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保险知识汇总,养老险对于女性的重要性

2020-10-30
保险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保险规划的重要性 寿险养老险保险规划

女性平均年龄比男性长

“一对老年夫妻,妻子年轻时因为照顾家庭,辞职没有再工作,年纪大了之后,她没有养老保险收入。丈夫在世时,她和丈夫一起用保险金,丈夫去世后,她的收入直线下降,可能一分钱的养老金也没有,怎么办?”陈万志说,女性的平均年龄比男性长,那么上述情况就很可能出现。

女性更容易中断职业生涯

从社会上的普遍现状来说,女性由于照顾家庭等原因,更容易中断其职业生涯。她们如果当了家庭主妇,其中很多人的养老保险可能就被中断了。

女性就业率和工资不如男性

就算有工作,从职场的收入水平来说,女性总体低于男性。这就意味着女性就算有养老保险金,由于缴费年限、缴费金额等差异会比男性低。而养老待遇往往取决于个人的缴费贡献,而缴费总额又与其就业年限和工资水平密切相关。而女性的就业比率、工资水平、退休年龄往往都不如男性。寿命比男性更长,但养老保险水平比男性更低,这导致的结果是,女性更容易遭遇老年贫困。

建议:制定配偶共同年金制度

陈万志说,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正处于一个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的阶段,他认为,在这个体制设置中,应该注意“性别差异”。考虑女性的特殊性,对其进行倾斜和照顾,避免很多女性遭遇老年贫困。具体措施上,可参照目前欧美国家,比如,可设置家庭内部的养老保险转移规定。如配偶共同年金制度,对于中断职业生涯的女性,规定已婚者在配偶去世后,可同时享有本人的养老金和配偶留下的年金。同时,已婚男子在其个人账户中为妻子缴纳养老金。

延伸阅读

保险知识,复利的重要性


在投资时,除了报酬率之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决胜因素,就是-----时间。许多人理财得法,并不是他们选择了获利多高投资工具,而只是利用一些稳健的投资管道,按部就班地来,但重要地,便是他们比别人早了几步开始。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以复利计算的投资报酬效果是相当惊人的,许多人都知道复利计算的公式:本利和=本金×(1+利率)期数。而对于复利的观念,若以一般所说的“利滚利”来说明最容易明白。也就是说把运用钱财所获取的利息或赚到的利润加入本金,继续赚取报酬。

因此采用复利的方式来投资,最后的报酬将是每期报酬率加上本金后,不断相乘的结果,期数愈多(即愈早开始),当然获利就愈大。

一般常与复利相提并论的评估方式是“单利”,指的是获利不滚入本金,每次都以原有的本金计利。

举例来说,假定某投资每年有10%的获利,若以单利计算,投资100万元,每年可赚10万元,十年可以赚100万元,多出一倍。但如果以复利计算,虽然年获利率也是10%,但每年实际赚取的“金额”却会不断增加,以前述的100万元投资来说,第一年赚10万元,但第二年赚的却是110万元的10%,即是11万元,第三年则是12.1万元,等到第十年总投资获得是将近160万元,成长了1.6倍。这就是一般所说“复利的魔力”。

进行投资理财时,很多时候应以复利盘算才不会与实际情况造成差距。举例来说,如果现在3万元可以买得到的东西,由于物价会上涨,每年平均通货膨胀率若以5%计算,五年后必须花38289元才买得到,这也是复利造成的效果。当我们在做财务规划时,了解复利的运作和计算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常喜欢用“利上滚利”来形容某项投资,获得快速、报酬惊人,比方说拿1000万元去买年报酬率20%的股票,若一切顺利,约莫三年半的时间,1000万元就变成2000万元。

虽然复利公式并不难懂,但若是期数很多,算起来还是相当麻烦,有一个简单的“七十二法则”可以取巧。

所谓的“七十二法则”就是------“以1%的复利来计息,经过七十二年以后,你的本金就会变成原来的一倍”。这个公式好用的地方在于它能以一推十,例如:利用5%年报酬率的投资工具,经过约14.4年(7÷25)本金就变成一倍;利用12%的投资工具,则要六年左右(72÷12),才能让一块钱变成二块钱。

因此,今天如果你手中有100万元,运用了报酬15%的投资工具,你可以很快便知道,经过约4.8年,你的100万元就会变成200万元。

同样的道理,若是你希望在十年内将50万元变成100万元,就该找到至少报酬率7.2%以上的投资工具来帮助你达成目标;想在七年后加倍本金,投资率就应至少为10.3%才行。

虽然利用七十二法则不像查表计算那么精确,但也已经十分接近了,因此当你手中少了一份复利表时,记住简单的七十二法则,或许能够帮你不少的忙。

复利计算公式

F=P*(1+i)N(次方)

F:复利终值

P:本金

i:利率

N:利率获取时间的整数倍

保险知识汇总,浅谈商业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社会养老保险金是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据了解,目前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正在“空账”运行,在职职工现在缴纳的个人账户资金被支付给已退休无积累的“老人”,等于在为历史还债;个人账户空账正以每年1000亿元的规模增加,目前已超过8000亿元,养老金缺口更达2.5万亿元。

1、社保养老金不够用

最新调研结果显示:约30%的受访者对自己的养老问题表示忧虑;相比其他群体,低学历、低收入、40岁至49岁的城市中年人群对自己的养老问题更加忧虑。

由于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工作紧张、家庭负担重,都市人的压力越来越重,要是退休了怎么办,怎样才能老而无忧?

众所周知,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有三大支柱,分别是社会保险、企业年金与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时下不少人有这样的误解:我每月都上缴社会养老保险费,将来退休就不愁了。事实上,若以这部分作为退休后的生活费,只能维持中等偏下的生活水准。

案例:

以今年25岁的小王为例,现在开始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60岁退休,社保年度35年。假设他月均缴费工资为3000元,退休后社会年度平均工资4000元,则其领取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额度为:基础养老金800元(4000×20%)+个人账户养老金840元[个人账户储存额(3000元×8%×12个月×35年)/120]=1640元。

35年后,加上物价的因素,小王仅靠每月1640元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很难解决养老问题。如果要想保证较高质量的退休生活,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及时规划养老保险。

2、商业养老险必不可少

如果想在退休后保持原有或稍高一点的生活水平,只靠社会保险并不够,还需要商业养老保险的支持。

一个人在其一生之中,从20岁到60岁只有大约40年的时间有收入,因此他必须考虑如何将这些收入连续地分配到没有收入的时间中去。商业性养老保险兼具寿险保障和养老规划的双重功能,从理财的角度分析,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必不可少。

首先,这个年龄段的人已经基本解决了工作等基本问题,工作和生活已步入正轨,养老将是他们考虑的问题,也是人生中最后面对的现实,需提前规划。其次,30至45岁的人群已为人父母,由于现代家庭多是独生子女,未来家庭会多呈现“四.二.一”或“四.二.二”的家庭结构,靠子女赡养是不现实的,他们也不希望看到子女为了赡养自己而背负沉重的包袱。此时,养老作为人生规划最末端的问题开始凸现,自主养老将会是最适宜的解决方案。养老年金保险就是要为老人提供真正意义上的“老有所养、老有所靠、自主养老”的保险产品,对于目前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人来说,只有提早做规划,才能享受高水平的晚年生活。

3、养老首选分红型

在西方发达国家,老百姓保险意识都比较强,普通民众每人至少拥有一张养老保险保单,但在国内养老观念仍然比较传统。

目前,收入稳定的群体,单位都会为其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而且部分有实力的企业还会团购商业养老保险。在中国,现行养老金(包括社会养老保险)仅覆盖了全部劳动力的四分之一,商业养老保险的市场比重很低。

如今,随着保险业在国内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开始关注自己的养老规划。数据显示,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保费规模呈不断攀升的趋势。

鉴于目前我国寿险公司推出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类型很多,有纯养老型的、分红保障型的、有保底收益率的投资万能型、无保底收益率的投资连结型的,其中,个别产品带祝寿金、间隔返还等,使得消费者一时间难以选择。

事实上,投资养老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安全,其次是保值,避免通货膨胀,再次才是增值收益。

2005年之前的商业养老保险基本上是纯养老型的,是固定利率的养老保险产品,主要是受到了保监会规定的年预定利率不超过2.5%的限制。

近年来,寿险公司对养老保险产品作了修改,加入了分红险、万能险、投资连结保险等投资功能。

由于养老险是长期的储蓄险种,因此,在目前的低利率时代,投保人还是应该选择有分红功能的产品比较合适。因为它能将固定利率转变为浮动利率,而其实际分红和结算利率也将视寿险公司的经营水平而定,不受保监会规定的年预定利率不超过2.5%的限制。

另外,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经济周期,市场的升息预期非常强烈。分红型养老险的一个明显优势,就是随着利率的上升,客户有可能通过投保来抵御通货膨胀,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因为商业养老保险需要时间的积累,所以要提前30年或更长的时间进行养老规划,也就是说,商业养老保险具有内在的紧迫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