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保险知识汇总,我们的已有的社保真的保障了我们吗?

2020-11-13
保险规划的保障 保险保障规划基本流程 人社局保险规划

一、当前国力强大,全国一幅欣欣向荣的美好画面。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问题,经济增长靠的是资源的大量消耗,投资(主要是政府基础建设投资)、出口、消费三角形成的经济增长,消费的比例很低,形成一个很难看的三角形。扩大内需,许多人主导的方式是增加社会保险履盖面,扩大社会保障范围,走得却是一个死胡同,社会保障面的扩大,所对应的是消费的萎缩,比如一块蛋盖,被张三多分了,李四就要少分一点,消费也一样,居民投入社会保险的资金支出多了,消费就只好被挤压了。

二、当前的社会保障居民投入:

1、五大保险,按工资平均数缴纳,一般情况下,缴纳社会保险的工资基数为最低工资标准的1.8倍至2.0倍之间。养老保险为28%,医疗保险为10%,失业保险为3%,工伤保险为1%,生育保险为1%,总计为工资的43%,如工资高于平均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为43%,如工资标准低于缴费基数,那缴费比例就高于43%,甚至超过100%也是可能的。

2、工会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费为工资的2%,职工教育经费为工资的1.5%。总工会的人,旅游都没去处了。职工培训,除了误工误事,没有任何作用。

以上两项总计为职工工资的46.5%。

三、误区:

1、在占工资46.5%的社会保障中,职工所需投入仅11%(养老8%,医疗2%,失业1%),职工投入较少,不影响居民生活,这是专家的一概观点。其实46.5%的缴费中,全部都是雇主在承担,事实上要给雇员增加工资100元,雇主实际需要支出146.50元。缴的费多了,聘的人就少了,工资就低了,生产经营资金也被压缩了,最终的结果是生产经营上不去,职工工资收入提不高,消费低迷,把收入的31%(46.5/146.5)存起来,二十年或三十年后再消费,这本身就是把消费的需求给浓缩了。

2、通过降低个人所得税有以扩大消费。个人所得税的降低,的确有利于居民的消费能力提高,效果不是很好,较46.5%的社会保障,个人所得税微不足道,而且,社会保障费用是人人都要缴,但个人所得税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在缴,占工资不例不是很高。

三、现行的社会保障真能起到保障作用吗

1、假定某人按不变的基数3500缴35年养老保险,那么35年要缴411600元,退休时能领到多少退休工资呢?个人账户按本息1.5倍计算社平工资和缴费指数化工资都以3000元计算,60退休时月工资为2494.00元(3500*0.35+3500*0.08*12*1.5*35/139)。如果你没活到退休,那你缴的费基本就是打了水漂,如果你活不到74岁,那还是一个亏损的账。

2、医疗保险。10%的工资用作了医疗,可住院一般只能报得到70%,个人还得承得30%。医疗保险基金一般有30%左右的节余,就是说,你交了100元的医疗保险费,医保中心就有了30元的节余,高得惊人。你要是发生意外,比如交通事故,医疗保险是不可以报销医疗费用的。可见,医疗保险费是缴高了,保障范围不足。

3、失业保险费率为3%,一般平均数一个职工一年要缴450元以上的失业保险,失业后每缴一年费最多能领两个月失业保险金,每月标准一般不到450元,也就是说,失业保险是按三分之一的失业率进行收缴的,这显然不合乎常理。

4、生育保险。无论男女,都要缴费,如果你是男的,你老婆没工作或是农民,那你一辈子都白交了。如果你是领财政工资的,那生育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中支出,对企业员工显然失公平了。

5、工伤保险。工伤保险不太了解,在此不叙述。

6、工会费。大家见过工会的文件没有,还有年终总结报告,好长好多。如果大家觉得2%的工会费确识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那没话可说。其实,在中国,保障职工合法权益,那是劳动部门在做,工会只不过是没事在找事做找麻烦而已罢了。

7、职工培训费,工资总额的1.5%。有了个开支的门路,有关部门就可以办培训班了,效果减支出成本,肯定为负数,这没说的。

三、社会保险该怎么走

1、现在社保资金还有很大的缺口,这是因为,95年以前,没实行社会保险制度,以前的旧账都要现在工作的人来承担。国家应该把以前历史旧账承担下来,中国不缺钱和物资,缺的是好的政策。

2、加强管理。有许多三十多岁的人(四十岁多、五十多的估且不算)在领养老金。其一,加大了社保资金的支出,减少了社保资金的收入,其二,对就业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老板雇人,同样的工作,一人需要缴46.5%的社会保险,一人不需要,那我聘谁,一人少了1000元工资不能干,少了就过不了日子了,一人五百就可以干了,他领着每月一千多的退休金呢,那五百算是小费。一人要支出1465元,一人却只要支出500元就行,这个问题可大了。

3、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现行的社会保障政策,实际上是一种互助加储蓄的社会保险制度,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没体现出来。政府应对社会保障加大投入资金,这是政府对社会的责任。我觉得农村的合作医疗不错,自交每年20元,财政补80元。

4、很显然,降低社会保险费率,那是根本的出路。该取消的取消,该降低的降低,先降低缴费的费率和标准,再来谈扩大社会保障范围。要不然,导致的结果就是企业不敢雇人,也雇不起人。有资金不愿投资办厂,都投入股市了,导致股市的火爆,大量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破产,足够说明问题。毕竟大多数人,还得靠领工资过日子。职工觉得吃亏不愿缴费,企业家觉得负担重不愿投资办厂,就行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社会保障不应成为社会负担,被社会保障浓缩的内需,比什么都可怕。

中国人都习惯储蓄,被认为是社会保障的问题。没社会保障的人群储蓄,那有可能。可现在许多被46.5%的社会保障资金覆盖着,还要进行储蓄,按专家的观点,是不是应该提高保障的费率呢?这是其一,其二,存在银行里的钱,有多少是死的,大量还不是被银行贷了出去,或形成了投资,或形成了消费,在拉动着内需,对全社会来说,储蓄导致了消费的低迷是道理上是不能的。储蓄,随时能提出来,行成购买力,拉动内需,46.5%的社会保障,却做不到。

最后一句,你也许被46.5%的社会保障覆盖到了,你真的觉得你有保障了吗?

相关推荐

保险真的有用吗?我们为什么要买保险?


我们为什么要买保险?报险作为抵御风险的重要保障,不但能提高我们的生命价值,还能免除我们的后顾之忧。

当今,购买保险以成为家庭财务规划的重点。专家建议,购买保险不能盲目购买,首先要考虑的不是买什么保险,买多少保险,而是应该知道为什么买保险。

意外离我们似乎很远,但我国每年有70万人死于意外,等于每天有一个2000人的村庄消失,站总死亡人数的11%。意外伤害已经成为我国继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第四大死亡原因。意外不仅仅意味着身心遭到巨大创伤,而且对家庭经济往往也造成了致命伤害。

每个家庭都是平平安安的,但愿风险永远不要侵蚀,意外,疾病也应离我们远去,但谁能保证不老呢?所以养老可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那么,怎样才能降低养老风险呢?现在老年人逐渐增多,2040年还是会更多,到那时,是老年社会了,我们的国家变成了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一直在研究退休延长的问题。可是我们谁想60岁70岁还工作啊。

如果不,那么就必须有一笔稳定增长的现金,这笔现金必须保证专款专用,持续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保险是什么?保险不是业务员向您推销成功了保单,不是完成了任务。保险是对您最爱的人一生一世永远不变的承诺:是在保护你。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过程,很多人觉得我们总说到这些不吉利,但真正躺在医院的人有几个是买了保险的呢?某医院白血病房25位病人中,仅有一人投保了一万元的团体险;北京密云灯会,被踩死的的258人中仅3人买了保险……人们需要提高风险的防范意识,而购买保险,便可以很好地转嫁风险。

保险的功能很多,对于有钱的人,保险的作用主要是保全其已拥有的财产。一次看病假如需要10万元,您的财力就算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保险只用2000多元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不留住您的98000多元呢?我们来到人世积累财富很不容易,一场大病或一个意外伤害事故就能把一般人的数十年积蓄耗尽,应该采取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来保全我们用血汗换来的劳动成果才是。保险就是目前为止人类总结出的最科学的财产保全的方法。它不仅可以转移平日的风险带给我们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可以免交各种税。世界上的很多巨富都拥有高额的保险来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富的价值。

对于做生意来说或许的确如此,但作为预防风险却大不一样。因为保险用来防御风险的发生是任何投资工具都无法替代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朋友您或许也听说过,有的百万富翁瞬间就因交通或疾病等意外离开人世,余下的钱使妻儿的好生活也不会长久了。

风险并不因为你有钱而格外远离你。另外,个人所得税、银行利息税、银行实名制的出台以及不久将出台的遗产税等,让保险赋予了新的内涵,它将帮助您更好地做好家庭理财,保住您辛辛苦苦经营来的成果,免交各种税金,因为保险是免税的天堂。发达国家人均都有三五张保单,投保率接近100%。

特别是封条可以查封各种财产,却不能查封保险。所以只有保险才是你真正所拥有的东西。遗产送子女,税务局却能合法地“抢”去最高可达50%的所谓“遗产税”。很多有钱人每年缴纳十几万,几十万元甚至一两百万元保费,主要还是为了避税和保全财产。只要投保的财富才是您真正的永久性的受法律保护的财富。

保险知识汇总,我们要学会让我们老年生活有依靠


我国几千年来传下来的古训“养儿防老”的观念已根深蒂固,然而科学的经济分析表明:一个家庭的资本流向都是从父母流到子女,逆向流动是少数,也就是说父母抚养子女付出的多,而子女回报父母的要少得多。因此如果你不懂得趁精力充沛之时投资养老,一味地稀里糊涂度日,就不能算作是一个真正的现代人。近年来,随着人们金融意识的日渐增强,各种新的投资领域不断开辟,为人们手中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了可能。所以积蓄资财在每一个人心目中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对养老来说,这种方式最有效。

今天,我们单纯靠国家、靠单位、靠子女来养老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靠我们自己年轻时准备一份未来的养老金。而这部分准备金是存银行、投资,还是买保险呢对老百姓来说,传统的办法是存银行,然而从现代理财角度讲,除储蓄外,应首推保险,它不仅具有储蓄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保障功能,实际上是一种全社会性质的集体储蓄,其中本钱与绝大部分利息通过合理的人生设计回报给保户,而将余下的一小部分利息作为风险基金理赔,使保户不致于被突发事件压垮。

现代家庭,应注重投资,而现代生活,更应选择合理的投资结构,即安全投资和创业投资兼顾,而养老金应视为安全投资,因为它是未来生活的保障。在安全投资中,最理想的选择应是80%存银行,20%买保险。

保险知识,我们都需要保险保障


每每接触一些因为有了孩子的家长们,因为要为孩子购买保险而要主动来了解保险的人多不胜数,中国人传统的爱子心切让人明白到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大家总会走入一个误区,当宝贝们来到这个精彩万分的世界,还没有自理能力的同时,父母是不是孩子最好的保障呢?我们都爱我们的下一代,都同样希望把自己没有的都先让孩子拥有,把最好的都留给孩子。但家里在经济能力还没法承受的时候,经济支柱是否才是第一考虑的对象呢?

人是一个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其实应该要通过我们的生命周期来分析每一个人在人生不同的需求重点,让我们从人生的角度来思考自己和家里成员的保障需求。

每一个人的一生其实都可以简单分为三期,出生到二十三、四岁工作前属于成长期,主要由我们的父母抚养我们长大成人;从开始工作到六十岁退休,属于奋斗期,这个期间我们努力赚钱,抚养子女,赡养父母;六十岁以后属于我们的养老期,靠我们的积蓄或者子女的赡养来安享晚年。虽然这是人生的必经之路,但是在这一生当中,有的人过得衣食无忧,有的却四处劳碌奔波,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我们一生的财务状况是由两条线来决定的;一条是我们的收入线,而另外一条是我们一辈子都在做的支出线。我们会发现我们人的一生都需要不断的在开支,而又只有在奋斗期才拥有稳定的收入。因此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生活幸福,财务自由,就要做到收入线始终能高于支出线,但是我们要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这似乎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生活中太多的花费,开销都在蚕食我们的收入线。我们除了要支付每天正常的生活开支外,还要应付日益增长的子女教育,父母赡养费,我们自己未来的退休养老费等等。。。同时人生的风险无处不在,任何可能的疾病,意外等也都会造成我们收入线的中断,一旦这些谁都不想发生的事真的发生了,我们该怎么办?

最好的一种做法就是在我们尚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的时候,提前做好意外,健康,子女教育,退休养老和财产保障等方面的规划。我们都爱我们的孩子,所以我们在是不是该先保证了家长后才能保障到孩子的未来呢?我们爱我们的孩子,爱我们的家人,所以我们都需要保险保障!

保险知识,实现我们的承诺


还记得对恋人说过的话么?“我会照顾你一辈子!”还记得对孩子的承诺吗?“我一定供你上大学!”怎样实现诺言?

假设有一天要出远门,是希望从家里拿走100万现金,还是希望给家人预备100万现金呢?

保险是爱心,是责任,是“急用的现金”,更是生命的尊严,一个人牵一头牛不幸同时葬身车轮下,牛的皮肉可以卖钱,人呢?花钱雇车拉到火葬场,还要再花一笔丧葬费!人一旦发生意外、得了大病,亲人倾家荡产也要抢救治疗,万一钱不凑手,人财两空还给家人留下一堆债务……但是,如果事先买有保额100万的保险呢?谁敢说“我不会出意外,不会得大病”?既然不敢说,那就得买保险。

“人都死啦,还要钱干嘛?”是啊,人死不能复生,但亲属会随之一起去吗?相反,生者活得更好,才能让逝者含笑九泉。

国人只习惯于存钱,不习惯买保险。而存钱不就是为了病有所医,幼有所教,老有所养,遇到大风大浪也能安然享受高品质生活吗?而这一切,通过保险更能实现!

把钱存在银行,到急用时,只能取出本金加到期的利息。而危难之时,自己的保险才能提供足够用的钱。别拿保险与储蓄比利息,咱算得清利息,算不清风险!

“才不让保险公司赚我的钱呢!我有的是房产,早把自己保起来啦!”房租只能细水长流,万一房价正处谷底时你急用大钱呢?

“赌一把试试,我不信就那么倒霉!”一旦赌输了,输掉的不光是自己,还有挚爱的家人!如果瘫痪在床的不是自己而是家人,咱每天喂水喂饭、倒屎倒尿,还要大把掏钱……千辛万苦千愁万难送走亡灵,回过神来还债,或被迫搬出新房、卖掉爱车,或者上缴巨额遗产税,那滋味,可曾换位细品过?

“等年纪大一点、风险高一点再买。”年龄越大,保费越高,保的时间越短,到那时就该“何必当初”了!等出了意外、得了大病,想买还真买不成了。

谁要是平时对保险极不感兴趣,突然间眷顾保险了,那麻烦可就大了!

说到这里,不难理解英国首相邱吉尔为什么说他真想把“保险”二字写到家家户户的门上了。

其实,买保险只是把左口袋的钱放一点到右口袋。还是自己的钱,只因放在另一个地方,就能雪中送炭,灾难降临时,就能让全家照常生活,照样买房、购车,供孩子上大学。

该办就办,当即立断,别到出险时后悔当初没办保险!

保险不是买的,是咱为了自己和家人平安幸福;必须要“供”的!

保险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这样的好东西谁不需要呢!人人都应该拥有保险!如果你还没有,那就得快点拥有哦!希望我能帮上你们哦!

生育保险金我们生育的保障


生育保险金又叫生育保险费,生育保险是通过国家立法,在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及时给予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生育保险金宗旨在于通过提供生育津贴、医疗服务和产假,维持、恢复和增进生育妇女身体健康,并使婴儿得到精心的照顾和哺育。

生育保险金提供的生活保障和物质帮助,通常由现金补助和实物供给两部分组成。现金补助主要是指及时给予生育妇女的生育津贴。有些国家还包括一次性现金补助或家庭津贴。实物供给主要是指提供必要的医疗保健、医疗服务以及孕妇、婴儿需要的生活用品等。提供的范围、条件和标准主要根据本国的经济状况确定。

建立生育保险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生育状态的劳动妇女的身体健康,减轻其因繁衍后代而产生的经济困难,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延续。生育保险不单单是指对女职工生育子女所花费的生育手术费、住院费等费用的补偿,还应当包括通过建立社会生育基金的方式,对女职工在规定的生育假期内因未从事劳动而不能获得工资收入的补偿。

《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规定,生育保险费的提取比例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计划内生育人数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用确定,并可根据费用支出情况适时调整,但最高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1%。

生育保险金是指参加生育保险的用人单位,依照生育保险规定的缴费比例缴纳的费用。[1]编辑本段生育保险费的缴费规定。

《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第四条“生育保险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筹集资金,由企业按照其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生育保险费,建立生育保险基金。生育保险费的提取比例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计划内生育人数和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等项费用确定,并可根据费用支出情况适时调整,但最高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一。企业缴纳的生育保险费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列入企业管理费用。”编辑本段企业欠缴生育保险费的清偿。

企业欠缴的生育保险费,按照下列规定清偿:

(一)企业破产,从资产清算中清偿;

(二)企业被转让,从转让所得中清偿;

(三)企业被兼并,由接收企业清偿;

(四)企业改制、承包、租赁,由经营者清偿。

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不一样,生育保险金发放标准也不一样:

广州生育保险金发放标准:

以生育(流产)时当月本单位人平缴费工资为基数按规定假期计发。

生育津贴=当月本单位人平缴费工资÷30(天)×假期天数

生育医疗费补贴标准:

(一)在市医保局确认生育就医身份后就医的医疗费用,由市医保局同医院定额结算(超过1万元以上的部分按核定数结算)。

(二)怀孕16周前的突然流产,非定点医院的急诊、产假期间的产科并发症按核定数报销。

(三)异地分娩的医疗费用,低于定额标准的按实际报销;高于定额标准的,按定额标准报销。

(四)一次性分娩营养补助费

1.正常产、满7个月以上流产;上年度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5%;

2.难产、多胞胎:上年度市职工月平均工资×50%。

(五)一次性补贴

在一、二级医院分娩的,每人一次性增加300元补贴。

享受生育假(男职工):

领取《独生子女优待证》的男配偶享受10天的假期,以孩子出生当月本单位人平缴费工资计发。

男配偶假期工资=当月单位人平缴费工资÷30(天)×10(天)。

长沙生育保险金发放标准:

(一)根据《长沙市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实施办法》规定,在职女职工在产假期间的工资变更为生育津贴。生育津贴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由用人单位先行垫付,按月发放。

(二)女职工日生育津贴标准为:上年度用人单位职工生育保险月人平缴费基数÷30日。日生育津贴低于女职工本人日平均工资(本人月平均工资÷30日)的,由用人单位补足。

生育医疗费补贴标准:

用人单位职工在职期间生育符合规定的下列医疗费用,如分娩所必需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以及妊娠围产期诊断、检查(技术常规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的费用等,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保险知识汇总,《遗产税法》带给我们的保险思考


《遗产税法》的立法本意,主要是用于调节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个人财产分布上的贫富差距,同时完善税制。据介绍,世界各国的遗产税在全部税收中所占比例大约为1%左右,假如中国开征初期遗产税的比例能占到0.5%,那么遗产税的一年征收额大约有50亿元人民币。50亿当然真有提高财政收的意义,但征收遗产税绝不会成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

客观上讲,《遗产税法》的实施会使有钱人为减少纳税而减少可能成为遗产的个人财产,这种养活无非在有三种途径,一是消费,二是捐赠公益事业,三是人寿保险。国外很多富豪已经悟透其中的奥妙,认为个人财产也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应该回归社会。与其死后被征税,不如生前捐献行善留美名。但是,前两类途径是通过个人财产的发散,降低资产总额,达到节税。个人财产的续性被破坏,财富不易隔代传续,很难做到福荫后人。人寿保险恰好弥补了前两者的不足,利用合理、合法手段,有效规避税制调节,今后无疑将成为财富拥有者动作资产的技能之一。

由于保险金不是收,而是保险公司按保险条款给付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应得的经济补偿。因此,保险金免税成为国际上通行的惯例,投保寿险对保户来说能达到合法、合理避税的目的。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五款也规定:保险赔款免征个人所得税。

遗产税的开征已经开始影响到我们很多现有观念,人寿保险的节税、避税功能已经凸现:

人寿保险具有高度的变现力

人寿保险金是立即给付的现金,通常在被保险人死亡后,保险公司会以现金形式将保险金给付受益人,符合遗产税以现金缴纳的需要。

降低资产净额

在总资产不变的前提下,将资产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需课税资产",另一部分为"免课税资产"。也就是说,购买人寿保险的保费,因已属支出,故不会列入遗产总额中,可以省下一笔税金。

创造负债

若遗产总额的大多数是属于不动产时,可考虑此方法。

在遗产总额中有一部分是属于不计入遗产总额的项目,是不须扣遗产税的,而"寿险给付"即是其中一种。

我们可以将遗产总额的持有,转换成保单的持有,也就是说,透过不动产抵押垡的方式来筹集所应缴的保费购买保险,如此,遗产总额贷款负债的余额,若可少于原来的遗产总额,便达到了降低遗产净额节税的目的。

提供高额的保障

运用购买高额保单的方式莱节税,可轻松达到预期的目标,更可以提供被保险人一份高额的保障。

遗产税的开征使人们开始将注意的目光越来越多地投缶人寿保险,特殊人群新一轮的保险浪潮即将掀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