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投保分红保险 切勿盲目跟风

2021-04-15
分红保险知识 投保险财产规划 信诚分红保险知识

很多人投保分红保险时都在意的是“分红”,因为会在年底有格外的收入,因此造成了盲目投保的情况。购买任何保险,都不能盲目跟风,结合自身需要和经济能力,才是最关键的。那么,该如何投保分红型保险呢?小编给您几点建议。

选择实力强大的公司

与传统寿险的定值给付不同,分红保险的利益是变动的。公司每年向客户派发红利不是定值,而是随保险公司的实际经营绩效而波动。客户未来获得红利的多少,取决于保险公司业务经营能力的强弱。因此,客户在选择购买时,应该在认真了解产品本身的保险责任、费用水平等的基础上,选择实力强大的保险公司。一要看保险公司的实力。实力雄厚的保险公司在资源上往往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二要看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包括保险公司投资业绩、品牌形象等。

切忌盲目跟风购买

很多消费者在投保时一听说有很高的回报,就匆匆投保分红险,这是不理性的投保行为。现今,我国大多数居民还处于缺少保障类保险产品的现状。在选择保险产品时,首先应该以保障为先,在健康和医疗保障充足的情况下才去考虑分红型的产品,否则客户一旦因为健康原因或发生意外风险,导致收入下降,缴纳分红险产品续期保费能力出现困难,则得不偿失。因此,投保人应该是在获得充分保障的基础上选择购买分红险,切不可为追求红利而购买保险。

了解自身需求

市民在购买分红型保险的时候,要正确分析个人保险需求,并充分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购买分红型保险比较适合收入稳定的人士,对于有稳定收入来源、短期内又没有一大笔开销计划的家庭,买分红保险是一种较为合理的理财方式。收入不稳定,或者短期内预计有大笔开支的家庭要慎重选择分红型产品,分红保险的变现能力相对较差,若中途想要退保提现来应付不时之需,可能会连本金都难保。

按需选择分红方式

目前,国内保险市场上主要是现金分红产品,少数公司也会推出一些保额分红产品。

现金分红又称美式分红,即保险公司直接以现金形式将盈余分配给保单持有人,后者可以直接领取现金,也可以用现金红利抵交未交部分的保费。如果不把红利提出,也可继续放在保险账户中累积生息。

保额分红产品的分红则是通过保额变化带来未来的收益,如果客户要在产品满期前领取红利,就要把未来的收益折算为现在的价值,折算后的收益会大打折扣,因此其红利领取方式不如现金分红灵活,只能通过满期领取、发生保险责任、退保或减少保额的方式获得实际红利。但退保或减少保额都会给投保人带来损失,尤其短期内退保或减少保额更不划算。

对此,保险专家建议,在选择分红方式时,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挑选。如果更看重红利领取的灵活性,可选择现金分红。如果不急于将红利取出,可选择保额分红或现金分红产品的累积生息,在长期内获得更好的收益。

相关知识

消费者,保险消费要按需出发,不能盲目跟风


黄金十月将至,又一轮消费热潮掀起。部分保险公司开始联手航空公司、旅行网开展合作,推出在线购买旅行意外险的促销活动,如额外获得航空里程积分与旅游抵用券等。

每逢节假日来临,购物、用餐、旅游、度假等,这些常态化的消费项目,往往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随着商家在商品营销与促销环节的不断创新,消费者获取商品及服务的方式也愈益丰富多样,诸如团购、积分、免费体验等招式层出不穷。

伴随着营销方式的不断出新,一个年轻又新兴的“消费族群”应势而生,他们洞悉市场上所有的折扣信息,了解不同商家的免费活动,还知道怎样获得性价比最高、最实惠的商品,这一族群被称作“精打细算族”。

****理财网网业内人士认为,千奇百怪的促销招式并不适用于保险产品的销售,原因在于,保险商品固有的专业化特性,使得消费者与保险商品之间在解决信息对称的问题上,往往存在天然的障碍。与此同时,消费者在接触保险时也往往心存疑虑,尤其遇上“促销”、“优惠”、“0元销售”等诱人字眼时,内心更会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为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保险消费观,尤其在消费热季更好地选购保险,****理财网网保险专家建议,保险消费要按需出发,不能盲目跟风。在产品促销活动中,优惠的价格、新颖的包装与诱人的礼品往往容易促成消费者“买椟还珠”的事实,一时忘记自己需要的是商品还是其赠品,以无形的产品形态存在的保险商品,更加需要消费者的冷静判断。

“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服务产品,保险满足的是人们对于风险保障与理财的需求,虽然不像一杯饮料与一件衣服那样看得见与摸得着,但它对于消费者而言,同样存在不同款式的选择。”中德安联人寿专家建议称,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保险需求与家庭财务状况,按需出发是选购保险的前提。

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消费者对于保险的认知度仍然较低。调查研究显示,近四成的人群对保险产品与保险公司知之甚少,保险理念的形成与保险知识的普及,仍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为增强客户对保险的切身体验与感知度,保险公司往往免费推出一些简易的短期意外险产品,主动让消费者接触与体验。事实上,这种让客户自主选择的推广方式对提升公众的保险意识很有帮助。中德安联人寿曾与新浪团购合作推出的“0元选购保险”活动,受到了很多年轻的网络消费群体的参与与关注,以团购形式推出的保险体验活动,最终吸引了近八千人的参与。

“只要证实是真实可靠的保险公司,送出的免费保险一定是真实可信的,假使客户在免费保险的理赔范围内出险,保险公司一定会依照承诺给予赔偿。”中德安联人寿专家认为,在促销旺季,消费者不必过于排斥免费保险赠送的机会,这样的促销手段,不失为消费者切身体验保险产品及其保险公司服务质量的好时机。

银行分红保险投保误区:勿盲目高收益


近期有不少市民咨询银行分红保险的问题,银行分红保险是什么?与保险公司推出的分红险有哪些区别?

银行分红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区别:

对缺乏金融知识的普通百姓来说,要想知道银行理财和保险理财的区别,首先必须了解目前市场上的保险理财,主要集中在变额寿险、万能寿险和变额万能寿险三个品种。这三种产品,一般是将投保缴纳的保费,分配到“保单责任准备金账户”和“投资账户”两个账户中。前者主要负责实现保单的保障功能,后者则用来投资,实现保单收益。

银行理财与保险理财的另一大区别,在于银行理财产品采取的主要是单利,即一定期限、一定数额的存款,会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收益空间。不论固定收益还是浮动利息,在理财期限内,银行理财产品都采取单利。

保险理财产品则不同,大部分是采取复利计算,即在保险期内,投资账户中的现金价值以年为单位,进行利滚利。

在保险理财产品中,变额寿险可以不分红,也可以分红(目前国内产品大多属分红型)。若分红,会承诺一个收益底限,分红资金或用于增加保单的现金价值,或直接用来减额缴清保费。万能寿险也会承诺一个资金收益底限,通常为年收益4%或5%。而变额万能寿险不会承诺,资金盈亏完全由投保人自己承担。投保人在选择变额万能寿险时要注意,某些代理人所出示的“资金收益表”,只是保险公司以前的盈利情况,并不代表今后“一定的”收益。

此外,银行理财与保险理财在支取的灵活程度上,也有所不同。银行理财产品都有固定期限,如果客户因急用需要灵活支取,就会有利息损失。而保险理财的资金支取,分几种情况:

一是可以灵活支取。如在合同有效期内,投保人可要求部分领取投资账户的现金价值,但合同项下的保险金额,也同时按比例相应减少,影响保障程度。如果全部支取,要扣除准备金账户的费用损耗,因为投保人已享受了一段时间的死亡保障,所以只返还保单现金价值,会造成较大损失。实际上,很多保险公司的万能寿险产品为满足保户的理财需求,在账户管理上讲求“保障少、投资多”策略,若投保人缴纳了10万元的保费,只需拿出其中2000元作责任准备金即可,其余9.8万元用来理财,并可灵活支取。

二是不可以随时支取,直至保险期满,死亡保障金和投资账户的现金价值可以一次返还。

银行分红保险投保须知:

现在银保多数销售的是理财分红型的产品为主,在储蓄时需注意:

1、银保产品满期还本+多于储蓄的利息,年利率在2-6%不等。

2、保险产品应清楚了解保险责任和利益,熟知保单中的内容。

3、一般银行保险满期在10年以上,缴费期为趸交、3年、6年居多!。

4、在储蓄时不要盲目接受银行工作人员的高息诱惑,有保单就是保险产品,而不是普通银行储蓄,不可以随意支取,如果中途客户随意退保可能有利益损失,缴费期内退保的本金也有可能亏损。

比如,对于一次性缴费的分红险产品。销售人员会通过宣传资料的掩饰,告诉我们在“高中低”三种情况下,我们投入的保费会有一个怎样的累积。实际上,分红部分并非保证利益,很多分红险的“分红”并不像消费者想象的那样“高额”。而且,每年的分红值通常都是按照保单当年的现金价值部分乘以分红率得出的结果,而不是以所有的保费投入为计算基础。

因此,当我们走进银行碰上工作人员推销分红保险时,一定要谨慎,不能偏听偏信。首先要弄清购买的是保险产品还是其他理财产品;其次要向销售人员索要投保提示和保险条款;第三,有效利用10天的犹豫期权利,一旦后悔投保,要争取在犹豫期内退保,以免产生资金损失。

保险知识,投保分红险切勿忽视保障


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主要由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组成。据统计,目前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不超过58%,远不能满足未来的养老缺口,而企业年金保险作为一种补充性养老保险,在退休收入中的替代率只有1%。一个家庭若目前每月收入为8000元,以70%的替代率计算,退休后生活费至少需要5600元,在不考虑通胀及利息的情况下,若以20年计算,退休时至少需要准备上百万元。在人口日益老龄化以及高通胀的背景下,未来养老如何“养得起、养得好”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平安人寿前日在宁推出“丰盈人生”银保专属产品,为个人通过商业养老保险增加养老金提供了一条稳健的增值渠道。

据平安上海分公司资深金融讲师仇伟忠先生介绍,该款银保产品属于分红型产品,以份数投保,年交保费1000元,最低投保5份。60岁之前,客户可以通过保单贷款,贷款期间,分红收益与保障不受任何影响,贷款最高额度为保单现金价(1914.00,22.10,1.17%)值扣除各项欠款后余额的80%。60岁保单周年日,客户开始领取养老保险金,保证给付20年,一直给到100岁,若20年内身故,可一次性领取20年保证给付的养老金与已给付的养老保险金的差额。该款产品还附加了重疾险,客户若在60岁开始领取养老金前发生了重疾,还会获得重疾保障。此外,客户还可在60、65、70、75、80周岁的保单周年日按3倍基本保险金额领取关爱养老保险金,可以保证领取5次。而产品分红可以依据被保险人当时的年龄,以红利作为一次交清的净保费,增加基本保额。

专家指出,社会养老保险作为基础保障,只能满足个人基本的生活需求。完善的养老保障应该由30%的社会养老保险、30%的企业年金和40%的个人理财养老组成。建议个人在享受社保的同时应尽早选择商业养老保险来维持老年生活品质,一般30岁左右投保养老险比较合适,每年的养老储蓄类保费支出不要超过目前年收入的8%-10%。

中德安联保险专家则提醒投保人,不要盲目地将分红险产品的分红作为衡量产品优劣的唯一标准,因为不同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产品的保费、保额、投保年龄、交费方式、保单年度、现金价值等都会影响分红水平;同时,不能把分红险当作投资产品简单地与基金、股票、储蓄等比较,否则会陷入只认收益、忽视保障的误区。

正确投保:投保人切勿年龄造假


很多人为了可以投保自己中意的保险产品,有的信息造假,有的年龄造假,对此,保险专家称这是属于错误的投保行为,容易引起保险纠纷。市面上不乏保险产品,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并不是不可能的,贪图利益,和侥幸心理,到最后吃亏的是自己。

案例一:郑先生说,某保险公司业务员余某向他推荐一款“福如东海”的亲子保险,但该险种要求孩子年龄必须达到6个月,可郑先生的儿子当时出生才3个月。

但余某说,可以先在投保单上把年龄填大一点,等孩子满6个月再改过来,并承诺一定可以改。郑先生就按余某的建议投了该险种。

今年3月,孩子过了半岁,他找到余某要求把孩子的年龄改过来,以免以后产生麻烦,但余某却说不能改了。郑先生于是投诉到公司,要求全额退保。

记者联系了该保险公司客服部后得知,投保时,保单上的年龄必须真实,且不可改动。由于是业务员的失误给客户造成损失,公司将按客户要求全额退保,并再为客户做一份合适的保险计划。

案例二:武汉的施女士打来电话,对其丈夫李先生因投保时隐瞒真实年龄导致保险公司拒赔提出了疑问。

1998年12月,李先生的单位为全体职工投保了简易人身险,每个职工150份(5年期),月缴保险费30元。2000年5月,该单位职工李先生因交通事故不幸死亡,他的家人带着单位开出的介绍信及相关的证明资料,到保险公司申领保险金。保险公司在查验这些单证时,发现被保险人李先生投保时所填写的年龄与其户口簿上所登记的不一致,投保单上所填写的64岁显然是不真实的。实际上,投保时李先生已有67岁,超出了简易人身险条款规定的最高投保年龄(65岁)。

于是,保险公司以单位投保时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已超出了保险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为理由,拒付该笔保险金,并在扣除手续费后,向该单位退还了李先生的保险费。

由于年龄在多数人身保险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不同年龄的人投保同一险种享受的保障以及所缴的保费往往有很大区别,因此,有些消费者为了追求高性价比的保障就选择了虚报年龄,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为了成功投保。有的消费者看中了一款保险产品,但由于受年龄的限制,被保险条款拒之门外。为了能投保,便采取伪造出生证明的方式,继而成功投保。

乍一看,消费者似乎成功地为被保险投保人送上了一份关爱,但是实际上这份保单却存在着隐患。由于被投保人的真实年龄并不满足保单所载明的投保要求,所以一旦发生事故,那么保险公司可以以消费者未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为由拒绝赔付。

保险合同上一般载明: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且真实年龄不符合该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的,公司可以全部或部分解除本合同,并在扣除手续费后,向投保人退还保险费。

这也就是说,一旦保险公司发现消费者的这种做法,那么保险公司随时可以解除这份保险合同,并且不承担任何责任。所以,与其担惊受怕地被保险公司发现,何不重新选择一份更加合适的险种呢?

为了降低保费。有些消费者为了享受既定的保障,又觉得按真实年龄投保保费太贵,于是铤而走险,故意报低自己的年龄,试图降低投保成本。

对于这类消费者,保险公司采取的措施是要他们补缴保费和利息或者降低给付比例。

保险合同中往往有这样一条: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或性别不真实,导致投保人实付保险费少于应付保险费的,保险公司有权更正并要求投保人补交保险费及利息(按合同约定利率计算),或在给付保险金时按照实付保险费与应付保险费的比例给付。

这一条款的存在对于因虚报年龄而少缴了保费的消费者是十分不利的。投保人本来是想要节约保费,没想到最后却要将节约下来的保费全部补齐,同时还要缴利息。如果投保人坚决不愿意补交保费,那么保险公司就会降低给付比例,这样的话被保险人所希望的保障就无法达到。

当然,除了以上两种较为普遍的情况,虚报年龄的原因还有很多,不过无论哪一种原因,最终的受害者都会是消费者本身。所以为了保障投保人自身的权益,应当“如实告知”被保险人的年龄,遵守保险行业的基本规则。

出国旅游投保切勿忽视三要点


出国旅游近些年来逐渐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时尚,出门在外一份保险可以给我们多一份保障,跟团旅游会有旅行社代为购买,自不必细说,那么如果是为境外自由行购买保险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随着社会不断地现代化,人们越来越多的注重生活质量,定期旅游成为很多家庭的选择,国内旅游多次之后当然要把视野放得更远,出国旅游渐渐成为时尚。可是出门在外保不齐有个意外,加倍小心固然降低发生的几率,终究无法保证永远拥有幸运,所以买一份保险是出国旅游必要的保障。

现代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计划地出国旅游。可是出国旅游是常常不免发生一些意外,这些意外事件看似发生的很偶然,可是谁也难保哪天自己会遇到,因此,出国旅游时前往别忘记了给自己买份出国旅游保险。

如果是跟团出游,则由旅行社代为购买保险,一般保险已经包含在团费中;如果选择自由行,则需要自行购买保险。通常来说,需要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国际紧急救援险、财物损失险。但在具体购买前,消费者还应注意以下3点:

1、了解目的地国家的相关规定

以欧盟为例,从2004年6月开始,去欧盟各国,办理旅游医疗保险成为签发申根签证的前提,所谓申根签证,是指任何一个申根成员国签发的签证,在所有其他成员国也有效,无需另外申请签证。另外,有些国家对投保金额也有一定的要求,如德国规定,保额最低不得低于3万欧元。

2、要量体裁衣

旅游保险的价格主要是根据出境天数、保障范围额度以及旅行目的地国家消费标准3大因素制定,因此,购买的险种,只要能够满足自己的风险保障需求即可,并非越高越好,消费者应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体裁衣。

3、选择合适的保险公司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各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区别较小,因此对消费者来说,首先要考虑的是保险公司的实力、机构和品牌优势。一般来说,实力雄厚,信誉良好,在国外有良好合作伙伴的公司应该成为首选。

此外,出国旅游选择保险的时候,切勿忽略以上三点基本事项,另外,类似出国探亲和务工,境外自由行也要跟据自身不同的目的地、出行时间长短和个人身体及经济状况,考虑具体选择哪种保险产品。

出国旅游保险的购买时需要遵照上述的基本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出国旅游保险。同时您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出行目的,进行选择。例如,出国探亲访友时,根据不同国家、出国时间长短和个人的身体情况,可考虑是否购买保险及何种保险品种;去国外务工者,在出国前一定要求雇主为自己购买人身意外险。如果还需购买其他保险,可根据目的地国家的具体情况选择险种。

分红险盲目退保不划算 应稳健理财


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在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理财规划,保险作为理财工具必不可少,分红险也因此受到了很多关注。有人会问,怎样购买适合自己的分红保险?购买分红保险后应注意哪些问题?

分红险如何挑选

选择险种:分红险涵盖的范围较广,主要有养老、教育、身故保障等,投保人须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择相应的产品。分红险产品可以再附加各种健康险、意外险或者定期寿险等产品的搭配,能很好地满足医疗和保障需求。

选择产品:由于分红险的收益率并不能提前固定和量化,产品的演示利率仅仅是作为参考,因此投保人需对有意向的保险公司多作了解,包括该公司的运营情况、行业评价、以往分红水平、投资经营风格、代理人的专业程度、公司服务水平等。

选择方式:投保人要根据现在以及将来现金流需求,选择适合的缴费方式和将来红利领取方式。保险人士介绍说,目前主要有两种分红方式,一种是现金分红,一种是保额分红。如果不急于将红利取出,可选择保额分红产品,增加保险金额;如对现金有需求,则可选择现金分红产品,灵活性更高。

分红保险产品分红水平不理想该怎么办?

购买分红保险的主要功能是拥有风险保障,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分红水平,分红水平与持有时间长短、市场环境、经济环境等诸多客观因素有关。无论是否分红、分红水平高低,任何时候消费者对于分红保险产品的分红水平都应该保持淡定的心态,应该将最终的红利分配看成一种“意外之喜”,并始终把享有风险保障作为持有分红保险的根本目的,尤其不要因为分红水平没有达到预期而退保,从而使自己受到不必要的退保损失。

选购分红保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公司实力

与传统寿险的定值给付不同,分红保险的利益是变动的。红利来源于保险公司的三差,既死差益、费差益、利差益。前两项各公司的差别不会太大,利差益则完全反映保险公司的实力与投资回报能力。如此一来,公司每年向客户派发红利不是定值,而是随保险公司的实际经营绩效而波动。客户未来获得红利的多少,取决于保险公司业务经营能力的强弱。因此,客户在选择购买时,要慎选保险公司

二、自我需求

自我需求也就是为什么要买,买多少。

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在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理财规划,在规划中,分散投资渠道已成为共识。保险作为投资保障的渠道之一,成为必选。客户要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以获取最大利益,保障投资安全。

三、综合考虑保障、综合收益以及附加险

分红保险本质是保险。保险产品与其他理财工具的本质区别是保障。因此,购买分红保险首先要看重其保障功能。目前市面的分红保险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应选择一些保障期较长、保障功能较强的分红产品,而不应对短期的收益率看得过重。

分红保险之所以受大众欢迎,就在于它在保障功能之外,另增了投资功能,既然是投资,就应该关注其收益。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我们在考虑分红保险的收益时,不应该局限于分红水平,因为分红保险在分红之外还有固定收益部分。所以考虑分红保险的收益应考虑其综合收益,既看分红又看固定收益,而且要认识到分红是不确定的。

专家提醒:分红险优势在于长期保障和投资,盲目退保不划算。

车险投保要谨慎 切勿因小失大


汽车已逐渐进入到人们的生活,让人们的生活出行更便捷,但是有些车主会感慨说:“买车容易养车难,养车的费用越来越高,许多车主开始精打细算,在车险问题方面认为只交交强险就万无一失了,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

交强险必须购买

从事汽车保险的冯小姐表示,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从2006年7月1日开始,所有的新车和保险到期的车辆续保必须购买车辆交强险。其中私家车保费为950元,保险公司将根据车辆销售发票进行判断。

由于新车大多对应的驾驶员是新手,出险率比较高,所以保险公司一般不愿意提供给新车很大折扣。但对于从事医生、记者、银行员工、公务员等职业的特定工作人员,保险公司认为他们的出险率会低于普通的购车人,所以也会有一定的优惠,折扣都在8折以下。

交强险是为交通事故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提供基本的保障,只买交强险在发生事故后,所得的赔偿相对较低,得不到全面的保障。所以在投保时应该考虑必要的商业险作为补充。

新车险种应“求全”

除了国家强制规定购买的交强险,新车主还需购买一些必要的商业险种,其中包括车损险、三责险、盗抢险、车上人员险等。车损险和三者险是最基础的,车子有个什么磕磕碰碰全靠车损险了,第三者责任险则是负责保险车辆在使用中发生意外事故造成他人(即第三者)的人身伤亡或财产的直接损毁的赔偿责任,通俗点说就是你撞到了别人的身体或财产需要赔付的责任。现实生活中因为三者险保额不够倾家荡产的情况很多,建议车主投保时选择50万元的保额,价格也贵不了多少。另外,不计免赔条款价廉物美,建议都选择投保。附加险方面,如果是新车、高档车可选择盗抢险、划痕险,如果是5年以上的旧车,建议投保自燃险。乘座险的性价比不高,保额低,保费高,车子如果长期家用,不如购买一份意外险来得实在。

按自身情况及车况 进行险种选择

1、新车旧车区别投保。投保新车,车主往往希望爱车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保障。车损险、盗抢险、车身划痕损失险这3个险种是很多新车主的选择。对于旧车而言,如果修理费用低,车主可以不予考虑车身划痕损失险。新车在前两三年可以不用保自燃险,但是旧车自燃险就很必要保了。

2、考虑汽车出入范围。汽车有无固定停放地点、停放地点是否安全、车子经常跑长途还是仅仅充当上下班的代步工具?这些都是车主投保时要考虑的因素。如果周边的不安全因素多,车主不妨考虑投保车损险、盗抢险、车身划痕损失险和玻璃单独破损险这些“保车平安”的汽车保险种类。如果汽车只在省内使用,可以选择固定省内行驶,这样也会省下一部分钱。

3、视驾驶人技术而定。新手上路,车损是最容易发生的情况,磕磕碰碰在所难免。车损险、车身划痕损失险自然成为新手的明智选择。如果您的车是进口车,最好加保一个玻璃单独破碎险,主要是考虑到进口车的玻璃价格不菲。为爱车投保之余,也要为人身安全投保。商业第三者险和车上人员责任险就能为车上司机乘客和车外第三者“护驾”。技术不娴熟的车主投保时要注意汽车保险种类的全面搭配。

保险给了我们一份安全的保障,生命安全永远是无法替代的,切记一定要安全驾驶,千万不要投机取巧,自身的安全重要。

切勿钻保险犹豫期空子_保险知识


临近假期,不少人开始为假期出游做起了意外险保障计划。在别人为选择谁家产品性价比更高而挠头时,南京的王先生却意外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免费享受意外险。他的如意算盘是巧用保险10天的犹豫期,先投保,如果7天长假后安全回来,就在犹豫期内退保。

原来,王先生最近打算给家人投保重疾险。在咨询时,保险专家为他推荐了一款某公司即将退市的产品,并告诉他该款产品保障全面,性价比高。专家称,因为产品即将退市,最好先投保,然后再进一步详细了解保单内容,如果实在不想买或发现的确不适合自己,可在犹豫期全额退保。这样就不会因为考虑过长时间耽误购买了。

正是这番话,让王先生对“在犹豫期内全额退保”产生了兴趣。他计划十一假期驾车出游,原本准备在出发前买一份意外险,犹豫期的存在让他萌生了一个“好主意”能否在出游前夕投一份综合意外险,出游回来后,仍处于保单的犹豫期,若发生不测,可以拥有相关的保障;若平安无事,还可顺利退保呢?这样分文无损,岂不一举两得?

果真有这样的空子可以钻吗?据介绍,保险行业确有犹豫期一说,它是指从投保人收到保单并书面签收之日起10日内的一段时期,如果认为险种不适合自己,可以退保。但并非所有保险产品都设有犹豫期,而专指长期人身保险(纯寿险和健康险)。意外险的保险期间多为一年或一年期以下(俗称短期人身险),并不存在犹豫期。

一般而言,犹豫期是为了让客户有更充足的时间来仔细考虑所购买的产品是否合适而设置的。客户在购买长期人身保险后,若在犹豫期内解除合同,保险公司将按规定扣除10元的工本费。不仅短期人身险无法享受到全额退保,目前不少公司虽然都推出了涵盖意外险赔付的综合保障计划(寿险综合意外险),也打出了全额退保的招牌,但这些产品在退保时也不是真正的全额退保。

据保险专家介绍,各家保险公司在保险合同中都会有明确的规定,如果犹豫期只写入寿险条款中,那么意外险将不存在犹豫期,退保时并不退还意外险保费;如果犹豫期写入公共条款中,则表明意外险也将附带有犹豫期。不过,诸如此类在犹豫期退保,寿险保费可以如期退还,可是意外险保费将按一定比例扣除。各家公司扣除保费的比例不尽相同,如有的公司扣除40%,有的公司可能扣除的会稍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