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卫生院,长沙级政府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的先河

2020-09-02
保险的规划 保险的知识 合理的保险规划的作用

“您的门诊总费用是42元,退19.5元,其中,3元的挂号费不能对半报销。”在工作人员介绍下,看完病的村民何淑莲老人随即拿到了门诊结算的报销退费。这得益于长沙市四医院牵手岳麓区雨敞坪镇卫生院近日开展的“门诊统筹、双向转诊”制度,除村民看病带来方便外,更实惠的是像何淑莲老人一样该镇村民看门诊,也可报销一半的费用。雨敞坪镇位于岳麓区西部边陲,地理位置偏远,全镇约有3.6万人,仅有一所卫生院。作为市医保试点单位,雨敞坪镇村民在镇卫生院看门诊,其费用可报销50%。镇域内部分60岁以上老年人等4类城乡居民,在镇卫生院就医享受就医补助。市四医院与该镇卫生院结成帮扶对子,派出4名骨干医护人员长期坐诊该院,并在两院之间实行“大病上转、康复下转”。据悉,此举开创了乡镇一级政府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的先河,预计一年能为村民报销近200万元医疗费。长沙将调高医保参保人员住院报销比例,目前具体细节正在审订中。同时,长沙还将进一步推进建筑行业、娱乐、餐饮等服务业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力争使未参加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范围。

相关阅读

卫生院,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领导下乡了解就医环境 指导卫生院开展工作


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3月30日上午,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潘义广放弃休息时间,怀着对金寨革命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履行公立医院社会责任,带领该院党委副书记杨兆应、院长助理陈本鑫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等赴金寨县梅山镇徐冲卫生院,了解当地村民就医环境,指导当地卫生院科学发展,为老区群众办实事好事,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在听取了金寨县梅山镇徐冲卫生院负责人介绍后,潘义广一行先后来到该院老病房楼和在建的综合楼了解医疗设备配置及医疗环境,并就该卫生院正在进行装修的新综合楼提出规划指导意见。潘义广在与该院医务人员座谈时强调,金寨老区群众曾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巨大贡献,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全社会都有责任、有义务帮助改善这里的生活、医疗条件,为老区发展尽一份心,出一份力。结合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实际,潘义广表示,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发展离不开金寨人民,市二院一定会资经上、人才培养上给予最大限度的帮助,加快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大卫生院人才培养力度,并初步决定把金寨县梅山镇徐冲卫生院确定为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帮扶医院。

据了解,金寨县梅山镇徐冲卫生院基础设施落后,医疗用房不足,职工9名,是梅山镇中心卫生院四个门诊部之一,辐射群众1.7万。随着当地农民群众医疗卫生保健观念的更新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的增多,老区人民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如何发展好卫生院的就医环境和条件已经迫在眉睫。除了老区以外,整个安徽的县级及以下的医疗机构的发展及改革,也是牵动着各级领导及群众的心,全面深化改革是当前必行之路。

医保政策转向——建立大病保险制度


7月19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审议了《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指导意见》,并提出要"建立大病保障制度,要把基本医保与商业保险结合起来,相互衔接、功能互补"。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医保政策发生转向,谋划建立大病保险制度,以避免因病致贫。“利用基本医保基金购买商业保险,作为大病补充保险”模式有可能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开,有可能成为今后减轻大病患者医疗负担的重要制度。据了解,江苏省太仓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旗下的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公司在太仓合作运行了一年多的大病保险模式与官方认可的方案最为接近。

医保的新方向:谋划建立大病保险制度

7月19日,在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表示,大病保障是衡量一个国家医疗保障水平的重要标准。业界认为,这次会议的标杆意义在于,提出了医保的新方向:实现保基本之后,要谋划建立大病保险制度。

向大病患者倾斜,报销超过80%

据太仓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陆俊介绍,2011年医保资金使用年度,太仓有2604名住院的大病患者像顾女士一样拿到了大病保险的补偿,占当地医保参保人员的千分之四。受益最多的一位患者拿到10.4万元的大病保险补偿。陆俊提供的另一组数据是,2011年医保资金使用年度,太仓市住院费用超过15万元的有207人,由于实行了大病保险制度,这些大病患者的报销比例几乎都在80%以上。而在此前,由于不少大病所需的药物都是自费项目,大病患者报销的比例只有50%,甚至低于当地医疗费用报销的平均水平。在陆俊看来,通过大病保险提高大病患者的报销比例意味着医保要在普惠的基础上实现特惠,向大病患者倾斜,减少他们因病致贫的风险。

商业保险公司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在一些学者看来,保险公司未来的空间是开展商业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服务,帮助参保人群提升健康水平,帮助其预防疾病、少得病,同时也利于减少基金支出。也有学者预测,国家如果推行"利用基本医保基金购买商业大病保险"模式的话,一定会要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遴选优质的保险机构经办大病保险,那么未来大病保险是否也会成为各家保险机构非理性争夺的领地?对此,也有业界人士建议,国家层面也应该同步出台大病医保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并加强监管。

医保政策转向--相关资讯河南医保政策转向“总额控制”

半年内,频频“报警”的河南省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基金大幅超支现象得到控制:先行试点的省直医保基金超额率呈逐月递减趋势,从2月超支63.23%降到6月超支11.28%。这缘于该省自今年起启动的省直医保总额控制支付制度改革。同样的改革也在全省10个省辖市试点,均取得明显效果。近日,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河南省医保中心宣布,从明年1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医保费用总额控制支付制度改革。

什么是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每一个行业都有其特定的法律法规,规范其正常健康发展。我国医疗保险也有一沓行之有效的保险制度,接下来小编介绍给大家。

什么是医疗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按照保险原则为解决居民防病治病问题而筹集、分配和使用医疗保险基金的制度。它是居民医疗保健事业的有效筹资机制,是构成社会保险制度的一种比较进步的制度,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相当普遍的一种卫生费用管理模式。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已经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并正在走向人员全覆盖。然而,社会医疗保险覆盖面的扩大并不意味着人民群众医疗保障实际水平的同步提高,医疗保障供给与老百姓的医疗保障需求之间仍有较大的差距,老百姓的医疗费用负担依然较重。因此,社会医疗保险既要提高覆盖率,更要增强可及性。本文认为,要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老百姓疾病风险保障的需求和政府的责任,进一步明确覆盖对象,适度扩大责任范围,适度提高保障程度,优化制度,改进管理,降低成本,以最低的社会成本提供最优的疾病风险保障服务,并实现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永续健康运行。

根据政府有关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2009年底,全国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已有4亿多,加上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8.3亿人,两者合计,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所覆盖的人数已经超过12亿。这意味着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不仅实现了制度全覆盖,而且正在快步走向人员全覆盖。然而,我们必须注意到,社会医疗保险覆盖面的扩大并不意味着人民群众医疗保障实际水平的同步提高,医疗保障供给与老百姓的医疗保障需求之间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社会医疗保险既要提高覆盖率,更要增强可及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覆盖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和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农合的起付线、报销比例、药品目录、报销封顶线等都不尽相同。

增强社会医疗保险可及性的对策建议

现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三个项目的覆盖对象存在重复交叉,需要通过制度整合和优化设计来明确界定其覆盖对象,进而明确地区和部门职责,以促进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尽快实现覆盖全民之目标。为此,重点要解决三个问题:

1、研究解决流动就业人员社会医疗保险的参保制度、责任主体和责任机制问题。例如,户籍在甲地而就业在乙地的农民工,是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还是在户籍地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工的参保问题由谁来落实?如何检查、督促、考核?本文认为,根据城市化的趋势和同工同酬同保障的原则,凡是与用人单位有稳定劳动关系的人员,无论其户籍在何处,均应强制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其责任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就业地政府。与这一条相配套的是要尽快解决社会医疗保险关系转移问题。

2、研究解决“新市民”的社会医疗保险参保问题。与流动就业紧密相联系的还有一个“新市民”参保问题。例如农民工子女、配偶的参保问题,应当根据其在迁入地实际居住的时间长短,来确定是否可以纳入迁入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因为他们已经是该地区的社会成员,并为该地区作贡献,他们应当享受这种权利。建议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合理的时间长度。

3、在有条件的地方尽快推进城乡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整合。即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成为一个制度。在这样的地区,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只有两个,即:凡是有工作单位的人均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于这个人群应该是强制参保;其他人群则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这个人群无法强制,只能通过制度的合理设计和政策宣传引导他们参加保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