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高收入家庭的保险规划

2020-12-24
家庭保险的规划 家庭保险规划的 保险的家庭规划

对于每一个在社会上经历着生活的人,风险都是无所不在的,针对不同阶层的人,保险产品也各不相同。那么今天我们谈谈高收入家庭如何进行保险规划,保障家庭成员的健康呢?

人的一生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无法预料的事情,更何况人们不知道坏事何时会发生,损失会有多大,也不知道它会持续多久。但它却无时无刻不存在,保险是最快、最便捷制造巨额现金的方法,可为自己增添保障。

西方人有一个著名的玩笑,就是墨菲法则:可能发生的坏事,总是要发生,而且一定会带来最坏的结果。虽然我们可以对此一笑置之。但人的一生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无法预料的事情,更何况人们不知道坏事何时会发生,损失会有多大,也不知道它会持续多久。但它却无时无刻不存在,犹如悬在人类头上的一把利剑。生、老、病、死、残是大自然的规律,我们从中享受着喜悦也忍受着折磨。

保险是一个人生活质量的度量衡。个人生活质量的衡量标准不在于是否因某种良机从此享受荣华富贵,过挥金如土的生活,而在于是否在较高的物质享受下安全、稳定、和睦、无忧的精神高收入。

华人首富李嘉诚说过:“别人都说我很富有,拥有很多财富,其实真正属于我个人的财富,是给自己和家人买了充足的人寿保险。”

随着人们高收入程度的提高,对于保险的意识也在提升中,虽然不少高收入家庭认为凭自己的身家,完全不用担心诸如养老、子女教育、健康治疗方面的问题,但是他们找到了另外的理由购买保险,从而解决自己更为关心的问题。

不让债务压倒家庭

在《谁来拯救你,我的爱人》中,相信大家对于女主角的际遇都掬上了一把同情的眼泪,当她富甲一方的父亲急病过世的时候,公司靠父亲苦苦支撑的资金链瞬间断裂,公司只好申请破产,家里的别墅、豪车都是挂到公司帐下,都被收回拿去抵债,家中唯一的女孩从高高在上的千金小姐变成流落街头的穷人,瞬间尝遍人间百态。

相信这样的情节不光出现在电视剧里,在生活中也会时有发生,特别是经历了08年的漫长寒冬,不少富人特别是私营企业主最关心的问题变成了:“公司就是我的全部,要是我倒了,公司倒了,什么都会倒,甚至家!怎样防范这样的风险呢?”于是保险成为一种最合理的商品,因为保单能进行债务隔离。一旦公司出现风险,即使房子、车子都被追偿,保单也是可以保留、不被追偿的。

很多的高收入客户花大把的钱购买分红险、万能险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就算是公司倒了,我倒了,购买的保险储蓄账户的钱还在,不能拿去抵债,还能让家人衣食无忧”

财产合理合法的转移

“富二代”是目前社会比较关注的群体,他们凭着父母勤苦起家赚取的巨大财富,过着万事不愁的生活,开豪车、约会明星是家常便饭,很多人在享受了安逸的生活后不愿意接受父辈的企业,认为做生意不是自己的兴趣,也不愿意像父辈那样每天工作16个小时去赚取辛苦钱,于是他们的生活态度就成了做父母的心病。

金女士就是一个忧心忡忡的妈妈,她自己是一个企业的老板,先生是一家知名证券公司的营业部老总,两夫妇每年收入可观,家里什么都不缺,唯有一个宝贝儿子比较头疼,儿子现在在英国留学,已经大学毕业,但既不喜欢自己的企业,也不喜欢炒股票,只是在国外游荡,而且花钱如流水,金女士就非常担心。但同时她也检讨一下自己,当年她创业起早贪黑,没日没夜的工作,儿子都顾不上,只好丢给亲戚照顾,每次一回想金女士就觉得愧疚难安,所以她对儿子一直比较宠爱,不愿意让儿子去干不喜欢的事情,所以金女士现在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想办法把自己和老公的钱以合理的方式留给儿子,不能一次全给他,免得挥霍一空,日后受穷,只好考虑比较细水长流的办法,所以保险就成了可执行的选择。

金女士和先生都私下为儿子买下了高额“大单”。这份大额的返还型寿险年缴费逾百万元,缴费期长达20年,但却能提供受益人儿子至88岁的保障。几年后,保险公司就开始分年给付,一直到88岁。这样安排,既不需要担心子女把钱一次挥霍掉,又能保证他有一定质量的生活。算是解决了金女士的心病。

像金女士这样买高额保险给儿子的高收入客户不在少数,很多人都承认保险是他们在国内能实现财产合理、长期转移的唯一手段。

规避个人健康与生意的风险

此外,由于富人多半是家庭以至家族的顶梁柱,他们的健康关系到整个家庭生意的健康运作。一旦这些富人意识到保险可以帮助他们摆脱长久以来的困扰他们的忧虑,他们多会毫不犹豫地数钱,为自己买下数额高昂的人寿保险。

特别是私营业主一类的高收入人群,他们是最忙碌的一群人,每天几乎平均工作12个小时以上,大多透支精力和体力,加上生意场上难免应酬,职业习惯导致的应酬性吸烟、饮酒、熬夜、危险运动等也使得不确定因素多,意外风险较高。加之近来频频出现的对高收入者及其子女的绑架等恐怖活动,所以很多人也选择了保险来化解健康、意外的风险,甚至很多人专门为自己和家庭成员买了高额的针对绑架的保险,以防止意外的发生。

其实高收入家庭和平常家庭一样,会面临各种突发的风险,钱多事多也会使得他们有更多的需要,而保险作为一种有效的理财工具,除了帮助他们分散风险外,还能帮助们找到合理的避债渠道和传承财产的工具,有了这些理由,保险也就成为家庭必备品了。

案例介绍:

高收入人士的保险需求集中在资产传承给后代,自己的养老,财富的安全和健康医疗等方面。根据不同的需求,作为顾问,我们要涉及很多领域来为客户度身定制保险规划。

举例1:为孩子留下千万安全资产, 1000万以上的保额,在国内并不是很多见,其中原因有资产证明,身体健康的因素,但是更多的是,国内保险在大额上的劣势很明显,保费非常高,给人感觉很不划算。而香港的同类保险,1000万保额,20年交费,40岁男性,每年保费在20万左右,而到65岁,现金总值高达700多万,发生意外,受益人可以到1400多万的现金,除了风险管理外,也是非常好的财富传承工具之一。

举例2:高额医疗保险。国内目前最高的重大疾病保额是100万,免体检是30-50万的额度,虽然按照最经济的治疗办法,一般的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在30万左右的,但是,如果全部是进口的药物和好的病房条件,这个费用是远远不够的,购买全球医疗保险,可以不限制治疗的区域,我们知道在欧美,医疗费用是非常高的,重疾的治疗是个长期的过程,可能有复发,所以它的保障金额不能太少。

举例3:储蓄类资产配置。资产的总收益有近90%的因素取决于资产配置,储蓄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存入银行回报率又低,香港的不少储蓄类保险产品有不低的回报,如ING的好升好息理财寿险计划过去十五年的回报率基本都在5-8%之间,远远超过了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同时也是非常好的财富传承工具之一。

举例4:年金计划。企业经营难免存在波动,若心存顾虑或需安排退休规划,可以考虑购买一份年金作为补充,在指定年龄执行年金作为养老金,如万通人寿的必达年金储蓄计划,40岁存入100万美元,65岁执行年金,则生存时每年均可领取约28万美元(按现行5.25%利率)左右,深受不少高收入女士欢迎。

延伸阅读

无社保,高收入单身女性的保险误区


吴小姐目前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好自己,身体状况日渐衰弱,再加上无社保,因此想通过购买商业保险补偿日常的医疗费用开支。经介绍,购买了一份短期的住院医疗保险,保额10万元,年缴3800元。

 今年2月份,吴小姐由于公司发展被调往外地。在路上发生了车祸,经抢救确诊为高度残疾,已无法工作。通过保险公司已获得理赔,缓解了高额医疗费用的经济压力,但日后的生活已无经济来源。

 ◆案例分析

 吴小姐购买的医疗保险是一种针对医疗费用报销与住院补贴的产品。该产品主要的特点体现在因生病住院或因意外伤害住院接受治疗时,对于治疗期间的费用支出进行补偿,从而缓解治疗带来的生活压力与经济负担。

 这类产品保费相对较低而保障较高,但保障范围较窄,一般只针对医疗事故支出进行补偿;保险期间也一般为定期与短期,并多为附加险。其主要针对人群为无社保或社保力度不够的人群,主要目的是对医疗费用进行补偿,减缓治疗所承担的经济压力与生活压力。由于该类险种保险期间短且保障内容相差不大,因此在购买时保证续保与保险责任延续功能便成了关注点。

 吴小姐由于工作压力大导致身体健康状态差,购买此类健康产品是可以的。但是此类产品保障范围窄,而吴小姐无社保且单身,虽收入较高,个人承担风险能力仍十分有限。因此,仅购买该产品是无法完全保障吴小姐的利益的。

 ◆推荐建议

 从吴小姐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这类收入高的年轻单身女性来说,她们需要的保障为:健康(重疾、住院医疗)、意外(身故残疾)、养老等。假如回到发生事故之前,就吴小姐的情况提一些简单的建议:

 吴小姐个人收入较高,父母无需赡养,仅需要承担房贷,当前所面临的经济压力较小,但无社保,可加大保障范围和加强保障力度。因此,建议购买重大疾病保障、住院医疗费用报销和意外身故残疾保障,可选择20万元保障的定期重疾保险,并附加10万元保额的住院医疗和100万元保额的意外险。这样一来,如果发生事故也可以得到赔偿,保证未来一段时间的生活质量。并且如果经济宽裕,还可选择投资类或养老类产品用来养老,保证未来老有所依。

储蓄投资,选保险根据家庭收入量身定制 高收入重保障


 目前,我国人身保险产品种类已达几千个,但选择适合自己的人身保险产品,必须结合自身的身体状况、工作条件、经济能力甚至生活习惯、投资偏好等特点。

 在投保之前,投保人首先应该了解自己及家庭面临的风险状况、实际保险需求以及缴费能力,再有针对性地选择人身保险产品。选择保险,最简单的购买原则就是根据自身或家庭收入的高低来选择。

 超高收入家庭:健康保险是首选

 超高收入,主要指年收入在社会平均工资几十倍以上、甚至数百倍以上的收入。虽然拥有大量个人财富,但其中很多人作息不规律,健康严重透支,因此,可以购买足够的健康保险。还可以通过购买储蓄投资性强的储蓄投资型保险。

 中高收入家庭:保障型保险较稳妥

 中高收入,主要指年收入在社会平均工资几倍到几十倍的收入。从保险角度讲,中高收入者可以购买各种保障型保险;从养老角度讲,中高收入者可以购买各种养老保险;从储蓄投资角度讲,中高收入者也可以购买各种储蓄投资型保险。

 一般收入家庭:通过保险强制储蓄

 一般收入,主要指年收入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左右的收入。由于其抗风险能力较弱,所以购买保险的重点应放在保障型保险上,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风险发生后收入中断、负担增加的种种问题。一般收入者还可以适当购买一些储蓄投资型保险,通过保险强制储蓄。

 低收入家庭:短期保障型保险产品最该买

 低收入,主要是指年收入在社会平均工资以下。低收入者因财力非常有限,抵御风险的能力也非常之弱,尤其需要保险。可以选择的保险产品范围很小,最应该选择购买的是短期保障型保险产品。此类产品多数情况下保险的价格都非常低,一旦风险发生,保险可以解燃眉之急。

保险学院:高收入如何学会保险理财


保险可以为将来发生的未知意外提供一份可靠的保障,购买保险就是购买保障,因此保险有存在的必要性。针对不同的条件,不同的个人,保险的选择也要因此有所不同。

在众多保险产品中,高收入、高资产的高端人士最该关注的是基础保障,当你还在为收入中断后家人的生活担忧时,不妨投保高额的意外险、定期寿险产品。在利用需求法确定保额时,可以将自身已有的储蓄考虑进去,因为储蓄这部分资金同样可以用作维持伤残后的生活所需。

家庭情况

林先生38岁,年薪25万(收入较为稳定,月入保证在1.5万元以上),林女士34岁,年薪10万(月薪8000元),林小小(儿子)8岁,正在读小学;家里每年主要支出有:20000元左右基本生活开销,10000元的子女教育费用,35000元的按揭月供,10000元的其它支出;家庭资产有约10万元的活期存款,20万元的定期存款,刚买不到半年的5万元国债,一套价值90万元的住房,未还贷款30万;私家车一辆约15万,除单位保险外,夫妻均没有其他保险。

理财目标

1.是否要提前还贷。

2.给全家设计保险。

3.希望在孩子18岁时送其到国外读书。

4.如果父母不在,能有一笔保险保障孩子的成长。

5.设计投资规划,希望投资较有保障的理财产品。

理财方案高端家庭首要考虑基础保障

像林先生这样的高收入人群其实不在少数。尽管收入水平已远超其他人,但资产仍在积累阶段,同时随着收入的上升,各种开支也齐齐上升,对生活水平的追求也在日益提高。这时候,如果出现风险事故导致收入中断,无疑会令家庭经济受到重挫。所以,对这些高收入者来说,基础的保险保障是首先需要关注的。

所谓的基础保障就是意外险、定期寿险类产品。林先生投保的中意人寿“乐无忧”保险的产品结构就很简单,主要针对意外风险导致的身故、残疾、烧伤、烫伤予以赔偿,这些保障恰恰是林先生最为担心的内容。

同时,专家建议:风险无处不在,在购买意外险的同时,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配备恰当保额的健康险和养老险。相对而言,健康险、养老保险等产品对高端人群保障意义较小,但是一旦重疾发生时,有一定金额的理赔仍然会增加一些从容,减少一些忙乱。

再看养老保险,这种保险的意义在于为退休后收入大大减少、生活水平降低者提供月度、季度或是年度资助,对高端人群来说,为保证退休后生活仍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或者利用年金产品来做资产传承,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何确定基础保障的保额

那么,意外险等基础保障该该投保多少呢?在确定意外险的保额上,现金流补偿法和需求法是两种可选的方法。

现金流补偿法,假设家庭支柱因为意外身故或残疾,那么被保险人及其家人肯定希望原本依靠工作可以获得的现金流全部由保险来获得补偿。比如,林先生目前年收入是120万元(基本已处于职业生涯的最高收入期),还能工作约19年,那么对应的保额就是2280万元。由于意外险是每年投保一次,林先生今后的意外险投保金额可以每年递减120万元。因此,2000万元的保额对林先生而言是合适的。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采用“需求法”该测量保额,这主要是为了防范因意外事故导致残疾而带来的财务风险。假设林先生未来不幸因意外事故全残,彻底失去劳动能力,那么需要估算一下,大约多少金额能够维持林先生及其家人愿意接受的生活水平,一年所需的开销是多少。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在用需求法计算保额时,可不能用未来工作年限作为系数,毕竟退休后的生活同样要考虑。比如林先生现在41岁,按照上海地区81岁左右的预期寿命,那么就要按照40年来计算今后的现金需求。当然,在利用需求法确定保额时,可以将自身已有的储蓄考虑进去,因为储蓄这部分资金同样可以用作维持伤残后的生活所需。

保险知识,高收入人群应该谨记的保险误区


收入-支出=储蓄?

做金融投资不如投资自己公司?

我的钱已足够用,不需要理财……

对于资金比较富裕的人士,往往会有以上这样的想法。但在毛雷和毛晓琴看来,这些貌似合理的想法,实际上掩盖了背后潜藏的一个个误区。

误区一:收入-支出=储蓄

一般人习惯将收入先用于消费,节余的资金再存起来,这容易造成两种后果:一是过度消费,晚年储蓄不足;二是过度节省,影响当前消费。

其实,理财对于我们来讲,应该是对家庭财务进行全局规划,要达到规划的目的,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理财目标,比如买房子、存养老钱、小孩教育……根据理财目标,来确定当前的储蓄水平,因此正确的公式应该是“收入-储蓄=支出。

误区二:投资金融理财品,不如投资自己的企业

资产单一化是中国富人理财的常见误区,与此相反,分散投资一直是理财的制胜法则之一。实业投资也有风险,经济周期、行业景气、税收政策等,都可能影响到企业经营。况且,企业经营进入成熟期,资金的边际效应下降时,投入再多资金也不会产生额外收益。对成功的企业家来说,理财需要将个人资产与企业资产区分开来。

误区三:我的钱已够多了,不需要理财

理财并不是帮人发财,其本质是财富管理。钱很多的时候,恰恰是需要管理的时候。

举例来讲,假如一年期存款利率3.33%,通胀率4%,100万元存定期20年后实际价值将缩水为84.5万元;而如果选择一个理财产品,税后收益5%,通胀率仍为4%。20年后100万实际价值仍有122万元。

可见,理财能帮你实现财富保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