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震后自救与震后互救指南

2020-12-04
保险知识入门指南 保险观念与规划 风险规划与保险

震后自救,就是指被压埋人员利用自身的条件排除危险,保存生命。震后互救,是指灾区幸免于难的人员对被压埋人员的救助。

震后自救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震后互救

震后,外界救灾队伍不可能立即赶到救灾现场,在这种情况下,为使更多被埋压在废墟下的人员,获得宝贵的生命,灾区群众积极投入互救,是减轻人员伤亡最及时、最有效的办法,也体现了"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崇高美德。

抢救时间及时,获救的希望就越大。据有关资料显示,震后20分钟获救的救活率达98%以上,震后一小时获救的救活率下降到63%,震后2小时还无法获救的人员中,窒息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的58%。他们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筑物垮塌砸死,而是窒息死亡,如能及时救助,是完全可以获得生命的。唐山大地震中有几十万人被埋压在废墟中,灾区群众通过自救、互救使大部分被埋压人员重新获得生命。由灾区群众参与的互救行动,在整个抗震救灾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救人的方法

应根据震后环境和条件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目的就是将被埋压人员,安全地从废墟中救出来。通过了解、搜寻,确定废墟中有人员埋压后,判断其埋压位置,向废墟中喊话或敲击等方法传递营救信号。

营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埋压人员的安全。一是使用的工具(如铁棒、锄头、棍棒等)不要伤及埋压人员;二是不要破坏了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压人员再次遇险;三是应尽快与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沟通,使新鲜空气流人,挖扒中如尘土太大应喷水降尘,以免埋压者窒息;四是埋压时间较长,一时又难以救出,可设法向埋压者输送饮用水、食品和药品,以维持其生命。

在进行营救行动之前,要有计划、有步骤,哪里该挖,哪里不该挖,哪里该用锄头,哪里该用棍棒,都要有所考虑。过去曾发生过救援人员盲目行动,踩塌被埋压者头上的房盖,砸死被埋人员,因此在营救过程中要有科学的分析和行动,才能收到好的营救效果,盲目行动,往往会给营救对象造成新的伤害。

施救和护理

先将被埋压人员的头部,从废墟中暴露出来,清除口鼻内的尘土,以保证其呼吸畅通,对于伤害严重,不能自行离开埋压处的人员,应该设法小心地清除其身上和周围的埋压物,再将被埋压人员抬出废虚,切忌强拉硬拖。对饥渴、受伤、窒息较严重,埋压时间又较长的人员,被救出后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强光刺激,对伤者,根据受伤轻重,采取包扎或送医疗点抢救治疗。

相关链接:

地震时被压埋后应注意哪些问题?

当被埋压在废墟下时,至关重要的是不能在精神上发生崩溃。对生存获救要有信心。要谨防烟尘呛咽窒息的危险,可用毛巾捂住口鼻,尽量想法摆脱困境,不得已须留在原地等待救援时,不可盲目呼救,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寻找一切可以充饥的物品;利用一切办法与外面救援人员进行联系(如敲击器物),积极主动配合地面营救。

地震过后应当注意什么?

地震过后,如果你能自由行动,应当采取以下行动:(一)冷静而理智地观察所处的环境。如果是在家中,注意切断电源、火源,然后撤离至安全的疏散场所;如果身在公共场所,应注意有序撤离,千万不要拥挤。(二)注意保护自己,谨防可能发生的余震和特殊危险,避开危险场所。(三)尽快与家人、亲友取得联系;(四)如有可能,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参加救援活动;(五)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六)按要求接种预防针、服用药物,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疫病;(七)防震棚注意安全。

延伸阅读

医疗救援,国家卫生计生委派专家驰援定西震后一小时医疗


从甘肃省抗震救灾指挥部了解到,7月22日7时45分,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发生6.6级地震。截至22日17时,地震已造成75人死亡,14人失踪,584人受伤。地震发生后,甘肃省卫生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建抗震救灾卫生应急队伍,同时要求定西市卫生局尽快派人赶赴震区开展救援工作。

8时30分,甘肃省卫生厅派遣由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省疾控中心和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骨科、胸外、泌尿等相关科室专家50余人组成的首批医疗救援队前往震区。由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省第二人民医院相关科室专家组成的第二批医疗救援队、健康教育和心理卫生专家卫生应急队伍,于10时15分奔赴震区。截至7月22日15时,甘肃省先后两批共派出急救车6辆、医疗和疾病预防专家164人赶赴灾区开展医疗救援工作。定西市及未受灾的4县1区出动急救车24辆、医疗救援人员135人,其中医疗队5支共50人、防疫队6支共60人、卫生监督员25人。另外,定西市向灾区派出血液保障车辆1辆,提供血液86.5单位、血浆60单位。

截至7月22日14时,已到达灾区的医疗紧急救援人员有193人。受灾较重的中寨、蒲麻、梅川、禾驮、文斗、维新等6个乡镇已全部部署了医疗救援人员,救治、防疫、水质监测等工作全面开展。

截至22日14时,岷县和漳县医疗机构共收治地震伤员572人(含危重70人),其中岷县人民医院收治130人,漳县人民医院收治8人,岷县中医医院收治181人,岷县各乡镇卫生院收治206人,漳县各乡镇卫生院收治47人。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获悉地震灾情后,也立即启动地震前线救灾工作,派出两支共计11人的国家级医疗救援队伍,赶赴灾区开展紧急医疗救援工作。

飞机遇难时 我们如何自救


乘坐飞机已经成为近年来商务人士以及有远距离出行需求人士的最主要交通方式,路程短、节省时间是航空旅行的绝对优势。据权威数据表明,飞机仍是近年来最安全的交通工具,而且它的安全性正逐渐提高。

“黑色10分钟”

所谓飞机的“黑色10分钟”,是指绝大多数空难都发生在飞机起飞阶段的三分钟与着落阶段的七分钟。但事故一旦发生,留给机上旅客的逃生时间远没有三分钟、七分钟这么长。业内人士认为,失事后一分半钟内是逃生的“黄金”时间。此时无论是一个常识的错误或是设备使用的不熟练都足以致命。

飞机遇险前的预兆

1.机身颠簸;

2.飞机急剧下降;

3.舱内出现烟雾;

4.舱外出现黑烟;

5.发动机关闭,一直伴随着的飞机轰鸣声消失;

6.在高空飞行时一声巨响,舱内尘土飞扬,这是机身破裂舱内突然减压。

飞机遇险时如何安全自救:

一、当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遇险时,乘客一定要镇定、冷静,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因为不冷静、惊慌,不但无济于事,反而会导致更大的危险。

二、乘客当飞机遇险时,一定要听从机组和空中乘务员的指挥,按照他们的指令行动,绝不能擅自行动。这样不但不利自己安全,也会给整个避险带来不利。

三、如果飞机遇险需要迫降时,乘客应按照空中乘务员的指挥,立即将可能伤害身体的锐利物品取下,女同志应脱去丝袜及高跟鞋,将这些物品放在飞机座椅背面的口袋里,并收拢小桌。

四、乘客扶直椅背,穿上所有的衣服,若有帽子和手套也都戴上,并系好安全带。

五、乘客此时还可将毛毯等柔软的物品垫在自己的腰部,这样可以保护腰部少受伤害。

六、飞机迫降前机组人员会将自我保护的方法教给乘客,大家可按照步骤进行,并将双腿分开、低头,且两手抓住双腿。

七、飞机迫降时,一般采用前倾后屈的姿式,即头低下,两腿分开,两手用力抓住双脚。身长、肥胖者、孕妇或老人,可以挺直上身,两手用力抓住座椅的扶手,或用两手夹住头部。飞机未触地前,不必过分紧张,以免耗费体力。当听到机长发出最后指示时,旅客应按上述动作,做好冲撞的准备。在飞机触地前一瞬间,应全身紧迫用力,憋住气,使全身肌肉处于紧张对抗外力的状态,以防猛烈的冲击。

飞机即将触地时,机长会发出最后指令,这时乘客应将两手用力抓住双腿、屏气,使全身肌肉紧张起来,对抗外力,防止飞机触地时的猛烈冲击。

八、从遇险飞机脱出时,应根据机长指示和周围情况选定紧急出口。陆地迫降,一般在风上侧;水上迫降一般在风下侧。待飞机停稳,即解除安全带,然后在机务人员指挥下,依次从紧急出口处脱出。如果在水面上脱出,应将救生衣先充一般气,带急救船与机体连接好后再下,防止掉入水中。脱出后,应听从机务人员指挥。

十、乘客离开遇险飞机后,应在指定地点集合,以便办理飞机迫降后的其他事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