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选人身险注意规避六个误区有哪些

2021-04-28
保险个险部战略规划 保险规划有哪些功能 财险保险规划

选择人身保险产品时注意规避六个误区:


误区一:收入稳定不需要保险


风险无处不在,应做好防范抵御风险的准备,保险为大家提供了风险发生后的资金保障,保证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质量不受影响。每天都有人怀疑保险,但也很多人得到保险利益。购买人寿保险不是增加负担,而是承担责任。


误区二:有社保不需要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的特点是低水平、广覆盖。其中社会医疗保险一般仅按一定比例赔付规定范围内的医疗费用,其余的将全部由个人承担。商业保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社会保险的不足。


消费者可根据家庭情况购买商业保险,一旦发生重大保险事故时不至于因社保的保障程度不够而使家庭陷入财务危机。


误区三:只看投保回报高不高


购买保险产品过分看重其投资功能,将购买保险简单地视同投资而忽视其保障功能,尤其因为投资回报率及分红水平未达到预期而退保,可能会遭受不必要的退保损失。


误区四:别人买什么我买什么


对自身及家人的情况和财务状况缺乏充足了解而盲目投保,无法购买到合适的保险产品和适当的保额。消费者可根据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或参考专业人士的意见有针对性地购买保险。


误区五:看合同太麻烦,告诉我要多少钱


投保之前未详细阅读保单和保险合同条款,没有按照规定在保险合同和保单回执上亲笔签名将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误区六:只要为小孩投保就好


购买保险一般应遵循先大人,后小孩;先医疗,后养老。过分强调先为小孩投保而忽略大人的人身保障,实为不明智之举。


相关阅读

保险知识,买保险避免六个误区


正确的保险购买原则应以大人为主,然后再为孩子按照需要买些健康、教育类的险种。购买成人保险的次序也应先保障后养老,购买孩子保险的次序也应先保障后教育。

误区1单位买的保险足够了

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惯性思维。目前,许多单位都为个人购买了保险,其中社会保险属于强制保险,包括养老、失业、疾病、生育、工伤,但这些保险所提供的只是维持最基本生活水平的保障,不能满足家庭风险管理规划和较高质量的退休生活。

误区2年轻时不用买保险

实际上就保险费而言,越年轻买缴费越低,而且可以尽早得到保障,如果你还是单身,购买保险也是对你父母负责任的体现。大家出来打工都辛苦,万一有个冬瓜豆腐,保险公司可以赔个几千上万的,也给家里减轻负担。对于没有储蓄观念的年轻人而言,买保险实际上还有“强制储蓄”的作用,保险还可以帮助你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误区3寿险产品大部分是死后或快死时才能得到的保险,所以保了也没用

首先,保险保障的不是疾病或死亡,而是在发生不幸时的资金财务保障。目前的寿险产品有终身寿险、和大病、住院医疗等,可以满足不同的个人需求。

误区4孩子重要,要买保险也得先给孩子买

孩子当然重要,但是保险理财体现的是对家庭财务风险的规避,大人发生意外对家庭造成的财务损失和影响要远远高于孩子。因此,正确的保险理财原则应该是先为大人购买寿险、等保障功能强的产品,然后再为孩子买健康,教育类的险种。

误区5购买“人情保险”

保险是一种特殊商品,只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不能出于情面购买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保险,或者为了照顾情面而只买象征性的保险,却远不能满足真正出险后的需要,成为“鸡肋”保险。专家建议购买保险前最好找到专业的理财顾问。

误区6保险理财可以发横财

一般来说,保险产品的主要功能是保障,绝对不是“发横财”。通过保险进行理财,是指通过购买保险对资金进行合理安排和规划,防范和避免因疾病或灾难而带来的财务困难,同时可以使资产获得理想的保值和增值。

所以说正确的保险购买原则应以大人为主,然后再为孩子按照需要买些健康、教育类的险种。

掏空“六个钱包”买房,谁来给“六个钱包”养老?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8月末,反向抵押保险期末有效保单126件,共有126户家庭186位老人参保。参保老人平均年龄位71岁,人均月领为7000多元,最高一户月领养老金超3万元。

大家都知道,以房养老不算啥新鲜事了,早在2014年,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就开始试点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了。

2016年,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各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部分地级市。

2018年,银保监会发布通知,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将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如今已经是试点的第5年了,从5年126件保单的成绩来看,以房养老的推广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

很遗憾,以房养老恐怕很难成为国人普遍接受的养老新方式。

以房养老,就是拥有房屋的老人将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对房子进行估值,以此来换取每月的养老金。

在领取养老金的同时,老人还可以继续居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一直到身故为止。

身故之后,房子就由保险公司“继承”了。

获得抵押房产处置权的保险公司,会将处置所得资金用来偿付养老保险的费用。

和传统的养老险不同,传统的养老险是先交保费后领养老金,以房养老则是先领养老金,身故之后再用房子抵扣保费。

以房养老有没有价值呢?从理论上来说是有的。

现在不少老人都有这样的担忧:早些年的积蓄全都掏空,拿给后代买房供楼了,退休之后,只靠手头那点退休金的话,根本不足以过上一个安稳的晚年。

钱都掏给年轻人了,但指望年轻人来供养自己,似乎也是个奢望。

也不是如今的年轻人不孝顺,只不过在4+2+1的家庭模式下,一对夫妻上要赡养4个老人,下要抚养1个孩子,外加房贷、车贷和越发高昂的教育成本,根本自顾不暇。

至于房子,虽然依仗着过去的房地产黄金二十年,早些年几十万买下的房子或许已经涨到几百万了。

但房子值钱归值钱,不变现的话就只能是晚上睡觉的一个落脚点而已,毕竟房子不能直接啃了当饭吃。

房子要想变现,要么卖掉要么出租。

至于前者,大部分老人是不愿意的,毕竟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房子是和安全感、归属感直接挂钩的。

至于后者,除非你有很多套房子,不然有几个会愿意把三房一厅租一房出去和陌生人挤一起住?

而靠以房养老的话,至少可以让老人在退休之后依然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保证晚年生活的质量。

至于人死之后房子归保险公司,那就随他拿去呗,毕竟身外之物也没法带到棺材里去。

但实际上,从以房养老试点5年有效保单只有126件来看,以房养老在中国是很难行得通的。

年轻时人养房子,老了就由房子养人,理论上挺人性化的一个事儿,怎么在实际中就这么不受待见呢?

从对以房养老的需求上来说,老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因为有钱所以不需要以房养老的,二是因为没钱所以需要以房养老的。

前者自然不会成为以房养老的市场受众,毕竟身边的钱已经足够了,谁没事会去折腾这玩意儿。

而后者,虽然对以房养老有需求,但却由于种种因素而不一定“要得起”。

首先,以房养老是对中国传统固有观念“以房为本”和“家产传后”的挑战。

对大部分的国人来说,房子就是一个家庭的根,如果不是重病没钱救治,或者负债累累迫不得已,一般是不会考虑把房子卖出去的。

耗尽大半辈子心血好不容易才到手的房子,在死了之后拱手相让给保险公司,这在很多人的观念里都是不能接受,也根本无法理解的。

而且,国人心里一般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家产传后观念。

老人一般会选择将遗产留给子女,就连儿媳和女婿很多都是被排除在外的。

据中华遗嘱库数据显示,99.93%的老人都选择了“防儿媳女婿”条款,遗产只作为留给子女的个人财产,也就更别提保险公司这个百分百的“外人”了。

对于为了自己的晚年生活质量而把房子卖掉的“自私”行为,他们在心理上就没法过自己的那一关。

所以很多老人晚年宁愿巴着孩子给的一丁点生活费,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也要死守着房子不让保险公司“得逞”。

另外,即使部分老人好不容易过了自己的那一关,也不一定能过得了子女那一关。

在中国式家庭里,在财产的处置上,子女往往比老人更有话语权。

小编此前就看过这样一个新闻,一名78岁的大爷晚年喜欢上自己的保姆,想和保姆结婚,但子女怀疑保姆结婚只是为了得到大爷的房子。

无奈之下,大爷只得到公证处公证:“她可以住到过世,但房子归我女儿。”

诸如此类子女对老人财产具有更大话语权的例子,比比皆是。

因此,在房子如此值钱的年代,要是老人想把房子卖了换一个相对比较富足的晚年,很大概率上会遭到子女的强烈反对。

其实,不光是老人方面存在重重阻碍,保险公司方面对于以房养老也有诸多顾虑。

虽然过去二十年房价疯涨,但往后二三十年房价走势会怎样,还存在很大变数。

毕竟万物皆有可能,过去大家不会相信有一天房子会成为掏空6个钱包也买不起的奢侈品,现在大家也很难相信或许有一天房子会不那么值钱了。

要是房价在往后崩掉了,那保险公司可不就亏惨了吗?

再说了,房子又不是冻龄宝宝,老人现在拿来抵押的房子,都是已经有一定年限的了,等再过个二三十年的折旧,这房子的价值就更加低了。

即使你愿意抵押房子来养老,保险公司也不一定愿意陪你玩儿。

因此,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来说,以房养老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多难处。

一方面是目前其合适受众群体实在太小,选择以房养老的主要是单身或者丁克族,而这部分群体至少目前来说还是占极少数的。

另一方面,就是保险公司也有诸多顾虑,不一定愿意在以房养老上冒这个险。

至少从目前来看,以房养老很难成为一个普遍性的养老选择,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对于以房养老又是否能接受呢?

在不抵押房子的前提下,有没有办法可以在晚年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呢?

小编倒是有一个建议——养老金年金险。

养老金年金险一般有两方面责任,一是身故保障金,也就是身故之后会留下一笔钱给保险受益人,这就满足了想要给后人留下家产的责任心;

二是养老年金险,可以定期得到一笔固定的收入,对于加强晚年资金保障来说,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当然了,还是那句话,买保险要先保障后理财,要先做好重疾险、寿险、医疗险和意外险的配置,再拿闲钱提前为养老铺路。​​​​

掏空了“六个钱包”买房,又有谁来给“六个钱包”养老?


据显示,截至2019年8月末,反向抵押保险期末有效保单126件,共有126户家庭186位老人参保。参保老人平均年龄位71岁,人均月领为7000多元,最高一户月领养老金超3万元。

大家都知道,以房养老不算啥新鲜事了,早在2014年,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就开始试点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了。

2016年,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各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部分地级市。

2018年,银保监会发布通知,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将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如今已经是试点的第5年了,从5年126件保单的成绩来看,以房养老的推广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

很遗憾,以房养老恐怕很难成为国人普遍接受的养老新方式。

以房养老,就是拥有房屋的老人将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对房子进行估值,以此来换取每月的养老金。

在领取养老金的同时,老人还可以继续居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一直到身故为止。

身故之后,房子就由保险公司“继承”了。

获得抵押房产处置权的保险公司,会将处置所得资金用来偿付养老保险的费用。

和传统的养老险不同,传统的养老险是先交保费后领养老金,以房养老则是先领养老金,身故之后再用房子抵扣保费。

以房养老有没有价值呢?从理论上来说是有的。

现在不少老人都有这样的担忧:早些年的积蓄全都掏空,拿给后代买房供楼了,退休之后,只靠手头那点退休金的话,根本不足以过上一个安稳的晚年。

钱都掏给年轻人了,但指望年轻人来供养自己,似乎也是个奢望。

也不是如今的年轻人不孝顺,只不过在4+2+1的家庭模式下,一对夫妻上要赡养4个老人,下要抚养1个孩子,外加房贷、车贷和越发高昂的教育成本,根本自顾不暇。

至于房子,虽然依仗着过去的房地产黄金二十年,早些年几十万买下的房子或许已经涨到几百万了。

但房子值钱归值钱,不变现的话就只能是晚上睡觉的一个落脚点而已,毕竟房子不能直接啃了当饭吃。

房子要想变现,要么卖掉要么出租。

至于前者,大部分老人是不愿意的,毕竟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房子是和安全感、归属感直接挂钩的。

至于后者,除非你有很多套房子,不然有几个会愿意把三房一厅租一房出去和陌生人挤一起住?

而靠以房养老的话,至少可以让老人在退休之后依然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保证晚年生活的质量。

至于人死之后房子归保险公司,那就随他拿去呗,毕竟身外之物也没法带到棺材里去。

但实际上,从以房养老试点5年有效保单只有126件来看,以房养老在中国是很难行得通的。

年轻时人养房子,老了就由房子养人,理论上挺人性化的一个事儿,怎么在实际中就这么不受待见呢?

从对以房养老的需求上来说,老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因为有钱所以不需要以房养老的,二是因为没钱所以需要以房养老的。

前者自然不会成为以房养老的市场受众,毕竟身边的钱已经足够了,谁没事会去折腾这玩意儿。

而后者,虽然对以房养老有需求,但却由于种种因素而不一定“要得起”。

首先,以房养老是对中国传统固有观念“以房为本”和“家产传后”的挑战。

对大部分的国人来说,房子就是一个家庭的根,如果不是重病没钱救治,或者负债累累迫不得已,一般是不会考虑把房子卖出去的。

耗尽大半辈子心血好不容易才到手的房子,在死了之后拱手相让给保险公司,这在很多人的观念里都是不能接受,也根本无法理解的。

而且,国人心里一般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家产传后观念。

老人一般会选择将遗产留给子女,就连儿媳和女婿很多都是被排除在外的。

据中华遗嘱库数据显示,99.93%的老人都选择了“防儿媳女婿”条款,遗产只作为留给子女的个人财产,也就更别提保险公司这个百分百的“外人”了。

对于为了自己的晚年生活质量而把房子卖掉的“自私”行为,他们在心理上就没法过自己的那一关。

所以很多老人晚年宁愿巴着孩子给的一丁点生活费,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也要死守着房子不让保险公司“得逞”。

另外,即使部分老人好不容易过了自己的那一关,也不一定能过得了子女那一关。

在中国式家庭里,在财产的处置上,子女往往比老人更有话语权。

小编此前就看过这样一个新闻,一名78岁的大爷晚年喜欢上自己的保姆,想和保姆结婚,但子女怀疑保姆结婚只是为了得到大爷的房子。

无奈之下,大爷只得到公证处公证:“她可以住到过世,但房子归我女儿。”

诸如此类子女对老人财产具有更大话语权的例子,比比皆是。

因此,在房子如此值钱的年代,要是老人想把房子卖了换一个相对比较富足的晚年,很大概率上会遭到子女的强烈反对。

其实,不光是老人方面存在重重阻碍,保险公司方面对于以房养老也有诸多顾虑。

虽然过去二十年房价疯涨,但往后二三十年房价走势会怎样,还存在很大变数。

毕竟万物皆有可能,过去大家不会相信有一天房子会成为掏空6个钱包也买不起的奢侈品,现在大家也很难相信或许有一天房子会不那么值钱了。

要是房价在往后崩掉了,那保险公司可不就亏惨了吗?

再说了,房子又不是冻龄宝宝,老人现在拿来抵押的房子,都是已经有一定年限的了,等再过个二三十年的折旧,这房子的价值就更加低了。

即使你愿意抵押房子来养老,保险公司也不一定愿意陪你玩儿。

因此,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来说,以房养老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多难处。

一方面是目前其合适受众群体实在太小,选择以房养老的主要是单身或者丁克族,而这部分群体至少目前来说还是占极少数的。

另一方面,就是保险公司也有诸多顾虑,不一定愿意在以房养老上冒这个险。

至少从目前来看,以房养老很难成为一个普遍性的养老选择,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对于以房养老又是否能接受呢?

在不抵押房子的前提下,有没有办法可以在晚年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呢?

小编倒是有一个建议——养老金年金险。

养老金年金险一般有两方面责任,一是身故保障金,也就是身故之后会留下一笔钱给保险受益人,这就满足了想要给后人留下家产的责任心;

二是养老年金险,可以定期得到一笔固定的收入,对于加强晚年资金保障来说,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当然了,还是那句话,买保险要先保障后理财,要先做好重疾险、寿险、医疗险和意外险的配置,再拿闲钱提前为养老铺路。​​​​

揭秘人身险销售六大陷阱


虽然保监会关于整顿保险市场的声音一直未断,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市场现状还是另人担忧,今年前三季度,涉及人身险销售误导的消费者投诉2090起,在违法违规类投诉中占比高达83.97%。这里将常见的保险误导现象爆光,以提醒消费者多加防范。

陷阱1

以“存款+保障”名义推销

在销售误导过程中,最为普遍的一种现象就是对保险概念的模糊化,特别是在银保销售渠道,很多推销人员故意混淆保险与储蓄,把保险产品等同于存款或者理财产品向消费者推销。

这类销售误导行为,销售人员往往不提保险字样或者谎称存款理财可送保险,主要称产品还可以零存整取,将资金汇集到一起由专业理财人员代为投资理财,而且声称近几年该产品的理财收益较高,按复利计息,甚至可以达到同期银行存款的几倍。

王阿姨向记者反映,她去麦子店街的一家银行办理存款业务,在排队时一位身着银行制服的工作人员前来向她推荐“高息存款”业务,年化收益率要比一年期定存至少高一倍,第二年开始还会进行一定的分红,存够五年后可以一并取出,每年存入相同的额度,但最低从5000元起存。当时王阿姨因为其收益高就签了字,回家后才发现签下的并非存单,而是一款五年期的分红保险。因为发现及时,她在10天犹豫期内办理了退保。

陷阱2

夸大保险收益率

一些保险营销员抓住投资者追求高收益率的心理,在宣传过程中打出了高收益的旗号。而其所称的高收益大多只是噱头,通常所说的高收益产品累计收益率往往都是产品演示的预定最高收益率。

现实中消费者常常会被这种所谓的高收益所诱惑。例如一款保险产品宣传海报称产品收益率高达10%,这也吸引了很多投资者的关注,然而经过仔细询问才发现这是五年的累计收益率,而产品说明书上并未明确标注,实际上这款产品的收益水平远不及一年期定存利率,目前各银行一年期定存利率普遍为3.30%,五年期定存利率为5.225%。

再以市场上热销的分红险为例,其收益包括保底收益与浮动分红两部分,绝大部分分红险产品宣传单上,都会按照高中低档收益率列举出到期可获得的红利,而事实上演示利率都是假设的投资回报率,并不等同于实际获得收益,保险公司的未来经营业绩仍然充满了很多的不确定性,不能以过往业绩来简单地进行计算。

陷阱3

销售过程掩饰风险

购买投资型保险要承担一定的风险,除了其收益是浮动的以外,还需要扣除一定的费用,如果提前退保,投资者可能蒙受损失。今年2月保监会还发布了《关于做好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保险公司要为消费者提供风险提示书,并建立消费者风险承受能力测试制度。由于大部分投资者都希望能够进行高收益、低风险投资,所以很多销售人员为了说服投资者,购买保险时往往省去了风险提示环节,或者故意掩饰风险,当被问及时只是轻描淡写地称产品风险很小。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尽管分红险设有最低保证利率,万能险设有最低收益保障,但其收益情况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投连险随着不同的投资组合对应的风险也不同,需要一定的投资理念与风险承受能力。而且购买投连险、万能险除了要扣除初始费用,保单每年还要收取账户管理等费用。若投保人提前退保,就只能获得相应的现金价值;现金价值是保险金额在扣除包括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保障成本、销售渠道费用得到的数值,这将远低于投保人缴纳的保费。

陷阱4

以礼品为诱饵销售保险

在保险营销过程中,为了达到签单目的,销售人员利用礼品做诱饵的违规案例比比皆是。保监会与银监会曾联合下发《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明确指出保险公司不得在银行驻点销售,更不得以赠送礼物为诱饵向消费者兜售银保产品。但现实销售过程中,送礼的情形却屡禁不止,礼品小到日常用品,大到家用电器不等,有的还买主险赠送一年期附加险。

以礼品为诱饵销售保险也成为各地保监局处罚最多的一类违规行为。例如,江西保监局对中国人寿吉安分公司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该公司今年上半年存在委托未取得合法资格的个人从事保险销售活动,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承诺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其他利益等,罚款8万元;上海保监局对平安人寿上海分公司一位营销人员开出的罚单显示,该营销员在上门为客户杨某解释合同条款的过程中,向杨某做了“附加险为公司赠送”等承诺;广东保监局对泰康人寿湛江中心支公司开出的罚单显示,该公司个险产品说明书存在误导性内容以及承诺赠送礼品,被罚5万元。

陷阱5

在保险期限上“动手脚”

在人身险销售过程中,很多人在保险的期限上动起了歪脑筋,这类销售误导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销售人员在保单上做手脚,缩短其保险期限,即实际上的保险期限低于承诺的保险期限,特别是对于一些消费类的人身险,比如购买一年期的意外险,实际上保单上的保险期限却是半年或几个月,销售人员便将多收取的费用挪为他用。例如一家保险公司去年销售的20多万份学生保险,保险期限从常规的12个月缩短到10个月左右,却按照一年期限收取保费。

另外一种就是将长期产品当成短期产品进行销售,大多数消费者都希望尽早获得收益,因此也倾向于选择短期产品,销售人员为了迎合投资者的这种需求,有的故意将10年期交的保险说成5年交甚至更短,很多投保人以为保险到期可获得收益时却被告知还要继续缴费,从而引发了消费者的投诉。还有一些消费者反映,银保营销员为了能使客户投保,在签单时并不轻易告知还需要连续几年缴费,特别是一些假借理财之名进行的推销行为,消费者往往在被告知续缴保费时才得知事实真相。

陷阱6

故意夸大保障功能

从保监会披露今年前三季度消费者投诉情况来看,保险公司涉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规类投诉2957个,占投诉事项总量的23.91%,同比上升60.01%;保险公司涉及合同纠纷类投诉9244个,占比74.76%,同比上升273.34%;其中理赔纠纷的最主要原因都是保险销售人员未如实告知其保险责任范围,恣意夸大其功能。

保险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提供保障,消费者也都希望能够得到全面的保障,保险销售人员在推介过程中经常会故意夸大保险责任和保险保障范围,甚至将产品吹嘘成无所不保、无所不赔,从而对消费者造成误导。例如目前市场上很多的大病险,销售人员只称涵盖几十种大病,却不提责任免除范围,比如针对肺癌,大部分大病险对其都进行了严格的理赔限制。

事实上,市场上没有哪一款产品可以真正做到无所不保,每一款保险的责任范围都是有限的,都有其责任免除条款。因此在投保时,消费者应该擦亮眼睛,仔细看保险条款,而不是听取销售人员的一面之词。

保监会发布相关风险提示:犹豫期内退保可收回全部保费

中国保监会发布公告,对投保新型人身保险产品的风险进行提示。保监会提示的新型人身保险产品包括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和万能保险。

分红保险产品:具有确定的利益保证和获取红利的机会。分红水平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可分配的红利是不确定的。

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其投资回报具有不确定性,实际投资收益可能盈利或亏损,投保人承担全部投资风险。投资连结保险产品一般分设多个账户,由于投资目标及相应资产配置策略的不同,每个账户的风险、收益也不尽相同。投保人缴纳的保险费并不是全部进入投资账户用于投资,而是要扣除初始费用或在进入投资账户时收取买入卖出差价等。

万能保险产品:结算利率设有保证利率,超过保证利率的部分是不确定的。保险公司每月公布的结算利率是年化收益率,只能代表当月的投资情况,不能理解为对全年的预期。结算利率并不是针对全部保险费,而是仅针对投资账户中的资金。投保人缴纳的保费并不是全部进入投资账户,而是要扣除初始费用等。

新型人身保险产品兼具保险保障功能和投资功能,按照产品性质的不同,对于保障功能和投资功能具有不同的偏重。

刚买人身保险的五点注意

1.认真考虑缴费能力

新型人身保险产品一般保险期限较长,保费缴纳方式分一次性缴费和分期缴费两种。如果选择分期缴费,投保前应充分考虑是否有持续稳定的财力支付保费。否则,投保人可能会丧失保险保障并承担退保损失或丧失部分保险合同利益。

2.仔细阅读保险条款

投保人在投保前应仔细关注保险条款中的保险责任、除外责任、犹豫期和退保事项,认真阅读并充分理解产品说明书和利益演示,了解保险产品的费用扣除情况和产品特点,清楚购买保险后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3.如实填写投保内容

填写投保单时对被保险人的年龄、健康状况等项目须如实填报,以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投保人和被保险人要亲笔签字确认,否则将会影响相关权益。

4.慎重考虑撤销保单

新型人身保险产品规定有犹豫期(一般指收到保险合同并签字起的10日内)。在犹豫期内撤销保单,投保人可以收回全部已缴纳的保费,保险公司将扣除不超过10元的工本费。在犹豫期后退保,投保人将承担一定的损失,保险公司只退还保单的现金价值或账户价值。

5.注意保留投保证据

中国保监会要求各保险公司对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和万能保险产品在犹豫期内实行100%回访确认。如果发现保险销售人员在保险销售过程中存在销售误导问题,请注意保留书面证据或其他语音证据,投保人可以向保险公司反映,也可以向中国保监会及各保监局投诉,必要时还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新车如何买车险 六个陷阱需小心


对于刚上路的新车主来说,选择保障全面的险种组合非常必要。因为新手驾驶经验不足,在路上驾驶的时候难免会在慌乱中出现差错,一天转下来,车辆带点伤挂点彩总是难免的。那新手如何买车险呢?专家推荐全面保障型车险组合:第三者责任险(50万元)+车损险+车上人员责任险+盗抢险+玻璃单独破碎险+不计免赔险+划痕险。

可是,车险市场向来都是陷阱重重、玄机无数,消费者稍不留神或许就栽得“头破血流”。而下面六个陷阱更是需要消费者格外小心的。

陷阱一:强行搭售险种。在目前的车险种类中,只有属于交管部门强制性要求的“第三者责任险”是每位车主必须要买的。此外,车损险和防盗险等险种都是可供选择的险种,并非必须购买。但是,一些保险公司常将几种车险捆绑在一起销售,保户不能自由选择。

陷阱二:误导车主入保。因为乘客险、玻璃破碎险、车辆损失险事关车主切身利益,所以大多数消费者比较愿意购买。而新车的自燃险、私家车的货物险、营运停驶损失险则可以不买。但有的车险代理人为了争揽业务,要么不给车主解释清楚,要么误导车主入保,使一些没有经验的车主糊里糊涂买了不该买或可以不买的保险。

陷阱三:诱导超额投保。一些保险业务人员对各种保险进行捆绑销售,从而谋取利益,而且,有的还骗取一些没有经验的车主糊里糊涂买了不该买或者可买可不买的保险。

陷阱四:保单葬送代理人员之手。一些保险代理人在拿到保单后,并不直接交给保险公司,而是“伺机而动”。如果车主不出险,保费就自己扣下了。

陷阱五:定损维修以次充好。最常见的情况是4s店出去采购一些非原厂生产的价格便宜、质量没保证的配件给车主的车辆装上。所以,车主应该尽量在本品牌的4S店里购买保险,出险后就在该4S店维修,这样至少可以保障配件为正厂原件。

陷阱六:保险人员“身兼多职”。有的保险人员身兼多职,既负责拉来客户,同时又是定损员,更是修理厂的合伙人,和修理厂捆绑为一体。有些表面上是保险公司的车险定损员,暗地里却是汽车修理厂的老板,自己定损自己修。

温馨提示:每个车主车辆的情况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每个车主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为车辆投保。如果车主经济条件比较好,风险意识比较强,建议选择风险保障较为全面的保险方案。车险种类多种多样,投保人在投保之前或者投保之时,应该向专业人士多作了解,同时也不忘记在事故发生后,及时报案,减少不必要的理赔障碍。

车险理赔注意事项及要避开的误区有哪些


生活中,有些车主以为买了车险,一切就万事大吉了,对于涉及到车险理赔的问题毫不关心。殊不知,现在各个城市路况复杂,事故并不少见,一旦需要理赔,却没有做好相关事宜,将会带来很多麻烦。本文将介绍车险理赔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及车险理赔一定要避开的几个误区,希望对车主们处理车险理赔问题有所帮助。

车险理赔的注意事项首先,报案要及时,这也是车险理赔中最重要的一点。另外,如果事故中出险人员伤亡的,还要及时向交警部门报案,同时为伤者及时拔打120急救电话。其次,一定要注意保护现场。只有事故现场不被破坏,才能使交警顺利定责,同时有利于保险公司的现场查勘员查勘事故是否属于保险责任。因此,在查勘员和交警到场之前,要把现场保护好。如果事故比较轻微,为了不妨碍交通需要把车辆挪到其它地方时,要拍照留证,并且标注好事故车辆位置。再者,就是定损和核价了,这也是车险理赔流程的最关键环节。对于情节比较简单的单方事故且汽车受损不严重的,车险公司查勘人员现场就可以直接定损,定损完成车主就可以开车去修理了。如果是情节比较复杂,事故涉及人多的,且车辆受损严重的就需要把车开到定损中心理赔。最后,在完成这些环节之后,车主就可以向保险公司提交单证理赔了。按照规定,车险被保险人应该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该事故处理结案10日内向保险公司提交事故的单证。这里的单证根据事故的不同所要提交的也有所不同。很多保险公司都开通了上门收取索赔资料的服务,极大方便了车主,节省了时间。车险理赔一定要避开下列误区车险理赔误区一:购买保险人云亦云,盲目选择险种

不少车主对车险一知半解,往往不是碍于情面购买了一堆对自己用处不大的保险,就是为了照顾情面而只买象征性的一点,却远不能满足真正出险后的需要,从而给后续理赔带来很多麻烦。其实,你大可不必跑断腿、托熟人,这家那家对比价格,如果选择专业的车险超市,将有10余家保险公司供您选择,专业的车险顾问会站在车主的立场,根据您的车型,为您量身选择合适的保险公司,搭配合理的险种。

车险理赔误区二:普遍忽视保险条款

每个上了保险的车主都希望能够“一险在手、保护全有”。然而事与愿违的是,当看到那长长的保险条款,多数车主都选择了“忽略”,只有在出险之后才想起看看条款,更有甚者根本不看。在购买车险时,对于保险条款车主还是应有一定的了解,提高自身的保险专业知识,有的车主因为缺乏一些保险常识,因此在投保后才发现原来车险并不是万能险,车险也存在一些绝对免赔或部分免赔的情况,例如酒后驾车、无照驾驶、未年检不赔,放弃追偿权不赔,自己加装的设备不赔、无主肇事绝对免赔率30%等等。

车险理赔误区三:制造假案,获赔方便?

一些车主为了理赔方便,认为如果有熟人朋友就可以找一家修理厂通过非法的途径制造假案,获得赔偿。但往往这样的方式会给后续的理赔埋下隐患,车险制造假案骗保不仅增加了保险公司的风险,最重要的是对投保人的保险权益也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一方面修理厂使用恶劣的手段伪造事故,会使车辆的安全性能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如果一辆车经常高额地向保险公司索赔,这将会在保险公司留下该车主的不良保险记录,到第二年投保人续保车险时,保险公司有权提高所投车险的保险费率,上升幅度最高可达30%,如果连续多年有不良记录,保险公司还有可能拒保。

小贴士:1.48小时后报险可能被拒赔2.贷款车出险需提交还款证明3.贷款车出险需提交还款证明4.“不计免赔”也有限制范围

请熟记平安电话车险号码:4008六个0


电话车险是以电话为主要沟通手段,借助网络、传真、短信、邮寄、递送等辅助方式,通过保险公司专用电话营销号码,完成保险产品的推介、咨询、报价、保单条件确认等主要营销过程的业务。

根据中国保监会规定,拥有电话直销车险牌照的公司,要求电话车险的销售都要集中管理,统一运营,其报价可以在国家最低7折限制下再下浮15%。因此,电话车险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车主的好评,在众多车险之中,最受大家追捧的当属平安电话车险。

“打个电话比比看,电话车险更省钱,4008六个零,电话车险买平安哟喂,4008000 000,平安电话车险……”随着平安电话车险的热销,平安电话车险广告歌也红遍大江南北。4008六个0,客户脱口而出平安车险电话号码,这首韵律感极强的广告歌自然贡献不小。但是,仅凭一首歌,平安电话号码果真能走进客户的心?

众所周知,广告能够吸引人,但是真正能打动人的是商品的质量或服务的优质。4008六个0,客户熟记平安车险电话号码有何因?

4008六个0,车险咨询好方便

车险条款名目繁多,险种搭配五花八门,初次购险,新车车主往往有云里雾里的感觉。旧车续保,保费又会根据过往一些记录而有所浮动,每每这时,车主都希望有一个专业的车险选购平台,能够为他们提供专业的询价比价、车险条款解释等服务。现在,只需拨打平安车险电话,就有平安电销坐席人员为车主选险投保提供全程咨询服务。

4008六个0,足不出户可投保

过去买车险,车主得抽空往保险营业厅跑,排队等候、办理繁杂手续在所难免。现在,平安电话车险模式的推出,让足不出户投保车险成为现实。拨通平安车险电话号码,车主就可轻易完成咨询、报价、保单确认等投保过程,另外,平安公司还提供车险保单免费送上门服务。

4008六个0,拨通的是实惠体验

平安电话车险作为一种直销模式,省略了代理中介环节,将节约的运营成本直接让利车主。拨通平安车险电话号码,为爱车投保,车主可享受“私家车商业险多省15%”的特大优惠。平安电话车险虽然价格实惠,但是服务不打折,投保电话车险,车主可享受与4S店、代理人等投保渠道同样的理赔服务,对于全国客户,平安做出“万元以下、资料齐全、一天赔付”的车险服务承诺,与此同时,平安的全国通赔服务也已实现,车子异地出险,事故发生地的平安车险机构会及时派查勘人员协助车主处理,完成从报案到领取赔款的全部过程。

少儿险,宝宝六个月哪种保险好?


详细投保资料

保障对象:子女年龄:1岁职业:孩子

社保:无

主要想获得的保障:人寿保险、重大疾病保险、医疗保险、意外险

希望每年交的钱:10000元左右

专家分析

关于宝宝的保障主要是医疗和教育。

一、医疗方面:宝宝先有社区儿童医保,普通小疾病医疗可根据大人的单位福利状况(是否有宝宝的跟随报销情况),来适当补充。同时由于宝宝的活泼好动,意外伤害中的磕磕碰碰,烧伤、烫伤、猫抓狗咬的事情也在所难免;由于环境的污染,装修的污染、食品的安全问题导致未成年人的重大疾病的发病几率也越来越高,所以关于宝宝的意外医疗和重大疾病要及时补充。

二、教育储备金方面:当前教育储蓄类的险种中,主要分为两类:

1、是传统教育年金保险,比如15岁(一般是上高中的年龄)开始每年领取,连续领取到大学毕业结束。还有领取保险金到25周岁的,作为其留学金或婚嫁金的,这样险种领取金额固定、保障明确。

2、是市场目前较热的万能险、或投连险,以投资增值方式作为将来教育的储备,主要体现在三大灵活性:交费灵活、保障灵活、支取灵活。一般需要中长期的持续缴费投资妨显效用,当然其收益机会也可能大于传统教育年金险种。

但是要知道合适的商业保险保障一定是通过详细沟通规划出来,暂时先为您提供如下保障思路共参考:

买保险:1、买对人(先大人后小孩,优先完善家庭经济支柱保障),2、买对保险(尊重科学的购买顺序,选择适合的产品组合),3、买对保额(合适的保额,在风险来临时,才能真正起到抵御风险的作用!!)

孩子6个月了,为孩子买什么保险要看你是怎么考虑为孩子规划未来的!目前市场上的少儿保险品种众多,投保少儿险保费不宜超出家庭收入的10%,意外、医疗险应优先购买。

在给孩子购买保险时,应该遵守“先近后远,先急后缓”的原则,即易发的风险先投保。儿童阶段疾病住院和意外伤害的风险最为频繁,所以应该结合其他已有保障来选择购买住院医疗险、意外险,而重疾险也可以酌情购买。

1、未成年社保医疗保险

要说价廉物美,首推未成年社保医疗保险项目报销,门诊和住院有一定比例的。孩子出生1个月后,家长即可到户籍或居住地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儿童健康保健和儿童计划免疫机构自愿缴费参加;而中小学生可在学校参加。

2、健康险+其他

当前,商业少儿险主要分为保障型和教育型两大类。其中,保障型少儿险主要是解决少儿的医疗问题,同时也提供意外保障。包括少儿意外死亡及伤残保险以及少儿医疗疾病保险两类。而教育型少儿险主要是为子女准备教育金,依据子女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不同的成长阶段,提供保险给付或创业、结婚基金。买这种少儿保险,家长相当于给孩子存一笔钱,同时孩子还能获得一定的保障。

建议如果家庭经济条件许可,家长可以给孩子挑选一款带豁免性质的、保障全面的商业医疗保险计划组合:包括意外伤害医疗保险、住院医疗保险、重大疾病医疗保险三大保障。

案例参考

因需赋形的少儿保险----平安世...

0岁宝宝医疗保障计划

保险知识,卖报新颖规避的六大误区


误区一:买保险先看投资回报率有多高,是不是还本。

其实,买保险的首要目的应当是取得风险保障,投资增值是第二位的。风险保障程度高的保险是不能返还保险费的;具有返还保险费功能的保险,风险保障程度会比较低。

万能险、投资连结类保险投资功能较强,但缴纳的保险费也比较高;投资收益以及分红保险的分红收益,随保险资金运用成果而定,有时高有时低,也是不固定的。因此,比较好的办法是根据自己的缴费能力,先安排保障,再考虑投资,将两类保险组合购买。

误区二:买了保险,只要发生事故,保险公司都管。

其实,各种保险都有明确的保障责任范围,超出责任范围的事情,保险公司是不负责赔偿的。需要特别注意,有些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特殊情况,保险公司也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责任。这是因为,保险责任过宽,保户缴纳的保险费就要很高;有些特殊情况列入赔偿范围会助长道德风险,如醉酒驾车造成的事故等。

误区三:买了几年保险没出事

其实,买保险是防万一,不出事最好。有了保险,随时都处在保险保障之下。不出事,我为人人;出了事,人人为我,这才是保险的作用。

误区四:只要给孩子买上保险就行了。

实际上,大人孩子都需要保险,但是买保险应遵循“先大人后孩子”的原则,先把“家庭支柱”保障好,这其中也包含有对孩子的保障。

误区五:保险与储蓄没啥区别,只要存了钱,没必要再买保险。

保险和储蓄虽然都是应对风险的办法,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储蓄可随时存取,灵活性很大;保险的保险费是不能随意取回的。储蓄是一种自救行为,没有把风险转移出去,“万一”的事来了,钱还没攒够,难免陷入困境。而保险是一种集体互助行为,能把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利用获得的保险金有助于渡过难关。

误区六:有了社保就不用再买保险。

社会保险是由政府主办的一种基本生活保障,覆盖面比较广,应当积极推行。但社保注重平等,保障水平比较低,而商业保险的保障范围比较广泛,保障程度可以由投保人与保险公司协商确定,能够满足各种人的不同需要。因此,有了社会保险也还需要商业保险作补充。

六个月小孩买什么儿童医疗保险好丨六个月儿童买什么医保好


孩子是上天赐给父母最美丽的礼物,犹如一个耀世的精灵,降临到父母的身边。随着孩子的的长大,不少家长就将孩子的医保提上了讨论议程当中。那么问题来了,究竟该如何选择一款适用于自己宝宝的儿童医保呢?小编就拿六个月以下儿童医疗保险来举例。

幼儿时期,由于新生儿死亡几率大,学龄前儿童抵抗能力差,容易得一些流行性疾病,但这时的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险种赔偿率也不高,一般而言,身故时年龄不足1周岁,给付比例占保险金额的20%;满1周岁但未满2周岁的儿童,给付比例为40%;满2周岁但未满3周岁的儿童,给付比例为60%;满3周岁但未满4周岁的儿童,给付比例为80%,满4周岁,给付比例才能达到100%。所以建议多买住院医疗补偿型的险种。

少儿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善,抵御疾病侵蚀的能力较弱,所以孩子患病尤其是患重大疾病的风险加大,一些原来在成年人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已经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而且少儿生性好动,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又较差,再加上家长安全意识也不够强,所以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游戏活动中发生意外的概率显然较成人高,意外伤害已被视为幼儿的一大杀手。据调查显示,目前意外伤害已经成为我国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死因,具有发生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如溺水、中毒、动物咬伤、建筑物倒塌、交通事故、治安事故、玩耍打闹致伤等,都是当前意外伤害和死亡的重要因素。

所以尽早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一款适合的儿童医疗保险已成为一件当务之急的事情,在这里小编推荐两款性价比和实用性较高的儿童医疗保险:

瑞泰成长卫士少儿重大疾病保险

覆盖广:覆盖40种重大疾病

定位准:专为少年儿童设计的重大疾病保险产品

保障高:最高提供50万元保障额度

手续简:免体检,仅90天等待期,可以续保至25周岁

保费低:3-17周岁,1年300元,每天8角2分,即可获得50万元少儿重疾保障

人保淘淘乐少儿两全暨重大疾病保险计划

1、对基本医疗保障范围之外的罕见病(严重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川崎病、Ⅰ型糖尿病)纳入保险保障范围的专属网销产品;

2、保费低廉,趸交每份1000元;

3、20倍基本保额的少儿重大疾病保额、6倍基本保额的意外与疾病身故保额、满期按所交保险费的100%给付满期保险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