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保险知识汇总,七台河市失业保险工作突出

2021-05-05
失业保险的知识 个人失业保险规划 失业保险规划

东北网11月24日讯今年,七台河市人社局失业保险扩面、保费征缴、失业保险基金市级统筹等工作全省领先,在近日下发的《全省失业保险工作情况通报》上受到省人社厅通报表扬。

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失业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失业保险基金市级统筹被列为市政府20件民生实事之一,按照上级要求,市人社局积极主动工作,把失业保险基金市级统筹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积极开展调研,结合我市实际,起草了市级统筹方案,经多方征求意见、多次协调,以市政府办公室文件出台了我市失业保险基金市级统筹方案,10月份起实行市级统筹。

失业保险信息化建设全面上线。我市失业保险上线工作率先在全省通过了验收,失业保险业务实现了网上操作,今年失业保险财务也实现了上线,解决了手工记账工作量大、管理落后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失业保险扩面、保费征缴全省第一。以私营企业和事业单位为扩面重点,加大政策宣传和检查力度,联合劳动监察、地税、工商等部门多次组织召开用人单位负责人和劳资人员参加的社会保险扩面座谈会,并在会后加强跟踪督办,使多家用人单位参保登记、缴费或补缴欠费。到10月末,全市失业保险参保职工为91306人,新增参保职工4519人(占全省参保扩面人数的56%),新增参保企业70余户;失业保险费征缴4880万元,完成省厅下达全年计划的158%,完成率在全省排名第一。

确保失业人员领到失业保险金。上调了我市失业保险金标准,由原来的每月365元提高到每月490元,提高34%;为1067名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172万元,发放率为100%。

继续开展失业动态监测工作。每月定期与30家重点监测企业进行联系,确保每月监测数据及时上报,为上级领导掌握就业失业情况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精选阅读

保险知识汇总,湖州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运行良好


市委副书记、市长马以日前在调研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时强调,要认真落实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高认识,正确把握原则,科学设计制度,积极稳妥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健全我市的社会保障体系。副市长方新旗陪同调研。

马以一行实地走访了在全市率先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试点的德清县钟管镇东舍墩村,与村干部和村民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基层群众对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想法和意见。64岁的村民潘新妹一次性交纳了6000多元的养老保险金后,在次月就拿到每月120元的保障金;村民倪敏儿为99岁的奶奶曹法珍办理了养老保险。在东舍墩村,村民参保率达到90%以上,村民对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非常欢迎,纷纷表示新制度的建立不但让群众享有了基本生活保障,还促进了家庭和睦、村庄和谐。

在充分肯定了德清县和有关部门所做的工作后,马以指出,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实现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的关键举措,是落实市委关于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若干意见的重要着力点,是有效化解老龄化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以强调,要科学设计符合湖州实际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设计时要深入调查研究、正确把握原则,从源头上将这项惠民制度明确目标、定好基调、找准方向。要坚持城乡统筹。将广大农村居民和城镇无社会保障居民统一纳入制度范围,通过提高制度吸引力和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积极鼓励和引导广大城乡居民自愿、自觉、自发地参加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来,充分体现制度的公平性和普惠性。各地区要立足实际,从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期盼相符合。

马以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各项工作。各县区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全面指导协调各项工作,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做好试点总结,尽早形成成熟可行的实施方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老有所养。

保险知识,高风险工作的保险规划


刘女士今年36岁,在某酒店后勤部门工作,丈夫程先生40岁,是北京市的出租车司机,儿子小岩今年15岁,正在上初中。刘女士一家没有住房贷款压力,家庭月收入7000元左右,一家人每月的花销在3000元左右。因为收入有限,所以刘女士想为丈夫投保一些经济适用的保险,另外,儿子小岩快要上高中了,以后考大学还要一笔支出,想购买一种无风险返还型保险。

保障分析

购买保险不仅是家庭保障的基础性投资,更是家庭防损性投资,是家庭收入损失的补偿。如果一个人遭遇意外或者疾病风险,就意味着他首先要承受这个风险带来的损失,如治疗费用的支出等,其次要承受因健康下降无法工作而导致的收入丧失,而后者对家庭的意义更为重要。

刘女士丈夫的职业风险较高,又是家庭收入的主力,优先为其购买充足的人寿保险必需而又急迫。通过媒体相关报道我们得知,出租车司机由于工作时间长,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等原因,致使其较常人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及意外风险,所以建议刘女士的丈夫优先考虑健康保险及意外伤害保险。刘女士一家月净收入为4000元,年纯收入接近5万元,合理的保险费用支出应该控制在家庭年收入20%以内,即1万元以内的保费支出较为合理。保险保障的总金额在年收入6倍以上较为合理,即刘女士丈夫的保险金额可在30万元以上。

鉴于刘女士家庭实际收入及保障情况,建议为刘女士儿子优先投保消费型重大疾病保险,360元/年即可建立起10万元的重大疾病医疗账户,投保年限可自由选择。

救助保险,绥化市启动两低人群医疗救助保险工作


绥化日报绥化6月19日电6月16日,记者从全市低保对象和低收入人群医疗救助保险工作会议上获悉,从6月份开始,我市全面启动城市低保对象和低收入人群医疗救助保险工作,这标志着我市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又进行了一项新探索。

试行办法规定,医疗救助保险参保对象患一般疾病,在指定的医疗就诊住院发生的费用,由当地人寿保险公司在规定的救助保险金额范围内,扣除100元免赔额后,按比例进行给付,每人每年最高累计限额为1万元;对已参加当地城镇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医疗费用额度较大的城市低保对象和低收入家庭人员,参加医疗救助保险后,其医疗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起付线至封顶线之间扣除基本医疗保险报销部分后需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当地人寿保险公司按照55%的比例进行保险赔付,每人每年累计最高给付限额为2万元。超过基本医疗保险封顶线以上部分按照比例进行保险赔付,每人每年最高给付限额5万元;对未参加城镇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城市低保对象和低收入家庭人员,参加医疗救助保险后,其医疗费用超过一般疾病住院医疗救助保险最高限额1万元以上的部分,按照比例进行赔付,每人每年最高限额为7万元;对于需特门诊治疗(如尿毒症门诊透析、癌症放化疗、肾移植抗排异反应患者)的参加医疗救助保险人员,每半年或一年就诊发生的医疗费用在扣除100元免赔额后,按照40%比例进行给付,每人每年最高限额为2万元。

市委常委、副市长夏永智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市民政局代表市政府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绥化分公司签订了城市医疗救助保险协议,各县(市)区民政局向市民政局、县(市)区人寿保险支公司向中国人寿保险绥化分公司领导递交了责任状。

市政府秘书长康长桥主持会议。

保险知识汇总,吉水县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


《办法》规定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家庭(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门诊费用适当补偿,保障城镇居民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凡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本县户籍的城镇居民,都可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家庭(个人)缴费、政府适当补助和其他渠道相结合的筹资机制筹集基本医疗保险费:成年居民每人每年缴费150元,其中个人缴费90元,财政补助60元;未成年居民(指参保时未满18周岁者)或者已年满18周岁的在全日制学校就读的学生,每人每年缴费50元,其中个人缴费30元,财政补助20元。城镇低保对象、国有农林水困难企事业单位和城镇困难大集体企业的退休职工、已失业又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六类参战人员、以及其他特殊困难人员的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负担。及时、足额、连续缴纳参保费用的参保对象,可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提供的免费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档案等卫生服务;可在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时享受有关优惠优待卫生服务以及享受《办法》规定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保险知识汇总,武汉市失业保险政策问答


1.什么是失业保险?

答: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由政府负责建立基金,对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而失去工资收入的劳动者提供一定时期的物资帮助及再就业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2.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范围有那些规定?

答:《失业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范围是: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事业单位及其职工。

3.如何办理失业保险参保登记?

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登记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缴费单位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非生产经营性单位自成立之日起30日内,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缴费单位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时,应当填写社会保险登记表,并出示以下证件和资料:

(一)营业执照、批准成立证件或其它核准执业证件;

(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

(三)省、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规定的其他有关证件、资料。

4.单位和职工按什么标准缴纳失业保险费?

答:《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缴费失业保险费,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一缴纳失业保险费,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5.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必须同时具备下列3个条件:第一,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第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第三,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具备上述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并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6.失业保险待遇包括哪些?

答:《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失业保险待遇主要包括:

(一)失业保险金;

(二)医疗补助金;

(三)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对其家属一次性发给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四)免费提供一次职业培训。

7.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如何计算?

答:《湖北省失业保险实施办法》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缴费时间满1年的,失业后发给3个月的失业保险金,以后每增加1年缴费时间,发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失业人员重新就业满1年后再次失业的,其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与前次失业应领取而尚未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其期限最长为24个月。

8.失业人员办理失业保险金申领登记需提供哪些资料?

答:失业人员申领失业保险金应填写《失业保险金申领表》,并出示下列证明材料:

(一)本人身份证和本人照片;

(二)所在单位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书;

(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职业机构出具的求职证明。

大病保险,今年8月起,合肥市将启动大病保险工作


今年8月起,全市将启动大病保险工作。记者从市卫生局了解到,大病保险由商业保险公司运作,所需资金不需要个人再付费用,而是从新农合资金中切块。

据卫生局负责人介绍,大病保险的报销政策为:按照年度每参合人口15元的标准从统筹地区新农合基金累计结余中列支,参保人在参合年度内,已享受新农合住院补偿或者特殊慢性病补偿后,个人自付的费用超过起付线的合规费用,可享大病保险补偿。

记者了解到,合肥市个人自付费用起付线为2万元,在个人自付费用超2万元后,患者享受大病保险再补偿。当前,合肥市新农合大病保险合规可补偿费用从2万元到15万元以上分为5个梯次,报销比例分段提高,范围为35%~80%。在不同费用阶段,省内医疗机构的补偿比例要比省外的高出5个百分点,例如,当可赔偿费用处于2万~5万元阶段时,省内医疗机构补偿比例为50%,而省外医疗机构补偿比例为45%。

大病保险工作在全市启动后,巢湖市参加全省试点,其他县比照相同方案,由新农合经管机构办理。

保险知识汇总,宝鸡市社会保障工作遭推崇


陕西省老工业基地宝鸡市,近几年经济形势实现根本好转的同时,根据“人有我有、人有我优、人无我有”的方针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随着今年7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宝鸡市的社会保障工作从制度上实现了对全市376万人口的“无缝隙”覆盖。

社会保障完成制度建设

今年7月1日,作为陕西省的唯一试点地区,宝鸡市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今年内选择太白、麟游两个县作为试点县,同时在其余十个县、区各选择5个试点村开展试点工作,力争使两个试点县及50个试点村45岁以上农民参保率达到80%以上,60岁以上参保农民全部享受养老待遇。

宝鸡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费的缴纳,采取农民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相结合的办法筹集资金,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如果按去年宝鸡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缴纳,每个参保人年需缴245元,市、县(区)财政对参保农民的补贴标准为市财政每人每年15元,县(区)财政每人每年不低于15元。

宝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乔春芳说:“与以往农村实行过的社会养老相比,现在的政策体现了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责,所筹保险费的标准也切合实际,可以发挥养老保险作用。”

宝鸡市委书记姚引良欣喜地告诉记者:“随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宝鸡市的社会保障工作从制度上实现了对全市376万人口的‘无缝隙’覆盖。”

姚引良说,近年来,宝鸡市坚持“人有我有、人有我优、人无我有”的原则,加快建立覆盖城乡、水平适当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国家和陕西省已有的政策不折不扣执行,在上级政策规定的基础上提高标准、扩大覆盖面,同时积极开展新的社保政策的试点。

近年来,宝鸡市按政策推动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5大保险的同时,目前已在全市12个县、区全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平均“参合”率达到了92%;去年启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已参保861人;今年,作为为全国的试点,启动了城镇居民、少年儿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此外,全市的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五保供养、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兜底”工程的进展,也排在陕西前列。

宝鸡市财政今年用于社会保障、民政救助等政策的投入将达到1.7亿元,占到了市本级财政支出的21%,由此使全市的困难群众可以享受到公共财政的温暖。

宝鸡市副市长戴征社说,实行社保政策全面覆盖的同时,宝鸡市还探索实施多项特别困难群众的救助政策。为了解决大病致贫问题,宝鸡市从今年起每年拿出1000万元财政资金实施医疗救助,患大病群众享受了基本医疗保险之后,经过申请,可享受1次最高3万元、每年最高5万元的救助。为了解决贫困家庭孩子上大学的费用难题,宝鸡市今年起每年拿出1000万元资金,对城乡低保户家庭考上二本以上大学的学生给予每人5000元的资助,今年将资助1.8万名左右的贫困大学生。

经济发展获得“稳压阀”

近一年来,地处宝鸡市扶风县的陕铜公司实施了破产改制,在岗职工数量由以前的1200多人,减少到了现在的400多人,但如此大规模的减员并没有形成明显的“阵痛”。

陕铜公司党委书记杜雪梅说,企业改制能平稳推行,关键是宝鸡市比较完善的社保政策起到了“稳压阀”的作用。根据国家和陕西省政策,陕铜公司200多名老员工享受了提前10年退休的政策,进入社保体系,减轻了企业负担。对于500多名有偿解除劳动关系的员工,他们“买断”以后,可以按月领取事业保险金,并按灵活就业人员继续参加养老、医疗等保险,没有了后顾之忧,而在2003年以前是没有这项政策的,当时的国企改革因此就会面临很大难题。

宝鸡是陕西国企改革的重点地区,经过两任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的积极努力,宝鸡又成为陕西国企改革形势最好的地区之一。再加上招商引资力度加大,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宝鸡市市长王宏说,从2002年至2006年,宝鸡市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都翻了一番多,在此基础上应该积极建立、完善社保体系,让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感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后来的实践证明,社保体系的建立反过来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以往因为没有完善的社保体系,国有企业改制中政府也花了不少钱,如今有了社保体系,企业改制可以顺利推进,可以说是花了小钱办了大事。

吴甲虎是宝鸡市所属的陕西省西凤酒公司的职工,2003年在山西出差时遭遇车祸,造成严重的脑干损伤,成为“植物人”,至今医疗费、护理费总开支已达82万元,仍在住院治疗。由于宝鸡市实行了工伤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其医疗、护理费用不用患者家庭和企业操心,全部由市劳动保险部门直接结算。记者6月下旬来到医院采访时,吴甲虎的妻子说:“如果不是参加了工伤保险,甲虎这病可能早就不治了,俺这个家也早就垮了。”

宝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乔春芳说,目前宝鸡市1400户企业的25万名职工参加了工伤保险,对于职工和企业的利益都起到了明显的保障作用。西凤酒公司参加了工伤保险,每年缴纳保费约20万元,其员工出现工伤后,医疗费主要由工伤保险支付,上不封顶。所以吴甲虎的82万元医疗费基本上都是工伤保险支付,今后每月大约1.7万元的治疗费仍将由工伤保险支付。

宝鸡市副市长戴征社说,在宝鸡这样的老工业基地,近年来群众上访的原因除了经济纠纷和涉诉问题,相当一部分是困难群众希望得到救助。随着社保体系的完善,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得到保障,信访量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递减。此外,社保体系的完善使全市的发案率下降、干群关系好转,也让越来越多的干部切身感受到了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和意义。

促进就业实施积极的社会保障

位于宝鸡市凤翔县南指挥镇的“正阳农业科技园”,是一个面积达1500亩的葡萄种植基地,同时也是宝鸡市的“下岗人员创业园”。近日一场大雨过后,园内的葡萄更加长势喜人。正在劳作的员工李爱兵告诉记者,他1992年退伍后分配到武功县运输公司工作,第二年就下了岗。从1995年起他四处打工,经过县上劳动就业部门的培训介绍,2005年来到这里工作,如今每个月的工资可以拿到650元。

正阳农业科技园经理侯全良说,在政府引导扶持下,他们这里已经吸收了46名下岗职工就业,占员工总数的70%。这46名工人的工资,园里承担450元,政府补贴200元。

促进城乡困难群众就业,就是积极的社会保障。为此,近几年宝鸡市已建立农业创业园16个,吸收了442名下岗职工再就业。此外,宝鸡市还持续开展“下岗失业人员进民企”活动,为下岗失业人员进民企创业、就业搭建平台,使1.1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宝鸡市还开展“交友帮扶促就业”活动,全市部门、单位联系423户困难企业,1353名党员领导干部帮扶5000名下岗失业人员,对有创业愿望、具备创业条件的3526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信用担保。

宝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乔春芳说,2003年以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6.5万人,城镇下岗再就业6.6万人,再就业率达到67%。全市累计劳务输出232万人次,劳务收入近百亿元。

陕西省政府7月10日在宝鸡市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宝鸡市社会保障工作的经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