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保险知识汇总,卫生部称新医改方案将先试点

2020-11-11
新入保险需要懂的知识 保险先规划后产品 先规划后产品保险

“现在正在探讨的医改方案是如何建立四个制度,以及这四个制度需要什么样的配套措施。”5月26日,毛群安对媒体透露了目前正在进行中的新医改方案工作。不过,毛群安并没有透露新的医改方案将何时出台。

毛群安解释了医改要建立的四项基本制度: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及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

他表示,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中的基本医疗服务,是指由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包含面向广大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康复的服务,价格向低的方向发展,公共卫生向免费方向发展。

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制度上,政府的责任是建立不同的保险制度,让医疗保险分担医疗风险。目前国家能投入的保障是新农村合作医疗和城市社区卫生,还需要商业保险进来进行补充。

“医疗卫生的问题就是两个,一个是如何筹资,一个是如何提供医疗服务。”毛群安说。

对于基本药物制度,毛群安列举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将药物进行统一招标的案例,并指出经过统一招标、生产、培训,药物价格能下降40%~50%。

“目前公立医院有一个很花钱的运行机制,如果不改变这个管理机制,国家投入再多的钱也改变不了现状。”毛群安在解释规范公立医院管理制度时说。

对于过去20多年的医改历程,毛群安进行了客观的评价:“不能简单地用成功或失败去看20年的医改。在当时,医改确实解决了医疗技术落后,无法治疗一些疾病的问题,但是也带来了一些不合理的成分,而这次医改就是要把不合理的成分减轻。”

他表示,正是这20年的医改经验,才摸清楚了医疗卫生行业发展规律,如何引入市场机制,如何让市场机制发生作用。

“目前中国的医改原则是政府主导,引入市场机制。而政府的首要责任是建立一个好的体制,另外就是制度创新和指定配套联动措施,不能只动一个地方。”毛群安说。

扩展阅读

保险知识汇总,新医改的护花使者是保险


健康保险保障型业务发展良好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保险业健康险保费收入达到476.7亿元,扣除去年同期个别公司资金型业务因素,同比增长了17%。疾病险和医疗险发展势头良好,保费收入分别达到208亿元和250亿元,二者占到健康险总保费收入的96%。中国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此表示,健康保险的发展对于完善我国医疗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缓解看病贵等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发展机遇,各保险公司积极开发新产品,大力发展健康险业务。中国人寿面向特殊需求提供了女性安康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农村小额医疗保险等产品,较好满足了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

积极参与医疗保障经办管理

今年以来,保险业贯彻《医改意见》有关精神,积极参与各类医疗保障经办管理,取得新成绩。1至9月,保险公司以委托管理模式开展了新农合、城镇职工补充医疗等健康保障委托管理业务,新增委托管理资金50.4亿元,补偿684.3万人次,补偿金额26.5亿元。以保险合同承保了新农合、城镇职工补充医疗等专项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62.3亿元,已决赔付金额达到29.8亿元。

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中国人寿参与了全国13个省92个县(市、区)新农合业务和8个省(区)33个县(区)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业务,覆盖人数近三千万人,并在行业内率先开展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经办业务。对保险业参与各类医疗保障经办起到了重要示范作用。人保健康承保了广东湛江城镇职工医疗大病救助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大额补助保险和公务员基本医疗统筹段补充医疗保险,建立了统一政策、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的运作新模式,提高了群众保障水平、减轻了政府负担,降低了医药费用,合理利用了医疗资源,实现了参保群众、政府、医院和保险公司四方共赢的新局面。

不断提高健康保障服务能力

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保险业将继续深入贯彻《医改意见》,服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支持健康保险发展,丰富产品体系,提升服务能力,积极发展医疗执业保险缓解医患矛盾,更好服务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另外,要研究总结保险业参与基本医疗保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稳妥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与医疗服务行业开展多种合作。

该负责人介绍,各保险公司在积极发展健康保险的同时,还加快信息系统建设,推进专业化发展,不断提高健康保障服务能力。

中国人寿全面推广具有实时赔付功能的医保通系统,有效监控医疗行为过程,充分利用医疗数据,大幅简化理赔手续,提升服务品质。同时,该公司已着手启动医疗数据库建设准备工作,梳理重大疾病发生率、住院发病率和疾病发生率等基础数据,逐步建立健康险数据库,开发定价软件,逐步提高健康险定价水平。平安健康制定包括医网、药网和信息网的三网战略,推进业务模式创新,控制风险、提升健康保险服务水平。

保险知识汇总,新医改:商业医疗险不可或缺


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对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逐步提高。逐步扩大和提高门诊费用报销范围和比例。

错误观点:新医改之后,有一些消费者认为,自己获得的保障更全面了,商业医疗保险中的住院费用报销型产品的用处就不大,因此认为不需要再投保了。

太平人寿资深理财师刘国琴向记者解释,新医改实行后,将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提高了,但还是设定了封顶额度。对于一些患病的人来说,仍然需要自己承担一部分医疗费用,如一些高额的自费药品都不在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内。鼓励消费者投保商业医疗保险,就是为了转嫁这些自费风险。“旧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规定,一般在门诊给付方面,限定在2000元至2万元之间,规定报销额度最高为50%;而住院医疗给付方面,一般限定在1300元至7万元之间,报销比例在85%至95%之间,其间进行了多次调整。而对于罹患重大疾病的癌症和需要进行肾透析的,增加一个10万元的报销额度。在实行新医改之后,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加大了,消费者在投保商业住院费用报销型保险产品时,可以适当降低保额,减少保费支出。一般来说,每年交纳四五百元的保费,就可以获得万元以上的保额,保障已经很全面。”

乔善波表示,商业医疗保险不像普通寿险产品,保障期限可以达到二三十年,医疗险一般都是一年期的。这些产品大都是保险公司根据当时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设计出来的,现在新的医改方案出台后,随着保障范围提高,保险公司也会做相应的调整,我们会根据新的医改方案,增加保障内容或者提高保障水平。另外,也会根据新的政策内容开发一些新的、形式多样的、满足多层次需求的健康保险。

更注重一次性领取的重大疾病险

将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错误观点:新医改方案全面实施之后,医保封顶线将进一步提高,有消费者认为,商业医疗中的重疾险似乎不那么重要了,即使投保,保额也可以降低一些。

乔善波表示,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保障的是最基本的那一部分。一些重大的疾病或者用药,没有纳入到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中。“坦率地讲,重大疾病的保障多数还是要靠商业医疗保险来实现”。

事实上,重大疾病保险也是消费者最需要投保的,重疾险保障范围比较广,据记者了解,多家保险公司都预计调整重大疾病保险的保障范围,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目前,保险公司重疾险产品的保障范围必须包括25种疾病中发生率最高的6种疾病。

保险知识汇总,对于医改的讨论


昨日下午,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委员,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上午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分组讨论。多位委员认为,报告中医改内容“篇幅大”、“内容实在”。同时也指出,报告“对基层医务人员待遇问题强调不足”。来自各界的专家也结合各自专长,对医疗、社保、三农等问题进行了分类解读。

已是两届全国政协委员的民盟江苏省副主委、南京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黄峻表示,这次对医疗工作的阐述是历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最多的一次,谈得也相对具体,基本覆盖了医疗事业的各个方面。黄峻指出,近二十年来,以基本水平衡量,中国民众在看病支出中,个人的支付比例在增高。他希望能不断提高医疗报销的比例,并尽快使未纳入医疗保障的人群全部纳入医保范围。

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史大卓委员认为:“与教育相比,报告对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待遇问题强调不足,这关系到基层医生队伍建设的问题”。

关键词:医改

报告摘要

【基本医保】: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将全国城乡居民分别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范围,三年内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

【基本药物制度】:今年要统一制定和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出台基本药物生产、流通、定价、使用和医保报销政策,减轻群众看病就医基本用药费用负担。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各地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有效形式。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医疗服务由利益相关方参与协商的定价机制,建立由有关机构、群众代表和专家参与的质量监管和评价制度。

【投入8500亿元】:今后三年各级政府拟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3318亿元,以保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事关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我们要加强领导、精心设计、认真组织,积极稳妥地推进,切实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报告解读

解读嘉宾:于明德(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

医改试点将引入市场机制

于明德表示,报告提到的“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医疗服务由利益相关方参与协商的定价机制,建立由有关机构、群众代表和专家参与的质量监管和评价制度”,意味着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将引入市场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前段话体现市场机制原则,后段话体现外部监督机制。在医疗服务定价方面,将主要由医院、医保机构、生产供应商这三大“利益相关方”参与博弈。引入市场机制,让三大利益相关方进行博弈,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最终得益的将是患者。

与之对应建立起的外部监督机制,是“由有关机构、群众代表和专家参与的质量监管和评价制度”,这样就不能自己评价自己了,得由“外人”来评价自己,这将具备很强的监督作用。

解读嘉宾:顾昕(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换汤不换药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医改部分与年前出台的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类似,他建议主管部门对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改制方面能更进一步出台细则,真正做到与现行制度有更大的改进。

报告中说今后三年中央财政将拿出3300亿资金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剩余5200亿元将由各级政府分担。顾昕认为这8500亿资金说白了是投给新医改的,还不是投给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等具体事务的,虽然并未看到中央和地方的具体保障制度出来,但相信这些钱地方政府会支付应当承担的资金。

此外,新医改方案中所提的基本药物制度与现行的有关制度没有本质上的变化,是“换汤不换药”。如果医院以药养医机制不改,继续通过招标来完成采购,一定会走回到原来医院只卖贵药的老路上来。

报告中提出“将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顾昕认为目前医疗技术服务价格确实过低了,比理发还低,应该给予一定程度的提高。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40%,如果将药品加成的20%降下去,势必要从医疗技术服务上提高20%,这个不难解决。现在,百姓拿医院处方去社会药房买药已经实现,但很多时候住院患者必须在医院药房买药。如果推行医院药品“零差价”,实际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零差价,而是将“冤大头”从老百姓转给政府财政了,这样很可能造成更大的药品费用浪费。

关键词:社保

报告摘要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定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要覆盖全国10%左右的县(市)。

【扩大社保覆盖范围】:重点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灵活就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参保工作。农村低保要做到应保尽保。

【提高社保待遇】:今明两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每年增长10%左右。继续提高失业保险金和工伤保险金标准。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保障水平,提高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增加社保基金】:中央财政拟投入社会保障资金2930亿元,比上年预计数增加439亿元,增长17.6%。地方财政也要加大投入。

报告解读

解读嘉宾:唐钧(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

439亿怎么用值得期待

唐钧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最大的亮点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要覆盖全国10%左右的县(市)。这个如果能参照北京的做法,这就很有意义。但是可能从财政上来说,可能西部和边远地区还是有一定困难,这就需要中央财政进行支持,试点这个提法很好,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很好的方向。他表示,多渠道增加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体现了对社保的重视,但是这439亿如何使用,还很值得期待。

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失业会增加,而企业和人对保险的缴费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所以政府加大投入是应该的。

除了财政继续投入,如何保证社保账户的稳定运行?唐钧表示,社保账户目前的缺口已经很大,前两年已经达到了800亿元,估计现在可能超过1000亿元,估计2930亿元会在这方面有投入,但不知道会投入多少。

报告中提到,社保覆盖范围要扩大。唐钧表示这样的覆盖范围过去也提到过。但覆盖面里头还有很多具体的东西需要注意,尤其是农民工,虽然现在出台了两个办法,但是给人的印象是加大了缴费的硬性要求,但是却在领取保险的时候设置了种种障碍,比如十年、十五年,这就有点像保险公司。因为农民工有一个特点,就是流动性,但是按照新办法来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对办事机构是有利的,但是对农民工就存在问题。

关键词:三农

报告摘要

【新扶贫标准】:将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新标准提高到人均1196元。

【增逾千亿投入】:今年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7161亿元,比上年增加1206亿元。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投入,取消县及县以下相关资金配套要求。

【大幅提高最低收购价】: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适时启动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增加粮食、棉花、食用植物油和猪肉储备,加强农产品市场调控。

【增加农业补贴】:中央财政拟安排补贴资金1230亿元,比上年增加200亿元。继续增加粮食直补。中央财政拟安排资金130亿元,比上年增加90亿元。根据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和农作物播种面积,及时增加农资综合补贴。

报告解读

解读嘉宾:李昌平(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著名三农问题专家)

中国农业进入高补贴时代

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很多三农问题,李昌平认为报告关于三农方面的标准,跟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议的调子是一致的。与以前略有不同的是:今年三农的支出是1200亿,总的支出已经超过了7000亿。这是一个信号,中国的农业已经进入了高补贴的时代。今后再给农民的补贴,一定是2000亿、3000亿的增长。

报告中正式把化解农村债务提到日程上面来了。这透出一个信息,要想建一个好的基层的服务型的政府,不化解农村的债务,是不可能的。这表明我们想建立一个服务型的政府。先把基层政府的包袱化解掉。要想把三农资金落实,必须要把债务弄掉。报告里提出要深化农村的改革,而且是综合改革。之所以要这样提,是因为这次是农村综合改革,透露出来的信息是要扩大地方的权利。

报告中强调一定要守住18亿亩红线。如果仅仅只把土地的问题和粮食、口粮挂钩,不需要18亿亩,要解决中国的口粮问题,10亿亩就够了。但是问题是吃的不仅是口粮,还要吃鱼、要吃肉。现在搞城市化、搞新农村建设,要转移几亿农民到城市里面来,不是浪费土地,是可以节约出土地。所以农民转化为市民,可以抬高红线,我们至少可以节约出两亿亩土地。

李昌平表示,中国要想守住18亿亩红线,有很多事情要解决。首先一定要废除征地制度,建立农转非制度;其次,要依法落实土地的所有权;另外,政府要守法、财税体制要改革。

卫生局,格尔木市进医改政策惠民便民


今年以来,格尔木市卫生局以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稳步实施,以医保、医疗、医药“三轮驱动”推进医改政策惠民便民。

格尔木市卫生局探索建立职工医保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完善城乡居民医保大病医疗保险政策,同步将民政大病二次救助纳入医保平台实行病人出院一站式服务。巩固委托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城乡居民医保业务改革试点成果等,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继续保持每人每年540元。同时,该市卫生局稳步扩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鼓励引导各医疗机构、社会办医疗机构优先配备、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完善药品价格公示制度等,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巩固药品及一般医用耗材零加成改革成果,药品价格下降49.55%,一般医用耗材降价15%,累计让利群众近1780万元。此外,该市卫生局在免费为市民提供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推行“先住院后结算”服务模式,完善无节假日门诊等20项便民惠民措施方面,为群众就医提供了便捷,患者医疗负担明显减轻。

保险知识,新医改后重大疾病险尤为重要


今年四月初备受关注的新医改方案正式公布,从方案内容来看,尽管新医改方案降低了普通市民医药费的自付比例,但商业保险的作用并不会因此而削弱。

由于我国现阶段实施的医保改革措施,只是建立在一个“低保障,广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上,解决的只是基本保险,注重的也只是医疗费用的报销。但是,一个人患病会产生几方面的费用。首先,是治疗诊断费、专家挂号费;其次,住院费(这部分目前看来较长时间是只升不降);第三,发生重大疾病后的治疗费、手术费、看护费、护理费;第四,因病不能工作失去收入来源的费用等。这些费用合计起来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而目前的新医改方案无法填补这部分费用,目前只能靠商业保险来补充。

商业保险与医保相比较,形式和种类更趋多样化,选择面更宽(如:储蓄给付型、费用报销型、补偿补贴型等)。这些商业保险缴费灵活、自由,其作用不会因社保的增强而削弱。另一方面,新医改方案实施后,可能一些市民选择去社区就诊。这样,也许可以降低一些费用。在西方许多国家,“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手术在医院,护理在社区。”已成医疗惯例。在一些发达国家基层卫生机构就诊率达80%以上。

从与新医改方案的配合来看,在商业保险的各个相关险种中,重大疾病保险商品显得尤为重要。这主要是由于社保属于事后报销型,而“重疾险”一般只要医院确诊,合同约定重大疾病即可赔付。对于被保险人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急用的现金”。其次,重大疾病保险金相对会比较高,这为被保险人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从而赢得更佳的治疗效果提供了可贵的经济基础。

经过上述现状分析,笔者以为,在您享受国家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同时,不要忘了为自己或家人购买一份商业保险(尤其是重大疾病保险)作为补充。需知,当一个人身患重疾花了一大笔可观的现金时,即使把病暂时治好了,但未来的生活能获得象以前一样的品质保障吗?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纷纷推出措施,推进医改


9月起,列入国家级试点县(市)的石狮市、晋江市,列入省级试点的惠安县,将启动我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这批改革试点单位将致力于建立公立级医院运行新机制,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力求使城乡居民在看病就医、健康保障上享受到更多改革红利。目前,改革试点县纷纷推出措施,推进医改。(陈炜卿)

石狮已组建医疗联合体

石狮市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重在推行新的管理、运行、补偿、监管和协作机制,推进医院精细化管理。目前,已组建了由石狮市医院与湖滨、凤里、灵秀、宝盖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石狮市医院医疗联合体,着力完善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全域医疗服务体系。

实行卫技人员自主招聘,今年已招聘36名技术人员。实施医院服务流程改造,把患者等候检查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

出台新农合复合支付方式改革试行方案,对高血压、糖尿病、剖腹产、小儿支气管肺炎和小儿斜疝5个住院病种实行总额预付下单病种付费,对高血压、糖尿病、重症尿毒症透析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9个门诊特殊病种实行按病种定额付费与按人头结算相结合的复合支付,将省新农合特殊病种门诊指导意见内的27个病种全部列入补偿范围,并新增甲状腺功能减低、慢性肾功能不全和风湿性关节炎三个病种,使补偿病种例数达到全省最多。

下半年,石狮市将建立集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等功能为一体的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覆盖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并以此为基础,全面监管公立医院财务运行、医疗质量控制等。启动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涵盖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家乡镇卫生院。探索实施机构负责人聘任制、年薪制和年度目标责任制,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晋江设立“新晋江人”定点医院

晋江市将于9月1日起在晋江市医院、中医院、安海医院、妇幼保健院等4家市直医疗机构全面启动综合改革。将建立政府投入长效机制,每年投入专项设备经费不少于3000万元;试行院长选聘制和年薪制,组建市直公立医院卫生信息数据中心,构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将实行综合绩效考核,提高医务人员待遇,设立实用型医学科研奖励基金,选派技术骨干到台湾知名医院进修培训和学习深造。引进社会资本,加快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晋江产业园、康复医院建设。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建立市病理诊断中心。实施按病种(组)定额付费管理,拓展新农合大病商业补充保险。设立“新晋江人”定点医院,推行门诊平价套餐。试行特殊人群住院“先诊疗、后结算”制度。

惠安引进第三方评估机制

惠安县将以县医院为试点启动改革,县医院力争在三年内达到三级乙等水平,并探索建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加快推进按病种、按人头付费等复合式的医保付费方式改革,利用信息化手段,逐步健全医保、新农合对医务人员用药、检查等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督。引进第三方评估机制,实行院长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问责制。设立“学科带头人”和“骨干医生”,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2万元的专项补助;开展“十佳医务人员”评选活动;扶持薄弱科室(如儿科、感染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院前急救)发展,给予每人每年0.5万元—1万元的岗位补助。

公立医院,卫生部: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为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促进公立医院在改革发展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在总结各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现就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改革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提出以下意见。

一、坚持推进预约诊疗服务

(一)继续推动在公立三级医院实行预约诊疗,稳步向二级医院扩展。探索门诊和出院病人复诊实行中长期预约,有条件的地方试行门诊24小时挂号和预约服务。

(二)制定统一的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规范,把预约诊疗与病案管理和医疗保障制度有效衔接,不断提高患者预约就诊的比例。探索建立以城市或全省(区、市)为单位的预约平台,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同时,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三)制定改善门诊服务、方便患者就医的绩效考评和分配政策,鼓励医务人员积极从事晚间门诊和节假日门诊。

(四)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基层医院建立分工协作关系,做好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医院间的预约转诊服务。

二、优化门诊流程,增加便民措施

(一)修订完善门诊管理制度,保障医务人员按照既定安排出诊。加强门诊信息公开和咨询服务,帮助患者预约诊疗和准确挂号,提高患者有效就诊率。

(二)探索医务调度管理制度改革,妥善安排医疗资源,根据就诊病人数量和峰谷及时调配。做好门诊和辅助科室之间的流程控制和衔接,加强门诊各科室之间的协调配合。

(三)优化门诊布局结构,合理安排患者就诊过程,增加便民措施,减少就医等待,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三、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一)合理安排急诊力量,配备经过专业培训、胜任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标化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

(二)落实首诊负责制,与120建立联动协调制度,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建立急诊、急救转介服务制度。

(三)加强和改进执行急诊分区救治、绿色通道进入住院救治和手术救治。改善急诊“绿色通道”,建立创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密切科室间协作,确保患者获得连续医疗服务。

(四)加强急诊检诊、分诊,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修订完善急诊标准,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

(五)对全体医师、护士进行急救技术操作规程的全员培训,实行定期培训、合格上岗制度。

四、改善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

(一)修订患者转院、转科工作制度,修订入院、出院服务管理制度和标准,改善入院、出院服务流程,方便患者。

(二)为患者办理入院、出院手续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帮助。做好入院、出院患者的指示、引导工作,入、出院事项实行门诊交代或床边交代。急诊入院患者实行病人由急诊科诊疗过渡入院或直接进入科室抢救与办理入院同步方式。

(三)加强转诊、转科患者的交接,及时传递患者相关信息,为患者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对于转科病员要做到内部精细化管理。

(四)对转院、住院诊疗提供预约,逐步实现转院诊疗服务从床边到床边,从社区到床边的标准化连续服务。做好入出院手续办理及结算时间预约安排,避免病人等候。

(五)加强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和重要患者随访预约管理,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对出院后医疗、护理及康复措施的知晓度。

五、改革医疗收费服务管理与医保结算服务管理

(一)改革公立医院收费服务管理,减少患者医药费用预付,方便参保参合患者就医。

(二)与医疗保障管理机构协作配合,探索实施总额预付、单病种付费(收费),与预约诊疗措施相结合,识别患者医保身份,逐步实现患者先诊疗后结算。

(三)逐步推行持卡就诊实时结算,患者在定点医院就诊发生的医疗费用,除个人应缴的部分外,其余均由医疗机构和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和各种结算制度、经办机构直接进行结算。

六、规范临床护理服务,实施整体护理模式

(一)落实护理人员配置标准,健全护理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二)提供与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相适应的护理服务,确保基础护理与分级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三)注重人文关怀,实施整体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精神等多方面需求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减少并逐步取消患者家属陪护。

(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认真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七、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服务绩效

(一)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切入点,优化医疗服务系统与流程。

(二)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合理配置和利用医疗资源,逐一解决影响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各个瓶颈环节,减少患者预约检查、院内会诊、检查结果等方面的等候时间。

(三)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流程管理和科室合作,有效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为患者提供便捷、满意的医疗服务。

(四)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探索单病种质量控制和单病种付费改革,推动医院提高绩效。

八、落实患者安全目标,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一)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开展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支持中国医院协会在全国各医院开展年度患者安全目标活动。落实患者安全目标,保护患者、医务人员及其他来院人员安全。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和术式错误。

(三)落实临床药师制和处方点评制度,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四)改善医务人员沟通,正确、有效执行医嘱。落实医院感染控制和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防范医疗安全事件的发生。

九、开展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有效减轻患者负担

(一)选择常见恶性肿瘤、肾功能衰竭、小儿白血病、先心病等发病率高、疾病负担重、社会影响大的重大疾病,借鉴发达国家的肿瘤诊治经验,立足我国国情,制定符合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医疗保障和基本药物供应原则的规范化诊疗指南,开展重大疾病的规范化诊疗试点工作。

(二)探索基于规范化诊疗的单病种支付与收费办法,控制医疗费用,有效减轻重大疾病患者医药费用负担。

(三)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逐步建立病理远程诊断和会诊系统,逐步解决县医院病理诊断问题,保障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的基础质量。

十、加强投诉管理,积极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一)加强医患沟通,防范医疗纠纷。实行医疗工作“首诉负责制”,设立或指定专门部门统一接受、处理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及时处理并答复投诉人。

(二)根据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开展医疗服务的持续改进。

(三)积极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工作,完善“大调解”,与司法、医疗责任保险等部门紧密配合,在县(市、区)设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培训专职人民调解员。

(四)组织公立医院统一加入医疗责任保险,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把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减轻群众经济负担纳入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完善政策制度,对医院的工作制度进行清理,做好废、改、立工作。要教育医务人员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技术标准,搭建统一平台,为做好各项工作打好基础。有关工作进展情况请及时报我部医疗服务监管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