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地震预防措施及不同场合如何避震

2020-11-24
不同年龄如何规划保险 家庭储蓄及保险规划 如何规划保险

据地震专家观点,我国大陆仍将处于地震活跃期。因此,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我们有必要学习地震预防措施,并熟知在不同环境下地震万一发生应该采取哪些行动避震。

地震预防措施

(1)室内的高柜一定要和墙体固定在一起,以免倒下时砸到人或者堵住逃生的路;(2)在较高的家具上面不能放置较重的物品,以防砸伤人;(3)将一些贵重的物品固定住,比如电脑电视等,一方在地震时被震得脱落;(4)室内房顶上的吊灯、挂件等物品一定要系牢;(5)把阳台栏上的花盆等杂物放到安全的地方;(6)不要在室内安放易燃易爆的物品以及农药和有毒物;(7)在正门外、走廊等通道不要堆放杂物;(8)一定要安装警报器;(9)最好在家里准备一个应急背包,地震急救包会包含:食品、水、手电筒、打火机,还有一些紧急医疗用品。(10)轻微地震过去之后,一定要马上看电视或者听广播,因为小的地震有可能是大地震来的前兆,看新闻就可以判断是不是要赶紧避难。

不同环境避震指南

1.在学校如何避震?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1)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2)不要回到教室去。(3)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4)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2.在街上行走时如何避震?在街上行走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3.车间工人如何避震?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4.地震发生时行驶的车辆应如何应急?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

5.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如何应急?地震一旦发生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6.在百货公司如何避震?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7.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①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保护好头部;②千万不要慌乱拥向出口,避开人流的拥挤,避免被挤到墙或栅栏处;③在商场、书店、展览饱、地铁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远离玻璃橱窗、柜台或其他危险物品旁边;④在行驶的电(汽)车内要抓牢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避震要点

在地震时一定要冷静对待,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美国红十字会灾难教育部前总管罗伯茨(Rocky Lopes)强调,根据对加州地震生还者所作的综合统计,地震最危险的伤害因素并非轰然塌下的屋顶,而是四处乱飞的家什和碎玻璃。“伏地、遮挡、手抓牢”(Drop,cover and hold on)的地震口诀正是针对这个。这个口诀教导大家,在地震来临时要赶紧钻到桌子下边或用靠垫捂住最脆弱的头部,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手牢牢抓住桌子腿并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动的准备。

家庭避震秘笈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旁边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3)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相关知识

震后灾区可能出现的疫情及其预防措施


从以往情况的看,震后灾区疫情会大于地震的危害。因为震后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受到极大破坏,卫生基础设施损坏严重,供水设施遭到破坏,饮用水源会受到污染,是导致传染病发生的潜在因素。加之人员伤亡惨重,动物尸横遍野,容易导致病菌病毒扩散、如果不加强预防,容易导致疾病爆发尤其是传染病流行,如霍乱、甲肝、伤寒、痢疾、感染性腹泻、肠炎等肠道传染病,如乙脑、黑热病、疟疾、鼠疫、炭疽、流行性出血热等人畜共患病。本文将为您介绍震后灾区可能出现的疫情及其预防措施。

震后灾区可能出现的疫情

(1)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甲肝、伤寒、痢疾、感染性腹泻、肠炎等;(2)虫媒传染病,如乙脑、黑热病、疟疾等;(3)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炭疽、狂犬病等;(4)经皮肤破损引起的传染病,如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等;(5)常见传染病,如流脑、麻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等;(6)震后房屋倒塌,使食品、粮食受潮霉变、腐败变质,存在发生食物中毒的潜在危险;(7)由于水源和供水设施破坏和污染,存在饮水安全隐患问题。

震后再去疫情预防措施

1.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注意饮水和饮食卫生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保护水源,特别是生活饮用水,免受污染。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净水片)消毒生活饮用水。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不吃腐败变质或受潮霉变的食品,不吃死亡的禽畜,不用脏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碗筷应煮沸或用消毒剂消毒,刀、砧板、抹布也应严格消毒,生熟食品应该分开存放,水产品和海鲜食物要煮熟煮透再吃。注意环境卫生,消灭蚊蝇。不随地大小便,粪坑中加药杀蛆,动物尸体要深埋,有条件的可加放生石灰消毒,土层要夯实。要及时消除垃圾、污物、环境消毒、管理好粪便、垃圾。

2.虫媒传染病的预防

积极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黑热病等虫媒传染病,陇南市是亚热带地区,应采取灭蚊、防蚊和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实行24h值班和疫情网络零报告制度,控制和管理传染源,家畜家禽圈棚要经常洒灭蚊药,病人要隔离。清扫卫生死角,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切断传播途径。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蚊虫叮咬,夜间睡觉挂蚊帐,露宿或夜间野外劳动时,暴露的皮肤应涂抹防蚊油,或者使用驱蚊药。根据疫情监测动态,及时给易感人群接种乙脑疫苗,同时做好斯锑黑克、喷他脒、乙胺嘧啶、伯氨喹等紧缺药物的储备,一旦发生黑热病和疟疾方可有效治疗。

3.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预防

要加强人间和畜间疫情监测,及时与畜牧兽医部门互通信息,以便有效处置首发疫情,严防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炭疽等疾病的发生或流行。(1)大力开展防鼠、灭鼠和杀虫、灭蚊为主的环境整治活动,降低蚊、虫、鼠等传播媒介的密度;(2)要管好家禽家畜,猪、狗、鸡应圈养,不让其粪便污染环境及水源,猪、鸡粪发酵后再施用,死禽死畜要消毒后深埋;(3)管好粪便厕所,禁止随地大小便,病人的粪尿要经石灰或漂白粉消毒后集中处理;(4)临时居所和救灾帐篷要搭建在地势较高、干燥向阳的地带,在周围挖防鼠沟,要保持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和保持地面干燥。床铺应距离地面2尺以上,不要睡地铺,减少人与鼠、蚊等媒介的接触机会;四是要做好鼠疫疫苗、出血热疫苗和有关药物的储备,以便应急使用。

4.预防经接触和土壤传播的疾病

由于地震房屋倒塌,地面裂缝,山体坍塌,江河污染等原因,造成人员外伤,易引起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和经土壤传播的疾病发生,对各种原因引起皮肤破损的人员必须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对伤口进行清创缝合,给予有效的抗炎对症治疗,严重的送医院救治,教育广大群众破损的伤口不要与土壤直接接触。

5.震后灾区饮食注意

(1)不能吃的食品:被水浸泡的食品,除了密封完好的罐头类食品外都不能食用;已死亡的畜禽、水产品;压在地下已腐烂的蔬菜、水果;来源不明的、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严重发霉(发霉率在30%以上)的大米、小麦、玉米、花生等;不能辨认的蘑菇及其他霉变食品;加工后常温下放置4h的熟食等。(2)要正确加工食品:粮食和食品原料要在干燥、通风处保存,避免受到虫、鼠侵害和受潮发霉,必要时进行晒干;霉变较轻(发霉率低于30%)的粮食的处理,可采用风扇吹、清水或泥浆水飘浮等方法去除霉粒,然后反复用清水搓洗,或用5%石灰水浸泡霉变粮食24小时,使霉变率降到4%左右再食用。

6.震后灾区饮水安全注意

选择合格的水源并加以保护。首选井水,水井应修井台、井栏、井盖及井周围30m内禁止设有厕所、猪圈以及其他可能污染地下水的设施,打水应备有专用的取水桶;其次选没有污染的山泉、小溪和上游水,并划定范围,严禁在此区域内排放粪便、倾倒污水垃圾等;最后,可根据情况选接自来水供水管线、打手压泵小口井等,集中式的饮用水水源取水点必须由专人管护。饮用水的处理与消毒:饮用水要经过澄清、过滤、消毒等处理后方可饮用。

7.尸体挖埋工作注意事项

(1)挖掘、搬运和掩埋尸体作业人员,要合理分组,采取多组轮换作业,防止过度疲劳,缩短接触尸臭时间;(2)尸体挖埋作业人员要戴防毒口罩,穿工作服,扎橡皮围裙,戴厚橡皮手套,穿高腰胶靴,扎紧裤脚、袖口,防止吸入尸臭中毒和尸液刺激损伤皮肤。(3)挖埋尸体人员作业完毕,先在距生活区50米左右的消毒站脱下工作服、围裙和胶靴,由消毒人员消毒除臭,把橡皮手套放入消毒缸内浸泡消毒。双手用3%来苏液浸泡消毒,再用酒精棉球擦手,最后用清水肥皂洗净,有条件时淋浴或擦澡。进宿舍后换穿清洁衣服。对运尸车和挖埋尸体工具,要停放在消毒站,由消毒人员用高浓度漂白粉精、三合二乳剂或除臭剂消毒除臭。(4)要把开水送到作业人员口中,防止污染饮用水和水碗。挖埋作业人员应在特设的临时食堂就餐。

地震把房子震倒了,保险公司赔不赔?


自然灾害防不胜防,总是突然之间降临,但是在很多的保险产品中,自然灾害造成的伤害是不被理赔的,一起看看下文介绍。

天灾之下,人的生命总是脆弱的。

除了人员伤亡,地震带来的财物损失也很严重。

遇到天灾,是不是提前买了保险就能防患于未然呢?

车险:

买了车险遭遇地震不一定能赔付,大部分保险公司把地震列为免责条款,但如果地震造成高空坠物把车砸坏了,这种情况可能得到理赔。

家财险:

家财险可能很多人比较陌生,这款保险能保房屋、室内财产、装修等,如果你家遭遇入室抢劫,这种保险就能赔。

火灾、台风、暴雨、洪水、泥石流等造成的财产损失家财险都赔,但地震却是免责条款。地震一来,对房屋就是毁灭性打击,保险公司估计要亏掉底裤。

如果特别需要保地震方面的责任,要单独购买地震险。即便如此,常发生地震的地方如四川雅安等保险公司也不一定保。

哪些保险确定能赔

寿险、个人意外险、旅游意外险:

保险责任中一般包含地震责任,身故或者伤残,受伤以及住院也会得到相应的保险金赔付。

假如是旅行社送了你旅行社责任险和学校责任险,你以为有了保障,实际没有。这种赠险因为便宜,地震都被列入了免责条款,真赔不了。

医疗险:

符合赔付条件的即可理赔。刚刚看到新闻,不少保险公司针对这次事故开启了绿色通道,简化了理赔手续,有的公司还把免赔额免了,开通了医疗垫付功能。

地震中突发心脏病怎么办

啧啧,如果不幸中加上不幸,地震中突发心脏病、脑溢血等意外疾病,保险公司就要先做一番调查了,这到底是和地震关联度有多大,然后再决定是否赔付。

其实,仔细看看上面的赔付范围,保险公司是有个原则的:那就是保人不保财。地震导致的身故、受伤就诊这方面保险公司比较慷慨,如果是财产一般的保险都把地震列入了免责的范围。

当地震来临,大家要学会自救,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平时可多关注一些地震的自救指南,这样当地震来临的时候,才能临危不惧,有效应对。

猝死的诱因及如何预防心源性猝死


猝死的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在发病后一小时以内,出现未能预料到的突然的死亡现象。近几年,我国猝死现象日益多发,其中因为心脏原因所引起的猝死人群已经达到了54万之多,这个数字让人感到诧异,也不得不对于猝死的症状重视起来,因为恶性的心律失常所以导致出现心脏性猝死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占到了百分之八十左右。那么,容易诱发猝死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预防心源性猝死呢?本文将为您介绍。

猝死的诱因有哪些?

(1)基础性疾病:猝死有三个特点,分别是死亡急骤、死亡出人意料、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世界卫生组织曾规定,发病24小时内死亡为猝死。其中,心脏猝死占了75%,也就是心源性猝死。剩下的1/4为非心脏猝死,这里面,脑源性猝死(脑出血等)、夜间睡眠呼吸暂停、肺栓塞等,又占前几位。根据临床统计,绝大部分心源性猝死的患者,都有基础性疾病,比如说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或者说有冠心病等心脏病。一个人会猝死,说明他的疾病一般已经达到一定程度了。没有严重的病理基础,即使病发也不足以危及性命。

(2)洗澡:如果洗澡水过冷或过热,对血管是个强烈的刺激,是会诱发猝死的。简单地说,根据热胀冷缩原理,过热的水刺激皮肤,血管会扩张而降低血压。相反,过冷的水会刺激血管而增高血压。血压的波动势必加重心脏负担,诱发疾病发作。

(3)喝酒:假设,病发前一晚,喝的酒度数比较高,喝的量也比较多。那么,酒精起初会刺激他大脑兴奋,但随着饮酒量的上升,他会出现醉酒状态,反过来酒精也会抑制大脑的活动。一会儿兴奋,一会儿抑制,就会影响大脑里面一个叫做“心脏调节中枢”的功能,由此就会诱发心脏病。

(4)清晨起床:统计发现,早上起床后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几率,比其他时段要高。晚上睡觉时,人体由迷走神经控制。早上醒来后,由交感神经控制。刚醒来时,人体神经功能的调节还不稳定,并且交感神经在肾上腺素与内分泌系统调节的作用下,会引起血压升高。医学上有个词叫“晨峰”,指的就是这个。睡觉时人是平躺的,起床后人体位的突然改变,也会导致血压的波动。所以,早上要坚持“三个一分钟”:即醒来后养神一分钟,不要急于起床;坐起来后停留一分钟,不要急于下床;下床后站立一分钟,不要急于运动,这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

(5)天气:降温是导致心脑血管病人意外的直接原因。因为气温骤降,血管收缩强烈。高志伟原本就患有冠状动脉硬化,他的血管比较脆弱同时可能伴有栓塞。这样的血管遇冷刺激后容易破裂,一旦大出血,就会导致心脏骤停。

如何预防心源性猝死?

专家建议,定期做个运动试验(即在跑步机上跑步的同时做心电图检查)检查蛮必要的。比如冠状动脉堵塞,堵了一半或2/3,人体可能一点反应也没有,做心率检查也可能是好的。但是在运动时做心率检查,冠状动脉堵塞的检出率在95%以上。另外,及时发现身体变化和疾病危险因素,同时家人也要学会必要的心肺复苏技能。如发现突然昏厥的人,5分钟内紧急进行心肺复苏可以大大提升生还率(同时尽快拨打120呼救)。

相关链接:

醉酒后剧烈运动易猝死

喝完酒去睡觉,其实有助于恢复体力。但人在醉酒时,由于酒精的作用,人的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深度麻醉时甚至咳嗽反射也会短时丧失。若这个时候,醉酒者平躺仰卧并大量呕吐,可能会误吸大量呕吐物进入气道。轻者造成吸入性肺炎,影响后期的治疗;重者造成窒息,最后猝死。此外,酒后猝死可能与死者本身患有疾病有关,如本身胰腺有问题,但平时很正常,喝完酒、吃得油腻就可能会诱发急性胰腺炎等。

泸州63岁大爷冬泳后猝死

昨日早晨,已经坚持在长江游泳近8个月的退休大爷卢良洪和朋友张世渝一同去游泳。张世渝介绍,他和老卢大概在水中游了7分钟,他还问过老卢“感觉怎么样”,而卢良洪答“和平时没什么差别,还可以”。张世渝告诉记者,两人正换衣服时,他听见卢良洪发出一声“哎哟”,然后就向后倒去。看见这一幕,张世渝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救护车10分钟内就到了现场,经过40多分钟的抢救,没有将卢良洪抢救过来。昨日下午,死者卢良洪的家属徐开燕称,老卢平时身体健康,但血压偏高,服用降压药。“120救护车现场抢救时,医生告诉我们,初步认定为心肌性猝死。”那么,到底哪些人适合冬泳?昨日下午,记者采访了泸医附院心内科主任、教授范忠才。“本身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具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群,不要冬泳。”范忠才提醒,冷水刺激身体后,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突发心率失常,发生意外,人容易猝死。

高原旅游必备物品清单及如何预防高原病


赴青藏高原旅游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高原旅游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按照高原旅游必备物品清单准备一切必需品,还要为预防高原病做好一切准备等等。

高原旅游必备物品清单

1、 药品:黄莲素、感冒冲剂、百服宁、维生素C(泡腾片)、润喉片、创可贴、万金油、口腔清新剂、润滑眼药水、洋参片、胃药。西藏地处高原,大部分游客会或多或少有高原反应,只要注意休息饮食得当(切勿吃的太饱,增加肠胃负担),自然会克服;可服用一些缓解高原反应的药品:高原安或红景天胶囊、诺迪康胶囊(对缓解极度疲劳很有用)到达后继续服用(3-5天)、西洋参含片(对缓解极度疲劳很有用)、百服宁(控制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速效救心丸(不可多服)、丹参丸(治疗心血管)、葡萄糖液(效果不错)等等,对于高原适应力强的人,一般高原反应症状在1-3天内可以消除,适应力弱的需3-7天。严重者可适当吸氧,或吊盐水。如果您能适应酥油茶的味道,您也可以多喝一些酥油茶,对缓解高原反应也有一定的作用。

2、背囊和腰包。背囊一大一小,小背囊作为日间活动之用,以能放入大背囊为好;贴身腰包用来收藏财物和重要证件。

3、日用品:墨镜、防晒霜、帽子(或户外多用头巾很好用)、毛巾、牙刷、牙膏、肥皂、湿纸巾、卫生纸、拖鞋、防晒霜、润唇膏、洗发沐浴液、梳子、镜子、保温水壶、睡袋(因除拉萨,其他住宿比较脏)女士个人卫生用品。塑料绳(挂毛巾)、塑料袋(装赃衣、物品)、勺子、饭盒、保温水壶、瑞士军刀

4、衣物:高原气候早晚温差极大。所以要带羽绒服(连帽子最好),羊毛衣、羽绒手套、保暖鞋衬袜。

5、防晒品:因日照强烈,外出要带太阳镜、太阳帽和防晒油等。女生要带高度防晒霜。

6、电器:相机及电池、SD卡或数码伴侣、全球通手机充好钱、手机及充电器、手摇充电器(含多插口可充手机相机等)、吹风机、剃须刀。

7、保险。高原气压低、温差大、干燥多风,很多久居城市的人们往往高原反应严重,加上滇、藏等地位置偏远,医疗设施分散落后,游客涉险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后果可能十分严重。建议购买一份有针对性的高原游保险,不仅囊括了高原反应和意外事故保险,还提供24小时境内紧急救援服务。

预防高原病注意事项

一、有心、肺、脑和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不宜进入高原。平时身体素质好,进入高原后一般高原反映现象相对较轻,但进入高原前最好少吸烟、少喝酒,防止上呼吸道感染,防止剧烈运动、过度劳累及过度激动,带上必须的应急药品。由于高原反应所产生的费用由客人自理。

二、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乐观情绪。否则过分担心,思想焦虑,睡眠欠佳,反而会加大了脑组织耗氧量,导致高原反应或高原反应加重。

三、高原反应一般都可自愈。症状较重的,对症治疗即可。如吸氧、止痛、口服去痛片和安定片,藏药“红景天”口服液均可缓解高原反应。对极少出现的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病人须大量吸氧,并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迅速转送低海拔的地区,治疗效果较好。

四、高原气候多变,尤其是早、晚气温偏低。一般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6--8摄氏度。所以衣着一定要注意保暖。即使夏季,内地来的人也需准备羊毛衫、保暖内衣等。冬季气温较低,更需注意防寒抗冻。高原日照强烈,在户外活动时要戴上墨镜和太阳帽,以防紫外线损伤皮肤。去探险或登高山旅游,则要计划好阶段性适应锻炼,不应冒然进入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区,以防出现不测。

五、饮食应选择高原热量易消化食物,不可暴饮暴食,晚餐时尤应注意不可过量,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使心肺受压,造成胸闷心慌。睡眠可采用半卧位,以减轻心肺负担。

地震的形成及危害介绍


2月12日17:19,新疆于田发生7.3级地震,据了解,此次地震与汶川、玉树、芦山地震同属一个地块。有关专家认为,近年来我国大陆处于地震多发期。地震灾害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地震的形成及危害,以加深大家对地震灾害的了解。

地震的形成

根据现代科学理论,地震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地壳中。地震共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四种:

(1)构造地震是指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当地应力达到并超过岩层的强度极限时,岩层就会突然产生变形,乃至破裂,将能量一下子释放出来,就引起大地震动,这类地震被称为构造地震,占地震总数90%以上。

(2)火山地震是指在火山爆发后,由于大量岩浆损失,地下压力减少或地下深处岩浆来不及补充,出现空洞,引起上覆岩层的断裂或塌陷而产生地震。这类地震数量不多,只占地震总数量7%左右。陷落地震是由于地下溶洞或矿山采空区的陷落引起的局部地震。

(3)陷落地震都是重力作用的结果,规模小,次数更少,只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人工地震和诱发地震是由于人工爆破,矿山开采,军事施工及地下核试验等引起的地震。

(4)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触发某些断层活动,引起的地震称诱发地震,主要有水库地震,深井抽水和注水诱发地震,核试验引发地震,采矿活动、灌溉等也能诱发地震。我国广东新丰江水库自1959年10月建成蓄水以来,截止到1987年,已记录到337次地震,其中1962年发生了6.1级地震,使混凝土大坝产生82米长的裂缝。

地震的危害

(1)地震所造成的直接灾害。如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 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 此外,在有些大地震中,还有地光烧伤人畜的现象。

(2)地震的直接灾害发生后,会引发出次生灾害。 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大。1932年日本关东大地震,直接因地震倒塌的房屋仅1万幢,而地震时失火却烧毁了70万幢。 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 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 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 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 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相关链接:

地震震级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地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地震级别的一般划分如下:1.一般将<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2.1≥级,<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3.≥3级,<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4.≥4.5级,<6级的称为中强震;5.≥6级,<7级的称为强震;6.≥7级的称为大地震;7.≥8级的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地震烈度一般划分如下:1.小于三度:人无感受,只有仪器能记录到;2.三度:夜深人静时人有感受;3.四~五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4.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5.七~八度:房屋破坏,地面烈缝;6.九~十度:房倒屋塌,地面破坏严重;7.十~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我国近年来发生的较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2804秒,四川汶川、北川发生8.0级地震,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此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总伤亡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

2010年4月14日7:49,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这是玉树有记录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灾害,涉及玉树州6个县19个乡镇。此次地震造成2698人遇难、270人失踪。

2011年3月10日12:58在云南盈江发生5.8级地震,造成25人遇难,314人受伤,10余万间房屋顷刻间倒塌损坏。

2013年4月20日8:02,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成都、重庆及陕西的宝鸡、汉中、安康等地均有较强震感。地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1万余人受伤。

2013年7月22日7:45,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约20公里。地震共造成95人死亡。

20世纪以来的世界八大地震

1、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里氏9.5级。发生在智利中部海域,并引发海啸及火山爆发。此次地震共导致5000人死亡,200万人无家可归。

2、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64年3月28日):里氏9.2级。此次引发海啸,导致125人死亡,财产损失达3.11亿美元。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区、加拿大育空地区及哥伦比亚等地都有强烈震感。 >>防震救灾小知识

3、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57年3月9日):里氏9.1级,发生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德里亚岛及乌那克岛附近海域。地震导致休眠长达200年的维塞维朵夫火山喷发,并引发15米高的大海啸,影响远至夏威夷岛。

4、(并列)印度尼西亚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里氏9.0级,发生在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上的亚齐省。地震引发的海啸席卷斯里兰卡、泰国、印度尼西亚及印度等国,导致约30万人失踪或死亡。

4、(并列)俄罗斯大地震(1952年11月4日):里氏9.0级。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夏威夷群岛,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5、厄瓜多尔大地震(1906年1月31日):里氏8.8级,发生在厄瓜多尔及哥伦比亚沿岸。地震引发强烈海啸,导致1000多人死亡。中美洲沿岸、圣-费朗西斯科及日本等地都有震感。

6、印度尼西亚大地震(2005年3月28日):里氏8.7级,震中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离三个月前发生9.0级地震位置不远。目前已经造成1000人死亡,但并未引发海啸。

6、(并列)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65年2月4日):里氏8.7级。地震引发高达10.7米的海啸,席卷了整个舒曼雅岛。

7、中国西藏大地震(1950年8月15日):里氏8.6级。2000余座房屋及寺庙被毁。印度雅鲁藏布江损失最为惨重,至少有1500人死亡。

8、俄罗斯大地震(1923年2月3日):里氏8.5级,发生在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并列)印度尼西亚大地震(1938年2月3日):里氏8.5级,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班达附近海域。地震引发海啸及火山喷发,人员及财产损失惨重。

8、(并列)俄罗斯千岛群岛大地震(1963年10月13日):里氏8.5级,并波及日本及俄罗斯等地。

保险知识汇总,延安市局四项措施预防养老保险费收入下滑


今年上半年,延安市养老保险费完成13754.63万元,同比下降11.92%,减收1861.77万元;养老保险费收入严重滞后,短平均进度74个百分点,短收38745万元。延安市局针对全市养老保险费相对往年收入下滑,收入严重滞后的不利影响,正确认识形势,采取更加有力措施,认真抓好费和基金征收管理工作。一是积极与养老经办处召开联席会议,科学合理分解计划,具体分析收入下滑的具体原因,及时改进工作不足,使计划分解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二是借助费源监控预警系统的预警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税费共管户同申报同征收的力度,规范税务按月征缴、企业按月缴费行为,严肃征缴纪律,力争在三季度达到征收进度。三是严格考核,规范管理。要求全系统各征收单位制定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日常管理考核办法,达到以严考核、强管理促进收入的目的。四是提高缴费服务水平。在优化缴费服务上,既借鉴纳税服务一些好的做法,也积极创新适宜社保费和基金各环节的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对税务征缴基金工作的大力支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