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健康保险规划要趁早

2020-06-19
健康保险知识 健康保险知识大全 健康中国保险规划

健康保险规划要趁早

调查显示,目前国人中有不少由于工作压力大等原因处在亚健康状态,健康险可开始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重疾风险无处不在,投保重疾险,从容面对人生风风雨雨!

健康险究竟有什么保障作用?如何购买健康险?专家认为:健康保险主要针对的是医疗方面的开支,对被保险人在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疾病或意外事故承担责任;它所承保的内容与一般人寿保险不同,购买时一定要留意保单条款中的某些特殊规定。

案例一: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王先生今年46岁,为本市某机械厂的工程师,精通机械设备以及家用电器的维修。前几年,由于厂里生产的产品没有市场,经济效益每况愈下,最后不得不申请破产。王先生的“铁饭碗”也被摔得粉碎。幸好王先生懂技术,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常在外面揽点活,一家人生活倒也过得幸福快乐。

2002年,某保险公司业务员登门陌生拜访,向王先生推荐健康险,理由是王先生的母亲因“脑出血”去世,姐姐因“白血病”去世,有患重大疾病的家族倾向,而且他本人又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一旦出现意外或疾病,会让整个家庭陷入困境。可王先生本人认为自己虽然岁数大了,但身体还非常健康,不需要保险,便委婉的拒绝了代理人的建议。

几个月后的一天,王先生像往常一样去一家单位做机械修理,刚到工厂门口便突感头痛、头晕、意识模糊,随即被厂保安送到医院,结果被诊断为“脑出血”。尽管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生命已无大碍,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至今未能恢复。

2年来,原单位每月支付他的360元的病休工资,妻子由于没有文化,每月只能通过外面接的一些小活来贴补家用,整个家庭经济因此而陷入了困境。

躺在病床上的王先生回想起当时保险营销员的健议后悔不迭。但是亡羊补牢,为期太晚。目前,国人已经拥有“花钱买健康”的观念,但是尚无“花钱买健康险”的想法。由于健康险以承保条件较多,王先生已经丧失了购买条件,在病床上辗转反侧的他只能规劝自己的亲朋好友勿忘买份健康险。

案例二:规划不当保障失利

郭先生,某国有企业普通工人,1998年“下海”与朋友创办了一个小食品店,自己做老板。由于是自谋职业,自己又是家庭支柱,考虑到一些疾病的防范,于2003年购买了某人寿保险公司的住院医疗保险。保险代理人针对郭先生家庭的实际情况,认为郭先生如此单一的保险设计不能有效的避免风险,建议其再选择一些针对性比较强的健康保险时,“不买,我才58岁,能有什么事情?”郭先生一口拒绝了代理人的提议。

2004年的元旦前夕,一向健康的郭先生突然感到腹部剧烈疼痛。在医院经过全面检查后被确诊为癌症晚期,伴全身广泛淋巴结及骨转移,原发部位不明。确诊后,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面前:治疗的话,需要昂贵的费用,而根据他的病情只能延长生命,治疗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不治疗,只能存活2个月左右。

郭先生的小店生意不好,勉强糊口,爱人又没有工作,家里积蓄不多,儿子还要结婚;而另一方面,郭先生当时购买的保险是津贴型的医疗保险,保障度并不是很高,对于这样的疾病,并不能起到很好的帮助。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家人最后考虑再三决定放弃治疗。

由于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癌细胞在郭先生体内迅速蔓延,很快就不能进食,继而连坐在床上都无法办到,生活不能自理,生命完全依靠廉价的药物来维持。2005年2月8日,郭先生抛下了尚未成家立业的儿子,离开了人世。

案例分析: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两个案例都是关于百姓如何看待健康险的问题,前者王先生本人并没有意识到健康险的重要性,拒绝购买任何保险;后者郭先生尽管认识到了健康险在生活中的作用,但由于保险知识的匮乏,没有很好的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保险方案设计。最后的结果是两人都没有能够通过保险来规避损失。

一项数据调查显示,全国城市居民中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人群占57.91%,社会医疗保险占3.7%,商业医疗保险约占2%,自费人群占33.93%,其他形式约占2.45%。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医疗改革发展趋势是:建立起以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为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和商业医疗保险等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

一方面,社会医疗保险是在最基本的医疗保障水平上的福利政策,并非是一个全面的健康保险体系,保障范围不超过人口的20%。

另一方面,社会医疗保险项目单一,不能满足多种形式的医疗需求。而商业医疗保险则不同,它有能力为不同的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保障来满足市场需求,如附加住院医疗保险、附加门诊医疗保险、住院日津贴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等。还可以为各类特殊人群,诸如儿童、老年人、妇女等,根据其特点和特殊需求提供特殊健康保险商品。

因此,那些由保险公司主办,以自愿为原则的商业保险将成为市民构建家庭保障的一个重要渠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