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参保人员,哈尔滨医保实现一站式网上办公

2020-07-27
保险要提前规划 保险种类 保险保额的规划

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570万人、参保单位3万余家。随着参保覆盖面不断扩大、惠民政策不断出台,对经办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哈尔滨市医保中心启动了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网上申报系统,为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

一站式服务直接结算

参保人员刘丽莉在一家医院分娩一名男婴。谈到办理生育保险手续的感受,小刘说:这次生孩子,我只去了一次医保中心登记备案,剩下报销医疗费、提供住院票据等事项由医保中心与医院办理。

自生育保险实现一站式网上办公以来,哈尔滨市医保中心将原来的登记备案、选定点医疗机构、单位申请、打印支付明细等环节,缩减为一次性申报登记。参保人员如果想变更定点医疗机构,经办机构发放生育津贴、支付生育保险待遇、查询参保信息等,均实现网上办理。截至目前,该市有260家参保企业、1096人次在网上提交了生育津贴或补助申请;89家企业、223人次打印了职工生育保险选择定点医疗机构申请表,并成功申请了医院变更;367家参保企业在网上查询并打印了生育保险待遇结算明细单;559名参保职工通过网上查询了生育保险待遇支付信息。

三险合一网上经办

从4月1日起,哈尔滨市医保中心开展了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网上办公,告别了以往排队叫号的单一服务模式,办事人员只需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键盘,就可以办理10大类业务的网上申报和12大类业务的网上查询。

参保单位在办理三险人员增减业务时,无需再到哈尔滨市医保中心或各区医保经办机构拷贝变更业务操作软件、下载单位人员数据,直接通过互联网就能查询参保人员信息、申报人员增减业务,相关材料报送医保中心即可。其中,人员新增、转移、续保业务,2个月内报送材料即可;停保、退保、退休等减员业务可在当月变更期内随时报送。此外,参保单位可在网上直接查询单位缴费情况、人员参保信息,并可对单位信息和参保人员信息进行修改,不必再到哈尔滨市医保大厅办理。

便捷高效的三险网上经办服务,方便了广大参保单位及个人。截至6月底,哈尔滨市有980家参保单位在网上办理了8817笔增减变动业务。

业务下沉就近参保

面对570万名参保人员,哈尔滨市医保中心换位思考,出台诸多便民措施,为参保人员提供了贴心的服务。

为方便灵活就业人员就近查询补缴医保欠费信息,避免他们在市、区经办机构往返,哈尔滨市医保中心将多项业务下放到各区经办机构,灵活就业人员只需持本人身份证,就可到附近的银行网点补缴欠费。另外,他们将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网上查询业务下放到500余家社区服务站和50家定点药店,参保单位和个人可随时就近查询医保信息,享受省时、便捷、高效的医保服务。

此外,工伤保险各项待遇申领也将逐步实行网上申报,相关经办部门信息数据共享,简化手续要件。县(市)工伤保险全部业务实现由县(市)网上申报,数据网上传输,方便县(市)工伤职工。

延伸阅读

老年人,一站式便民服务点:让老人们实现‘四不出村’


“小伙子,麻烦帮我查一下,我账户上的养老金现在有多少了,我想把钱取出来。”11月28日,家住经开区老峰镇元桥村的村民钱吕年来到该村一站式便民服务点,向村部工作人员咨询道。

打开页面、输入信息、查询账户余额……工作人员一气呵成,整个流程操作起来仅需几十秒。不一会儿,钱吕年就了解到自己账户资金的数目。“现在我们这些老人取养老金真是方便,随查随取,一点不耽误事。之前可不行,之前办这么点事我要走路、坐车、问人,在老峰镇里来回折腾,特别麻烦。”说完,钱吕年动身去村部附近一百米外的银行取钱了。

钱吕年今年71岁,领取农村养老保险已有6年时间,目前每月可领取80元。此前,为了拿到这笔钱,钱吕年少则一个月,多则两个月就要跑到十里路外的老峰镇农村信用社查询、取款。由于农村养老保险每年还可以调整,自由选择参保档次,所以钱吕年的参保道路走得十分不便。

这一情况在今年得到了改观。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为了织牢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这张网,元桥村创新思路,积极与有关部门进行对接。今年7月份,元桥村联合农商银行在村部成立了一站式便民服务点,村民们办理城乡养老保险实现参保登记、缴费、养老金领取、信息查询“四不出村”,在家门口就可一站式解决所有的难题,此举方便了众多村民,其中尤其以老年群体最为受益。

“我们村里老年人很多,之前在工作中我们就发现,这些老人在办理、领取养老保险这件事情上非常折腾。不仅要跑很多路去老峰镇上,而且很多老人都不认识字,办理难度特别大。本着服务为民的宗旨,我们村委去年萌生了在家门口为老年人解决这一难题的想法。今年年初开始谋划这个一站式便民服务点,让老人们实现‘四不出村’。”元桥村党支部书记王高原告诉记者。

据了解,截至目前,经开区老峰镇元桥村一站式便民服务点已充分发挥出了作用,成立至今,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领域,就已为1200余人顺利办理。

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继取消农业税后的又一项重大惠民政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方便的操作更是加深居民对于党建的肯定。

新农合,太原杏花岭区推行“一站式”农村医疗救助服务


昨天,记者从太原市杏花岭区民政局获悉,该区率先在太原市推行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农合“一站式”服务,该区农村贫困群众报销医疗费用将更加方便快捷。农村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借助新农合信息网络平台,实现新农合补偿、农村医疗救助在定点医疗机构垫付直报统一管理,同步结算,简化了申报程序,减少了报账环节,农村困难群众可以更及时、便捷地享受到“民生工程”带来的实惠。据介绍,患22种慢性疾病的农村低保群众,在指定门诊接受治疗后,先交纳相关费用。每半年,指定合作门诊与新农合救助同时现场办公,结算医疗救助费用,报销环节非常简便。此外,杏花岭区低保中心还向新农合办公室提供了农村低保花名册,新农合办公室工作人员在电脑资料库内备注人员类别,确定享受救助的人员范围。该区低保中心还与市级医院签订合作协议,指定合作医院按照所规定的报销比例予以结算。住院接受治疗的农村低保群众凭低保证即可直接享受优惠,无需事后报销。杏花岭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农村低保对象与新农合结算后,提交个人申请及所有单据复印件给区低保中心登记造册,还能享受到一定比例的救助优惠。

农村医保一站式的服务不仅方便了居民进行农村医疗费用的报销,还实现了居民医疗就诊。对于医疗费用的结算以及报销大大的缩短了使用时间,让村民进一步的感受到医疗保险的好处。

社保中心,买药社保一站式服务,免去了面子活,提高效率


市民高芸惊喜地发现购买江苏省特殊药品也可以直接划卡结算了,“一瓶‘赫赛汀’近1.8万多元,以前买药要带两沓厚厚的钞票,事后还得跑社保中心、银行报销领钱,划卡结算后个人付4600多元就好,方便了不少。”看病“垫支”负担重,报销“跑腿”麻烦多,群众反映强烈。市社保中心即知即改、即时回应百姓诉求,开发全国示范的“医保监控平台”,陆续实现了门诊慢性病、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省内异地就医、江苏省特殊药品等十项医保服务划卡结算,结束了“跑腿时代”。

高芸曾患乳腺恶性肿瘤,目前靠特殊药“赫赛汀”稳定病情。昨天上午11点多,她在先生的陪同下再次来到广瑞路汇华药店,“每次买药、报销都是一项大工程。”高芸说,夫妻俩早上9点多就从硕放出发,近2个小时车程才赶到这家定点药店,买好药后再到市社保中心排队报销,有时社保中心开出支票,还得跑到指定银行取钱,回到家也就下午4点多了,“折腾一天,实在伤不起,也耽误先生上班。”高芸透露,她之前化疗、手术已花了20多万元,家里日渐窘迫,每次要带近2万元“垫支”买药,有时不得不向亲友“伸手”。“划卡结算后买药轻松多了,不愁大笔药费,也不用来回跑报销了。”社保部门解决了这一民生难题,让高芸有些激动。

“在群众的呼声中,划卡结算的便民措施加速推进。”市社保中心医疗保险部副部长王宇伟介绍,三年时间里,十项医保服务实现了划卡结算,其中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划卡结算让287万参保人员受益。他说起一个小故事,以前,每天早上市社保中心有如超市,总有很多老人早早在门口等候,一开门,老人们便冲向退休人员医疗互助保障窗口,排起10多米的长龙来。“该窗口每天平均报销量达300多人次,还出现过病人因体力透支发生意外的情况,对此群众反响很大。”去年5月,市社保中心主动作为,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和保险公司,将保险公司退休互助金的数据整合进社保系统,实现了医院端直接划卡结算,让36.8万退休老人免去了“跑腿”、排队之苦,好评不断。今年,市社保中心再添便民之举,除了门诊化疗将实现直接划卡结算外,我市工伤医疗报销还将在全省率先实施划卡结算,更加方便锡城百姓住院就医和医疗费报销。提高所有群众的就医速度,让病魔在起跑线上死去,提高了全民的服务意识,让广大百姓称赞。

医疗救助,凤阳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和“一站式”平台日趋完善


凤阳县把解决贫困群众医疗难的问题列入关注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共同构成了医疗保险体系,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效果显现。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设日趋完善

该县坚持“量入为出,年度平衡”的资金管理原则,完善了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体系,简化了审批程序,提高了救助标准和比例,增强了医疗救助的实效性。目前,全县民政对象患者自费在2万元以内按65%、2万元以上部分按50%的比例进行救助,救助封顶2万元;“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户救助封顶2.5万元。救助比例位居全省前列。1-6月份共审批救助各类患者1445人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429.83万元,资助农村低保、五保对象参加新型合作医疗35428人212.57万元,最大程度的发挥了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的社会效益。

完善“一站式”医疗救助管理平台

该县依托医疗保险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增加功能模块,同步建设与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资源共用、信息共享的医疗救助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制度的人员信息、就医信息和医疗费用信息的无缝衔接,达到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一站式”同步结算。

除此之外,凤阳社会救助体系也得到了完善,基本形成了以城乡低保为核心,以灾害救助、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临时救助、社会帮扶为补充的新型救助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应保尽保”目标。

参保单位,哈尔滨启动生育三险网上申报 参保人员将更加方便


哈尔滨市医疗、生育、工伤三项保险服务措施在全国一直走在前列。目前,全市参保人数达570万,参保单位3万余户,随着参保覆盖面不断扩大、惠民政策日益出台,三险业务经办不断向纵深发展。为提高办事效率,为百姓和广大参保单位提供更为便捷、优质的服务,今年4月,市医保中心正式启动“哈尔滨市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网上申报系统”,标志着三险部分经办事项已实现网上办公。

三险网上办告别排队

今年4月起,市医保中心开展三险网上办公,告别了以往的坐等排队叫号,如今哈尔滨市各单位社保经办员只需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键盘,就可以实现10大类业务的网上申报办理和12大类业务的网上查询。

参保单位在办理三险人员增减业务时,无需再到市医保中心或各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拷取变更业务操作软件、下发单位人员最新数据,可直接通过互联网查询参保人员信息并申报人员增减业务,在单位办理其他部门业务时顺便将相关材料报送医保中心即可。其中,人员新增、转移、续保业务,2个月内报送材料即可;停保、退保、退休等减员业务可在当月变更期内随时报送。此外,参保单位可在网上直接查询单位参保缴费情况、人员参保信息,并可对部分单位基本信息和参保人员信息进行修改。

一站式办公缩短流程

生育定点医院变更、生育津贴或补助申报、生育保险待遇支付明细的查询和打印均实现网上办理。启动生育保险网上办公系统以来,已有195家企业、423人次在网上提交了生育津贴或补助申请,有559名职工通过网上个人信息查询功能查询生育保险待遇支付信息。

今年,市人社局还改善了社保大厅服务环境,采取设立午休值班窗口、严格执行办结制、建立绿色通道、搞好联动服务、加强大厅科学管理、为办事人员休息提供方便、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等七条举措,缩短流程,减少要件,压缩时限,全面提升窗口工作服务水平。

医疗救助,大连大病保险以及医疗救助范围将扩大,即将建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体系


“大连市困难群体数量约占全市总人口的5%,但这部分困难群体的社会影响面大,他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不但直接影响到父母子女及亲属家庭的生活,也给社会各方面带来很多不和谐因素。”在今年的市两会上,市政协委员邹志利对困难群众的关注,引起了很多委员的共鸣。

一些委员表示,目前,大连市的低保居民除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外,还享受物价联动补贴、临时性生活补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取暖补助、节日救助、廉租住房保障等多项救助优惠政策,最低生活保障人员的救助已经比较全面。但是,一些低保边缘家庭,因疾病或其他突发性困难,家庭生活状况甚至比低保家庭还要困难,却因为不符合低保标准而不能被纳入经常性救助范围。

在实际生活中,大连市的困难群体除了低保户外,还有老年贫困群体、残疾人贫困群体等低保边缘人员,甚至还有外来务工贫困群体。如何让困难群体公平合理地得到救助,委员们提出不少建议,这些建议有的被民政部门采纳。

A.

非低保因病致贫群体也需医疗救助

委员建议

市政协委员刘秀艳提出,很多非低保因病致贫困难群体,也非常需要医疗救助。建议,政府应牵头研究和建立未来大连市城乡一体化的医疗救助体系,将社会医疗保障、民政医疗救助、残联特殊人群救助及社团和民间救助项目进行整合,将救助范围扩大到低保制度未覆盖到的其他弱势群体、外来流动人口因病致贫的家庭等;将救助资金用途扩大到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及个人负担费用中。

同时刘秀艳还建议,医疗救助应改变以大病救助为主的传统思想,积极探索“大病小病都管”的综合救助模式,将“救难救急”的观念转变为“没病防病、有病治病”,推动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增强摆脱贫困的能力。

市民政局答复

医疗救助范围将扩大,标准将提高

《大连市大病保险办法》正在制定中,待出台后将及时修订出台《大连市城乡居民医疗救助实施办法》,该办法将扩大医疗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解决城乡困难居民大病致贫的问题。同时,还将在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建立全市统一的城乡困难居民普通病医疗救助制度、重特大病医疗救助制度、临时救助制度,做好各项救助政策的有效衔接,形成全覆盖、标准高、效果好的城乡一体化的医疗救助体系。

B.

缺乏统筹,救助存在重复、不平衡问题

委员建议

市政协委员徐广湘提出,目前,大连市的社会救助资源相对比较分散,工、青、妇、残、老龄、慈善、红十字等部门都掌握着一定的救助资源,但由于缺乏统筹管理规划,存在重复救助、救助不平衡等缺乏资源整合的问题。徐广湘建议,对现有的社会救助资源进行整合,使社会救助向统一、归口、综合的模式转变,形成社会救助合力。将原来分散在各个部门的救助资金纳入统一预算、统一安排,以增强救助资金使用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让有限的救助资源发挥最大的救助效益。

市民政局答复

创造条件整合社会救助资源

目前,政府多个部门根据工作职能开展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从不同角度对城乡低保家庭给予资金和物资扶助。由于大连市未成立社会救助工作的协调管理机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重复救助现象的发生,导致救助资源的浪费。因此,下一步,民政部门将加强工作调研,积极提出工作建议,为建立全市社会救助工作协调管理机构,充分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发挥政府救助效能,创造有利条件。

C.

需要建立一个救助信息平台

委员建议

无论是社会救助还是医疗救助,都存在救助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市政协委员刘秀艳提出,以医疗救助体系的建立、完善为例,民政部门对困难群众的身份确认,卫生部门的医疗救治、社保部门的医疗保险结算、商业保险及社团机构的补充办法等,都各自有一套信息库,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与各种保障制度相关联的医疗救助信息平台。刘秀艳建议,医疗救助对象的确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申请—调查—审核—审批—公示程序,医疗救助信息库既要满足对医疗救助对象的动态管理,还应与医疗保险、新农合、商业保险等信息系统相关联,整合有效资源,减少财政压力,降低管理成本,且保持对医疗救助公平、公正性的监督制约。对各种途径社会资金的救助条件和范围,通过信息平台做到不同来源资金之间和救助对象内容不重复、不遗漏。

市民政局答复

建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体系

今后将在大连市已有的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平台的基础上,依托大连市“金保工程”平台,整合医疗救助平台,共享职工医保与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医疗保险信息,建立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体系。

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未成年居民、大学生因病或非第三方责任造成意外亡故的,由大病保险向法定受益人一次性支付抚恤金5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再支付抚恤金。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老年居民,建立大病保险后,统一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相关待遇,不再按城镇居民高额补充医疗保险规定享受待遇。原结余的高额补充医疗保险资金划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城市困难居民在享受大病保险基础上,再按规定享受城市困难居民医疗救助。

参保人员,参保人员可以转诊转院就医


吴先生:我参加了本市医疗保险,前段时间检查出患有脑血栓,现正在房山区一家定点二级医院治疗。最近由于病情需要,想到宣武医院去就诊,请问我转到宣武医院还可以享受医保待遇吗?该怎样办理转诊手续呢?

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副主任赵玉军:在本市,参保人员根据病情需要是可以进行转诊、转院治疗的。你在办理转诊手续时,需要由正在就医的定点医疗机构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人员填写《北京市医疗保险转诊单》,并经该医疗机构的医保管理部门核准后,即可前往你想要转诊的宣武医院就诊。转诊到宣武医院时,你必须携带《北京市医疗保险手册》,告知医生你是本市参保人员并使用蓝色的医疗保险专用处方。在看病过程中,你个人先用现金交纳门诊药品、检查、治疗等医疗费用,妥善保存就医单据和转诊证明,如果你是在职人员,当全年门诊费用累计超过2000元(退休人员累计超过1300元)时,及时报送本单位负责医疗费用管理的部门。经医保中心审核后,会按规定将医疗费用返还給你。若根据病情需要住院治疗,治疗过程中,你只需交纳应由个人自付和自费的医疗费用,其它费用均由医院记账。

有关具体内容请参阅《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管理暂行办法》(京劳社医发[2001]23号)。

参保人员,医保付费实行三大改革


医保付费,门诊将探索按人头付费,住院及门诊大病将探索按病种付费。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医保付费方式改革的方向,并强调改革的原则是:在不增加参保人员个人负担的前提下,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增长。

探索总额预付控制过度医疗

《意见》首先明确,当前推进付费方式改革的任务目标是:结合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加强总额控制,探索总额预付,逐步形成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相适应、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支付制度。

据了解,过去我国医保机构对公立医院多数采用“按服务项目付费”的方式,就是医保机构按照医生所提供的服务项目来付费。这种方式导致一些医院和医生倾向于多做检查、多开药,以获得更多的费用补偿。现在探索实行对医院的总额预付,则将减少不合理的医疗费用,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付费标准如何确定是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意见》提出,付费标准应在调查测算的基础上确定。可以对改革前3年定点医疗机构的费用数据进行测算,了解掌握不同医疗机构参保人员就医分布以及费用支出水平。在此基础上,根据医保基金总体支付能力和现行医保支付政策,确定医保基础付费标准。

门诊按人头住院按病种

付费方式改革对参保患者有哪些影响?

根据这份《意见》,付费方式改革后,门诊医疗费用的支付,将结合居民医保门诊统筹的普遍开展,适应基层医疗机构或全科医生首诊制的建立,探索实行以按人头付费为主的付费方式。

实行按人头付费,须明确门诊统筹基本医疗服务包,首先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甲类药品、一般诊疗费和其他必需的基层医疗服务费用的支付。

住院及门诊大病医疗费用,将结合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水平的提高,探索实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付费方式。

按病种付费可从单一病种起步,优先选择临床路径明确、并发症与合并症少、诊疗技术成熟、质量可控且费用稳定的常见病、多发病。具体病种由各地根据实际组织专家论证后确定。有条件的地区可逐步探索按病种分组付费的办法。

《意见》强调,各地在改革中要按照不增加参保人员个人负担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医疗保险付费方式,适当调整政策,合理确定个人费用分担比例。

加强医疗监管确保服务质量

一些人担心,付费方式改革后,会不会导致医疗服务质量降低?

《意见》明确,将加强这方面的监管。采取按人头付费的,重点防范减少服务内容、降低服务标准等行为;采取按病种付费的,重点防范诊断升级、分解住院等行为;采取总额预付的,重点防范服务提供不足、推诿重症患者等行为。

各地还将建立健全医保服务监控标准体系,将在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诊疗项目范围等基础上,针对不同付费方式特点,分类确定监控指标。

有关部门将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并将监测、考评和监督检查的结果与医保实际付费挂钩。

《意见》同时指出,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对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不断调整完善付费政策和办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