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高净值人群通过保险实现“财富传承”

2020-03-31
保险财富传承与规划 如何通过保险规划人生 保险规划能传承吗
高净值人群,指的是一般指资产净值在600万人民币(100万美元)资产以上的个人,他们也是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等可投资资产较高的社会群体。在高净值人群对财富的管理上,保险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高净值人群财富管理工具中,保险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仅次于现金与存款、银行理财、股票以及地产投资,成为越来越多高净值人群的选择。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高净值人群规模不断扩大。他们的财富观念开始发生转变,在实现财富保值和增值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开始考虑“财富传承”与“财富保全”。而保险在这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身价保障、资产隔离、定向传承、尊贵医疗、品质养老等,都为高净值人群所关注。

今年7月份福布斯推出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现金、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占据着高净值人群财富管理工具的第一梯队,股票及投资性房地产成为第二梯队,而保险产品紧随其后,成为排名第五的财富管理工具,其中有33%的受访高净值人群已运用保险作为财富管理工具,远超信托、黄金等贵金属风险投资工具。可见,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将保险作为财富管理工具。

古人云:富不过三代。这是很多有钱人的心结。如何把自己辛苦一生积累的财富安全、有效地传承给下一代是大多数富人的心声。

“如果富二代、富三代没有持续获得财富的才能,同时又没有能力掌管巨额财富,那么如何防止巨额家财快速消失,并且保障下一代的基本生活是很多富人考虑的问题。”太平人寿财富专家杜鑫瑞告诉笔者,通过保险的安排,就可以专款专用,而且是按时间分次领取,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挥霍。当然富二代是一个勤奋上进的接班人,这笔钱也可以帮助他扩大事业。

基于这种市场需求,太平人寿日前推出的理财型保险产品“太平盛世连年终身年金保险(分红型)”,对于富人选择财富传承是不错的选择。这款产品65岁之前在投保的前十年每年领取保额的10%,第二个10年领取20%,65岁之后则领取30%直至终身。此外,如果将返还的“生存金”转入太平人寿“财富金账户”,还可以实现资产的增值,有利于家庭财富的世代传承。

财富的安全“保护神”

面对剧烈的资本市场波动,福布斯报告指出,中国高净值人群仍呈现出稳健的风险偏好,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为获取巨额收益而承担高风险。超过六成的高净值人群认为“现有资产的安全”是他们最为关心的财富目标,而保险中长期的投资特点能够满足他们收益稳健增长的需求。

当然对于高净值人群来说,除了可以保护财富不缩水,选择理财保险有一个原因还可以在公司经营困难甚至破产时,能够维持家庭的基本生存。

近年来,企业经营不善而导致破产的消息不绝于耳,很多家庭的生活一夜之间跌入谷底,不仅失去了令人羡慕的收入和地位,连基本生活也无法得到保证。因此,企业家要尽早做好财务规划,提早将照顾家庭的资产隔离出来,保障家庭的财富安全,让生活延续。

《保险法》相关规定指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非法干预保险人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义务,也不得限制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险金的权利。”太平人寿财富专家杨靳平说,大多数企业主非常心动保单的贷款抵押功能。很多跌落谷底的人,在绝望时才发现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伸出橄榄枝,朋友帮忙杯水车薪,只有保险才能帮助他们走出谷底,通过保险保单质押可以获得的资金能让他们“重头再来”,而保障仍然有效。

提示:在调查报告中显出,超六成以上的高净值人群最为关心的财富目标是“现有资产的安全”,有49%的高净值人群愿意通过保险来传承财富,并且有四分之一的高净值人群表示很清楚如何通过寿险实现财富传承,可见寿险对于高净值人群来说的重要性。

相关知识

保险知识汇总 高替代率人群 需抵御意外及重疾


目前影响中国消费者“幸福感提升”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友邦保险发布的“中国主要城市居民保险需求及消费调查”报告显示,长寿和疾病带来的财务风险是影响中国消费者无法获得足够“幸福感”的主要顾虑之一:60%受访者希望退休后主要收入来源为社保基金和个人存款,却又有相同数量的受访者(60%)对自己退休后拥有充足资金维持生活不表乐观,国内居民的实际忧虑与现实投保行为的巨大落差,这无疑警示了国内居民尽管清楚意识到生活中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和自身薄弱的应对能力,却在保障措施上未采取合理的预见与规划。

自2005年起至今,我国已连续六年七次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11年,国家将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140元左右。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企业职工退休金连年上调,但养老金的替代率却在持续下降。

缺口有多大?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个人养老金替代率=退休后的退休金/退休前的工资。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替代率越高,越能保证老年生活的品质,反之,则会影响养老生活。

以国际经验来说,如果退休后的养老金替代率大于70%,即可维持退休前现有的生活水平,如果达到60%~70%,即可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如果低于50%,则生活水平较退休前会有大幅下降。1999年之前,中国企业职工养老金的替代率总体维持在75%以上,但之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到目前已下降至50%以下,而且不同人群养老金替代率的巨大差异也引起了各方广泛关注。

最新媒体报道显示,中国的公务人员及事业单位职工属于养老金高替代率人群,个人养老金替代率大于80%;而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下降至50%以下,属于低替代率人群,而且目前收入越高,未来的养老金替代率越低。据专家估算,目前的收入水平超过平均工资的三倍者,未来的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可能会低于30%。

因此,依靠“广覆盖、低保障”的社会养老保险根本无法实现高品质的养老生活目标。而作为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商业保险有金额确定、收益稳健等特点,可以在社保的基础上帮助参保人员提高未来的养老金替代率,使其颐养天年,为生活幸福感的提升不断添砖加瓦。

针对不同的人群,友邦保险专家给出了如下获取未来生活幸福感的建议。

高替代率人群:需抵御意外及重疾

高替代率人群主要指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就职员工,这部分人群社会养老保障金较为充足,相对而言他们更关注自身健康,以保证自己能有健康的身体安享晚年生活。卫生部之前公布的数据表明,人的一生罹患重大疾病的机会高达72.18%,其中心肌梗塞、恶性肿瘤、脑中风的发病率居前列且逐年上升,治疗费用也在逐年增加,如恶性肿瘤的治疗费用一般在10万~30万。加上现今涨幅不断的CPI,应考虑选择购买重大疾病保险、高额意外险等商业保险作为补充。

低替代率人群:“两手抓”

低替代率人群主要指企业职工,包括白领、金领等,这部分人群的家庭收入主要以工资为主,少有其他稳定来源,而且社会基本养老保障不足。此外,目前的收入越高,未来养老金替代率越低,越难维持退休前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而且,这部分人群同样需要关注意外和重大疾病带来的风险,因此需要及时通过商业保险进行补充。

总体而言,虽然国内的经济发展在过去的20年内几乎完成了发达国家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但是高速增长的经济却与国民理财保障意识的不足仍显现出鲜明对比。在发达市场,通常保障额度需为年收入的10倍才能真正对未来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而友邦保险的数据显示,大部分客户的保障额度都在3倍年收入以内,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国民对未来生活“幸福感”的获取都存在较大的缺口,只有及早规划,才能让未来的生活过得有保障,有质量。

保险知识汇总 高龄人群发病率高 投保需考虑年龄问题


《老年人投保莫张冠李戴》这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读者的兴趣,不少老年读者询问,中老年人什么时候投保寿险比较合适。寿险业内人士介绍,50岁是很多保险的分水岭,50岁投保比49岁投保要多交很多保费,为实现保费的最高价值,应尽量在50岁之前投保。

一位寿险代理销售人员介绍,50岁以上的人群为疾病高发群体,年龄越大,发生意外或生病的可能性越高。为了控制风险,保险公司对不同年龄的投保者都会设计不同的保费标准,一旦年龄进入风险阶段,投保者可能要承担比较高的保费。

通过查询,一款“国寿祥福定期寿险”,同样是20年缴费,最高保额273214元,49岁时投保年交保费5191元,而50岁时投保年缴保费5682元,年龄只差一岁,20年保费总共要却需多缴近1万元。

专家介绍,中老年人投保的时机选择需要统筹规划。50岁之前,消费者自身的收入正处于高峰阶段,能顺利支付保费;而50岁以后再投保,只能尽量选择10年期保费,如果60岁之后还需要缴费,则可能对退休老年人造成负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