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保险知识,大家设计养老规划要趁早

2020-09-29
保险规划设计 养老保险知识 设计保险规划的原理
对于多数人而言,“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是晚年幸福生活的场景。当我们埋头苦干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养老规划?30年后,我们靠什么养老?理财专家指出:养老规划一定要趁早。社会养老金保障基本生活据市老龄办的相关人员介绍,我国进入老龄化只用了18年,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DP仅为800美元左右,不到一些发达国家的1/10,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显著特点是广覆盖、低保障,而且覆盖的比例将会越来越高,因此,仅靠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很难满足国民越来越多的养老需求,甚至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目前每个人都会缴纳社会养老保险,但这部分保险金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能保障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社会养老金是按照平均的工资水平领取,而不是按退休前缴费多少领取。据介绍,退休后能领到的社保退休金一般是当时社会平均工资的35%-45%。这绝对无法让我们保持在职时的生活水平。因此,希望退休后依然保持体面而高质量的生活品质,还需另谋“钱途”。

养老规划三大原则一、规划要趁早。“早准备早好”是我市金融系统多位专业理财师的建议。“一般来说,35岁到40岁之间就要开始做好养老理财规划。”中国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资阳分公司相关人员介绍:35-40岁时,事业比较稳定,家庭也有了一定的积蓄,孩子也基本成熟,这时可以开始规划养老理财。二、理财要安全。安全是养老金的第一要素,因此,在养老金理财时应适当控制风险,年龄越大,投资的风险应越低。部分理财师认为,一味地追求安全也是不可取的,一些老年人为了稳妥起见,将钱全部存入银行,结果因为高企的CPI指数,不赚反而缩水。单纯依靠储蓄养老,很有可能使得老年生活质量大打折扣。三、科学配置资产。不管是“以房养老”还是将钱投入基金、国债、保险或者是银行理财产品,一定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来进行资产的科学配置,以确保自己的财富增值。此外,养老理财规划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事业,而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使你更科学地让个人资产增值。选好投资途径“钱途”多多中国农业银行资阳市分行的专业理财师建议:养老理财规划十分重要,要从多方面考虑,包括子女教育规划、医疗保险、资产传承、老年生活品质保障等,“未雨绸缪”同样也适合我们的老年生活规划。在投资品种方面,业内人士一致认为保险、银行理财产品、基金、债券、股票、房产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关键是要合理地配置自己的资产,让钱能生出更多的“钱宝宝”。储蓄储蓄是风险最低的一种资产投资方式,但是通胀预期下,2.75%的储蓄利率还跑不赢CPI增长的速度。在目前我国经济形式较好的情况下,理财师建议个人可选择稳定收益的投资品种,比如债券、银行理财产品等。“一般来说只要保证有3~6个月生活费的活期储蓄就可以,还可以用这些活期储蓄来做一些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或者购买货币型基金,这样既不影响流动性,又能够增加收益。”基金定投“如果说从30岁开始,每个月用500元买基金,到了退休的时候你的收入将会超过60万。”中国银行资阳市分行理财部经理说。长期基金定额定投是取得市场平均收益的理想工具,特点和优势是平摊风险、积少成多、复利增值,帮助工薪家庭实现长期的养老规划目标。商业保险“保险不会让你赚钱但可以让你的钱保住,如何选择好的险种是非常重要的。”雁城某保险公司销售经理坦言。购买养老商业保险是补充养老金的另一佳径,商业养老保险一般宜占总养老费的40%。

股票

从收益方面来看,股票的回报率较高,相对应风险也会较高。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来说,如果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又对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比较了解的话,股票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最好不要超过总养老费的10%。

房产

“以房养老”是不少资阳市民的梦想,房价日益攀升也让不少购房者在无奈的同时,又燃起了希望之火。房产作为一种有效的投资途径,除开可以用来出租获取一定数额的租金外,若是生病或急需用钱时变现能有一笔现金回款。另外要注意的是,投资房产一定要有充裕的资金,并不是人人都适合“以房养老”。

扩展阅读

养老保险规划须趁早


自然界的一切都会遵循一定的规律,每个人都会从幼年走向老年,为了保障老年人的生活需求,退休后能够过富裕、有尊严的生活,无忧无虑的享受晚年的金色时光,提前规划养老保险成为了热门话题。

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1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

温家宝说,截至今年9月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达到4.49亿人,加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总计覆盖人数超过7亿人。

温家宝指出,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真正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目标,要走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要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坚持政府引导和个人负担并重,政府宁肯少上几个项目,也要确保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投入。根据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物价变动等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保障水平调整机制。进一步完善参保激励机制,真正做到多缴多补、长缴多得,调动参保积极性,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加基金积累。研究解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整合问题。要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整合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险经办管理资源,提高信息化水平,增强基层经办服务能力。依法加强基金监督管理,努力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养老保险规划一定要趁早

人生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理财需求和理财目标,而养老规划是人生理财规划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理财规划中排在首位,是每个人都要面对和必须考虑的事情。

传统的养老理财工具有银行存款和社会养老保险等等。银行存款难以抵抗通货膨胀的侵蚀,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较低,只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保障程度较弱,仅仅依靠上述工具养老往往会捉襟见肘。过去的一些养老经验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养老需要。

退休后应酬费、服装费和交通费等项目会减少,而医疗费会相应增多,如果想在退休后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准,这个数字还是蛮大的。假定包括生活成本、医疗费用等等再内,每月的生活成本约为5000元,则每年平均需要6万元。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人数也越来越多,养老保险保障了老年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等于保障了社会相当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对于在职劳动者而言,参加养老保险,意味着对将来年老后的生活有了预期,免除了后顾之忧,从社会心态来说,人们多了些稳定、少了些浮躁,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社会养老保险从改革开放后到今天一直在不断地调整和改善,每一次的改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改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不仅对家庭和个人有重要的作用,对国家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也有极大意义。

从家庭和个人角度出发,个人参加养老保险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强制缴纳的方式结合国家自主扶持的方式为年老后的生活提供了保障,在青壮年时期定期少量地缴交费用,换到年老生活的补助,免除了家庭一定的后顾之忧,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在当今“四,二,一家庭”模式下,老年人一定程度上可以靠自己的养老金生活,从而减少子女抚养老人和孩子的双重压力,对老年人的生活心态和对家庭的和谐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保险知识,买保险 要趁早


船到桥头不一定直

前几年,在湖州看到一则报道,说一位母亲好不容易给女儿积攒了6万多块钱,可是偶然一天,女儿被查出了严重的疾病,急需动手术。当医生告诉母亲需要6万多块钱手术费时,母亲背起女儿扭头就走。女儿趴在母亲的肩上,天真地问母亲,“妈妈,我们家里不是有钱吗?”母亲的回答令陈国平至今难忘。母亲说,如果这些钱给你治了病,那你以后读书怎么办?

许多人对保险都有种片面的认识,以为买保险就是用来保疾病意外的。其实,保险不光可以保障疾病和意外等风险,还可以保其他方面的风险。“没有计划或者计划不周全,也是种风险。”

许多人都知道未来一定时间要准备足够的钱,但仅限于知道,依旧没有计划,只是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临事就比较被动,就像上面这位母亲,如果她事先给女儿买了大病保险,每年的花费不会很多,但足以获得充分的保障。“保险就是急需的现金。”人在顺风顺水的时候,往往不会去考虑缺钱的问题,别人也愿意借钱给你,等到你陷入逆境时最需要钱的时候,大家又往往都来要你还钱而不是借钱给你,“只有保险,才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你钱。”

赚钱重要管钱更重要

从前有两个和尚,面对面住在甲乙两座山上,他们每天都要下山到小溪里挑水回寺院喝,时间一长,两个和尚就彼此熟识并结为好友。此后每天双方都会在固定的时间相聚在小溪边。

一晃到了第五个年头。这一天,甲山的和尚下山挑水,发现乙山的和尚没有“按时”来到小河边。起初他不以为然,想当然地认为对方肯定有什么事情给耽搁了。第二天,乙山和尚依旧未露面。他有点心急了,担心乙山和尚发生了什么意外,不过他还是沉住气拖到了第三天,结果乙山和尚仍然没有露面。甲山和尚当即撂掉担子跑到了乙山寺院里。

没想到乙山和尚正在院落里伸展拳脚,身体仍健壮如初。甲山和尚知道乙山跟他甲山一样,山上面都没有泉水,难道乙山和尚练成了“三天不喝水”的功夫?

乙山和尚告诉他,五年前,自己每天在挑水之余,总会抽一点时间挖井。三天前,那口井终于出水了,于是,他也就不用下山挑水了。

同样是做和尚挑水,一个和尚通过努力挖井,免除了每天下山之劳苦。而另一个和尚,虽然暂时还能下山挑水,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和身体的衰弱,以后能否天天下山挑水显然很成问题。

排除一个人的家境、背景和地域等因素,如果把一生时间作筹码,其实每个人获得成功、富有的机会都是相同的,每个人工作不可谓不努力,可是最后的结果却相差很大,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对钱的掌控有所不同。

乙山和尚通过平时的点滴努力,为自己多开辟了一条“财源”,可是,大多数民众的理财方式基本上还是停留在“节衣缩食、日积月累、收入简单相加”这个层面。统计发现,我国绝大多数家庭,95%的收入来自于工资,只有5%的收入来源于投资,而在美国,工资和投资收入比基本上在50%:50%的水平。

会赚钱固然重要,但会管钱更重要。亚洲首富李嘉诚就公开表示:“别人都说我很富有,拥有很多财富,其实真正属于我个人的财富是给自己和家人买了充足的人寿保险。”这些人寿保险,就是李嘉诚给自己和家人挖的那口井。

谁在往口袋里装钱?

资产负债是公司财务会计方面的术语,但在家庭理财方面,借助于资产负债的定义,我们可以廓清很多原来模糊的认识。

在家庭理财方面,资产项目包括我们的工作能力、知识、蓝筹股票、基金和投资型的寿险,也就是说,只要能往我口袋里装钱的东西,就是资产。负债项目则包括汽车消费、房屋按揭、借钱治病、子女抚养等。许多人也许会认为汽车是我们的资产,可是每个月的油费、停车费、维修费,哪一样不要我们拿出钱来呢?凡是从口袋里不断拿走钱的项目,就算负债。

理财的当务之急,就是要通过理财,创造更多的资产,控制乃至缩减负债项目,从而保证家庭财务结构的稳定并使家庭财产增值。但是收入怎么花,却是区别很大。

根据相关保险法律法规,个人的保险财产可以免交遗产税,即使个人破产,保险理赔金额也不会被执行给债务人。因此一般的保险产品除了保障功能,都具有保全资产、规划遗产的重要功能。而新华人寿新近推出的“财智人生”保险,除了满足上述功能之外,还能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理财空间,提供健康教育、抵御通胀和养老保障的功能。

如果小孩刚出生就给他买这个保险,那么等到小孩读高中、大学时,父母亲就可以通过缩减保额来获取部分子女教育金,而不用购买专门的教育金金保险。而一旦被保险人在未来得了大病,也可以通过减少保额来获得治疗疾病所需的现金,从而免除未来同类疾病无法获得保险的困境。相比较,客户如果买了一般的疾病保险,万一被保险人得了某种疾病,保险公司在支付赔偿金之外,一般都将拒绝再为客户提供相应的保险产品。等到未来养老,被保险人也完全可以通过保单减保部分变现或者全部变现获得相当丰厚的资金用于养老,如被保险人60周岁通过保单减保部分变现或者全部变现大约可获得七八十万元的养老金,真可谓“老而无忧”。

保险保障不可少 “80后”规划要趁早


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压力大,很多“80后”进入到了结婚、生子的阶段、兼具着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很多人开始筹备自己的未来,做着详细的规划,购买一份保险保障必不可少。如何科学正确的选择也成为了众多“80后”所关心的问题。

险种:年轻人先买基本寿险

很多年轻人很少主动去了解寿险,想着自己年轻力壮,不会有这方面的需求。其实这是一个理解误区,据介绍,基本寿险覆盖的风险最多,可以涵盖意外和部分大病保险,而它的保费是最少的,而理赔金额是最高的,29岁以下购买,保费递增的幅度很小,而一但发生疾病和意外可获30万左右的保障额度。对于收入不高的年轻人来说,基本寿险是最合理的选择,到了一定年龄后,寿险的保费会逐年增加,越晚购买付出的保费越多。

年龄:过了29岁保费明显增长

如果在合适的时间,买对了合适的保险,不仅能获得保障,还能省钱。因为风险承受能力随年龄增加递减,因此保险需尽早规划。一般来讲除了分红险、投连险、变额年金等投资型险种外,保险费率通常是随着投保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投保人年龄越大,保费越高。随着投保年龄的增加,保费的上涨幅度也随之递增。

以某款定期寿险为例,从18岁到29岁时,每增长一岁,保费增加250元,过了29岁,保费的差额则从300元向上递增,到33岁时,间隔为400元,而过了40岁,差额则近千元,看得出,过了29岁,保费明显呈急剧增长的态势。

因此对于保险计划的配置,应当以生活需求为出发点,且对基于实际需求的保险规划,越早越好。

三口之家 先给 “顶梁柱”上保险

较早出生的 “80后”很多已经组建了小家庭,并且有了自己的下一代。在房价和物价高企的时代,小夫妻又要面对同时赡养4位老人和抚养1个孩子的重担, “压力山大”成为这一人群的共同感受。保险专家表示,已经步入三口之家的 “80后”,更需要精心规划自己的未来。

保险专家建议, “80后”父母作为家庭的 “顶梁柱”应先为自己构建周全的保障。在具体投保产品中,这部分人群应首要考虑高保障产品,如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和定期寿险等。

单身人士 优先考虑意外险

如今,很多 “80后”已迈进30岁门槛,有的甚至已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但相比稍微年长的人群,这部分人群的工作尚未完全进入正轨,尤其是一些单身的 “80后”喜欢频繁更换工作,有的甚至目前还没有稳定工作。

同时,由于没有正确的理财观念,还有一些单身的 “80后”成为了 “月光族”。对于这部分人群,保险专家建议, “80后”单身人士应优先考虑意外险类产品,再加上一份两全重大疾病保险则更为周全了。一般来说,两全重大疾病保险这类产品的优势在于为自己构建保障的同时还能做一些财富积累。

需要提醒单身 “80后”人士的是,重大疾病保险作为健康险的一种,其保费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

“丁克”家庭 养老规划最重要 

眼下,越来越多的 “80后”夫妇不愿意受孩子的拖累,自愿选择做 “丁克”一族。保险专家建议,“丁克”家庭应重点考虑两类产品,一是带有长期护理金保障的产品;此外,也可用商业保险来规划养老金,尤其是 “弹性延迟退休时间”的说法出现后,提前为自己制订一份商业养老保障计划至关重要。

以往,保险销售人员向年轻人介绍保障型保险时,大部分的投保者都会认为既然有了社会保险,商业养老保险显得有些多余,在通胀压力增强的经济环境下,反而更乐意接受兼备理财投资的险种。

其实不然,保障型险种是对生活保障的有力补充。以一名25—30岁的年轻人为例,在这个年龄段进行养老险的补充,缴期较长,费率还可优惠,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养老险补充比较适宜。

除了养老,还应优先考虑保障型产品,如重大疾病保险。很多年轻人面临着新建家庭、买房子等多方面的费用压力,所以应该尽量控制各方面的费用支出,保险作为一种很好的理财工具,合理搭配险种能够在年轻人生病或者出意外而最需要金钱的时候,减轻家庭负担。

作为80后一代,生活、工作压力很大,难免会出现身体透支现象。及早为自己投保,除了规避意外风险外,也是您工作、生活的最佳保障。

养老金,请问大家这样设计我的保险适合吗


咨询内容:看了平安的三鑫产品,觉得都不错,想每种都买一点,不过我经济能力有限,只好每样买很少保。不知道这样设计好吗?年龄28岁,年收录4万,准备三鑫每一样买一点,留着补充养老啊。鑫盛终身寿险,3万,20年交;鑫祥两全保险,1万,20年交;鑫利两全保险,1万,20年交。补充平安幸福定期保险,20万。15年交, 年交保费3000元左右,不知道大家觉得怎么样、

咨询网友:不断进取 (南京)

专家解答:

南京 中国人寿 孙林玲

既然是作为养老的补充,建议重点考虑理财险种。先思考自己需要准备多少养老金,打算从那几个方面着手(股票?基金?房子?定期存款?保险?),每个方面比例多少,这样算下来,看自己还有多少空缺,那个险种能更好的提供这方面的帮助。

南京 平安人寿 谢军

您把三鑫产品做这样的组合,我认为不可取。既然您是做养老金的补充,我建议您做个鑫祥的组合。鑫祥组合的优势是:一份投入、两倍返还、三倍保障;责任期、高保障;退休期,高领取;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解决不同需求。

枣庄 平安人寿 杨平

你这种组合是不可取的,它没有重点,保障也不够,如果你着于养老金的补充和重疾保障的话,我建议选择鑫祥为宜,这样你在保险内有3倍的保障,期满是可拿两倍的养老金。即15万的重疾和身故保障,10万加累积红利的养老金。

保险知识,为工薪老两口设计养老规划


家庭状况:欧阳先生今年58岁,目前是某贸易公司职工,月收入2000元。妻子李女士55岁,是一名小学教师,月收入2000元。夫妻二人都上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而且都参加了大病统筹。女儿今年27岁,刚刚出嫁。目前欧阳先生家共有存款3万元,住在浣花溪附近一套50平米的一居室,价值50万元。每月生活方面的开支大约在2000元。

理财目标:欧阳先生夫妇都临近退休,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保证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不发生较大程度的下降,是李先生当前主要考虑的问题。同时,欧阳先生还希望能够确保老两口退休后能有充分的医疗保障。

家庭状况分析

女儿出嫁,完成了欧阳先生老两口的首要心愿,为筹备女儿的婚礼,收入不高的两位老人花去了大部分的积蓄,只剩下3万元存款。作为工薪家庭,两位老人目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即将到来的退休生活。

理财缺口分析

虽然两位老人都有养老金,但根据我国目前的养老退休制度,退休金对目前收入的替代率是比较低的,一般为30%。也就是说,目前欧阳先生夫妇4000元的月总收入,退休后可能减少到只有1200元左右。这意味着,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会骤降70%,这将给老人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假设两位老人退休后还能生活25年,希望退休后的生活水平是退休前的80%。那么,退休后的总支出将达到48万元,而按照目前的收入水平,退休后的总收入为36万元,缺口为12万元。

同时,两位老人目前只有社会医疗保险和大病统筹,没有购买商业保险,这将只能覆盖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同时保障质量也不高。

理财策略

建议欧阳先生夫妇应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增加投资比重,提高收益率。

欧阳先生可将存款中的1万元作为应急基金,以备不时之需。剩余2万元拿来进行投资。同时,在退休前家庭每年净收入为2.4万元,同样可以进行投资。

因为资金未来的主要用途是养老,即我们所说的“保命钱”。因此,欧阳先生进行投资时必须确保资金的安全。债券作为固定收益类的金融产品,恰好可以满足这样的投资需求。同时,由于人民币升值、资金面充足等原因,今年以来债券市场一直处于上升通道。这样,投资债券可以在获得固定收益的前提下,适当操作还可以获得更高的差价收入。未来债券市场的前景仍被广泛看好,欧阳先生可以在年底时选择良好的时机投资债券市场。

如果欧阳先生没有足够精力和知识直接投资债券,还可以选择购买债券型基金的方式间接投资债券市场。买基金不仅可以弥补投资者在金融知识、时间方面的欠缺,还可以充分发挥专家理财的优势,在西方国家是非常大众化的投资方式。目前债券型基金的投资收益率为4%左右,那么到李先生退休时会有金融资产14万元。

另外,建议欧阳先生在退休后卖掉目前的房子,到郊区买一套30万元左右的两居室。

通过卖掉城区房换成郊区房,不仅可以增加老两口居住面积,改善居住条件,而且郊区良好的空气质量,以及较为缓慢的生活节奏,非常适宜老年人健康地度过晚年。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获得20万元的余款。这样可以弥补12万元的退休生活费用缺口。

保险策略

目前两位老人拥有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统筹,这两者可以起到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但保障范围尚不全面。本来可以通过购买商业保险作为补充,但老人年龄已高,按这个年龄目前市场上的商业保险费率很高,再买商业保险就显得很不划算。

建议欧阳先生将剩余的22万元资金以定期存款的形式保留,作为社会医疗保险的补充。随时用,随时支取。

从以上对比中可以看出,欧阳先生夫妇退休后,不仅改善了居住条件,搬到了更适宜居住、空气状况更好的郊区。而且从财务角度看,也有效的保障了退休后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医疗保障的程度。老两口可以过上踏踏实实的晚年生活。

保险知识,设计家庭保险规划


一般地,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主要有以下几个品种:

1.寿险:主要是指被保险人身故和全残时可以获得的赔付,全残指残疾程度较高的情况。

2.意外险:指被保险人因意外而发生的身故或残疾,这里残疾的定义较寿险宽得多,从最小的小拇指部分缺失到全残都包含在内,按残疾的程度给予不同程度的赔付;这里需要注意,意外险必须是因意外而发生的赔付,如果被保险人因病去世,是得不到赔付的。

3.重疾险:是指被保险人确诊为重大疾病的给付。随着医疗费用的上升,患病概率的加大,患病年轻化的各种情况下,重疾险显得越发的重要。并不是每个患病的家庭都能拿出几十万医疗费的,投保重疾险是转移风险的最佳方式。

4.医疗险:通常是对住院或手术发生的各种医疗费用的补偿;一般的,各大公司对门诊医疗都没有专门的险种,如果有,也是从其他的险种中演化过来的。

5.养老险:客户以保险的形式储蓄养老金,保险公司扣除一定的初始费用后,以比银行定期利率略高的利率复利增值,十年之后可以体现出保险公司储蓄的优势;二十年之后,这笔钱可能是原来的1.5-2倍;等到保户需要养老的时候,从这个账户中领取养老金,领到一定的年限,这个账户中就没有钱了。

6.子女教育险:客户通过保险的形式储蓄子女教育金,保险公司扣除一定的初始费用后,以比银行定期利率略高的利率复利增值;十年之后可以体现出保险公司储蓄的优势;二十年之后,这笔钱可能是原来的1.5-2倍,这时候可作为子女的大学教育金。

以上各个险种当中,首先应该考虑的风险是家庭顶梁柱的寿险、意外险和重疾险,再次是发病率较大的家庭成员的重疾险。顶梁柱在,家庭遇到任何风险,财务上还可以想办法解决。顶梁柱不在了,整个家庭就陷入瘫痪。其实这位顶梁柱也就相当于整个家庭的保险。

存养老险和子女教育险的时间,最好是在需求发生前20年提前准备。我们知道手中的钱,通常有三种理财方式:一种是存入银行,这部分钱面临着通货膨胀的风险;一种是投资债券、基金、证券,这些投资方式或多或少面临着大小不等的风险;保险我们不能说它是一种好的投资工具,我们只能说它是一种最保险的理财工具,因为从抵御通货膨胀来讲,它优于银行,从投资风险来讲,它是风险相对最小的。

关于老年人的保险,我们经常看到有许多非常好的年轻人,非常孝顺父母,当他们走入工作岗位之后,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为父母买一份保险。他们的想法非常好,可是具体做起来,却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总保费等于或大于保额的尴尬倒挂现象。所以说,当很多人在年龄大了,意识到风险存在的时候,可能就会遇到没有保险可买的尴尬。这也给了我们年轻人一个教训,买保险请尽早,在您年轻时买,在您健康时买。

那么我们究竟能不能使用保险这一避险工具,来帮助我们的老年人呢?其实是可以的,就看您怎么用它。我们经常讲""养儿防老”,其实,为什么呢,人到了老年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是需要依赖自己子女的,其实子女就是老年人的保障,换句话说,子女就是老年人的保险。子女要把自己保护好了,那就是对老年人的保障。所以,子女选择一些意外险、寿险、重大疾病险,来为自己的风险提供保障,也就是保障了父母,保障了全家。

保险知识,设计教育金规划


俗语说,别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无论是储蓄、保险还是基金,每种投资工具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每个孩子的“财商”是不一样的,不同孩子对金钱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未来的理财习惯,而理财习惯的不同又可能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东东给汪慧的难题

36岁的汪慧在事业上一帆风顺,目前担任一家跨国公司的市场总监,工作中的她果敢执着,回到家也能迅速进入好太太好妈妈角色,相夫教子。但近期谈到7岁的儿子东东,汪慧就不由自主皱起了眉头,“我真是怕了我儿子,一带他进商场,他就不停地要买东西,见到什么都想要,我只要说个‘不’字他就在地上打滚,每次到最后我都只好付钱了事。”

汪慧夫妇俩30好几才有了个宝贝儿子,一直宠爱有加。孩子慢慢长大,要求也越来越多。

汪慧曾经为这事教训过好几次东东,最后均以失败告终。可是汪慧深知不能这样惯坏了孩子,况且9月份东东已经成为了一名小学生,汪慧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这个难题,要让东东长大后不仅学业有成,还要有正确的消费观,理财观,真正把东东培养成德才兼备的“金宝贝”。

三步走培养孩子的财商

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认同关于钱的教育应该从小开始,要让理财教育贯穿孩子成长的全过程,如何能正确地培养孩子的财商,简单的说可以三步走:

第一步、正确引导孩子对金钱的态度

每个孩子的“财商”是不一样的,不同孩子对金钱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未来的理财习惯,而理财习惯的不同又可能会改变孩子的一生。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对金钱的态度是为人父母者必修的一项功课。

引导“海狸鼠”型孩子消费

典型特征:这类孩子非常“顾家”,会勤勤恳恳地攒钱,储蓄罐越满就越开心,不舍得为玩具或者书籍自己掏钱出来。

引导策略:这类孩子的储蓄行为应该得到父母的激励,但也要适当引导孩子的消费行为,防止孩子过于专注于金钱本身。父母需要适当地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消费。比如,计划一项特别的家庭行动,让孩子用自己积累的零用钱来负担这次活动的费用,所带来的成就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零花钱用得其所;或者,让孩子自己负担自己日常生活中一项比例相对较小的费用支出,比如交通费用,增强孩子自主性;也可以尝试让孩子和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接成“一对一”的互助对象,把自己的零花钱捐献出去让其他小朋友获得帮助,培养孩子爱心。

保险知识,设计家庭保险保障规划


跟个人投保比起来,给一个家庭规划保险保障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比如投保的先后顺序、保费分配的主次等等,一份科学合理的家庭保障计划既能做到省钱又能使得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得到应有保险保障,从而搭建起坚固的家庭保障金字塔。

第1步

重点保障家庭支柱

保险专家表示,在给整个家庭构建保障计划之前先要给所有的家庭成员排序,理性地按照收入、家庭对其的依靠程度等因素按序排列,从而明确家庭中的支柱。毋庸置疑,应该对家庭支柱投入最多的保障费用,因为一旦家庭的顶梁柱遭遇意外,对整个家庭造成的影响将是最大的。

许多父母总会为孩子买许多份保险,如寿险、意外险、健康险以及金额较高的教育险等等,但却忽略了自己的保障。保险专家指出,这种做法不可取,父母应该先给自己上足保险,才能给孩子一个坚实的支柱。其次,根据规定,未成年人的死亡赔付不能超过5万元,部分地区如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可以达到10万元,过高的保额就等于浪费。此外,对于还处在双人世界的家庭来说,如果家庭两位成员的收入相当,应该以风险较大人士为主要投保对象,在投保顺序和预算保费首先向其倾斜。

第2步

意外险夯实金字塔基

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在所面对的风险中,最难以估料和防范的要属意外风险了。保险专家表示,意外险是构建家庭保障金字塔的基础,意外险自身也具有保费低廉保障宽泛的特点。最基本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障的时间和地点很广泛,不论是平日里工作还是出门旅行,只要符合意外险保障责任条款,都可以得到赔付。而其费率一般每年为保额的千分之二左右,比如10万元的保额,保费大概在200元左右。保险专家建议,每个家庭应该以家庭年收入的5-10倍作为家庭所有成员意外险总保额的标准,如果家庭有房贷、车贷等贷款负担的,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意外险保额。

保险专家还提醒,家庭成员在选择意外险时要细化,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投保相应的险种。而对于一些经常出差或者每年都有几次旅行计划的家庭,应该选择长期意外险。因为选择一年期的或者更长期的意外保险总比每次出门前投保航意险、旅行险来得方便,价格也更加实惠。

第3步

附加医疗保险不可少

由于意外保险只是针对死亡或残疾进行理赔,而对意外引起的医疗费用不予给付,因此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在意外险基础上附加医疗保险或者住院保险就是很必要的。这些险种能够保证一些意外发生后投保人的治疗费用由保险公司承担。不过附加医疗险的保额没有必要定得太高,因为不造成残疾的意外事故治疗时花销不会太多,这样也能减少家庭总体保费的支出。当然,如果家庭的主要支柱成员在其单位已经团体购买了门急诊医疗、住院医疗保险或是有相关的就医报销制度的,那么这笔保费也是可以省下的。

养老保险案例分析:年轻人投保要趁早


每个人都会变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安稳,有品质。养老保险给人们的晚年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保障。很多年轻人都认为,购买养老保险对自己来说太早了。到底养老保险适不适合年轻人?下面通过养老保险案例来分析一下。

养老保险案例分析

养老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峻的社会问题。由于我国是“未富先老”型国家,人口老龄化和基本养老保险长期收不抵支的现状,决定了社保养老只能满足退休者较低水平的养老需求。

在独生子女政策实行30多年后,中国正全面迎来“4-2-1”家庭结构,而随着人均寿命不断延长,“8-4-2-1”或“6-4-2-1”家庭也逐步出现。如今年轻人自身的工作、生活压力也都比较大,物价高、房价高,很多年轻人成年之后,不仅无法“补贴”父母,有的可能还需要父母赞助购房首付款、结婚费用等。

养老保险案例2

保险专家认为,完善的养老保障应该由30%的社会养老保险、30%的企业年金和40%的个人理财养老组成,建议个人在享受社保的同时积极选择商业养老保险来维持老年生活品质。那么,年轻人如何选择养老保险理财?

年轻人处于奋斗阶段,既要做好必要的保障又要获取一定的收益。选择保险和基金是明智的。以往,保险销售人员向年轻人介绍保障型保险时,大部分的投保者都会认为既然有了社会保险,商业养老保险显得有些多余,在通胀压力增强的经济环境下,反而更乐意接受兼备理财投资的险种。其实不然,保障型险种是对生活保障的有力补充。

以一名25—30岁的年轻人为例,在这个年龄段进行养老险的补充,缴期较长,费率还可优惠,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养老险的补充比较适宜。

保险案例分析,除了养老,还应优先考虑保障型产品,如重大疾病保险。很多年轻人面临着新建家庭、买房子等多方面的费用压力,所以应该尽量控制各方面的费用支出,保险作为一种很好的理财工具,合理搭配险种能够在年轻人生病或者出意外而最需要金钱的时候,减轻家庭负担。

重疾险一般包括分红险的附加型保险、消费型保险及返还型保险。无论选择哪种重疾险,保额是否充分较为关键,一般来说,重疾险的保额不得低于10万元。对于月收入5000元的消费群来说,重疾险保额可选择在15万-20万元,意外险保额30万元,津贴型保额5万元左右,月保费支出6000元左右。年轻人发生重大疾病或死亡的风险相对较小,保费也较低,随着年龄的增大,每年的费率也会增高。如某公司的一个20年交的重疾保险,假定25岁时买15万元的保障是3250元,如果到35岁买同样保障就要花4200元,年交差额950元,20年差额达1.9万元。

同样保障就要花4200元,年交差额950元,20年差额达1.9万元。

做好保障后,就可以选择投资了。就目前绝大多数人的知识水平来说,选择适当的基金依然是一种相对合理的方式。不过投资开放式基金也有技巧。至少需要掌握三点:选择好时机、利用好功能、长捂短抛看实际。首先,基金介入的时机很重要,目前,投资开放式基金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处于调整阶段的基金价格都有所回落,大部分基金现在的市值在1元附近,特别是一些去年就发行的基金,良好的业绩和不错的分红证明这些基金还是很有前途,现在乘低价购入是上策。农行发行的大成价值基金、富国基金等值得关注;除了低买高抛之外,还可有效利用开放式基金的转换功能,通过基金之间的互相转换,获取更高的收益。

保险案例分析 储备养老金要乘早

对于年轻人来说,健康和意外是年轻人首要考虑的风险,建议要先有个人退休账户寿险和健康险这样基础的保障,再根据经济情况,选择配置养老保险产品。

年轻人从刚参加工作时起,就应该开始考虑退休规划,“年轻的时候就应开始考虑养老投资。”专家认为每年购买保险的费用占年薪的10%比较合理。

保险知识,为新婚家庭理财设计保险规划


购置新居、选购新婚用品、筹备婚礼,众多即将在奥运之年步入婚姻殿堂的新婚族将直接面对婚后家庭理财问题。

"财务争端是新婚族最先面对的生活问题之一,或者更现实地说是家里谁管钱、怎么管钱、怎样分配。"新婚不久的孙豫说,自己和妻子在蜜月里就已经暴露出理财方面的"步调"不一致,有时还会引发连锁争端。

理财专家提醒,新婚双方应尽早意识到婚后理财角色的变化,可以通过建立家庭财富管理账户起步。

"有你有我"多沟通

理财专业人士说,从个体到结合后的家庭角色转变中,新婚夫妇的理财角色就是从原本独立收支到形成家庭理财共识。新婚夫妇应当尽早相互协调和约订婚后的理财方式,这将有助于减少婚后财务压力。

上海浦发银行高级理财经理、国际金融理财师李智海说,新婚夫妇可以尝试建立共同的日常支出账户和财富管理账户,以区别对待日常生活开支和投资理财资金。

首先,新婚夫妇可以先指定一个账户为日常收支账户,用来支付生活必需的水、电、物业等基本费用以及日常小额、中等消费支出。由于现在很多银行都提供账单明细,这样新婚夫妇就可以较早明晰掌握家庭生活所需的基本费用。

随后,新婚夫妇可以将双方收入存进一个类似财富管理账户的单独银行卡中,这张卡基本不作日常消费使用。双方应较早沟通好今后生活的理财需求和方式,这张财富账户卡随后就可以用作投资保险、基金和股票以及偿还住房贷款等投资理财使用。

理财专家认为,从婚前的"由我做主"到婚后"有你有我",新婚夫妇的理财应当是寻求婚姻生活和谐的重要一课,缺乏对理财观念沟通和相互认同,容易因为生活琐事引发婚姻争端。尤其是那些刚刚步入社会、经济基础不稳固的年轻小夫妻更是应当从财富管理开始,学习"量入为出",进而科学投资理财。

"保险规划"莫忽视

理财专家还提醒,很多新婚夫妇在筹备婚礼后,经济基础相对不够牢固,家庭理财应当优先以保险规划寻求保障。

理财专业人士介绍,由于新婚家庭目前大多正处于财富的初始积累期,此时一份甚至多份"保险"十分必要。因为,从婚姻初始阶段就制定保险规划,可以较早地防范一方一旦出现意外、重大疾病,或者财务状况发生较大改变,家庭生活水平可以在一定时期相对稳定。

新婚族在婚礼筹备和购房后剩余的资金较少,有的小夫妻资金甚至所剩无几。因此,婚后初期理财不宜过度分散,可以选择以保险保障和稳定增值的品种为主要投资方向。在保险种类的选择上,考虑到一些投保品种的保费与投保人年龄直接挂钩,新婚夫妇多数比较年轻,较早地投资保险比年纪大了再考虑这类保险缴费要低很多。

因此,新婚家庭投保先以需要为原则,可以考虑重点投保保费低廉但保障程度高的定期寿险或意外险,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暂时延后投保储蓄型保险。

专业人士建议,从家庭财务安全角度考虑,新婚族应当以家庭的经济支柱一方为首先投保对象;同时,夫妻双方可以视健康状况投保相应的商业大病医疗保险,构筑起由公共保险加商业保险的安全屏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