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保险知识汇总 别“误解”重疾险

2020-10-13
重疾保险知识 重疾保险规划 保险重疾规划愿景

最近,太平人寿天津保户杨女士的理赔实例再次证明了这个普遍存在的想法是对重疾险的一种“误读”。患有癌症的杨女士经过手术治疗已基本痊愈,由于其丈夫曾为她投保了太平人寿的重疾险,她顺利获得了11.4万余元的理赔款,深切感受到保险为自己带来的贴心保障。收到理赔款的杨女士一家对太平人寿的快速理赔感到很满意,欣然决定为刘先生和孩子都增加一份保险保障。

杨女士今年38岁,患病前身体一直很健康。2005年8月,其丈夫刘先生为她投保了太平人寿“福禄双至”终身寿险,保额为10万元,同时还投保了太平综合意外伤害保险等4个附加险,年交保费共计4674.5元。

一年前,杨女士无意中感到自己的右颈部长了一个核桃大小的肿块,但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她以为是上火,并没当回事。然而,随着肿块越长越大,杨女士出现了声音嘶哑、憋气等症状,经医院诊断为甲状腺癌。今年5月,她入住天津市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一个月后,她顺利出院,并积极配合后续的化疗,手术后身体状况良好,可以说是已基本痊愈。整个治疗过程共花费医疗费2万余元。

虽然2万余元的医疗费用不算庞大,但对于这个普通家庭来说,依然是笔较大的经济开支。就在这时,刘先生想起曾经为妻子投保过的重疾险,于是他迅速与太平人寿取得联系,询问相关理赔事宜。6月27日,杨女士向太平人寿正式提交理赔申请。6个工作日后,太平人寿完成整个理赔流程,给付11.4万余元理赔款。

重大疾病保险对于投保人来讲是比较重要的险种之一。所谓重大疾病保险,简而言之就是以疾病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疾病保险。重大疾病保险所保障的“重大疾病”通常具有不易治愈的特征,但并不能说重疾保险就是“绝症保险”。只要被保险人罹患保险条款中列出的某种疾病,无论是否可以治愈,也无论发生多少医疗费用,都可获得保险公司的定额补偿。

精选阅读

保险知识汇总 年轻也要规划重疾险


案例:小王今年刚毕业不到一年,由于工作关系,经常需要在外面奔波,而且他非常喜欢旅游。曾有保险营销员推荐了几款意外险,但是他感觉自己年轻力壮,意外离自己很遥远,所以就婉言拒绝了。没想到在一次等待红灯时,一辆失控的小车冲上了人行道,虽然小王眼疾手快躲开了冲撞,但还是摔到地上受了伤,在医院躺了半个月。他面对的不仅是长长的医疗账单,全勤奖也没了,而肇事司机又迟迟不肯赔偿,他只有自认倒霉。

建议:意外和重疾早规划

年轻人往往以为自己精力旺盛,身体健硕,但在现实生活中,年轻人面临的风险无处不在。保险有关专家表示,年轻人是意外发生率最高的人群,在购买保险时,年轻人应将意外险等保障型险种放在首选位置,意外险往往保费较低,大部分人都能承受,但保障又相对较高,可帮助年轻人更好地面对风险。

在险种选择上,建议先意外、健康险,后寿险、养老、投资保险的顺序,先选择意外险、健康险,在手头充裕情况下,再选择寿险产品,随着年龄和收入的增长,逐渐建立起寿险、意外险、健康险共同构成的“金三角”。

保险有关专家建议,近年来重疾险年轻化趋势明显,年轻人应及早在身体健康时做足保障,而且,重疾险的保费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所增加,年纪越轻,越早购买重疾险,缴纳的保费也相对较低,等到年老时,不仅条件限制严格,且由于收入下降对保费的承受能力也将降低。对于终身健康险类的产品,在缴纳相应年费保费后,就可终身享受保障。

选择长期付费方式

年轻人可以选择长期付费的方式。鉴于目前经济实力还不强,拥有同样的保障,期限越长,每年缴纳的保费相对越少,经济压力也越小。若期限较短,付费压力也会相应增大。所以购买分期付费的保险产品,选择20年及以上的付费方式较为适宜。

保险知识汇总 老人买重疾险不划算


虽然北京去年调高了医保报销比例和限额,但由于受社保药品目录等的限制,如发生癌症等疾病,相当一部分自费药不能报销。可通过投保重疾险提高保障,因为大多数保险公司重疾险都是一旦投保人确诊,就会给予合同约定的保额,与所花医疗费用无关。不过,就目前保险公司设计的费率来看,中老年人投保此类保险却十分不划算。

一般重疾险分为两类,一是长期险种,比如一位30岁女性,保费预算是3500元,可以购买一份10万元保额、交费20年期的终身重疾险;二是短期险种,可把保额提高到30万元或更高,可续保至60周岁,但短期重疾险的保费是随着年龄逐年递增的。中民保险网上的“泰康e顺女性疾病保障计划”就是一款精心为女性设计的保障乳腺癌的保险产品,涵盖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女性原位癌等多项保障。保费低廉实惠,最低只需200元即可获得10万女性专属保障打,但投保年龄为18-55周岁女性。

显然,许多中老年人已错失了购买长期重疾险的时机,买短期重疾险的保费又太高。如果一位55岁的中老年女性要购买一份10万元额度重疾险,总保费却可能会超过12万元,遭遇“保费倒挂”的尴尬。对此,理财专家建议准备给老年人买保险的子女,可选择购买便宜的意外险以及意外医疗保险,老年人常见的骨折、摔倒等意外可以得到保障。

如“泰康“老有福”意外骨折保险,这是一款专门针对老年人骨折所设计的特色产品。其形式类似于保险卡,投保人可按份数购买。根据保险条款,被保险人的年龄可从50周岁至75周岁。保险责任分意外伤害与意外骨折综合医疗两部分。其中,意外伤害可分为意外身故与意外残疾,而意外骨折综合医疗则由基本责任与可选责任组成。基本责任为意外骨折医疗保险金,可选责任包括骨密度检测津贴保险、意外骨折住院津贴保险、意外骨折疗养津贴保险三项。当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受意外伤害事故导致骨折(骨的完整性及连续性的破坏且相应骨的完全断裂,不包括骨的不完全断裂如骨裂),保险公司会根据保单责任予以赔偿。

保险知识汇总 40岁人群如何挑选重疾险


40多岁的人群,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族”,生活压力大,健康状况也逐步出现一些小漏洞,重大疾病险对他们显然是必需的险种之一。

“40岁左右的人,买哪款重大疾病险比较好啊?”

近日,两位女读者,张女士和李女士,打来电话咨询这方面的困惑。张女士是上海一所高校的副教授,李女士是上海一家私营企业的普通文员。

说起来,保险产品大都不在于“好和坏”,关键还是看合适不合适。正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面对这两位热心的读者,我们打算为这些40~49岁的人士,精挑细选几款比较适合的重大疾病险产品(以下简称重疾险)。

选消费型还是返本型

首先,大家要明确,重疾险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纯消费型的产品,不带任何资金返还;还有一类则是带有储蓄性质的返本产品,或是用寿险类的主险产品附加一份重大疾病险。

消费型的重疾险,比较实惠些,我们以前说,买消费型的健康险,更像是租房。消费成本低,可选择余地大,觉得不喜欢、不合适,就可以换一个,退掉它的损失也不大。

消费型重疾险每年缴费较低,灵活性也比较强。一份一年买一次,或是每隔3~5年买一次的短期重疾险,就好比一年期或五年期的一份租约,“租金”便宜,觉得不合适自己了,只要不续保就行。

而一份保障期限为十年、二十年,或是约定保到60岁为止、70为止的长期消费型重疾险,就像一份长期的住房租约(当然类似这样的租房合约,在现在的居民住房市场已经很少,在商业用房租赁合同中较多些),可以使用一二十年,甚至三四十年,但是只要每年交少量的“租金”,虽然最后的“产权”不属于你,你也不能通过取得产权然后将房子卖出换回货币,但是已经满足了你在一定期限内的保障或使用需求。

而购买具有返本条款的储蓄型重疾险则好似“买房”,二三十年之后如果你还生存,就可以收回一笔资金,但是每年的缴费压力比较重。

比如,一名40岁男性投保10万元额度的某公司消费型重疾险,保障至70岁,20年缴费,每年缴费大约1500元。而这名男性在同一家公司投保一份10万元额度的储蓄型重疾险,保障期限同样到70岁,同样20年缴费,每年缴费额大约需要3200多元,原因是后者在你70岁时,会给付一笔较高额度的“祝寿金”。

到底是买消费型的重疾险,还是买带有一定储蓄功能的重疾险,还是看个人的经济收入情况、消费习惯、行为偏好等因素。总体来看,对年纪较轻,或者收入较低的人群,消费型的重疾险产品更合适些,因为费率优势更大;而对于40岁以上,又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群而言,如果选择消费型的产品,费率差别给他们带来的效用,也许已经不是很大。

不同需求选择不同产品

为了更直观地比较消费型重疾险、带有一定储蓄功能重疾险之间的差异,我们以今年41周岁的张女士为例,同时在上海泽安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寿险一部经理杨岷先生的协助下,在市场上众多重疾险产品中精心挑选了三款典型的、在同类型产品中比较有优势的重疾险。

它们分别是人保健康“关爱专家定期重大疾病险”、信诚人寿“定期寿险附加及时予疾病提前给付”以及泰康人寿“健康人生定期两全附加重大疾病提前给付”。

这三款产品形态,分别是纯消费型重疾险、定期寿险附加疾病提前给付、定期两全险附加重大疾病提前给付。

这三款产品中,我们假设现年41周岁的张女士是标准体,她若投保这三款产品,缴费年限选择较长时间,则其所需年保费、每年的保障额度和项目等,列在表1中。同时我们还特别给出了41岁男性的费率,列在表2中。其中,0年度表示缴费的第一年,1年度表示保单周年也就是第二年缴费时,依次类推。有兴趣的读者朋友们可以参阅。

对于类似张女士这样收入较高的40岁人群,可以选择信诚的定期寿险附加疾病给付产品。李女士如果保费预算较低,则比较合适选择人保健康的纯消费长期重疾险。如果是经济状况更好的人群,则可以搭配泰康的组合产品。至于40岁以上的男性,在选择重疾险产品时,也可以仿照同年龄组女性的“收入或预算决定产品选择”方式。

此外,比较过这三款典型重疾险产品后,消费者在选择时,也可以通过疾病保障范围、是否有轻度疾病赔付等方面的比较,来进行差异化的安排。比如,李女士觉得虽然自己的预算不高,但希望程度较轻的大病也能有所保障,那么可以舍人保健康消费型产品,而选择信诚的这一款。

而疾病的等待期(观察期),哪些情况下可能无法获得理赔等,也是考察一款重大疾病险的重点之一。

保险知识汇总 早选重疾险防“过劳”


近年来,“过劳死”事件时常发生,这引发了社会对于此问题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多项调查显示,“过劳死”现象越来往严重化、年轻化发展。在“高压”下工作的白领们开始越来越担心自己身体“亚健康”状态可能导致的一系列疾病问题,从而纷纷考虑到投保的重要性。

保险专家建议经常“高负荷运转”的白领在投保时需要关注长期购买的消费型寿险,在选择重疾险时,越年轻买越划算。

专家表示,“过劳死”并不是临床医学病名,而是属于社会医学范畴,是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重、心理压力太大,从而出现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工作强度积重难返,将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因为工作压力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在赔付上,业内人士表示,对于“过劳死”,寿险可以进行赔付,若是因为过度劳累引发的重大疾病从而导致的死亡则重疾险也可以进行赔付。

相关保险师告诉记者,重疾险保障一般为保证医疗的费用补充、补充收入损失和补充后期疗养三方面。重疾的保障额度基本上是视客户的收入不同而不同,视所享受的医疗预期待遇不同而不同。

重疾险有观察期

白领的重疾险要注意保障范围,最重要的是考察条款中是否包含了常见的心血管、器官性和老年性疾病。对于上班族女性,一定要考虑购买涵盖了乳房癌等女性多发病种的重疾险等。

另外,保险师提醒投保人一定要认真阅读清楚相关保险条款,尤其是“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记者发现,重疾险并不包含所有可能引发“过劳死”的重大疾病。有关资料显示,直接促成“过劳死”的5种疾病依次为: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除此以外,消化系统疾病、肾衰竭、感染性疾病也会导致“过劳死”。但是,保险师告诉记者,上述部分疾病属于重疾险的理赔范围,部分属于重疾险的免责范围。

中德安联保险广东分公司分区经理黄海燕表示,由于重疾险有90~180天观察期,如果重疾恰好出现在观察期内则保险会不赔,所以白领们要提早规划。

建议:购长期消费型寿险

针对目前白领的工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有保险师建议,白领的保费开支占比不宜过大,以8万~10万年薪收入为例,每年支出1000~2000元保费较为合适,寿险、意外险、重疾险累计保额可达百万元。黄海燕表示,“在寿险产品选择上,长期消费型的寿险就较为适合如今年轻白领,可选择20~30年的投保时间。优点在于保费便宜,可以根据投保人的实际收入情况进行支配。”

记者了解到,纯消费型的定期寿险是指在保险合同约定的期间内,如果被保险人死亡或全残,保险公司则会按照约定的保险金额给付保险金;如果保险期满,被保险人还健在的话,保险合同就会自然终止,保险公司不再继续承担保险责任,同时也不会退回所缴保险费。这种定期寿险的保险期限有10年、15年、20年,或到50岁、60岁等约定年龄等多项选择。较为普遍的消费型定期寿险,它们的年金都是在千元以下,更为便宜的也有在500元左右的。

保险知识汇总 重疾险化解风险省保费


医疗费用每年上涨

市民殷女士9年前给自己和先生分别投保了重疾险,当时的保额都是5万元。现在看来,保额已经明显不足,看病费用的涨幅超过了历年来CPI的上涨。根据卫生部的统计信息,各种大病的治疗费用,癌症为10万-30万元,心肌梗塞手术费用为5万-10万元,主动脉手术费用需要7万-8万元,脑中风的手术费用在5万元以上,慢性肾衰竭的医疗费用为15万-30万元。

《中国主要城市居民保险需求及消费调查报告》统计显示,在当前城市居民投保人身险的主要动机中,“为预防疾病治疗”选择率为综合排名第一。一旦罹患重大疾病,将面临治疗费用高昂、收入中断等诸多问题,使家庭日常生活受到影响。购买保险,首先要化解自己难以承担的风险。

保障范围略有差别

目前各家保险公司均推出了重大疾病保险,保障范围一般从25种至45种重病不等,按规定都包含了必须保障的最常见重大疾病,基本囊括了各种恶性肿瘤。保险专家表示,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是重大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两大类,有了这些保障打底,投保人可根据自身的需要挑选不同公司保障范围有差别的重疾险,这个也相当重要。一些投保人正是因为忽略了各个保险公司对重大疾病的不同定义,到了需要理赔时才发现自己的情况不在保险范围内。

除了保障内容,理赔支付方式也有所不同。最近大都会人寿新推的“圆满人生”保险计划中,提供了“二次理赔”服务。它将重大疾病分为恶性肿瘤等三组,每组疾病可赔付多达两次,第一次重大疾病赔付后,免收后续保费。友邦新上市的重疾险用分期给付取代了一次性给付,在保障期间内,如确诊重大疾病,客户将每月获取一份持续平稳的现金给付,用于弥补收入损失等。

消费险种节省保费

根据保险金领取方式的不同,重大疾病保险分为消费型和返还型两大类。返还型重疾险的优势在于,被保险人患重疾时可以获得赔偿,如果没有发生重疾,保险期满将返还所有已交保费,有些产品还有红利分配,缺点是每年需要交的保费较多。消费型重疾险,如果被保险人保险期满没有发生重疾,所交保费不予返还。在国外,重大疾病险多数为消费型的,并且多为附加险。如果已经买过一个寿险主险,附加消费型重大疾病附加险可以节省保费,同时得到保障。条款中最好有保费豁免的内容,这样如果不幸发生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将豁免相关产品以后各期保险费,合同继续有效。

年底时,别忘了为自己的家庭房贷等债务和保单进行“体检”,增添保障覆盖家庭的“风险敞口”

保险知识汇总 小白领有重疾险保障更放心


9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正式实施,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至3500元,据悉将有6000万左右的上班族暂别个税。伴随着个税起征点的提高,我们也同样面临着通货膨胀居高不下、股市低迷的经济环境,怎样才能更合理地处置这笔“意外之财”呢?

新个税时代,你能省多少?

起征点3500元,不包括“三险一金”

按照新个税方案规定,个人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时,首先应扣除纳税人缴纳“三险一金”部分的费用。其中“三险”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一金”即住房公积金。

月入6000元,全年少缴3960元

新个税法实施后,以月工资6000元计算,原本每月需缴个税475元降低至145元,相比旧规税款全年少缴3960元。

“房奴”夫妻减负

新个税法免征额由2000元调高至3500元后,应纳税收入在8000-12000元之间的纳税人省钱最多,可节省480元。夫妻二人每月最多可减税960元,如果以央行提降息幅度来看,对于依靠贷款买房的家庭来说,这相当于不小的减负。

新个税3.86万临界点小额节税花钱有妙招

月收入超3.86万元个税将增加,但对大部分人来说,税改后每月收入都能增加几百元。用这笔“意外之财”做点什么呢?吃顿大餐?看场电影?买件漂亮衣服?照目前的物价程度,几百元不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善,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虽然几百元金额不多,但每月固定,完全可以用来做长期理财。

伴随着股市低迷,楼市成交萎缩,CPI节节攀升。许多人原本的理财规划被打乱,“稳健、保值”成为当下的大众投资观念。保险在目前看来或许是值得考虑的方式之一:通过购买保险对资金进行合理安排和规划,防范及避免因疾病或灾难而带来的财务困难,同时可以使资产获得理想的保值和增值。

工薪族:迎来零税率,个税减少保障加身

假设月收入为3500元(扣除三险一金后),按旧税法征收标准需缴125元;按照新的个税方案则无需缴个税,一年可节税1500元。

对于首次迎来零税率的工薪族来说,为自己保障加身是不错的选择。虽然需缴保费并不多,但是很多人并不愿意在保险上投入现金。大部分人平时花钱毫不心疼,但真要一年拿出千把钱买保险,不少人还是会有些迟疑。这次调整,或许是一个很好的买保险契机。

小白领:节税不多,重疾保险添保障

以月收入6000元(扣除三险一金后)为单身白领为例,原税率扣完税费后有5525元,在北上广深等大都市生活,这一收入难有太多结余。此次个税调整后,则每年能增加3960元收入。虽然结余不多,但可用这笔钱投保重大疾病产品是个不错的选择。

以25岁女性购买保额10万元的中宏保险"长保无忧"黄金套餐为例,缴费年限20年,年缴保费仅3769元。该产品集重大疾病保障、身故保障、意外全残保障及期满利益、现金分红于一体,还有额外原位癌呵护。这笔新个税时代的“意外之财”,可以帮助我们转移风险,并从容应对疾病和伤残产生的高额医疗费用。

高收入人群:保障过后,可考虑子女教育

对于高收入人群,每月最多可省480元。这部分钱虽然少,但是好在固定,并且也不会急用,可借此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真实的财务状况,进而为未来做好一个长远的理财规划。更需要提醒的是一些已婚青年男女,如果你已有小孩或准备生小宝宝,夫妻俩可在购买相应的重疾险和寿险的基础上,开始筹划为孩子准备教育金。以每月省下的960元为例,一年下来也超过万元。该人群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保险产品,像中宏保险的“金福连连”两全保险及“财富宝宝”年金保险就可以充分发挥这笔“意外之财”的功效,给全家一个有规划的安心的未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