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家庭保险规划怎么做

2020-03-16
怎样做好家庭保险规划 用保险做家庭理财规划 利用保险做规划
一个家庭最应该买保险的对象是家庭支柱,家庭支柱一旦出事对家庭的经济来源打击是特别大的,如果为顶梁柱上了保险的话,顶梁柱出事了,家庭的经济也会受到保障。那家庭保险规划怎么做?应该为家庭支柱买意外险、重疾险和寿险。在完善家庭支柱的保障后,可以为家庭其他成员购买适合的保险。

首先是意外险,意外险其实是特别常见的一种保险,我们在坐飞机坐车的时候,售票员经常会问:加不加保险?那就是意外险。意外险可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入门型保险,现在网络上售卖的综合意外保障险,50万元保额年保费只需要几百块钱,特别适合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

再者是重疾险,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如果患上重疾的话,可以说是对这个家庭的致命打击,不仅失去了经济来源,医疗费用也是个极大的负担,所以重疾险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应当进行考虑,且保费较为便宜,20万保额一年几百块钱而已。

最后是寿险,在有了意外险和重疾险之后,手头比较宽裕的家庭可以考虑用寿险来做一个补充,当不是因为意外或者重疾身故时,寿险就能发挥它的作用了。

在为家庭支柱完善保障后,就可以为家庭妇女买保险了。家庭妇女应该买健康险,要侧重女性重大疾病方面,女性的身体结构和男性不同,所患病的种类也就不同。如果经济条件好的话,为孩子买保险也是可以的,优先完善孩子意外方面的保障,然后考虑孩子的教育金。

提示:家庭保险规划怎么做?应该先完善家庭支柱的保障,意外险、重疾险和寿险就可以优先考虑。在家庭支柱完善保障的前提下,可以为家庭妇女购买女性健康险,然后为孩子选择意外险和教育险。

相关推荐

中等收入家庭保险理财怎么做 保险要覆盖风险点


李先生,工资税前8500元,一年算15个月,五险一金与意外保险公司给上,已落户北京。太太休产假,预计4月开始上班,月工资6000元。宝宝去年12月刚出生,男孩。

家里一套房,2009年7折利率贷款52万元,现在等额本息每月还贷3000元,一辆3万元买的二手车,每月消费约1000元,生活费在3500元左右。存款和理财产品大概是9万元。男方父母在老家,身体状况很好,还在上班,女方父母都已退休,身体状况很好,退休金够家用,现在在北京帮忙照顾孩子。

财务状况分析

李先生和太太是刚生完宝宝的年轻父母。从家庭收入情况来看,李先生本人每月收入8500元,太太4月开始上班月收入6000元,是个典型的中等收入的三口之家。家庭目前有房产一套,2009年7折利率贷款52万元,现在等额本息每月还贷3000元,一辆3万元买的二手车,暂无新购置房产的需求,存款共计90000元。

李先生夫妇,年收入合计199500元,每月消费约1000元,生活费在3500元左右,房贷和消费合计每月支出7500元,一年支出合计90000元,结余109500元。李先生虽然上有老下有小,双方父母身体健康收入可满足自己的支出,李先生的压力主要来自宝宝的成长。另外两年后希望置换25万元的汽车,同时为自己存下养老金。

从其家庭目前的现状来看,收支平衡,如想尽快实现换车梦想、为孩子存教育金和自己的养老金,目前可以借助基金定投和重疾保障实现强制储蓄,并且减少单一的存款,适当地增加银行理财和基金配置提高投资回报水平。另外需要增加资金的流动性,这样可以生活得更加从容。

另外,由于李先生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果生病可能使家里收入减少并增加支出,购买适当的商业保险是可以覆盖掉这个风险的不确定性的。

理财目标

怎么给宝宝存下抚养教育金?如何能实现两年换25万的车(不太想贷款)?怎么给自己和家里人养老?

理财建议

 每月组合定投1000元储备教育金

李先生夫妇宝宝已经出生,产后营养及新生儿用品等费用还是需要提早准备。抚养一个孩子需要准备不少资金,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等因素,其金额将更大,建议李先生尽早从现在开始筹备,采用定期定额的投资方式每月存至少1000元,以实现理财目标。

建议李先生选择两到三只基金进行组合投资,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可以选择一只被动投资的沪深300指数基金,一只海外基金(挂钩标普500或纳斯达克指数基金,以实现分享美国经济复苏带来的回报),另外可以增加一只牛市持续增长且熊市抗跌性强的偏股型基金。组合拳出击,平滑风险,提高收益。平均年回报预估5%-7%。当宝宝有需要时,资金赎回4个工作日到账,流动性也能满足家庭需要。

 零存整取补足换车15万缺口

目前李先生积蓄是9万元,按年回报5%,两年后是99225元。离25万的目标缺口是15万元。可以采取零存整取每月交存6100元,按零存整取一年期2.85%计算,两年后本金收益合计15.1万元,两年后可以如愿置换自己心仪的价值25万的新车。

另外,李先生可以选择银行起点为5万(1万递增)的理财产品提高资金投资的综合回报率。目前银行理财回报大约年率在5%左右,通常期限在2-6个月,风险较低,收益率比一年定期回报略高,期限也比国债要短。选择理财产品可以更好地管理好资金的流动性又兼顾到收益性。

配置养老年金保证退休现金流

退休前是资产积累期,而退休后则进入消耗期。由于退休前后存在着差异,所以在退休后,要能立刻提供稳定、定期的现金收入,因此规避风险成为养老规划的首要要求。考虑到李先生是家中的经济支柱,如果生病或发生意外会对整个家庭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议购买返还型的重大疾病保险和消费型的意外险,用全面的保障计划去覆盖风险点。

返还型的重疾险,有风险时可以获得高额赔付,没风险时可以返还用于养老使用。消费型的意外险,保障范围是全残和意外身故,由于不返还的特性,少量的资金就可以获得高额的保障,对家庭支出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可以获得高额保障覆盖一部分风险。建议每月1000元购买重疾险,每年1000元左右购买意外险。这样的搭配支出不大,又能很好地实现风险转移的目的。

另外李先生在企业上了全险,太太没有养老保险,面临社保替代率缺口,可以通过配置养老年金,提供终身给付的每年逐额递增年金产品,保证李先生夫妇在退休后依然可以保持持续的现金流。年金保险不仅可起到保全资产的作用,而且可以有效地抵御通货膨胀,同时可准备好家庭的储备金。年金保险是指以生存为给付保险金条件,按照年金现金流特征支付生存保险金的人寿保险。

理财小贴士

 提取4万作为家庭备用金

每个家庭都应该提取一部分资金作为应急准备,以备不时之需。根据个人资产配置的建议,备用金最好为家庭平均3个月的收入,建议李先生提取4万元作为家庭备用金,随着家庭年收入的不断提高,再适当地追加应急准备金。

此部分资金建议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其投资起点低,通常是1000元起,且无申购、赎回费用,适合资金临时存放。年化收益通常在3%-5%之间,虽收益不高,但流动性非常强且操作方便,建议办理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进行操作,通常T+2日到账,用时方便领取。

少儿保险办理该怎么做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教育、医疗费用也日益高涨,这让育儿成本不断攀升,从而给很多年轻家长带来了很大压力。为了减轻压力,也为了给孩子更多保障,很多家长都选择投保合适的少儿保险。少儿保险办理,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建议您通过下文来了解。

少儿保险办理,不同经济实力的家庭应有所不同。经济实力一般的,可以选择儿童意外险和医疗险。经济实力尚可的,可以外加儿童重大疾病保险。这两个是最基本,也是最经济的险种,遇到因无人照管或是稍有疏忽而发生的意外伤害,如跌倒、磕碰伤,或是较严重的如车祸等,就可以得到一定的经济赔偿。这种保险花钱不多但是保障不错。重大疾病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比较沉重,往往是一个家庭巨大的经济压力。以前保险公司是基本没有这种为幼儿投保该项险种的,但现在年龄限制已经放宽,购买后可以防万一。

经济实力较强的,可以在上述的保险之外,再加上教育储蓄险。如果父母经济实力较强,购买教育险是“强制储蓄”,可以解决孩子以后上高中、大学或者出国留学的学费问题。另外一点,就是它的收益要比定期存款稍高一些,可以避开利息税,作为一种家庭理财规划。条件允许的家庭还可以额外购买理财型的险种。如果家庭经济实力确实很强,又想给孩子更多的保障,不妨请保险公司提供一些理财型的险种进行组合。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可选择的险种也不同。幼儿时期(0至6岁),由于学龄前儿童抵抗能力差,容易得一些流行性疾病,而以身故为给付条件的险种一般医疗赔付比例不高,所以建议多买些住院医疗补偿型的险种。小学时期(7至12岁),由于意外伤害隐患很大,应适当增加意外险的投入,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虑未来教育金的储蓄。当然如果家庭条件很好,应该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就考虑未来教育金的储蓄,这样每年保费负担可以减少。

想给爸妈买份保险该怎么做


在当前背景下,很多老年人忧心忡忡,非常担心自己的日后保障问题。对此,小编建议子女及时给爸妈买保险。那么给爸妈买保险该怎么选择?如果您想给爸妈买份保险,就需要知道具体的投保情况。下文针对该问题详细介绍,希望能够给您带来帮助。

给爸妈买保险,首先完善基础性保障,如城镇社保、农村合作医疗,他们还是比较有效的,父母需要参加,然后再补充商业保险。在商业保险时,意外险需要考虑,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在慢慢衰退,遭受意外伤害的概率要高于其他年龄段。在给爸妈买意外险时,可以购买附加住院津贴的产品,在住院期间按日给予一定的补偿。

投保意外险之后,还可以考虑健康险,但要注意是否包含“保证续保”条款。因为老年人再次患病的可能性大,保证续保能够让老人继续享受保障不中断。至于养老保险,给爸妈购买可能会费用很高,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不怎么样建议不要考虑。

最后,提醒作为子女的您,应该认真考虑一下自己的保险规划,现在您才是父母最大的保障。而且,从另外以一个意义来讲,您应该不希望自己到这个年龄您的孩子为这样的问题而担忧。

人力资源部门怎么做做员工福利规划


众所周知,保险公司就是卖保险的,给人最多的印象就是随处可见的街头摆摊,上门烦人的业务员之外好像没有什么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似乎这种局面有所改观了,首先是人们的保险意识在逐渐增强,其次就是激烈的竞争使得保险公司本身的素质逐步提高了。

保险公司除了有针对个人的令郎满目的险种外,其实几家大的保险公司还有针对企事业单位法人的团体业务,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比较大的保险公司的业务之一。顾名思义,就是把保险以打包的方式卖给企事业单位,让这些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得到一定的这方面的福利,全国范围来看,团体业务保费收入居老大地位的依然是国寿,其次是太保(根据保监会数据)。

团体业务的形式有很多种,并且各家都在极力的开发新的团体途径。

目前来说,首先就是通过渠道,打开渠道进行团体保险的销售是个很聪明的做法,几乎是一劳永逸的,因为只要建立起平台,保费收入就是源源不断的,比如太保河南分公司的长途客运站的乘客意外保险,渠道建好后,只要架上机器就直接能出保险票了,并且现在出远门的乘客都不会在意那一元钱的保险;

其次,针对有一定风险的工种的公司,因为员工在进行工作时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企业有意向给每个员工买一份保障,例如,建筑业,高空作业等,并且因为对这块在企业的财务处理上,国家也有一定的政策:财政部第41号文第四十二条中规定,对有高风险作业人员的企业,为其购买意外保险可以从成本(费用)中列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有意向,国家有政策,保单是比较容易达成的,主要障碍主要来自于同业之间的竞争,并且各家保险公司在方案方面下足了功夫,做足了脑筋,所以企业在为员工购买意外险时要格外注意,但是无论保险公司的方案有多花哨,您只需了解以下几点,就不会被天花乱坠的外表所迷惑:1.首先当然关注价格了,主要看多少保额多少钱,也就是费率时多少;2.着重看怎么赔付,身故与全残怎么赔,部分残疾比例赔付比例多少,如果有附加医疗还要看有没有免赔,免赔多少,有没有比例赔付,多少以上赔付多少,其实在看价格的同时这些要素也很重要,免赔低赔付比例高那么肯定保费会高一些,不要简单的看价格,那样在真正发生意外赔付的时候就会吃亏;3.看保险公司出的方案是不是适合您的企业,譬如,您是建筑企业,要给建筑工人买意外,那建筑工人的特点就是流动性较大,如果您给他们买实名制的意外的话以后换人什么的非常麻烦,您是否就考虑不记名的险种;4.再就是看保险公司的资质,其实这个也是比较重要的,你投了保险后将保费交给保险公司,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在赔付的时候能最大限度的得到赔付,如果选择资质差的公司的话,也许起初买的时候图了便宜,等到赔的时候费尽周折,咱们工作不就是为了图个省心吗?本来整天坐在办公室都够郁闷的了,再费这劲,不值当!

再者,保险公司的团体业务还有更大的一块市场就是针对所有企业的补充医疗和补充养老,补充嘛,不用多说,就是补充基本社保没有保到的地方的,也就是补社保不保的那部分的空子,简单说就是这样,但是事实上也是这块业务最复杂,得有点智商的业务员来做,我个人认为,能做这块的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高级业务了,美其名曰:员工福利规划师。不过这点做起来是难做点,但是道理事比较简单的,比如说,这个补充医疗吧,有管理式医疗基金和保障式,简单的说吧,就是比较有钱的企业,拿出部分资金来交到保险公司,把这笔资金报完为止,保险公司收割管理费,然后这个企业的员工就可以将吃药啊,住院啊等的花销拿到保险公司来报销,当然这个怎么个报销法,额度多少,等等细节问题,保险公司会依照客户的要求制定出方案,然后就帮企业管理这笔资金,当然保险公司的管理费也不是白收的。因为报销的方案由企业和保险公司共同协商决定,所以报销科目也可包括更多项目,什么自费药、滋补品等(只要能拿来票就能报销)都可报销,这个也是因为有政策支持,也是财政部第41号《企业财务通则》第四十三条规定:由条件的企业为职工做补充医疗、补充养老等商业保险,可直接列入成本(费用)。所以这样做就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当然,聪明的人到这也不难看出,一个企业用这种方式就可以企业所得税那些可以合理避税了。简单的说完补充医疗,下面说说补充养老,补充养老也是很大的一块,尤其是在《企业财务通则》之后财政部又发了一个补充通知,确定了公司企业取消福利费的做法,并且明确了福利费怎么转化的问题,大概就是如果有亏空那么就要用新的补齐,到补齐为止不再提取福利费;如果有结余,那么到用完为止;如果企业需要改制和产权转让等,就需要转增资本公积。这样一来,很多大型企业尤其是大型国企,以前福利费有结余的很多效益好的福利费何去何从的问题,消化怎么消化的问题,都成为国企财务们考虑的问题,那么保险公司也没有闲着,补充养老就是很好的来帮企业消化这部分资金的途径,因为很多年金险的特征,让这些国企的职工在国企改制和财务变动的情况下不但福利不会受到影响还会合理合规的处理,不能不说是比较明智的一个选择,但一定选择优质的保险公司,因为很多这类的补充养老都是分红型的,资质好的,市场口碑好的保险公司的资本运作也会非常合法合规并且高效,所以每年产生的分红也会较高,同样是做为什么不选择好的呢?也许前期会觉得付出有点多。

人力资源会怎么利用好政策为企业做最好的员工福利计划?利用这些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