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预防群体性意外事件发生需买哪些保险?_保险知识

2021-06-17
保险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保险规划有哪些功能 意外伤害保险规划

2014年12月31日晚23时35分许,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严重群众拥挤踩踏事故。

事故发生后,保险业迅速响应,各家保险公司都开通了绿色理赔通道,简化理赔流程,以方便受伤群众及时得到理赔。

那么,究竟哪些保险会对群体性事件进行理赔呢?

社区综合险有效转移政府风险

据了解,本次踩踏事故发生之后,“社区综合保险”出现在了公众的视线里面。由于发生踩踏事故的上海外滩的陈毅广场属于公共场所,而中国太保旗下的太平洋产险上海分公司承保了上海市黄浦区社区综合保险项目中的“公众责任保险”。

据悉,“社区综合保险”兼具财产险、责任险、意外险性质,通常由街道、镇作为投保人,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并支付保费,如发生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则由保险公司向街道、乡镇理赔,街道、乡镇再根据实际情况,向相关对象提供保障救助。

目前,上海“社区综合保险”的具体细分险种包括:社区公众责任险、社区固定财产险、社区居民财产火灾责任险、社区居民财产自然灾害险和团体人身意外伤害险等。此外,还有保险公司根据社区街道的实际情况,增加了见义勇为奖励、无主动物袭击、孤老低保人员重疾险、燃气意外伤害、家电人身意外保险等附加险种。据了解,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学平险”,保费都十分低廉,每年仅为100元左右;而且其保障范围可以涵盖学生身故、伤残、意外医疗费用补偿及疾病类医疗费用补偿等责任。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保障需求,选择具体险种进行投保,保额也可据己所需进行选择。

以一款保费为60元的学平险为例,其中涵盖了意外或疾病身故1万元,意外残疾或烧伤5万元,意外门诊医疗6000元,住院治疗3万元。对于众多家长而言,“学平险”常常被提及,但至于“学平险”是什么,能保障哪些具体内容,却知之甚少。所谓的“学平险”,是指被保险人在保险有效期间,因遭受人身意外伤害事故所致伤、残、亡造成的医疗费用,或其个人财产的直接经济损失,保险人负责赔偿。其主要保险责任分为四个方面:身故保障、意外残疾保障、意外伤害医疗保障以及住院医疗保障。例如,本次上海发生的意外事故多为学生,因此涉及个人理赔方面,最多的或是“学平险”。“学平险”是属于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一种,也是团体保险的一种,是针对学生的一种特殊保险。

具体而言,“学平险”不仅对意外事故进行理赔,因疾病导致的住院医疗费用和住院补贴,也在理赔范围之内。这些医疗费用,在社保报销之后,还可以拿到保险公司,让保险公司进行核对,保险公司再按照“学平险”的给付标准进行差额理赔。作为一种商业保险,“学平险”可以作为居民医疗保险的补充,二者互相结合,可全方位保障孩子的人身安全。

事实上,由于保费低、承保手续简便,“学平险”一直也是商业保险中最具公益色彩的保险产品。"学平险"的性价比很高,保费虽仅为百元左右,但保额最高可达几万元。这项保险设计的初衷就是一个微利的公益性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社会保障体系的不足。”省内某保险公司团险部相关负责人如此表示。“当学生发生风险时,只需提供简单的资料,保险公司就会迅速理赔。

对于学生和未成年人来说,缴纳几十元的保费就能保障一年的平安,而且保障全面、保障额度高。因此,"学平险"也被称为学生的"护身符"。”上述人士表示,而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尽管保费相对较低,但数量众多的学生和未成年人却是一个稳定的团体客源,“学平险”也是一款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产品。

人身意外险也能赔

据悉,本次事故中非学生的死伤者如果投保了人身意外险,则可以通过人身意外险进行理赔。人身意外险,即意外伤害保险。是以被保险人的身体作为保险标的,以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而造成的死亡、残疾、医疗费用支出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根据这个定义,意外伤害保险保障项目包括死亡给付、残疾给付、医疗给付和停工给付。

据了解,意外险中强调的伤害必须是人体的伤害,人工装置以代替人体功能的假肢、假眼、假牙等,不是人身天然躯体的组成部分,不能作为保险对象。伤害必须是意外事故所致,是指外来的剧烈的偶然发生的事故。只有同时具备“外来”、“剧烈”、“偶然”三个条件,才能构成该合同的保险事故。而所谓“外来”,是指伤害纯系由被保险人人身外部的因素作用所致。如因交通事故、不慎落水、遭雷击、蛇咬、煤气中毒等等。如果伤害由自身疾病而起则不属意外事故;所谓“剧烈”是指人体受到强烈而突然的袭击而形成的伤害。如果伤亡系由被保险人长期操劳或磨炼所致,如地质勘探作业、运动员多年运动致腰及关节损伤等,就不是意外事故;所谓“偶然”,是指被保险人不能预见、不希望发生的事故。

同时,投保人还要注意,意外保险还有“八不赔”,即妊娠意外、个体食物中毒、因病摔倒死亡、过劳猝死、中暑身故、高原反应死亡、冲浪溺水身故,以及手术意外死亡。

相关阅读

意外事故频发 保险需重视


近来一段时期,发生了不少的公共意外,从日系车主被打成重伤到华山游客被不明人士伤害,引起了多数人的关注,受害人的经济补偿却鲜有被关注,保险又再度扮演一个隐形人的角色。充分说明了人们的保险观念尚且不足,保险关注问题有待提高。

建立意外保险观念的几个重要环境因素

第一,保险的购买环境。销售误导一直是让国人排斥保险的原因,这点众所皆知,但是销售误导也仅是结果,而不是病根,真正的病根在于销售与服务模式仍停留在上世纪的90年代。这种落后不是指商品或信息化的问题,而是销售模式始终以销售技巧挂帅,而非信任关系。口若悬河也好,死缠烂打也好,只要能卖出保单就是好的方法,这种短期见效的粗放式经营,对民众只会造成反感。

第二,医疗环境。一般民众对保险产品的认识可以说几乎是一片空白,财产保险可以通过交强险推广保险知识与观念,而人身保险则需要健康保险。交强险与健康险这两个险种使用频率高,且可高度体现保险损失弥补的功能,是民众学习如何使用保险、提高保险意识的重要入口,如同买股票、基金一样,只有参与了,才能体会个中精髓。其中,健康保险的涵盖面又比车险更广,人们都期望享受更好的医疗品质。但是,我国看病难与医患关系不佳的现状,不仅严重地阻碍健康保险的发展,而且也降低了让民众理解保险、学习保险的欲望。

第三,工作环境。工作单位的社会保险或团体保险是学习保险知识的另一个入口,员工除了可享受较低廉的保费外,通常也可在薪资明细上,了解到自己有哪些保险。若自己或周围的同事使用过保险理赔,自然将认识到保险的功能,进而为自己或家庭安排更完整的保险规划。可惜是能做到这点的仅有部分大型企业,大部分公司都未能重视这方面,而本来就缺乏保险意识的员工当然也希望薪酬尽量能够以现金给付,却并不在意自己的权益是下降的。

第四,媒体环境。多年以来,我国台湾地区每当遇到重大意外灾害时,媒体都会公布责任单位的自身与相关保险理赔状况。如,中国台湾的“9·21”大地震与“8·8”水灾之后,媒体也详细调查灾民的经济状况,其中保险的普及与理赔状况是被积极探讨的内容。可是在中国大陆地区,不论意外或天灾,大型媒体多只关注受害人是否可受到政府或责任单位的救助与补偿,仅有少数专业媒体才会进行保险层面的探讨,无法全面起到教育国人在经济上风险规划的效果。

保险的重要性

什么是风险?风险就是不确定性,人类最大的风险,就是不能知道自己的将来。转移风险与购买保险:买保险的本质就是花钱转移风险。如果某个意外事件发生,给你的财务带来的影响对你的生活品质带来太大改变,是你不能接受的程度的时候,购买保险就能找到为你买单并带来财务稳定的人。记住,有些风险是你能承担的,有些带来的财务波动太大,比如重大疾病、意外死亡等,就最好转移给保险公司。买保险要注意给付条件是不是你担心的条件,否则货不对版,就不能雪中送炭了。

保险是一种非常好的理财工具。理财首先是保证既有资产安全性,如果说现代社会有很多的理财方式,包括银行储蓄、股票投资、基金产品、房产投资、外汇、期权、期货古玩等等,而保险作为一种理财产品唯一不可替代的是对既有资产的一种保全。这种“既有资产”甚至包括人本身,从某中意义来说,每个人都有两个生命,一个是“自然的生命”,另一个就是“经济生命”。每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对佳人承担一种责任,这种责任可以有很多的表现方式。保险就是一种很好的体现责任的方式。因为它有五大功能,分别是:1、家庭保障;2、教育基金;3、退休金;4、应急现金;5、有计划的储蓄。

意外事故的风险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只是因为职业、年龄、环境等因素不同,发生几率有高有低。意外伤害险一般对被保险人因意外事故引起的身故、残疾、烧伤等进行理赔;意外医疗险则对被保险人因意外事故导致的诊疗费用进行理赔。在一个完整的保险计划中,意外险用于补充寿险来提高意外身故的保额,弥补因意外残疾而造成的未来收入的损失,补充医疗险来增加意外事故引起的诊疗费用报销和误工费。所以,意外伤害险在保险计划中不可缺少的补充作用其实不容忽视。

保险知识,普及工伤保障基础体系 杜绝预防事故发生是重点


近日,于都县医保局局长钟子金冒着酷暑,带领各股负责人深入厂矿搞好工伤预防宣传月活动。

宣传月期间,从讲清“记录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的意义,到讲透参保流程、待遇享受、工伤预防等工伤保险知识着手,深入厂矿、深入生产车间、深入一线作业工人、深入人员密集区,开展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严密操作机器,促进安全保生产;对生命负责的态度,预防事故保安全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单6000多份,悬挂工伤防范宣传标语60多条,深入厂矿讲解工伤保险知识和安全生产防范要领128场,直接受教育人数达10万余人次,大力增强参保单位及参保人员对工伤保险知识的了解,知道了如何预防工伤的发生。

通过此次活动实现了工伤保险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升了在广大群众中的凝聚力、亲和力和公信力,收到了显著成效。

每年夏季都是一年中职工发生工伤事故伤害、意外事故伤害以及突发疾病最多的季节。了解夏季安全生产情况,积极做好工伤预防,切实降低工伤事故发生率,进一步保障企业、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做到‘警钟长鸣、安全在心’,为用人单位和职工撑起“保护伞”。

买保险需走出哪些投保误区?_保险知识


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增强,很多人都开始选购保险产品。但有不少人应对保险了解的不够全面,而常常陷入一些投保误区,那么,买保险需走出哪些投保误区?

误区一:一切为了孩子

“中国人,一切为了孩子”这句话在保险上再次体现。数据显示投保人在18~40岁占比为74%,被保人在0~17岁的占比最高,为35.4%。

专家提醒:“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保障,应先给家庭支柱买保险,若父母没有保障,孩子就更谈不上保障。”

误区二:买保险当投资

许多消费者认为,买保险可以赚钱,特别是某些投资型保险,如果一份保险不能实现增值,没有分红,那就认为比较亏,并且不会购买。

专家提醒:保险的确有保障、储蓄和投资功能,但更注重保障。而返还型险种所具有的本金返还、利息给付等职能,只是保障功能的一种补充。

误区三:买便宜的划算

据了解,郑州市城镇职工平均年收入为4万~5万元,那么最合理保额应在50万元以上。但数据显示,50万元以上保额仅占5.9%。

专家提醒:绝大多数人选择较低保额,虽然这受到保险消费贫富差距的影响,但保险意识的建立更为重要。风险面前人人平等,经济宽裕的消费者更应该选择与自身相匹配的充足保障。

误区四:等用得着时再买保险

保险是一种降低风险的理财手段,许多人都认为,保险嘛,有钱就能买到,现在我身体健康,收入稳定,没有任何风险存在,保险等我用得着的时候再买也不迟,事实是这样吗?

专家提醒:保险往往是对未来人生的一种规划,年轻时风险发生的概率较低,购买保险产品的选择面很大,保费也较低;但是进入疾病发生概率较高的年龄段,如果再购买保险,往往会因为年龄较大或保费太高而无法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提示:综上可知,买保险需走出一切为了孩子、买保险当投资、等用得着时再买保险等投保误区。此外,大家在选购保险产品时,一定要量力而行,切勿跟风投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