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挑选重疾的九大灵魂,要素你都知道了吗?

2020-02-18
重疾保险规划 重疾保险知识 保险重疾规划愿景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遭遇重大疾病时,多少人能逃过这14个字?一旦患上重疾、大病,立刻面临几十万的治疗费,苦不堪言。

每年花几千块钱,转移几十万的大病风险,这就是重疾险存在的意义。买了重疾险,确诊保单范围内的重大疾病、达到理赔条件后,保险公司会一次性赔付几十万、上百万费用!

买它之前,先看透它。看完本章,你将是学霸本霸。

重疾险,也就是重大疾病保险,用来保障特定的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投保后如果发生了保险合同约定的疾病,符合理赔条件就可以一次性获得保额赔付。

承担巨额医疗费用

大病通常需要进行十分复杂的药物或手术治疗,并支付死贵死贵的医疗费用。25种核心重疾的治疗费用平均水平为30万-50万左右,大家感受一下。

承担后续康复护理费用

不要低估后续的康复和护理费用,重疾治愈的时间大概在两年左右,此后还需要几年的持续康复治疗,部分重疾需要终身康复治疗或终身专业护理。

弥补家庭收入损失

一个成年人,三、五年内无法正常工作,你能想象吗?如果这个人是家庭顶梁柱,整个家庭遭受的打击该有多大?

多说一句,重疾险可以重复购买,比如你可以在A、B公司各买一份30万、50万保额的重疾险。确诊、达到理赔条件后两家保险公司都会赔付,也就是说你会获得80万的赔付。

而且保险公司不会干涉你怎么花这笔钱,拿到了就是你的。如果治病花了30万,剩余的50万你可以用来旅行、买车、买房,爱咋花咋花。

多数重疾险产品会包含保监会规定的6种必保疾病和19种其他疾病,然后再是保险公司自由配置的一些其他疾病。6种必保疾病基本可覆盖80%的多发重疾,25种(6种+19种)可覆盖98%以上的高发重疾。

按照保障期限,重疾险可以分为短期、长期重疾险两大类,长期重疾险又包括定期、终身两种。

选择短期还是长期重疾险,要根据个人的经济情况来判断:

买短期or长期?

• 荷包羞涩的小年轻,可买短期重疾险;

• 经济宽裕,可买长期重疾险;

• 经济实力雄厚,建议配置终身重疾险。

精选阅读

哈尔滨住房公积金中心:政策通知你都知道了吗


哈尔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是代表市政府管理全市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机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独立的事业单位,直接隶属市政府,负责全市市区包括市属县(市)和中、省直系统住房公积金的归集、使用、支付、核算和编制使用计划等管理工作。

哈尔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官方网站上内容丰富,各项国家、地方政策通知应有尽有,随时更新,要想了解最新哈尔滨住房公积金的相关信息,市民们可登录该网站进行查询和业务办理。不知这些政策、通知你了解了没有?

一、关于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养老保险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各地相继出台了住房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等改革的实施方案。现对改革制度涉及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养老保险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通知如下:

1、企业和个人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提取并向指定金机构实际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不计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超过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应将其超过部分并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2、个人领取提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时,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

3、企业以现金形式发给个人的住房补贴、医疗补助费,应全额计入领取人的当期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但对外籍个人以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仍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1994]财税字第020号)的规定,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4、本通知从1998年1月1日起执行。原政策规定与本通知相抵触,按本通知规定执行。

二、哈尔滨市住房公积金归集管理规定

1、本市行政区域内下列单位及其在职职工应缴存住房公积金:

(1)国家机关、事业单位;

(2)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

(3)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

(4)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

(5)哈尔滨市劳务派遣人员;

(6)进城务工人员。

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自愿缴存住房公积金。

2、在职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或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形成事实劳动关系条件的在岗职工,外籍及港、澳、台人员除外。

3、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和职工所在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属于职工个人所有。

4、新设立的单位,应当自注册或批准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内,持下列材料到所在辖区管理中心办事处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和账户设立手续:

(1)《住房公积金单位建户审批表》和《公积金个人建账明细表》;

(2)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及单位经办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正本)原件及复印件;

(4)企业单位提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5)民办非企业单位提供《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

5、单位录用新职工和调入职工,应当自正式批准录用或者批准调入职工之日起30日内,持《公积金个人账户变更申请书》,到管理中心为尚未设立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职工办理账户设立手续;单位新调入职工原单位有公积金账户的到管理中心办理账户转移手续,无住房公积金账户的按单位录用新职工设立个人账户。

6、缴存基数的计算口径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统制字〔1990〕1号)的有关规定执行。新参加工作的职工,自参加工作第二个月发工资之日起缴存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按照本人第二个月的工资乘以规定的缴存比例核定。单位新调入的职工,自调入单位发放工资之日起缴存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按照本人当月工资乘以规定的缴存比例核定。

单位和职工按照不低于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8%比例缴存住房公积金,最高可以达到12%。2001年1月1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单位按照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5%比例缴存,职工按照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15%比例缴存。

重疾险太复杂了?选购重疾险五大要素告诉你


如果我们生病住院了,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总希望能通过保险来解决难题。所以面对难以负担的医疗费,人们往往会购买重疾险。可是面对五花八门的重疾险,真的好难挑选啊。

传统的重疾险并不复杂,只是随着产品的更新迭代,形式越来越多样,所以使得重疾险“看起来”很复杂。

今天我就通过一篇文章让大家彻底搞懂,重疾险到底应该如何选择。

一、什么是重疾险

重疾险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如果我们生病了,我们所患的病符合保险合同的约定,保险公司就会直接给我们一笔钱。

这笔钱没有用途的限制,它可以看做是我们在患病期间无法工作的一种补偿。

所以重疾险又被叫做“收入补偿险”。

二、重疾险选购五要素

只要弄清楚这5大要素,我们就能轻松搞定重疾险。

1.终身or定期

重疾险按照保障期限来分,分为定期重疾险和终身重疾险。定期重疾险中又有一年期和长期之分。

定期和终身最主要的区别体现在保费上,一般来说,保障终身的重疾险会比保障到70岁的贵30%。

那么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我建议有限选择定期重疾险,配足保障,将一段时间内的风险先覆盖。

如果你的预算还算充足,定期+终身是个不错的选择,比如同样是50万的保额,一种保障至终身,另一种保障至70岁,那么在70岁前,我们就有100万的重疾保额,70岁以后有50万。

重点保障在70岁以前。

2.单赔or多赔

『单次赔付』和『多次赔付』有什么区别?

这里的单次和多次指的是重疾的赔付次数,而不是轻症。

单次赔付,顾名思义就是出险即赔付,赔付之后合同终止,之后你再想买重疾也是不可以的。

而所谓的多次赔付,其实就是首次“生病”之后,在规定间隔期后再次“生病”,依旧可以获得赔付,保险合同继续生效。

当然两次生什么病,是有严格定义的,并不是只要再次生病就能再次得到全额赔付。

那应该买多次赔付的还是单次赔付的呢?买了多次赔付的得到理赔的概率高吗?

就以三类最高发的疾病:癌症、心脏疾病、脑中风,来举个例子,用事实说话:

1. 癌症患者在治疗初期的短暂时间段内,发生脑中风的风险远高于非癌症患者;

2.癌症化疗会对心脏造成不良影响,可能诱发心脏疾病;

3.出血性脑中风有可能并发急性心肌梗死,但是对比其疾病,几率比较低,但一旦出现,致死概率相当高。

由此可见,多次赔付还是有一定的实用性的,建议大家在不是特别差钱的情况下,可以优先选择。

3.要不要选轻症/中症/前症

轻症的发病率没有公开数据。而且很多轻症发生后,如果继续恶化,都会演变成重疾。所以关于这一点没办法量化分析。

不过我跟几个做保险精算的朋友聊过,他们说,轻症赔付的概率,比起重疾来只高不低。

既然我们为了抵御重疾购买了保险。对于赔付概率更高的轻症,没理由不需要。

这是一点。

另一点,轻症的赔付金额比较少,因为轻症对我们的经济不会造成太大的负担,一般是基本保额的20%-40%。但是重疾险中有一个特殊的功能,那就是轻症豁免保费。

也就是说,我们罹患轻症,后期保费就可以不用交啦,重疾保障还在。

就冲着这点,你说轻症要不要选!

关于中症,中症概念被开发出来不久,受到了大家的拥戴,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产品引入了中症。

我仔细阅读过一些含有中症的重疾险条款,发现这些所谓的中症,字面上是介于重疾和轻症之间。

实际上,保险公司只是把轻症中一些相对严重的疾病划分到了中症里,中症的赔付比例是比轻症高的,一般为50%。

那么很多小伙伴眼睛就亮了,那我干嘛不选有中症的呢。

别急各为,含有中症的产品肯定是比一般的重疾险贵。

什么是前症?

前段时间大童联合百年人寿开发一款重疾险童佳倍,是市面上首款带有前症的产品。

所谓“重疾前症”,顾名思义,就是重大疾病前高风险病症(高重疾风险病症)的简称,其特点在于病情轻,但后果严重;可逆,并且有好的治疗和防治措施。

但是我查看了童佳倍的条款之后,发现这所谓的前症略鸡肋,没有必要强调前症,如果保费差不多的情况下多一个保障也是可以的。

4.病种

“xx重疾险保障100种重疾,你这个才80种,你的产品不好。”

很多人喜欢拿疾病种类说事儿,在此我想纠正一点,疾病的种类和产品的好坏没有必然联系。

在 2007 年,保险行业协统一制定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对各大保险公司疾病进行了统一。

所以无论是 80 种重疾,还是 100 种重疾,前 25 种病种各家保险公司定义都是相同的。

法定的 25 种重疾,在所有理赔的案件中,已经占到了所有重疾险理赔的 95% 左右,可以说是重疾险的核心。

所以大家不能简单粗暴的理解,重疾险保的疾病种类越多越好,不能说保 100 种疾病的一定比保 25 种疾病的就好。

同样是每年5000元保费,一个保障100种重疾,保额40万,另一个保障80种重疾,保额50万,那么我肯定选择后者。

我们不能因为盲目的追求疾病的种类而舍弃应有的保障。

5.身故保障&定期返本

很多朋友担心交了好几十年的保费,如果没有生病,就得不到理赔了,感觉自己好几万的保费打水漂了,这个时候一般代理人会给你推荐含有身故责任或者能定期返本的重疾险,这样就不至于口袋里的钱有去无回。

所谓身故保障,无非是在重疾险里添加了寿险的责任,而这个寿险和重疾还有交叉的地方。

所有含身故保障的重疾险中,身故和重疾是不能同时得到理赔的,也就是说,如果前期发生过重疾理赔,后来又身故了,那么是没有身故理赔这一说法的。

只有没有理赔过重疾,才能得到身故赔付。

这一点大家要搞清楚,很多带有身故责任的产品保费贵了不少,重疾+寿险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定期返本就是存活至一定的年龄,保险公司会将已交保费返还给你。这种形式乍一听是不错,但是我们需要承担的是高额的保费。

我在这里并不是不建议大家购买含身故责任和能够返本的重疾险,大家选购的时候一定要有预算,结合自己的需求。

保费预算很充足的情况下,肯定是选保障责任越多的产品,但是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建议大家有效考虑风险保额。

三、重疾险测评

『弘康哆啦A保』,高性价比,可以直接线上投保,身体存在疾病也可通过智能核保,立即获得核保结论。

『天安健康源优享』,重疾有5组,且癌症单独成组,轻症不分组,轻症的间隔期也只有90天,投保人、被保人豁免以及绿通都是包含的。

『长生人寿长生福』,最近新出的一款重疾险,多赔含中症,且轻症和中症都不分组,保费也比较便宜。

『复星达尔文1号』,保费便宜,重症单次赔付,轻症多赔不分组。

四、写在最后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对保险是一知半解的,加之代理人的素质和水平有待提高,很出现很多人买了保险想退保的情况。

所以希望看了这篇文章的你,对重疾险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挑选的时候做到有的放矢,我一直认为,只有自己掌握一些保险之后,才能做到不被人忽悠。

重疾险的合同条款你看懂了吗?教你快速读懂重疾险


这一期主题,分享一个我一直用的看懂「重疾险条款」思维模型,这是我在看保险合同条款中的思维化运用,无论小白也好,还是对保险有了解却无从下手的手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思维工具,我把复杂的保险条款,思维模型化给你看,它能解决你大部分问题。 重疾险的起源之谜

绝大部分人对保险的认知还是比较浅显,不同种类的保险具有不一样的功能,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为什么我买的保险这不保,那不保的?」买错了嘛,没为什么,要么条款坑了你。

来,给你们说说重疾险的故事吧,缓解大家对保险的不友好感觉。

重大疾病保险是一位南非医生发明的,他叫伯纳德,他和他的哥哥是世界上首例实施心脏移植手术的医生,也就是说,他们代表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医疗技术。

这老头说过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我们需要重疾险,不是因为我们会离去,而是因为想好好活。

有很多得了重病的人,他们虽然活着,可在财务上已经死了!

——重疾创始人 Dr.Barnard

当谈道创立重疾险的初衷,Dr.Barnard这样说:

我来自南非,是一名医生。我从事医生这个职业超过50年了,我还曾经担任南非国会众议院议员长达9年,从事重大疾病保险业务也已经有22年的时间,谈谈当时的设计初衷。

谈谈我当初设计重大疾病保险的初衷吧:

我的一个病人:她是一位34岁的女士,这位女士有自己的事业,离过婚,还带着两个孩子。我们在她的肺部发现了癌细胞。通过手术,我们切除了癌细胞肿块,接下来两年,这位女士回去依旧工作,在此期间,她的癌细胞向另一片肺叶转移。

两年后,她再一次来到我的诊所,从她的眼神中,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死亡的讯息。她呼吸急迫,脸色苍白毫无血色,眼神中布满了对死亡的恐惧。

她还在工作,她需要为孩子们留下积蓄,为他们赚足汽油费,房租还有教育基金。两个月后,她去世了。她生前购买的人寿保险获得了赔偿。为什么?为了照顾她的孩子们,为了给他们更多的保障。

我们失去了她,她本可以在确诊后和孩子们分享更多的时间,可是她却需要挣更多的钱。

这些使我陷入了沉思,我还能举出上百个这样的例子,他们确诊之后获得了治疗,活了下来,可是他们在财务上却“死”了。这就是我们越来越需要面对的难题。

这件事深深的触动了我,作为医生我可以救治病人,甚至可以延迟和挽救病患的生命,可我却不能解决病患因为缺钱而放弃治疗。

因此,我当时就产生了设计一种保险产品,它能够解决病人在被确诊重大疾病的时候能够获得一笔保险金来作为治病的费用,而不是到身故以后才获得赔偿,那样对于病人治病无济于事。

Dr.Barnard当时的想法,今天还在延续着,只不过大部分人还没完全能够意识到,意识到的人,又是被人为给不断地误导,就是你们说的保险,都是骗人的。

如果纯粹的说保险,这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随着社会发展就有了合同的经济契约,契约规定什么。不规定什么,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如果模棱两可的内容,在目前的《保险法》中是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当然,这也是防止投保人的「为所欲为」,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现实中骗保行为也比比皆是。保险公司毕竟是商业机构,当然是要赚你钱的,那怎么办的?就在条款上做文章,保什么,给到你了,但又通过条款内容限制了,有些关键的都限制了,那这一份保险就是没啥诚意,我将我看保险条款内容简化成一个思维模型,让你们迅速的去审视一款保险产品是否值!

读懂重疾险条款思维模型

不管是什么种类的保险,我拿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看,责任免除,说白了就是不保什么,在重疾险中,我们常见的责任免除条款就是这些,看看有没有一些苛刻的免除责任条款,如果有免责条款比较苛刻,那这一份保险我直接就不会去看它,特定用途除外。

1、责任免除

一、投保人对被保险人的故意杀害、故意伤害;

二、被保险人故意自伤、故意犯罪或抗拒依法采取的刑事强制措施;

三、被保险人在合同成立或合同效力最后恢复之日起二年内自杀,但被保险人自杀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除外;

四、被保险人服用、吸食或注射毒品;

五、被保险人酒后驾驶、无合法有效驾驶证驾驶或驾驶无有效行驶证的机动车;

六、战争、军事冲突、恐怖活动、暴乱、武装叛乱、核爆炸、核辐射或核污染;

七、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畸形、变形或染色体异常;

八、被保险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患艾滋病期间(合同中约定的疾病除外);

以上的免除责任让我比较在意的是第六点,但基本上重疾险都有这一条,在寿险中,类似这样的条款就得注意了。毕竟这种事不是人为能控制的。

2、保险责任——给你啥,又拿回了啥?

保险责任你就这样理解,一份经济契约,哪些东西是能给到你的,这个给到你是不是有条件?什么样的条件,是套路满满呢,还是比较有诚意。

这个就是重疾险的核心因素,外行比价格,看品牌,内行分析具体内容。大多数人的逻辑是,反正我也不懂,大品牌的东西肯定值得买。你做出怎样的购买行为,我管不着,但是带你们来分析一下,总比道听途说来的强。

保险条款规定的疾病种类,相应疾病,以及达到某种状态或进行赔付,这些说的都是清清楚楚的,相反误导的人越描越黑。

2006年,因友邦保险的「不保病只保死」事件为导火线,之后不断发酵,6名投保人起诉了友邦:「友邦的重疾险在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上有很多的限制,这就意味着,你光得了合同规定的病是不行的,还得按他们的要求诊断和治疗,否则免赔!比如可以做微创手术的非得开胸,癌症手术无价值的,非得动手术。」这件事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最后是6名投保人胜诉告终,至此监管部门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

2007年就出台了《重大疾病保险定义和使用规划》,规定了重大疾病保险必须包含25种疾病,这25种疾病的条款内容都是一样的。

虽说相应疾病的内容的定义都是一样的,但在一些疾病的时间上做了限制,「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和「语言能力丧失」有些产品有限制,有些产品是没有这样的限制的,所以大家购买的时候,尤其给孩子购买的时候要看清楚。

一到官方没被定义的「轻症」,那就区别就大了去了。12种常见的高发轻症,是在行业内比较认可的也有统计数据支撑的,可以给大家做个参考,但是,我经常会遇见一些「杠精」抬杠的,争辩官方没说的,这个不准确,那我就放在这里供你们自己端详咯!

关于恶性肿瘤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点,恶性肿瘤俗称癌症,它可以包含N多种癌症,有保险产品把他拆分多种疾病来凑数,还不是欺负消费者不懂,当然有些保险公司也会在一些产品上凑数,换个名字,其实是同一种病。

这些保险我在筛选保险产品的时候,缺斤少两的一般直接PASS掉的,因为市场上有比这些好,当然我也会看看保险公司的品牌做一个全面分析。

说完了有规定的,那在说说,疾病种类,少而全,疾病种类没有缺斤少两的基础上,在追求多,不管哪家保险公司除去25种基本重大疾病定义外,其余的区别就大了。所以我不喜欢做保险的评测,一般都是分析解读为主,保险评测也只是障眼法,很多都是表面上比比价格,罗列了一大堆,对别人来讲又是选择困难症再现,核心问题没有解决。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有哪些产品。我偏向于解读核心观点。

作为一个数码产品的爱好者,我知道之前很多家评测机构,有的做的很好,但生存艰难,有的风生水起。收了对方的费用。就像是保险产品一样,没有完美的,有的有优劣,只是我在这些产品里找到,比较有诚意的,或侧重的。举个例子吧,糖尿病对现代人来说也很常见,有的保险产品在Ⅰ型糖尿病的条款定义上比较宽松,获赔的几率大点,全面审视一款产品。我不喜欢挑一项不好的,去挑的产品的刺,而且还是车轮战,这样的对比产品也毫无意义。对我来说也是今后要做保险野生内容的方向。

其他条款内容

作为重疾险来说,核心的东西就是以上的内容,其他的就是投保人、被保险人的一些基本信息、年龄、岁数这些有没有填错,一般不会。

在保险产品中还有一点就是等待期出险了,有的保险产品连保费都不退还的,这点就比较坑了,有的只退现金价值,这个非常的低,也是比较坑人。

总结

重疾险的核心内容就是我给大家分享的这几项,其实你掌握这几项,那一款合适的保险产品你就能选出来,这是一份极简看懂重疾险条款指南。如果你有其他的问题,可以告诉我。

总之你记住这么几点,病种少儿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疾病也是会变化的,癌症就是逐渐高发,并不代表25种官方定义的疾病不会随着变幻,在全的基础上在追求多,适合自己的。

不管别人夸自己的产品多么的好,你一定要让他指着条款给你看,这个东西是给到你的。为什么有些推销员嘴里说的很好听,实际拿到条款一看,根本不是他说的那回事,或者与条款内容严重不符的。这样能给你一个参考。

重疾险你买对了吗?怎么买才能真的省钱?


很多人在购买重疾险的时候,都觉得保费太贵了,在这里我给你支个招,教你用更少的钱得到更高的保障。现代社会,每个人患上重疾的概率越来越大,很多人开始有了给自己买份重疾险来规避财富风险的意识。

而大家在买重疾险的时候,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选择:是买1年期的重疾险,还是买长期型的重疾险。

所谓1年期的重疾险简单讲就是只保一年,如果来年要继续保障,就要续保再买。

而长期型的重疾险一保几十年,会有一定年限的缴费期,交完这么多年的钱,后续不用再交钱,就能一直保到约定的时间。

显然,我们看两者的区别的话,保障时间两者有很大的差别,从保费上来看两者差别也很大。

很明显,1年期的重疾险要比长期型的重疾险便宜很多,同样年龄的人去买同等保额的重疾险,长期型重疾险一般需要几千元,而1年期重疾险只需要几百元。

所以很多人就觉得,既然1年期的重疾险这么便宜,为什么我还要建议大家买长期型的重疾险呢?

问题就在这里了,因为1年期的重疾险虽然便宜,但你买了之后面对的问题其实更多,最后一算账,其实并不划算。

我们都知道,买保险年纪越大保费越高,因为每个人患上重疾的风险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而1年期重疾险的保费,每年都是不同的,都是随着来年续保时你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

现在我们觉得自己还年轻,看着1年期重疾险的保费确实是便宜,但一直买1年期的重疾险,我们每年交的钱就会越来越多。

等买到年老,交给保险公司的总保费肯定比长期型的重疾险多得多,这就不划算了。

其实保费逐年增加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你只要一直买,保障就会一直有。可是1年期重疾险最大的问题在于:一旦产品停售,你就不能续保了。

不能续保,就意味着这份重疾险你买不了了,相应的重疾保障也就没有了。想要继续重疾保障,只能买别的重疾险。

不过这个时候你还会遇到一个问题:还能不能继续买重疾险。

如果这个时候你的身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三高,那肯定是买不了重疾险的。

又或者,你买的1年期重疾险停售后,你刚好已经60岁了,那就超过了重疾险的购买年龄,想要再买其他重疾险就没有机会了。

所以,对绝大部分人来讲,买重疾险一定要买长期那种,而不是买1年期那种。那是不是1年期的重疾险就完全没有用了呢?

也不是,1年期重疾险比较适合两种人。

第一种人:刚出来工作手头比较紧张的年轻人。

由于手头比较紧张,确实可以买1年期的重疾险,用来过渡工作初期经济较为艰难的阶段。

不过等到自己经济稳定了,我建议你还是要做长远的打算,直接购买长期型的重疾险。

第二种人:想增加重疾保额的人。

有些人已经有了长期型重疾险,但最初买重疾险的时候由于手上资金较为有限,没有在一开始就买到保额符合自己期望的重疾险。

这种类型的人,可以通过购买1年期的重疾险,增加自己某一年龄段的重疾保障额度。

所以,1年期的重疾险只能满足短时间的保障需求,想通过长期购买1年期重疾险来节省保费的人,很可能到最后反而要付出更多的保费,还要承担后续自己可能没资格买重疾险的风险,最后连重疾保障都会缺失。

买保险是件需要长远考虑的事情,想要保障长久还省钱,其实还是要买长期型重疾险。因为长期型的重疾险每年交的保费都是固定的,越早买的话需要交的保费也越少。

而且长期型重疾险只要交20年、30年的钱,就能一直保到70岁,甚至是终身,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小部分的钱换取长时间的保障。

就算中途这份重疾险停售了也不用怕,因为我们跟保险公司约定的保障期还没结束,保障就都还在。

综合来看,选择长期型重疾险,才是最省钱、最有保障的买法。

买了重疾险的人现在什么感觉?你后悔了吗?


买了重疾险的人现在感受如何?是心安了?还是觉得买买贵了?是庆幸自己没被坑,还是后悔买早了?弱弱的问一句,重疾险你买了吗?

有的人买了重疾险,感觉安心了

一些人是因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需要多少,于选择适合自己的,把所担心的风险合理的转嫁,投保后自然觉得安心了;

但有些人也却是盲目的安心。

比如前几天遇到的W女士,跟同学一起买过保险,但买了什么不清楚,保多少也不晓得,只记得去年交了6k保费,要交30年。

拿来保单一看,不过19万保额重疾,附加了20万的意外,姑且不论其买的产品是否性价比过低。单从保额来看,W女士正常工作情况下一年收入近20万,年花销15万左右,试问假若发生重疾,收入中断,又要面对高额医疗花销,维持日常生活,19万的保额有多大意义,是否能够真的安心?

有的人买了重疾险,感觉很划算

一类是,买了没多久,就用到了。

最近两年遇到过几个买了不到一年就获得赔付的,虽然经历了病痛,但经济上得到了安慰,自然会觉得保险划算。

另一类,也是绝大多数的一部分群体,就是被误导而冲动消费。

投保时被洗脑,买的时候被告知“有病看病无病养老”、“安全还能有高收益”等,并因着各样的原因选择了相信所听到的这些话术。

但这类人群“觉得的划算”通常并不长久,大部分人甚至其家人或早或晚,会分辨出被销售时所听到的和事实的差距。劝所有抱着“划算”的目的购买保险的朋友趁早远离保险,保险的本质就是“消费品”——花钱转嫁风险

有的人买重疾险时,确实避开了某些坑

但同一个产品,一定会有说其好,与说其不好的两类消费者。只是不同的产品,这两类人群的比例大相径庭。

有些产品确实存在硬伤,之所以存活于这个市场,也确实因为市场大环境以及其销售手段导致的。如果能理性的看,识破销售套路,这类产品自然不会在可选列表之内。

但毕竟不是非所有的保险产品都有硬伤,而同时也不存在完美的保险产品。避开“坑”的最好方式,是明晰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保障。

买了重疾险后悔的大有人在!

后悔的,常常是买错了的。这类朋友的主要特点,买的时候冲动消费,感性思维,产品导向,甚至不乏少数,买完了都不知道自己买了什么,保什么,只知道自己买过保险而已。结果某日,恍然大悟,发现买的不适合自己,于是悔不当初。

所以,为了不让自己后悔,买保险的时候请务必清楚自己最迫切的需求,结合自身经济实力,合理规划。

人身风险,保险的特点你都知道吗


保险的作用其实很简单,主要就是分担个体无法承受的重大风险。对于个体来说,重大的风险表现在两个方面:重大的人身风险和重大的财务风险,这两种风险说到底又是联系在一起的。有些人可能很有钱,但是他们的钱大部分都体现在资产上,手中可用的现金并不多,有些人正在发展事业建设家庭,现金也并不富裕,但是人的生老病死什么时候发生不论对于谁,有钱还是没钱,都是不确定的,保险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起到了当重大的人身风险发生时能作为现金的替代。

重大的人身风险主要来自四个方面,这从我们一开始接触保险就不断的能听到。

来自重大疾病的风险

既然是重大风险,那就不包括头疼脑热、感冒发烧这样的自己能承受的小问题,大病的风险主要有几个特点:治病要花钱,并且是要在短时间内花大钱、生病时不能再赚钱、需要有人照顾(要么需要护理费,要么家人也不能去赚钱)及营养,如果有了大病保险就可以化解一部分来自重大疾病的风险。所以大病保险的作用不仅仅是解决医疗费而已,重要的是它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大额医疗费的问题,同时它还要解决高额的护理费的问题和病后恢复时期的生活费的问题。

来自活得太短的风险

这个问题很容易想明白,如果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不小心因意外或疾病过早的去世,那么抚养孩子、赡养老人、房子车子还贷,这些费用并不会因为人不在了就不发生了,它将成为生者的沉重负担。所以如果你买了意外伤害保险、带身故的寿险后,你就会感觉无愧于对家庭的责任。

来自失能的风险

我认为这个风险比活得太短的风险更可怕,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残疾或高残,因为这样就意味着不仅是不能赚钱还要永远的花钱、花大钱。这时有没有保单、保额充足不充足就足以改变人的一生,决定了你自己和你的家人下半辈子将过什么样的生活。

来自活得太长的风险

这主要是解决高龄养老的问题。在做保险的十几年中,常常会遇到年轻的客户一说到七、八十岁时就不屑一顾,认为活不到那么长,其实他们没有考虑到,如果真活不了那么长没准是件好事呢,就怕你活了那么长又没有足够的准备。如果活到那么长,生活上就需要别人照顾了,如果这时没有钱,你过的日子会是什么样就很难说了,看看电视上那些没钱的老人就知道了。但是单纯买养老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问题,因为我们也很有可能在不到养老时发生大病、意外等事件,这时养老保险一点用也没有。所以正常的买保险应该是先解决上面的保障型保险。有余力再购买养老型保险,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未来的养老问题。

重大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财产变现方面,也许你有很多的资产,也有很多的投资、股票、基金、房产,这些都可以看成是进攻型的资产,也许这些投资能给你带来很好的收益,但同时也会给你带来不小的风险,当前的金融风暴就足以说明了这些问题。还有另一种资产,就是防御型的,就是必须能保证你的资产是完好的,不是要求它能挣多少钱,有了这部分防御型的资产,才能有效的规避财务风险,才能在需要现金的时候及时得到,无疑足额的分红保险、万能保险(有保底利率的)是规避财务风险的最好选择。

买重疾险前,你必须知道的4个问题


为了防范因重大疾病造成的财务危机,重疾险应运而生。但重疾险种类繁多,有终身的,有定期的,有返还的等等,大多数人都挑的云里雾里,想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实属不易。 一、为什么要买重疾险?

先带大家看一组数据:

根据国家扶贫办建档立卡数据显示,2015年底全国贫困户中因病致贫的占44.1%。在贫困户中,几乎一半是因病致贫。

一场重疾,轻则十几万重则几十万的花销,几乎是普通人一生的收入。

除此之外,治疗重疾期间的护理费、营养费以及修复期间的调养费都是花销。

如果生病的人是家庭经济支柱,那么整个家庭在治疗期间和修复期间的收入损失,也是一笔变相支出。

所以,重疾险的功能,一方面是应对重大疾病造成的财务危机,另一方面是弥补治疗期间的收入损失。

二、重疾险保什么?

随着重疾险的升级换代,在保障责任上的PK已经有点白热化了,想占有性价比NO.1的宝座,着实有些困难。

也正是因为产品竞争日益激烈,我们消费者更要有火眼金睛,从众多产品中,识别出那些“货真价实”的好产品。

一款重疾险,如果我们只看两点来对比产品的话,就要看保障责任和免责条款。

保障责任告诉我们保什么,免责条款告诉我们不保什么,看懂了这两部分,也就搞清楚了一款重疾险的核心。

重疾险的核心保障一般包括重症保障、中症保障和轻症保障,这三者的区别如下:

1.重症保障

早在2007年,保险行业协会就制定了成人重疾险的病种标准,对25种常见重疾进行了统一规范,并且要求所有重疾险都必须包含高发的6大重疾: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搭桥术、脑中风后遗症、终末期肾病、重大器官移植术。

根据理赔数据,6大高发重疾占到了保险理赔的80%,25种常见重疾占到重疾理赔的95%,换句话说,这些疾病就是重疾病种的核心。

所以,直接给结论:

不管是保障80种重疾,还是100种重疾,核心保障区别不大,都包含25种常见重疾。

在挑选重疾险时,重疾病种并不是我们挑选重疾险的核心考量因素,仅作参考即可。

2.轻症保障

轻症是指那些没达到重疾理赔标准,但同样需要花费一笔钱的疾病,比如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轻度脑中风等。

轻症保障可以让我们早发现早治疗,缓解因治疗费用不足而延误病情、使病情恶化。

由于保险行业协会没有对轻症进行统一规范,所以轻症保障差异非常大,因此,一款重疾险产品是否包含高发轻症以及轻症赔付比例,可以作为我们挑选重疾险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考量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产品还包含中症保障,中症是指那些比轻症重,但还没达到重症赔付条件的疾病,对于轻症和中症的保障,建议大家把重点放在保障病种及赔付比例上,相同条件下,赔付比例越高越好。

三、重疾险怎么赔?

说起重疾险理赔,有一个词很常见——确诊即赔,但在实际案例中,重疾理赔其实非常复杂,这也是让很多人心存疑虑的原因。

重疾险的理赔,准确地说,应该是达到合同约定的条件才赔。

以急性心肌梗塞为例,必须满足下列至少三个条件,才能赔付:

(1)典型临床表现,例如急性胸痛等;

(2)新近的心电图改变提示急性心肌梗塞;

(3)心肌酶或者肌钙蛋白有诊断意义的升高,或者呈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动态性变化;

(4)发病90天后,经检查证实左心室功能降低,如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50%。

对于25种常见重症的理赔条款,不同的重疾产品略有不同,但差别不大,不存在哪家苛刻或者宽松,所以大家不用担心哪款保险产品不赔的情况。

四、重疾保额买多少合适?

买保险就是买保额,一场重感冒都有可能花掉上千块,何况重疾。如果重疾险只买了10万保额,大概率是不够的。

所以建议,重疾保额至少要买够50万,对于预算充足的人来说,100万保额保障更充分,也可以享受较好的医疗条件。

那么预算不足,该如何提高保额呢?

消费型重疾险:消费型重疾险一般不含身故,也没有储蓄功能,所以保费会相对便宜,建议预算有限的可以优先选择消费型重疾险。

缩短保障期限:重疾是一个多次配置的过程,如果短期内预算不足,可以选择保障到60岁或者70岁,等到预算充足,再搭配一款终身保障。

增加缴费年限:相同保费,拉长缴费年限,也可以提高保额。

五、总结

关于重疾险的挑选,搞懂了保什么和买多少的问题,基本上就已经解决了一半的难题,希望大家都能挑选到适合自己的重疾险。​

买保险不能不知道的九大好处


伴随着保险业日益的红火,从社会保险到商业保险,无一不吸引人眼球,更多的人发觉保险是一种必需品,想要了解保险的知识,为自己和家人买保险,那到底买保险的好处是什么?保险又能给人们带来什么?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买保险的好处。

可以转移风险

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一般都是巨大的,是受灾个人无法应付和承受的。买保险的好处之一就是把自己的风险转移出去,承担风险的机构就是政府或保险公司。政府和保险公司的保障都是集社会(参保人员)力量为少部分被保险人在遇到某些人身风险时提供应有的经济保障,一定程度上承担了个人的风险。

可以进行损失分担

政府和保险公司以收取保险费用和支付保费的形式,将少数人的巨额损失分散给众多的被保险人,从而使个人难以承受的损失,变成多数人可以承担的损失,这实际上是把损失均摊给有相同风险的投保人。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转移风险并不是灾害事故真正离开了投保人,而是保险人借助众人的财力,给遭灾受损的投保人补偿经济损失,为其排忧解难。所以,保险只有均摊损失的功能,而没有减少损失的功能。

对遭受损失的投保人给予补偿

买保险的好处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遭受损失的投保人以补偿:因灾害事故所遭受的财产损失;因灾害事故使自己身体遭受的伤亡;因灾害事故依法对他人应付的经济赔偿;因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所蒙受的经济损失和灾害事故发生后,投保人因施救保险标的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第四、保障个人生命财产安全。你的生活为什么舒适幸福?根本原因在于您的收入足以支付一切的开销,一旦您的收入突然终止,家人的生活水准将会急速下滑,甚至论到贫寒的境遇。要保障家庭经济的安全,最简单、最快捷、最便宜的方法就是购买寿险。第五、丰厚的投资回报和安全性普通的投资,是投入100元赚取1元的买卖,而保险却是投入1元赚取100元的投资。普通的投资遵循”高收益、高风险”的规律,而寿险投资却非常的安全。国家对保险公司严格的监管和对保险资金运用严格的监控,把投资的风险降到很低。第六、节税和保全财产寿险金免交所得税和遗产税,在制定遗产计划时,如果没有寿险的参与,想要保全事业和财产几乎是不可能的。

老有所养

生老病死是所有生物必经的生命过程。每个人都无法控制自己的“生死”,但是却完全可以将“老”掌握在自己手中。保险可以确保每个人都能老有所养,安享有尊严的老年生活。

养老面临的问题:

“长生不死”的美梦,我们做了千年。而现在据《2007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寿命分别为71岁和74岁。《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更是提出,到2050年,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可以达到85岁。这的确是令人非常兴奋的事情。而兴奋之后,我们考虑的是,我们的养老,我们的老年生活,又是如何呢?

据一项有关退休生活的民意调查发现,五成以上的被调查者在“期望的退休收入”项下,选择了“000-8000元”,另有两成多是被调查者选择了“8000元以上”。由此可见,人们不仅期望着“长生不死”,更期望着“老年生活安稳,幸福”。

病有所医

人吃五谷,不保无病。所以,无论是谁,都不能保证不被病痛侵扰。而医病,却又成了另一个大问题。保险,就是要人们不仅生病看的起,同时,还要你的生活不打折扣。

爱有所续

没有人能预知生命中的不幸,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我们安好的时候,为自己购买足够的人寿保险。因为一旦发生不幸,只有保险会将我们的爱延续到父母、妻儿、兄弟姊妹的生命中。

失业、意外、疾病等带来的生活隐忧,为您打拼事业,除了后顾之忧。

关注癌症保障的你 知道该如何买重疾险吗?


说到重疾险,就难以绕过癌症,这也是大家提到最多的险种。虽说现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势头迅猛,但人们购买重疾险的首要防范对象,还是恶性肿瘤。

不过很多人对于保险的理解,依然停留在“出险赔钱”这样简单的层面上,虽说对“得了病赔多少钱”、“没得病返多少钱”是一些基本要素的关注,但重疾险的保障本质是否优质,可不是这么片面的体现。

以癌症来说,不幸罹患,符合条件即赔,这没啥可说的。关键问题在于,你真的了解癌症吗?在身体健康的时候不对其特点深入研究,随意购买的重疾险待到真正出险时,又很可能起不到足够保障作用,很多说重疾险是坑的人,大都是出于这种原因。那么关于癌症,在购买重疾险之前,你至少应该了解到的方面是:

一、癌症复发率有多高?

这直接关乎你是购买单次/多次赔付型产品,以及接下来的间隔期考量。大多数复发和转移发生在治疗后的4年之内,少数病人复发转移发生在治疗后4-5年。如果恶性肿瘤在治疗5年内不复发,那再次复发的几率就很小了,意味着已经接近治愈。因此,常用五年生存率代表癌症的治疗效果。

二、为什么癌症会复发?

术后癌症再次复发的原因在于:

1、切除不彻底

手术治疗主要是切除一些已经形成肿瘤的癌细胞,在手术之后再放疗或化疗杀死一些已经成年的癌细胞。但是癌症患者的体内会存在一些“未成年”的癌细胞,这些细胞在进行完手术治疗之后还是存在于患者体内的。所以在治疗结束之后,身体内的免疫力一旦下降的话,这些幼年的细胞就会立刻苏醒,进行分化,形成新的成年癌细胞。

2、癌症体质未变,患者体内仍会产生新的癌细胞

癌症患者的体质是具有“癌性”的,而治疗之后是把身体内的癌细胞给杀灭,但是患者自身的体质还是没有改变的。在这种情况下,癌症患者身体内还有很多新的癌细胞产生,这就是为什么会复发的原因之一。通过手术,患者体内的癌细胞被杀死,在较短时间内没有复发可以判断为被治愈。但因为患者体内的细胞分化调节机制保持了癌细胞的生存环境,新的癌细胞产生就变得很有可能。

3、癌症患者自身免疫力降低

长期化疗,在杀死患者体内的恶性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其机体免疫力。正常情况下,我们身体内的细胞每天都在不断的更新,多数细胞都是进行正常的变更。只有少数的细胞不受到免疫系统的制约而发生恶变,形成肿瘤细胞。我们正常人身体内的免疫细胞是可以监视和消灭这些细胞的,当癌症患者经过化疗、放疗之后。不仅身体内的癌细胞被消灭了,身体内的一些正常细胞也会因此而受损,会影响到患者身体的正常免疫功能,这样一来对于那些恶变的细胞就不能及时的抑制,所以很容易会发生癌症复发的现象。

三、癌症复发等于宣告死亡?

复发后医生会跟你讨论新的治疗选择以及每种治疗方案可能的效果。治疗方案的决定取决于:癌症类型、复发时间、复发部位、扩散程度、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以及患者的预期。主要治疗方式包括肿瘤热疗、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

这个时候,一些患者仍会选择传统的放化疗治疗方式,治疗强度相比之前会有所增大。这意味对身体更大的损害,且因为方式相同,只是程度加大,效果往往也并不理想。所以,还有一些患者会选择靶向药治疗,因为医疗科技的发展,新药物的大量问世,从根本上改变了晚期癌症治疗的格局,大大延长了生存时间。一些进口靶向药的治疗效果也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当然,这就免不了大幅提高治疗费用。一种新药的上市,大多价格昂贵。虽然国家已经加大了对国外或国内新上市抗癌药的谈判力度,以及逐渐纳入进入医保范畴,但是对于癌症,尤其是复发后的综合诊疗费用,还是让大多数家庭难以承受。

四、什么样的重疾险才能真正意义上匹配癌症需求?

必要条件:

1、多倍癌症单独一组

从以上内容我们不难看出,能够合理匹配癌症保障需求的重疾险,起码是多次赔付型产品。多倍产品又涉及分组与否,不分组自然最佳,但这种产品较少且价格略贵,如果就在分组多倍产品中选择,那起码也要选癌症单独一组的产品。我个人认为,所谓分组的合理与否,其实全看保险公司的良心了,癌症如果不能独立一组,多次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当然,您也可以通过附加险的方式补齐癌症的多次赔付,但如果多倍产品价格实惠,也没必要费这二遍事对吧?

2、3年赔付间隔期

在多次赔付间隔这一块,从以上癌症五年期概念来看 ,5年期与3年期我认为并不是时间长短的区别,而是有用与没用的区别了!

3、至少50万保额

正如前文所讲,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在救治了更多癌症患者的同时,也让医疗成本水涨船高。30万的保额已经难以覆盖住这笔高昂的费用,50万或更高才靠谱。

次要条件:

1、轻症赔付比例

正如我们早先说过的那样,轻症并非“较轻”的病,而是重症的前期表现。如此一来,在轻症的多次发病前提下,从严重程度上来说也应该是逐渐递增的才对。所以,轻症究竟是重疾赔付比例的多少,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2、附加服务的必要性重疾险产品是否有附加服务

附加服务的质量如何,这也是您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大家已经耳熟能详的重疾绿通,现如今看病能够提前挂上号,都成为了一种奢求。有了这个服务,去北京协和医院也不用为排队发愁,是不是很贴心?当然对于癌症来说,MDT多学科会诊与出国诊疗服务,也能更大程度的发挥国内外最先进的医疗力量,提升治疗效果,加大治愈几率!

如果有问题或者想了解更多的情况,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或在线咨询客服!

根据自己的承担能力挑选重疾险


保险是不怕多买的,但是要看自己的交费能力了,那么多少才合适呢?

保险计划中,投保金额(以下简称保额)是个设计重点,人们在购买保险时,视线往往集中在产品上,能不能拿回本金,能不能保值增值,甚至公司的选择等等,保额多少不一定真正受到重视。包括我们很多销售人员在内,经常用多少“份”形容和说明保额,有时候这个“份”代表一千,有时候代表一万,我喜欢直接说数字,保10万或者保100万。很多人会在保险费方面犹豫,为此降低保额。我想说保额是最重要的,每个人的保额,根据他的年收入情况就已经基本确定了,只能多不能少。我在购买保险时,最先要确定的是保额,然后根据保险费承受能力选择产品以及交费年限。

交费年限、保险金额和保险费这三个因素互有影响。同等保额,交费年限拉长,每年负担的保险费就低;反之则反。但交费期限越长,最终的总保费越高。其实,这之间并没有谁吃亏,谁占便宜一说,交费期短,总额是少交了,但是考虑到时间价值和利息因素,其实并没少交。相反,那些交费期拉长的人也没吃亏,毕竟晚交了很多年,自己落下了利息。

言归正传,还说保额。在我们经历过的培训中,多数人接触的理论是寿险保额为个人年收入的5到10倍,意思是: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如果发生风险,家庭生活在未来5年至10年之内不受影响。另外,如果有贷款,根据贷款金额多少,保额相应增加,意思也很明确,一但自身发生风险,债务由保险公司偿还,不会成为家庭负担。另外,保额的计算还有很多方法,这里不一一说明。

下面就详细说说我自己给客户设计保额的一些思路。

一,重大疾病保险。

设计重大疾病保险保额,首先要参照当前的治疗费用水平,另外要参考每个人享受的社会福利。

1,享受公费医疗客户。这类客户治病费用按比例报销,不象社保有上限及各种限制。考虑到患病后没有了收入,所以,设计年收入5倍是可以的。目前,工薪一族保额,通常在20万到30万,高薪者建议做到50万甚至更高,原因很简单:保险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必须拥有健康的身体。另外年龄增加,保险费也会增加,早投保早有保障。

2,享受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客户。这类客户最高报销水平是17万,如果报销达到这个额度,个人花费该在25万左右。当然超过部分也要由自己负担。看到这之间的差额了?8万左右。所以,最先解决的就是这8万,那么投保大病保险,至少要8万以上。如果再考虑到收入损失的话,那么再根据个人年收入具体增加。所以,一般也要买到20万,有条件可以再多买些,30万到50万比较合理。这里,我为未来预留了一定额度,因为未来的通货膨胀会造成生活开支增加以及治疗水平提高、技术更先进造成治疗费用增加。有些人会说,我现在先少买些,将来再增加。我要说,如果不是经济上的原因,多买些没坏处,因为谁也无法保证你的健康状况会永远这么好,没有健康也就失去了购买保险的资格。再说,人们的工资收入是逐年增加的,将来压力会逐渐减轻。另外,还可以辅以住院医疗和住院津贴保险,补充一下医疗报销部分。

3,没有任何社会福利。这类客户完全依赖商业保险,就目前的消费水平,治疗一个大病至少10万左右,如果再加上后期持续治疗的费用,大病保险至少20万,然后再辅以住院医疗和住院津贴型保险。

需要说明的是,重大疾病是给付性质,确诊按保额给付,不是报销性质。另,重大疾病产品有储蓄和消费两种形式,低收入人群可以选择消费型保险,少花钱,先拥有足够的保障。

二,意外伤害保险。

很多人认为,意外险买个10万20万就够了,买多了没用,或者舍不得花钱,因为这是消费型的。我个人很反对这种言论。保额是件很严肃的事情,不是聋子的耳朵——配的,因为风险是很残酷的。一个年收入10万的人,只买10万意外险,真发生全残,只能得到10万赔偿,够干什么的呢?发生风险意味着这辈子都可能没机会再赚钱,命没了自然不可怕,一了百了,怕的就是活着,完全依赖别人活着,给家庭增加负担。一场意外事故,我们不光能想到死亡,同时也可能看到残废。

所以,意外伤害保险也要根据个人年收入状况来决定购买。年收入10万的人,意外险最少20万以上,30万、50万也不高,现在意外伤害保险很丰富,意外保险卡也很多,50万意外伤害保险也不过500元而已,自己没发生风险就当是做了慈善捐助,有什么不可以呢?其实人寿保险就是这样,多数人集资救助少数出事的人。

三,寿险。

寿险有终身寿险和定期寿险,不管采用哪个,都要做够保额。年收入的5到10倍,另加上债务。我一般用定期寿险突出男女主人的家庭责任,另外,针对贷款额和期限使用定期寿险。需要说明的是,重大疾病保险中,多数产品都有寿险责任,要扣除相应的额度。除了应对遗产税需要高额外,对于一般人群来讲,终身寿险不需太多。考虑到身后的事需要花点钱,另外买个墓地、立个碑什么的,失去了父母,子女悲痛之余,这点费用怎么也不能再让他们负担了吧?

四,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是为将来养老阶段做的储蓄,补充社保的不足,这个额度多少因人而异。储蓄型保险,保险费很高,每个人的经济能力不一样,有条件就多存吧,越多越好。两种方式确定保额,一是客户自己说,将来退休每月领多少,反推过来,保险费是多少二是根据客户现在能承担的保险费来确定保额.

五,子女教育金。

孩子从出生到自立是纯消费阶段,日常生活不提,只想说教育费用。九年义务教育不说,孩子上高中和大学时全部自费。现在设计保额只能参照目前的学费及生活消费水平,高中和大学每年至少2万以上吧,算下来怎么也得14万以上。无论是否采用保险方式储蓄这笔费用,这笔钱未来一分不能少,我这个数字已经很保守了,将来还不定会增加多少。所以,同样道理,能多存些就多存些,花不了将来留做婚嫁金、留学基金、创业金、甚至自己的养老金不是不可以啊,有钱总比没钱好。

从以上可以看出,前三者保障性能更强,更重要,也是后两者的基础。如果保险费不足,那就拉长交费期也要使保额充足。有些人会认为保额过高是浪费,没用。我作为一个保险代理人再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吧:风险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也许你只有一次投保机会,保额不够可能会遗憾终身;另外,保额不够,也是对生命价值的不尊重,一个人身价百万、千万的人如果OVER了只得到10万的赔偿,真对不起他的生命价值。再者,赔的钱多得花不了,做些慈善捐赠、成立个慈善基金有什么不可以呢?另外也太便宜保险公司了,哈哈,我想保1000万,都没这个机会啊。

结合实际案例,说说我的设计方案.某男,30岁,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年收入20万,已婚,有一子2岁,妻子28岁,公司职员,年收入8万.有房,刚贷款20万(10年期),有车一部。家庭年支出10万。

只说男主人的保障计划:一份20年期,期交2万元的万能可以解决问题。初始寿险保额100万元,重大疾病30万元,10年后寿险调整至80万元,因为债务已经还完;50岁时保额降到50万元,此时孩子已经大学毕业,经济开始独立;60岁时退休,保额降到1万元。此时帐户价值保证领取额是:472286元,作为养老金,此为保证领取,也就是保底收益,一分不会少,中等收益和高等我就不说了。另单独投保意外伤害50万元。

说明一下,10内疾病身故赔100万元加帐户价值,如果意外身故,150万元加帐户价值;如果罹患重大疾病,赔30万元,大病险责任终止,寿险额降到70万元,合同额继续有效。随着交费积累,帐户价值在增加,实际保额在递增,符合未来需要。10年后,贷款还完,债务不存在了,保额降下来20万元。20年后,孩子大学毕业,负担的养育子女责任结束,责任降到50万元。其实这50万元,是给另一半留的。60岁退休,专心养老,保额降到最低,1万元。可以每年领,也可以一下都领出来做养老,这我就不说了。

也可以用传统寿险做组合,还是上面这例子,意外伤害50万元,10年期定期寿险20万元,20年定期寿险30万,30年期定期寿险20万,30年期重大疾病保险30万(带身故责任)。这个方案效果与前者相差无几,保险费略低,同时剩下的保险费买份专门的养老保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