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住院险和重疾险是不是只要买一种就好了?

2021-05-15
重疾保险规划 财险保险规划 重疾保险知识
总有人认为住院险和重疾险买一种就行了,反正都是和生病有关系,能赔偿就好。但事实是不是真的就只买其中之一就好了呢?

很多人有这样一种观念,反正同样是保生病,已经买过住院险就不需要再保重疾了。其实不然,住院险和重疾险各有分工,互补而不重叠,我用这篇文章来简单解释一下。

首先,我们来理清一些概念,住院险和重疾险分别保什么,如何得到赔付,可以赔多少?

住院险是报销型的,看病实际花了多少钱就报销多少钱;

重疾险是给付型的,只要查出重疾,就把约定好的保额一笔付给你。

接下来,我们探讨另一个问题:一个人患重疾时可能有哪些经济损失?

1、你需要负担高额的医疗费用,包括住院、手术、各种检查、服用药物等等,这是显性的经济损失。

2、还有相当大的隐性经济损失。因为一旦罹患重疾,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康复,很可能几年内都无法继续正常工作,这里损失的是本该从工作中获得的工资收入。当患病之后,这些隐形费用都是单独算的,并不能记入保险范围内。

更现实的问题是,即使这段时间没有了收入,开销并不会因此中断,你仍然需要花钱吃饭、交水电费、交话费、交租金或者还房屋贷款。对于需要养家的人来说更为严重,因为除了以上这些,你仍然要负担家里小孩和老人的开销,你的经济责任实际上并不会因为患病而减轻,反而变重了。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患重疾前月薪4千,以平均需要休养5年来计算,总共蒙受的收入损失就有24万。假设他(她)平均每个月支出是2千,那么在这5年里也至少需要12万来维持正常的生活,这里还未包括患病可能带来的额外支出,比如长期服药或服用营养品、雇佣护工等等。

住院险只能报销显性的医疗支出,但无法补偿隐性的收入损失;后者只能靠重疾险来提供保障。

换句话说,在一个相对全面的个人医疗保障中,住院险和重疾险缺一不可。住院险可以负担你绝大部分的医疗开支,重疾险则用来补偿你的收入损失,维持正常生活,两者互相补充,没有冲突。

相关知识

买了百万医疗险,重疾险是不是就不需要买了?


最近经常有人询问我这个问题,有了百万医疗,用很低的价格就覆盖了疾病风险,我为什么还要投保重大疾病保险呢?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深入人心,至少在大中城市的群体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保险的价值,特别是重大疾病保险的意义。因为人们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明显的感受到,在未来,重大疾病距离每个人都不遥远,肝癌,胃癌,肺癌,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在我们身边越来越普遍,每个人这一生一定会得重大疾病,如果有幸没有得病,那可能是提前离开了。

正当人们认识到重大疾病保险的意义和价值时,也准备购买重疾险,但这几年很多人特别是寿险伙伴又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客户已经意识到重大疾病保险的重要意义,但市场上有很多百万医疗的产品,客户就会说,我有了百万医疗,为什么还要买重大疾病保险呢?已经用很低的钱覆盖了我的医疗风险呀,所以没有必要买重大疾病了。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我给大家的答案是有了百万医疗,还需要投保重大疾病保险。

为什么呢?我们先要了解把百万医疗的产品属性,百万医疗这个产品属于费用报销型的产品,一旦检查出来罹患重大疾病,要根据住院的花费,而且是在公立的二甲三甲医院,先用社保报销,在社保报销的基础上,扣除基本的免赔额之后,各家公司大体上都是1万,再由百万医疗承担,在保额范围内,花多少报销多少,有一些自费药物也是能报销的,当然自费药物是有限定条件的,总之,百万医疗属于费用报销型产品。

为什么在买了百万医疗的基础上还要投保重大疾病保险呢

因为重大疾病保险属于给付型保险,被保险人一旦罹患重大疾病,只要规定的医院一旦确诊,保险公司只要见到诊断书就可以赔付重大疾病的保额,这个产品属于给付型。

至于你到什么地方去看病,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国内还是国外,选择什么样的医院就医,这都是自己的选择,百万医疗是没有这个选择权的。所以说,要投保百万医疗更要投保重大疾病,百万医疗负责报销医药费,重大疾病属于给付,因为一旦得了重大疾病,在治病的同时可能还停止了工作,收入不是减少的问题而是彻底丧失,期间还有康复费用,护理费,停止工作造成的收入损失,这是由重大疾病补偿所起到的作用,购买重大疾病保险既是康复费,也是收入补偿费。

所以我们要算一算,看看现在的工资是多少,假设五年十年不工作,造成的收入损失是多少,根据这个额度来判断,看看自己应该投保多少重大疾病保险呢?

总的来说,在未来,人人都可能罹患重大疾病,人人都可能干了一辈子,最后把钱都送给了医院。既要思考养老问题,也要思考重大疾病的问题,即使拥有了百万医疗,也要投保重大疾病,二者并不矛盾,是可以起到互相补充互相协助的作用。

因为拥有人寿保险,让我们的生命流光溢彩。​​​​

保险知识,重疾险是不是越早买越好


提问:重疾险成为近日人们关注的热点,保监会最近已经宣布26种重大疾病的标准定义。面对“变脸”后的重疾险,购买时要注意些什么,为什么越早买越好呢?

专家解答:重大疾病险本质上不是“死亡险”,它的设计原理是保障被保险人身染重疾后需要的巨额治病费用。

通常而言,重大疾病险保障的应是经过治疗能延长生命而不至于短期就死亡的疾病。虽然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但重大疾病仍然经常发生,它不仅使患者备受精神和肉体的折磨,对患者及家属更意味着是一场经济灾难。购买一份重疾险,可在危急时刻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最需要的经济支持。

由于保费支出与投保年龄是成正比的,保障责任相同情况下,年龄越大,保费越高,所以市民应该尽早购买保险。一般来说,20-35周岁是购买重大疾病保险的最佳时期,保险公司不接受60岁以上的投保人。当然现也出台了一些专门针对老年人的产品,但从保费方面计算,老年投保人的保费较高,因此越早投保越合算。

购买重疾险时,虽然短期险产品(如单年产品)的保费较便宜,但没有太大的意义,毕竟一投保就生病的几率很小。如果每年续保的话,总体投入就要比购买长期险多得多。重疾险的费率是随年龄而增加的,年纪越大需缴保费就越多,而长期险是按照当初签订保单时对应的费率每年均缴的,由此可见,购买长期险更合算。

从投保范围来看,并非保障范围越大越好,那种“大而全”的保险相对而言成本会比较高。投保人应结合自己的需求,决定购买怎样的保险。有些专门针对某些疾病的保险其实也很不错。例如防癌险,由于癌症是最易发生也最易诊断的,购买这样的保险就更经济、针对性更强。保险专家建议,目前投保重疾险最低的保额应在5万元以上,普通人投保额在10万-20万元之间较为适宜。

重疾险的病种数量,是不是越多越好?


当今市场上重疾险产品可谓百花齐放,保障的重疾种类也是一个比一个多,80种、100种已经屡见不鲜,数量多的可以达到150种甚至更多。

很多人都会直观地认为,保险保障的疾病,那当然是数量越多越好,保150种的当然要比保80种的更全面。事实上,这种想法不见得是对的。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为大家剖析一下这个问题。

重疾是什么?不同保险公司保障的重疾是一样的吗?

“重疾”顾名思义,就是“重大疾病”,指的是那些病情严重、治疗花费巨大、且相对不易治愈的疾病,这种疾病往往会一段时间内严重影响到患者和其家庭的正常工作生活。

在过去,各家保险公司重疾险所保障的“重大疾病”,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导致当时的重疾险市场存在很多乱象,比如重疾定义不明确、理赔条件苛刻等。

所以,2007年后,我国保险行业协会借鉴国际经验,制定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明确定义了25种高发重大疾病,并规定其中有6种重大疾病,所有重疾险都必须包含。

这6种必须包含的重疾是: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搭桥术、脑中风后遗症、终末期肾病、重大器官移植术。

从此之后,市面上所有重疾险都包括了这6大重疾,而剩下的19种重疾虽然没有作硬性要求,但实际上目前的重疾险也都会有。这25种疾病囊括了最常见、最高发的重大疾病,在所有保险公司的重疾险条款里,25种重疾不仅疾病定义相同、理赔条件相同,就连合同的书写方式、顺序都要完全相同。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所有的重疾险都包含有这25种重疾,而这25种重疾,就是重疾险最核心的保障。各家保险公司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往往会在25种重疾的基础上增加其他病种,这就形成了目前动辄上百种、百余种重疾的局面。

25种高发重疾,真的“够用”吗?

重疾的病种可以去到百种以上,但在现实情况中,高发的重疾其实数量很有限,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保险公司理赔的数据得到印证。

在所有重大疾病理赔中,单就恶性肿瘤(癌症)这一种就占了60%以上,也就是说,有六成左右重疾理赔的患者都是因为罹患了癌症。如果再加上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等其他6大重疾,那么这6种疾病的理赔率就已经占到所有重疾理赔的80%~85%;而如果将范围扩大到保险协会规定的25种重疾,那么这一比例就已高达95%。

可见,这25种重疾,就覆盖了我们普通人一生当中绝大部分的重疾风险。在这25种重疾基础上增加的其他疾病,患病概率相对来说就很低了,其“实用性”将大大折扣。所以,不能认为80种重疾就一定比150种重疾差,我们更应该关注病种的“质量”,而不是病种的数量。

重疾种类越多越好吗?

上文说到,25种规范重疾就已经占理赔率的95%,这就是说,多出来的重疾病种,理赔率一定不会很高,其中不乏一些发生概率极低、非常罕见的疾病,会被保险公司拿来凑数。

当然,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概率很低也不等于绝对不会发生,保障当然是越全面越好,所以,理论上来说重疾种类越多越好并没有错。

但是,重疾种类越多越好的前提是:保费并不能因为增加了病种而明显提高。

假如一款重疾险,重疾病种从90种增加了120种,但价格贵了很多,那么为了追求这些概率很低的疾病而不惜付出高保费,显然是不理性的。当然,如果两款产品价格相差无几,保障形态相似,那么重疾数量多的产品,还是会相比重疾数量少的产品更有优势。

重疾病种,该如何挑选?

相比于重疾的数量,我们更建议大家关注重疾的保障质量。比如,在25种重疾之外,其他的重疾定义都是由保险公司自行决定的,有的理赔条件严格、有理赔条件宽松,不同的产品会有很大差别。

如果消费者有家族病史,或者是某些疾病的高发人群,那么就可以适当关注相应疾病是否包含在保障范围内、其定义和理赔标准是否宽松,据此优先考虑那些保障更好的产品。

顺带一提,对于重疾险的轻症、中症,其实挑选的原理也是一样的,只不过轻、中症保障没有统一标准,需要我们更仔细地去了解一款产品中高发轻中症的覆盖率、理赔要求等。对于特疾保障,比如少儿特疾、男性重疾、女性重疾等,则要结合价格及自身的保障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

总结

总之,目前的重疾险都包含有统一的25种重疾,这25种重疾,就已经占到了重疾发病率的95%。所以,重疾病种再多,也只能算是锦上添花。

对于消费者来说,买保险不能只被病种的数量吸引,而应该结合病种的高发度、理赔的条件、产品的价格、自身的保障需求等其他细节来综合评判。一切保障,都应该从我们的实际需求出发,只有适合自己的产品,才是最好的产品。

你适合哪一种重疾险?产品有什么区别?


保险说到最多的大概就是重大疾病保险了,重大疾病保险常被简称为重疾险,重疾险可以与其他险种搭配组合,组成多种保险形态。

常见的保险形态有三种:

(1)终身型重疾险

(2)两全型重疾险

(3)定期型重疾险

那么该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重疾险产品呢?

1、终身型重疾险

终身型重疾险为被保险人提供终身的保障,直至其生命的终点。一般含有重疾理赔和身故理赔两部分功能。

在保险期限内罹患重疾,就按保险合同的相关责任理赔;如果没有罹患重疾,则在被保险人身故时,给身故受益人一笔理赔金,延续对家人的爱与责任。

终身型重疾险的优势是长期为客户提供财务保障,让我们的一生都安枕无忧。

2、两全型重疾险

两全型重疾险可以理解为两个全享有。

一是保险期间内的理赔金

二是合同到期时的保险金

先说第一种,如果合同到期前,被保险人罹患重疾或身故,则保险公司会按保险合同约定进行理赔。

如果保险合同到期时,被保险人没有发生重疾或身故理赔,则可以领取到一笔满期金,这笔资金可以作为养老金的有力补充。

3、定期型重疾险

指在一定的期限内提供保障。常见的保障期限有10年、20年、30年,或者保障到60周岁、70周岁。

定期重疾险如果在保障期间内没有发生理赔,不能返还保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消费型保险。

这种保险的优势在于保费低、杠杆性强,对于收入较低、又需要高保额的客户来说,是理想的选择。

以下例举几个典型的人物类型,为大家讲解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重大疾病保险。

人物A,投资公司高管,从小被父母抛弃,被带到国外收养。30多岁从国外回来,寻找失散的弟弟,同时继承了家族的一大笔遗产。

对于人物A来说,他经济实力强,可以考虑更完善的保障计划,建议他配置终身型重疾险。保额可以按年收入的2-5倍来设定。

因为弟弟是他关心的唯一亲人,所以他的身故受益人可以指定为弟弟。

人物B,是个来自小城市的平凡姑娘,收入不高,但也没有过重的家庭负担。

她可以考虑购买定期型高杠杆的重疾险,以较小的费用获得更高的保障,保额可以50万起步。

人物C,30岁,孑然一身,收入稳定,但家庭负担很重。一家老小指望着闺女寄钱养家,是个典型的凤凰女。既面临疾病风险,又面临着养老重担。

建议她选择两全型重疾险,如果她罹患重疾,理赔金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作为收入损失补充。

保障期内若没有罹患重疾,可以在保险合同到期时,领取满期金,作为养老金使用。

她的身故受益人可以指定为父母,如果在保障期限内不幸身故,可以给父母留一笔钱。

以上都是针对成年人的建议,相信很多家长都想问:可以给孩子买哪些重疾险呢?

如果预算有限,可以为孩子购买定期重疾保险,保障期可以选择20年或30年。如果预算充足,可以考虑直接给孩子购买两全型重疾险。

保险不是一生只买一次,建议随着家庭财务状况的变化、家庭成员的变化而持续调整保障方案,不断巩固为家庭构筑的坚实防御,更从容地应对重疾风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