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保险知识汇总,福建将进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

2021-05-06
养老保险知识 养老保险知识普及 养老保险相关知识

从正在福州举行的福建省经济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福建将进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

据了解,福建省政府已经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符合条件参加新农保的农民,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参保档次由农民自由选择。

根据《意见》,新农保筹资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个人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1200元,以每100元为一个缴费档次,各试点县(市)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

福建省的这个《意见》要求,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村民参保缴费给予适当补助。同时,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同时,政府补贴向农村人口倾斜,对农村重度残疾人,农村低保户,农村计生对象中独生子女死亡或伤残、手术并发症人员等缴费困难群体,政府为其代缴不低于50%的最低标准养老保险费。对参加新农保的农村45~59周岁生育两个女孩或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在每人每年不低于30元缴费补贴的基础上,省财政再增加20元缴费补贴。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缴费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

另外,新农保养老金待遇为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支付终身。

延伸阅读

保险知识汇总,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今年试点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今年开始试点,最低发放标准不会低于1800元/年的低保平均水平,而且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预期还会不断提高。”2月12日,首届“如何让农民富裕起来”专题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综合研究室主任郭建军在谈到今年中央支农新政时表示。

他说,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刚刚起步,大方向是在全国普遍建立比较成熟的农民养老制度,“这是一项浩大的社会工程,从初具规模到最后成型,可能需要几十年时间。”

“强调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明确了政府直接分担农民养老保险的责任,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表示,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还在设计之中,目标是确保满足老年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需求,但政府分担责任的大小与分担方式、财务模式、监管与经办方式以及缴费与待遇标准等,还需进一步讨论并具体化。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抓紧制定指导性意见,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央做出决策后,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执行部门正抓紧起草实施方案。

保险知识汇总,关注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制度的实施可以追溯至上个世纪80年代末,国家在部分发达的农村地区试点的基础上,1992年由民政部颁布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并决定在全国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广。然而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个“方案”仅试行了?年就举步维艰了。因此,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我国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都尚未成型,可持续发展无从谈起,或者认为讨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时尚早。然而,笔者认为,正是因为推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坎坷曲折,所以更值得从理论上进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讨。近年来,一些经济富裕的地区一种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正在崛起,因为这种模式根本不同于原来实施的“方案”,故称其为“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这种制度模式能否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本身的科学合理与否,更为重要的是它攸关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生命力。

一、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选择

(一)我国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产生

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在对原“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进行深刻反思条件下,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仿照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框架,在我国部分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推行的一种新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产生的时间看,原“方案”制度缺陷以及外部条件不成熟所导致农村参保率的下降和退保率的不断上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入一个全面清理整顿、停滞滑坡时期为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产生提供了契机。从产生的地区看,主要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快速;农民非农化程度较高,而且集体股份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地方。典型的是广东的东莞和江苏的苏州这两个地级城市以及在上海、北京和天津等大城市的郊区。从产生的原因看,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为解决农村养老保险积累了必要的财力,尤其是集体经济份额的增强,使市(县)、镇两级财政和村级集体组织都能够对户籍地农民参保实行相应的补贴和补助。东莞市2000年由市财政出资10亿元作为基础资金的新型的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正式建立。从2001年起,东莞所有20至60岁的男性农民、20至55岁的女性农民全部进入社会养老保险的安全网。苏州县(市)本世纪初以来也加快了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和尝试,2003年4月苏州市颁布了《苏州市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管理暂行办法》,对全市各市、区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框架进行了相对的统一,这标志基本养老保险“苏州模式”的正式建立。截至2005年3月末,苏州全市农村劳动力累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55万人,已有70万农村老人每月享受着80元至150元的养老补贴,农村劳动力的参保率和老年农民养老补贴的覆盖率均达到80%左右,居全国领先地位。

(二)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内容与特征

无论是“东莞模式”、“苏州模式”还是“郊区模式”,虽然各地做法不完全相同,但是其核心内容、基本的制度框架还是具有诸多共同的特征,且这些特征又明显不同千原有“方案”。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模式的特征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参保对象由原乡镇企业职工、农村干部、民办教师、复员军人等为主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为主体。原“方案”实施中,由于纯农户参保没有相应的集体补助,因此,纯农户参保的并不多,而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明确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力为主,对农村各类企业及其从业人员,要求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2、建立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地方财政补贴”三方分担保险费的筹资机制。这是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模式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是新农保和老农保的一个根本的区别。1992年民政部制订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中规定了“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扶持”的资金筹措原则,但在具体的实施中对参保的农民来说,集体补助无望,国家扶持空话,社会养老保险实质上是一种个人养老储蓄。新型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市(县)、乡镇、村三级补助补贴的资金约占一半左右,个人缴费的比例一般不超过50%,较好地体现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在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责任,因而激发了广大农民参保的热情和积极性。

3、确立了合理的筹资基数和筹资标准,确保了农民退休时的养老待遇能够保障基本的生活。新农保参照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办法,制订了较为科学的筹资基数和筹资标准,农民的基本养老金与参保人的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挂钩。“东莞模式”缴费基数按每人每月400元核定,从2002年起每年递增25%,2000年11月至2005年12月,所缴的保险费为当年缴费基数的11%。“苏州模式”缴费基数按照当地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或参照上年城镇企业职工平均缴费工资基数的50%左右确定,按缴费工资基数的11%建立个人账户。如果累计缴费满15年以上,农民的养老待遇大致能够达到40%的替代率。这样能够保障参保人退休时的基本生活,克服了老农保“保富不保贫”和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由于选择的投保档次过低出现的养老待遇主子养老作用

保险知识汇总,泸州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基本特点


今年初,泸州市政府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列入民生工程目标任务。9月16日,泸州市政府批转了泸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泸州市财政局起草的《泸州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办法》,正式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并决定先行在泸州泸县、古蔺县的部分乡镇开展。

泸州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基本思路和原则是“低缴费、保基本、广覆盖、可衔接”,采取“个人、集体、政府”三方筹资方式,试点区域内年满16周岁未满60周岁的农村居民可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公共财政将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中承担政府的责任。其基本特点如下:

一、建立了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三方机制。试点区域的农村居民在本县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至50%间选择缴费。有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对个人缴费给予适当补助。政府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施补贴。

二、确定了缴费的最低年限。为了衔接城乡养老保险,新型农保改变了老农保缴费的随意性,参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参保人员缴费年限不得低于15年。

三、养老金由个人帐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构成。月个人帐户养老金为:个人帐户储存额除以个人帐户养老金计发月数。月基础养老金为:每人30元。

四、建立了养老待遇增长机制。基础养老金将随物价水平上涨而适时调整,

五、建立了基金运行和管理模式。新农保采取统帐结合模式。参保人员缴费全部进入个人帐户,政府补贴进入社会统筹,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单独建帐,存入财政专户,确保基金保值增值。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推进城乡统筹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试点必将为泸州市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积累有益的经验。

保险知识汇总,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政策实施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下称“新农保”)是继免除农业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种粮补贴等农业补贴之后,中央出台的又一项惠农政策。

河南省F县是试点之一。农村老年人参加新农保的积极性非常高,但也存在许多困难。制度的有效落实是以相应的社会道德为基础的,如果摒弃家庭养老的观念,孝道失落,新农保并不能真正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生存困境。

首先,家庭养老仍然是新农保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的指导基本原则中第二条规定,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

这在《指导意见》的“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中有所反映,即“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这一条件充分体现了基本原则中的老年人参加新农保的个人权利与其家庭(主要是其儿子)的养老义务具有连带性的关系。

在F县的试点工作中,不愿意参保的多是一些年轻人,他们认为自己年轻,还没有到考虑养老的时候,因此对参保持消极态度。问题是,如果他们不参保,自己年满60岁的父母则不能够享受基本养老金。那些与儿子关系紧张,儿子媳妇不孝顺、不愿参保缴费的老年人则只能望“新农保的好政策”而心寒了。

其次,那些户口丢失或者已被销户的老年人参保存在困难。

由于城乡二元制度使然,具有农业户口的农民在新合作医疗、农村低保政策以及新农保实施之前几乎没有与户籍相关的社会福利,户籍只与土地承包权利和农村宅基地的划分相关。同时,因为农村户口在免除农业税之前还要承担缴纳税费的责任。因此,许多农户家中的户口本被常年压在了箱底,农民向来不知道户口还有什么用,而在农村派出所的户籍管理也存在不少疏漏。新农保所规定的清晰的年龄界限,给农村中户籍年龄与实际年龄不相符或者已经被销户的老年人享受新农保带来了困难。

F县在新农保的试点工作中就遇到了许多老年人户籍年龄与实践年龄不相符、在户籍管理信息化过程中户口被漏登的情况。笔者曾在湖北省某县调查,在免除农业税之前,为了减少农业税的人头负担,一些丧失劳动力的老年人户口被子女注销而成为“黑户”,不知道这些老年人在新农保实施后如何参保。

河南省F县规定,遇到这样的问题,需要当事人向县级有关部门提交更改户籍信息的申请,申请上要有邻居证言、村委会证明、乡镇党委书记签字才可提交。当然,如此繁琐的手续是为了避免有人弄虚作假,但却给一些老年人带来了麻烦,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农村老年人自己去办理这些手续实在是非常困难,家庭成员的协助必不可少。

最后,“孝”观念中的情感慰藉是农村老年人颐养天年的根本保障。新农保中的基本养老金起点虽然很低,但是也比照农村的消费水平。在F县,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供养标准是:一个儿子一年200元现金、200斤左右小麦。这些60岁之上的老年人一般会有2~5个儿子。假定平均有3个儿子,一位老年人通过家庭养老可以得到的现金是600元,而F县规定的新农保基本养老金是每月60元,也就是说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每年可以获得720元的养老金。可以说一位老年人每月60元的基本养老金与当地的家庭养老水平基本相符,也与当地的生活水平相符。这也正是F县的老年人积极参加新农保的原因所在。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他们可以不再向儿女们伸手要钱了。

问题是,需要由儿子们来供养的老年人基本上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有些老年人甚至缺乏生活自理能力,F县农村通行的供养标准和国家基本养老金可以保证老年人生活,老年人最为需要的是情感慰藉和重病、大病的治疗与照顾,而这些只有家庭养老可以提供。

60岁老年人参加新农保的个人权利和儿女必须参保的连带关系,这样的制度设计是以家庭养老的社会道德为基础的。老年人在办理参保手续中存在的具体困难,要通过儿女们协助完成;基本养老金可以保证老年人基本生活,但是“有吃、有喝”只是生命体的基本需求。

从国家政策角度来讲,起点较低的新农保只是说明国家探索农村养老模式的开始,是免除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继续。新农保政策的推行,并不意味着农村养老进入了社会养老的时代。家庭养老以及“孝道”的重建与维持是新农保政策落实的社会条件,是新农保真正起到效果的基础和保障。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养老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必须解决的问题。我国农村人口达8亿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关系到农民目前和将来的生活安全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关系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一个必须放在头等重要地位的基本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妥善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对于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要确保我国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成功推进,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强化政府责任意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内容。必须政府牵头,统一政令,加大推力,协调方方面面关系,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应大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组织建设,组建一个权威性的农村社会保障组织管理机构,理顺各方面关系。同时要大力提高对农村社会保障的组织、协调管理水平。目前农民收入偏低,城乡有一定差距,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33倍。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在财政允许的情况下,政府应投入资金作为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充,改变目前政府财政在农村社会养老扶持方面基本缺位的现状。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的三方共同负担的模式。政府不仅要给予保险金政策方面的优惠,还需要给予农民一定数额的直接经济补贴。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应由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的办法给予资金支持。

??2.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广大农村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使其老有所养,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为确保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全覆盖,必须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同人群的农村养老方式,不同区域农村养老保障水平的现状,来进行分类设计和分步实施,建立与地区经济增长非均衡战略相适应的农村养老非均衡保障制度。首先,分地区推进。在贫困型农村,养老保险必须通过政府的非纳费型社会救助养老金来进行,建立起以生活救济和生活资助为主的救济性质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温饱型农村,农民基本生活需求已得到满足,应为这些地区的农民提供养老和医疗方面的基本保障,同时积极推进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富裕型农村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和大城市的近郊,其农民收入水平高,思想观念新,对社会保障的要求也比较高,这类地区可积极实施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试点。其次,分人群实施。在同一地区内部,由于其人群就业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同,不同人群的社会养老方式、保障水平和需求是不同的,针对这一点,必须分批推进不同人群的养老保险。

??3.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立法保障。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都是在1992年民政部颁布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的,普遍缺乏法律规定性,法律制度的欠缺给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保险对象不明确、保险资金来源不稳定、保险管理方面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等,使农村养老保险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进程是关系到农村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和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为了保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正常运行,建议在目前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的同时,拟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条例》,以法律形式明确诸如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应遵守的原则、主要内容、管理体制、资金来源、支付标准、基金的运营情况、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监督及相关部门的责任等。各地应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国家制定的有关法律的基础上,再制定具体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顺利推进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保护。

??4.妥善解决与其他社保政策的转换、衔接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居民的流动项原则日益频繁,农民选择参加城镇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转换到新农保,返乡农民工参加新农保等,势所难免。因此,新农保制度与其他社保政策之间必须可以相互转换、衔接。一是要预留制度接口,制定与其他社保政策的详细转换办法。在全省范围内制定统一、规范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流程,规范转换、衔接的操作办法,解决不同社保政策间、不同地区间的基金结算问题。二是完善养老保险金的计发办法,把农村居民在各个不同时期形成的养老保障权益都予以体现。《社会保险法(草案)》第十七条“个人跨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个人退休时,基本养老金按照退休时各缴费地的基本养老金标准和缴费年限,由各缴费地分段计算、退休地统一支付”。三是加快社会保险省级统筹步伐,在提高统筹层次的基础上,解决地区间因利益关系而影响社保关系转移、衔接等问题。四是加快全国社会保险信息化联网建设,为省际间农保与其他社保政策间的转换、衔接提供技术支持。

??5.改革基金管理模式,提高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基金的保值增值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投资本身就是一门相当复杂的学问,而目前我国又缺乏风险较小、回报较高的投资渠道。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法律程序,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推行投资代理制,将部分养老保险基金交由专业投资公司进行投资,以提高积累资金的增值率。由于农村养老保险以县为覆盖范围,基金大多集中在县级保障部门,其保值增值受到人才、信息、投资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因此,可以考虑将养老保险基金全部或部分上缴,由省级部门负责保值增值并承担责任。省级部门不能实现保值增值的,可以将基金交由全国有关机构管理。在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模式从国家经营向基金管理公司经营的转变过程中,政府承诺的最终担保所起到的稳定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实际上专家理财也有风险,政府必须承担最终担保。当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运作回报率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回报率时,基金管理公司先以自有资金弥补差额,弥补不足部分由政府承担最终弥补。当基金公司破产时,投保人的最低养老金应由政府承担最终“兜底”担保。

保险知识汇总,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大通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启动以来,在参保及缴费比例上坚持“广覆盖、有弹性、能转移、可对接”工作思路,整合各方资源,周密安排部署,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一是成立了以县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赴德令哈市、都兰、平安、门源等地学习借鉴工作经验,为更好的开展试点工作奠定基础。二是抽调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的涉农干部系统学习新农保政策、养老保险业务及村干部缴费补贴规程、新农保稽核内控制度、新农保统计报表、新农保信息系统操作与应用等五个方面知识,打造了一支能力强、业务精的新农保工作队伍。三是认真归纳总结,吸收各方经验,制定了操作性强,符合本县实际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提前深入全县20个乡镇,289个村、20个社区中开展入户调查和宣传工作,为下一步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县朝着促进社会公平、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迈出了重要步伐,这项重大惠农政策的实施,将使我县36万农业人口受益,其中60周岁以上,约4万多名农民不需要缴纳,每人每月直接领取60元的养老保险金。

保险知识汇总,广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


9月11日,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正式启动我区新农保试点工作,南宁市武鸣县等14个县(市、区)有望喜尝“头啖汤”。

我区新农保试点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从我区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与我区经济发展相适应;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政府主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

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个人按年缴费,设100元至500元5个档次,由农村居民自主选择缴费。有条件的村集体要对村民参保缴费给予适当补助。政府补贴分为两部分:一是国务院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我区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二是地方财政补贴,目前我区定为每人每年补贴30元,自治区、市、县三级财政按6∶2∶2(自治区直管财政改革县按8∶0∶2)的比例承担。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各级政府在每人每年30元普惠补助基础上再给予最多50元的补贴。

新农保的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地方政府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组成新农保基本养老金。符合条件的参保农村居民除了基础养老金外,同时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已经年满60岁的农村居民,可直接享受基础养老金,不设置补缴“门槛”。

据悉,我区在14个地级市中各选择了一个县(市、区)开展新农保试点,积累经验后再在全区逐步推开。同时,为方便农民缴纳参保费和领取养老金,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与广西农信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利用农信社的网点优势构建农民参保平台。

保险知识汇总,什么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什么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简称新农保)是国家为每个新农保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

新农保的制度创新,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政府对基础养老金全额补贴;二是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

新农保的参保范围都有哪些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均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新农保强调以政策的优惠吸引农村适龄居民自愿参保,不搞强迫命令。农村居民如果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比如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原则上不参加新农保;农村居民已经参加新农保,又进城务工按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可以停止缴纳新农保保险费,新农保个人账户予以保留;农村居民因就业和居住等情况变化,在不同阶段参加了多种养老保险的,国家将制定有关衔接政策,保障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权益。

新农保基金的构成有哪些

答: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一)个人缴费。新农保是一项社会保险制度,不同于济贫扶困的社会救助制度,实行权利与义务相适应的原则,个人缴费是享受待遇的前提条件。除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经年满60周岁的农村老年居民外,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

在缴费档次上,国家规定标准目前设为一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长春市各试点地区针对本地实际情况把缴费档次从国家、省规定的100~500元/年,提高到600~1000元/年,同时规定缴费年限不得低于15年。农村居民自愿选择、自主缴费,原则上每年缴费一次,可以根据不同年份的收入情况选择不同的缴费档次。

(二)集体补助。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为其成员所共有,村集体有责任为本村农村居民养老保障提供经济支持。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和个人,特别是村集体经济改制后的经济组织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三)政府补贴。新农保最大的优惠政策,是政府对农村居民参保给予补贴。政府补贴分为两部分:一是中央政府对基础养老金给予全额补贴;二是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以利于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帮助困难群众参保,并增加个人账户积累。我市补贴标准为:缴费100元补贴30元、缴费200元补贴35元、缴费300元补贴40元、缴费400元补贴45元、缴费500元以上补贴50元。

领取养老金需符合什么条件

答: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有农村户籍的老年人,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经乡(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站(所)和县(市、区)新农保经办机构审核,报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批,从年满60周岁的次月起,按月享受养老金。

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按月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直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所需费用全部由政府财政支付;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

养老金的待遇是什么样的

新农保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支付终身。基础养老金计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补助;个人账户养老金按月支付,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存储额除以139(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

新农保基金能不能继承

参保人死亡,无论是已经开始领取养老金,还是尚未开始领取养老金,其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包括个人缴费、集体补助等资金,可以依法继承;但政府补贴的资金是从公共财政支出的,而且是用于参保农民个人养老保障的补贴,因此这部分余额不能继承,继续用于其他长寿老年人的养老金支付,体现社会互济原则。

政府部门之间是如何分工的

长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新农保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新农保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统一管理、综合协调和资金监管等工作,要指导新农保经办机构做好新农保业务的管理服务;长春市社会保险局具体负责新农保业务经办服务工作,具体负责申报登记、参保缴费、个人账户建立管理、待遇核定、养老金发放、基金管理和使用等工作;市、区两级财政部门会同人社部门负责申请、划转财政补贴资金,建立新农保财政专户,落实本级财政补贴资金。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泉州城乡“两险”将并轨 市民将享受养老保险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6月9日讯(记者王见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苏渊明:虽未列入全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但市民完全不必担心享受不到国家规定的养老保险待遇。

全国将于下月起启动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覆盖全国60%的地区,明年基本实现全覆盖,届时城镇居民也都将有养老金。消息见报次日,泉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外证实,此次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泉州未被列入试点(晋江、南安除外)。但泉州于今年3月份启动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同今年7月全国试点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已实现并轨实施,基本缴费制度和待遇享受基本一致。

那泉州常住人口有没有必要担心享受不到国家规定的社会养老金待遇?泉州城乡两险统筹并轨实施,究竟如何办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跟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连日来,海都热线通968111,接到市区20多位读者的相关来电。昨日上午,泉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苏渊明、泉州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管理中心主任黄似霏,对泉州城乡两险统筹并轨实施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门解答。参保城乡“两险”究竟有何区别读者来电: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跟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

部门答疑: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意义上是针对农村户口的人群,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则侧重城镇户口的居民(包括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生〉、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但由于现在城、乡重叠,人口分布不均,已经分不清城市、农村户口。因此,现在将把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跟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行并轨,让城镇户口的居民跟农村户口的居民,一同享受国家的养老保险政策,这是个惠民举措,同时还有国家《社会保险法》作依据。

城镇养老保险将或高于新农保

读者来电: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比起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有什么优势?

部门答疑:目前泉州市区不做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泉州将统筹实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政策。主要按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来做的,但是不低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标准,也就是说惠民政策将会较优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未来养老体系趋势如何发展

读者来电:都是在泉州,为什么要分一个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部门答疑:以前城、乡分化比较明显,养老保险没有并轨。街道办事处、镇规划区属于城镇户口,而除此之外的乡就属于农村户口,因此有个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而当时农村养老保险对农民是比较有利,因为农民当时有田地,农业的支撑,对于养老比较没后顾之忧,而城镇居民就不一样了,一旦失业,那就会失去养老机会,因此就有了城镇养老和农村养老问题。而现在泉州城、乡的概念已经逐渐模糊了,如果还按照之前的养老体系来办的话,将会很繁琐,而未来的养老体系应该是趋向统一的,化冗为简。

居民养老保险具体哪里经办

读者来电:如果市民想去办理养老保险,应该到哪些地方去办理呢?

部门答疑:居民养老保险将会覆盖到各个乡镇去,居民可直接到村(居)委会办理,我们将尽量做到服务不出村(社区)。对于两种参保方式,市民可以任意选取一种参保方式。参保居民要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政府对参保居民缴费给予补贴。

“两险”并轨方案计划年内出台

读者来电:市区普通市民一般办理养老保险要交多少钱?

部门答疑:现在相关规定还没出来,针对参保人员(16周岁~59周岁)具体多少钱等相关规定还没确定,但年底之前相关缴费参保规定将有望公布,可以肯定的是年满60周岁以上的市民,届时可以不用缴纳任何费用,并且可以每个月领取不低于55元的基础养老金(主要看各个地方经济财力)。

保险知识汇总,家庭养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基础和保障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下称“新农保”)是继免除农业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种粮补贴等农业补贴之后,中央出台的又一项惠农政策。

河南省F县是试点之一。笔者在该县调查时了解到,农村老年人参加新农保的积极性非常高,但也存在许多困难。制度的有效落实是以相应的社会道德为基础的,如果摒弃家庭养老的观念,孝道失落,新农保并不能真正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生存困境。

首先,家庭养老仍然是新农保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的指导基本原则中第二条规定,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

这在《指导意见》的“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中有所反映,即“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这一条件充分体现了基本原则中的老年人参加新农保的个人权利与其家庭(主要是其儿子)的养老义务具有连带性的关系。

在F县的试点工作中,不愿意参保的多是一些年轻人,他们认为自己年轻,还没有到考虑养老的时候,因此对参保持消极态度。问题是,如果他们不参保,自己年满60岁的父母则不能够享受基本养老金。那些与儿子关系紧张,儿子媳妇不孝顺、不愿参保缴费的老年人则只能望“新农保的好政策”而心寒了。

其次,那些户口丢失或者已被销户的老年人参保存在困难。

由于城乡二元制度使然,具有农业户口的农民在新合作医疗、农村低保政策以及新农保实施之前几乎没有与户籍相关的社会福利,户籍只与土地承包权利和农村宅基地的划分相关。同时,因为农村户口在免除农业税之前还要承担缴纳税费的责任。因此,许多农户家中的户口本被常年压在了箱底,农民向来不知道户口还有什么用,而在农村派出所的户籍管理也存在不少疏漏。新农保所规定的清晰的年龄界限,给农村中户籍年龄与实际年龄不相符或者已经被销户的老年人享受新农保带来了困难。

F县在新农保的试点工作中就遇到了许多老年人户籍年龄与实践年龄不相符、在户籍管理信息化过程中户口被漏登的情况。笔者曾在湖北省某县调查,在免除农业税之前,为了减少农业税的人头负担,一些丧失劳动力的老年人户口被子女注销而成为“黑户”,不知道这些老年人在新农保实施后如何参保。

河南省F县规定,遇到这样的问题,需要当事人向县级有关部门提交更改户籍信息的申请,申请上要有邻居证言、村委会证明、乡镇党委书记签字才可提交。当然,如此繁琐的手续是为了避免有人弄虚作假,但却给一些老年人带来了麻烦,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农村老年人自己去办理这些手续实在是非常困难,家庭成员的协助必不可少。

最后,“孝”观念中的情感慰藉是农村老年人颐养天年的根本保障。新农保中的基本养老金起点虽然很低,但是也比照农村的消费水平。在F县,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供养标准是:一个儿子一年200元现金、200斤左右小麦。这些60岁之上的老年人一般会有2~5个儿子。假定平均有3个儿子,一位老年人通过家庭养老可以得到的现金是600元,而F县规定的新农保基本养老金是每月60元,也就是说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每年可以获得720元的养老金。可以说一位老年人每月60元的基本养老金与当地的家庭养老水平基本相符,也与当地的生活水平相符。这也正是F县的老年人积极参加新农保的原因所在。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他们可以不再向儿女们伸手要钱了。

问题是,需要由儿子们来供养的老年人基本上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有些老年人甚至缺乏生活自理能力,F县农村通行的供养标准和国家基本养老金可以保证老年人生活,老年人最为需要的是情感慰藉和重病、大病的治疗与照顾,而这些只有家庭养老可以提供。

60岁老年人参加新农保的个人权利和儿女必须参保的连带关系,这样的制度设计是以家庭养老的社会道德为基础的。老年人在办理参保手续中存在的具体困难,要通过儿女们协助完成;基本养老金可以保证老年人基本生活,但是“有吃、有喝”只是生命体的基本需求。

从国家政策角度来讲,起点较低的新农保只是说明国家探索农村养老模式的开始,是免除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继续。新农保政策的推行,并不意味着农村养老进入了社会养老的时代。家庭养老以及“孝道”的重建与维持是新农保政策落实的社会条件,是新农保真正起到效果的基础和保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