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各年龄段孩子都需要哪些保险?家长请收藏

2020-07-11
各个年龄段的保险规划 不同年龄段的保险规划 保险需要规划

“六一”儿童节来了,孩子健康成长的话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那么,孩子成长路上有哪些风险需要保障?怎样给各年龄段孩子选择合适的保险呢?

目前市场上各保险公司针对儿童群体推出有数十种险种,综合大类型来看,大抵有旅游险、人身意外险、重大疾病险、住院医疗险、教育金等五种,其中人身意外保险最受低龄儿童家长的青睐。

6-14岁少儿需警惕意外伤害

“孩子们天性好动、好奇心强,但防范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很容易造成意外伤害,这成为家长们最担心的事。”新疆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新义解释说,儿童意外伤害险主要针对18岁以下的孩子,当孩子因意外发生造成较高医疗费用,或是发生意外导致残疾甚至死亡,保险公司会给予孩子人身意外保障。单独的意外伤害险属于保障型儿童险,保费没有返还或分红,主要用于保障孩子的意外伤害。

据最新《儿童保险大数据报告》调查显示,0-14岁的被投保用户中,购买年龄层集中在6-14岁,占比46.8%,人身意外险成为家长日常投保的首要选择。在过往理赔案例中,“交通意外、溺水、摔跌伤、气管异物窒息、误服药物毒药、烫烧伤”是儿童因意外而发生理赔的六大主因。

“孩子在2岁、3岁年龄较小时,容易发生摔伤、磕碰、异物窒息等伤害,烫烧伤也比较高发,到了5-9岁进入小学阶段时,步行交通事故相对高发。从理赔数据来看,6岁-14岁的少儿尤其需警惕意外伤害高发。”王新义介绍说,前两年乌市疾控中心作出统计,交通事故已成为儿童意外伤害死亡中的首位原因。因此家长给低龄儿童购买保险时,可把意外伤害险作为首选。一般这个险种保费比较便宜、保障相对较高,适用于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或者作为多重投保的基础购买。

健康医疗险从“落地”保到死亡

2016年1月起,乌市新生儿已可享受“落地参保”政策,新生儿参保缴费后生病住院可与城乡居民一样享受医疗保险待遇,这一政策让很多家长减轻了经济压力。而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多家保险公司推出的医疗、重疾等险种也涵盖了新生儿范畴,形成基本医保加商业险种的更大保障。据统计,目前家长们选择在孩子0~6岁时购买住院医疗险的比率高达93.1%。

孩子“大病不犯,小病不断”是很多家长的切身感受。数据显示,在0至14岁儿童的住院医疗险理赔案件中,有61.5%的理赔案件集中在0~6岁的低龄儿童,首当其冲的理赔原因是支气管炎和肺炎,其次是手足口病、口腔性疱疹、发烧、肠胃炎等。

此外,市场上还有不少儿童白血病、婴幼儿疫苗保障等特色保险产品,以应对重大疾病和特殊安全事件。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的儿童重大疾病险和住院医疗险有两种主要投保方式:一种是专门针对宝宝定制的健康险,这类险种保费相对便宜、保障相对高,没有返还。如某保险公司推出的一年300元保费,幼儿学生可享受意外保险保障外,还可享受2万元的重大疾病给付和8万元住院费用补偿;另一种则是返还型综合险种,涵盖终身重疾、综合意外、教育、创业等储蓄分红型保险,这类险种一般保费较高,需连续存储、定期缴费,根据保障范围、额度不同,每年的保费在几千到上万元不等。经济条件中等偏上的家庭,可以根据孩子实际情况考虑投保。

教育婚嫁样样都需从小考虑

业内专家表示,无论有没有社保,家长们都可以结合家庭的实际经济情况,选择在孩子不同年龄段配置不同的产品。

比如,针对重疾产品,对于预算不多的家庭,可以考虑保障20-30年的消费型重疾,保障至孩子成人,届时再选择市面上已经更新换代的好产品;对于预算充足的家庭,可以购买终身重疾,年龄小、费率低是很大的优势。

为孩子购买保险时应当考虑意外险、医疗险、少儿重大疾病保险,在这些保险都齐全的基础之上,考虑到未来确定性支出的少儿教育金及婚嫁金,可以购买教育金或者年金保险。

中国家庭教育消费报告自2012年起给出的统计显示,“家庭教育支出”在居民消费总支出中已成为仅次于食物的第二大日常支出。市面上推出的教育保险也多分为两类:非终身型的教育保险“专款专用”,一般从幼儿期开始存储,至孩子进入高中、大学等重要时间点开始返还资金。如某款教育年金,月缴1500元左右,交费10年,在孩子15-30周岁期间的不同时间点可领取相应比例的教育金,在每个教育重要阶段获得稳定资金支持,30岁时合同终止;现在更多产品是终身型,融合医疗、意外、养老等保障,年幼时作为教育金、年老时转换为养老金。

“教育金、婚嫁创业金等虽名称不同,但无外乎储蓄型儿童险和投资型儿童险。储蓄型险种一般适用于经济实力较强的家庭,对未来孩子教育有明确的长期储备目标;投资型险种则集储蓄、保障和投资于一身,具有理财规划和风险保障兼顾等优点,但家庭的长期费用支出也较大,因此适合经济实力雄厚的家庭。”王新义认为,保险是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多一份经济保障,家长们在选购产品时要从实际需求和家庭经济条件出发,正确认识不同类型保险的作用,不宜盲目贪多跟风。同时要看清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障范围、额度、支付条件等,可多家比较后选择适合自己家庭的产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