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保险知识,深思养老——中国面对的大问题

2020-09-29
中国保险基础知识 养老保险的基本知识 中国未来保险的规划

中国对于依靠个人储蓄应付养老资金的准备仍有所不足。汇丰人寿此前有报告显示,有59%的受访者相信自己为退休作了部分准备。但同时却有超过90%的受访者竟对自己退休以后的收入构成和数额没有概念。而这种没有做好准备的感觉,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受访者缺乏对自身长期财务情况的认识。有38%的中国受访者认为非常了解自己的短期财务情况,而对自己长期财务情况有充分认识和信心的人只有28%,不过这一认识水平还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根据中德安联的预测,一名在上海生活、工作的30岁的人,假设现在每月的单纯生活支出为2500元,60岁退休时大约需要6000元来维持相仿的生活品质,这还不包括自己和父母、岳父母的医疗费用支出,也不包括旅游、压岁钱等社交支出。面对高企的退休生活费用,如何确保高质量的老年生活?不少人纷纷选择基金、投连险、万能险、分红险等带有投资性质的理财产品。然而如何为退休养老储备资金,绝不仅仅是买个基金或者理财型保险那么简单。如何规避人生过程中的流动性风险,如何达成退休后需要的资金缺口要求,如何兼顾风险和收益的平衡,这些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理财专家指出,在众多理财工具中,保险对于养老而言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日益放开,投资收益方面稳步提高。另一方面,保险能提供人生各个阶段各种周全保障,确保意外事件发生之后,家庭和个人的生活品质不受到显著影响,还能够通过精算师、风险管理师等专业人士对资金的中长期筹划运作,达到资产的稳健增值。与储蓄相比,保险能提供长至几十年的资金运作时间,通常以投保时的利率作为保证利率的参考,很多在上世纪90年代购买养老保险产品客户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此外,保险有"半强制储蓄"的作用,能够避免资金使用的不确定性,做到专款专用;最重要的是,当意外事件发生时,只有保险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给付一笔远大于投资数额的保险金,以解燃眉之急。

精选阅读

保险知识,养老规划须知三大问题


《诗经》中一篇标题为《豳风·鸱鸮》的诗,描写的是一只失去幼鸟的母鸟,仍然在辛苦的筑巢,其中有几句诗:“迨天之未阴雨,徹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意思是说:趁天还没下雨,赶快用桑根的皮把窝巢缠捆牢固,以免受侵害。

后来,大家把这几句诗引伸为“未雨绸缪”,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事先准备,以免临时手忙脚乱。

鸟儿尚知未雨绸缪,人类更是深明其理。人生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理财需求和理财目标,而养老规划是人生理财规划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理财规划中排在首位,是每个人都要面对和必须考虑的事情。退休后能够过富裕、有尊严的生活,无忧无虑的享受晚年的金色时光,需要未雨绸缪,尽早开始养老规划。

开始养老规划前的三个问题

与其他阶段性的理财需求不同,养老规划是一个长期规划,越早开始越好,即使开始规划的时间晚了,也总比等到退休才考虑养老问题要强的多。在开始规划前,不妨先问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将有助于进行合理的养老规划。

1、准备活到多少岁?人人都希望长寿,做养老规划时,不妨将寿命预计久些,假定100岁。

2、享受多少年的退休生活?这取决于你想什么时候退休,很多人希望早日实现财务自由的目标,无须工作还有足够的收入,尽情投入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假定50岁退休,用100-50=50年,数字很诱人,然而这个数字越大,你要承担的退休成本就越多。

3、退休以后享受什么样的生活?退休后应酬费、服装费和交通费等项目会减少,而医疗费会相应增多,如果想在退休后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准,这个数字还是蛮大的。假定包括生活成本、医疗费用等等再内,每月的生活成本约为5000元,则每年平均需要6万元。当然,如果你想有更多的旅行、满足更多的爱好,这个数字会更多。

让我们简单算一下未来50年的退休生活需要多少钱:即50×6=300万元。如果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这个数字会更多。假定每年3%的通货膨胀率,24年后通胀将把你的300万吞掉一半,最终的实际购买力将只有150万元。问问自己以上三个问题,算一下退休后需要多少钱很有必要。

养老规划的工具选择

传统的养老理财工具有银行存款和社会养老保险等等。银行存款难以抵抗通货膨胀的侵蚀,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较低,只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保障程度较弱,仅仅依靠上述工具养老往往会捉襟见肘。过去的一些养老经验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养老需要。

随着金融产品的创新和丰富,养老规划可以选择更多的理财工具。适合养老理财的常用工具还有: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基金投资和商业养老保险等等。

其中,股票和债券的长期投资收益能够抵御通货膨胀对财富的侵蚀,以美国为例,上世纪一百年间,美国的年平均通货膨胀率为3.2%,股票和债券投资的年平均收益率达到了10.1%和4.8%。多年以来,全球的投资者喜欢从股市和债市中获取长期回报,持续了一代又一代。然而,个人投资者在进行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专业性不足和时间精力有限等因素,与机构投资者相比往往不具备优势。

基金投资的风险收益视品种而定,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市场基金等等,风险收益各异,可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不同类型的基金品种,采取一次性投资或定期定额的方式投资。基金的专业化管理可以帮助个人投资者从大量的投资细节中解脱出来,轻松享受财富增值的乐趣。

商业养老保险是社会养老保险的有益补充,品种较多,缴费水平比社会养老保险高,相应保障水平也高。风险收益水平较低,流动性一般,退保成本较高。个人在选择商业养老保险时,可以结合自身需要的保障程度灵活选择,重视产品的保障的功能,不要太关注某些产品附加的分红功能。

此外,适合养老理财的品种还有黄金投资、房产投资和收藏品投资等等,依据个人对上述品种的熟悉程度、经济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而定,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

养老规划的三个建议

1、结合自身需求,参考专业建议

养老规划首先需要结合自身的需求,自身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养老规划由于周期长、可选择品种多、影响因素多,建议多征求专业建议。个人可以通过银行、保险、基金和证券公司等专业机构都可以了解更多理财信息和理财建议,也可以向独立的理财顾问机构征求理财建议。随着理财市场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机构在提供的理财建议和理财服务时,已经由原先的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过渡。结合自身需求,参考专业建议,可以使养老规划更合理、更科学。

2、兼顾长期收益和流动性需要

养老规划是一项长期的理财规划,理财工具选择上要重视长期收益。股票或股票型基金等都在获取长期收益方面都具备优势,年轻时对上述品种的投资比例可以相对高一些。随着年龄的增加,风险承受能力的减弱,可以逐步增加对债券或债券型基金等品种的投资比例;同时需要兼顾流动性的需要,以货币市场基金或活期存款的方式保证流动性,至少保证手头有预留3-6个月支出的应急资金,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增加预留应急资金(如1-2年),提高养老资产的流动性。

3、商业保险必不可少

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基金投资等养老规划的常用工具在长期回报方面都具备优势,而在保险保障方面,商业保险是其他养老理财品种所不能替代的,同时也是社会养老保险的有益补充。商业养老保险操作相对规范安全,个人可以根据自己情况灵活选择;同时建议增加重大疾病险、医疗险和意外险等保险品种组合,以提高应对大病或意外事故的风险承受能力,为晚年生活加强保障。

尽早开始养老规划吧,未雨绸缪,结合自身需求,参考专业建议,兼顾长期收益和流动性需要,组合搭配养老理财品种,将有助于退休后过实现一个富裕、有尊严的晚年生活,尽享晚年生活的金色时光。

保险知识汇总,养老规划须要知道的三大问题


鸟儿尚知未雨绸缪,人类更是深明其理。人生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理财需求和理财目标,而养老规划是人生理财规划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理财规划中排在首位,是每个人都要面对和必须考虑的事情。退休后能够过富裕、有尊严的生活,无忧无虑的享受晚年的金色时光,需要未雨绸缪,尽早开始养老规划。

开始养老规划前的三个问题

与其他阶段性的理财需求不同,养老规划是一个长期规划,越早开始越好,即使开始规划的时间晚了,也总比等到退休才考虑养老问题要强的多。在开始规划前,不妨先问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将有助于进行合理的养老规划。

1、准备活到多少岁?人人都希望长寿,做养老规划时,不妨将寿命预计久些,假定100岁。

2、享受多少年的退休生活?这取决于你想什么时候退休,很多人希望早日实现财务自由的目标,无须工作还有足够的收入,尽情投入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假定50岁退休,用100-50=50年,数字很诱人,然而这个数字越大,你要承担的退休成本就越多。

3、退休以后享受什么样的生活?退休后应酬费、服装费和交通费等项目会减少,而医疗费会相应增多,如果想在退休后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准,这个数字还是蛮大的。假定包括生活成本、医疗费用等等再内,每月的生活成本约为5000元,则每年平均需要6万元。当然,如果你想有更多的旅行、满足更多的爱好,这个数字会更多。

让我们简单算一下未来50年的退休生活需要多少钱:即50×6=300万元。如果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这个数字会更多。假定每年3%的通货膨胀率,24年后通胀将把你的300万吞掉一半,最终的实际购买力将只有150万元。问问自己以上三个问题,算一下退休后需要多少钱很有必要。

养老规划的工具选择

传统的养老理财工具有银行存款和社会养老保险等等。银行存款难以抵抗通货膨胀的侵蚀,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较低,只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保障程度较弱,仅仅依靠上述工具养老往往会捉襟见肘。过去的一些养老经验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养老需要。

随着金融产品的创新和丰富,养老规划可以选择更多的理财工具。适合养老理财的常用工具还有: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基金投资和商业养老保险等等。

其中,股票和债券的长期投资收益能够抵御通货膨胀对财富的侵蚀,以美国为例,上世纪一百年间,美国的年平均通货膨胀率为3.2%,股票和债券投资的年平均收益率达到了10.1%和4.8%。多年以来,全球的投资者喜欢从股市和债市中获取长期回报,持续了一代又一代。然而,个人投资者在进行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专业性不足和时间精力有限等因素,与机构投资者相比往往不具备优势。

基金投资的风险收益视品种而定,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市场基金等等,风险收益各异,可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不同类型的基金品种,采取一次性投资或定期定额的方式投资。基金的专业化管理可以帮助个人投资者从大量的投资细节中解脱出来,轻松享受财富增值的乐趣。

商业养老保险是社会养老保险的有益补充,品种较多,缴费水平比社会养老保险高,相应保障水平也高。风险收益水平较低,流动性一般,退保成本较高。个人在选择商业养老保险时,可以结合自身需要的保障程度灵活选择,重视产品的保障的功能,不要太关注某些产品附加的分红功能。

此外,适合养老理财的品种还有黄金投资、房产投资和收藏品投资等等,依据个人对上述品种的熟悉程度、经济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而定,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

养老规划的三个建议

1、结合自身需求,参考专业建议

养老规划首先需要结合自身的需求,自身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养老规划由于周期长、可选择品种多、影响因素多,建议多征求专业建议。个人可以通过银行、保险、基金和证券公司等专业机构都可以了解更多理财信息和理财建议,也可以向独立的理财顾问机构征求理财建议。随着理财市场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机构在提供的理财建议和理财服务时,已经由原先的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过渡。结合自身需求,参考专业建议,可以使养老规划更合理、更科学。

2、兼顾长期收益和流动性需要

养老规划是一项长期的理财规划,理财工具选择上要重视长期收益。股票或股票型基金等都在获取长期收益方面都具备优势,年轻时对上述品种的投资比例可以相对高一些。随着年龄的增加,风险承受能力的减弱,可以逐步增加对债券或债券型基金等品种的投资比例;同时需要兼顾流动性的需要,以货币市场基金或活期存款的方式保证流动性,至少保证手头有预留3-6个月支出的应急资金,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增加预留应急资金(如1-2年),提高养老资产的流动性。

3、商业保险必不可少

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基金投资等养老规划的常用工具在长期回报方面都具备优势,而在保险保障方面,商业保险是其他养老理财品种所不能替代的,同时也是社会养老保险的有益补充。商业养老保险操作相对规范安全,个人可以根据自己情况灵活选择;同时建议增加重大疾病险、医疗险和意外险等保险品种组合,以提高应对大病或意外事故的风险承受能力,为晚年生活加强保障。

尽早开始养老规划吧,未雨绸缪,结合自身需求,参考专业建议,兼顾长期收益和流动性需要,组合搭配养老理财品种,将有助于退休后过实现一个富裕、有尊严的晚年生活,尽享晚年生活的金色时光。

保险知识,人身保险解决三大问题


保险究竟能解决什么问题?详细讲内容很多。有的业务伙伴当客户这样问的时候,一下不知从哪里说起了,结果说了很多,还是说不到点子上,让朋友听了一头雾水。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运用吴学文先生对人身保险的理解来归纳总结,然后,言简意赅地回答您朋友的问题。

问题:你说,保险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

答:简单地说,保险能解决人生的三个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一个人死得太早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一个人活得太长的问题;第三个问题是一个人生不如死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说第一问题。

人固有一死,但何时死亡,以什么方式死亡,我们往往却无法把握。生命的结束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一种是自然死亡;一种是疾病身故;一种是自杀;还有一种就是意外死亡,如交通事故、工程事故、自然灾害、遭人暗算等。我们知道,自然死亡的最高境界是无疾而终。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个境界。反而有不少的人中途夭折,英年早逝了。

人死得太早,无疑是个悲剧。除去上演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至爱失去伴侣,孩子失去家长,朋友失去知己的感情悲剧之外,它还可能意味着一个人事业巨轮的抛锚;一个人生计划的破灭;一个家庭收入的中断。面对这样的变故,面对一个人过早的离去,保险将发挥经济补偿的作用。可以帮助死去的人完成未了的心愿,比如,用保险金作为学费,继续提供孩子上学;帮助家人偿还银行购房贷款;维持家庭现有的生活水准;偿还生前看病拖欠的债务等等。所以说,保险首先能够解决人生的第一个问题,即人死得太早的问题。

我们再说第二个问题,人活得太长的问题。

在今天现代化的生活条件下,谁不想多活几年?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手头必须有足够的资金能满足我们晚年的生活消费。长寿对于生活殷实,资金充足的人来说的确是一件幸事。但对于养老资金准备不足,晚年生活贫困的人来说,长寿就意味了经济来源的拮据。我们说,一个人活得太长必须有物质条件做保障,否则,长寿就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了。所以,早早地通过保险来为长寿做养老的准备是十分必要的。银行储蓄可能在晚年会越用越少,而养老保险的利益会伴随到生命终结的最后一刻。

最后是第三个问题,解决一个人生不如死的问题。

有很多因素可以让一个人生不如死,其中有一点就是关键时刻没有钱。比如,生病没有钱治疗。在现实生活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个人和家庭非常多。当家庭经济处在崩溃境地的时候,人就会产生生不如死的感觉。如果有保险做保障,就有可能在这个关键时刻解决问题,不至于使家庭经济陷入困境。

综上所述,人身保险可以解决人生三大问题。出航的轮船,如果起航前,油料加满了,机器检查好了,救生设备准备好了,这个航程就多了一份把握,在航行中心里也踏实。人生也是如此,在做事业过日子一开始,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为自己这条生命航船购置一些保险,好在未来的日子里少一些后顾之忧。

老龄化,老龄化问题凸显 中国应该如何面对


中国满60岁人口今年预计将突破2亿,并在2030年前后进入老龄化高峰期。去年12月中国通过“常回家看看”条款《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一方面社会舆论担忧养老“大堤”能否抵挡得住,另一方面企业盘算着,如何牢牢握住如此庞大的银发族市场商机。

调查显示,当前年轻人对养老问题表现出“工作压力大,照顾父母力不从心”,超过八成受访者期待国家加大相关投入。专家认为,整体而言,中国政府做了一定工作,但重视力度还不够。原因有几方面:首先是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来得太突然,全国都还没准备好。西方国家一般要50至60年,甚至要70年来完成老龄化,而中国大概只有20年。第二是中国老老人(75岁以上)特别多。第三是中国经济还不发达,目前还不能满足老龄化需求。另外,中国在养老机构方面,还没充分准备好。

中国目前城乡4.18万个养老机构共有养老床位365万张,平均每50名老人拥有不到一张床位。中国目前的养老服务,除了政府提供的基本养老,中高端服务仍稀缺。养老护理员更是短缺,且专业程度低。目前缺乏自理能力的3300万老人如按3比1比例配备,需要护理员1000多万名,但实际上从业人员不足百万,其中约一半还是文盲。

人们对养老的消费观念尚未成熟。中国老人对自己一般比较苛刻,乐意将钱留给子孙,除了生病不得不花钱,一般不太愿意或不舍得花在自己身上。也因此导致护理人员薪酬低,养老从业人员短缺。养老服务还存在结构性难题,例如上海中心城区养老机构一床难求,郊区却有许多空床位。

温馨提醒您,在基本社会保障的基础上,适当的选购适合的商业保险,能够让生活更有保障。

吉祥年综合意外伤害保险:保障项目范围广,10万元意外身故、残疾保险金,100%赔付率的医疗保障、20元/天的住院津贴,2000元救护车费用保险金,基础保障已经让您足以安心,更有40万航空意外特别身故、残疾保险金让您更加畅游各地没有后顾之忧。一次投保,全年无需再购买,一年保费仅为100元,适合一切大众。

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3大问题


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将农民工纳入了政策范围,意味着农民工今后在跨省跨地区流动的时候,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可以跟随转移接续了。

与曾经只允许取走个人缴费部分、单位缴费无法转移的办法不同,《暂行办法》规定,今后不仅可以转移走全部的个人缴费,还可以转移大部分的单位缴费。单位缴费部分以本人1998年1月1日后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为基数,按12%的总和转移,参保缴费不足1年的,按实际缴费月数计算转移。同时,按照新规定,农民工参加城镇养老保险只要累计缴费达到15年并达到退休年龄,就可以享受和城镇企业职工一样的养老保险待遇。新办法还简化了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手续。参保人只需要向新参保地社保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其余工作就全部由社保机构来办理,并且在4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结。

为帮助外出务工的读者朋友了解和掌握这项政策,合理规划自己的打工生活,为今后的养老早作准备,本文就读者关心的3个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的困难

目前我国进城农民工已达1.5亿人。随着农民工参加城镇养老保险比例的逐步提高,以往那种在不同地区参保,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困难,导致年年缴、年年退,养老利益受损却无法得到制度保障的人员越来越多。《暂行办法》的出台,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特别是以下几类流动就业人员益处多多:

1. 正在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的流动就业人员;

2. 以前参加过城镇养老保险,中断参保但还没有退保的打工者;

3. 以前参加过城镇养老保险,退保后又重新参保的打工者。

随着养老保险政策的日益完善,打工者参保意识的增强以及户籍限制松动和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不断缩小,养老保险政策的影响将越来越广泛,转移接续这项好政策将惠及每一位外出打工人员。

二、办理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要经过哪些程序

第一步是电话咨询。因为《暂行办法》刚出台,部分基层社保转移系统还不完善,可能会影响转移手续办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在其网站公布了全国2800多个县级和县以上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全部联系方式。需要办理转移接续手续的农民工可以先打电话咨询一下能否办理,何时方便办理。以后在两地之间办理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接续事务也可以通过这个电话进行联系、核实。

第二步是领取凭证。如果劳动者离开一地不能肯定再回来或肯定不回来,应当持有效身份证原件到参保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打印领取一份自己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该凭证里面记录了本人累积的权益。

第三步是转入申请。参保人在新就业地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缴费后,由用人单位或参保人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向新就业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申请。

第四步是转移资金。除了转关系之外,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的资金,还有单位缴费规定比例的资金都要转移到新的就业地,整个转移接续流程到此才算完成。这个环节不需要农民工经手,两地社保部门可以直接联系办妥。

三、如果符合条件,需要马上办理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吗

虽然政策已经允许跨省转移接续,但打工者也不要盲目、仓促地转,还是应先考虑清楚自己到底在哪里稳定就业。如果外出务工人员过年以后不准备在外面干了,可以把养老保险关系带回户籍所在地。如果过完年还要回打工地就业的,就不要盲目转移。如果想换个地方打工,可以等在新地方找到稳定的工作后,再从现在的打工地转移养老保险关系到新工作地点,免得多费周折,增加麻烦。

建议以下三种人员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由原参保地保留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1.返乡后还没有找到工作的;

2.去其他非户籍所在地的城市就业,但未能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的;

3.去其他非户籍所在地的城市就业,有条件参加城镇养老保险,但男性已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0周岁的。这类人员可以在新就业地建立临时养老保险关系。

保险知识,用保险来理财注意五大问题


商业保险可以理财,这是毋庸置疑的。投资型保险作为一种投资理财产品,丰富了人们的投资理财渠道,满足了消费者在保险合同存续期间追求资金回报率的需求。购买投资理财型保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在投保人寿保险时,应按照先保障、后投资的顺序进行投保,切忌在没有任何保障,或者保障还不十分完善的情况下,以投资回报为重点来购买保险。应当明白,保险是一种稳健型、长期性投资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投资渠道,更不是一种“一夜致富”式的投资渠道。

2。保险费应与自己的缴费能力相匹配。一般来说,一个家庭一年的保费投入应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10%~15%以内。消费者在购买前应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缴费能力,量力而行,不要因一时冲动而背上经济负担。

3。注意区分各种投资型保险产品的预期投资收益水平和风险度。分红险和万能保险主要适合投资风格比较稳健,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投资连结保险是一款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型保险产品,适合在证券市场处于上升趋势时进行投资,更适合长期持有。购买投连险前,投资者应该进行风险承受力水平测试,然后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构建保险理财组合。

4。了解清楚产品的保险期间。从理财配置的角度来说,保险理财产品的流动性并不强,适合将中长期不用的资金用来做理财配置。如果是短期急用的资金,不建议进行保险理财。

5。充分了解保险条款中关于保险责任、缴费方式、保险期间、免责条款、合同解除等内容,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同时,还应了解保险产品中10日犹豫期的规定,以便保障自己的权益。

保险知识汇总,中国跑步进入老龄社会 面对未富先老的挑战


重阳节的来临使得老年人的问题再度受到重视。在近日召开的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部署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回良玉将老龄问题提升到了“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

回良玉指出,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是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各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要通过此项研究,为国家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表明,中国老龄化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诸多层面带来的冲击空前强烈。而与此同时,我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还存在着制度准备不足、老龄保障和服务发展滞后等薄弱环节。将老龄问题看成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将有利于促进有关部门在养老、医疗、福利、社区服务等应对措施上的完善。与此同时,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的启动,也必将为老龄事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宽松的法律政策环境。

来自民政部和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部门的消息称,10年中我国老年人口增长5000万,现正以年均近1000万人的增幅“跑步前进”,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将发展到三四个人中就有1个,且高龄化、空巢化现象日益严重。

在重阳节到来之际传出的这一消息,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视。

我国正在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的速度和程度超乎想象,随之而来的是在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等方面出现的挑战。

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制定的标准,当一个国家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该国家总人口的10%时,已经入老龄化时代。

保险知识,如何给儿童买保险应注意的六大问题


经常看到年轻的父母急着为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咨询保险,多是咨询教育金保险的,代理人一般也比较侧重于推荐教育金保险。但换个角度想想,保险的目的在于应付家庭无力承担的财务危机,也许家长们首先该考虑的,还是少儿意外险、重大疾病保险等。

一般来说,保险越早买保费越低,对于父母越合适,孩子也越早获得了保障。但是,为孩子买保险,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其投保的重点和投保的多少也就有所不同。

一、遵守“先近后远,先急后缓”的原则。少儿期易发的风险应先投保,而离少儿较远的风险就后投保。没必要一次性买全了,因为保险也是一种消费,它也会根据具体情况而发生变化。

二、先重保障后重教育。很多父母花大量资金为孩子购买教育金保险,却不购买或疏于购买意外保险和医疗保险,这是将保险的功能本末倒置。孩子遭受意外伤害的概率相对较高,头疼脑热、生病住院的概率也要比成人高很多。因此,保险专家建议为孩子购买保险时的顺序应当是:意外险、医疗险;少儿重大疾病保险。在这些保险都齐全的基础之上,再考虑购买教育金保险。

三、先保大人后保小孩。在保险方面优先为孩子投保,反而忽略了大人本身,这是最严重的误区。大人是家庭的经济支柱,也是孩子最好的“保护伞”。如果只给孩子买保险,大人自己却不买,那么大人发生意外时,这个家庭很可能会因此陷入困境。

四、保险期限不宜太长。可以集中在孩子未成年之前,在他长大成人之后,可选择自己合适的险种为自己投保,但是保障期可相对较长。

五、保额不要超限。为孩子投保以死亡为赔偿条件的保险(如定期寿险、意外险),累计保额不要超过10万元,因为超过的部分即便付了保费也无效。这是中国保监会为防范道德风险所作的硬性规定。因此,在为孩子投保商业保险前一定要先弄清楚,已经有了哪些保障了?还有多少缺口需要由商业保险弥补?

六、购买豁免附加险。需要注意的是,在购买主险时,应同时购买豁免保费附加险。这样一来,万一父母因某些原因无力继续缴纳保费时,对孩子的保障也继续有效。

保险知识汇总,中国新的养老观念


“老有所养”靠自己老吴今年50岁,女儿正计划结婚,小俩口买房首付已让老吴的积蓄消耗不少。今后,随着女儿买车、还贷及将来孙辈出生后的抚养和教育费用越来越大,到时老吴必定还会时常补贴给女儿,但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晚年的生活质量。由此,老吴决定尽快开始自己的养老规划。

保险专家表示,老吴可根据目前的财务状况及将来对退休后生活质量的期望来安排保单计划。老吴现在是科研单位的高级工程师,估计单位在他年满60岁后再续聘至65岁左右不成问题,于是老吴选择了一款分红型年金险,保额12万元,交费10年,并搭配保额为20万元的意外伤害险作为附加险。这类逐年返还的分红型保险,集生存现金、现金红利、满期金及身故保障于一体,还可附加包含全残和豁免保险费等保障的附加险。按照此计划,老吴每个月支出2000多元,在10年后不包括分红的情况下可获48.6万元,可谓是一种低风险、收益稳定的理财方案。

专家指出,中年人士应在身体和经济能力较好的时期,为未来将要面对的健康、养老问题做好准备,同时为保证有质量的退休生活而及早规划,建议选择具有长期回报的养老储备保障、附加疾病及意外保障。

年轻也要未雨绸缪独生子女到了而立之年后,要想实现“真正的独立”,不再增加父母的负担,就要学会理财。其中,运用保险构筑最基本的保障是不可或缺的一项。

今年32岁的小袁在一家外资公司担任人力资源工作。对于单身的她来说,为自己退休后的安逸人生未雨绸缪,已经是其人生规划中重要的一部分。根据小袁的现状,南通平安保险专家建议其选择某保险公司一款投资连结保险,再搭配“六合一”的全方位保险计划并附加意外伤害保险。在提高医疗保障水准的同时,帮助小袁获得未来承担家庭责任的有力保障。

以40万元保额的某投资连结险、12万元保额的“六合一”

产品及10万元保额的附加险来计算,小袁从购买之日起每月支出约800多元,即可保障未来的生活品质,同时可获得全方位的终身健康保障,该“六合一”产品不仅涵盖重疾、身故、意外身故、残疾及烧伤、老年长期护理、全残、疾病终末期阶段保障,并可为小袁在意外医药补偿、住院给付、重大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伤害上提供完善的保险利益。

此外,专家建议上班族购买健康险宜趁早,因为投保年龄越轻价格越低,负担也相对较轻,而且年轻时身体健康,容易承保,等到上了一定年龄,可能由于身体状况不良等因素而被要求加费,甚至可能被拒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