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保险知识汇总 育儿储备早投资多收益 保险基金都需要

2020-10-15
保险需要规划 新入保险需要懂的知识 保险生活需要规划

“六一”儿童节到了!每年“六一”都是家长给孩子买礼物的高峰期,其实,儿童节最好的礼物不是糖果和玩具,而是一个美好未来的基础。

为孩子打造未来坚实的基础,家长们不妨考虑将基金和保险相结合,保险做“守门员”,帮家长守住保障的底线,而基金则像“前锋”,帮家长累积更多的育儿费用。

陈先生从儿子刚出生就每月定期定额投资2000元买基金,假设平均年报酬率为10%,他投资8年就不再扣款,然后让本金与获利一路成长,到了孩子13岁读初中时,本利和已达约47.5万元;而如果陈先生在孩子5岁时才开始投资,同样是每月2000元,10%的年报酬率,到孩子13岁时,才累积到29.5万元。陈先生同样的投资8年,投入同样的本金,早投资5年,就可以多赚近20万元。

理财专家们认为,在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短期波动性较强的市场环境下,基金定期定额投资是普通投资者分享市场收益的较好的办法。

将定投基金尤其是定投股票基金作为育儿储备的首选,长期投资可获较高的收益是主要原因。家长只有敢于承担适度的风险,才可能获得更高回报。假设有两种投资方案,第一种年收益率为10%,第二种年收益率为7%,同样坚持在30年中每月投资1000元,尽管10%只比7%高出3个百分点,但30年后,前者的本利和是226万元,后者的本利和则只有122万元,比前者足足少了100万元。

不过,对于储备育儿费用,高收益固然重要,但稳健性亦不可少。到了不得不交学费时,能够保证拿出一笔钱来更重要。在这方面,保险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

保险是唯一具备“雪中送炭”功能的理财产品,目前,市面上已有的少儿险计划丰俭由人,可为孩子提供完善的风险保障(见表一),且少儿险产品通常都有豁免条款可供选择,在合同期内,如果负责缴纳保费的家长发生意外或者因故丧失缴费能力,可以豁免未缴的保费,而对孩子的保险保障依然有效。

案例一:

每月500元

18年本金翻倍

与普通基金投资相比,基金定投门槛较低,投资者每月的小额资金投入,即可为子女的未来储备一笔可观的教育基金。

目前,市场上已有不少由父母专门给孩子做的宝贝类定投,以易方达基金的“我爱宝贝”基金定投计划为例,父母可选定易方达旗下一只或几只基金,每期(通常为一个月)在约定日期以约定金额自动为宝贝进行投资,除了第一次办理需要本人亲自到银行或登录基金公司网站办理外,之后的扣款自动由银行或基金公司代劳。

例如,李先生从孩子1岁开始,每月节约500元进行基金定投,一直坚持到孩子18岁时停止扣款。以上证综指过去19年实际复合年收益率12.63%计算,如果投资者参加工银瑞信圆梦定投下的春晖教育计划,投资者每月定投500元,到孩子18岁时,则有望攒出30万大学教育经费。

提醒:定投升级选择更灵活

现在最普遍的定投方式是每月固定划款,但考虑到投资者每月现金流量的差别以及市场环境的变换,家长定投金额和时间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可考虑参与银行推出的传统定投升级业务。

如工银瑞信联合工行推出的“基智定投”采用定时定额和定时不定额两种投资方式。投资者只要设置每月扣款的基准金额,以及指数种类和均线种类,定投金额就会根据证券市场指数自动化。在证券市场指数低于该指数均线时,增加每月扣款金额;在证券市场指数高于该指数均线时,减少每月扣款金额。“基智定投”自动地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投资额度,逢高减筹,降低申购成本;逢低加码,获得更多份额。

案例二:

保费豁免为儿童险上安全锁

专家建议,家长都应考虑购买一份保费豁免附加险,来确保一旦不幸发生,给孩子的保险保障仍然可以继续有效。保费豁免功能可说为儿童险上的安全锁。

假设李先生一年前为刚出生的儿子投保了5万元保额的教育年金保险,并附加了5万元保额的附加儿童重疾险,原本打算分期缴纳保费至宝宝18岁,每年缴保费5026.5元,到了宝宝18到21岁,每年可领15000元的大学教育金,25岁保险期满还可领回40000元。

缴费一年后,李先生发现每年投资5000元基金,到18岁后,每年拿到的钱比投保多得多。于是第二年,李先生退了保,投入1万元到基金中。

然而,第二年,李先生不幸意外身故,生前为宝宝教育作出的投入只有这1万元,而即使今后每年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保持在10%,由于没有了后期投入,到宝宝18岁时,也只可以累计45000元左右。

如果没有退保,由于教育金保险具有保费豁免功能,在投保人不幸身故后,将豁免以后各期保险费,保险合同依然有效,那么,即使没有了后期的投入,李先生生前同样投入10000元左右,仍可保证为宝宝在18岁到25岁提供共计10万元的资金用于教育,还可以为其25岁前患上重大疾病提供50000元的医疗费。

提醒:最好分期交保费

保费豁免是给孩子购买保险最应该关注的条款,但并不是所有的保险产品都有保费豁免条款,对于没有此条款的主险,市民应附加相关的“少儿险保费豁免保险”,作为附加险的保费豁免保险费用通常都比较便宜。

同时,如果投保的教育金保险可豁免保费,最好选择分期交保费的期缴方式,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保费豁免的作用。

相关阅读

养老保险投资早规划


专家表示,保险本来是人遇到意外时分散风险的一种方式,但将保险作为礼物以后,使原本用来预防灾祸的保险变得更有亲和力。送礼其实就是送上一份祝福,送一份保险也就是给对方送上一份保障,也是希望对方不论遇上什么风浪,都能顺利度过。把保险当礼品送人,的确使保险变得更有人情味儿了,同时也给礼品以新的诠释。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在改革开放后,保险作为一种新兴理财方式走入普通大众的生活时,因为不太符合中国人爱喜庆、忌讳公开谈论生老病死的心理定势,所以一度不太为人们所接受;随着时代步伐的不断向前,保险不仅可为人们提供一份保障,还能成为一份贴心的礼物———

圣诞、元旦、春节即将接踵而至,礼尚往来必不可少。今年过节送什么呢?保险单如何?

近两年,除了传统礼物,白领之间开始流行一种新的祝福方式:为亲朋好友送一份保险。

老少咸宜

少儿:教育应未雨绸缪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一切为了孩子”已经成为很多家长的心声。根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统计公告》的有关信息,接受教育的适龄人群逐年增多。对比2007年和2003年,包括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的招生总人数增加了25%,2007年上述渠道的当年招生总人数达到2206万人,孩子在学校的竞争日渐激烈。

教育的竞争直接以经济形式反映。数据显示,用于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普通初中(高中)、普通高校的学杂费也呈逐级增长的趋势。在庞大的教育开支中,学杂费耗资巨大,并迅速增长,尤其是在普通高等教育阶段。该阶段全国平均每人每年的学杂费占其整体学杂费用的89.28%。

这还只是全国平均水平,若在一线城市,这笔费用更高。据友邦保险日前发布的《2008中国主要城市居民保险需求及消费调查》结果显示,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要供一个孩子完成学业,估计投入经费超过17万元”。

为孩子准备教育金是家长们不容回避的一个问题。面对孩子教育这项长期工程,身为家长,你准备好了吗?是望洋兴叹?是一筹莫展?还是未雨绸缪?

为孩子买一份保险,就可以让孩子在将来得到持续的教育基金。当然,少儿险除了教育型的还有保障型的,因为医疗费用的上涨也是家长们的忧虑所在。还有家长给孩子买储蓄分红型保险,代替压岁钱,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中青年:养老保险投资早规划,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截至2007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3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可谓“未富先老”,养老问题已不容忽视。与此同时,我国目前社会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替代率=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仅为58.5%,而据有关专家初步测算,在职收入在社会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其退休后的平均替代率更低至30%以下。更何况,人们的收入还要面临通货膨胀的侵蚀。

中宏保险的专家指出,拥有较高收入的白领家庭而言,如果仅依靠社保,未来退休时的生活水平必然有较大程度的下降。而随着“4:2:1”的家庭模式(一对夫妇要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的出现,子女赡养老人往往有心无力。因此,白领夫妇如果想在退休后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平,并且不给孩子增添负担,就要在社保之外,趁自己有能力时,通过其他理财工具做好养老保险投资规划,规划退休养老生活。

养老保险投资是一项时间跨度较长的投资。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时间是有价值的。养老规划开始越早,时间越长,未来储备越多。打个形象的比方,准备养老金就像爬山,年纪越轻准备越省力。例如,同样是爬一座几千米的高山,顺着坡度不大的台阶上山,和像攀岩一样直上直下,肯定是前者比较省力。所以越年轻准备养老金越有利。最好能选择一种能够与自身价值一起“成长”的具有长期投资优势的理财产品,长期投资可以让资本有时间增值,也可以克服短期的波动。

因此,可以给自己或者给伴侣买一份带有强迫储蓄性质的保险,让年轻时的点滴积累变为年老时的稳固保障。因为给自己买保险也是给亲人一份保障,也就相当于给亲人送了一份礼。

关爱家人还可以考虑购买家财险,保障范围既有房屋及附属设备、室内装潢和室内财产,也有盗抢险、家用电器用电安全保险等附加险,可供投保人自行搭配。

老人与朋友:意外须提防逢年过节,很多人少不了要旅游放松一下。朋友之间送一份旅游意外险,礼轻情义重。根据旅游方式不同,旅意险产品也有所差异。

中英人寿保险专家建议,自助游出行时要选择保额相对较高的保险产品;参加随团游,旅游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补充,如购买高保额的航空意外险等;全家游需要根据不同的年龄结构购买保险产品,如老人和儿童发生意外风险和突发疾病的几率比较大,应适当增加保额,也要考虑选择设有家中财产保障利益的旅游保险产品;境外游面临的风险更大,除了旅行期间意外伤害、疾病和财物保障外,24小时全球保障和紧急救援服务也很关键。首先要考虑遇到困难是否马上能联系到专业机构得到救助,救援项目是否完善,救援渠道是否可靠。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无论贫富贵贱,保险可以满足人们多层次的保险保障需求。

对于低收入阶层,可以购买基本的保险赠送,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如购买定期死亡寿险,在一定时期内如果被保险人因病或意外死亡,保险公司的赔付可以保证家人的生活正常进行,不至于中断。农户有了农作物保险或各类养殖业保险,当遭遇灾害导致粮食减产或牲畜、鱼苗死亡时,保险赔付可以弥补经济损失,保障农户的经济收入和农业再生产的持续。

中等收入阶层在自身生活比较稳定的基础上,购买保险可以进一步促进生活品质的提升。如在收入高峰时期购买养老保险,可以保障年老体衰时获得足够的物资保障,做到衣食无忧;购买健康保险,在偶患重疾时,保险公司的赔付可以用来支付高额的手术费、住院费等,避免因为疾病导致家庭生活从小康水平陷入经济拮据的困境。一些险种还具备储蓄投资的功能,如投连险、分红险等,在为被保险人提供保障的同时,还提供稳定的投资收益,满足中等收入阶层的投资需要。

高收入阶层虽然依靠自身的经济收入能够保障较高的生活水平,在遭遇疾病或一定的财产损失时,依靠自身收入也能够应付。但保险还能够满足高收入阶层追求安全感、方便家庭综合理财等需要。如高收入者经常乘坐飞机商务旅行,此时的航空意外险可以免去其后顾之忧;寿险和子女教育险等保险产品可以与银行存款、国债、基金、股票等其他金融投资产品相配合,不仅使其获得较高的保险保障,还能使高收入群体达到最佳的家庭理财目标。

因此,保险既可为穷人“雪中送炭”,也可为富人“锦上添花”。

转移风险求双赢

中国人历来偏好储蓄,但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却远远滞后于同期储蓄存款的增长。在当前进入降息周期的大环境下,如何刺激居民消费、扩大内需,成为现阶段十分紧迫的任务。而保险对刺激居民消费的作用也是十分显著。

人们持有大量的储蓄,大部分是为了应对未来的不时之需,如子女教育、医疗保健支出或因其他意外事故发生而出现的额外支出等。

保险可以部分替代居民的储蓄,来应对这种未来不确定性的支出。

保险和储蓄都是人们应付未来不确定风险的资金积累方式,目的都在于保障未来正常的生活。但从对未来不确定性风险的有效管理来看,保险的作用和效率要优于储蓄。银行储蓄虽然不需要任何支出,还可获得一定的利息收益,但它是把风险留给自己,完全依靠个人的积累来应付未来的风险。将来正常生活的保障程度,视个人积累财富规模的大小而定,很可能陷入保障不足的窘境。而参加保险虽然需要一定的成本支出,但它是将未来的风险进行巧妙的转移,靠集体的财力补偿风险造成的损失,能够提供充足的保障。

保险能够通过改善人们的心理预期来促进消费。居民消费不足,与人们的悲观心理预期直接相关,即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的预期和对未来支出增加不确定性的预期。企业裁员增效、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摩擦性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就业压力,使得城乡居民的就业稳定性减弱,导致居民对未来收入是否稳定缺乏把握。从支出的预期变化看,目前社会保障体制新旧交替,居民对养老、医疗、失业等新的保障体制心存疑虑,住房商品化、教育产业化的改革,增加了个人支出的预期。这种不良的心理预期,无疑会增加人们的心理压力,促使人们必须增加储蓄,从而推迟当前的消费。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习惯于依靠个人的积蓄保障未来的生活,对保险的认识并不全面。

而保险最大的特点就是转移风险,通过支付少量的钱将不确定的客观风险因素转嫁给保险公司,使得人们不必要为那些不确定的客观风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百分之百的货币储备,而将更多的钱用于消费和投资。为了预防未来风险提留的钱越少,消费和投资就越多。

预防性储蓄是一种消极积累的方式,其代价是抑制当前消费,降低当前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而且也不足以抵御未来风险的冲击。通过保险,把个人未来不确定的风险损失集中起来分散到众多投保人身上,能够消除人们的后顾之忧,从而改善人们的心理预期,让居民能够放心进行当期消费。

保险还可以刺激居民进行提前消费。一些耐用消费品,如汽车、住房等,居民只靠现有的储蓄往往难以支付得起。汽车销售商或房地产开发商提供分期付款或住房按揭贷款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其中若有保险的参与,就能给借款的居民带来方便。例如,借款人购买汽车贷款保证保险,可以保证汽车销售商及时回收贷款;借款人购买个人住房按揭保险,在房地产开发商顺利销售住房的同时,也降低了银行的风险。可以说,有了保险的参与,对商家和进行提前消费的居民来说,实现了“双赢”。

不过,虽然保险是个好东西,适合各种人,但专家也提醒,在馈赠前如果没有同被保险人进行充分沟通,也可能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因为购买保险本身是一种非常严肃的法律行为,有些险种需要长期缴费,而退保的程序相当繁琐,还会带来不小的损失。况且正式的保单也要求被保险人签字,双方事先应达成共识。送礼本是好意,要是平白增加别人的负担,那就适得其反了。

投资收益 购买人身保险需要注意的问题


天津保监局副局长王勉做客天津新闻广播《公仆走进直播间》节目,提醒市民在购买人身保险产品时的各种注意事项。

保监局负责人提醒市民,投保前,需要弄清销售人员身份、资格。保险销售人员展业中要出示《保险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和《保险营销员展业证书》,市民可拨打信息台010-58369090,电话核实保险销售人员的身份、从业经历等。

据保险专家介绍,市民投保时应仔细阅读保险产品宣传材料内容,尤其要注意完整理解下列三种保险产品的投保和收益模式:一是购买分红保险的投保人要注意该类保险的未来红利分配水平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实际经营成果,红利分配是不确定的;二是购买投连险的投保人注意该类保险需要扣除相关费用,并且未来投资回报具有不确定性,甚至可能亏损。三是购买万能险的投保人注意该类保险需要扣除相关费用,最低保证利率之上的投资收益是不确定的,实际结算利率仅针对投资账户中的资金,不是针对全部保费。

保监局负责人表示,保险产品的宣传材料中包含“将保险产品介绍为银行存款赠送保险或银行理财产品、向您承诺分红保险的分红水平或承诺固定投资收益、向您承诺投连险的投资收益或承诺万能保险高于最低保证利率的投资收益”等内容,都是不符合规定的,市民不要轻信。

一些市民误将分红险、万能险等保险产品视为如同在银行存款一样,认为其可存可取有利息。保监局负责人解释,人身保险产品通常具有缴费期限长、缴纳的保费高、提前退保需要承担相应损失等特点,所以市民应该根据自身对风险保障的需求、持续缴费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

中国将设保险投资基金投资性平台


近日,《中国保险投资基金设立方案》得到批复,保险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政府也作出了一系列政策来巩固保险公司的发展。在险资如此充实的今天只有设立保险投资基金,才能让保险资金得到更有效的投资。保险投资基金的设立,就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整合险企资源保险投资基金获批设立

据了解,此前国内的保险公司都或多或少的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外投资,但是因为没有形成规模,这些险资能够发挥的作用有限,为了发挥保险资金的长期投资优势,保监会决定牵头设立中国保险投资基金。

关于保险投资基金的定位,报送给国务院的方案中,是这样表述的:“主要由保险机构依法设立,发挥保险行业长期资金优势的战略性、主动性、综合性投资平台。”

据悉,这部分资金一是作为直接保险投资基金,满足国家经济战略、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产生的市场需求,二是作为母基金,对接国内外各类保险投资基金,特别是有政府参与、投资领域类似的其他保险投资基金。

投资范围方面,基金将主要投向“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战略项目,拉动力强、社会经济效益好的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重大水利工程、中西部交通设施、新型城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产能合作和“走出去”重大项目等。基金和中保投资公司应在协议和章程中明确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最低比例。在此基础上,保险投资基金可投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物流、健康养老、能源资源、信息科技、绿色环保、中小微企业等领域。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设立保险投资基金后,将多家保险公司的资源整合到一起,保险投资的效率会大大提升。

设立中保投资公司采用有限合伙制

据了解,即将设立的中国保险投资基金,采用有限合伙制,设1名普通合伙人和若干有限合伙人。

具体操作来说,需要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出资设立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保投资公司),新设立的中保投资公司来担任普通合伙人,负责基金设立、募集和管理。中保投资公司以社会资本为主,股权分散,不形成控股股东,遵守合伙企业法关于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不得成为普通合伙人的规定,而有限合伙人则由保险机构等合格投资者担任。

据了解,保险投资基金的组织筹建部分,由保监会牵头,并制定相关规则,依法对基金设立、运营等进行监督管理,防范基金运作风险,并在偿付能力监管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支持。

基金根据合伙企业法设立,组建合伙人大会和投资顾问委员会,中保投资公司根据公司法规定,设立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市场化方式组建管理团队,或聘请专业管理机构进行基金管理,并建立有效激励约束机制。

保险投资基金总规模3000亿元 险企出资不低于80%

根据预计,保险投资基金的总规模约为3000亿元,其中首期规模在1000亿元左右,存续期限5—10年,投资期后可发起设立后续基金。

初期从整合现有保险资金投资项目入手,新项目融资实行分期募集。基金存续期间,有限合伙人可以向其他合格机构投资者转让基金份额实现退出。

据了解,基金主要向保险机构募集,且保险机构出资不低于基金总规模的80%。基金募集采用认缴制,认缴资金根据实际投资进度实缴到位。基金募集遵循市场化原则,向投资者充分披露信息并提示风险,投资者自主判断投资价值和风险,自行决策出资。

此外,在保证保险机构出资不低于基金总规模的80%的基础上,根据投资需要,保险投资基金还可以按照法律法规等规定向有关金融机构融资。

在基金推出机制方面,保监会公布的方案中也有明确规定,其中基金以股权方式投资的,采取公开上市、“新三板”挂牌、股权转让、股权回购、股权置换等方式退出;以债权方式投资的,应当明确投资期限和增信安排,按投资协议约定到期退出; 以优先股或夹层基金等方式投资的,应明确股权回购、股权转让等退出方式。基金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市场化原则,与项目方约定发生重大不利情形的退出方式,保障基金资产安全。

提示:保险投资基金的组织筹建部分,由保监会牵头,并制定相关规则。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保险投资基金这笔庞大的资金,必定会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规则来约束。保险投资基金会运用到各个领域,也使保险投资效率提升。

保险知识汇总 早选重疾险防“过劳”


近年来,“过劳死”事件时常发生,这引发了社会对于此问题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多项调查显示,“过劳死”现象越来往严重化、年轻化发展。在“高压”下工作的白领们开始越来越担心自己身体“亚健康”状态可能导致的一系列疾病问题,从而纷纷考虑到投保的重要性。

保险专家建议经常“高负荷运转”的白领在投保时需要关注长期购买的消费型寿险,在选择重疾险时,越年轻买越划算。

专家表示,“过劳死”并不是临床医学病名,而是属于社会医学范畴,是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重、心理压力太大,从而出现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工作强度积重难返,将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因为工作压力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在赔付上,业内人士表示,对于“过劳死”,寿险可以进行赔付,若是因为过度劳累引发的重大疾病从而导致的死亡则重疾险也可以进行赔付。

相关保险师告诉记者,重疾险保障一般为保证医疗的费用补充、补充收入损失和补充后期疗养三方面。重疾的保障额度基本上是视客户的收入不同而不同,视所享受的医疗预期待遇不同而不同。

重疾险有观察期

白领的重疾险要注意保障范围,最重要的是考察条款中是否包含了常见的心血管、器官性和老年性疾病。对于上班族女性,一定要考虑购买涵盖了乳房癌等女性多发病种的重疾险等。

另外,保险师提醒投保人一定要认真阅读清楚相关保险条款,尤其是“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记者发现,重疾险并不包含所有可能引发“过劳死”的重大疾病。有关资料显示,直接促成“过劳死”的5种疾病依次为: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除此以外,消化系统疾病、肾衰竭、感染性疾病也会导致“过劳死”。但是,保险师告诉记者,上述部分疾病属于重疾险的理赔范围,部分属于重疾险的免责范围。

中德安联保险广东分公司分区经理黄海燕表示,由于重疾险有90~180天观察期,如果重疾恰好出现在观察期内则保险会不赔,所以白领们要提早规划。

建议:购长期消费型寿险

针对目前白领的工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有保险师建议,白领的保费开支占比不宜过大,以8万~10万年薪收入为例,每年支出1000~2000元保费较为合适,寿险、意外险、重疾险累计保额可达百万元。黄海燕表示,“在寿险产品选择上,长期消费型的寿险就较为适合如今年轻白领,可选择20~30年的投保时间。优点在于保费便宜,可以根据投保人的实际收入情况进行支配。”

记者了解到,纯消费型的定期寿险是指在保险合同约定的期间内,如果被保险人死亡或全残,保险公司则会按照约定的保险金额给付保险金;如果保险期满,被保险人还健在的话,保险合同就会自然终止,保险公司不再继续承担保险责任,同时也不会退回所缴保险费。这种定期寿险的保险期限有10年、15年、20年,或到50岁、60岁等约定年龄等多项选择。较为普遍的消费型定期寿险,它们的年金都是在千元以下,更为便宜的也有在500元左右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