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保险知识汇总 购买万能险应避免三个误区

2020-10-29
万能保险的基础知识 保险三个月的规划 保险个险部战略规划

保险专家提醒大家购买万能险应该避免以下三个误区。

误区一:万能险等同银行储蓄

由于有2.5%左右的保底收益,不少投资者将万能险作为储蓄的替代品。但是,储蓄利息的计算基数是进入银行账户的所有本金,而万能险的收益计算基数是保单的账户价值,即个人所缴保费中,扣除初始费、账户管理费等费用以外的资金。保险专家说,由于需要扣除相应的费用,万能险投资前两年的收益并不能保证,如果选择期缴,前5年初始费的扣除比例较高,实际进入投资账户的资金较少,之后扣除比例会逐渐降低。此外,万能险账户复利计息,每月结算的利息进入账户参与投资,因此,通过利滚利,中长期持有万能险收益会更高。

误区二:万能险没有投资风险

“万能险的投资方向主要为大额协议存款、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债,保底收益比较固定;但是,作为一种投资型保险,万能险同样也面临利率上扬、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走低等风险。”重庆保险专家说,尽管万能险能够任意提高或者降低死亡给付金额,但万能险的基本保障主要为身故保障和全残保障,对于意外、医疗、重疾保障,万能险通常不能覆盖。

误区三:所有人都适合购买万能险WWw.bx010.com

“万能险比较适合高收入人群购买,短期投资者、收入水平较低的家庭和老年人都不适合购买万能险。”重庆保险专家说,万能险是一种有很强投资性的保险,在投资最初的3年-5年时间内,实际收益并不能让人满意,甚至会出现亏损。因此,万能险的投资者应具备以下条件:首先,有稳定持续的收入;其次,家庭有富裕资金且没有其他投资意向;最后,对收益回报有中长期准备。

相关阅读

保险知识汇总 万能险真的是万能的吗?


"万能险具有保障和投资功能。一年花几千元保费,不但保险保障有了,另外还有保底收益率,比存款划算。"最近,市民小李手头有3万元闲钱,但面对股市、基市的持续下跌,不敢轻易入场,于是,有朋友向他建议购买万能险产品。

同时,记者也从保险市场了解到,在目前沪市跌破4000点大关、投连险等收益纷纷跳水之时,万能险利率却在悄然上爬;万能险保费收入也已全面超越投连险,人气颇高。

万能险真的可以带来稳定的高收益吗?投保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今天,理财专家就带我们来了解一下。

现状:万能险受追捧

日前,在北京一家银行网点,保险代销人告诉记者:"以往只对股票、基金、投连险感兴趣的投资者,现在不少已开始咨询万能险的购买事宜。主要是因为去年年底以来,股市震荡,不少股票、基金,包括投连险纷纷亏损,投资者倾向于选择相对稳定的理财产品。而万能险利率的普遍上调也无疑为其销售注入了一支兴奋剂。"

据统计,2008年以来,全国各家保险公司的万能险利率都有了不同幅度的上调。其中,结算利率上调幅度最大的为友邦人寿的个人万能寿险产品,其结算利率从2007年12月的3.45%提高至目前的4.00%。另外,自2007年11月起,万能险的保费收入已超越投连险。以保险最为活跃的上海市场为例,2007年11月至今年1月,万能险保费收入从7亿元、7.2亿元增长至9.1亿元。

提醒:万能险不万能

与一般保险产品相比,流动性强、可变现是万能险被屡屡强调的一大优势。通常,保险公司都会允许万能险客户从个人投资账户中支取现金,但必须保留约定的最低金额。同时,支取现金时,投保人还需要向保险公司支付一定的手续费。据了解,不同保险公司的收费政策和标准也不同,如平安、合众的万能险规定,客户每年前两次部分支取不收手续费,之后每次支取,需付20元手续费。

万能险并非真万能,投保不能盲目跟风。理财专家表示,投保要衡量自身经济实力和保障要求,投保前应认真阅读保险条款、产品说明书和建议书,了解该产品到底有什么保障,投资收益如何计算,待全面考虑后再决定。

误区:把万能险当储蓄

现在很多人购买万能险是为了能获得比银行利息高的收益,一些保险代理人为迎合人们的投资心理,在介绍万能险时,总喜欢拿万能险与储蓄进行比较。

其实,万能险产品的投资收益主要由保险公司的投资情况决定,超过最低保证利率以上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其产品说明书或保险利益测算书中,超过最低保证利率以上的测算数字,只是对未来收益的假设,不能作为对未来实际收益的保证。

所以,不能将万能险产品和储蓄简单对比,更不能将万能险产品当做储蓄替代品。

指南:适合长期投资者

万能险是一个中长期的保险产品,由于保险公司多数在投保时会收取一些费用,想依靠万能险短期获利是不合算的。因此,万能险适合长期投资者。有业内人士认为,万能险不适合老人和仅有保障需求的人购买。

究竟什么人适合买万能险呢?专业人士表示,万能险需要较大额、长期地持续缴费。因此,购买者最好具备四项条件:第一,要有稳定持续的收入且年收入两万元以上;第二,有一笔富裕资金且长期内没有其他投资意向;第三,有一定的投资和风险承受意识,但又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进行其他投资;第四,对万能险产品的投资回报有中长期(至少5年以上)准备。专家建议,在拥有了充足的传统寿险基础上,若还有剩余资金,且懒得打理,可考虑万能险。

保险知识汇总 购买少儿保险 三个原则需记牢


保险专家建议,新降生的宝宝或学龄前儿童挑选保险时,除应注意保障要尽量全面外,还应遵守以下三点原则。

1.投保顺序:先大人,后小孩。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是家庭经济支柱,只有保障了家长的健康和稳定的经济收入,孩子的保障才不是空谈。每年为孩子交纳的保费不宜超过家长的保费,如果不能兼顾,应以大人为主。

夫妻双方购买适当保险后,还有经济实力,应首先为孩子考虑购买医疗费用类和意外伤害保险。如果经济允许,还可以考虑投保储蓄型险种、教育金储蓄类险种等。为子女购买养老金型险种应该是最后考虑的,当然越早买,成本越低。

2.缴费期间:不必太长。

家长给孩子购买的保险产品的缴费期可以集中在孩子未成年之前,在他长大成人之后,可选择自己合适的险种为自己投保。

3.保障期限:可相对长。

少儿险的保险额度不一定很高,但应该忠实地伴随着孩子度过每一个成长中的关键阶段。

中国保监会规定: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人身险保额不得超过5万元人民币(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不得超过10万)。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家长,孩子的保额并不需要投保那么高,科学的方法是给孩子购买一些意外险、医疗险、少儿重大疾病保险、教育金即可,当孩子出生后,绝大多数的父母都会帮孩子选购保险。很多父母都会在代理人的推荐下为孩子买终身的保险,这其实是个很大的误区。父母只要管到宝宝25岁就可以了,他们长大后自己会买的,父母不用再去操这份心,去考虑他们的终身。

保险知识汇总 投保重疾险避免三误区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把重大疾病保险(即重疾险)作为自己购买保险的首选险种之一,专家建议,消费者在投保时,应根据自己的险种,避免以下误区:

误区一,保障范围越广越好。目前市场上的重疾险保障疾病种类从7种到40种不等,对于具体的投保人,投保重疾险并非保险责任的范围越广越好,因为有些疾病的发生率几乎为零,或者他们原先购买的意外险中已经能够保障到某些疾病;另外,重疾险保障的病种越多,保费越高。投保时最重要的是考察条款中是否包含了常见的心血管、器官性疾病和老年性疾病,有了这三大类,基本能满足一般投保人的保障需求。

误区二,保障额度越高越好。据统计,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少则七八万元,多则十几万元甚至更高。因此投保时,10万元到20万元的保额较合适,低于10万元保障功能太弱,超过30万元对一般消费者来说也没有必要。当然,每隔三五年,可以根据家庭人员和经济状况的变化作适当调整。

误区三,投保重疾险没有年龄限制。重疾险分为定期重疾险和终身重疾险两种,前者有一定的保障期限,一般到60岁、70岁时保障会终止,但投保人如在保险有效期内未发生任何重大疾病,可获一定金额的返还;后者保障期限为终身,保险有效期直到身故为止,不受年龄限制,满期可获一笔满期给付金。但重疾险的投保保费会随年龄的增加而提高,由于不需承担无限期的保险责任,在相同保障额度下,前者一般为后者保费的30%。因此,年轻人宜选择定期重疾险,而老年人宜选择终身重疾险。

家庭保险规划 四个误区应避免


如今进行家庭保险规划的人群越来越广泛,只是进行家庭保险规划时,应根据家庭所处时期不同,进行具有不同侧重点的规划,这样才能使得保险规划最符合实际需求,但在实际过程中,很多人进行家庭规划时,容易陷入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 寿险只能增加而不能减少

有人认为,既然是阶梯式消费,就应该是爬坡式向上,保险产品只能越选越多,保额也应该逐渐累加。其实不然。随着人生阶段的不断向前,总体而言保险是越买越多了,但具体到每一个险种上并非完全如此。

寿险规划的改变,并不只是意味着保单数量的增加。由于家庭责任、经济收入变化,每一时期需要的保障重点会有所不同。

比如,寿险额度在单身期较少,到家庭成长期和成熟期因家庭负担较重而变得很高,但到了老年会再次降低,因为老人已经不是已成年子女的最主要经济来源了。医疗类产品的变化也不是直线上升的,因为不同时期对具体的健康医疗类产品需求很不一样。年轻时需要的意外医疗保险,到了35岁以后可能更多考虑终身健康保险和终身医疗补贴。

到底是增是减,关键还是看具体的需要。

误区之二 年轻人暂不需买保险

在单身期,也就是保险的“初级消费阶段”,年轻人总是对保险抱着无谓的态度。比如,不少年轻人会说“意外太偶然,应该轮不到我”。

世界这么大,哪有那么多的意外发生,即使有意外发生也不一定轮到自己。很多人都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但意外是突如其来的客观事故,它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什么时候光顾、光顾到谁头上,谁也说不准。也正是因为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及其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年轻的时候才更应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保险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它具有“一人为众、众为一人”的互助特性,尽管意外事故发生给人们带来的是各种各样的灾难,但如果投保了一定保额的意外险,这份保障至少可以使受难者及家属在经济上得到相当的援助,在精神上给予一定程度的安慰。

也有人认为,年轻时买保险不如做投资挣钱。年轻人可以不用购买储蓄性质的保险,但高保障型的产品必须有备无患,只要每年缴纳的保费是在合理的收入比例范围内,它对你的整体投资计划不会有什么影响,相反它还能为风险投资保驾护航。

误区之三 不愿给自己买保险

家庭成长期,财富的积累还起步不久,却又有了家庭和孩子的负累。新买住房要还月供,大宗家居用品尚需添置,到处都是需要用钱的地方。此时此刻,夫妻双方可能在保险上有些“气短”,不愿意给自己买保险增加支出。

有些人觉得“我经济负担比较重,没有闲钱买保险”。周先生今年32岁,上有老下有小,他总说:“我不买保险,家里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没那闲钱,最多给孩子买一份。”

但对于有家庭负担的人而言,保险不是奢侈品,而更像是必需品。没有对自己意外伤害、重大疾病和收入能力的保障,就根本不可能保护好自己的家庭。你宁可在别的地方省出一点来,也要安排好自己的保障。

但是,经济成本毕竟是需要考虑的,所以处在家庭成长期,预算比较拮据的家庭可以选择一些没有现金价值的产品,并根据你的实际需要投保,保费就会比较便宜。

误区之四 成熟之后易走两个极端

到了家庭成熟期,以下两个保险消费的误区比较明显。

一是有些人觉得“有钱可以替代保险”。到了家庭成熟期,家庭财富已经积累到最高点附近,有些人会认为自己已经有能力应付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一切财务困难,尤其对于从未有理赔经历的“有钱人”而言,可能会产生“保险无用论”的想法。

但是,积累财富不容易,为什么要把所有的重任都往自己肩上扛呢?比如一次重病需要10万元,虽然你的财力负担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买了保险,很可能只要1万元就解决了问题,为什么不用保险来留住你的9万元呢?相较针对大多数人的经济风险保障作用,对于有钱的人,保险更有意义的作用还在于保全已拥有的财产。

另一方面,特别看重家庭的人,在家庭成熟期可能还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特别喜欢买保险,认为“保险买得越多越好”。

可是不要忘记,购买越多的保险,同时也就意味着将要缴纳越来越多的保费。一旦自己的收入减少、难以缴纳高额保费的时候,将面临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理性的行为应当是,根据自己的年龄、职业、收入等等实际情况,力所能及地适当购买保险。投保的费用最好是自己收入的10-15%左右为宜。

提示:综上可以看出,很多人进行家庭保险规划时,容易陷入上述四个误区之后,这使得家庭规划后的保险保障极为不足,从而不能为每个家庭成员都提供最好的保障。

规划寿险应注意三个方面


人寿保险可以为人们提供较全面的保障,因此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喜爱,只是很多消费者表示,面对琳琅满目的寿险产品,他们不知该如何选择,对此专家表示,规划寿险可从三方面考虑。

1、交多少。你的保费预算大概是多少。买保险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减少将来不确定事项发生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经济损失,如果你现在支付的保费过重很有可能给现在的生活增加负担,如果在交费期内你不能履行交纳保费的义务,其结果是保险不会保你。一般来说,家庭保费支出不超过家庭收入20%。

2、谁投保。谁是家中主要赚钱的人就要给他买足够的保险,买保险就是保支柱,如果把顺序弄反了,而买给那些所谓最需要保险的人,有事发生对家庭没有什么帮助,还有可能成为经济负担。

3、保什么。你需要哪些保障。成年人家庭责任高,社会及生活压力较大。要偏重于意外,疾病住院以及重疾保障。孩子不同于成年人,高危风险较低,医疗风险较高投保时应该将各种医疗险放在首位,最后考虑教育金婚嫁金等。

提示:综上可以看出,购买人寿保险应从交多少、谁投保和保什么三个方面入手,这样才能给家庭最需要的人购买到最合适的寿险产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