,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绝大部分人就接受了,要他们多拿一点钱也愿意。

最近,我和分管城市建设的负责人一起去看了部分居民住的地方,愈加体会到,住房问题是上海市民最大的困难,因此实行住房制度改革并加快住房建设是最得人心、最受市民欢迎的一件事。

第二,金融体制改革。

搞活金融是开发浦东的最重要条件。去年12月份,上海开设了中国第一家联合证券交易所。在这之前上海已经开始有证券交易,但成立交易所以后,使证券交易更规范化,交易量也有增加。另外,上海原来有4家外资银行〔1〕,最近中央又批准了6家外资银行〔2〕,他们的业务经营范围比原来规定的扩大了。有两家中外合资的财务公司〔1〕也已开张营业。今后还将陆续批准一些外资银行来上海开设分行,如日本第一劝业银行、法国巴黎国民银行都提出了强烈的要求,我们尽量帮助他们能如愿以偿。

目前,股票市场上市的股票数目比较少,我们正在选择一批国营企业,扩大股份制试点,增加股票的上市量,准备不仅向国内发行股票,而且还向国外发行股票。股票实行A、B制,A股向境内居民发行,B股向境外发行,这两种股票暂时还不能融通。

我不认为,只有搞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而利用市场机制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主要区别不在这个地方,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不排斥其他经济成分的存在,我们只要求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所以搞股份制和股票上市,只要把私股的比例控制在一定程度内,就不会出问题。既然要对外开放,就要利用国际惯用的办法来融通资金,使股票买卖规范化。股票行情要能反映企业经营的状况,股票交易要符合国际金融体系的规范。这方面,我们还缺少经验,正在试验和探索之中,所以不能着急,要一步一步来。但改革的方向是肯定的,在不久前通过的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文件〔2〕中已明确提出,要逐步扩大股份制企业的试点和股票的发行。

第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目前国营企业的劳动用工制度,不管劳动好坏,工人的生老病死都是包下来的,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同时,这种制度也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使劳动纪律和产品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这项改革的第一步是先搞待业保险制度,工人与企业签订合同,职工可以退出企业到社会上去待业,享受社会救济,而不是由企业把他包下来。第二步搞养老保险制度,第三步搞医疗保险制度。这些改革是非常难的。如公费医疗制度为人民谋了很大福利,但也造成极大浪费,现在要改革很难,而且不是上海一个地方能够改的,要在全国范围内一起改。

第四,价格体制改革。

价格体制改革一直在进行。目前是要搞主副食品价格改革。这个改革意味着食品价格要放开,按市场机制来定价。现在我们平抑物价,主要靠财政补贴,每年用于主副食品的价格补贴至少40亿元。而放开价格后,这40亿元补贴都得变成工资,不然百姓承受不了。因此实行主副食品价格改革,要进行比住房制度改革更广泛的市民讨论。而且,这项改革要分步走。大米现在的销售价是0。17元一斤,而收购价是0。6元一斤,如把大米价格一下子提高到购销同价,涨价太多,百姓就会不满意。现在有把握的是把蔬菜价格先放开,因为上海蔬菜的供给大于需求。

第五,企业体制改革。

企业体制改革除了组建企业集团、加强内部管理、试行股份制等内容,还包括外国人关心的一个问题:中国的企业让不让倒闭。我很早就赞成,办得不好的企业应当破产。我们所说的工业调整,就包括了对企业的关停并转,其中企业关门、停产、兼并,实际上就是破产。现在要关掉一个工厂,很不容易。如上海纺织企业约有五分之一的纱锭,由于没有棉花,就不得不关掉。企业关闭后对生产第一线工人的安排问题不大,因为上海缺少第一线劳动力。问题是后勤人员不好安排,所以现在要立即实行企业关门也有困难,只能一步一步来。如果将来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后,工人可以实行社会待业保险,企业宣布破产就好办了。

还有政府机构改革。

现在外国人抱怨我们办事效率低,官僚主义严重。我认为:第一,官僚主义是常见病、多发病,哪个国家和地方都有,至少上海的官僚主义不是最严重的。第二,对上海在吸引外资方面表现出的官僚主义问题,我们已下决心解决,如成立了市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这方面的工作已有改进,但还不理想。有改进,表现在外国投资者称赞上海这两年来在办理投资手续上有改进,基本表示满意;不理想,表现在还有外国人批评上海在审批项目过程中手续繁,时间长,效率低。我觉得根本原因是政府机构太庞大,人员太多,部门太多,而且每个部门都有法规,不执行这些法规就是渎职,所以不好办。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是精简机构,只有精简机构才能克服官僚主义。我想,企业和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后,不需要有这么多部门去管企业了,政府机构会逐步减少。当然现在也不是无所作为,我们正在采取措施精简审批项目手续。针对文件周转速度太慢、耽误时间的状况,我建议市外资委现场办公,把计划、工业、土地、税收、环保等几个主要部门的负责人都找来,并且带着图章,一周开两次会审批项目,做到开完会,盖上章,当场就把问题解决了,真正体现“一个图章”办事的效率。

总之,改革的方向已确定,改革的步伐不会停。现在一些省、市的改革已走在上海前面,经济发展也比上海快。我们希望在今后几年内把上海的改革搞得更好一点。医保改革的胆子还应更大些,其最高目标,当是实现“三保合一”,实行医保单轨制或医保管理一体化,并取消公费医疗制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医保管理和使用效率,维护医保的公平性,适应人口大流动和城镇化建设加速的现实需求。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必须走好群众路线,“开门搞医改”,也就是改革者要在改革顶层设计、政策完善、路径选择和成效评价等诸多方面鼓励多方参与,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广泛顺应民意民心,确保改革多赢局面最终形成。

保险知识汇总,西藏自治区医疗保险改革


以2007年10月西藏自治区出台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标志,西藏自治区医疗保险覆盖率已达100%,率先在全国实现医疗保险全民覆盖。

自治区财政厅社保处处长尹分水向记者介绍,长期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西藏自治区医疗改革和医疗保险事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通过出台各种政策,使西藏自治区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医疗保险全民覆盖的省区。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日臻完善。西藏自治区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于2001年12月正式启动,设计覆盖范围为所有城镇就业人员,但由于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到今年9月,实际覆盖范围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职工。今年10月,经过多方面的准备,将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及灵活就业者等城镇就业人员全部纳入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目前,西藏自治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首次住院起付线标准为800元;医疗药费共付段报销比例平均已达到83%。

据悉,考虑到西藏自治区国有企业普遍未为参保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自治区拟安排专项资金为国有企业参保职工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目前,自治区财政厅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方案,年内有望出台实施。

中央特殊政策惠及农牧区医疗制度。西藏自治区自和平解放以来,一直对农牧民实行免费医疗政策。2003年,全国普遍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西藏自治区在传统免费医疗基础上,充分汲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优点,建立了西藏自治区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的农牧区医疗制度,所有农牧民和部分城镇居民参加了农牧区医疗制度。

2007年,西藏自治区各级财政补助农牧区医疗制度支出已达年人均100元。加上农牧民个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缴费年人均10元,农牧区医疗制度资金已达年人均110元,比2007年以前年平均水平高出约60元。家庭账户和大病统筹基金均有一定结余,充裕的资金确保了农牧民群众基本的医疗需求。

关注民生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了长足发展,每个参保居民年筹资水平200元,其中,财政补助140元,个人缴费60元。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免缴,大中专学生缴半费。

保险知识,有公费医疗人士还需要购买商业保险吗?


我们的公费医疗保险在遇到重大疾病的时候,都是先交大笔的现金到医院然后再报销的,而且好的公费医疗,在误工费,特殊护理费,营养费等方面应该都是不报销的,如果是社保的话,更有部分自费药品费都是不保销的,而真正的特效药一般都是自费药。还有社保也好,公费医疗也好,在遇到身故方面的理赔时基本都没有理赔金可拿。而商业保险则可以兼顾到,这样作为家庭如果失去经济来源的支柱也会能熬过难关。

保险是保障和责任,所以要防范于未然就要及早做好准备。

是否有了公费医疗之后就不再需要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呢?在有公费医疗的基础上补充商业保险来补其不足,让损失降到最低才最明智。

我有几个客户是老师,他们都是享受公费医疗,所以除了重疾啥都不肯买。我的先生也是公务员,在每次见他身边的朋友同事,向他们介绍商业保险时,都推说说有公费医疗,门诊能报销80%,住院能报销90%,觉得福利很好,就不需要购买医疗保险了。

我也一直都认为公费医疗是比较完善的,需要报销型住院保险的可能性不会太大了,所以每次只是介绍住院津贴和给付型的险种给他们。那到底有公费医疗的人士是否需要购买商业保险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公费固然好也有不够全面的地方。

今年年初我儿子因病住院二十几天,在出院结账那天,我才对公费医疗的报销有了透彻和深入的了解。

比起自费的人士,持公费医疗证住院时不用交太多押金,因为医院的收费处看到公费医疗证就知道住院费用是由公医办报销的。结账那天我们仔细算了一下,住院费用一共是七万多,除去自费的药和材料费及超出的床位费后,按照住院报销九成来算,自付应该不超过一万五。

但实际我们却要支付二万八千多元,算了一下自付比例达到40%。仔细询问原来以下几个费用需要自付的:一是住院药费每日200,超出200的自付,二是自费药和进口材料费不在报销范围之内,三是每日住院床位费为37元,超出自付。计算了一下药费两万多,公费报销五千多,剩下的自然就要自付了。原来这样的,好在我们也买了商业保险,剩下的拿去保险公司报销了。

我先生的一位工作了二十几年的同事,上个月因高血压住院了,一个月下来花了三万多,也是因为公费用药每日200来算,加上自费药比例较高,所以自己要掏两万多,这两万多拿回单位报销,单位也只给报销了部分药费,自己还是要付一万八。所以常常在我先生面前念叨自己后悔没有购买商业保险。

先生另一位同事意外受伤,胳膊骨折,住院手术治疗,花了两万呢。公费了一万多,剩下的也是自己掏,原因是手术材料费--进口钢板不在公费范围之内,这就要差不多五千大元,除此之外就是每日超出的药费了,还有超出的床位费等加在一起就要八千多自付了。

他们这些享有公费医疗的人士如何购买商业保险呢?

具体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寿险,购买的保额计算按照个人年收入的五倍加上负债。

二、重疾险,考虑到目前的重疾费用越来越高昂,至少考虑20万以上,可以是长期险加定期险节省费用。

三、住院险和住院津贴相结合,适合购买能报销进口药和进口材料费的住院险,住院津贴至少100元一日。

这几天刚好我先生的一个新来的同事想买保险,经过面谈后,我就做了一份计划,其中20万重疾(储蓄+消费),康乐人生两份(能报销自费药和进口材料费的住院险),住院津贴100一天,定期寿险30万。

所以有公费医疗的人士还是不能小看健康险的作用,在有公费医疗的基础上补充商业保险来补其不足之处,让我们的损失减到最低是明智之举。

保险知识汇总,北京医保新改革


北京居民医保出台惠民新政,当年符合参保条件的城镇居民当月参保当月可享医保。市人社局昨天同时宣布,新生儿出生即可享受医保待遇。

为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市人社局昨天向社会发布医保新政《关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从今年1月1日起,本市参保新生儿自出生之日起即可享受医保。新政同时规定,当年取得北京市户籍,并符合参加居民医疗保险条件的人员,参保当月就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待遇。这项新政进一步放宽了医保待遇报销期限,填补了新生儿自出生到参保的空白期,实现了“一小”医保的无缝对接。

新生儿出生即可享医保

对于城镇居民“一小”中的新生儿来说,考虑到新生儿自出生到办理参保手续需要一个过程,并且新生儿出生后患重症医疗费用大,相关费用没有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导致家长负担较重的实际情况,这次政策更加惠民,填补了新生儿出生到参保缴费的空档期,完全实现了“一小”医保待遇享受的无缝对接。

政策明确规定,符合当年参保条件的新生儿,自出生之日至90日内取得本市非农业户籍并按缴费标准一次性缴纳当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的,自出生之日起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享受待遇时间至当年12月31日,连续参保缴费可连续享受医保待遇。

新生儿在办理参保手续时应出具《出生证明》,社保所将查验《出生证明》上的新生儿出生日期。

参保当月医疗费可报销

根据原居民医保政策规定,当年符合参加居民医疗保险条件的人员(即当年取得北京市非农业户籍且90天内办理参保手续的人员),参保缴费的次月起可享受医保待遇,此前发生的费用不能报销,这部分人群既包括了“一小”中的新生儿,也包括了外地进京当月取得北京户籍的人员。

这次新政策的出台放宽了医保待遇享受期限,将城镇居民参保当月医疗费用纳入报销范围,自参保缴费的当月起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政策明确规定,当年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自取得本市非农业户籍之日起,90日内持本人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本人近期免冠彩色照片等材料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街道(乡、镇)社保所办理参保缴费手续,按缴费标准一次性缴纳当年的医疗保险费,自参保缴费的当月起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享受待遇时间至当年的12月31日。

今年发生费用可以追溯报销

据介绍,此次新政自今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今年符合当年参保条件的人员,参保当月或者新生儿从出生日到参保缴费期间的医疗费用都可以追溯报销。具体报销途径是,参保人员持医疗费用单据去户籍所在地社保所手工报销。

符合参保条件90日内办手续

市人社局同时提醒当年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上述新政策实施后,如果未在符合参保条件之日起90日内办理参保手续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不再办理当年的参保缴费手续。这也就意味着,当年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如果错过规定的参保缴费期,医疗费用将不能再报销。

医疗制度,公费医疗制度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公费医疗制度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记者日前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了解到,今年又有部分省份取消了公费医疗制度并将国家工作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公费医疗范围已经缩减至个别省份。专家认为,在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背景下,目前在运行的四套医保制度将被整合为职工、城乡居民两大模块。

近些年来,看病难看病贵成了整个社会必须面对的一大难题,但与此相对的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公费医疗制度依然发挥出“勃勃生机”。这种医疗制度上的“双轨制”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大的另类制度,似乎与改革开放显得个格格不入。

面对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取消公费医疗制度的呼声愈加强烈。此次人社部的表态,无疑为全社会吹响了医疗体制改革的一个号角。即使仍有个别省份继续执行公费医疗,但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公费医疗迟早都会退出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将是全新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

长期以来,全社会从来不缺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呼吁,取消公费医疗的呼声也一直存在,但是要想让改革真正触动一些人的利益,更是难上加难。取消公费医疗,无疑是对公务员群体的“自我革命”,阻力和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正如克强总理讲的,改革会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而“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如何迈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这个步子,就成了重中之重。

毫无疑问,取消公费医疗,公务员群体自然成了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但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取消公费医疗表明中央推进改革的决心和力度,顺应了民意。公费医疗制度作为现有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的一环,涉及面小,影响范围有限。选择这个突破口,由点及线、有线到面,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长期以来饱受社会诟病的养老金双轨制将会走入历史的舞台。套用那句话,“公费医疗没了,养老金并轨还会远吗?”

取消公费医疗,正是在革公务员群体的命。从社会保障体系最难啃的公务员公费医疗制度这块“硬骨头”作为突破口,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真正触及灵魂、触动利益,实属不易。这种牺牲“小我”,换回“大我”的改革魄力,最终将会释放更大的改革动力。

不难发现,人社部的表态也表明公费医疗仍有个别省份没有取消,足以表明改革过程之艰巨、问题之复杂。这种改革,真正是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大事。习近平同志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强调,“只要经过了充分论证和评估,只要是符合实际、必须做的,该干的还是要大胆干”。这无疑为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推进养老金双轨制的并轨提出了新的要求。

日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目标,明确指明“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这无疑释放出养老金并轨的最强改革新号。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将会让所有人真正享受到公平正义的阳光,真正从改革开放中得到实惠。

“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我们应该看到,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做的还有很多。取消公费医疗制度只能是推行养老金并轨的前奏,而与之配套的“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将会组成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最美乐章。

保险知识汇总,北京市朝阳区试行“新农保”


北京市朝阳区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华在做客人民网时说,新农保"对解决快速城市化当中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9月18日,北京市朝阳区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华,朝阳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副主任董燕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张大勇今天上午作客人民网,就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相关问题与广大网友交流.

李华说,确确实实,北京市朝阳区从去年试行"新农保"政策以来,得到了广大农民兄弟的热烈拥护.上半年开展的试点,下半年推开,可以说,筹集资金在短短的一个月之内就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时间是非常短的,农民参保的积极性非常高.为什么这么讲?朝阳区属于北京市的城乡结合部地区,严格来讲,属于城八区,但是它有农村,现在农民的总量是14.6万人,劳动力有9万人.劳动力是什么概念呢?是从16周岁开始到60周岁,这是农村劳动力的一个概念.在这9万农村劳动力当中,大概有1万人属于学生,属于当兵的,属于其他人员,所以除去这些,是8万人.为什么农民非常拥护?短短的这么点时间,将近一年的时间,有4.6万人加入了新农保,也就是现在北京市实施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这一点上农民是非常拥护的.从这个方面来讲,对于确实解决,尤其在朝阳区这种快速城市化当中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