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保险知识汇总,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市场化制度将优化

2020-11-03
养老保险知识 养老保险知识普及 保险如何说资金规划

姚刚表示,基金业经过2007年在管理资产规模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后,近几年遇到增长的瓶颈,基金管理业绩也不如人意。

“如何取得突破?是行业讨论的焦点。业界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姚刚称,共同探讨从基金管理向资产管理转型,以实现行业发展的突破,这是个很好的切入点。

他就此从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了阐述。

从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看,首先是《基金法》的修改工作有序推进,私募基金有望纳入《基金法》的调整范围,理财产品的监管标准将得到统一,奠定了从基金管理公司向资产管理公司转型的法律基础;其次,社会保障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市场化、专业化的制度和基金的长期积累制度都将进一步优化,使行业向养老金等长期资金提供特定资产管理业务能成为可能;再次,资本市场改革进一步深化,基础投资品种日益丰富,交易机制更为完善,为行业向不同投资人提供各种需求的资产管理服务提供更多的选择。

从行业发展的内部条件看:

一是行业整体合规情况趋于好转。经过不断督促并加强行业遵守“三条底线”情况的监管,尤其是对于几件“老鼠仓”案件的查处,行业坚持“三条底线”的重视程度、合规意识大幅提高,合规范围大幅改善;

二是行业人才储备显著提高。目前,从业人员已超过1万人,比2007年增长了近65%,证券业协会注册的基金经理达600多人,比2007年增加了69%。行业发展人才先行,有了人才基础,行业转型发展才有可能;

三是制度建设和监管手段不断完善。公平交易和不同投资人合法权益的基础性制度已经建立,基金监管信息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对不同资产管理组合公平交易的监控,为行业转型提供监管保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基金行业向资产管理行业转型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环境的有利不能替代行业的努力。”姚刚称,基金行业要有所突破,需要监管者和行业转变观念,勇于创新。

“我相信,只要大家坚定信心、抓住机遇,一定能实现把基金管理公司建设成为专业精良、治理完善、诚信合规、运作稳健的现代资产管理机构的目标。”姚刚最后表示。

扩展阅读

保险知识汇总,公务员养老金 “碎片化”制度要改革


■现在的社会平均工资,(养老金)平均替代率大约是50%,机关要比企业高出1.1倍,事业单位要高出0.8倍

■公务员的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方案也在讨论,征求意见稿也在多次讨论,是不是跟企业或跟事业单位同步,可能有一点差异,但公务员肯定要改的

■事业单位改革向企业看齐,到底看齐什么?现在企业的养老制度,就说得不是很清楚,它叫社会养老保险,也叫基本养老保险,但它到底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养老金?还是把他一辈子职业生涯的职业养老金都加进去了?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广东是试点省份之一)举国关注。4日晚,央视《新闻会客厅》邀请两位研究养老保险的专家:清华大学养老金工作室主任杨燕绥教授、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所长郑秉文教授,剖析此次改革的方方面面。

事业单位养老金将缩水一半?

主持人李小萌:现在改革方案最让人关注的其实是那句话“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按照企业模式计发”,那就请两位算一下:一名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职工资是每月5000元,若按现行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计算,他退休可以拿到多少钱,假设他的工龄是35年吧。

杨燕绥:按现行制度,如果这5000元是最后的基本工资,那他退休后最少应该拿到4000元。

主持人:跟现有工资差距不是很大。但如果改按企业的方式来计发,退休后能拿多少?

杨燕绥:目前企业养老金平均是2000元左右。

主持人:差距非常大。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后,养老金就面临一半的折损?

郑秉文:这种理解应该是对的,现在的社会平均工资,(养老金)平均替代率大约是50%,机关要比企业高出1.1倍,事业单位要高出0.8倍。

公务员“肯定要改”但有差异

主持人:现在改革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不是就是要让事业单位人员在退休之后的工资拉下来这么多,真相是什么?

杨燕绥:我觉得目的主要有三个,现在事业单位养老金跟企业比较,有一些不协调。其一,事业单位员工不交养老金,不缴费领养老金这总是不公平的。其二,身份壁垒,大家都是工作人员,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差距就这么大,他们之间互相流动也没有办法。其三,待遇差距,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养老金确实比企业高很多,影响社会和谐,需要改革。

主持人:既然说公平是改革的目的,那为何公务员不纳入进来一起改呢?

杨燕绥:我想公务员会改的,这个一定要改。因为公务员的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方案也在讨论,征求意见稿也在多次讨论,是不是跟企业或跟事业单位同步,可能有一点差异,但公务员肯定要改的。

主持人:还有一个关注点就是,当企业退休人员说,我的待遇不如事业人员时,他并不是希望把事业人员的待遇降到跟他一样,而是希望自己能够升上去,但现在结果跟大家期望的不一样,这又怎么解释?

杨燕绥:事业单位改革向企业看齐,到底看齐什么?现在企业的养老制度,就说得不是很清楚,它叫社会养老保险,也叫基本养老保险,但它到底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养老金?还是把他一辈子职业生涯的职业养老金都加进去了?企业的养老金本身就不太清楚。我觉得,如果我们有一个基本养老金制度,再有一个职业养老金制度,分开说,问题就没这么难了。

“碎片化”制度要统一也不难?

主持人:目前针对不同的人群,有多少种不同的养老方式?企业是一种,事业单位是一种,行政单位是一种,农民或者农民工又是一种,这说明什么样的问题?

郑秉文:说明我们的养老金制度不是统一的制度,是一个“碎片化”的制度,这必然会出现待遇差距。

主持人:这种制度的“碎片化”,怎样解决,能不能把它统一化?

杨燕绥:我认为,咱们现在讲“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结合,如果我们的社会统筹能真正变成叫“社会统筹国民化”,由政府承担责任来给每一个退休的老人发一份吃饭的钱。这是最基本的养老金,大家都一致,不管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抑或企业职工、普通居民。

而另一部分,我把它叫做“个人账户全民化”,每一个人当他有收入的时候,他都得择时、酌情地去储蓄养老金。到退休时,我们自己又创造了一份养老金,你工作30年,他工作40年,那就应该他高,这样没什么不公平的。

保险知识汇总,养老金制度结构性改革与寿险公司市场定位


国际养老金制度结构性改革的浪潮普遍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出于增加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促进养老金制度在缴费和受益之间的公正性及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西方各国开始探索养老金制度结构性改革的途径。在世界银行、IMF等国际机构的强力推动下,拉美各国、东欧经济转型国家及其他亚、非发展中国家也相继着手进行养老金制度的结构性改革。一时间,养老金制度的结构性改革大有演变为一种国际潮流的趋势。国际养老金制度结构性改革的具体实践及其政策取向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养老金制度整体结构的调整;其二,政府主导下的公共养老金计划运行机制的转变。

所谓养老金制度整体结构的调整,即调整政府主导下的公共养老金计划的待遇水平,改变公共养老金计划在老年退休收入中“独占鳌头”的局面,引导和鼓励发展各种私人养老金计划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计划,将构建多支柱养老金制度体系作为制度改革的目标。多支柱养老金制度体系一般至少包括三个支柱:

第一支柱:政府集中管理、通过政府一般税收收入融资或企业与个人缴费融资的强制性养老金计划,一般覆盖全体国民或居民,提供最低的退休收入保障,起预防老年贫困的作用。养老金受益资格往往基于国民权或居民权来确定,或者是基于受益人家庭经济状况审查的基础上来确定。

第二支柱:私营化分散管理、引入个人账户、实行基金积累制的强制性或自愿性养老金计划,各种企业年金计划就属于此范畴。

第三支柱:各种自愿性养老储蓄计划,比如商业寿险公司提供的各种养老保险产品,美国的个人退休储蓄账户(I-RA,IndividualRetirementAccount)也属于此范畴。

而政府主导下的公共养老金计划运行机制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增加预提资金积累,即融资机制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基金积累制或完全基金积累制转变,以此来缓解人口老龄化给养老金制度造成的压力;其二,公共养老金计划的给付结构由待遇确定型(即DB计划,DefinedBenefitPlan)部分或全部向缴费确定型(即DC计划,De-finedContributionPlan)转变;其三,引入私人部门管理运营积累的养老基金,并实施多样化的投资资产组合。

中国养老金制度结构性改革的具体实践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退休费用社会统筹改革,至今已经走过了20个春秋。虽然中国的养老金制度并未最终定型、尚在制度选择过程之中,但20年的改革实践,已经确立了一些基本原则,改革的方向也日渐清晰。从养老金制度体系的整体框架来看,中国养老金制度体系将一如既往地以构建和完善多支柱的养老金制度体系作为改革的长期目标。现阶段将致力于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安排,包括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实现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分账管理;创新养老基金的管理体制,尝试养老基金进入资本市场,增加养老基金资产组合的多样化选择;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市场等政策选择。

国际国内养老金制度结构性改革的具体实践和未来走向已经清楚地揭示:伴随着养老金制度结构性改革进程的推进,寿险公司在老年经济保障领域中的地位将日益凸显;养老金制度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取向,客观上要求寿险公司调整其在养老保险市场中的定位,以便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产品开发、资产管理、客户服务以及精算、销售等方面的优势。具体而言,我国寿险公司在养老金市场的定位应着重于下列几个方面:

其一,理论和实践经验均表明,养老金给付的年金化是解决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长寿风险的有效途径。顺应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现实需要,寿险公司应充分发挥自身在年金产品设计和提供方面的既有优势,积极介入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给付。

其二,寿险公司的经营特性,决定了其在管理长期性货币资金方面拥有确定不疑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及信息优势。积极谋求参与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的投资管理,应成为寿险公司市场开拓的战略选择之一。

其三,寿险公司应充分发挥自身在年金账户管理、年金产品设计和销售、精算咨询等方面的既有优势,积极开拓企业年金市场。具体而言,寿险公司参与企业年金市场开拓应着重于下列几个方面:1、积极创造条件,谋求充当企业年金基金的法人受托机构;2、充分发挥寿险公司在年金账户管理方面的丰富经验及先进的账户管理技术系统,充当企业年金基金的账户管理人;3、充分发挥寿险公司在年金产品设计方面的既有优势,积极开发适应企业年金市场需求的年金产品;4、充分发挥寿险保险公司既有的精算专业力量,为企业年金产品设计、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其四,鉴于养老金制度结构性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保障面有限的现实状况,应充分发挥寿险公司的专业化经营优势,优化资源配置,致力于商业养老保险的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

其五,鉴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严重滞后及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需要,寿险公司应组织力量、加强研究,积极开拓农村养老保险市场。

保险知识汇总,如何尽快改革养老金制度


实现养老金制度公平,制度改革的覆盖面要广,所有影响制度公平的人群都应纳入进来。我们不能在为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付出改革代价之后,还要为公务员养老金改革第二次付出代价。既然改革,不能是挤牙膏式的,理应是彻底改革。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证实“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正式下发,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省市将试点。此次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下调至与企业一致。

据报道,此次中央下决心推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财政不堪重负。但在笔者看来,养老金改革的本意理应是实现制度公平,而目前养老金制度的不公问题已经十分突出。有资料显示,到2006年底,全国平均水平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高出企业两倍多。而且,这种待遇差距还在不断扩大。

尽管此次养老金改革具有破冰的意味,但仍让人遗憾不少。比如,早在传出事业单位养老金向企业看齐之时,舆论就普遍指出公务员不能例外,也应该向企业看齐,但此次改革却不涉及公务员。再比如,养老金改革始于事业单位,最终要把机关公务员纳入进来,却没有一个改革的时间表。

其实,养老金制度不公已经存在很多年了。造成制度不公的主要原因是,上世纪90年代初实施的“退休职工双轨制”。这种“双轨制”导致一部分人的退休收入比另一部分人高出数倍。显然,“双轨制”早有改革的必要,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今日改革的阻力越来越大。

从新闻报道来看,仅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而言,就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从时间上来说,先要试点相当长的时间,然后才能逐步全国推行;从阻力上来说,不仅要面临各种事业单位的阻力,更要面对部分政府机关的阻力。因为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一旦顺利,就轮到公务员了,政府机关自然缺少推动改革的动力。

也就是说,养老金制度不公已经存在十几年了,由于此次改革很难一步到位,很可能会出现养老金改革跑“马拉松”的现象。如果改革的制度设计欠合理,制度的执行不到位,养老金改革就变成了漫长的博弈。这无论是对于改革本身而言,还是从实现制度公平的紧迫性来说,都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我们的各项改革中,不乏跑“马拉松”的先例。比如,住房公积金改革的口号喊了若干年,但实际改革依然是走着小步。同样,“退休职工双轨制”存在多年,养老金改革也呼吁多年,但改革的步子却不够大。改革如果依照目前这个速度,把机关公务员全部纳入改革估计要到牛年马月了,国人还将为这种制度不公付出更多代价。

因此,实现养老金制度公平,制度改革的覆盖面要广,所有影响制度公平的人群都应纳入进来。我们不能在为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付出改革代价之后,还要为公务员养老金改革第二次付出代价。既然改革,不能是挤牙膏式的,理应是彻底改革。既然大部分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与机关公务员挂钩,显然只能一起改革。

保险知识汇总,中国将采取推迟退休年龄办法解决养老金制度危机


5月25日上午,发改委官员周南表示,通常,如果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我们就称之为“老龄化社会”。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目前65岁以上人口约1.19亿人,占总人口的8.87%。可以说,我们是“未富先老”。这无论是对社会养老能力、养老保障体系,还是对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都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解决养老问题不仅需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也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同时,合理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就业岗位,探索弹性退休制度。

此前人口学家何亚福曾呼吁,现在中国仍处于“人口红利期”,养老基金尚且入不敷出,将来随着老龄化日益严重,进入“人口负债期”,一方面老人逐年增多,高峰时达到4亿多老人,另一方面年轻劳动人口逐年减少,这种养老金制度总有一天会崩溃。

但现在看来,中国官员对于养老金制度危机早有应对之策:推迟退休年龄即可。

而造成“未富先老”的计生政策,似乎目前并不在有关方面考虑范围之内。

5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景天魁对媒体表示:进入老龄社会以后,将会出现三个难以估量的新的贡献,或者是新的气象:一是扩大内需;二是增强社会稳定性;三是传承人类文明。景天魁先生更是强调:“老年人经验多,还有一个重要的优点,不大愿意冲动。老年人占一定比例以后,这个社会可能更加容易,比较稳定,比较容易沟通,比较和谐,有这方面的好处,这是从社会管理方面来说,老年人比较遵纪守法,社会经验比较多一些,行为比较有数,不容易冲击界线。”。按景天魁看来,这对于当前的维稳工作而言,社会老龄化反而发挥了突出贡献,计生政策可谓功不可没。

综合上述,中国应对养老金制度危机的办法,可能更多是延长退休年龄,而非改变计生政策。

养老金,美国私人养老金制度镜鉴


中国还只是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也才10多年,企业年金建立也不过10年,因此,中国目前的养老金总储备规模仍很小,大体只相当于美国的1/50。相比之下,中国私人养老金(企业年金)发展严重滞后,其储备规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是中国养老金市场发展的最大制约和短板,相反,这正好是美国养老金市场的最大优势和强项。为此,我们不妨借鉴美国私人养老金发展的成功经验,全力推进中国私人养老金市场的大发展。

归纳起来,美国私人养老金市场的大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美国工会力量强大,它不仅能够代表雇员利益与雇主进行公开博弈,而且还能迫使雇主在提高雇员福利安排上更加自觉、主动。

第二,美国养老保障体系始终强调“三条腿走路”,国民不会单一地依赖社会保障,而是更多地依靠雇主提供的补充养老福利,此外,政府和雇主都十分注重私人养老金与公共养老金之间的整合与协调。在中国,城市人养老保障主要靠社保,而农村人养老保障则主要靠自己或是“养儿防老”。

第三,美国的各类私人养老金几乎覆盖了美国国内所有雇员。在中国,私人养老金就是企业年金,因此,它仅仅只覆盖少数企业职工,而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则根本就没有私人养老金之说。

第四,制度创新。从DB到DC,从DC到401(K),从大企业适用的计划到小企业实用的计划,从货币类计划到股权类计划,不同类型的私人养老金计划,分别适应不同的雇主及雇员,这为私人养老金计划的扩面与普及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在中国,企业年金管理办法仍很简陋而粗糙,无法适应现实需要。

第五,税制优惠、政策导向。1978年美国税法改革前,私人养老金的税收优惠主要局限于雇主缴费;1978年美国税法改革后,美国私人养老金的税收优惠又同时赋予了雇员缴费,这极大地调动了雇主设立私人养老金计划,以及雇员参加私人养老金计划的积极性。在中国,目前企业年金只对雇主缴费有税收优惠,而对雇员缴费则不能采取延迟税收的优惠政策,这不利于雇员督促雇主建立企业年金计划。

第六,美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它为美国庞大的私人养老金提供组合投资与保值增值的平台,反过来,庞大的私人养老金“入市”,也为美国资本市场提供长期资本的巨大支持。这正是美国资本市场与美国养老金市场的强强联手与良性互动。在中国,养老金总储备规模还很弱小,它与资本市场规模无法匹配,即便这些养老金全部入市,也对资本市场产生不了多大影响。

保险知识汇总,春节前将发放上升的养老金


■增加数额将与缴费年限、工作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年龄挂钩

■我市2020年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全覆盖,农民也将有养老保险

社会保险、城乡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医疗救济制度……这一系列让利于民的政策,可以让千千万万老百姓老有所养、患病能治、小病看得起、大病无大忧。昨天,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称,从目前的“局部保障”到“城乡覆盖”,我市的社会保障从“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逐步建立健全广覆盖、多层次、便参保、易转移的社会保险制度,力争2020年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全覆盖。

我市连续三年提高养老金

“从今年1月1日起上调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将在春节前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昨天,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介绍,从今年起,我市将连续三年提高基本养老金标准,让企业退休人员老有所养。今年养老金的调整对象是2007年底以前按照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的企业退休人员,每位退休人员增加的基本养老金数额将与企业退休人员的缴费年限、工作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以及年龄挂钩。此外,继续向有高级职称的企业退休科技人员以及退休早、基本养老金相对偏低的人员倾斜。这次调整,我市100万余名企业退休人员将受益。

农民今后也有养老保险

“今后农民跟企业退休人员一样可以享受养老保险。”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称,目前,九龙坡和大渡口区已在全市率先启动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今年南川、巴南、南岸、梁平、垫江等5区县也启动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让农民跟城里人一样拿养老金,确保老有所养,安度晚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同时表示,我市将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力争到2020年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做到应保尽保。这意味着,届时,我市城乡居民也将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

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机动车辆商业保险条款费率管理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完善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市场化导向的条款费率形成机制,强化保险公司在条款费率拟订、执行中的主体作用和责任,更好地发挥行业协会在建立行业标准及加强自律规范等方面的作用,促进行业整体提高产品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防风险能力建设,从而更好地维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合法权益。

那么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意义何在呢?

车险费率制度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商业保险主要险别的价格向市场回归的第一步,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第一,改变了车险费率的形成机制,第一次使市场成为决定费率的主导力量。作为财产保险重要组成部分的机动车辆保险(本文主要探讨车辆损失险)在性质上属于典型的商业保险。其费率理应由市场决定。在这次我国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中,政府主管部门将费率形成的决定权交给对自己所承保的业务自负盈亏的保险企业。由后者根据赔付率、费用率、合理利润预期、市场供求关系和各种风险因素等市场情况自主确定。市场第一次成为决定我国车险费率的主导力量。这是符合我国经济市场化的进程的,也是与车险保险费率市场化的世界潮流相吻合的。

第二,大幅度地降低了车险费率的总体水平,在车辆保险过程中真正体现了公平的原则。随着机动车辆安全性能的增强,道路。信号系统和其他交通设施状况的改善,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和平均严重程度大大降低,保险赔付率大幅度下降,车险费率在客观上有了较大的下降空间。同时,由于经营车险业务的企业同业竞争的加剧,车险费率也有向下变动的客观要求。通过费率的市场化改革,车险费率的决定主体由政府转换为保险企业,费率水平大幅度地降低。从而减轻了广大保户的保费负担,真正体现了车辆保险过程中对被保险人一方的公平。

第三,细化了车险费率的形成要素及其权重,使车险费率的构成趋于合理。这次车险费率制度的改革,不仅将车辆损失险的费率与第三者责任险的费率区别开来,从客观情况出发有升有降,而且还纠正了原来以“从车”为主的片面性做法,贯彻了“从车”、“从人”、“从用”、“从地”相结合,加大“从人”权重的原则。一些保险公司在私人自用车辆基本险费率表和私家车基本险费率表中,直接载明固定驾车人或主驾车人年龄、驾龄、性别或职业、客户信用等级与安全等级的优惠比率或系数,或上调的比率或系数(表中提供了改革初期华安广州分公司私家车费率的优惠系数,从中可以看出“从人”因素等在费率构成中的作用)。

保险知识汇总,北京领取养老金将实行新政策


针对一到养老金发放日,银行就排长队的现状,北京市人力社保局透露,明年拟在全市范围内增加多家银行代发养老金,退休人员可自选领取养老金的银行。

现状:领取养老金排长队

目前本市养老金代发机构除了邮政储蓄银行,还有工商银行、华夏银行以及广发银行,退休人员可任意选择其中一家。以工行为例,每月中旬养老金发放日前后,柜台前常常排满退休老人,而且老人不习惯用ATM机的银行卡,更喜欢持存折在柜台办理,给柜台工作量也带来较大压力。此外,各个银行网点分布不均,行动不便的老人如未及时领取,对生活也会产生影响。

对此,市人力社保局回应称,目前已经启动了前期调研,拟在全市范围内增加多家银行代发养老金,让老人有更宽裕的选择范围。

措施:明年试点自选银行

市人保局正在研究开发新的养老金支付程序。根据设计要求,新程序将允许退休人员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领取养老金的银行,退休人员将选择好的银行账号提供给社保经办机构,再由社保经办机构按照其提供的信息发放养老金。这一程序实现后,将缓解现有代发养老金银行的柜台服务压力,方便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市人保局还表示,新支付程序计划明年开始试点,试点完成后将在全市推行。

养老金,完善养老金制度 应对养老金缺口 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


近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在“发展平台经济与促进区域合作”高峰论坛表示,坦承养老金确有缺口,并建议通过完善养老制度,以达到收支平衡。

戴相龙指出:“把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加在一起搞支付,这叫现收现付,这个没有缺口,15年以后都没有缺口。但个人账户在退休时,这些钱都是他的,这时候缺口就非常大了,那时的政府就没法平衡,那是后患无穷的。”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刘福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养老保险制度诞生的第一天起,其现值与未来值的矛盾就存在,而且至今看来也是一个解不开的扣,养老金对财政补贴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他建议从根本上跳出社会保险的传统套路,走社会保障的路子,即纳入中央财政预算,实行目标补贴、按需分配的原则。

戴相龙认为,完善养老金制度可能涉及延长退休年龄和养老金缴纳年限等措施,“比如养老金交30年,就可以获得养老金了。那今后30年不行,可能要交35年。现在60岁退休了,将来可能63岁退休。”

据刘福垣介绍,美国财政补贴占养老金60%以上,退休年龄延长到67岁,还捉襟见肘。以美国的经济实力,在保险范围内都解决不了现值和未来值的矛盾,说明此路不通。“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坚持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能够克服基金的现值与未来值的矛盾,都不得不逐步加大财政补贴的力度。”刘福垣表示。

不少专家认为,除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应对养老金缺口更需要保值增值。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保中心主任杨燕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主要是‘货币养老’形式,货币养老只能满足日常养老开支,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需要从货币养老向盘活养老资产的方向转变。”

“养老金投资股市应选择比较能够创新的公司,他们一定能够产生可以分配的价值,这个价值是整个经济发展中的亮点。”杨燕绥指出,如果没有养老金,不仅是资本市场规模无法扩大,资本市场的产品也不均衡,因为资本市场需要长期投资。西方几十年的经验已经证明,养老金可以和资本市场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