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税延型养老保险,养老保险中税如何收

2020-10-19
养老保险如何规划 做好养老保险规划 养老保险规划

税延型养老保险的推出,可谓一波三折。早在2007年,该政策就开始在我国一些地方展开讨论和论证,上海和厦门两地先后屡次传出即将开征的消息,但始终未与世人见面。如今梦想总算快要照进现实了。而据保险公司内部测算,试点将为上海带来年均逾100亿元的保费增量。若将来向全国推广,则将为全国保费增量提供不竭动力。

具体方案还存变数

根据此次上报的方案,上海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产品定位为:契约型,产品形式为万能型、分红型保险;税收递延模式采取“税基递延”型,即在缴费及收益阶段免税,领取阶段再根据当期税率表缴税。

根据参与研究讨论的相关保险公司内部测算,采取“税基递延”型模式,同等收入情况下,越早购买税延型养老保险产品,未来可省税额越高;同等时间开始购买产品的情况下,收入越高,未来可省税额也越高。

覆盖范围上,无论企事业单位还是政府机关,都可以参与。产品操作模式上,缴费是由企业代扣代缴,领取时保险公司代扣代缴个税;员工离职时,可以在不同保险公司、不同企业之间转移。当然,最终出台的方案,对于产品形式、缴费额度及缴费比例分摊等都有可能会发生修改和变化。

实际减税效果有多少

尽管具体方案尚未出台,但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已可以估算出购买税延型养老保险的减税效果。

从右表中可以看出,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购买税延型养老保险所获得的税收优惠大不相同。对于税前收入4268元的雇员来说,本就不用缴纳个税,因此该政策对其没有什么吸引力。而随着收入的提高,购买税延型养老保险所能节省的个税也会随之增加。经记者测算,以15539元为分水岭,月收入超过这个数值的,每月购买700元税延年金保险的节税额都是175元,一年就有2100元。如果算上长期投资复利效应,节税效果更加明显。由此可见,税延型养老保险对于中低收入人群似乎吸引力不大,毕竟以上海目前的物价和房价水平看,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的人群当下生活压力较大,很难为了21元的节税额而放弃700元当期收入的支配权。相比而言,在获得企业共同缴费的前提下,中高收入人群有较大的动力购买税延型养老保险。

要注意的是,当下不用缴纳的个税在将来退休后支取时还是要根据当时的税率及税收起征点情况补缴的。只不过如果物价持续上涨,个税起征点持续提高的话,有可能届时拿到的养老金低于那时的个税起征点而不用再缴税。不过,目前的试点草案尚未确定有关养老金为一次性支取还是分期支取,如果是一次性支取,由于数额较大,一般都需要补交个税。

举例来说,如果今年30岁的男性每月缴纳700元企业年金直到60岁,按照4.5%的年复合利率计算,60岁时账户累计余额为52.3万元;与此同时,若一次性补缴5.04万元个税,账户余额47.25万元;如果分15年领取,领取期间账户收益率为3%,每月领取为3254元。假设未来30年的年复合通胀率为3.5%,届时的3254元就相当于现在1159元所代表的货币购买力,尽管金额不是很高,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社保养老金不足给养老需求带来的影响。

相关知识

税延型养老保险,税收优惠政策:税延型养老险发展的关键


近日,上海市保监局发布消息,由该局和上海金融办、税务部门、商业养老金公司以及相关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论证的“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运营机制”研究项目正在进行中,有望在上海试点。

所谓“税延型”养老保险,是指国家每年给予公民一个额度,公民在额度内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使用的资金,可以暂时不交个人所得税,到退休后领取养老金时再按照每月领取的金额,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一般情况下,公民退休前的收入普遍高于退休之后的收入,在累进税制下,这种制度实质上是国家给予购买养老保险产品公民的一种税收优惠,目的是鼓励人们购买养老保险。这是借鉴美国“401K”养老金计划和我国香港地区强积金经验而设计的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式的养老保险产品,是对我国补充养老保险模式的一种创新。

有助于完善社保体系

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过程中,已逐步建立了以基本养老保险为核心,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等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然而由于缺乏个人购买养老保险的税收优惠,补充养老保险发展较为缓慢,个人自愿购买的年金保险数量更少。实行税延型养老保险将大大调动社会公众投保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促进补充养老保险的发展,从而有利于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

另外,税延型养老保险的推出将促进我国商业保险的发展。美国税延型养老保险产生后,个人年金业务快速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了税收优惠对商业保险的促进作用。在人们对税收更加关注的今天,合理、有效的税收优惠可以调动人们投保的积极性。一方面可以扩大保险公司的承保量,使保险经营符合大数法则的要求,进一步分散风险,保证保险公司的稳定经营;另一方面养老保险是长期险种,有利于增加保险公司的资金积累,为保险投资奠定基础,通过增加投资收益进一步稳定保险经营,最终促进商业保险的健康发展。

税收政策是关键

目前在我国实行税延型养老保险,还要克服许多困难,任重而道远。

首先,税延型养老保险能否实施的关键在于税收政策。是否有优惠,优惠程度如何等直接制约着该产品的产生和发展。目前,我国与养老保障有关的税收优惠主要包括:用人单位和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所缴保费免缴所得税;企业依法为企业年金账户的缴费在一定比例内计入企业成本;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免缴个人所得税。

个人为企业年金及个人年金的缴费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极大地打击了个人为养老做准备的积极性,也制约了补充养老保险的发展。实行税延型养老保险主要取决于我国的税收政策能否适应这种变革,当前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税务部门的态度和国家财政承受能力。

自2002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到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已达到39373.2亿元,比2005年增长24.4%,特别是税收收入增长持续高于同期GDP增长,这些都表明我国已具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实行税延型养老保险是可行的,况且税延型养老保险只是将税收从当期推迟到了远期。因此,税收政策制定者的态度是当前实行税延型养老保险的最关键因素。

其次,监管措施是保证。其他国家和地区税延型养老保险的实行都得益于严格的监管法律、法规。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特别是税延型养老保单的认定、提前领取的惩罚等迫切需要法律规范,否则就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还可能沦为部分违法者洗钱的工具。

最后,社会成员的风险保障意识是前提。需求的实现,除了要有相应的经济基础以外,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购买动机。税延型养老保险的发展有赖于社会成员对待老年风险的态度及其风险保障意识。当前,社会公众自我保障意识不强,迫切需要加强宣传教育,以提高公民的风险保障意识,税收优惠也是增强公民自我保障意识,提高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

保险知识,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对你有好处吗?


究竟要不要买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笔者做过具体分析,若未来推出的税延型养老保险的年化收益维持在3-5%之间,你就有必要考虑是不是要放弃投保而选择其他保险产品或投资产品。­

30岁男性,每年存21471元投保信诚人寿[安享未来]养老年金保险B款,连续缴费20年,保障自80岁。­

假设该男士健康生存到80岁,因为无论他是否能活到60岁甚至80岁,在60岁到79岁都有每年30000元的固定领取的养老金给到他本人或者他家人,若健康活过60岁、70岁和80岁三个年龄段,那么会额外得到分别为30000元、60000元和150000元的贺寿金,为最大化看该保险利益,我们假设该男士一直没有领取放在保险公司累计复利生息,到80岁一共领取养老金和高等红利共179万,按中等共领取153.5万元。最后求得年化收益,复利分别为3.65%和3.25%。­

I:若你能找到一个渠道每年复利超过4%,年复利超过4%的投资产品,你都没有必要享受免税去买年金险,该类产品存在于一些优质债券,优质债券型基金中,在配置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中年复利超过10%都是很普遍的事情。我们来算5%的年收益率,60岁时候共积累有115.6万,若不领取继续投资,到80岁时候共有306.7万,比买养老年金高收益多出127万元。我们假设在60岁时候拿出48万存在银行做养老金,余下的67.6万按5%的年复利也能再创造出179万的收入。­

II:若30岁男性,每年21471元投资于股票基金里,年复利为10%,共投入20年后停缴,但继续投资到60岁时候,本金加收益共318.7万,之后取出来后,投资20年期的单利为5%的债券或者投资产品,每月取利息1.32万做为养老金,一直领取到80岁,并取回本金318万。­

关于投资其他产品能不能免遗产税的问题,解决办法是年轻时候就购买投连险,等60岁后把大部分资金转入债券帐户避险,在稳定领取养老金的同时,除了能防止过多资金投资于股票亏损晚年养老金之外,还能享受遗产税的减免!­

­401K计划,是美国1978年《国内税收法》第401条K项的规定。企业为员工设立专门的退休金账户,员工每月从其工资中拿出不超过25%的资金存入养老金账户,而企业一般也按一定的比例(不能超过员工存入的数额)往这一账户存入相应资金。与此同时,企业向员工提供多种不同的组合投资计划,员工可任选一种进行投资,其收益归401K账户,当然风险也由员工自己承担。­

­税收优惠型保险产品离消费者越来越近,作为保险业试点的上海正开始准备迎接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产品的到来。­

­“当前最重要的是尽快出台个人养老保险的递延纳税政策,有条件的保险公司要抓紧开发满足人民群众养老需要、服务方便快捷的养老保险产品。”出席“2009陆家嘴(23.59,-0.44,-1.83%)论坛”的保监会主席吴定富的表态让市场对试点预期骤然升温。­

­那么,众人瞩目的“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究竟是怎样的产品?如果顺利试点的话,会给投保人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对保险公司乃至保险业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

­投保人可500元避税­

­所谓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指所缴纳的保险金在一定比例之内,可以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有别于目前个人收入纳税后才缴纳保险金的做法。­

­“在购买保险和领取保险金的时候,投保人处于不同的生命阶段,领取时再纳税一般会少很多,即在购买保险和领取保险金时,两者的边际税率有非常大的区别。”资深保险理财师阎涛介绍说,“因此,养老保险税收递延对于投保人有非常大的税收优惠。还有一种可能,所得税的起征点不断提高,能够使递延缴纳的税款在将来或许获得减免。”­

­有消息称,税收递延型个人养老保险上海试点后,个人最大延税金额可能是每月500-600元,在上海试点约2-3年后有望在全国推广。­

­举例来说,假如你的工资为8000元,个税起征点为2000元,则应纳税工资为6000元,假如税率为20%,你应纳税额为1200元。如果你拿出500元购买个人养老保险的话,这500元目前不在纳税之列,也就是说,你应纳税工资变为5500元,相应当期所缴个人所得税为1100元。­

­这时你所缴的500元养老保险金将进入个人账户进行管理,等到你退休的时候,根据当时你的收入情况和当时的税率以及税收起征点情况再确定需要缴多少的所得税。如果当时收入低于起征点,则不用再缴税(等于减免),如果高于起征点再按当时税率进行缴税。­

­“需要缴个人所得税的个人都可以考虑购买此类保险。”阎涛认为,“一般情况下,个人收入到了老年会减少,而税收起征点也可能上调,购买这种保险明显有税收优惠。”­

­据了解,国际上对于个人年金进行税收优惠是普遍做法,旨在鼓励居民购买养老保险,增强自我保障能力。实施了35年401K计划(雇主和雇员共同供款并享受税收优惠)的美国,目前年金规模已逼近14万亿美元。而我国的个人年金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个人年金在所有养老险保费收入中的占比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保险公司可赚取保费­

­尽管备受关注的个人养老保险的递延纳税政策尚未出台,但由于上海率先试点已是板上钉钉,对这块蛋糕垂涎已久的保险公司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展开争夺。­

­今年年初,太平养老和平安养老先行备战,不约而同提高注册资本金,分别提至8亿元和18亿元;5月15日,国寿养老也宣布要在上海成立分公司。­

­业内普遍认为,由于购买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投保人在税前缴纳保费,在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税款,势必会提高投保人购买此类养老险的积极性,这也给养老险公司拓展市场提供了绝好时机。­

­“如果上海有300万~500万人购买此类保险,以每人每月500元计算,第一年保险公司新增保费收入将在180亿~300亿元,带来的利润约1亿~3亿元。”业内人士估算,“上海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如果顺利推行,按照我国的人口数量测算,保险公司未来盈利值得期待。”­

­“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实质性激励政策试点出台并在全国推开的难度依然很大,中国养老保险市场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现实瓶颈的制约。”上述人士称,“目前,企业年金各管理主体获得的业务大多为存量计划的转移,新增业务规模有限,推行有吸引力的养老险企业和个人缴费税收优惠政策,税务部门需要让渡的利益较大,各方面很难达成共识。”­

保险知识汇总,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


所谓个税递延型保险,是指具有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式保险产品,团体和个人都可以成为投保人,个人缴费在限额内延迟缴税,改为在领取时征收个人所得税。也就是在职职工以个人名义为自己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费用,能允许被列支在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中,然后递延到领取养老保险收益的时候再缴纳。一般而言,所得税的起征点是不断提高的,因此递延缴纳的税款很可能在将来获得减免,这是国家给予购买养老保险产品个人的税收优惠。

个税递延型保险利国利民,值得推广和覆盖全民。

一是个人所得税缴纳之前列支养老险保费,能降低税收基数,减少目前的个人税费支出;

二是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合理避税的政策,能减少企业成本;

三是对国家未来财政收入有递增效应;

四是由于所得税起征点处于变化之中,递延缴纳的税款可能获得减免,可以弥补个人所得税政策在退休前后的“不公”,并减少纳税次数。

职工退休前的收入高于退休之后的收入是普遍现象,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可以推动更多人建立个人养老计划,对于收入稳定但投资资金不足的工薪者来说,它又不失为一种理财之道。所以,这一制度理应早日浮出水面,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推出现状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一个绝大部分国人还很陌生的名词,一个在发达国家已实施多年的税收优惠计划,很快就要在上海试点实施了。它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呢,下面就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给出一些资料。夹杂在退休年龄是否该推迟的纠结之中,徘徊于各方面利益的博弈之中,最近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表示,多年来一直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终于在上海突破重围,千呼万唤始出来!用他的话说:“现在推出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了,我相信年底以前(上海)应该可以推出。”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呼之欲出

在6月30日举行的2012陆家嘴[11.58 -0.69% 股吧 研报]论坛的一个专题论坛上,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强调,应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加大对第二、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政策支持。通过包括税收在内的政策引导,提高市场、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包括现在一直在呼吁的试点个人税延型保险养老产品。

正是在陈主席的这番表态之后,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作出了上述回应。他还解释称:“现在据我了解,大概1个月可以买1000块钱的税延养老保险金额的保险。”有知情人士表示,5月份保监会到上海开会之际,上海层面最新提出了新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方案,即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共享税前列支额度,其中个人养老保险账户税前列支700元,企业年金账户可税前列支300元。今年6月,上海市政府已将这份方案递交至财政部,等待获批。这无疑是一件值得欢迎的好事。

上述知情人士称:“最终税收优惠方案未定,到底是个人商业养老税收优惠先行一步,企业年金税收优惠之后推出,还是两个账户同时共享税收优惠,这两种可能性目前看来都存在。”

效果如何待检验

上海金融学院保险学院教授査建华同样对延税养老保险的试点表示肯定。他说“上海是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将来也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所以在上海先行试点,有很强的针对性,一方面有利于缓解高度老龄化给上海带来的养老金危机,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保险行业的改革和创新。因为上海有60多家保险公司,保险业在上海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保险品种就是航运保险和养老保险。而且上海的年金保险发展也走在全国最前列,所以这项政策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有重大意义。”

近一段时间,在养老金的讨论持续升温的背景下,有关推进“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话题在沉寂了几年之后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指允许投保人在个人所得税前列支保费,等到将来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一制度可以降低投保人当期税务负担,在许多国家已发展得相当普遍。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利用税收政策的杠杆效应调动企业和个人参保积极性,也就是“减税养老”。

如果把养老金体系比作一个金字塔,塔底是公共养老保险,中部是补充养老保险,塔尖是个人商业保险。公共养老基金由政府设立并强制实施,目标是提供基本养老保障,政府有责任在养老基金出现收支缺口时给予财政支持。

从补充养老保险来看,通常由行业或者公司与职工协商后设立,目的是弥补公共养老金待遇不足,政府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商业保险由家庭个人自愿设立,目的是提高老年生活质量,有些国家也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我国目前的养老金体系中,公共养老保险发挥主要作用,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商业保险还十分欠缺,不能承担起不断增加的退休人员养老需求。随着老龄化高峰到来,我国需通过构建多层次养老体系,满足更高层次养老需求。广东金融学院陆磊表示,解决养老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这一政策通过税收小杠杆撬动养老金的大池子,可以减轻政府养老压力,补充养老金,使个人商业保险在养老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不过对于延税试点的效果,査建华表示对国企和外企的吸引力比较大,因为这些企业本身效益较好,员工福利较高。“过去一直有效益好的国企给员工交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公积金,今后为了吸引人才,很可能会积极为员工缴纳年金保险。”但査建华同时也担心,新政对于经营压力较大的中小企业和中低收入阶层的吸引力恐怕十分有限,因为很多中小企业在勉强给员工缴纳社保后已经无力再缴纳年金。但中小企业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口,决不能隔绝于“三条腿走路”的养老体系之外。因此査建华呼吁在税收优惠之外,地方社保部门能够制定一定的标准,在政策和资金上,对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缴纳年金保险给予一定的扶植和帮助。

企业年金与养老保险、商业保险税差异


伴随着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养老金话题备受关注。养老金体系犹如一个金字塔,塔底是基础养老保险,中部是企业年金,塔尖是商业保险。那么,究竟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及商业保险税如何缴呢?有何不同呢?

基本养老保险:可税前扣除

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强制建立和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在这一制度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须依法缴纳养老保险。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制度全覆盖。根据规定,企业职工按照工资的8%缴纳养老保险,企业则按工资的20%给每个职工缴纳养老保险。按照我国现行税法,个人缴纳的基础养老保险,可在个税计算工资、薪金所得时税前扣除,企业缴纳的部分也可在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时候税前扣除。

企业年金:有较优惠的算法

企业年金是企业和职工根据自身经济实力自愿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企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都由企业缴费和个人缴费两部分组成。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09年对企业年金计征个税的明确,企业年金的个人缴费部分,不得在个人当月工资、薪金计算个税时扣除。因此企业年金中个人缴费部分要缴税。对于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部分也有特别的规定,要与个人当月的工资、薪金分开,单独视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不扣除任何费用计算应缴税款,这是一种较为优惠的计算方法。

商业保险税:全额计征个税

企业年金与商业保险都是国家规定的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金之外的补充保险,但计算方法不同。商业保险个人缴费和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部分都需全额并入当月个人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税。

从我国来看,假如企业不实行企业年金而是为职工办理商业保险,同样的应税金额则算法不同,企业年金比商业保险缴税会低些。

目前,我国正在推动“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允许企业年金、商业保险等投保人在个税前列支保费,等到将来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税。这一制度可降低投保人当期税务负担,推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立,在许多国家已发展得相当普遍。

不少市民购买以为商业保险税不用交,昨日广州市地税局的有关负责人表示,超过国家有关规定的缴存部分的保险,也应当缴税。

近日,广州南沙开发区地税局在对某外籍公司进行税务检查时发现,该公司为员工购买的商业性医疗、意外保险,并未按照税法规定计缴个人所得税,后经税务人员辅导,该公司补缴个人所得税9万余元。

南沙地税局有关人士表示,在对辖区外籍企业的检查中发现,企业为员工购买商业保险而漏缴商业保险税的情形比较普遍。由于对税法理解存在偏差,一些企业认为:公司为职工购买医疗保险,是解决职工看病就医困难,是为政府排忧解难,员工只有在生病就医时才享受这种福利。

根据商业保险税法的有关规定,企业和个人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提取并向指定金融机构实际缴付的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不计入个人当期的工薪收入,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超过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缴存的部分,应并入其当期工薪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企业或单位为职工缴纳的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其中属于按规定由单位缴纳的部分,不计入职工个人当期工薪收入;由职工个人缴纳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企业为职工个人购买的补充养老保险、储蓄性养老保险等各类商业性保险(包括商业医疗保险),保险费支出应并入职工个人购买保险当月工薪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税款由企业代扣代缴。

分红型养老保险如何购买


当今社会,养老保险种类很多,分红型养老保险近期备受消费者青睐,如何购买成为了更多市民咨询的重点。

分红型养老保险能抗通货膨胀

目前市场上的养老险分为传统型和分红型两种,缴费期分3年、5年、10年、20年等不同期限,领取方式分月领、年领和一次性领取,一般到一定年龄后开始领取,如55岁、60岁、65岁,甚至有的产品投保后第二年就开始领取。

传统型养老险的预定利率一般为2.0%-2.5%,在高利率时代,传统型养老险的收益甚至低于银行存款,而分红型养老险的保底利率尽管低于传统型养老险,只有1.5%-2.0%,但可以享受额外的不确定的分红收益。

保险专家指出,养老险持续时间长,投资者需要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对于传统型养老险来说,抗通胀优势不明显,只能起到强制储蓄的作用,分红型养老险能为投保人增加收益,不过分红型保险费率相对较高,且分红具有不确定性,适合有理财需求的人群。值得注意的是,越早领取养老年金,费率越高,对于分红型养老险来说,投资回报率也可能越低。

投保分红型养老保险的原则:

分红型养老险的特点是稳定,安全,不会被挪用,保证领取,对于还没有投保养老险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保险专家提醒,做好养老规划,应注意三个投保分红型养老保险的原则。

“早”--早规划

要想过上有品质的晚年生活,一定要在年轻时早做规划,而且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越早越好。假设如果50岁以后才考虑退休后的养老生活可不可以呢?有两点必须要了解,一是50岁的人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可能想要规划养老,可是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更何况随着年龄的增长,保险费率也会大幅增长;二是,由于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原因,50岁的人想要购买商业保险的想法也可能无法实现了。

“全”--考虑全

养老问题不是单一的解决退休后吃饭的问题,还要考虑退休后的看病、休闲、娱乐等一系列问题。要保证退休后的生活品质,必须考虑到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等因素,不仅要考虑退休后的生活费用来源问题,还要把健康保健支出、医疗费用支出、意外风险等所有的问题都考虑进去,这就是全的概念。

“足”--保障足

因为无法预知自己退休后还要生活多少年,所以退休后的生活费用等各项支出是一个不确定的数值,可以预计,但无法准确计算,所以在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要求是,要做最充足的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四种养老险多比较再下手

在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过程中,对普通市民来说,最难做出选择的就是哪种养老保险类型适合自己。分清各类养老险类型的优劣,才能对号入座。

目前市场上可以作为养老金的险种大致分为四类:传统型养老险、分红型养老险、投资连结保险和万能型寿险。最为畅销的是分红型养老险,不少市民从中年就开始购买。四种保险有不同的特点。

传统型养老险:依照预定利率确定,回报率一般在2.0%至2.4%。从养老金何时领取、每次多少,在投保时就已明确。优势:回报固定。在出现零利率或者负利率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养老金的回报利率。劣势:难抵通胀。如果通胀率比较高,存在贬值的风险。这类保险适合保守、年龄较大的投保人。

分红型养老险:通常有保底的预定利率,略低于传统型,除固定收益,每年有不确定的分红。优势:收益与保险公司经营业绩挂钩,理论上可以部分回避通货膨胀对养老金的威胁。劣势:分红多少不确定,保险公司业绩下滑,直接影响收益。适合人群:较保守理财人士。

万能型寿险:在扣除部分初始费用和保障成本后,保费进入个人投资账户,有保证最低收益,有不确定的“额外收益”。优势:下有保底利率,上不封顶。按月结算,复利增长,可有效抵御银行利率波动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可以灵活应对收入和理财目标的变化。劣势:自制能力不强的市民,难以管控开支。适合人群:理性、坚持长期投资的人群。

投资连结保险,是一种长期投资,设有不同风险类型的账户,与不同投资品种的收益挂钩。不设保底收益,保险公司只是收取账户管理费,盈亏由市民自负。优势:以投资为主,兼顾保障。劣势:是保险产品中投资风险最高的。适合人群:有冒险能力与胆识的投资者。

养老型保险之商业养老保险介绍


富人有富人的养老方式,穷人有穷人的养老方式,准备养老金有多种方式:社保、商业养老保险、投资、储蓄等等,今天详细的为大家介绍商业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除了社保之外,通常人们还会购入相当比例的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养老的有力补充,许多人虽然买了不少商业保险,却仍然不太理解养老型商业保险的功效,经常把它们当成商业投资的工具,事实上养老保险就是重在养老保障的,其次才是投资收益功能。

商业养老年金保险是寿险的一种,一般是从年轻时开始定期缴纳保险费,到合同约定年龄开始持续、定期地领取养老金。优势是保障性高,缺点是开始得越早、受到通胀、货币购买力下降的影响就越大。

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中,保监会规定的固定利率的传统型养老险利率最高为2.5%;而分红型的金额多少和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有直接关系。从产品设计上,商业养老保险适合有稳定工作和持续收入的人群,但缺点也显而易见--它需要尽早开始积累,但我们这一代的现实是,收入高峰期的支出也是最高的,除了高的工作压力外,生儿育女、供房和供车等生活压力同样是最高峰,而在有限的回报率面前,摆着的同样是巨大的养老金缺口。

可实现性:40%。大多数商业保险不具备抗通胀功能,而且中国的保险市场尚不完善,监管和保单设计均存在一定漏洞,把保险产品视做养老保障不切实际,不如当作是锦上添花。

商业养老保险作补充

有些人认为,自己已经交了社保养老金,就不需要另外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了,但保险专家指出,仅仅靠社保养老金是不够的。

华侨银行理财专家表示,养老规划应该由三个部分组成。最基本的部分是社保养老金,但其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一般来说,平均的社保养老金只能达到社会平均工资的50%左右,如果要想维持退休后生活质量没有明显下降的话,光靠社保养老金是远远不够的。

除了社保养老金之外,需要用商业保险来作为补充,无论其他投资失败或者成功,养老年金就像你的一台“提款机”,每个月都可以刷卡取现。华侨银行理财专家表示,市民可根据对未来退休生活的基本预期和目前的缴费能力来确定具体的商业保险的数额,如果说社保养老金是满足您最基本的生存的费用的话,商业保险就是保证您在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不会有显着下降。

此外,各种的投资工具,比如储蓄存款、债券、股票或基金,还可以买房养老,不过这所有的投资工具都不像社保和商业保险能做到既没有风险同时又“活一年,领一年”,只能用来改善生活质量。

购买养老保险宜尽早

有些年轻人认为,自己现在离退休还有几十年时间,二三十岁就开始购买养老保险是不是为时太早了。保险专家表示,商业性养老保险兼具寿险保障和养老规划的双重功能,从理财的角度分析,养老保险越早买越合算。

保险专家指出,在28岁到50岁之间购买养老保险最为合理。每个人在其一生之中从25岁到60岁只有大约35年的时间在工作,这期间会有持续稳定的收入。 “当60岁退休后的若干年中,我们将面临没有收入、医疗费用的增加、营养费用的增加、护工费甚至旅游费等现实情况。因此我们必须要在可以工作的这35年中 (从25岁到60岁期间)购买足够的商业养老保险。

此外,保险专家指出,年轻时投保保费支出较少,负担也相对较轻,而且年轻时身体健康,容易承保。如果等到上了一定的年纪才想起投保,此时保险公司可能会因为投保人身体状况不良变化等因素要求增加保费,甚至被拒保。

首要追求稳健

保险专家表示,养老保险第一追求的是稳健、安全。然后才是收益,千万不要挪用自己的养老金,盲目投资,应选择给付和收益确定性较高的产品。

万能险作为一种新型保险产品,保单价值有一个最低的固定的成长比例,同时可以享受整个经济发展的成果,体现出比较强的抵御通货膨胀的功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除了万能险产品,有些银行推荐的分红险产品也不错。华侨银行目前推荐并销售的商业年金是一款分红险产品,并且很灵活和人性化。客户可以选择一次性交费,也可以选择交费5年、10年、20年或交至开始领取年金年龄,同时可以选择从50岁、55岁、60岁或65岁开始领取年金,还可以选择是年领还是月领,这款年金产品是终身领取的,并且该年金将保证客户至少领取20年,也就是说如果保险人不幸在开始领取年金后身亡,且已领取生存年金次数未达20次,则保险公司将按身故时的基本年金领取额×(20次-已领取次数)给付身故保险金。

养老险四大关键词

领取方式:养老保险通常有定额、定时或一次性趸领三种方式。趸领是在约定领取时间,把所有的养老金一次性全部提走的方式。定额领取的方式和社保养老金相同,即在单位时间确定领取额度,直至将保险金全部领取完毕。社保养老金是以月为单位时间,而商业养老保险多以年为单位,如按年给付的方式。定时自然就是约定一个领取时间,根据养老保险金的总量确定领取的额度。

领取时间:我国法定的退休年龄为女性55周岁,男性60周岁,社保养老金即是按照这两个年龄段进行领取。相比之下,商业养老保险的领取时间则灵活得多,提供了领取时间的多种选择,并且在没有开始领取之前可以更改。年金领取的起始时间通常集中在被保险人50、55、60、65周岁这四个年龄段,也有更早或更晚的。太平洋的太平盛世养老金甚至可以从40周岁就开始领取。

保险期间:所谓保险期间,简单来说就是从保险合同生效到终止的时间跨度。在被保险人正常生存的情况下,保险期间将直接关系到养老金领取的时间长度。目前,定期和终身的养老保险产品都非常之多。

保证领取;养老金是以被保险人生存为给付条件的一种保险,为避免被保险人寿命过短损失养老金的情况,不少养老险都承诺10年或者20年的保证领取期。也就是说,若被保险人没有领满10年或20年的保证领取期,其受益人可以继续将保证期内的余额领取完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