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保监会 人身险告别“2.5%时代”保险利率市场化前行

2020-09-05
保险规划人性化 财险保险规划 人身保险规划

央行日前宣布的利率市场化新举措无疑在“金改”的道路上添上了重要一笔,在此背景下,已论证多年的人身险预定利率市场化改革终于正式获批。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昨日从保监会相关人士处获得证实,保监会内部会议文件显示,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方案已获国务院同意。改革方案相关细节,将于近期公布。而普通型人身险费率改革将首先启动。

2013年3月,保监会在寿险公司内部下发《关于开展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试点的意见》及具体实施办法等文件,至今已近五个月,本报记者此前从保险机构人士处了解到,国务院正对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予以关注。

部分保险机构负责人在日前召开的保险业深化改革培训班研讨会上也提出,保险业市场化改革时机已经成熟,市场化改革有利于提高行业竞争力,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人身保险预定利率、商业车险费率等改革,逐步实现市场化的定价机制。

普通人身险“先行”

在保险业深化改革培训班研讨会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表示:“前端的产品预订利率由保险公司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确定,后端的准备金评估利率由监管部门根据我国长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曲线等因素进行调整。”

另保监会内部人士在会议上的发言显示,推行费率改革依然按照“先试点、再扩大、后全面实施”的途径,目前的试点实行先从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开始。

“鉴于当前金融市场化改革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大背景,我们认为保监会很快就会启动寿险预定利率市场化改革,以与央行保持政策上的一致性。”中金证券保险研究员唐圣波表示。

所谓预定利率即是指保险公司在产品定价时,根据公司对未来资金运用收益率的预测而为保单假设的每年收益率,通俗地说就是保险公司提供给消费者的回报率。由于高利率保单所带来的普遍“利差损”,1999年,保监会颁布精算规定,我国人寿保险产品定价必须采用《中国生命表》,预定利率不能超过2.5%,至此人身险预定利率进入“2.5%时代”。之后,由于预定利率过低,投资收益不佳,人身险产品相对而言吸引力降低,这让人身险预定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呼声再次高涨。

根据今年3月保监会的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试点的征求意见稿,人身险预定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实行“四步走”的步骤进行。其中第一阶段即为开展普通型人身保险和项目挂钩保险产品的费率政策改革试点。而对于在第一步是只针对传统人身险产品,还是包括分红险等新型产品成为征求意见过程中的争论焦点。

如今,普通人身险产品“先行”符合分析师普遍预期,即央行此次仅放开贷款利率下限,但存款利率不变,稳健的方案将传导至保险业,第一阶段改革将仅针对传统寿险产品。“这主要考虑到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担忧。”唐圣波认为,针对非传统寿险产品(如分红险和万能险等)的改革将随着银行利率市场化的深入而逐步推进。

精选阅读

保监会发出公布公告 人身险应合理购买


5月2日,中国保监会发出公告,向公众普及人身保险产品的合理购买方式。此举有望规范寿险销售,避免销售误导给客户带来的困扰。

最低480元/年投保消费型重疾险,范围涵盖31种疾病!

保监会提示了5点关键细节,即了解人身保险产品的基本知识、客观分析自身的保险需求、根据需求匹配购买对应的产品、选择与自己经济实力相当的保费开支、超过犹豫期后慎重考虑退保等。

保险产品的主要功用有风险保障、长期储蓄、财务规划和投资理财等。保监会特别提示,尽管部分寿险产品偏重投资功能,但本质上属于保险产品,经营主体是保险公司,不宜将其与银行存款、国债、基金等金融产品进行片面比较,更不要仅把它作为银行存款的替代品。

在产品的选择上,保监会建议根据自身的家庭情况和所处的人生阶段,选购合适的产品。在分析自身保险需求时,首先考虑保障,再根据经济条件安排储蓄和投资理财规划。

保障型产品可以用相对较低的保费获得较高的保额,通常建议投保人将意外伤害保险保险金额设定为自身年收入的10倍-20倍;重大疾病险保险金额设定为5倍-10倍。长期储蓄型人寿保险的金额则根据到期需要使用金额与已有储备和其他投资渠道获得金额之间的缺口确定。

2、购买即可享有365天的专业的健康咨询服务。

3、重大疾病保10万元

若发生所列的31种重大疾病中的一种或数种,确认后则可一次性获得10万元。 原价:480 元 会员价:480 元

人身险 人身险行业利润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元


裹挟着定价权、精算制度等变革的巨大能量,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自落地起便为各方所关注。

眼下,人身险费改启动后的第一个完整财年已收官,“以数据说话”往往能从一个侧面检验改革的成效。上海证券报昨日获悉的一组权威数据显示,2014年,在经营效益、资本效率、产品结构等多个衡量标准上,人身险费改后所带来的行业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其中,人身险行业利润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元。

盈利公司数量达历史最高

人身险费改共分三步走,目前已启动两步:2013年8月率先实施普通型寿险费改,2015年2月启动万能险费改。其中,回归人身险基本保障功能的普通险费改,成效已初显。

记者获悉的一组权威数据显示,2014年人身险行业经营指标持续向好,一举扭转了费改前行业新单负增长、总保费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的局面。最明显的指标变化是:2014年,普通型寿险保费收入达4428亿元,同比增长265%;产品结构得以优化,普通型寿险占比从2012年的8%上升到2014年的26.6%,成为人身险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打破了此前分红险“一险独大”的失衡格局。

之前有市场人士担忧:“费改或引发价格战,恐削弱人身险公司短期利润”,但这一担忧目前来看,似乎多虑了。相反,上述数据所释放出的信号显示,一方面在产品价格回落和保障程度提高后,消费者的保障意识被进一步激发,购买重大疾病险、防癌险等保障型产品的客户明显增多;另一方面,费改倒逼各公司改善经营管理,行业整体经营效益明显提升。

具体数据显示,2014年,人身保险业利润总额达1125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增长126.3%,实现连续两年大幅上涨,结束了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下滑的局面。2014年,70家人身险公司中,有45家实现盈利,较2013年增加16家,盈利公司数量达到历史最高。不过须指出的是,人身险整体盈利水平的改善,费改并非单一驱动因素,也与2014年资本市场的火爆引致投资收益提升不无关系。

此外,改革政策对资本约束标准进行了调整。知情人士透露称,仅此项调整,存量业务释放了约200亿元资本金,可支持整个行业多发展4000亿元的保障业务。同时,经对养老年金和保险期间在10及以上的其他年金实施差别化的评估利率,这类业务的资本金要求有所下降。资本金的释放和资本要求下调,进一步提升了行业资本使用效率。

分红险费率改革箭在弦上

作为人身险费改的最后一步,分红险费率改革预计也将力争于今年启动。

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分红险费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思路仍然是“放开前端、管住后端”,即将前端产品定价权交还保险公司,产品预定利率由保险公司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确定;后端的准备金评估利率由监管部门根据“一揽子资产”的收益率和长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等因素综合确定,通过后端影响和调控前端合理定价,管住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为保障改革取得最大成效,相关配套改革也会紧跟完善。知情人士透露称,配套改革包括将修订《分红保险精算规定》、《分红保险管理暂行办法》,对分红险的红利分配原则、分红方法、利源分析等事项进行重新梳理,同时完善行业分红标准,提升分红科学性和透明度。

随着分红险费改方案下一步的出台,也就意味着,占保险业六成江山的人身险业务,将实现价格全面市场化。在业内专家看来,作为率先实行的一次较为彻底的金融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人身险费改无疑为金融市场化改革提供了积极的借鉴和有益的参考。

再保险 人身险再保险介绍


再保险也称分保,是保险人在原保险合同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分保合同,将其所承保的部分风险和责任向其他保险人进行保险的行为。再保险是保险人的保险。再保险按国际惯例可分为两大类:财产险再保险和人身险再保险。我们之前有个大家介绍过财产险再保险,那么人身险再保险是怎么样的呢?

人身险再保险与财产险再保险的分类相同。

(一)人身再保险的传统分类

1、比例再保险方式。长期人身险的比例再保险。长期险业务一般包括长期健康险和寿险,其保费的构成取决于精算所采用的风险发生率、预定费用率和预定利率等。长期人身险的比例再保险一般分为1年定期、联保和修正等三种方式。1年定期方式,是指分出公司公将长期险业务的发生率风险转嫁给再保险公司的一种分保方式。换言之,分出公司公将死亡风险转嫁给再保险公司。联保方式,是指分出公司将某一特定长期险种的全部风险转移给再保险公司的分保方式。分出公司将被保险人的原始保费按比例支付给再保险公司,同时也将发生率风险和得率风险转移给再保险公司。修正联保方式是上述两种方式的综合。分出公司将原始保纲按比例支付给再保险公司,但保纲中准备金部分则留存在分出公司。这种方式使分出公司的合部风险得到转嫁,又减少了保费的实际支付。

短期人身险的比例再保险。由于个人意外险期限较短且标的分散性好,因此,个人意外险比例再保险采用成数方式的很少,主要以溢额方式进行。对于团体业务和特殊风险,以及分出公司所开展的新业务,分出公司领带接受公司的技术支持,依然采用成数方式分保。

2、非比例再保险方式。人身险的非比便再保险主要包括单人超赔、事故超赔、止损超赔和超赔付率超赔等。单人超赔是指单个人和索赔超过一定金额后由超赔接受人承担的一种超赔主式。止损超赔是指分出公司的整体索赔超过一定金额或比例后由分入公司承担超出的部分。超赔付率超赔是指分出公司的特定险种索赔超过一定赔付率后由分入公司承担超出部分。

(二)人身险的财务再保险

人身险的财务再保险目前已发展成非常丰富的非传统形式业务。此类再保险业务不但有传统再保险所具有的分散死亡或疾病风险的职能和作用,而且可以分散分出公司产品投资风险并满足保险监管部门对分出公司偿付能力监督和管理的需要。

财务再保险是对传统再保险业务的重大发展,目前仍未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和做法,各国保险监管机构对财务再保险的政策差别很大。在发达国家,只要偿付能力的监管要求得到满足,监管机构并不干涉再保险的具体做法,因此其财务再保险亦较发达。在保险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监管机构一般对财务再保险实行较为严格的控制。需要强调的是,由于人身险业务的相对特殊性,其财务再保险与财险的财务再保险尽管在原理上有某些类似,但在具体做法上差别极大。

人身保险 互联网人身险被中小寿险公司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所谓的人身险是就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当人们遭受不幸事故或因疾病、年老以致丧失工作能力、伤残、死亡或年老退休时,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给付保险金或年金,以解决其因病、残、老、死所造成的经济困难。

2014年,人身险公司官网累计访问量近10亿人次,太保寿、泰康的访问量达到亿次以上,可见人们对人身险的关注。

人身保险互联网市场开辟了中小寿险公司发展的新机遇。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人身保险公司互联网业务实现保费收入353.2亿元,同比增长5.5倍。

值得关注的是,中小寿险公司占据互联网人身保险保费收入排名前十名中的9个席位,以290亿元的保费占据82%的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份额。同时,外资人身保险公司占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份额的15%,较传统渠道保费占比有了显著提升。

占规模保费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人身保险公司互联网业务实现保费收入353.2亿元,同比增长5.5倍(2013年为54.46亿元)。保监会数据显示,2014年,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2690.2亿元,总规模保费收入为16896.5亿元。

也就是说,人身险公司2014年互联网业务占总规模保费的比例为2.1%,占原保费的2.8%。而在2013年,人身险公司互联网业务仅占原保费的0.5%。一年间,互联网业务占比提升2.3个百分点。

与互联网保险业务萌芽的2011年(10.31亿元)相比,人身保险公司互联网业务规模爆发性增长了33倍,年均增长率达到225%。

从经营主体看,截止到2014年,开展互联网业务的人身保险公司总数达52家,约为2011年的三倍,占人身险公司总数(73家)的七成以上;其中,中资公司34家,外资公司18家。而在2013年,经营互联网业务的人身险公司数为44家。

从流量看,2014年,人身险公司官网累计访问量近10亿人次,有6家公司访问量过千万,值得一提的是,泰康人寿、太保寿险的访问量达到了亿次以上。

三成以上的业务

报告称,人身保险互联网市场开辟了中小寿险公司发展的新机遇,成为中小寿险公司突破传统渠道瓶颈制约、借助理财型产品实现保费规模跨越式发展。

从公司主体看,以互联网渠道作为业务主要渠道的公司已经不少。本报独家获得的去年全年的同业数据显示,昆仑健康、德华安顾、东吴人寿和珠江人寿的互联网保险业务占比已经超过30%;其中,昆仑健康的过半业务都来自互联网。弘康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和光大永明等人身险公司的互联网业务占比也在20%以上。

上述报告数据显示,中小寿险公司占据互联网人身保险保费收入排名前十名中的9个席位,以290亿元的保费占据82%的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份额。

占互联网业务市场份额排名靠前的寿险公司有,光大永明占16%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工银安盛人寿和前海人寿分居而三位,市场份额分别为12%和11%。此外,生命人寿占市场9%份额、珠江人寿占9%、昆仑健康占7%、建信人寿占7%、国华人寿占5%、阳光人寿占4%,它们也都是市场排名居前的公司。

此外,外资人身保险公司以54亿元保费占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份额的15%,较传统渠道保费占比有了显著提升。而从全部业务看,人身险市场中,外资寿险公司市场份额仅为5%左右。

从险种上看,人身保险(产品分为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保险和年金保险)互联网业务中的主力险种为人寿保险,2014年全年实现保费330亿元,占互联网人身保险总保费的94%。

其中,万能险互联网业务全年实现保费204亿元,占互联网人身保险总保费的58%。以短期险为主的意外险是互联网人身保险第二大险种,尽管18亿元保费收入仅占互联网人身保险总保费的5%,但承保件数占比超过8成,共计8450万件。健康险占互联网人身保险总保费的1%,以1年期及1年期以内产品为主,下半年较上半年有20%的增长,发展空间较大。

12岁儿童买什么保险 人身险是首选


小孩是整个家庭快乐的源泉,为了保证这些活泼可爱的小家伙们健康成长,家长应该为自家小孩构建一份保障全面的投保规划。那12岁儿童买什么保险?应该首先购买意外险作为基础性保障,其次购买重疾险险,最后购买寿险。

顽皮是小孩子的天性,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意外伤害死亡已占0~14岁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因此,家长在为小孩投保意外险时,可以适当提高保障额度,建议在5万至10万之间为宜。12岁的孩子已经上学了,家长在为其投保时,应该选择兼顾在校日和非在校日保障的产品来投保,不仅能够提供少儿在校期间的保障,而且还能够涵盖少儿离校期间的保障。

重疾是小孩成长过程中的一大无形杀手,白血病、手足口病等都是小孩成长过程中的高发重疾,对于整个家庭而言,小孩一旦患上重疾不仅影响未来前途,而且高额的医疗费用也让整个家庭陷入财政危机,家长在为小孩投保重疾险时,应优先关注带有这些高发重疾保障的产品。

孩子要走的路还很长,可能遭遇的坎坷也很多,父母能做的就是尽量为他铺平成长之路。可为其投保份寿险产品。但考虑到为孩子购买两全寿险产品,投保周期长,保费支出相对较多,且重疾保障比较薄弱。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可以考虑为孩子购买份消费型保险,让孩子拥有意外、健康等多重保障。如果您确实希望为孩子投保份少儿两全寿险产品,建议选择一款侧重于理财性质的,这样可花较少的钱获得比较完善的保障。

提示:12岁儿童买什么保险?意外和疾病永远是小孩身边的两大主要风险,家长在为小孩投保时应该首先投保一份基础性的意外险,在此基础上再投保一份健康险。然后再根据经济条件为孩子选择寿险。

投资账户 传统和新型人身险概述


人身险就是以人的生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保险,并以其生存,年老,伤残,疾病,死亡等人身风险为保险事故的一种保险。是转移可能导致人身损害的风险。人身险按保险的形式来分可以分为传统人身保险和新型人身保险,那么这两种类型的保险分别是什么样?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介绍。

传统人身保险

传统人身保险的产品种类繁多,但按照保障范围可以划分为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

而人寿保险又可分为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两全保险、年金保险等,健康保险则又可分为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护理保险等。其中,年金保险因其在保险金的给付上采用每年定期支付的形式而得名,实际操作中年金保险还有每季度给付、每月给付等多种形式。养老年金保险可以为被保险人提供老年生活所需的资金,教育年金保险则可以为子女教育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同时,消费者可能会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定期寿险的选择上难以抉择,其实两者还是有较大不同的。

首先意外伤害保险承保因意外伤害而导致的身故,不承保因疾病而导致的身故,而这两种原因导致的身故都属于定期寿险的保险责任范围。

其次,意外伤害保险承保因意外伤害导致的残疾,并依照不同的残疾程度给付保险金。定期寿险有的不包含残疾给付责任,有的虽然包含残疾责任,但仅包括《人身保险残疾程度与保险给付比例表》中的最严重的一级残疾。最后,意外伤害保险一般保险期间较短,多为一年及一年期以下,而定期寿险则一般保险期间较长,可以为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新型人身保险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近几年在国内投资市场上又出现了将保障和投资融于一体的新型投资型险种,主要包括分红型、万能型、投资连结型等三种类型。

分红型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将其实际经营成果优于定价假设的盈余,按照一定比例向保单持有人进行分配的人寿保险。与普通型产品相比,分红型产品增加了分红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其分红是不固定的,也是不保证的,分红水平与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有着直接关系。通常来说,在保险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的年份,客户可能分到较多的红利,但如果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不佳,客户能分到的红利就可能比较少甚至没有。

万能型保险指包含保险保障功能并设立有保底投资账户的人寿保险,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兼具投资和保障功能。保费的一部分用于提供身故等风险保障,扣除风险保险费以及相关费用后,剩余保费在投资账户中进行储蓄增值。

二是交费灵活、收费透明。通常来说,投保人交纳首期保费后,可不定期不定额地交纳保费。同时,与普通型又称传统型人身保险产品及分红保险不同,保险公司向投保人明示所收取的各项费用。

三是灵活性高,保额可调整。账户资金可在一定条件下灵活支取。投保人可以按合同约定提高或降低保险金额。

四是通常设定最低保证利率,定期结算投资收益。此类产品为投资账户提供最低收益保证,并且可以与保险公司分享最低保证收益以上的投资回报。

投资连结型保险是指包含保险保障功能并至少在一个投资账户拥有一定资产价值的人寿保险,其具备万能险第一、第二项的特点,但两者之间也有不同。投连险灵活性高,账户资金可自由转换。由于投资连结保险通常具有多个投资账户,不同投资账户具有不同的投资策略和投资方向,投保人可以根据自身偏好将用于投资的保费分配到不同投资账户,按合同约定调整不同账户间的资金分配比例,并可以随时支取投资账户的资金。

另外,投连险通常不设定最低保证利率。投资收益可以在账户价格波动中反映出来,目前我国保险公司通常不少于一周公布一次账户价格,因此,若具体投资账户运作不佳或随股市波动,投入该投资账户的投资收益可能会出现负数。

商业车险改革提前落地 车险市场将开启定价时代


据了解,目前商业车险费率改革方案出台后,如今已经出现了第一单,这意味着车险市场将开启定价时代,不同风险的车型有不同的基准纯风险保费,这可以间接推动汽车生产厂家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易维修性,也将最终使消费者获益。

5月20日早上8点多,广西柳工集团退休员工黄国梁冒着暴雨到阳光财产保险柳州中心公司续保。2014年他在阳光保险为自己的斯柯达昊锐投保了商业车险,保费为2611元。因为近两年无出险记录,商业车险改革后,今年保费降为2383元。

这是商业车险费率改革方案出台后的第一张保单。

费率整体水平不变,与风险更加匹配

根据行业示范条款规定,车损险的保险金额等于投保时车辆实际价值。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认为,这一新规妥善解决了以往让消费者不满的“高保低赔”问题—所谓“高保低赔”,是指投保人以新车购置价缴纳保费,但是对于旧车来讲,在发生全损时只能按照车辆的实际价值获得赔偿的问题。

此外,较之旧有指导条款,新的行业示范条款保障范围更为广泛:被保险人或司机的家人可以在三责险项下赔付;车辆在未上牌的情况下发生事故可以获得赔偿;冰雹、台风、暴雪等自然灾害和所载货物、车上人员意外撞击导致的车损可获得赔偿。

平安产险总经理助理王国平认为,新条款从以下几个方面实际利好消费者:

第一,改革后的商业车险费率方案分为基准纯风险保费、附加费用率、费率调整系数3个部分计算,消费者可以清晰明了地看到保费的组成部分,计算相对也简单方便。

第二,车险保费挂钩费用率,这会促使保险公司优化内部流程,改善运营、人力等各项费用成本,促使公司合理投放销售费用,并最终使消费者受益。

第三,新版商业车险费率方案采用车型定价,实现精细化定价。不同风险的车型有不同的基准纯风险保费,这可以间接推动汽车生产厂家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易维修性,也将最终使消费者获益。

第四,保费更“贴近”风险。改革后,风险低的客户可以得到更大的优惠,不出险客户系数的降低进一步鼓励驾驶人安全驾驶来得到更大的优惠,这对道路行车安全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我们收集整理了6亿多条行业历史数据进行多轮测算,建立包含16万个车型的机动车车型标准数据库,为商业车险精细化定价奠定技术基础。同时对现行商业车险条款中存在的容易引发争议、不利于保护被保险人合法权益的内容进行全面修订,形成行业示范条款,供保险公司在改革后选择使用。”保监会财险部主任刘峰说。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表示,预计改革前后商业车险总体费率水平保持平稳,但费率与风险更加匹配,众多驾驶习惯好、出险频率低的低风险车主将享受更低的车险费率。

监管“放开前端、管住后端”,防范定价及市场风险

2002年,监管部门首次实行车险费率市场化后,车险行业陷入“价格战”乱局,不仅为行业发展埋下隐患,拖赔、惜赔等严重影响投保者利益的问题也层出不穷。2006年,监管部门不得不再次颁布行业指导条款,收回商业车险“定价权”。

今年2月,保监会正式启动商业车险改革,广西、黑龙江、山东、青岛、陕西和重庆6地被定为试点地区。根据保监会规定,各公司在改革初期可以使用行业示范条款,也可以在示范条款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科学测算基准附加保费,保监会将适时逐步扩大财产保险公司商业车险费率厘定自主权,最终形成高度市场化的商业车险费率形成机制。据了解,目前多家保险公司正在加紧报批车险产品。

时隔13年,再次实施市场化定价,车险行业会不会又一次面临冲击?

对此,周延礼表示,根据国际经验,车险市场化改革后,多数国家或地区会出现短期市场波动。“对改革试点,我们的原则是先算账后做业务,要从区域市场、定价策略、理赔服务等方面开展综合评估,申报的产品要基于综合评估的结果,综合成本率与改革前三年均值不能有大的波动,切实防范定价风险、市场风险。”

“对于车险市场的放开,保监部门将遵循"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原则,建立商业车险条款费率回溯分析制度,定期验证保险公司条款设计和定价假设的合理性,对保险公司不合理定价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调整。此外我们将指导行业协会根据市场平均纯保费的变化,动态调整商业车险费率基准,避免行业性的定价风险。对商业车险综合成本率高的保险公司,提高其偿付能力最低资本要求,约束保险公司审慎定价,促进理性经营。”刘峰说。

王国平认为,新费率方案实施后,保险公司间的恶性竞争将逐步减少,竞争的主战场将从价格战转移到精算定价与风险识别能力上,最终形成高度的商业市场化定价机制。“从国外经验看,改革后的保险市场普遍呈现了稳定发展的态势,并大幅激发了市场活力,这也让我们可以期待中国保险行业会有更好的发展。”

借道“互联网+”开启竞争新模式

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不仅促使商业保险公司控成本、优服务,也成为车险市场创新经营模式的“催化剂”。

5月20日,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宣布,将携手途虎养车网、新焦点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推出国内首款轮胎意外保障服务。不同于目前市场上的其他车险产品,此次众安推出的“轮胎险”,将保险流程完全嵌入互联网平台—由众安保险负责保障支持双方通过业务数据在线实时交互,实现承保、理赔、服务环节的无缝对接,最大程度发挥互联网企业优势,提供优质的用户保障体验。

英大泰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范跃认为,费率市场化改革为构建新型商业模式提供了契机,中小公司可以从目标客户需求出发,注重客户体验,应用APP等新型渠道,实现针对目标客户的精准定价,通过构建新型商业模式,引领公司转型来抵御市场冲击。

提示:商业车险改革以后,将会有利于保险市场的稳定发展的态势,并大幅激发保险的市场活力,促进保险业的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