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外资保险公司,外资强攻对中资保险意味着什么?

2020-04-15
保险知识 如何规划保险 婚姻保险规划

外资:风头盖过中资? 2003年外资公司在中国保险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只有2%左右。但最近的一组数据明确显示了外资保险公司惊人的后发力量:今年上半年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3%%,全国人身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6.5%%。而同期内,外资产险公司保费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47.1%%;外资寿险公司保费收入37.9亿元,同比增长51.2%%。这種增长幅度,令国内保险公司不敢等闲视之。就连保监会的官方网站上也称,外资保险公司的发展势头尤为强劲,风头明显盖过中资同行。有保险界人士表示,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虽然每迈出一小步都很谨慎,但前进的速度非常快。 与国内保险公司相比,外资保险公司不仅有着强大的财力支持,更有着国内公司无法比拟的管理和技术上的优势。前者比如,中英人寿保险公司的外资母公司英杰华已经将其在亚洲7个地方的财险业务卖掉,所得资金用来支持其在中国的寿险业务的发展。至于后者,外资保险公司的母公司上百年的成功经营已经无可辩驳地说明了这一点。那么,在这些强劲的对手也享受到了“国民待遇”后,中资保险公司将会陷入怎样的境地?沒有人能准确地预测出中国保险市场未来的格局和每个公司的生死,但至少有一些关键点是我们目前可以预见到的。

相关知识

保单,一份保单意味着一个市场


与现有的客户保持联络与良好的关系,一份保单不是一份保单,而是一个什么?庞大的市场。和现有的客户保持联络和非常良好的关系,使到您能够不断地得到转介绍,不断地发掘更好的市场。

好,我们调整了信念,我们调整了思想,我们开始采取行动,第一个行动是什么行动?大量的收集名字。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三百个名字以上,下一个动作就是打电话,主题,有效的电话沟通技巧。第一,让我们看清楚误用电话的危险性,要接触老板,往往我们要通过秘书这一关,还有,电话沟通的内容和技巧。打电话我们要注重的内容是什么?我们要注重的技巧又是什么?如何决定约会的时间和地点?

首先,我们有五种感官,恭请大家大声的读出来:第一是什么?视觉;第二,触;第三,听;第四,嗅;第五,味。最敏感的是视觉,第二敏感的是触觉,从敏感的角度来说,听觉的敏感度只能排在第几?第三。当我们打电话的时候,对方看不到我们,对方也摸不着我们,对方只能够听到我们的表达。通过电话,影响对方惟一的通道就是什么?听觉,所以应用电话的危险性非常非常的高。很多人有个误解,以为打电话不危险,其实不然,打电话非常危险,您只能够应用对方的听觉来影响对方,但是听觉从敏感度来说只排在第三。所以,我们需要注意的三方面:第一,做好准备;第二,了解电话交谈的方法;第三,掌握交谈的内容。先把准备功夫做好,然后,知道如何向对方交谈,而且要好好的掌握交谈的内容。

准备功夫第一,和自己预约,什么时候打电话最好?以我个人的体验和感悟,星期五早上或下午都行。为什么星期五?假如对方想见您,第二天就是周末,周六或星期日,您可以马上见到对方。否则的话,您可以利用星期五,把下一个星期的时间都排满。那么,每一天,每一个星期要和自己预约一次。

比方说,星期五下午三点到五点,是您打电话的时候,您和自己约好最少两个小时,少过两个小时的话,您没有办法打完三十个名字。请大家想像:在您的日记簿里,星期五下午两点到五点,您写下自己的名字,万一有人告诉您,星期五下午您过来吧,我有时间见您。就算对方是一个大的准客户,您也要告诉对方,对不起,星期五下午我已经约了人。其实您约了谁?约了自己。这叫做自我管理的工作,自我管理的工作做得好,里面的推销员才有工作好做。

好,打电话的时候一定要组织我们的名单。拿出一张纸,列出最少三十个名字,少过三十个名字的话,下个星期您的预约肯定不够,少过三十个名字的话,您的效果不会太好。这三十个名字一定要有电话号码,一定要有推荐人,一定要写下他们的职业,他们的家庭背景,这是准备功夫第一。

保险营销

现金价值是什么?现金价值退保金究竟意味着什么?


​​买保险后最担心的是——后悔了,想退保却发现能退回的钱真的少的可怜!

对于投保者来说,刚开始决定买一份保险是因为万一得了大病,至少以后还能获得保险公司的赔付。

在不怎么了解产品的情况下,匆匆投了保,还没到两年,觉得保费太贵或者是觉得产品太坑,有了退保的念头,多方打听,才发现8000多一年的保单,现金价值才800多,尼玛,这么坑?该如何是好呢?

大多数人在投保时,往往会忽略保单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现金价值。

今天我就来为大家普及下现金价值的知识点。

什么是“现金价值”?

现金价值指的是人寿保险单中的退保金数额。

在保险期限较长的人寿保险当中,保险人需要提存一定数额的责任准备金,当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因故解约或退保的时候,保险公司会按照规定先从责任准备金中扣除一定的退保/解约手续费,再将余额作为退保金/解约金退还给被保险人或投保人,而这就是退保/解约时保单所具备的现金价值。

什么时候能申请退还保单的现金价值?

至于何时能够退还保单的现金价值,这就跟投保人的缴费方式有关:

若是投保人采取的是趸交,也就是一次性缴费的方式,那么他是可以随时提出退保,并领取退保金的。

而若是选择的是期交,也就是分期付保费的方式的话,一般要缴纳保费满一年或二年之后,才能提出退保申请并领取退保金。

现金价值也就是常说的退保金,现金价值高低反映一款产品储蓄性特点。

有的保障型产品现金价值高,意味着一生平安,老了以后退保拿回的钱也比较多;如果现金价值低,短期退保或后续退保拿回的钱比较少,国寿康宁终身2012版是一款保终身的重疾险,交费比较高,那么现金价值高吗?

举一个例子,30岁男性投保康宁终身2012版,保额30万,20年交费,年交保费9450元,20年累计交费18万多,其现金价值演示是:

30岁投保,68岁左右现金价值回本,不是很高。同一产品交费年龄不同,现金价值也不一样,如果大龄投保,现金价值回本更慢,买保障型产品主要的还是看重保障,现金价值高低只是参考的一个因素。

保障型保险产品和年金险的现金价值有什么区别?

在了解保障型保险和年金险的现金价值的时候,还是要有所注意,有所区分。

保障型保险的现金价值,不论在合同上,还是在利益演示上显示的都只有一个数值。

附加有万能账户的年金险,在利益演示上,显示的有两个数值,一个是基础账户的现金价值,另一个是万能账户的累计收益,账户总利益是两者相加之和,一定不能混为一谈。

没有万能账户的年金险和保障型保险一样,只有一个现金价值。

退保实在是太亏了,怎样将保单利益最大化?

生活中,有很多人急需资金周转,那么保单持有人可选择用保单来贷款,这绝对是很好的选择。

按照现行的监管标准,贷款限额为保单现金价值的80%,而2017年之前的保单,有些最高额度可达现价的90%甚至95%。

贷款利率,会随着不同公司,不同产品有所差异,一般都会参照央行的基准利率,上浮1个点左右,所以当下各保险公司的贷款利率大都处于5~6%之间。

另外保单贷款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放款特别快,一般1~2个工作日就会完成放款。

保单贷款的期限一般是一年,到期后如果借款人若未还款,则当年的利息自动计入本金,开始下一个贷款周期。

相比其它的贷款方式,保单贷款还是有明显优势的,不过关键问题是你保单的现金价值是否足够高。

好了,今天的现金价值保险知识分享就到这了,退保一直是不少投保人关心的问题,在大家犹豫该不该退保时,最好多多了解下自己的保单,了解下保单的现金价值,不要匆匆投保,又匆匆退保。

与其退保时感叹现金价值少,不如投保前多比较多分析。希望大家投保前能做足功课,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好产品。​​​​

险种,投保金额越高意味着保障越全吗?


小李新买了一辆三厢车,新颖的款式、优良的配置,着实让他兴奋了好几天。在为爱车办理保险时,小李拨打某保险公司的服务电话咨询,得知保全保足要每年上万元,心里隐隐作痛。正在此时,从他的一位朋友口中偶然得知,投保同样的险种,另一家保险公司费率要低很多。

小李二话没说就到另一家保险公司办理了机动车保险,便宜了上千元保费。

正当小李还在为自己购买了一份便宜的车险而高兴时,几个月后的某天,却成了小李受难的日子:他驾车在炎炎烈日下飞驰时,不知何故,汽车居然冒起了烟并燃烧起来,虽然奋力扑救,仍遭受了上万元的车辆损失。

一切相关手续办好后,小李急忙赶到自己投保的那家保险公司要求赔偿。但该保险公司明确告诉他,在他购买的那份保险里,汽车自燃不属于保险责任,他的损失得不到赔偿。

小李的不幸都是价格惹出来的祸。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在进行保险选择时,不应将价格作为购买的唯一标准,而应看该产品提供的保险保障和服务水准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能否充分化解自己的风险。具体而言,保险消费者进行价格比较时,应充分考虑以下3方面因素。

保险保障范围

由于不同的险种化解不同的风险,保险责任范围也不同,比如终身寿险和定期保险、雇主责任险和公众责任险等,此时进行价格比较毫无意义,就好比拿食用油和盐的价格进行比较一样,不能说油比盐贵而只买盐。而对不同保险公司的同一险种进行比较时,并不是价格越便宜越好。一般来说,保险的价格主要取决于保险保障范围,保险保障范围又具体由保险责任范围、保险免除责任范围和附加险数量共同决定。通常,保险责任和免除责任只是表明了基本风险(或称主险)的保障范围,而特殊风险的保障需要保附加险。一种保险产品的保险责任范围越大、责任免除范围越小,附加险数量越多,则保险保障范围就越大,价格当然就越高。

保险保障程度

为了增强被保险人的责任心,一些险种并不是100%赔偿保险事故损失,往往会设定一些免赔比率或免赔额,由被保险人来承担小部分损失。免赔率或免赔额越低,意味着转嫁给保险公司的风险比例越高,投保人获得的保险保障程度越高,保险价格自然也就越高。比如,各个公司机动车保险的免赔比率不一样,有些公司全责15%、主责10%、同责8%、次责5%,而有些保险公司免赔比例则为全责20%、主责15%、同责10%、次责5%,比例不同,则价格也会有差别,前者肯定高于后者。另外,在财产保险中,不足额投保也会影响保险保障程度,如果投保的保险金额低于保险标的的实际损失,发生保险损失时,保险公司只承担保险金额内的责任,剩下的损失由投保人自负。此时相对于足额投保(即以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作为保险金额)来说,价格虽然要低一些,但投保人自己要承担的风险和损失会更大。

保险服务水平

由此看来,购买保险价格不是越便宜越好。投保人在进行价格选择时,先要比较不同公司同一险种的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范围,再比较附加险的数量、保险金额和免赔比例(或免赔额),最后还要看承诺的服务标准,而不能单纯以价格高低论优劣。

保险知识汇总,外资裁员满城风雨


年关将至,裁员风潮又起。自去年英特尔全球万人大裁员、雅虎公司全球裁员20%等等事件,已经初见跨国企业裁员凶猛。

深圳市年关将至,裁员风潮又起。自去年英特尔全球万人大裁员、雅虎公司全球裁员20%等等事件,已经初见跨国企业裁员凶猛。今年裁员风潮更是越吹越烈,LG裁掉合同期在5年以上10年以下的老员工;沃尔玛单方面终止合同,裁掉为公司服务多年的老员工。

深圳市今年的裁员风潮显然比往年更具目的性,即在明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将未来可能对企业产生法律风险的员工一并扫地出门。这种不再单纯为战略转型或减亏需求而进行的裁员,严重损害了企业在社会中树立的形象地位,对员工产生难以弥补的心理伤害,降低了员工的忠诚度,将一批拥有经验和才能的老员工扫地出门,对企业未来的改革、发展,企业文化等方面造成的损伤也是不可估量的。

深圳市如LG公司今年的裁员,被指其目的明显在于规避新法中,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这一条款。被拦在10年期限门槛外的许多老员工怨声载道,一时闹得满城风雨。

深圳市即将正式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是中国最重要的劳动立法。在立法过程中几经易稿,每次修改,变动之大为近几年罕见。在立法过程中,欧盟商会和上海美国商会曾同时表示“新法律草案中严格的规定将限制用人单位的灵活性,并将最终造成中国生产成本的提高。生产成本的提高将迫使外国公司重新考虑其新的投资或是否继续在中国的业务。”更有跨国企业人力资源协会的代表直言,如果实施草案中的相关条款,公司将撤资。

深圳市从以上言论不难看出,新法对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颠覆性挑战,新法的实施,必将加大跨国企业招聘、留人、裁员、解雇、商业秘密的保护等多方面的难度,加大企业用人风险,提高企业解聘成本,减少企业灵活用工、按需用工的权利。综上所述,就不难解释跨国企业为何在今年年底加大“裁员”力度。

深圳市“裁员”究竟能否妥善解决掉新旧法交接所产生的所有问题,显然是不够的。于此对应的是,专业从事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易才集团告诉媒体记者:“仅这两个月以来,上门咨询、寻求合作的跨国企业、大型企业数量不断增加。面对明年新法的出台,更多的跨国企业倾向于选择劳务派遣这一方法来为其解决新旧法衔接产生的法律风险,用人问题。”

深圳市劳务派遣最早源于美国,成长于日本及欧洲,是国际上流行的用工方式,其优点自然不必多说。劳务派遣公司“招人不用人”,用人单位“只用人不招人”,将招聘和用人相分离,劳务派遣劳动者与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由派遣公司进行管理;用人单位只管用工,将工资、福利都交由派遣公司发放,彻底从繁杂、琐碎的事务性管理中解放出来。加之现在政策法规经常刷新内容,劳务派遣可有效避免因新旧法规变动对企业造成的用人风险,而将这些风险全部转移到劳务派遣公司承担。许多跨国企业在中国也倾向于选用劳务派遣的方式,成就了中国劳务派遣行业的快速发展。

深圳市对于企业来说,如希望在新法实施后使用劳务派遣这个方式来规避风险,当务之急则是如何选择一家优秀的劳务派遣公司。众多企业信赖在业界享有声誉的老牌人力派遣公司,如fesco,易才集团等公司,其凭借在劳务派遣行业多年的专业经验和领头地位,牢牢吸引着大型跨国企业的亲睐。此外还需审核是否有广泛的覆盖能力,如引领新人力时代的易才公司,其总部设在北京,已在上海、天津、大连、沈阳、深圳、西安、青岛、武汉、南京、广州、长沙、乌鲁木齐、成都等60多个城市设立了服务网络,是行业中经营网络最全、服务覆盖最广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商。只有这样有覆盖力的公司,才不会产生“劳务转包”等不规范的问题。此外,还需审核劳务派遣公司是否有强大的政府特别是劳动行政机关合作背景、是否有守法经营的历史记录、是否有服务精神、社会责任,多方面加以考量。

深圳市面对即将到来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跨国企业更应该转换思路,走在时间的前面,化不利为有利,化风险为机遇。这样才能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切莫再将裁员当良药,劳务派遣也能成就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外资美亚保险经营范围是什么?


美亚保险公司是一家外资保险公司,近几年来,凭借自身保险优势在我国保险市场发展逐渐壮大,成为受欢迎的保险公司之一。接下来一起看一下外资美亚保险经营范围是什么?

近日,《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获悉,国内最大的外资财产险公司美亚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简称“美亚保险”)已经获中国保监会批准,在经营许可区域内,将业务范围扩展至包括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简称“交强险”)。根据保监会相关流程说明,美亚还需获得保监会经营交强险业务的行政许可,方能正式经营业务。消息人士透露,美亚保险已提交相关申请材料,并计划通过直销模式开展业务,但这一消息未得到美亚保险相关部门证实。

然而,中国的交强险市场已是连年亏损。2012年,8月10日,中国保监会公布的2011年交强险业务数据显示,去年,全国交强险经营亏损达92亿元,其中承保亏损112亿元,连续三年亏损,并且亏损额逐步扩大。

在业内看来,外资财产险公司之所以积极备战交强险,觊觎的是交强险背后庞大的商业车险市场。但对于在国外有着丰富市场经验的外资保险公司来说,国内连年亏损的交强险市场亦非坦途。

争抢交强险首单

近日,记者注意到,美亚保险官方网站公开信息披露中,公司经营范围中已经标识“包括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其他外资财产险公司经营范围尚未出现变化。

8月15日,美亚保险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7月11日,美亚保险获中国保监会批准,在经营许可区域内,将业务范围扩展至包括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美亚保险将继续积极开展相关准备工作,以达到开展交强险业务的各项监管及合规要求。”

美亚保险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外资财产保险公司。目前在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深圳市和江苏省设有分支机构,年保费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母公司Chartis保险集团总部设于美国纽约市。

在业内人士看来,美亚保险首家获批变更经营范围,有些出乎意料又可以理解。“毕竟对外资开放交强险业务是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敲定的,美亚保险又是母公司设在美国的国内最大财产险公司。”某外资财产险公司车险人士表示。但是其认为,相比于美亚保险,其他几家外资财产险公司的车险业务做得更多一些,比如利宝互助、三星财险等。

实际上,保监会官网显示,直到7月25日,保监会才正式对外公布美亚保险经营商业车险的批复,批复落款时间也只是7月16日。据业内人士介绍,美亚保险此前也曾做过商业车险,但因经营情况不佳而停止。根据美亚保险2011年年报数据,美亚保险目前经营的险种主要有责任险、意外伤害险、货物运输险、企财险等险种,其中责任险保费收入占比31.2%。

虽然美亚保险首家获批变更经营范围,但是否能率先获批经营交强险的行政许可还不得而知。上述外资财产险公司车险人士介绍,根据保监会下发的关于外资开办交强险业务的具体流程说明,首先需要向保监会国际部提交变更业务范围的申请,获得批准后,还需要向财产险部提交经营交强险业务的资格申请。“资格申请要比变更经营范围的申请复杂得多,类似于开展电销一样,需要提交系统开发情况、交强险财务核算、准备金提取、承保理赔管理办法等各类资料,经保监会验收核准后方能正式获批。”

相比于美亚保险,利宝互助、三星财险等外资财产险公司商业车险业务已小有规模,也一直被业内认为是最有希望率先“破冰”的公司。利宝互助官网显示,2011年,在公司5.2亿元的保费收入中,车险保费收入4.1亿元,占比80%以上。“在筹备交强险业务上,利宝互助也是最积极的。”上述外资财产险公司车险人士透露,很早之前他们已经完成系统开发测试等主要工作。

商业车险利润填补交强险亏损

在交强险连续三年亏损的情况下,外资财产险公司进入交强险市场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觊觎的是交强险背后的商业车险市场。

8月10日,中国保监会公布的2011年交强险业务情况,数据显示,去年全年交强险共承保机动车1.14亿辆次,赔付成本749亿元,赔付率比2010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经营费用277亿元,费用率比前一年下降0.2个百分点。但是2011年,交强险经营仍亏损92亿元,其中承保亏损112亿元,投资收益是20亿元。在36家经营交强险的保险公司中,仅有3家实现了盈利,分别是华泰财险、天平汽车保险和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

关于交强险亏损的原因,大部分人将其归咎于交强险经营模式的不合理性前端政府定价,后端市场经营,保险公司无定价权,遵循“不盈利不亏损”原则,政府要求保险公司统一费率、责任限额、条款内容的经营模式备受险企诟病。

但在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看来,从另一个角度看,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交强险的亏损还并没有实质性的威胁。相反,由于交强险的“搭售“功能,保险公司从商业车险业务上获取的利润远远大于交强险的亏损。这也是为何那么多外资财产险公司如此积极筹备交强险业务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在经营交强险的36家财险公司中,人保财险亏损最多,达40亿元;排名第二的平安产险交强险业务亏损9亿元。但2011年人保财险实现净利润80.27亿元,平安财险实现净利润49.79亿元。

而另一方面,有业内人士认为,交强险业务的赔付、经营费用也是一本糊涂账,因为实际操作中,交强险和商业车险往往是一起投保、理赔,究竟将多少归在交强险项下,操作空间也比较大。

根据各家保险公司的交强险财务报表统计显示,36家保险公司的交强险综合赔付率在38.2%到150%之间;剔除位列榜首的泰山、众诚、中煤、锦泰等4家新公司,其他32家保险公司交强险的综合费用率在24.3%到92.1%之间。

“经营范围为责任保险(包括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保险)”,昨日,出现于外资财险公司美亚保险官方网站公开信息披露中的上述细微变化,引发保险业界高度关注。这很可能意味着美亚保险将成为第一个拿到外资交强险牌照的公司。

记者发现,除美亚保险官方网站公布的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尚未见到其他外资财产险公司公布经营范围变化。

不过,昨日美亚保险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略显低调,表示仅仅是经营范围扩大而已。据沪上外资财险人士表示,按照保监会的要求,外资开办交强险业务,在保监会国际部批准其提交的变更业务范围申请后,还需要向保监会财产险部提交经营交强险业务的资格申请。通过系统的审核和验收后,方算正式获得经营交强险的资格。记者了解到,除了美亚保险外,其他几家外资财产险公司如利宝互助、三星财险、国泰财险等有望获得交强险业务资格。

业内人士认为,外资财产险公司备战交强险,觊觎的是交强险背后庞大的商业车险市场。德勤中国提供的数据显示,伴随着前所未有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非寿险市场之一。行业在最近十年间保持22%的年均增长率,2011年非寿险保费总收入达到了人民币4770亿元(760亿美元)。而且,与较成熟保险市场相比,中国保险渗透率仍较低,尤其是在中西部省份。

寿险新单保费增长承压!意味着买寿险的客户少了吗?


由于当前新单保费结构优化已经到达瓶颈状态,再向上突破难度很大。与此同时,单品类价值率难以实质性提升,综合价值率上行压力也不断增加,NBV增长对于新单规模的增速倚重度明显抬升。

数据显示,上市寿险公司8月保费增速出现明显分化。1-8月,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4432亿元、3598亿元、1696亿元、909亿元,同比增长5.8%、9.2%、5.5%、8.1%,四大寿险公司2019年前8个月保费增速仍均为个位数,其中,国寿增速小幅改善,平安、太保、新华环比均下降。而从8月单月数据来看,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太保寿险、新华保险的增速分别为13.4%、8.8%、0%、2.9%,国寿增速明显领先,太保受高基数影响增长乏力,新华的增速亦差强人意。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个险新单重回负增长,NBV增速继续承压。平安寿险8月个险新单为92亿元,同比下降6%,重回负增长(前值为4%),年累计降幅略微收窄至7.3%(前值为7.4%),2018年同期为负增长3.4%,考虑到2018年下半年基数较高,因此2019全年实现正增长难度不低。由于下半年新业务价值的增长更多依赖于新单保费增速,7月新单有所改善但并不明显,8月重回负增长,预计1-8月新业务价值增速在4%-5%左右,尚未看到明显改善的迹象,未来保费增长的压力不小。

另一方面,与寿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财险单月增速均有明显的改善。1-8月,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保费收入分别为2961亿元、1731亿元、885亿元,同比增长13.6%、8.9%、12.4%,总体较为平稳。从8月单月数据来看,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8月增速分别为11.6%、8.8%、15.1%,较上月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中太保增速明显领先,平安增速落后的主要原因是车险增长持续承压,8月车险仅增长1.9%,而非车险增速高达28.2%。

新单保费结构优化瓶颈难破

目前,国内寿险行业处于监管趋严及回归保障的阶段。回顾历史,寿险行业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复苏,发展行业经营经验不足、迈入2000年银保渠道与偏投资理财类保险产品得到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后行业面临增速放缓、2014年开始代理人考试取消后代理人规模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17年开始行业监管趋严及回归保障等五个阶段。2018年,受寿险行业监管趋严以及多数公司主动调整产品销售结构的影响,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降至1.87%。2019年上半年,行业增速有所回暖,保费增速升至16.05%。健康险业务保持高速增长,行业销售产品结构有向偏长期保障型产品转型的趋势。

从负债端看,寿险行业在过去经历了快速增长,使得行业集中度较高。保险代理人规模高速增长是过去负债端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2018年,按原保险保费收入计,前六大寿险公司和中国前九大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分别为60.49%与72.26%,行业集中度较高。保险行业经营周期长,竞争更多是存在于大型保险公司之间,从行业格局来看更容易形成马太效应,即“强者恒强”。

从上市险企的角度来看,近年,在行业转型的大背景下,其经营品质不断提升。新售出保单不仅要考虑保费收入的规模,还需要考虑新业务的品质。新业务价值率受新销售保单的缴费结构、产品结构、销售渠道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负债端,四大上市险企国寿、平安、太保和新华呈现出了代理人规模不断增长、大力发展保障型产品、新业务聚焦期缴、重个险渠道经营等共同特点,经营品质较先前有明显的提升;在投资端,以固定收益资产为主。2019年,上市险企内含价值持续增长,代理人数量增速有所放缓,新业务价值增速也有所放慢。若这种下滑趋势无法扭转,未来新业务价值率增速下滑将是转型的致命问题。不过,2019年以来,受权益市场回暖的影响,保险资产上半年的总投资收益率上升明显,业绩增长基本无虞。

寿险业负债端短暂承压但长期空间犹存。自2018年以来,在行业监管趋严、代理人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上市险企的新单销售增速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负债端短期及2020年“开门红”均面临了较大的压力。但从长期来看,中国保险深度、保险密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保障意识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寿险产品的发展仍面临较大的增长空间。

从投资端来看,权益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仍继续有可能贡献较大的短期投资波动。随着行业在严监管及经营经验逐步丰富的推动下,以健康险为代表的长期保障型产品的发展大有可为,寿险公司的经营质量继续稳步提升将是大势所趋,这对行业而言是长期利好因素。截至9月9日,四大上市险企P/EV估值在0.79倍至1.37倍之间,整体估值仍处于较低位置。

2019年上半年,上市险企利润实现高增长,主要得益于投资弹性和税收调整贡献利润所致。5家上市险企合计实现归属净利润1775.2亿元,同比大增80.5%。

上半年,权益市场向好下保险资产投资收益增速较好,5家上市险企合计实现投资收益2404亿元,同比大增69.6%。加上税收政策调整返还国寿、平安、太保、新华、人保2018年度汇算清缴分别为51.54亿元、104.53亿元、48.00亿元、17.85亿元、47.05亿元,增厚利润。

而在负债端,新单增速、价值表现有所分化,保障型产品增速稳健,储蓄型产品略有回暖,行业整体处于恢复周期,总保费收入、EV增长平稳。从中报数据来看,与资产端相比,上市险企负债端略有承压。

实际上,保险公司负债端的结果体现是NBV,NBV=新单规模×新单价值率。2019年上半年,上市险企NBV增速整体改善,改善动力来源于部分公司价值率的提升,受益于上市险企的险种结构、渠道结构和期限结构的优化。展望未来,由于当前新单保费结构优化臻至完善,结构优化或已经到达瓶颈状态,再向上突破难度很大。与此同时,单品类价值率难以实质性提升,综合价值率上行压力也不断增加,NBV增长对于新单规模的增速倚重度明显抬升。

而在新单规模增长方面,万和证券看好储蓄年金类业务的恢复,在储蓄年金恢复大周期中,个险渠道、银保渠道等渠道规模效应或缓慢呈现。因此,对负债端而言,总量增长推动NBV增长的趋势渐显。

上半年,在权益市场向好叠加债券利率走低的背景下,上市险企投资收益增速较快,与2018年同期相比,净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水平稳中有升,分别在4.5%-5.1%、4.7%-5.8%,累计浮盈可观。从资产配置结构来看,大类资产配置稳健,适度增配安全性较高的非标资产,同时,上市险企在利率阶段性高位着重配置超长期国债、地方债、定存等投资品种,稳固净投资收益率中枢。在利率下行叠加新会计准则推出的背景下,预计上市险企将更偏爱高分红、高股息资产和长期投资资产,在稳定投资收益的基础上更好地匹配资产负债久期。

展望2019年下半年,负债端NBV将更依赖于新单增长,长期储蓄型业务在利率低位的背景下持续回暖。从投资端来看,利率持续下行的负面预期的影响仍在发酵,但表现趋于钝化,由于权益端累计浮盈较高,利润储备较好,权益市场弹性仍然较强。

目前,保险板块PEV估值在0.8-0.9倍水平,处于较低的位置。考虑到中长期EV仍能保持15%-20%的稳定增速,具备估值切换空间,长期配置性价比较优。下半年,可以重点关注储蓄型业务回暖带来的负债增长,而负债端的改善叠加投资端的稳定会进一步推动估值的抬升。

近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3.0%-3.1%附近窄幅震荡,受大盘走强的影响,保险股估值有所提升。目前,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PEV(2019E)分别为0.89倍、1.38倍、0.88倍、0.79倍,整体估值位于合理区间,部分公司相对低估,寿险新单虽然短期承压,但考虑到保险行业的景气度,长期成长性较好。

长江证券认为,根据上市险企披露的8月保费数据,新单单月增速企稳,其中,平安个人新业务8月单月同比增速为-6%,7月为4%,略有放缓,续期业务增长良好支撑各家总保费保持平稳,当前负债端仍有承压,关注储蓄年金保费周期的复苏,长期增长无忧。从估值角度看,考虑到利率仍处于下行的周期中,保险板块估值或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权益配置弹性高,加之资产荒背景下安全类资产存在溢价效应,保险整体贝塔属性加强。​​​​

保险公司,保单合同成立是否意味保单也生效了?


电销保险产品的步骤究竟是怎样的呢?保单合同成立和保单生效,你把它当同一回儿事了吗?保单合同成立之后,是否就标志保单生效了呢?

一家外资公司表示,电销流程是在确认客户投保申请后,保单先由运营部门审核,审核通过了再发出合同,进行划扣保费并让消费者签署合同回执。“审核通过并且划款成功才算合同成立,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该外资公司负责人表示。不过,该公司在投保人提出保险申请,保险公司同意承保时,保险合同已经算成立。而合同生效日期在保险单上已载明。

而另外一家大型寿险公司则表示,基本流程大致一致,不过合同是在客户首期保费成功缴交后的次日零时生效。

“保单的合同成立和保单生效其实是两个概念。”北京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冯世锋表示,合同成立并不意味着合同生效,尤其是保险行业存在犹豫期等特殊情况。就上述案例来看,如果合同已经生效,保险公司属于违约;而在合同没有生效的时候,如果保险公司推出保单时没有核实清楚就划款签字,后来再核保认为不符合条件而不予承保,就属于单方面合同不成立的缔约过失责任,而非合同的违约责任。此外,周先生如果不符合承保条件,可能在其他的保险公司也很难购买到同类的产品。

保险公司,退保金是什么


退保金是投保人退保时,保险公司返还的费用。根据保险缴费是否满2年,退保金有所不同。在保险公司返还退保金之前,还要扣除8个项目的费用。

▆ 退保金定义

退保金是指公司经营的长期人身险业务中,被保险人办理退保时,按退保金保险条款规定支付给被保险人的退保金。

▆ 退保金额度

1、缴费满2年

投保人解除合同,已交足两年以上保险费的,保险人应当自接到解除合同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

2、缴费未满2年

未交足两年保险费的,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在扣除手续费后,退还保险费。

▆ 退保金扣除项

保险公司至少有8个因素需要从解约的投保人那里收取退保费以弥补由于客户退保所可能给保险公司带来的损失。这8个因素也就是退保金内要扣除的项目。

1、手续费用

无论签约过程,还是退保金的支付过程,保险公司都会花费一定的人力物 力,有一定的额外费用支出,因此要向违约的投保人收取手续费。

2、佣金成本

一般而言,保险公司在投保人购买保单的第一年或最初几年向代理人支付全部或绝大部分的佣金,一旦投保人中途退保,已经支付出去的佣金将无法收回,而保险公司在佣金上的损失是要由违约的投保人承担的。

3、保障扣除

保险合同生效到退保前如果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保险公司是要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也就是说在退保前保险公司已经提供了一段时间的风险保障,因此需要投保人的保费对价。这些保费需要在退保时从退保金中扣除。

4.、投资折价

保险公司收取保险费后,要进行与负债相匹配的投资管理,要投资出去。而任何投资都有一个预先根据险种和保费收入预设的投资期,投资期的长短对应着期望收益的大小。保险公司提前把这笔钱从资本市场或货币市场拿回支付给客户所造成的投资市场上的折价也需要退保的客户来承担。

5、利率调整

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除了一部分按监管部门的规定进行投资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存在银行。如果投保人退保就相当于储户提前提取在银行里的定期存款,银行只能按活期利率计息。同样,保险公司也就不能按照原来的预定利率向退保的客户支付退保金了。

6、体风险

一般而言,低风险的投保人/被保险人更容易退保,当低风险的投保人/被保险人退出时,剩下的投保人/被保险人的总体风险水平会升高,意味着保险公司可能面临着收不抵支的风险,所以保险公司要向毁约的投保人收取一些费用,以使收支相抵。

7、付金额

有些保单在退保时,保险公司曾经因保险事故的发生或其他条件的达成支付过保险金,在一些险种中已付金额也影响退保费的多寡。

8、他因素

有时保险公司为了遏制退保,还要通过收取退保费向违约的投保人收取一定的罚金。此外,保险公司已向投保人支付的红利、提供的风险管理和理财服务、低息保单抵押贷款等等也是保险公司收取退保费的因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