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保险知识汇总,中高收入者养老 筹措养老金要搭配

2021-05-06
中高端保险规划 养老保险知识 养老保险知识普及

让资金发挥最大效用才能锁定未来收益

目前,我国构建的养老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的)企业养老年金保险和(个人自主的)储蓄、投资。而现在最为大众所熟知的无疑是社保养老体系。但恒安标准人寿专家表示,目前平均的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是30%左右,中高收入者则只有20%,甚至10%左右。这意味着中高收入者想单纯依靠社保投入来获得退休后的理想收益难度很大。

至于企业养老年金,主要取决于所在企业的实力,目前实行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仍属少数。大多数人还需通过购买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为未来的退休生活做铺垫。

据了解,目前国际上筹措养老资金有两类模式:一类是收益确定型,称为DB模式,另一类是缴费确定型,称为DC模式。对后者而言,由于受益人承担投资风险,因此在市场遭受重大冲击时,这一模式通常受影响较大。

两种养老金模式结合

业内专家表示,个人养老规划可以将DB和DC这两种模式结合起来。其实,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投资方式都与DC模式很接近,如购房、基金定投等,这类投资的特点是投资者可以确定投入多少钱,但未来能够获得的投资收益无法确定。而寿险公司推出的商业养老险则可以提供DB模式解决方案,在这一模式下,投保人不仅可以提供确定的养老金水平,通常还可以按约定终身领取。

不过,购买商业养老险还要考虑自身预期寿命及未来期望的养老费用,确保养老金能提供未来的消费需求。

扩展阅读

养老金,养老金:筹措越早越好


如果现在每月的基本消费为1000元,假设每年物价上涨率5%,年利率3%,那么,退休时每月基本消费约3386元,退休后再生活25年所需养老金总额为1015800元。

过去10年,工资增长了五六倍,医疗、住房、生活必需品等的价格却上涨了数十倍。如果单凭工资、储蓄等较低的收益,未来生活的需要将无法满足,尤其是退休后生活水平将显著下降。那么,我们该如何未雨绸缪,解决"寿命比钱长寿"的问题?

日前,在《广州日报》与信诚保险公司共同主办的养老理财讲座上,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广东省保险学会理事陈鹭先生,美国百万圆桌会会员、杰出的保险及理财规划师温婉儿女士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专业的养老规划建议。

建立"投资养老"的观念

陈鹭副教授指出,过去10年,工资上涨的速度远追不上部分物价上涨的速度,如果市民中青年时期不为将来的养老积累必要的资金,很可能会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据介绍,从1998年至2004年,我国平均工资的年增长率在8%~12%之间,1988年开始医疗费用的年平均递增却超过了20%。而近10年来,水电燃气这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更是上涨了92.9%。

另据调查,大部分居民还是指望依靠子女及社会作为未来养老模式。对此,陈鹭提醒市民,"养儿防老"已成为过去,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有限,市民的养老观念应转变为"投资养老"。

那么,退休养老金要多少才够?温婉儿女士举了一个简单的案例:王先生现在的年龄30岁,估计退休年龄55岁、退休后将再生活25年,则现在至退休还有25年。如果现在每月的基本消费为1000元,假设每年物价上涨率5%,年利率3%,那么,退休时每月基本消费约3386元,退休后再生活25年所需养老金总额为1015800元。

对于何时开始准备养老金最合理,温婉儿表示,养老金筹措越早越好。像上例中王先生的情况,如果现在开始储蓄,每月应储蓄的金额约为2275元,但如果10年后才开始,每月则需储蓄金额4459元。

"如果想在将来保证甚至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还得在社会养老保险的基础上投保商业性养老保险。"陈鹭进一步强调。

退休生活,中高收入家庭养老经 享受高品质退休生活


如何理财才能保障退休后闲适安逸的生活?这是大部分家庭关注的问题。为此,中国光大银行昆明红云支行理财中心经理关山为我们分析中高收入家庭的理财养老经。

理财案例

李女士30岁,税后月收入为2500元,丈夫是某单位中层干部,每月税后收入1万元;夫妻两人公积金每月2300元,家庭年终还有将近4万元的年终奖。目前有30万元银行存款;有两套房产,均是全额付款,没有月供,其中一套自住,一套用于出租,每月租金收入1500元;家庭有一辆小车;小孩读小学。保险方面,两人都有社保。

开支方面,生活开支每个月约为4000元(包括养车、子女教育支出)。另外,李女士一家都喜欢旅游,每年用于旅游方面的开支在2―4万元左右。

理财目标

李女士希望在10年后退休,享受到闲适的退休生活,并有余钱完成自己进行环球旅行的心愿。另外,10年后小孩要读大学了,也希望能为孩子准备好一笔教育金。

理财建议

关山分析,根据李女士提供的家庭收支情况可以看出,她每月节余较多,年节余近10万元。对此,关山给出如下建议。

首先小孩的教育是最重要的,建议小孩的教育资金可以选择基金定投。如李女士打算让小孩在国内上大学,以目前国内教育质量较好的正规大学4年学费10万元来算,按5%的通货膨胀率计算,10年后为15万元,定投如以年收益7%计算,李女士每月需准备1000元。因时间较长,定投可选择净值波动大的股票型、指数型基金。

其次,30万元的家庭存款要合理规划,如果全部存在银行有可能会贬值,建议保留组合存款10%,此笔资金作为备用金,相对保持不动。其余的存款一部分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另一部分还可以购买债券基金或股票基金,若年化收益在8%―10%,每月平均能有2000―3000元的增值。

第三,每年节余近10万元,10年后,资金累计100万元,如提前退休,建议对这笔资金做好10年规划,保险是比较理想的理财投资方式。一个家庭应该拿出年收入的10%―20%来配置保险较为合理。从李女士家庭现金流测算中可以得知,其丈夫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所以需特别考虑他的人身残疾意外保障,这样即便发生任何状况都不会为家庭其他成员造成经济上的紧张。第二需要考虑的是家庭其他成员的健康保障,李女士可给自己追加一份意外险(寿险附加意外医疗住院等),以便应对可能发生的重大疾病;小孩读书期间学校买的保险费用低,保障较好,一般保险就足够了,以后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保险费用也可以随之提高。建议每年从资金盈余中拿出1万元购买商业保险。

第四,每年房屋出租金收入2万元,租金稳定,每年还有一定的涨幅,全家每年可利用房屋出租金进行国内游一次。退休后,李女士也可以避开节假日实行国内旅游,选择旅游淡季去领略国内的优美风景区,这样,国内双人游可以计划每年二次。

总体来说,李女士家庭财力较为优越。但需注意的是,一是加强其家庭收入主要支柱的丈夫的保障,尤其是李女士提前退休后,有5至10年间的收入压力将主要集中于其配偶身上;二是对于已积蓄资金和每年盈余资金的合理规划,希望能在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配比相应的资金进行如股票、黄金(包括实物黄金和延期交易)等产品。通过对上述各种理财产品或投资方式的结合配比,以及李女士及其丈夫正式退休后的社保,完全可以达成其享受闲适的退休生活目标。

保险知识汇总,养老金警示


10月初,全美最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德尔福申请破产,引起全球汽车配件行业震动,但在目前美国为雇员所承诺的养老金支付已经成为公司日益沉重的负担的背景下,德尔福破产案中所涉及的养老金纠纷同样引人关注。德尔福未来养老金债务的负担价值约为85亿美元,其中约有43亿美元没有做实。在公司破产中,在债务重组中员工的养老金将受到很大损失。

事实上,这一类养老金负担问题当前存在于很多美国公司中,福特、克莱斯勒这样的汽车制造厂商都面临巨大的养老负担,而航天、钢铁企业养老基金计划由于无法承受巨大的资金缺口而几近破产,也使得为其担保的PBGC财政状况面临巨大危机。尽管当前存在养老金危机的美国公司大多属于“大烟囱产业”并且多为固定收益模式(DB)养老金计划,其危害和教训已经引起较多讨论,但深入观察德尔福破产案中养老金纠纷的细节问题,仍有一些值得吸取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我国当前企业年金市场发展初期处于旧模式过渡、新模式初建的背景,如何推动企业尽快将存量资金转向规范运作和新建企业年金如何防范新的风险更有参考意义。

1.坚持个人账户管理和固定缴费运营,降低企业管理负担和风险。

我国企业年金运营模式明确规定了个人账户积累和固定缴费模式,从制度上防范了这一风险,使得企业避免卷入养老金的沉重负担,将到期支付的表内债务转化为固定支付的当年支出,加上依据经营效益和薪酬解决方案灵活缴费的优势,更容易控制财务状况,降低企业在企业年金管理和支出方面的负担,提高竞争力。另外,当前还有约500亿的存量年金资产在运作中,其中多为大型企业集团,运作模式很多也由企业的财务公司作为集团的闲置资金在企业内部周转。这种运作模式在补充养老保险体制下具有操作简便、适合企业管理的优势,但相对于新的规范制度也存在隐含的风险。

2.明确责任主体,强化信托责任。

德尔福破产案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养老金责任主体的不明确带来公司层面和员工层面的纠纷。目前我国制度规定以受托人为核心的DC信托模式,其中明确治理主体也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当前存量资金的运用潜在风险在于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负责运营的财务公司是否能为养老金资产承担全部责任,一旦出现运营风险,又该如何追究责任。这都无疑促使企业能尽快考虑实行规范化运作,明确受托人角色,使员工的权益保障制度化、标准化。

3.加强过渡问题研究,及早解决老员工补偿问题有利于降低企业投入成本。

当前企业年金市场显著的问题是如何顺利实现新老过渡,对于旧模式转轨企业和新建计划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新老员工公平性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老员工的企业年金补偿。当前参与市场的各方机构也应当重视这一问题的研究,达成企业与员工都能接受的补偿方式,方能推动企业有动力建立计划。因而,吸取德尔福破产案中巨大的养老金缺口教训,加强当前过渡中的细节问题研究,尽早建立规范化运作的程序,及早展开企业年金制度,对企业降低今后企业年金投入成本也是有益处的。

4.利用资产负债管理配置和投资产品优势保证员工利益。

以德尔福破产案为代表的美国养老金危机不仅有制度上的原因,也有资产管理上的原因。目前我国在推动企业年金发展的进程中,企业和员工也会产生相似的疑虑,即在退休时起缴纳的资产能否有效实现保值增值。这一方面可以由制度制衡、加强信息披露和查询、完善管理人绩效评价等操作手段来解决,也可以由战略资产配置、保本产品方案开发、管理业绩提高等投资手段来解决,其中加强DC模式下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是重要方式。

保险知识汇总,养老金危机


当时,企业利润几乎都上缴给国家,因此企业负担不起养老金之时,国家就会义无反顾地挑起担子。很惊人的是,退休工人平均收入,能达到就业人口收入的80%。

相比而言,中国农村要差很多,农民只能依靠养儿防老,或是家族亲眷的赡养。当然,中国农村在集体公社时期,也有铁饭碗。

20年后,中国农村养老体系并没多大改变,城市养老体系却已翻天覆地。我在《小国企私有化,大国企上市》一文中提到,90年代初,中国经济泡沫破碎,政府背负的财政负担非常沉重。因此,政府被迫关闭上万家国企,大批工人“下岗”,幸存的国企也没有了原先的财政保护,盈利急剧恶化。

但此时,和铁饭碗无关的大批私有和外资企业开始大量涌现,中国新社保体系也就亟待建立。

改革成本有多高

中国社保体系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养老金透明机制;明确企业和员工支付比率;并将覆盖范围从国企工人,扩大到城市就业群体。

当然,中国政府也在考虑,如何让养老体系自负盈亏,并希望建立起农村养老体系来。

早在1990年代,国务院就考虑建立中国养老金体系。

但严格来说,中国政府只是中国养老体系的第一个支柱,也是最基础支柱,还需要其他两个支柱。第二支柱就是保险业,让就业人口能自主购买保险,作为国家强制保险的补充。第三支柱是个人储蓄,也就是绝大多数城市退休人口,他们必须储蓄,以确保退休后能老有所养。

我认为,建立政府养老体系非常重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首先,养老体系覆盖范围,从部分城市人口,强制扩大到所有城市居民。过去,合资、私营和外资企业的工人退休后能获得养老金,而现在,连私营业主和个体户都获得养老金的资格。

其次,新养老体系的问世,企业不再承担最终责任。中国劳动管理部门已经建立起专业队伍,来管理养老金。但养老体系的完善还任重道远。我只能看到2005年的数据,中国受养老体系庇护的劳动者为1.3亿,只占总量的48%。

第三,中国养老体系地区差异较大。中国养老金还没有实现全国集中管理,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上海和广东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养老金缴纳和发放问题都不大,但另一些省份,人口外流、工业衰败、养老金滞缴。也正是这些地区,养老金缺口最大。

为此,中国政府建立新养老体系,必须要付出巨大努力。那么,它的成本究竟有多大,在未来10年里,为退休人口支付养老金究竟意味着多么大的经济负担呢?

我这里先明确一点,以下讨论主要集中于城市社保体系,暂不考虑农村养老金支付问题,这并不是说,农村养老金不重要,而是我看来,中国农村社保体系未来20年内都还难以建立。

我的一个初步判断是,1997年启动的养老体制改革,给中国政府带来的负担非常有限的。因为,在养老体系的三个支柱中,企业和雇员通过强制保险和自主购买保险,承担了最主要的压力。此外,私人储蓄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这样听起来,中国政府负担好像很轻。其实恰恰相反,我认为维持当前的养老体系,会让中国政府背上最沉重的负担。

目前,已到退休年龄的人口中,许多根本没有缴纳过养老金,更没有买过保险。此外,中国未来10年将步入退休年龄的人口中,很多也没有足额缴纳养老金(这不能怪他们,养老体系改革毕竟没几年)。所有这些人的养老金缺口,都需要公共财政来负担。

当然,随着越来越多足额缴纳养老金的人口步入退休年龄,这个问题将逐渐缓解,甚至是解决。但在之前,养老金困境就可能爆发了。

目前来看,中国养老金账户大致还能维持平衡。根据我的预测,中国养老金账户赤字2055年将扩大到当时GDP的6%。也就是说,政府单为支付养老金缺口,就要花去GDP的6%。

保险知识汇总,养老金省内转移 误区要提前了解


我省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养老保险省内转移接续的实施细则正在经有关部门会签,不久即将出台。

日前通过的《社会保险法》中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相关媒体报道,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已经透露,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有望在5年内实现。

据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人士介绍,去年年底,我省出台《关于实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的通知》。按照该办法要求,包括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比例、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发放标准、基金管理等内容在内的整个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实现全省统一。

截至目前,我省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省级统筹不仅是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前提,更是省内养老保险实现无障碍转移的前提。

目前,我省养老保险关系主转移只能做到转单不转钱,也就是说,只能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但是个人账户和进入统筹里的钱不能转移。

相关人士透露,目前,我省已经制定了养老保险省内转移接续的具体实施细则,目前正在经上级有关部门的会签,不久即将出台。细则出台后,养老保险转移就能实现既“转单又转钱”。届时,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将更加顺畅。

省级统筹并不等于在哪都能领取养老金

有些人以为,实现省级统筹,就可以实现在省内一个城市缴费,在省内另一个城市领取养老金。实际上,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省人社厅相关人士解释,省级统筹的含义是指全省在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发放标准等方面实行一个标准,同时养老保险关系实现全省统一管理。但它并不意味着在一个城市缴费,在哪都能领取养老金,这是两个概念。同样,全国统筹,也并不意味着在全国任一个城市缴费,在其他城市都能领养老金。

保险知识汇总,什么是养老金和养老金空账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养老金是由政府、公司、金融机构等向因年老或疾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按月支付的资金。作为生活来源由失去劳动收入者定期领取。养老金本着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的原则积累、运作。当人们年富力强时,所创造财富的一部分被投资于养老金计划,如美国的401(K)、加拿大的RRSP等,以保证老有所养。加入养老金计划是最重要的投资手段之一。

养老金空账

由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仅仅是一个虚拟账户,所以在对养老基金财务的管理上,实行的是混账管理的办法,即允许统、账基金相互调剂使用,以基础养老金代替基本养老金。没有做实个人账户,就无法割断统、账基金之间的联结,锁定统筹基金的债务。一些地方为了满足当期的支付需要,大量动用中人和新人积累的个人账户基金,这就造成了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

所谓空帐,主是每个缴纳保险的职工帐户中没有现金存款额,而只是有存款的数,这部分钱一般用来支付上一代退休职工的工资、福利,例如山东现在个人对帐单就出现做实部分和非做实部分,所谓做实部分就是缴纳保险职工帐户中实际存在的现金金额,非做实部分就是数据帐,也就记帐是这样,其实也并不影响职工保险记帐。

保险知识汇总,补发基础养老金


名词解释:什么叫“城居保”?

“城居保”是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不同于城镇职工享受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农民的“新农保”。根据省政府最新下发的《江苏省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我省从7月1日起,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凡是具有本省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不符合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均可在户籍地自愿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这涵盖了除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执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在校学生以外的所有本省户籍16周岁以上的城镇居民。详细内容可参见本报10月29日A3版。

昨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就我省“城居保”的相关政策(相关内容可参看本报10月29日A3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作了进一步说明。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今年年底前,我省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必须完成制度全覆盖,向符合条件的居民按月发放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由政府全额支付,最低每人每月60元。由于该制度是从今年7月1日起全面启动的,因此我省明确,对符合条件的60岁以上城镇老年居民,将从养老金正式发放开始,补发今年7月1日以后的基础养老金。

保障范围:550万城镇无保居民

目前,我省城镇职工有了“职工养老保险”,农民也有了“新农保”,只是那些因各种情况不能享受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又不享受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的城镇居民,一直处在养老制度的“真空地带”。而这部分居民,正是此前我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最后一项空白。这一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我省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全面形成。

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初步统计来看,全省城镇16周岁到59周岁的适龄参保居民约有444万人,60周岁以上的城镇老年居民约110万人。省委、省政府要求,年底前,实现“城居保”制度全覆盖。据了解,目前,全省已经有无锡、常州、泰州、苏州、南京、镇江等6个市启动,其余7个市也将在年内启动。这意味着,到年底,全省约550万城镇“无保”居民有了养老制度保障。

待遇标准:没缴过费至少也有60元/月

“城居保”的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并由政府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相应的,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计发办法。当参保居民符合领取条件时,除了领取基础养老金外,同时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

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说,我省基础养老金最低每人每月60元,比国家增加5元,地方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标准。

根据规定,参加“城居保”的居民年满60周岁,即可按月领取养老金。该办法实施时,我省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职工养老保险待遇以及国家其他养老待遇的,不用缴费,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即每月至少能领到60元。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同时表示,由于我省是从今年7月1日启动了这项制度,因而到7月1日前年满60周岁的城镇老年居民,从养老金正式发放开始,将足额补发今年7月1日以后的基础养老金。

缴费补助:政府每年至少出30元

据介绍,考虑到“城居保”的参保对象大多收入不高,我省采用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目前,国家设立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共10个缴费档次,我省保持最低缴费档次不变,并增设了1100元和1200元的缴费档次,设立每年100元至1200元共12个档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设立更高档次的缴费标准。

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说,今后,根据国家要求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情况,我省还将适时调整缴费档次。对居民关心的政府补贴,我省决定参照“新农保”政策规定,由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员,全额支付“城居保”的基础养老金,并对参保人员缴费给予补贴。“补助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一50元,有条件的地区可提高补助标准,补助标准限低不限高。”

一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城居保”“职工保”“新农保”能衔接吗?

“城居保”覆盖的是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的城镇非从业居民,他们参加“城居保”后,有可能找到稳定的工作,具备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条件。此外,以前参加“新农保”的农民也有可能进城定居,具备参加“城居保”的条件。这就涉及到“城居保”与“职工养老保险”、“新农保”三项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问题。

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说,虽然“城居保”依然是县级统筹,但我省在制度设计上已消除与“新农保”合并的障碍。“可以看到,在制度设计上,除了增加可选择的缴费档次、基金筹集渠道少了集体补助、取消基础养老金待遇领取与子女参保缴费捆绑政策、调整个人账户储存额记账利率外,‘城居保’制度模式与‘新农保’基本一致。这样既有利于两项制度的相互衔接,也为合并成统一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消除了障碍。”

我省明确,有条件的地方,“城居保”应与“新农保”合并实施,其他地方应创造条件将两项制度合并。据了解,目前无锡、常州、泰州三市已经将两项制度合并;苏州、南京、镇江也已着手准备合并。

可见,“城居保”与“新农保”衔接的障碍并不大;至于“城居保”与“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正在研究衔接办法,基本框架类似“新农保”与“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

参加“城居保”的居民在城镇实现就业后,可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原来参加的“城居保”的缴费记录封存起来;退休时,如果“城居保”缴费满15年,可按“城居保”办退休,中间参加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部分不退,转入“城居保”个人账户,合并计算养老金;如果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可按“职工养老保险”办退休,原来封存的“城居保”部分与之合并计算养老金。

举例

比如说,小王原来在南京参加“城居保”,已经缴费5年后,找到一份稳定工作,参加了“职工养老保险”,那原来“城居保”缴费记录就会封存。结果,他参加职工养老保险8年后失业了,可以恢复“城居保”,把“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记录封存;如果中间又找到工作,还是可以封存“城居保”,继续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如果到60周岁时,他的“城居保”缴费满15年,就可以按“城居保”办退休,“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部分不退,转入“城居保”个人账户,合并计算养老金;如果到60周岁时,他的“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也可以按“职工养老保险”办退休,与封存的“城居保”部分合并来计算养老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