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买保险,保障期限是不是越长越好?应该怎么选?

2020-06-12
保险越早规划越好 保险是人生的规划 保险保障规划基本流程
许多人在投保时,都会碰到一些纠结的问题,尤其是保障期,不知道选多久比较合适?长期还是短期?

其实遇到这个问题时,通常脑中无非就是在纠结这些:

1、重疾险保到退休会不会太短了?万一以后得了重病怎么办?

2、保到终身,有这个必要么?

3、保到70岁怎么比终身便宜这么多,到底选哪个?

保障期限的选择,看似简单,其实需要花费一番功夫。今天小编就好好说说这个问题,让你看完不再纠结。

内容如下:

(1)保险配置的原则

(2)重疾险、寿险、医疗险、意外险,保障期限选多久?

一、保险配置的原则

首先,关于保险,小编要不厌其烦地强调这几点原则:

大人优先于小孩。

保障型产品优先于理财型产品。

预算规划优先于产品选择。

保额规划优先于保障期限选择。

接下来,小编分重疾险、医疗险、寿险、意外险来讲,各类保险的保障期限怎么定。

二、重疾险、寿险、医疗险、意外险

保障期限选多久?

1、重疾险

重疾险是用于弥补重疾带来的经济收入损失和康复费用的保险。

根据保障期限的不同,重疾险产品可以分为1年期、定期及终身三种类型:

第一种,保障期只有1年,到期续保,保费随年龄变化。它最大的优势是便宜,这类产品比较适合手头拮据的年轻人,或者作为暂时过渡产品。但是却存在续保风险:到时候可能面临停售、保费上升、重新核保等风险。

第二种,保障期限大多为20年/30年,或保障至60岁/70岁/80岁。同等条件下,保费介于一年期产品和终身型产品之间,也是我们最常选购的重疾险类型。

第三种,终身有健康保障。如果有附带身故责任,即使一生都未发生合同内约定重疾,身故也可以领取赔付金。这类产品承保成本高于前两种,所以,保费也高出不少。

根据重疾险的定义可以梳理出这样的信息:它的保障重点在退休前。

因为退休后,子女早已成家立业,房贷也基本都已还完,长期休养不会有太大经济负担了。即使罹患了重疾,如果能有百万医疗险减轻医疗负担,对家庭的影响不会太大。

但是考虑到患重疾的概率与年龄增长有很大关系,如果到了六七十岁,重疾保障为0,相当于不穿装备,在枪林弹雨中奔跑。

所以,成人购置重疾险,最合适的就是“终身+定期”组合。既能满足在负担最重年龄阶段的保额,又能兼顾保障期间的全面。

如果年纪在40岁以内,预算充足,一定要优先购买杠杆高的终身型产品,后期再选择合适的定期产品提高保额。

即使预算有限,没法两者都配齐,也要选择至少保至70岁的的定期产品,否则年龄越大,保费越高,投保越艰难。

如果被保险人是儿童,预算充足的情况下,最好第一份重疾险就选择终身型产品,或者“终身+定期”组合。预算不足,也至少要保障至20岁左右,待其成年,再自己选择。

不过有一点需要强调:保额比保障期限更重要,为了延长保障期限而牺牲保额,那是得不偿失的。

要知道,重疾的治疗费用每年都在飞速增长,即使生活在三四线城市,保额也至少要达到30万才够用。所以与其纠结保至多少岁,还不如先把保额做到足够高。

2、寿险

寿险的作用,主要是预防家庭经济支柱突然离世或全残,家庭丧失主要收入来源,经济负担沉重。有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两种类型。

终身寿险的保障期限为终身,以被保险人死亡/全残为赔付条件。

定期寿险,是在保险合同约定的期间内,如果被保险人死亡或全残,则保险公司予以赔付;若期满被保险人健在,则保障结束。

终身寿险属于储蓄型险种,有必赔责任,保险公司的承保风险较高。所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终身寿险比定期寿险会贵一些。

哪类人群更加适合选购终身寿险呢?

一般来说,如果是经济基础较好、保费预算多、有遗产规划需求的家庭,买终身寿险更适合一些。

具体原因:一是它在被保险人死亡后才赔付。二是保险金可以完全按照投保人的意愿分配,不必抵消生前债务。

从寿险的定义来看,绝大多数普通家庭里,给经济支柱配置一份定期寿险就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如果两方收入差不多,那就人手一份。

但是保障期限到多少岁比较合适呢?有人说到退休即可,有人说不行,到时候要是债务没还完怎么办?

所以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亮保保建议:以退休年龄为参考,选择保障至经济负担最小的时候即可。

3、意外险

意外险,是为了预防家庭成员因意外身故或残疾,对家庭经济的沉重的打击。

它也分短期(如旅游意外险)、一年期、定期、终身等几种类型。不过,一般终身型意外险是不被推荐的,原因在于:性价比太低。

因为意外险基本上不设健康告知,也不对因疾病造成的身故、残疾予以赔付。所以,能具备如下几点优势:

1、不同年龄投保,保费差距很小;

2、等待期非常短,一般次日生效。

3、杠杆高。许多一年期产品,可以做到两三百元解决一百万保额的问题。

综上来看,长期意外险的作用完全可以通过每年配置一份一年期意外险来替代,而且也能节省一大笔保费。

如果年龄已经超过65岁,市面上许多热门的综合意外险已经无法投保。但同时老年人发生摔伤、骨折等意外风险的概率也会加大,这时就可以考虑针对老年群体的一年期意外险,投保时不用过于担心年龄限制,现在市面上有不少产品已经将投保年龄放宽到了80岁。

不过它有一个缺点:身故保额通常不会超过20万。

这个其实不算大问题,对于老人来说,意外伤残与意外医疗额度、住院津贴更加重要,因为老年人非常容易摔伤致残,而且摔伤、骨折都是需要住院治疗的,报销额度给力的话,也能节省一笔不小的开支。

简而言之,无论儿童、成人还是老人,选择一年期意外险都是更加明智的做法。

4、医疗险

医疗险的作用在于与重疾险相互补充,应对大额医疗费用支出,保障国家医保无法覆盖的部分。

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医疗险,都是一年期产品。

这是因为:治疗手段、仪器和特效药物的研发与日俱新,这些都会导致医疗费用前后发生巨大变化,从而影响医疗险的定价,保险公司出于成本考虑,都不会推出大量的长期医疗险。

所以,现在能保证续保的医疗险产品很少,有些续保条件好些的会在一定年度内保证续保,不过最长也只有六年。

好在市面上已经涌现出了许多百万医疗险,几百元即可解决上百万保额的问题,不过需要注意:这类产品一般都有一万的免赔额设置,但是放在医疗费用高涨的现实情况中来看,这也并不算苛刻。可以搭配一份小额医疗险,加上意外险中的医疗保障,用以完全覆盖医疗支出。

医疗险的保障期限基本上选择空间很小,那么主要的衡量标准就是保额、报销项目以及续保条件了。

关于保障期限的选择,说到这里就差不多了。但是保险配置,是因人、因时而异的事情,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最适合与否。

即使当下无法兼顾保额高和保障期限,也不用过分纠结于一时的选择。

一方面保险行业日新月异,时时都有性价比更高的产品面向市场;另一方面,即使当下预算有限,可以先用短期、定期产品作为过渡,等到预算充足的时候,再选择保障期限更长乃至终身的产品。

总而言之,保额、保障期限的选择,前者重要性更高。

相关阅读

保险知识,重疾险是不是越早买越好


提问:重疾险成为近日人们关注的热点,保监会最近已经宣布26种重大疾病的标准定义。面对“变脸”后的重疾险,购买时要注意些什么,为什么越早买越好呢?

专家解答:重大疾病险本质上不是“死亡险”,它的设计原理是保障被保险人身染重疾后需要的巨额治病费用。

通常而言,重大疾病险保障的应是经过治疗能延长生命而不至于短期就死亡的疾病。虽然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但重大疾病仍然经常发生,它不仅使患者备受精神和肉体的折磨,对患者及家属更意味着是一场经济灾难。购买一份重疾险,可在危急时刻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最需要的经济支持。

由于保费支出与投保年龄是成正比的,保障责任相同情况下,年龄越大,保费越高,所以市民应该尽早购买保险。一般来说,20-35周岁是购买重大疾病保险的最佳时期,保险公司不接受60岁以上的投保人。当然现也出台了一些专门针对老年人的产品,但从保费方面计算,老年投保人的保费较高,因此越早投保越合算。

购买重疾险时,虽然短期险产品(如单年产品)的保费较便宜,但没有太大的意义,毕竟一投保就生病的几率很小。如果每年续保的话,总体投入就要比购买长期险多得多。重疾险的费率是随年龄而增加的,年纪越大需缴保费就越多,而长期险是按照当初签订保单时对应的费率每年均缴的,由此可见,购买长期险更合算。

从投保范围来看,并非保障范围越大越好,那种“大而全”的保险相对而言成本会比较高。投保人应结合自己的需求,决定购买怎样的保险。有些专门针对某些疾病的保险其实也很不错。例如防癌险,由于癌症是最易发生也最易诊断的,购买这样的保险就更经济、针对性更强。保险专家建议,目前投保重疾险最低的保额应在5万元以上,普通人投保额在10万-20万元之间较为适宜。

保险缴费期限,并不是越长越好,短期长期各适用于哪些人


目前保险常见的缴费年限主要分为两类:第一个趸缴:指在购买保险的时候一次性把保费缴完,后续不用再缴费。趸缴的优势在于手续简便,省去了之后每年缴费的麻烦,也规避了因缴费不及时导致的保单失效的风险,且总金额要比分期缴费的总金额要少。趸缴的劣势在于对现金流的压力很大,一次性要缴清所有保费,对于不少家庭来说都比较困难的。

第二个期缴:指按照一定的周期,周期可以是每月、每季或每年缴费。一般按年缴的比较常见,常见缴费期限有3年、5年、10年、20年、30年,交至50岁、交至60岁、交至70岁等。期缴的优势在于能缓解投保人短期内的现金流压力,保障的杠杆效应较高。期缴的劣势在于期限越长,总的缴费金额越多,同时还要保证能按期缴费才行。

我们很多人经常在购买保险时,陷入选择困难症,因为保险缴费期间选择太多了,有一次性趸缴、有5年缴、10年缴、15年缴、20年缴,还有能30年缴费的。那么什么样的缴费方式以及缴费期限更划算更适合我呢?是越长越好越好?还是越短越好呢?前思后想,还是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其实大家在不同的缴费期限中犹豫不决,多半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现金流压力的大小;不同期限缴费的总额有较大的区别。

不建议月缴或者季缴。月缴或者季缴虽然看起来很划算,按月缴费会使我们的支出压力减小,保险杠杆也更高,但是保险公司也不傻,这期间保险公司的服务费用实际上都是算在消费者身上的,换算成每年总缴费并不划算。另外,目前只有电销保险或者少数的常规保险是可以选择月缴或季缴的,这类产品性价比一般都比较低,考虑价值也就很低。

保障型产品,尽量延长缴费期限。买保障型产品,尽量选择比较长的缴费期限,可以提高保险的杠杆,尤其是普通家庭,因为这样可以降低你年保费支出压力。虽然总保费支出会更多,但是在考虑当前的保费压力以及日后不断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可能获利反而更多。一般建议像寿险或者重疾险至少选择10年以上的缴费方式,最好是20年或者更长。

如果收入是长期稳定的持续收入,可以选择长期缴费,平稳的支付保费;如果收入不稳定,可以选择一次性或短期缴费,因为如果年付保费太高,后期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缴纳保费,导致保险合同不能继续那就不划算了;选择缴费年限的时候也要考虑自身的年龄和收入等变量,如果年纪偏大或者收入不够稳定,建议可以适当缩短缴费年限,否则到了六七十岁以后断缴失去保障了也不好。我们购买保险就是想转移自己的风险,花最少的钱获得最高的保额。趸缴一下子拿出十几万,对于一般家庭来讲,是有很大的压力的,况且一个家庭不能只给一个人投保,家里的其他成员也需要保险来保障未来。而期缴保费给家庭经济的压力则要小很多,减小当前保费压力,提升的保额,可使保障性更强。同时,考虑到工资上涨以及财富的逐渐积累,一直均衡的期缴保费给投保人带来的压力是逐年减小的。

保险缴费期真的越长越好吗?


保险产品的缴费期,真的是越长越好吗?大部分网络文章都是同意以上观点的,但是作为看问题永远看多面的我来讲,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并不是唯一了。

大部分代理人、经纪人讲:缴费期越长,那么单次费用更低,既可以抗通胀,而且杠杆价值更高,保费豁免更有利于客户。表面上分析,好像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刨根问底,这问题可就出来了。

第一,单次缴费保费确实低,但是整体总缴保费那可是高出很多的。这一点,你可以自己做统计20年交、10年交、5年交、3年交,各自保费总支出。

第二,可以抗通胀,这一点也不知道是那位大神发现的,这就是一大忽悠。抗通胀,如果这一点保险公司都没有想到,那还需要一群精算师做什么。长期险本身就采取的是均衡费率,这其中就考虑了通货膨胀,不然你第二十年要交的钱,就不会是跟20年前第一次缴费一样了。

这个答案也回答了,为什么买保险别考虑通货膨胀。有些客户讲,现在我买的保险保额是50万,20年后,都不知道50万有多大的价值。我想说的是,你每年交的保费,不都是一样的嘛,如果考虑通货膨胀,那么保险公司收上来的保费不也“不值钱”嘛。所以,作为消费者,有些东西还是要看明白的,别自己为难了自己。(理论上讲你交的钱是不会超过保额的,毕竟保险公司设计产品是有预定利率的,所以你就别在保险前纠结通货膨胀了)

第三,杠杆价值更高,这一点,确实说得没错,毕竟同样的保额单次缴费确实少。但当缴费期间未发生理赔时,缴费期长的总保费超过缴费期短的总保费时,高杠杆,这一点就不攻自破了。当然这一点的价值对于缴费压力大的客户还是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保费豁免更有价值,好像说得很有道理,毕竟缴费期不一样,发生重疾后,豁免的保费就不一样。但这个前提是,你的知道你那个时候患病嘛。如果是缴费期满才理赔,那这时候豁免又有多大的价值。当然,缴费期长,增加了豁免的几率。但这些,你想到了,保险公司想不到嘛。(缴费期的确定,跟疾病的发病率在不同的年龄段的大小,可以简单确定)

所以,缴费期长短的选择,应该适合自己,而不是一味认同某一个观点。保险规划需要量身定制,那缴费期肯定也需要量身定制。

保险产品的缴费期如何确定,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第一:如果保费预算压力小,越短越好。趸交与20年交对比,相当于打了7折(未考虑多余保费再投资)。如果付费能力差一点的,当然越长越好;付费能力好但理财能力强的客户也建议拉长缴费期。

第二:收入的稳定性,比如客户是经商的,那缴费期,时间短一点,更好。毕竟未来,谁都不清楚,自己还有没有付费能力。

第三:家庭关系。如果未来家庭可能出现婚姻风险,那保费谁来交,这一点也需要综合考虑。

第四:保险险种,如果是理财险,那么缴费期一般建议越短越好。

第五:买保险的目的,如果是考虑避债免税,财富保全,财富分割,那当然建议缴费期越短越好。

终身型重疾险保障期限怎么选?


投保重疾险,首先要选消费型重疾险,远离返还型重疾险。但是消费型重疾险,比如百年康惠保、康惠保旗舰版、昆仑健康保、康乐e生C款、瑞泰瑞盈等等,保障期限也有多种选项。很多朋友在投保时,还是会有选择困难:定期或终身,保障期限怎么选?

本文就从终身型重疾险保障期限怎么选来展开。

重疾险保障期限即重疾险保单保障时间长短。根据保障期限的不同,重疾险产品可以分为1年期、定期及终身三种类型:

一、1年期重疾险,保障期限只有1年,到期需要续保,保费随年龄变化。对于年轻人来说,1年期重疾险最大的优势是便宜。但是,却存在续保风险。比如,很可能你买着买着,产品不卖了;或者,保费突然上调。此外,也有些产品续保时需要重新核保,可能无法顺利续保。

二、定期重疾险,保障期限通常为固定年限,比如20年/25年/30年等,或者保到固定年龄,至60岁/70岁/80岁等。保障期限内患重大疾病,被保险人就能获赔,保障到期没出险,保险合同作废。在交费期内,每年交的保费额度都是固定的,保障期限不需要重新核保,即便产品下线,已投保客户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三、终身重疾险,没有具体年限规定,终身有保障。如果一生都未发生重大疾病,身故可以由受益人退保获取现金价值。对于年轻人而言,重大疾病风险会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增加,一般而言,1年期重疾险最便宜,终身重疾险最贵。因为1年期重疾险存在严重缺陷,更适合预算极少的朋友,或者没考虑好买什么长期险时,作临时应急方案;定期和终身重疾险,则比较适合作为长期稳定保障。

所以如果预算充足,那就直接买保额充足的终身重疾险;如果预算有限,投保定期重疾险,或者定期、终身组合投保,切不可为了追求保障期限降低保额。那么预算有限,还想保终身,怎么办?可以试试定期+终身的搭配,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不同,在选择投保方案时肯定会有区别。

重疾险的病种数量,是不是越多越好?


当今市场上重疾险产品可谓百花齐放,保障的重疾种类也是一个比一个多,80种、100种已经屡见不鲜,数量多的可以达到150种甚至更多。

很多人都会直观地认为,保险保障的疾病,那当然是数量越多越好,保150种的当然要比保80种的更全面。事实上,这种想法不见得是对的。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为大家剖析一下这个问题。

重疾是什么?不同保险公司保障的重疾是一样的吗?

“重疾”顾名思义,就是“重大疾病”,指的是那些病情严重、治疗花费巨大、且相对不易治愈的疾病,这种疾病往往会一段时间内严重影响到患者和其家庭的正常工作生活。

在过去,各家保险公司重疾险所保障的“重大疾病”,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导致当时的重疾险市场存在很多乱象,比如重疾定义不明确、理赔条件苛刻等。

所以,2007年后,我国保险行业协会借鉴国际经验,制定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明确定义了25种高发重大疾病,并规定其中有6种重大疾病,所有重疾险都必须包含。

这6种必须包含的重疾是: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搭桥术、脑中风后遗症、终末期肾病、重大器官移植术。

从此之后,市面上所有重疾险都包括了这6大重疾,而剩下的19种重疾虽然没有作硬性要求,但实际上目前的重疾险也都会有。这25种疾病囊括了最常见、最高发的重大疾病,在所有保险公司的重疾险条款里,25种重疾不仅疾病定义相同、理赔条件相同,就连合同的书写方式、顺序都要完全相同。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所有的重疾险都包含有这25种重疾,而这25种重疾,就是重疾险最核心的保障。各家保险公司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往往会在25种重疾的基础上增加其他病种,这就形成了目前动辄上百种、百余种重疾的局面。

25种高发重疾,真的“够用”吗?

重疾的病种可以去到百种以上,但在现实情况中,高发的重疾其实数量很有限,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保险公司理赔的数据得到印证。

在所有重大疾病理赔中,单就恶性肿瘤(癌症)这一种就占了60%以上,也就是说,有六成左右重疾理赔的患者都是因为罹患了癌症。如果再加上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等其他6大重疾,那么这6种疾病的理赔率就已经占到所有重疾理赔的80%~85%;而如果将范围扩大到保险协会规定的25种重疾,那么这一比例就已高达95%。

可见,这25种重疾,就覆盖了我们普通人一生当中绝大部分的重疾风险。在这25种重疾基础上增加的其他疾病,患病概率相对来说就很低了,其“实用性”将大大折扣。所以,不能认为80种重疾就一定比150种重疾差,我们更应该关注病种的“质量”,而不是病种的数量。

重疾种类越多越好吗?

上文说到,25种规范重疾就已经占理赔率的95%,这就是说,多出来的重疾病种,理赔率一定不会很高,其中不乏一些发生概率极低、非常罕见的疾病,会被保险公司拿来凑数。

当然,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概率很低也不等于绝对不会发生,保障当然是越全面越好,所以,理论上来说重疾种类越多越好并没有错。

但是,重疾种类越多越好的前提是:保费并不能因为增加了病种而明显提高。

假如一款重疾险,重疾病种从90种增加了120种,但价格贵了很多,那么为了追求这些概率很低的疾病而不惜付出高保费,显然是不理性的。当然,如果两款产品价格相差无几,保障形态相似,那么重疾数量多的产品,还是会相比重疾数量少的产品更有优势。

重疾病种,该如何挑选?

相比于重疾的数量,我们更建议大家关注重疾的保障质量。比如,在25种重疾之外,其他的重疾定义都是由保险公司自行决定的,有的理赔条件严格、有理赔条件宽松,不同的产品会有很大差别。

如果消费者有家族病史,或者是某些疾病的高发人群,那么就可以适当关注相应疾病是否包含在保障范围内、其定义和理赔标准是否宽松,据此优先考虑那些保障更好的产品。

顺带一提,对于重疾险的轻症、中症,其实挑选的原理也是一样的,只不过轻、中症保障没有统一标准,需要我们更仔细地去了解一款产品中高发轻中症的覆盖率、理赔要求等。对于特疾保障,比如少儿特疾、男性重疾、女性重疾等,则要结合价格及自身的保障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

总结

总之,目前的重疾险都包含有统一的25种重疾,这25种重疾,就已经占到了重疾发病率的95%。所以,重疾病种再多,也只能算是锦上添花。

对于消费者来说,买保险不能只被病种的数量吸引,而应该结合病种的高发度、理赔的条件、产品的价格、自身的保障需求等其他细节来综合评判。一切保障,都应该从我们的实际需求出发,只有适合自己的产品,才是最好的产品。

买保险到底好不好?保险是不是骗人的?


买保险到底好不好?是很多想买保险但是又怕上当受骗的人,存在心中的疑问。

生活中,很多人在看到各种风险事件的时候,萌发出买保险的想法。但是,却因为经常听人说,“保险是骗人的”、“理赔的时候会故意不赔”等等,而一再犹豫不决。那么,买保险到底好不好?保险是不是骗人的呢?

先说结论,保险并不是妖魔鬼怪,只是一种金融工具,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和任何其他工具一样,用好了,买保险就是好的,如果用不好,的确会让我们失望。

买保险到底好不好?如何认识保险?

保险的本质是风险保障,买保险实质是用杠杆原理进行风险管理:以很小的损失(保费),换取对不确定的、巨额损失的保障。

保险是因风险而生,如果没有风险,我们也就不需要保险。有人说,我身体健康耳聪目明,酷爱运动健康饮食,意外和疾病离我远着呢!的确,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我们远离风险,但是却无法杜绝风险。生活中,且不说中国每年有300万人因意外死亡,只说疾病,经常体检的人得了重病,经常运动的人突发猝死,少吗?

人生无常,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任何人任何事,都潜藏着损失风险,我们无法回避。保险无法避免风险事故的发生,但可以在损失发生后给予经济补偿,这就是我们需要保险的原因。

当然,在损失发生后获取经济补偿的手段不止一种。比如,动用储蓄、向亲朋好友借钱等,实在无路可走,还可以轻松筹,但是,小病小灾几千几万还行,遇到重大风险,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靠谱吗?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就算能卖房卖车,家庭经济也会大伤元气啊!

所以,在重大风险面前,如果我们有足额的保险,就可以将承担不起的风险,确定的转移给保险公司。一旦风险降临,就可以拿到确定的保险赔偿,使其不会对家庭经济造成暴击,而且,不需要寻求帮助,不需要带着对家人的愧疚去治疗,保证家人的生活没有后顾之忧。如果不买足额保险,就等于没做风险管理或者风险管理不足,需要全部或部分自行承担风险,万一灾难降临,我们可能必须用全部收入或者全部财产去应对。

聪明的你,保险到底好不好?

买保险到底好不好?为什么说保险是骗人的?

既然,对于“买保险到底好不好”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为什么很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会产生“保险是骗人的”这种认识呢?主要原因不外乎两个:很多保险业务员专业度不够;同时,主流保险产品没有做到以“客户需求”为本。

(1)保险业务员专业度不够

我国的现代商业保险,缘起于1992年,友邦保险进入中国并引进代理人制度,大批人员开始进入保险行业,最初,保险业务员从业门槛非常高,也比较受人尊重和欢迎。

但是,为了迅速拓展市场,很多保险公司实行“人海战术”,放宽招聘条件,导致保险业务员作为一个整体,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加上完全基于销售业绩的佣金体系,造成保险业务员队伍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急功近利等弊端,为“保险是骗人的”整个行业的口碑逆境埋下隐患。

由于部分保险业务员自己都未曾完整读过保险条款,或者读不懂保险条款,也有部分人为追求业绩,以“销售”为导向,无视“客户需求”,导致在给客户宣讲保险产品时,为尽快促成出单,随意许诺甚至欺骗客户,导致很多客户买的保险实际跟自己理解的有很大初入,在找保险公司理赔时被拒赔,自然会产生“保险是骗人的”这种想法。

(2)保险产品保障功能弱且收益不高

前些年乃至现在,我国的主流保险产品都是保障与理财相捆绑的,比如万能险、教育金、分红险、投连险等等。而保险的根本功能是保障,但是这些理财类产品保障功能非常弱,大量占用了保险预算,却让“保障”沦为笑话。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像消费型重疾险这类保障型产品,因为(保费与保额之间的)保障杠杆率高,很难从单个客户身上获取大量的保费收入,而“理财型”保险杠杆率低,能够快速汇聚保费收入,尤其在投资市场好的情况下,拿到资金就可以积极投资获利,这是保险公司积极开发理财型产品的驱动力。

而对于保险业务员阿里说,公司考核、激励方案,甚至管理及行政资源,都与“保费规模”直接相关,更不用提理财型保险的佣金比例的激励。所以,理财型保险可以毫无阻碍的成为保险业务员首要推动的方向。

很多人因为担心意外和疾病风险去买保险,最终买的却都是主险为终身寿险或两全保险,附加险才是重疾险的奇葩产品,而真正需要的重疾险等保障,其保费往往只占整个保单的25%左右,大量的钱都花在了理财上,还美其名曰“有病治病,无病返钱”。实际往往导致,有病治病的钱,不够;无病返钱的钱,不值钱。(详见:网【投保攻略】栏目文章)

保险行业的口碑,就是这样,变得越来越差!导致很多消费者即便有“保险需求”,还是会因为“保险是骗人的”,产生“保险到底好不好”这样的顾虑。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保险产品,面对保险业务员天花乱坠的说法,我们该如何买对保险呢?

买保险到底好不好?正确投保是良药

如果想买对保险,让保险真正为我们所用,一定要遵循科学的投保方法:

①保险姓保,首选消费型保险:在投保时,要首选消费型保险,做好全家人的基础保障,有余力的情况下,再考虑投保养老年金、万能险等理财型保险,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

②买保险就是买保额,要先保额后保费:并不是所有风险都需要用保险来解决。普通风险,即便不买保险,自己也能承担得起,不会影响正常生活。但是重大风险,不常发生,一旦发生却可能彻底摧毁家庭经济。因此,要优先考虑重大风险是否转移出去,保额有没有买够,其次才考虑自己能承受多少保费、要不要保的更全。只有保额充足,才能在重大风险来临时获取足够的理赔金,扛过风险对家庭经济的冲击。

③先顶梁柱后其他成员,先大人后小孩:别的都可以孩子优先,买保险一定要先保大人。尤其是家庭经济支柱,是家庭风险的核心所在,当不幸降临,一份适合的保险就能扛起你肩上的重担,保证家庭经济稳定,孩子和其他家人相当于有了双保险。

对于“买保险到底好不好”,相信你读完本文,肯定能有正确的判断。保险不是骗人的,买保险当然好的,前提是我们牢记“保险姓保”,买保险首先是为了获得“保障”,用较小的保费支出换取较大的保额,把我们承担不起的风险足额转移给保险公司,让保险真正保障我们家庭经济安全。

延伸阅读:

给员工买商业保险应该怎么选?


现在很多企业为了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并且提高员工及其家庭的保障水平,都会为员工购买商业保险。在给员工购买保险的时候应该选择团体险,这样才会买到性价比比较高的产品。团体保险对于企业有明显的优势,一份合同就可以为多人提供担保,但只与其中一个人签订合同,比个人买保险便宜。同时,在大多数情况下,团体保险都免去个人体检费用,再加上团体保险一张保单承保多个被保险人,节省大量管理费用,所以团体医疗保险的保险费用较低。近年来,无论是工伤事故或需企业担责的员工赔偿标准都在逐年提升,从企业角度而言确实可以转移、分摊风险,让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发展当中。那么给员工买商业保险应该怎么选呢?本文将为大家推荐几款保险产品。

泰康企业版综合意外险

从产品的保障范围来看,泰康在线新出的这款员工团体意外险保障全面,涵盖了全年的意外身故/残疾/烧伤、意外医疗以及住院津贴保障。用户还可根据自身需要自由组合、搭配保障范围、保障额度、保险期间。这种DIY定制化产品的模式,使得产品的针对性更强。值得一提的是,泰康企业版综合意外险在意外险保额上限高达50万元,远高于其他保险公司的同类产品。

从价格方面来看,得益于网络投保的便捷方式,泰康企业版综合意外险省去了保单寄送、代理人佣金等中间费用,保费十分低廉,10万意外保障最低每天仅需0.15元,全年低至55元,相比于市面上动辄上百元的团体意外险,这款产品的性价比可谓首屈一指。

平安团体意外险

从产品的保障范围来看,中国平安[0.17%资金研报]作为中国保险业的巨头,其在产品保障的设计上也相对丰富。平安团体意外险不仅涵盖了意外身故/残疾/烧伤、意外医疗以及住院津贴等保障,还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健康医疗救援服务,包括意外伤害医疗垫付、24小时医疗救援服务、特需门诊预约服务等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交通工具(飞机、火车、轮船、汽车)意外包含在各种意外事故之内,但该产品仍将其单独列出,并提供50、100万两种可选保额。然而,其关键的意外险保额最高为30万元,在市面上多款团体意外险中处于中上水平。

从价格方面来看,平安团体意外险在保障方面如此全面,保费自然也不便宜。虽然该产品也通过平安保险商城直接销售,省去了纸张房租、代理人佣金等中间费用,但同样10万保额的意外保障,1年下来则要125元,是泰康企业版综合意外险的2倍多,相对较贵。

中国人寿绿洲员工福利系列险

从产品的保障范围来看,国寿绿洲员工福利系列包括 13 款产品,满足多种组合需要,不仅为员工提供意外身故 / 残疾 / 烧伤、意外医疗以及住院津贴保障,还包含重大疾病,重症监护等全面保障,保障范围远大于其他团体险。但保障额度较低,其意外伤害保额最高仅为 20 万元。

从价格方面来看,仅选择国寿绿洲员工福利系列险中的综合意外保障,同样 10 万保额的 1 年期意外保障价格为 100 元左右,与平安团体意外险相差不大。

百年补充工伤团体意外伤害保险

保险期间为1年,凡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参加工伤保险、身体健康能正常工作的团体在职人员,且投保年龄在16-60周岁人员都可作为被保险人参加本保险。保额限制在1万元至300万元之间。该产品有效帮助企业解决5-10级伤残自负压力,最大限度体现企业对员工的关爱;同时产品设计充分尊重客户选择权,该产品上市时间不长,却凭借人性化的开发理念和功能以及出色的市场表现,赢得了业内专家和客户的一致认可。据介绍,“百年补充工伤团体意外伤害保险”产品具有五大特点:一、责任保障全面,完全贴合工伤保险。二、有效帮助企业解决5-10级伤残自负压力。三、有效提高1-4级伤残及工亡支付水平。四、责任选择灵活;分别设定A型、B型两种保障方案以供客户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设置基本部分及可选部分,客户可自由组合选择。五、费率更加合理。

员工 商业保险 员工 保险——相关链接如何给员工购买商业保险?

咨询内容:小公司有5-6个员工需要商业医疗保险。主要想要:1、看病开药可以报销;2、住院可以有赔付;3、意外的赔付;4、交通赔付。请问哪家公司的哪个产品可以囊括?谢谢。主要是想让员工发烧头疼看个小病买点小药可以报销一定的比例。都是做IT软件的员工,没有什么大的意外和需要出差交通的,但可能有自身疾病需要手术,平时需要看个小病,谢谢。

保险专家:像你企业这样的情况,IT软件开发职业风险类别在3类以下,可以考虑团体险。7-8人以上可以投保,30%的替换率:例如你们公司有10个人投保,其中3个人可随时替换,如临时工实习生等情况。具体保障内容及额度可适当灵活调整,费用视保障范围和额度而定。意外医疗,磕磕碰碰交通意外等看门诊也可报销;住院医疗,生病住院的相关费用可以报销,如手术费药费治疗费相关门诊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