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保险知识,走火丧命保险公司为何不赔?

2020-09-23
为何要做好保险规划 为爸爸制定保险规划 保险为你规划未来人生

报载:2002年5月至12月,某市一酒店老板王某在当地保险公司投保了4份保险,保险金额为95.34万元,身故受益人是王20岁的长女文宇。

2003年9月19日22时许,王带领装修工人在自家酒店装修,其间,有工人看到他的口袋内露出一支手枪的枪把。23时许,他在下蹲调电焊机时,突然一声枪响,王应声倒下。在被送往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2004年1月18日,当地公安局侦查认定,王生前涉嫌非法持有枪支,但人已死亡,枪支来源不清。王的死亡是由于其非法携带手枪走火,击中头部,致其死亡。

此后,保险公司对王某的受益人提出的理赔申请,以王非法持枪系故意犯罪及保险合同中的第三条“责任免除”中第2项:“被保险人故意犯罪或拒捕、故意自伤”为依据,做出拒赔决定。

在与保险公司多次协商不成后,王的受益人于2004年4月22日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时隔近一年,法院于今年3月23日进行了庭审。

被告律师认为,刑法上的非法持有枪支犯罪是一种行为犯罪,公安局已认定了王某涉嫌非法持有枪支。

如果王某不非法持有枪支,不会造成他的死亡;王某的死亡正是他非法持有枪支造成的,是王某可以预见的,不符合意外伤害不可预见的特征。

而《保险法》第67条规定:“被保险人故意犯罪导致其自身伤残或者死亡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对于本案保险公司究竟该不该赔,存在诸多争议,法院也尚未作出判决。而笔者查保单的保险责任,是“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身故或于保单生效日起一年因疾病身故。”则本案的焦点即为王的死是否是意外伤害造成,由于公安局侦查认定,王的死是其非法携带手枪走火,击中头部致其死亡。

那么,这样一个事件究竟能否被认定为意外伤害呢?

保险公司以王非法持枪系故意犯罪并依据保险合同中的第三条“责任免除”中第2项:“被保险人故意犯罪或拒捕、故意自伤”及《保险法》第67条规定:被保险人故意犯罪导致其自身伤残或者死亡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据此不承担保险责任。拒赔理由是否成立,试分析如下:

首先关于条款设定的责任免除中“被保险人故意犯罪或拒捕、故意自伤”,显然指的是被保险人发生了保险责任中所指的意外伤害身故或疾病身故的结果,是由于被保险人自己故意犯罪或拒捕、故意自伤而造成的,即保险事故的发生是果,被保险人自己故意犯罪或拒捕、故意自伤是因,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而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是指事件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但非法持枪与被保险人的死亡之间并不具有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因果关系,相反,认定手枪走火致死,本身就说明了是偶然的非本意的意外事故。天下之大,持枪人之多,又有几个持枪者能够预见到自己会因持枪而死亡?保险公司的推断有违常理。事实上,保险公司也没有暗示或明示被保险人是自杀,则事故属意外造成至极明显。

其次《保险法》第67条规定:“被保险人故意犯罪导致其自身伤残或者死亡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从法律逻辑上去分析本条规定的含义,首先将“事故”界定为故意,并进一步指明被保险人故意犯罪是因,导致其(被保险人)自身伤残或者死亡是果,同样也是从因果关系上来判断保险人是否承担保险责任的。就本案而言,不论非法持枪是否被司法机关认定为犯罪行为,而枪支意外走火本身无论如何是不可能被认定为故意犯罪行为的,充其量也只能是过失犯罪行为。保险法第67条关于被保险人故意犯罪保险人可以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规定,显然不适用于本案。再次引起本案保险事故发生的原因是枪支走火,而根据保险理赔的近因原则来分析本案也可以看出,引起保险标的损失的直接、有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枪支走火,而不是非法持枪。

因此,依照保险法和保险条款的规定,依照保险理赔的近因原则,保险公司拒赔的理由不能成立。

精选阅读

保险知识,“女性保险”为何不卖座


相对于女性在家庭、经济生活中承担的压力,虽然她们的社会保障程度在提高,但是保障水平仍明显不足。对此,近年来,各家商业保险公司开发了多款女性保险,以满足女性不同层次的保障需求。

女性保险,顾名思义,就是为女性量身定制的保险产品。它针对女性生理特点,改变用大网捕小鱼的不足,将保险责任更大地利用,真正让女性受益。女性保险产品从一推出,就被业内解读为保险公司细分目标市场的一大进步,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

理论上说,女性保险的优势显而易见。经过专业资源优化之后,投保人不用支付和自己不相关的费用,所以女性保险大部分都是“低保费、高保障”,对女性来说,似乎吸引力很大。但情况并非如此。

多位寿险营销员告诉记者,女性保险目前更多只是一种概念,和其他险种仍有混淆的地方,而且针对的人群也不够清晰,需要更加细分,才能让女性保险真正发挥其特殊保障功能。

目前包括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寿险、中意人寿、中宏保险、民生人寿等20多家寿险公司都在销售女性保险产品。记者做了一个简单梳理,女性保险产品可以大致分为五类:第一种是特殊期保险,最为常见的是生育期保险;第二种是专用型保险,保险公司针对女性生理特征而设计的相关保险,专门为女性的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等疾病提供医疗保障;第三种是呵护类保险,考虑到女性的爱美需求,当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事故需接受整形手术时,一些保险公司对治疗费用进行理赔;第四种是储蓄型保险;第五种是投资理财型保险。

作为保障型产品,尤其是针对女性多发的乳腺癌、宫颈癌等重大疾病,女性保险给予女性特殊的保障。不过,在实际承保过程中,很多公司都将女性常见病,比如侵蚀性葡萄胎(或称恶性葡萄胎)、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重度的肾功能损害等,列入重大疾病的承保范围内,对女性来说同样适用。因此,很多女性更倾向于选择普通重疾保险,而非女性专属保险。

而无论作为储蓄型产品,还是投资理财型产品,女性保险更与普通投资理财型产品无异。只是在设计上突出了一些“女性尊享”理念,比如有免费女性体检、美容健身场所打折等附加优惠,受到部分白领女性的青睐。不过,因为很多银行的信用卡也打“女性牌”,与体检、商场或者美容院联合,为女性提供尊享服务,女性保险的附加服务功能也被淹没并不突出。

女性保险如何才能既较叫好又卖座?很多一线销售人员认为,需要对产品的保障人群和保障范围做进一步细分。如目前市场上,购买女性保险产品的客户中,城市女性远远多于农村女性,外来流动人口多于城市本地人口。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年龄、不同消费习惯女性的不同需求,设计特殊保单,让女性能有更多个性化选择。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妇女保障程度的提高,既有赖于相关政策的扶持,也有赖于提供风险保障的各方的共同努力,尤其商业保险公司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做到“雪中送炭”,也可以做到“锦上添花”,应该有所作为。

保险知识,合同约定免赔为何法院仍判决保险公司赔偿?


李某向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某支公司投保了交强险、车辆损失险、商业第三者责任险等险种。发生事故后,李某要求保险公司赔偿包括停车费160元在内的各类赔偿金遭拒绝,李某遂起诉至法院。

被告保险公司认为,依车辆损失险合同约定,原告主张的停车费160元保险人不负责赔偿,请求驳回原告该部分诉讼请求。

原告反驳称,订立保险合同时被告未明确说明该免责条款,其不发生效力,被告应赔偿停车费160元。被告反驳称:保险单特别约定中的第3条载明“收到保单立即核对,如无疑义,即视为同意合同条款及约定的全部内容”,可证实被告已履行说明义务,免责条款已发生效力。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的证据不足以证实其在承保时,对保险合同免责条款履行了说明义务,该免责条款不发生效力,故判决被告向原告赔偿包含停车费160元在内的各项赔偿金。

一、保险人说明义务法理基础

我国《保险法》规定: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确说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保险法》规定保险人说明义务,源于保险合同是典型的格式合同。格式合同以其定型化和不可协商的特性,在解决现代市场经济交易量的扩大、交易成本的增加以及交易专业性的加强等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格式条款提供者在制定格式条款时,不是都能做到诚实守信,往往更多考虑己方利益,很少考虑对方的利益,导致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失衡,违反公平原则。保险法规定保险人对免责条款的说明义务正是为了保障投保人全面了解保险条款的真实含义,避免投保人受蒙蔽而签署合同,以平衡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因此,保险人对免责条款的说明义务的法理基础是公平原则。

二、《保险法》第17条规定的“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范围

保险合同中涉及保险人免除责任的条款一般分以下几类:1、将保险法所规定的免责事由直接载入保险合同条款的免责条款;2、保险合同以“免责条款”专章列出的条款;3、未记载于保险合同“免责条款”之内,但其内容为免除或减轻保险人责任的条款。

将保险法所规定的免责事由直接载入保险合同条款的免责条款,原本就是法律的明确规定,而对于法律一般推定人人知晓,故保险人对这些条款不另外负有说明义务,其不属于《保险法》第17条规定的“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免责条款”专章列出的部分,是保险人须重点说明的内容,属于《保险法》第17条规定的“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免责条款”之外的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分散于保险合同条款中,非经保险人特别说明,投保人一般无从关注,易造成当事人权利义务失衡,一般应认定属于《保险法》第17条规定的“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本文案例中,保险条款约定停车费不予赔偿,即属于此种情形,因此法院判定该条款因被告未尽说明义务而无效。

三、判断保险人是否履行说明义务的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法研【2000】5号批复规定:明确说明是指保险人在与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之前或者签订保险合同之时,对于保险合同中所约定的免除责任条款,除了在保险单上提示投保人注意外,还应当对有关免除责任条款的概念、内容及其法律后果等,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或其代理人作出解释,以使投保人明了该条款的真实含义和法律后果。说明义务强调的是保险人主动说明的义务,保险人将合同条款交由投保人阅读,不能视为履行了说明义务。故本文案例被告提交的保险单,不能证明其已履行说明义务。

实践中,保险公司往往在投保单上设计投保人声明栏,载明投保人已对免责条款进行说明等内容,并要求投保人签名确认。但这不过是让投保人在签署多份保险文件的基础上再加签一次名而已,还是不能确保保险人真实履行了明确说明的义务。

如保险公司对免责条款作说明时进行同步录音、录像;将保险合同免责条款以较大字体或粗体字印刷;通过通知、传真、电子邮件等便于事后查询的方式进行书面说明,就可以有效证明已履行说明义务了。

保险知识,持续高温 保险公司缘何不推高温险?


华北大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及陕西大部、宁夏大部、甘肃北部、内蒙古中西部和新疆南疆盆地有35℃以上的高温,其中,河北中南部、北京、天津、山西大部、山东大部、陕西东部、河南中北部以及南疆盆地东部等地最高气温可达37~39℃,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及南疆盆地等地局部温度可达40℃。

保险公司之所以不愿意推出“高温险”,主要是该险种的赔付几率较高。据专业人士介绍,像中暑、食物中毒等高温意外伤害事故,受个人身体条件、所处环境等很多因素影响,一旦发生事故,保险公司很难界定责任;同时由于针对性过强,体质较弱的人可能成为“高温险”最主要的投保人群,这也给保险公司带来了很大的赔付风险。

保险人士建议,有这种保障需求的客户,可以通过综合性的健康险、医疗险或意外险等产品,来实现高温意外保障。市民在投保时,一定要对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理赔须知有一个详细地了解。有些公司的产品,已经涵盖了这种季节风险。如果投保人中了暑要理赔可归入意外伤害和意外医疗等保险的范畴。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中了暑都能获得意外伤害保险的赔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单纯中暑不能获意外险赔付。但如果中暑症状严重,需要住院接受治疗,就能够得到相应的保险理赔金;因工中暑死亡属工伤,能获得工伤保险赔付;在上下班时因高温中暑死亡应算工伤,可以按照劳动部门有关工伤的标准赔付。如果出差或者工作中中暑,可以获得意外险的理赔。

另外,因中暑摔倒而导致的外伤,就属于意外伤害事故,如果投保了意外伤害保险,可以按情况赔偿。需要注意的是,市民在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时,最好附加一个“意外伤害医疗险”,这样受伤产生的医疗费用,就可以找保险公司报销了。

保险知识汇总,新车出险保险公司为何迟迟不理赔?


呼和浩特市读者千女士日前向本报反映:“新车出事后,4S店工作人员告诉我,为了安全起见,他们建议保险公司为我的汽车更换一个车轴和位于水箱上方的横梁(以下简称横梁)。可是保险公司不同意更换,将来如果因为这些部位出事我该怎么办?”

据了解,2月11日,千女士在位于呼和浩特市兴安北路的东风日产鼎杰专营店花15万元购买了一辆尼桑轿车,并在中国平安(601318行情,爱股)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呼和浩特中心支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保险呼和浩特公司)办理了保险。2月13日,千女士在自家小区内驾驶汽车发生事故后,迅速通知了保险公司,但是在定损过程中双方产生了争议。在采访中,东风日产鼎杰专营店工作人员周先生告诉记者:“这辆车出事故后,横梁损坏,车轴可能已经变形,但是我们目前的技术无法检验出变形数据。我们写了书面材料建议保险公司为千女士更换车轴和横梁。”

2月26日上午,就此事平安保险呼和浩特公司理赔部门负责人于泽民对记者说:“如果车轴出现损坏,4S店应该给出损坏数据,我们才能为千女士更换。至于横梁我们的定损员到现场时对该部位没有拍照,所以我无法确定损坏程度,我得了解情况后再定是否更换横梁。”

对此,千女士则表示:“我是在2月13日出的事故,但是保险公司拖拖拉拉10多天了也没有进行赔付认定。现在居然说连碰坏了的横梁还没有拍照,难道这也算迟迟不能理赔的原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