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保险知识,保险理财 让生活更美好

2020-11-04
保险规划生活 生活保险规划 人寿保险规划生活

初谈保险理财

说到保险,人们首先能想到的就是为家人和自己买的寿险、疾病险和意外险等保险产品;说到理财,人们可能会联想到股票、基金、债券、外汇和黄金等。但结合最近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股市低迷表现,大家不难发现好的投资渠道似乎越来越窄,更别提抵御通胀和赚取收益了。其实,我们大可不必被思维束缚,将理财的概念只局限在权益性投资等方面,保险理财的方式不仅可以使自己得到保障,也能起到抵御负利率和抗通胀的作用。

购买保险这种理财方式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像一些人购买的保障型保险产品如寿险、财产险、责任保险等都可以使投保人得到各自应有的保障,不必在危机时刻因为没有保险而无力负担各种费用而背上沉重的包袱。这种购买保险的方式其实也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理财方式,因为这些方面的保障实质上也是对自身的一种投资,保险理财比起股市、债市以及汇市等方向的投资不仅能够得到保障,而且关键时刻发挥的作用是其他理财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另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保险理财产品的不断创新,像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以及万能险等不但具有传统保险的保障功能,而且还可以为投保人创造类似权益性投资的额外收益。不少理财人士感叹,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在资产配置中有意增加保险所占的比例,保险理财方式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保险理财注意事项

了解了保险理财这种资产配置方式,很多人可能就想要购买一些保险来理财了。那么,保险理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让我们一起关注以下吧。

第一,作为投资者,一定要认真学习,把保险的相关知识搞懂,一知半解可能会错误理解保险产品的含义和功能,无法达到既定理财目标。如分红险投资和保障功能哪个是主要的需看具体的保险协议,保障为主分红为辅的分红险肯定是侧重给投保人意外灾难保障,收益则相对弱化,只是附带而已;而投资型分红险则是收益率可能会比较高,而保障功能相对弱化,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分红,其投资性质决定了会有风险伴随。

第二,保险理财与其他理财方式相比有自身的特点,我们不能以其他理财方式的收益率等指标来衡量,别忘了保险还为你提供了股票、基金等没有的保障。

延伸阅读

社保,要想生活更美好 社保商保少不了


据机构调查显示,消费者对商业保险有一定的认识,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接近60%的消费者愿意购买商业保险。消费者最重视的是医疗保险,在未来购买可能性中位列第一,占59%。消费者购买保险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保障医疗和家庭生活,分别占68%和51%。在重大疾病保额的选择方面,选择30万元以上的消费者占30.9%,占比最高。这说明不少消费者已意识到现代治疗重大疾病的费用日趋高昂,需提前规划和筹备。

不过从整体上看,消费者商业保险的购买率还较低,已购商业保险占比仅33%。从保费支出看,总体同样较低,年保费支出在家庭年收入中占比10%以下的为76.83%。在消费者未来愿意支出的年保费金额调查中,愿意支出年保费在5000元~10000元和1万至3万元的消费者分别占15%和11%。但是也有部分消费者认为已经拥有社保,商保好像就不太着急了,可以缓一缓。社保是最基本的保障,商业保险是社保的补充人生保险=社会保险+商业保险。

社保的医保是国家的福利制度

社会医疗保险是“保而不包”,生病住院并不能全额报销,有起付线、有共付段,有封顶线和重大疾病支付比例以及用药和检查支付范围。医保虽然有缴费低、享有时间持久的优点,但也存在诸多限制,如参与人员有限制,报销数额和报销范围有限制等。

同一地区按统一标准享受待遇同样的准入条件,收费标准相同,享受的待遇也相同,不存在高低差别。住院费用按比例报销:如果连续几年不生病个人账户资金可以累计滚存。

不少费用需要自己掏腰包医保报销中,首先要减去门槛费用,各医保定点医院的门槛费根据医院级别不同各有差别,从900~500元不等。当然,赔付比例随缴费年限有些变化,从65%~80%不等。商业医疗保险是医保的有利补充,一般(总费用-社保已报-自费药)*90%,这样报销下来基本能解决我们的医疗住院费用。

商业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

商业医疗保险对医保个人自费部分和超过封顶线以上的部分医疗费用给予补充。社保对基本医疗项目的检查、治疗、用药都有限制,如某些先进的治疗技术和药品、某些特需治疗的疾病则需职工自付费用,这就需要商业医疗保险来满足特殊的医疗保障的需要。

商业医疗保险能有效补充社保不能报销的绝大部分,真正有效减少损失。特别是对于重大疾病,商业重疾险在被保险人确诊为重疾时,马上可以领取一笔重大疾病医疗金,可及时治疗,是对医保的有效补充;商业医疗报销是(总费用-社保已报-自费药)*90%,这样报销下来基本能解决医疗住院费用。

由此可见,社保对人们的生活固然重要,但商保更是少不了,它是社保的补充剂。二者只有配合相辅相成才能使人们的生活再无后顾之忧。因此人们在选择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做最明智的举措。

保险知识,理财 让您更有尊严


在很多人看来,理财是非常深奥复杂的财务问题,却不知道自已平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在理财。理财不仅仅是开源节流,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态度与思维方式,从普通意义上来讲就是我们一生的有计划的现金管理规划,运用“时间就是金钱”的增值法则有效地达到财务自由的人生目标,它最枋心的理念就是“始终有尊严地活着。”

然而,仅仅从财务角度对理财进行阐述并不完整,因为理财作为一种维系大众民生和家庭幸福的生活方式,承载着巨大的家庭和社会责任。从社会学的角度全新审视理财成为我们新时代的必修课。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的财富状态和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50-70年代的“缺富”阶段,这个阶段的财富处于严重缺失的状态;20世纪80-90年代的创富阶段,此时全国上下投入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并创造了巨额的财富;21世纪初的理财阶段,普通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了,生活质理得到进一步改善,但也面临着原来由国家统包的一系列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改变为由国家和个人共同担负甚至全由个人承担所带来的新问题,此时理财成了个人和家庭的必然选择,也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理财或不完善理财的个人和家庭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体系中将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这些家庭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福利系统造成压力。而积极理财的个人和家庭则会充分享受到理财富增长的快乐,不仅养儿育女轻松自然,退休养老也保障十足。

保险知识汇总,让老年人生活有保障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我省早于全国4年在1996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全省60岁以上的老人有631万,占总人口的14.68%,并且以年均3.2%的速度在递增。人口迅速老化,使养老供求呈现严重失衡,社会化养老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形势的必然发展方向。

为此,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到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成都、大连、沈阳等地13家养老机构和社区服务站,进行了调研和考察;2月10日,又与部分专家学者座谈,研讨应对“白发浪潮”的对策措施。

养老服务的主要问题

对养老服务的必要性、迫切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社会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众多矛盾,普遍认识不足,没有把养老服务事业提高到反映一个社会文明进步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持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更多的地方没有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养老机构功能不全,养老服务事业有待进一步发展。目前我省公办福利院大多面向城镇“三无”老人和农村“五保”老人,服务主体单一。民办养老机构能够提供全护理、半护理的床位只占床位总量的10%左右。少数民办、高档、具康复功能的养老机构,由于建设和运转成本太高而举步维艰,难有发展。

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优惠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调研发现,供暖与民用同价政策,仅有沈阳、大连和阜新3个城市得到落实;用地、用水、燃气、有线电视和电信等方面的政策普遍未得到很好落实;床位补贴,全省仅有鞍山、沈阳、大连3个市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

供需矛盾突出,资金投入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我省还没把养老事业真正列入政府的公共财政预算之中,政府投入仅限于福利彩票公益金的提成和发改委的专项资金。

职业化、专业化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省大多数养老机构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特别是护理员,大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下岗工人或无业人员,普遍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偏大、受过专业化教育的较少。

养老与医疗脱节,老年用品短缺。目前我省养老机构的内设医务室,大部分不是省、市医保试点单位,老人生病治疗必须自费垫付,极不方便。老年用品极度短缺,鲜有专为老年人服务的专柜或市场,很难见到老年人专用的生活用具,养老产业发展亟待加快。

委员献策社会化养老

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认识。把发展养老服务业作为关注民生、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带动相关产业、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促进养老服务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建立并完善养老服务业的投入机制。应将养老服务项目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逐年自然增长;提高福利公益金的投入比例;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重点对象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引导社会力量积极投资加盟养老服务业。

健全支持养老服务的政策体系,推进多元化投资主体建设养老设施。应积极推进公办养老院改革,政府财政补贴逐步由补贴机构转为补到享受养老待遇的老人头上,实现公办、民办机构在一个起跑线上竞争。探索“公办民营”形式,加大对民办机构的扶持力度。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和外资等社会力量投资新建、改扩建或捐助养老服务机构。继续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政策性支持,坚决落实已出台的优惠政策,完善、落实各种建设、运营等补贴政策。

以不同模式为社会养老提供多层次服务。应推广大连市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小型家庭式养老院、货币化养老、托老所、互动式异地养老、养老助教、中外合资合作养老、暖巢管家、信息化养老等多种养老模式,发展经济型、普通型、高档型、豪华型、混合型养老机构;推广沈阳等市在社区建立日间照料站的经验;继续扩大、提高为困难老人发放养老服务券的范围和水平;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逐步推广“一键通”服务。

加强服务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

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于书今告诉记者,围绕社会化养老问题进行的调研目前仍在继续,一些专家学者已经参与其中,在对相关问题进行分解和深入研究后,省政协将与省发改委、财政厅、民政厅、教育厅、国土资源厅等有关部门协商讨论,围绕如何落实具体政策措施问题建言献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