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社保目录保障空缺 健康险企仍有有增长空间

2020-10-21
健康保险知识 保险保障规划基本流程 保险规划有哪些功能

专业健康险公司从最初5家到现在只剩4家,即人保健康、昆仑健康、和谐健康和平安健康。在寿险公司和产险公司健康险业务的直面冲击下,有的专业健康险公司放弃“健康”,而坚守健康主业的专业健康险公司正在寻找发展的突围之路。平安健康险董事长陆敏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平安健康险今年将力争实现保费大幅增长。”

未来健康险公司是否还有增长空间

陆敏:健康险市场确实很难开拓,困难也很多。不过最近几年,健康险公司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实际上医保基本目录以外还有很大的保障空缺,而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以平安健康险业务为例,从2009年到2010年平安健康险的客户几乎全是境外人士,中国消费者基本没有;2011年仍以外籍人士为多;但2012年参保人员主要是中国消费者。这说明,中国人对社保目录外的保障的理解和需求被慢慢激发出来了,目前平安健康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基本每月都在增长。

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系统地规划了社会医疗保障体系,赋予商业健康险更加明确的使命。监管部门也逐步转变对于商业健康险发展成效的评价方式,鼓励健康险公司产品创新,同时为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优惠条件,也给予更多的发展空间。

面临同业竞争,受到中德安联等人寿险业务冲击,平安健康的优势在哪里?

陆敏:平安健康和人保健康、昆仑健康、和谐健康尽管都是专业健康险公司,但市场定位、销售内容不同,走的道路也不同。

平安健康险主要做社保目录以外的保险保障,其他业务都没有涉足,比如团体类企业补充医疗业务、银保业务,其他专业健康险公司销售这些产品,但平安健康险并不涉足这些,而是由平安集团旗下其他公司在做:平安养老公司负责销售企业补充医疗,银保业务则是平安人寿在做,平安健康险主要专注于社保目录外的保障保险。

早年保监会曾鼓励专业健康险公司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每家健康险公司探索的道路都不同。平安健康与南非Discovery健康险路径一样,不仅有保障,还有健康服务,类似于欧美市场专业健康险。通过与南非Discovery集团的合作,我们搭建了适合社保目录外风险相对较大业务的管理、销售平台。

社保目录外仍有保障空缺

中国健康险发展裹足不前的原因是什么?

陆敏: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规模与可挖掘市场潜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也未真正发挥其社会功能。这其中有很多原因,比如政策支持不足、竞争主体多、产品结构单一、盈利模式模糊、健康险领域专业人才匮乏等等因素,都制约了健康险的发展。

以产品为例,市场上健康险产品种类近千种,但主要分为重大疾病定额给付保险、住院医疗费用补偿性保险和住院津贴等几类保险,险种相似度高,缺乏竞争力。由于健康险起步相对较晚,对于健康险的盈利模式、经营思路仍不清晰,尚未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商业运营模式。

相关推荐

健康险新规:长险费率可调整,健康管理空间大


备受市场关注的健康险管理办法修订有了新进展。继2017年原保监会公开征求意见后,近期,银保监会再次下发《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业内二度开征意见。“本轮征求意见稿的下发,对于健康险行业意义重大。”一位保险公司负责人表示,与现行规定相比,征求意见稿在长险费率、健康管理成本等六方面做了重大修订,相应的健康险产品开发设计将随之调整,行业将进入全新的健康险发展时代。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健康险行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特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现行规定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行业发展的需求。经过多轮修订后,征求意见稿将构建与行业未来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系,有利于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长期健康险费率可调整

最受业内关注的是,征求意见稿对长期健康险费率固定的规定进行了修订。征求意见稿指出,保险公司可以在保险产品中约定对长期健康保险产品进行费率调整,并明确注明费率调整的触发条件。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表示,修订后,长期健康险定价将更多考虑患病率、医疗服务价格变动、药品范围和质量、护理成本等因素的变动趋势,平均费率或许会因保险公司自发调整及监管要求而上涨。

对于作出这一调整的原因,王向楠表示,长期健康险的影响因素复杂,当前市场竞争压力大,在现行规定下,保险公司往往只重视短期利益而轻视长期风险,给行业埋下偿付能力隐患,最终可能会损害消费者权益。

上证报从业内获悉,今年9月,监管部门曾在下发《普通型人身保险精算规定(征求意见稿)》时明确,含有保证续保条款及保证费率的产品,在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外,还需要计提保证责任的额外责任准备金。

据知情人士透露,长期健康险正是当前行业最主要的保证续保产品。从两次征求意见稿来看,监管部门已经看到了长期健康险的相关风险隐患,在完善人身险产品监管制度时,使出组合拳,从产品开发和责任准备金两方面,增加保险公司的风险应对能力。

当然,保险公司也不能随意调整费率。征求意见稿明确,长期健康保险产品费率调整应当遵循公平、合理原则,触发条件应当客观且能普遍适用,并重新报送审批或者备案。

健康管理费上限提至20%

对于经营健康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来说,征求意见稿给出的最大“礼包”是:将健康管理服务成本从现行规定的不超过保费的12%提高至不超过20%。

在一位寿险公司高管看来,未来健康险行业的竞争,不再仅仅是健康险产品本身,还包括背后健康管理服务的比拼。现行规定下,保险公司仅能将12%的保费收入用在健康管理服务上,大大限制了保险公司在这方面的施展空间。未来,如果这一比例能提高至20%,意味着将给保险公司的健康管理服务释放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此基础上,征求意见稿还鼓励保险公司在充分保障客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依据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与医疗机构、基本医保部门等进行必要的信息互联和数据共享。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表示,保险公司需要通过“产品+服务”来提高自身价值和提升客户体验,以实现差异化竞争。这项修订,一方面鼓励保险行业通过合作开放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对于规范保险公司与TPA等第三方机构合作也是很有必要的。

保险知识,混搭健康险 实惠有保障


陈先生想要投保一份保险以便将来需要时保险能为自己的健康埋单,但是面对各家保险公司频繁推出的种类繁多的健康险产品,陈先生感觉有点昏了头。

专家建议,消费者不防学着“混搭”:在选择险种时,可根据是否有医保和自己的保费预算,将重大疾病保险和医疗报销型保险或医疗津贴型保险搭配;在投保重大疾病保险时,还可将储蓄型的长期险和消费型的短期险搭配。

三类健康险保障保额各异

在商业保险中,能为消费者生病花销提供补偿的健康险一般包括重大疾病保险、医疗报销型保险及医疗补贴型保险三类险种。

重大疾病保险是针对一些特定的重大疾病而设计的保险。从保障范围来看,只有当被保险人罹患某类特定的疾病时,才能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而从保险金给付来看,其给付多是一次性的,并且一次性的理赔额度通常较大。

医疗报销型保险,即以意外事故或疾病产生医疗费用为给付条件,按约定的比例给付保险金的医疗保险。最常见的是住院医疗费用和手术费用报销型保险,也有一些门急诊费用报销保险。

医疗补贴型保险,即因意外伤害或疾病导致收入中断或减少时,由保险公司提供补偿的收入保障保险。

混搭更实惠

各类健康险的保障侧重和保险金给付特点各有不同,每个人视情况不同所需要的健康险不同,而根据自己的特点将不同的健康险作不同方式的“混搭”,可让健康保障更全面。

首先,应考虑是否已参加社会基本医疗保险。

如果有社保,那么投保商业健康险就是一个补充,使医疗保障更加全面。对于这部分消费者来说,通过个人医保账户和社保统筹部分,通常每年估计大约有70%的医疗费用都可以由社保报销。如果没有参加社保,则需要商业医疗保险来提供全部的医疗保障。

其次要考虑保费预算。一般原则是,每年的医疗保险费是年收入的7%-12%,如果没有社会医疗保障的话,这个比例可以适当提高。

最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社保和预算情况来确定“混搭”的险种。

目前,保险公司推出的重大疾病保险主要包括储蓄型的长期保险和消费型的短期保险。储蓄型长期险每年所缴保费一样,保障时间可长达20年、30年或者终身,消费型短期险的保险期间则通常为1年或5年,可通过不断地续约延长保险期间。

对不同的消费者来说,储蓄型长期险和消费型短期险其实各有优势。消费型重疾险期间较短,在短期的保费开支方面,消费型短期险比较有吸引力。

由于保险期间短,消费型短期险通常是每1年或每5年续保一次,保费随着被保险人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根据公开数据,一般在35岁后,消费型险种在保费方面的优势已不再明显,而过了40岁,消费型重疾险的保费更是迅速增长。投保人如果持续投保消费型重疾险,保险期间没有储蓄型重疾险长,总保费支出却可能高于储蓄型重疾险。

同时,虽然一般消费型重疾险规定,投保人可于每个保险期间届满或之前缴付续保保险费以示续保,但一些保险公司并不承诺一定接受续保,这将使消费者未来可能会面临无保可续的尴尬。

因此,对于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者来说,还是应优先考虑购买储蓄型的长期重疾险。而对于经济承受能力有限的消费者,则可以考虑在不同的年龄段,将两类产品按比例搭配购买。

具体来说,20岁到30岁的消费者,事业处于成长期,消费开支较大,可加大保费低廉的消费型重疾险的比例,甚至可以将该比例控制在95%以上。到35岁后,身体素质开始下降,相对于消费型重疾险,储蓄型重疾险的保费提升比例不高,可逐渐增加储蓄型重疾险的比例。而到了45周岁后,若家庭经济许可,储蓄型重大疾病险的比例应考虑提高到95%以上。

健康险,除了社保之外还应补充终身健康险


现在,国家越来越支持保险行业的发展,不论是从财力物力甚至是人力方面都给予了最大的鼓励,目的就是号召我们老百姓全民购买保险,而现在的情况是医疗养老行业开支大但是实际上也有非常大的缺口,国家养老方面资金紧张,如果能够通过全民购买保险那是会相对减轻一部分的压力。

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日前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业保险的渗透率极低,全国医疗费用由商业健康险承担的比例不到2%,而许多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超过50%。专家认为,随着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公费医疗逐步退出舞台,健康险作为社保的补充,潜在的市场需求巨大,而一些特点鲜明、能提供全面保障服务的细分险种,如终身健康险将成为其中的热门产品。

健康险潜在需求巨大

卫生部称,医疗费每年上升14%,全国居民一年医疗负担达6000亿元。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政府医疗保险只占医院医疗收入总量的30%,而自费的超过了70%。

在我国,医疗费用由商业健康保险承担的比例不到2%,许多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超过50%;从养老保险看,我国人均长期寿险保单持有量仅为0.1件,远低于发达国家1.5件以上的水平;随着医疗、养老体制的改革以及生活水平提高,今后健康险和养老险发展空间巨大。

实际上,健康险已经成为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险种之一。数据显示,2002年以来我国健康险年均增速高达46%,保监会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发展,先后批准了多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成立。同时,一些大型中外保险公司也纷纷推出多个健康险种,以满足百姓日益高涨的健康险需求。

专家认为越早购买越划算

专家认为,终身健康险的推出为工作忙碌、生活、健康压力增大的人们提供了一生的保障。据统计,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住院率超过5%,即1年里,每千人中超过50人会住院。病人平均每次住院费用为3910元,大中城市住院费用每人次高达6150元(卫生部统计数据),医疗费用的支出占人均收入比例越来越高。因此,一份可以保障终身的健康险不仅对老年人,对年轻人也是必不可少的。

保险专家指出,终身健康险与终身保障型寿险产品类似,在经济能力允许的前提下,越早购买越划算。同样的保障额度,早买不仅便宜,还可减轻年长时的经济负担。其实,终身健康险就是相当于帮助你建立一个专款专用的终身健康保障基金,如果一个人30岁开始购买终身健康险,选择20年缴费期,那么50岁以后,医疗费用就不会成为沉重包袱,生活质量将有保障。

投保健康险 重疾险保障健康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健康隐患不容忽略。对很多家庭来说,看病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提前做好规划,保障未来的生活。一份健康保险必不可少。专家提醒:科学合理选择健康险,避免投保误区。

重大疾病保障:重疾险

有些重大疾病需要花费更多的医疗费,比如说器官移植、长期瘫痪等,靠基本医保和终身医疗险两个险种的组合依然不够。所以,在经济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再投保一份重疾险。特别是工作压力较大、工作环境对健康有隐患的重大疾病高危人群或者经济来源单一、抗风险能力不足、一旦有重大疾病将带来较大财务压力的人群。

意外伤害保障:意外医疗险

通常的意外伤害残疾保险,只有“身故”或“残疾”两项保险责任,客户因意外事故住院所产生的医疗费用,保险公司并不承担。因此,只有再附加一份意外医疗保险,才能“报销”因意外伤害而花去的医疗费用。

这类产品一般都是附加险种,保障期限为一年,保费便宜,大约100-200元,就可以提供最高10000元的意外医疗费用。

选择重疾险攻略

目前,针对市场需求,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有重大疾病保险在售。保险专家提醒年轻人在选购重疾险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保险期限:重疾险按保险期限可分为短期,即1年期险种,和长期险种,可保障至终身。短期险需要每年续保,保费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的变化将会不断调整,长期险一般为固定保费。

其二,险种类型:重疾险也可分为消费型和返还型两大类。一般带有储蓄功能的返还型重疾险在提供健康保障的同时还能帮助年轻人起到理财的目的,一方面专款专用,另一方面还能养成定期储蓄的习惯。

其三,保障范围:重疾险提供的是常见的重大疾病风险保障,保监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已经将这些疾病统一至25种。而各家保险公司在这基础上还会做不同的增加,消费者在选择的时候可以留意产品的区别。

其四,保费和保额:重疾险作为健康险的一种其保费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所以在年轻时买重疾险在费率上比较划算。而且年轻人买重疾险一般不会遇到因身体原因而被保险公司要求增加保费或者部分责任免除的情况。保额方面,因为重疾一般有5年左右的康复期,保险专家建议,根据弥补原则,一般至少以年轻人年收入的5倍来定,上限可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来衡量。

虽说市民对健康保险意识较强,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仍然发现不少市民在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上存在着一些误区。

第一、“不吉利”迷信思维。一些保险营销人员表示,他们在销售中就曾有客户认为“买重疾险或意外险是一种不祥的预示,甚至是一种诅咒”,“这是非常错误的迷信思维,持有这种想法相当于把风险留在的自己身边。”一位保险从业人员直言。

第二、重投资不重保障。“发达国家在购买健康保险上更喜欢消耗类产品,更注重其保障功能,而市民则更喜欢储蓄型品种,注重其投资功能。”专家说,市民应该在确保保险保障功能的前提下再考虑其投资价值。

第三、低收入家庭没钱也没必要购买保险。一些低收入家庭成员常说“我没有钱买保险”,其实收入低的人群更应该买保险,因为低收入家庭的抗风险能力大大低于中等以上收入家庭,可能一个医疗手术就把这个家庭压垮,所以低收入家庭更需要通过买保险把风险转嫁出去;

第四、购买“最好”的保险。不少市民在购买健康保险时一直强调其功能齐全,却忽视了购买保险应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度身定制,可以说“保险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医疗险,健康险有哪些?


很多人觉得自己有医保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其实不然,医保作为一项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险制度,报销范围有限。一旦发生较严重的疾病,无法覆盖全部医疗支出。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会有轻松筹等大病筹款平台了,更不用说后期的康复,收入补偿、小孩教育、老人赡养的问题。

那么这些风险我们应该如何去做转移呢?

购买商业健康险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通俗来说,健康险分为医疗险和重疾险两类。

医疗险,主要目的就是解决住院医疗费用,生病住院之后,拿着发票找保险公司报销。所以挑选医疗险的时候,无非就是看可报销范围报销比例和报销额度三个主要问题。另外,医疗险一般是短期险种,基本是交一年保一年,所以不同产品续保规则可能不同。一般医疗险保费几百到一千多不等(随年龄而变化,年龄越大保费越高)。所以,从风险保障的角度来讲,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配置一份医疗险作为补充,来报销超出医保的那部分医疗费用。

重疾险,就是符合合同约定的疾病,保险公司一次性给付一大笔钱。这笔钱可以用来支付生病的花费、后期的身体康复、家里债务的支出、子女教育和老人的赡养等等。

大家经常看见朋友圈转发水滴筹链接,筹款原因几乎都是因为大病,常见的有白血病、胃癌、肺癌、重大器官移植等,筹款金额基本在30万-100万不等。很多家庭因为高昂的治疗费用陷入困境,甚至当家庭成员患病以后,家人还需要辞职照顾。如果配置了重疾险,一旦发生大病,保险公司一次性赔付几十万,不仅不需要苦苦地指望水滴筹,一时间不能工作的收入损失也能得到补偿。

重疾险的投保规则一般就是选一个保障额度比如50万,保费每年都是一样的,分20年,30年缴费,可以保障至70周岁或者终身,在保障期间内,被保人一旦罹患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保险公司一次性赔付保额50万,这个钱可以任意支配。

在大家印象中,一般罹患重大疾病的都是成人,或者年纪比较大的。但是实际生活中,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罹患重疾的可能性。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15岁以下少儿恶性肿瘤发病数为2.5万例,发生率近年以每五年5%的速度上升。而位列少儿恶性肿瘤之首的白血病,每年即有1万个新发病例,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发病率每年增加。所以重疾险不仅仅是成人的必备险种,同样也是孩子的必备险种。

这样的事件大家平时也见多了,发生在别人身上,都是故事,一旦不幸发生在自己身上,那就是灾难了,所以医疗险和重疾险,两者是相互补充,不可替代的。

投保商业健康险有讲究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促使医疗行业出现看病贵、看病难的局面。投保适合的健康险,为身体保驾护航显得十分必要。

投保商业健康险的理由

工作节奏加快、压力增加、环境恶化……这些都在威胁着现代人的健康。业内人士称,在选择购买健康险时,最先要考虑的就是意外险和重大疾病险。

终身型健康保险:社保只能满足基本医疗需要,如果万一有大病发生,将会对家庭产生巨大影响;随着我国税法的不断改革,遗产税推出势在必行,应考虑借助保险使资产以现金的形式顺利转移给下一代。

高额意外伤害险:家庭和企业正处于发展期,应考虑将风险转嫁到保险公司,万一发生事故,由保险公司承担经济开支,不致影响到家庭及企业财务安全。

津贴型住院保险:当有一般疾病或意外发生需要住院治疗时,保险公司津贴赔付用来保证自己治疗期间的收入不受太大影响。同时与社保中的医疗报销形成一种互补。

“带病投保”不易蒙混过关

针对新《保险法》中新增的“不可抗辩”条款,多家寿险公司表示,将提高体检抽查率,将风险控制环节向一线推移。也就是说,“带病投保”的可能性将变得非常小。

据了解,各家寿险公司在投保人购买健康险时,根据年龄和保额来规定必须体检的标准,除了必须体检的情况外,大部分保险公司一般只对投保人进行抽检,以节约成本。一家寿险公司表示,为了防止投保人恶意骗保,可能会对投保人直系亲属的身体状况或病史也进行了解。

健康保险的特点

保险期限:除重大疾病等保险以外,绝大多数健康保险尤其是医疗费用保险常为一年期的短期合同。

健康保险的给付:关于“健康保险是否适用补偿原则”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费用型健康保险适用该原则,是补偿性给付;而定额给付型健康险则不适用,保险金的给付与实际损失无关。

合同条款的特殊性:健康保险无需指定受益人,且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常为同一个人。

健康保险的除外责任:健康保险的除外责任一般包括战争或军事行动,故意自杀或企图自杀造成的疾病、死亡和残废,堕胎导致的疾病、残废、流产、死亡等。

不面对各家保险公司推出的让人眼花缭乱的健康险产品,消费者该如何进行选择呢?

普通重疾险:投保应趁早

消费者投保健康险要注意提早规划,应该先选择普通型重疾险,因为其保障的重大疾病范围较广,同时一旦罹患这类疾病对家庭财务影响最大,应优先保障。健康险产品是越早投保保费越低,时间越长保障利益也就越高。如果到了50多岁再投保,因为身体机能老化,重大疾病的发病率日渐增大,投保成本就很高。无论是从保障需要还是经济成本来考虑,重疾险都是早投保、早受益,建议其保障期限应该至少到70岁左右。

在普通重疾险产品的基础上,消费者可以视自身特点以及经济状况选择若干细分型产品。

少儿健康险:注重全面性

市场上的少儿健康险主要有两类,一种是少儿重大疾病险,另一种是少儿住院医疗险。目前,重大疾病有年轻化、低龄化的趋向,普通儿童疾病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腹泻等,动辄住院花费也不少。家长可以就少儿重大疾病和住院补贴进行搭配,注重保障全面。

值得注意的是,给孩子买保险切忌互相攀比,应根据家庭经济状况量入为出。因此,建议给孩子的健康险保费支出为总保费支出的10%-20%比较适合。

女性健康险:侧重各不同

在健康方面,女性容易面临一些特有妇科疾病的困扰,可以优先考虑购买女性健康险。这类健康险的最大特点是为一些常见的妇科疾病提供保障。

女性健康保障主要为3大类:第一类是针对女性生理健康的重疾险;第二类是为女性提供因意外而导致面部创伤所需的面部整形手术保险保障等;第三类是针对女性生育时期保障费用的赔付。

投保健康险注意四点

目前市场上各种健康险产品数量众多,让人眼花缭乱,那么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险种呢?一般来说,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所需要的健康保险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选择健康医疗保障的时候,必须要从自己的具体情况出发。

首先要考虑是否已经参加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如果有,那么就应该把商业健康险当作社保的补充,从而使医疗保障更加全面。值得注意的是,商业医疗保险的保障不要与社会医疗保险相互重复。

其次应考虑该拿出多少钱来投保。这就要根据自己的保障情况和收入情况来确定。一般的原则是,每年的医疗保险费是年收入的7%—12%,如果没有社会医疗保障的话,这个比例可以适当地提高一些。

第三应关注险种的保障内容。健康险合同中包含了许多医学方面的专业术语,因此投保人应该在签订保单前,要求保险代理人仔细讲解保单中的保障内容,以防发生误会造成日后的损失。

最后要注意产品的交费方式。健康险一般有多种交费方式,既可以一次性缴清,也可以逐年分期缴费。而具体的交费方式,则要根据投保人自身的经济收入和家庭情况而定。

投保人还应该注意投保年龄的限制、告知义务条款、免赔条款等具体条款。另外,一般的住院医疗保险,保险公司在承保时均设有一个观望期,在观望期内发生的医疗费用支出,保险公司不负赔付责任。

权益保障:选对健康险才是王道


在这个疾病易发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对健康问题加大了重视力度,为自己和家人购买健康保险就是很好的体现之一。然而,面对种类繁多的健康险,怎么选才最适合呢?对于不同类的人群来说,选对健康险才是王道。本文主要介绍如何正确的选择健康险的问题,包括健康险的选择原则等问题。通过本文增加人们对健康险知识的了解,使得人们的合法权益得到足够的保障。

怎样投保健康保险最有效?

按需求投保

不要重复办理费用型医疗险。费用型保险指保险公司根据规定的比例,按照在医疗中的所有费用单据上的总额来进行赔付。如果有一部分已经通过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或工作单位报销,那么保险公司就只能补足所耗费用的差额。

津贴型医疗险要按需求投保。津贴型保险又称定额给付型保险,与实际医疗费用无关,保险公司理赔时按照合同规定的补贴标准对投保人进行赔付。无论你在治疗中花了多少钱,得了什么病,赔付标准均按约定进行。

重大疾病险期缴更合算。在投保重疾保险时,尽量选择缴费期长的缴费方式。一是因为缴费期长,每次缴费较少;二是因为不少保险公司规定,若在缴费期内发生保险金的给付,从给付之日起,免缴以后各期保险费,保险合同继续有效。

选择产品时要比较附加利益。在选择保险产品时,除了要对比产品的保障利益外,还需格外留意它的附加利益,即是否有“保费豁免”利益、是否可以“保证续保”等。

不同人群,健康险不同选择

医院“常客”:选住院医疗险、重疾险

三天两头往医院跑的人都希望可以把治病的费用通过保险的方式来报销。

有社保的人群可以靠医保卡解决一部分药费,也可以通过住院的方式来解决一部分药费。但并不能因为有社保就“高枕无忧”。

医保卡通过住院来解决的部分必须是在医保规定用药的范围内才行。如果是一些大病,用的进口药,一般解决不了。而门诊费或是治疗费,则必须通过住院的方式才能报销。此外社保所有的报销都是后报销型。比如做一期放疗得两万余元,一次性就得交齐。而且后期报销的手续很繁复,大量的进口药又都不能报销。而如果搭配商业保险,则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憾。

想获超长期保障:选终身医疗险

广州市某公司部门经理刘毅刚满30岁,长期的工作压力,经常加班加点累得腰酸背疼,刘毅开始觉得应该花点钱投资自己的健康了。

刘毅查阅资料后发现,一般的医疗险只保障到70多岁,而终身医疗险绝对保障到100岁,无需每年续保。而年年续保的代价是有可能身体状况不好时不能再续保,使你在最需要保险的时候,无法得到保障。终身医疗险的“保证续保”功能让投保人不致于到年纪大时,被“嫌老”的保险所抛弃。

此外,一旦生大病住院,就无法正常上班,其间的损失需要弥补,现有的生活水平需要维持。在这种情况下,衡量标准就不是治疗花费多少,而是需要多少生活费。而如今一些终身医疗险基本上都是账户性质的,“专款专用”。从这个角度看,终身医疗险无疑成为维持生活水平的最佳选择。

体弱多病的老年人:选长期护理保险

很多老年人比较关注健康险是否保“生活不能自理”。目前的社区护理收费约为800-2000元/月,假如生了一场大病,需要长期护理时,健康险能提供给我们什么保障?

有一种主要承担由专业护理、家庭护理及其他相关服务项目而产生费用支出的健康保险产品,称为“长期护理保险”。这一险种是欧美健康保险市场最为重要的产品之一,在国外已有30多年的历史。

在60周岁以前,如果被保险人丧失了自理能力,被保险人就将得到保险公司每年给付的8%保额的长期护理保险金,并因此可豁免今后的各期保险费。保险期间内,如被保险人罹患癌症或约定的五项老年疾病(急性心肌梗死、中风、严重老年性痴呆、慢性呼吸功能衰竭、帕金森氏病)之一,更可得到最高两倍保额的一次性现金给付。

购买健康险注意六个环节

1、仔细阅读保险条款,了解保什么和不保什么。现在的健康保险产品成百上千,但不管怎么变,条款里面永远有这么一条——“保险责任及责任免除”。这是条款的核心内容,“保险责任”告诉投保人买了这份保险的话究竟保什么,而“责任免除”则告诉投保人不保什么。所有的投保人都希望“保险责任”足以涵盖他们的需求,而“责任免除”越少越好,所以签单前弄清楚这个很重要!

2、记得查看现金价值表,明确保单值多少钱。一些人身保险单都具有一个叫做“现金价值”的概念,这意味着在某个时间点,投保人如果需要让保单变现时它能变出多少来。现金价值以下面三种情形作为依据,即合同解约时按照现金价值领钱、保单贷款时允许贷款的最高额度以现金价值为计算依据,以及保单分红时以现金价值为计算依据。

3、耐心填写投保单,实事求是一丝不苟。有这样一个案例:A先生2003年时购买了一份健康保险,2008年因为他的心脏手术需要理赔时,保险公司作了相关病史调查,发现A先生1997年被确诊过患上癌症,从而作出解除合同的决定。A先生无法接受,因为虽然自己曾患癌症但后来痊愈,这都是多年前的事了,自己觉得没什么关系所以签单时并未告知。其实,到底“有没有关系”这是保险公司审核投保单时来决定的,但“要不要说”却是投保人来决定的。为了避免可能的纠纷,因此要做到“知无不言,有问必答”。

4、务必亲自签名,切勿找人代笔。不管投保人还是被保险人,都要由本人亲自签署姓名。如果被保险人为未成年人(未满18周岁),需经被保险人的法定监护人同意并签名。“亲笔签名”意味着投保人已经阅读并认可保单相关内容,并提出了真实的保险合同要约,是保险合同成立的基础。代签名会影响到合同的效力。

5、做好有可能体检的准备。投保健康险大多数时候并不需要体检。保险公司通常会对高保额或有健康状况特殊告知的被保险人进行体检。对于有特殊身体指标的被保险人,保险公司会进行评估,可能会作为普通件正常通过,也有可能会加费或增加责任免除项,还有可能被限额承保、延缓承保或者拒保。

6、明白犹豫期内的权利。许多保险产品都设定有犹豫期,犹豫期的期限是我们收到并书面签收保险单起10天之内。假如这当中并没有发生保险金给付,投保人可以无条件要求解除保险合同,保险公司将在扣除一定工本费后,无息退还投保人已经缴纳的保险费。

健康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问题,而购买健康保险也要记得遵循一定的原则,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连续一年半快增长,你认为健康险真的能健康发展吗?


“每天只需几毛钱,有无社保都能买,进口药,国产药都能报……”听到这些动听的话儿,谁的心里不会怦然一动呢?又有哪个人对自己的健康漠不关心呢?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近14亿中国人哪怕每人一年拿出1元钱,都是一笔不菲的支出。经济越发展,人民越富有,就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就像前几年保健品成为时尚一样,买份健康险,给自己和家庭一份承诺和保障,抱有这样理念的人数日益增长。近年来,如春风化雨,健康险悄然无声地抢占了保险市场的先机,一跃成为国内发展最快的险种。

前三季度同比增长31%

中国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34520亿元,其中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5677亿元,目前已连续18个月保持同比正向增长,同比增长31%。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2018年人身险公司健康险保费收入4879亿元,同比增速22%,占比近19%;财产险公司健康险保费收入569亿元,同比增速44%,占比达到近5%。早前发布的2019年各家险企的半年报就已经披露,2019年上半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的数据显示,健康险已成为国内增长最快的险种之一。四家险企健康险保费收入分别为624.2亿元、546.9亿元、277.2亿元、279.8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29.8%、22.4%、56.0%、25.9%。同时,专业健康险公司人保健康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152.15亿元,同比增长43.8%。从占比方面看,健康险保费收入占比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呈正增长。

随健康险业务直线上升的是以健康保险业务为主体的机构数量的上升。据统计,目前我国市场上经营健康保险业务的主体约150家,其中专业保险公司7家、寿险公司71家、养老险公司4家、财产险公司68家,较2016年新增12家,较2015年新增23家。总体上,我国健康保险保费增长处在“快车道”上。2018年健康险原保费收入实现5448.1亿元,同比增长24.1%。健康险成为保险行业内增速最快的险种,2013至2018年间复合增长率为50.4%。

健康险市场的崛起与“保险姓保”的政策引导和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有关。虽然健康险以平均每年两位数的增长率扶摇直上,但是与整个市场的容量相比占比仍然不大。《2018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显示,目前商业健康保险的覆盖率不足10%,而在成熟市场,比例一般为30%。不过,老龄化加剧、城镇化发展、中等收入群体的产生,加之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医保覆盖范围的不足和高质量医疗资源的紧缺等,都给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这也是健康险在几年之前领跑市场的根源所在。

产品乱花渐欲迷人眼

每年两位数的市场增长率意味着什么?对于险资公司来说,意味着健康险市场如同金矿一样就在消费者的身边。谁能贴近它,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但是,作为“金矿”的重要组成,消费者的感受又如何呢?

有消费者对记者表示,市场上的健康险产品实在太多,价格差异较大。以医疗险为例,保险公司都表示会进行医疗赔付,这使得消费者选择成为困难。健康险市场涌现出一大批保险经纪公司,但横亘在产品与保险消费者之间的这一问题,却终未寻找到好的答案。

没有专业判断力,不敢轻易买;产品更迭快,没过两年发现,同时买的专业人士已经转手买了更适宜的产品;本来拿着挺好,隔年续费的时候,保险公司说此款产品下架停售,只好转买另外一款;买的时候保险公司表示将保证续保,但生病理赔后,第二年却不能续保。诸多此类纠纷和吐槽,不胜枚举。有的消费者甚至表示:“本来购买健康险的时候,原以为自己买的是一份保障的‘稳定性’,到头来发现自己掏钱买的却是‘流动性’。”在居民购买健康险的主要决策障碍调查中,近半数受访者认为“价格太高”,近三成受访者选择“不知道选哪个产品”,近两成受访者则表示“看不懂产品介绍”。

对于健康险市场的异军突起,专家认为主要是受社保大环境的影响,短期内市场可能出现价格等方面的竞争,但从长期来看,险企的发展需要与医院、医保、社保之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掌握相关的核心技术和数据,同时需要对医疗服务有长期的理念。

迅速增长的保单,带来大量的健康险理赔。消费者感到理赔难的同时,保险公司方面也不省心。由于健康险理赔是一个较长的流程链条,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存在着人工投入大、效率低、理赔欺诈严重等问题。能否高效识别理赔工作中的风险点、及时发现高风险行为是控制赔付率和赔付金额的关键。

实际上,在健康险产品理赔中,既往症、伪造病历、挂床住院套取津贴等骗保欺诈行为屡见不鲜。目前健康险类产品主要涉及疾病风险管控和保证续保等问题。无论是对具体疾病治疗方案合理费用的明确界定,还是因保证续保引起的投诉纠纷,后续皆需险企提高相应的技术和服务水平进行风险管控,特别是要将技术渗透到医学和医院的核心数据中。在科技助力下,保险科技企业还可通过大数据动态定价。保险科技升级后,以技术提升医疗诊断制、保险定价和健康管理的效率,将为健康险的发展提供更大助力。

保费增速低于赔付增速

作为典型的保障型产品,健康险的发展,意味着其在保险业回归保障本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健康险市场无疑是一片蓝海,每年两位数的增长不容小觑。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同质化严重,经营亏损的公司不在少数,潜在风险也需引起关注。

从险种结构上看,目前,我国的健康险产品以疾病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供给严重不足。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产品信息库数据,截至今年9月底,人身险公司登记备案的在售健康险共4200余款,其中,疾病保险占比约54%,医疗保险占比43%;在售的失能收入损失保险仅27款,且多数针对特定职业或者是团体保险,不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在售的护理险共有92款,供给主体主要是部分专业健康险公司和少数寿险公司。

根据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6家已披露相关数据的专业健康险公司中,盈亏各半。据悉,这份成绩单已经优于去年。2018年年报数据显示,去年,仅有平安健康和人保健康分别取得净利润1.44亿元和0.21亿元,其他几家除未披露的都亏损较多。显而易见,从发展趋势来看,健康险业务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

健康险业务的赔付支出涨幅高于保费收入涨幅,意味着承保盈利面临较大压力。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一些险企将产品费率降低到甚至再保险公司不敢分保。从赔付情况来看,今年1月至9月,健康险的赔付支出为1637亿元,同比增长37%。健康险在满足参保人群的健康保障需求的同时,赔付的快速增长也给险企带来一定压力,更为市场监管提出了新挑战。

安永发布的《2018年-2019年保险业风险管理白皮书》指出,加强健康险的专业化经营管理是重要发展趋势,险企应积极配合医疗体系改革,挖掘客户潜在需求,应脱离传统产寿险业务模式,考虑不同层次客户对健康险的需求,丰富产品类型;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建设以数据为驱动、连接企业内外部信息系统、支持多功能应用的可视化大数据平台。

健康险市场的新变化引起了监管层的警觉。近日,银保监会对《健康保险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针对健康保险市场出现的新情况,坚持健康保险保障属性,强调发展健康保险的目的在于提升人民群众健康保障水平。完善健康保险经营规则、产品定价规则、理赔和纠纷处理规则等,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针对现在健康险市场出现的新形势,还增加了多项创新规定。譬如明确长期医疗保险可以进行费率调整,应对疾病谱变化、医疗技术进步带来的医疗费用上涨。随着这些新政的逐一落地,健康保险作为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担当更重要的角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