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保险知识,买保险需趁早

2020-09-25
保险规划经济需求法 保险理念知识 船舶保险知识

周末一家三口去参加老公的旧同事聚会,大家都带着小孩老婆出席,很是热闹。仔仔也玩得很开心。

席间,忽然有一个朋友问起买保险的事,说他近期有些不舒服,想买份保险不知如何买。我就问他哪里不舒服,他说是心脏。我惊讶的问,你今年才三十几岁,怎么心脏有问题?他回答说上个星期在办公室上班时突然感觉心跳得厉害,然后就头昏眼花,缺氧透不过气来,过一会又没事,但到下午又这样发作了一次,马上叫人送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这叫心脏早搏,有多种原因引起的。

听了这一番话我不禁想起在两年前,我曾经建议他购买保险,因那时他女儿刚出生,家庭责任重大。但他是很反对买保险,而且还说过两年要转业到地方就会有公务员的待遇,不需要保险了。后来还见过面谈过他女儿的保险,不过也没买。现在他已经转业做了公务员了,如果不发生这件事恐怕都不会想起保险的。现在的他每天担心万一哪天要住院了,但听说公费医疗不能全包的,所以想问问我怎么买保险。

我了解清楚后问他想买什么保险,并提出申请后公司有可能要求做体检,结果有三种:一是拒保,二是延迟,三是加费承保。他就说能否隐瞒病情,我回答说,保险法规定投保人要如实告知,如果现在隐瞒了,需要理赔的时候就麻烦了。不要因为合同签了就完事,如果理赔时查出购买保险之前就有的病史那就有可能不赔了,得不偿失。wWw.Bx010.cOM

精选阅读

保险知识,买保险 要趁早


船到桥头不一定直

前几年,在湖州看到一则报道,说一位母亲好不容易给女儿积攒了6万多块钱,可是偶然一天,女儿被查出了严重的疾病,急需动手术。当医生告诉母亲需要6万多块钱手术费时,母亲背起女儿扭头就走。女儿趴在母亲的肩上,天真地问母亲,“妈妈,我们家里不是有钱吗?”母亲的回答令陈国平至今难忘。母亲说,如果这些钱给你治了病,那你以后读书怎么办?

许多人对保险都有种片面的认识,以为买保险就是用来保疾病意外的。其实,保险不光可以保障疾病和意外等风险,还可以保其他方面的风险。“没有计划或者计划不周全,也是种风险。”

许多人都知道未来一定时间要准备足够的钱,但仅限于知道,依旧没有计划,只是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临事就比较被动,就像上面这位母亲,如果她事先给女儿买了大病保险,每年的花费不会很多,但足以获得充分的保障。“保险就是急需的现金。”人在顺风顺水的时候,往往不会去考虑缺钱的问题,别人也愿意借钱给你,等到你陷入逆境时最需要钱的时候,大家又往往都来要你还钱而不是借钱给你,“只有保险,才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你钱。”

赚钱重要管钱更重要

从前有两个和尚,面对面住在甲乙两座山上,他们每天都要下山到小溪里挑水回寺院喝,时间一长,两个和尚就彼此熟识并结为好友。此后每天双方都会在固定的时间相聚在小溪边。

一晃到了第五个年头。这一天,甲山的和尚下山挑水,发现乙山的和尚没有“按时”来到小河边。起初他不以为然,想当然地认为对方肯定有什么事情给耽搁了。第二天,乙山和尚依旧未露面。他有点心急了,担心乙山和尚发生了什么意外,不过他还是沉住气拖到了第三天,结果乙山和尚仍然没有露面。甲山和尚当即撂掉担子跑到了乙山寺院里。

没想到乙山和尚正在院落里伸展拳脚,身体仍健壮如初。甲山和尚知道乙山跟他甲山一样,山上面都没有泉水,难道乙山和尚练成了“三天不喝水”的功夫?

乙山和尚告诉他,五年前,自己每天在挑水之余,总会抽一点时间挖井。三天前,那口井终于出水了,于是,他也就不用下山挑水了。

同样是做和尚挑水,一个和尚通过努力挖井,免除了每天下山之劳苦。而另一个和尚,虽然暂时还能下山挑水,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和身体的衰弱,以后能否天天下山挑水显然很成问题。

排除一个人的家境、背景和地域等因素,如果把一生时间作筹码,其实每个人获得成功、富有的机会都是相同的,每个人工作不可谓不努力,可是最后的结果却相差很大,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对钱的掌控有所不同。

乙山和尚通过平时的点滴努力,为自己多开辟了一条“财源”,可是,大多数民众的理财方式基本上还是停留在“节衣缩食、日积月累、收入简单相加”这个层面。统计发现,我国绝大多数家庭,95%的收入来自于工资,只有5%的收入来源于投资,而在美国,工资和投资收入比基本上在50%:50%的水平。

会赚钱固然重要,但会管钱更重要。亚洲首富李嘉诚就公开表示:“别人都说我很富有,拥有很多财富,其实真正属于我个人的财富是给自己和家人买了充足的人寿保险。”这些人寿保险,就是李嘉诚给自己和家人挖的那口井。

谁在往口袋里装钱?

资产负债是公司财务会计方面的术语,但在家庭理财方面,借助于资产负债的定义,我们可以廓清很多原来模糊的认识。

在家庭理财方面,资产项目包括我们的工作能力、知识、蓝筹股票、基金和投资型的寿险,也就是说,只要能往我口袋里装钱的东西,就是资产。负债项目则包括汽车消费、房屋按揭、借钱治病、子女抚养等。许多人也许会认为汽车是我们的资产,可是每个月的油费、停车费、维修费,哪一样不要我们拿出钱来呢?凡是从口袋里不断拿走钱的项目,就算负债。

理财的当务之急,就是要通过理财,创造更多的资产,控制乃至缩减负债项目,从而保证家庭财务结构的稳定并使家庭财产增值。但是收入怎么花,却是区别很大。

根据相关保险法律法规,个人的保险财产可以免交遗产税,即使个人破产,保险理赔金额也不会被执行给债务人。因此一般的保险产品除了保障功能,都具有保全资产、规划遗产的重要功能。而新华人寿新近推出的“财智人生”保险,除了满足上述功能之外,还能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理财空间,提供健康教育、抵御通胀和养老保障的功能。

如果小孩刚出生就给他买这个保险,那么等到小孩读高中、大学时,父母亲就可以通过缩减保额来获取部分子女教育金,而不用购买专门的教育金金保险。而一旦被保险人在未来得了大病,也可以通过减少保额来获得治疗疾病所需的现金,从而免除未来同类疾病无法获得保险的困境。相比较,客户如果买了一般的疾病保险,万一被保险人得了某种疾病,保险公司在支付赔偿金之外,一般都将拒绝再为客户提供相应的保险产品。等到未来养老,被保险人也完全可以通过保单减保部分变现或者全部变现获得相当丰厚的资金用于养老,如被保险人60周岁通过保单减保部分变现或者全部变现大约可获得七八十万元的养老金,真可谓“老而无忧”。

保险知识,买保险当趁早


有一种病毒最近很流行。4月底以来,这种名叫“甲型H1N1”的新流感病毒在墨西哥、美国等全球20多个国家迅速传播,给还笼罩在金融危机阴影中的世界又增添了一抹恐惧。虽然这种病毒还未见报道传入中国,但由于中国也面临着传入风险以及国外不断有死亡病例的报告出炉,很多保险公司立即作出反应,抓住这个机会向老百姓大大宣传了一把保险知识。

自从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爆发后,不少对此事件敏感的保险公司纷纷站出来告知老百姓:现在还没有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专项保险产品,但寿险公司传统的医疗保险、寿险等产品可以赔付由这种流感造成的损失。如同很多灾难来临之时,很多人在恐惧的同时,也想到了保险的作用,从对保险的不闻不问也开始关心起已买的保险是否能涵盖甲型H1N1流感的风险;没有买过保险的人也在心里嘀咕:世界这么不太平,到底有没有必要买点保险呢?

这种逻辑让人疑惑:难道没有甲型H1N1流感,我们就可以不关心自身的风险,不主动去买保险了吗?

2008年我国经历了雪灾、火车出轨、地震、特大洪水等天灾人祸,大量生命财产的损失令人痛心,更让人揪心的是,保险在这些事故中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原因就是很多人根本没有买保险,发生了事故,保险公司也爱莫能助。

很快就到5月12日了,这让我们又想起了去年灾难时刻那些震人心魄的画面。去年的”5·12“汶川地震中,大量丧失亲人的遇难者家属拿着保单去理赔时,因为当初投保不足,只能拿到区区几千元的赔款,这让很多理赔员都感到痛心和尴尬:这难道就是一个生命的价值?在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时,我们不仅仅要去缅怀那些逝去的鲜活生命,去为那些感人的故事感动,更重要的是应该去思考:当下一次这样的灾难来临时,我们做好准备了吗?万一不能幸免于难,我们能够给亲人留下继续生活下去的支持和勇气吗?

买保险不能临时“抱佛脚”。不能说什么风险来了,我们就去买什么保险,风险过去了我们就不需要保险了。平民理财大师刘彦斌说过:现代人没有保险就相当于财务裸体。随着阅历的增多,我们越来越能感受到,这个世界充满着各种风险,防不胜防。所以,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生活得更有保障和尊严,就应该提前思考和规划自己的保险保障,早一点给自己规划,也会更早从中受益。以后不管我们遇到什么风险,都会变得从容一点:起码我是有备而来的。经过慎重思考后再买保险,也会比临时抱佛脚更注重自身的需求,所买的产品也会对自己更有价值。

那些自认为很有保险意识买了保险就把保单束之高阁的人,也应该及时地对保单进行“年检”,看看自己究竟哪些风险能够得到保障,还有哪些风险没有被覆盖,是否需要调整保险产品结构,是否需要再补充新的保险等。总之,不要做那种买了保险但不知道具体保障什么风险的糊涂人。

在保险发达的国外市场,保险公司或银行的营业大厅里摆放的不仅仅是保险产品宣传页,还有很多关于风险教育的读物,这是保险公司以一种容易接受的方式告诉市民如何去预防和应对各种风险。把风险教育融入到生活中去,才能更好的发挥增强市民保险意识的作用。虽然类似地震、甲型H1N1流感这样的灾难事件的发生都是对市民提示风险敲响警钟,但繁忙的生活总是容易让人“好了伤疤忘了痛”。所以,国内的保险公司也不妨在风险教育上下下工夫,这样做也许比单纯的推销产品更能深入人心。

老百姓的风险意识强了,保险意识自然也就提上来了,买保险的心态也就摆正了。当老百姓开始下意识学习了解保险的时候,相信中国的保险业也就离成熟市场不远了。

保险知识,趁早买保险比较好


张先生是一个风险意识较高的人,家人都有一份保险,而当看到周围同事“渐渐成为医院的常客”后,又计划给自己和妻子准备50万元的医疗准备金。由此估计,张先生给自己和太太购买的保险中可能并不包含足够重大疾病保障。

一般来说,到了55岁,再考虑重疾保障就晚了,借此也是提请广大读者注意,人寿保险(尤其是健康保险)一定要趁着自己年轻健康的时候尽早买。因此,对于张先生来说,现在开始准备50万的医疗准备金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案例中我们不妨关注一下张先生的两个儿子:目前两人已有的保险保障中是否包含了足够的重疾保障,建议每个人至少要有10万元的保额。然后,根据张先生的规划,将来会给每个子女首付36万元购买120万元的房产各一套。这也就意味着,未来每位子女都将承担起80多万元的房屋贷款。按照两个子女目前的收入状况,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偿还,所以需要给每人配置80万元的寿险保额,以免健康和意外等因素导致的收入中断风险,拖累整个家庭的财务状况。

根据上述的情况,我给两个儿子的建议是:年缴6000元至12000元万能寿险或投连险,基本保险金额设定为20万元,附加10万元重疾提前给付,等到未来房贷产生的时候再根据各自的资产和负债状况来调整相应的基本保险金额。

给父母买意外保险要趁早_保险知识


人生三大风险:意外、疾病和养老,最难预知和控制的就是意外和疾病,而保险的保障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这两类保险上。尤其是意外险、健康险,很多人感觉这两种保险的保费很多时候是一去不返,或者回来得很少,算不上是投资,或者说很不划算,所以最具保障意义的保险一直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对于老人来讲,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下降,老人遇到意外损伤的几率比较大。一旦意外到来,很多后果不堪设想,老人们身体上遭罪,儿女们经济上难受压力,每到这时,儿女都会后悔,没有给父母提取投保意外险。

专家建议,给父母买意外保险要趁早。老年人购买保险一定要趁早,一来年龄越大的老年人保险公司越不愿意承保,二来年龄越大保险费用也越高。老年人属于“高危”人群,也就是风险可能性大的人群,平日里出现个小摔伤对于老年人来说都是一次折磨。所以,子女可以为父母购买一份意外伤害保险,一般一份一年期限的意外险保费约为100元,保额为10万元,这类产品的最高投保年龄一般可以达到75周岁到80周岁,针对老年人因意外伤害而引起的高残、符合赔付条件程度的骨折、关节脱位、烧伤、重大手术等,提供较高的保险保障,保险公司支付的保险金最高可达7万--12万元。

保险专家认为,对于意外险,消费者可以组合购买,也可以分开购买,但最好购买保障功能更全面的综合意外险。由于单纯的意外伤害险一般只保障因意外造成的身故和残疾,即如果发生意外但没有身故或者没有达到残疾的程度,意外伤害险是不予赔偿的。而综合意外险则在意外伤害险的基础上增加了意外医疗费用补偿功能,保障更加全面,费率却没有增加太多。因此,投保综合意外险比单纯的意外伤害险更划算。

老年人综合意外险一般针对老年人因意外伤害而引起的高残、符合赔付条件程度的骨折、关节脱位、烧伤、重大手术等,它具有保费低廉、人身保障高的特点。以某公司的意外险为例,1万元保额的保费才25元,如果因为乘坐交通工具发生意外,还可得到双倍赔付,该险种本身还含有高残津贴,可谓花小钱买大保障。因此,老年人购买综合意外险是非常划算的。

老年人意外险投保注意事项

1.要清楚父母的年龄,确定父母符合您所选择的产品的被保险人年龄范围要求。

2.要注重保障利益,给父母选择个人保险产品最好涵盖适用的医疗保障及骨折保障责任,且应选择此两项保额稍高些的产品。

3.不同保险公司的推出的上海老年人意外险产品的特点及保障利益会有所不同,可以根据需求特点给父母选择合适的意外险产品。老年人群应增强自身安全意识,并根据自身能力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养老环境,同时更应该增加一些保险保障,这样面对意外伤害时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阳光保险老年人综合交通意外险

适合人群:55-75周岁老年人。涵盖意外保障和医疗保障,其中意外保障最高可保20万元。

投保须知:买保险要趁早 险种选择有诀窍_保险知识


买保险什么时候买最好呢?常常有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等到年纪大点时买好吗?其实风险越大,产品价格也一定会越高。等到老了,风险已经很明显的时候再买保险,肯定不是一个好方法。保险本来就是对未来预期风险的保障,到年纪大了再买保险,有些大的风险可能已经无法转嫁出去了。

要过上生存有保障、生病看得起、生活高质量的老年生活,要认真进行保险理财规划,特别是对经济收入少、没有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或者以前没有做好保险规划的人,显得更为重要。

在保险种类选择上,每个人的自身健康、是否有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情况不同,因此选择也不一样:

首先,健康保险是老年人购买保险时需要优先考虑的保险品种。随着年龄的加大,人的身体机能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自身患病的可能性较大。健康保险有医疗保险、重大疾病保险、收入保障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等种类,根据我国保险发展情况和老年人的特点,比较适合的是住院医疗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可以单独购买,也可以作为附加险购买,一般属于消费型保险,主要承保因意外或是疾病住院而产生的费用报销,一般定额给付住院日额保险金。

其次,意外伤害险也很必要,老年人的安全防范能力较差,遭受意外伤害的概率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特别是在交通事故、火灾以及其它意外情况中都容易受到伤害。

再者,人们也可关注投资型保险。从投资理财的角度出发,老年人在购买足够的保障型保险后,如果还有积蓄,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具有投资功能的险种,如分红险、投资型家庭财产保险等,以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这些保险都有一定的保障功能,如交通意外伤害保险、家庭财产保险等,有的还可以较低的保费附加一些保障保险,从而在享受收益的同时,享有一定的保额保障。

老有所保要趁早

养老理财,并不是等老年岁月来临的时候才应该着手的事情,为老年时期积累财富,越早开始越好,因为这样成本才越低。如果在年轻时购买了保险,再用适当的资金进行基金定投等方式理财,长期坚持下去,这样的资产配置方式,可以构建起足够的退休保障基础。

等到人老了,再买保险,肯定不是一个好方法,费用较高,容易产生“倒挂”。很多长期寿险产品在设计时并不是考虑一个人的特殊阶段的风险,而是将人的一生都纳入风险计算体系中,老年人遭受疾病、意外风险概率高,是风险高发群体。曾有保险公司试图推出老年保险产品,但由于风险发生率高,加上保险公司资金投资渠道狭窄,导致保险费居高不下,因此“老有所保”还得趁早。

据了解,在保险发达的国家,人们的养老金都是以保险形式实现的,这也是未来发展趋势。选择商业保险制定养老计划时,首先要注重保障功能,使自己在退休后依然能够有稳定的收入,这是第一重要的功能;第二是要注重保值,也就是说要看为自己未来规划的养老金是否能满足今后的消费水平;第三是尽早投保,因为虽然养老是55岁、60岁的事情,但年纪越轻,投保的价格越低,自己的负担也就越轻。一般而言,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所获得的补充养老金,占未来所有养老费用的25%至40%为宜。

业内人士建议,由于养老保险保障期限长,在漫长的几十年中,可能遇到通胀和利率调整,因此,在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时可考虑分红型养老险。保险公司对分红险资金运用收益中的一大部分付给投保人,保险公司运用资金时会根据市场利率水平及通胀进行调整。这样可化解利率波动风险。另外,投保人购买时也可以看养老金的领取方式。有的养老保险产品,当投保人在开始领取养老金后,养老金金额每隔一段时间按一定幅度递增。这种领取方式同样具有抵御通胀的功能。

及时续保很重要

59岁的王先生在前年患了糖尿病,由于购买了健康保险,出院后王先生顺利获得了保险公司的理赔。但去年年尾,他收到了保险公司做出的拒绝继续承保王先生该疾病的通知。

通过代理人的分析,王先生方知如果保险产品不能续保的话,投保人在保险期限内发生保险责任事故,保险公司赔付之后,就可以拒绝为投保人继续承保。因为一旦患病,即使治愈了,投保人重新患病的风险很大,更何况现在慢性疾病发生率较高,有时一种重大疾病会持续一年甚至多年,保险公司的风险太大。

此外,老年人购买健康保险有不少挑选技巧,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法则是看这份保险中是否含有保证续保的条款。因为风险控制的缘故,大部分保险公司的短期医疗保险都不承诺保证续保,但是目前,平安、泰康和太平洋保险公司已经推出了附加此功能的健康险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一旦保证续保,投保人的风险就可以得到有效化解。因为保证续保也就是到期保险公司必须无条件地给被保险人续保。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一旦承诺保证续保后,就失去了对被保险人进行核保的权利,不论被保险人新患何种疾病,保险公司都不得对其增加保费,更不能拒保。由于风险很大,通常保险公司对续保的条件作出不同的规定,有的公司规定投保人连续5年没有发生疾病赔付,才可以永久续保;有的公司则是3年。

老年险日益丰富

长期护理保险是以主要负担老年人的家庭护理、家庭保健及其他相关服务项目的费用支出为保险责任的新型人身保险产品。有了长护险,就等于预先为亲人或自己在年老或者其他情况下需要长期护理时请好了“保姆”。

在发达国家,长护险经过近30年的实践后,成为健康保障的潮流和应对人生其他风险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以人保健康去年推出的“全无忧老年护理险”为例,其能提供长期护理、老年护理、癌症、老年疾病,以及身故等综合保障。缴费期间,一经确定“丧失日常生活能力”(由具体条款而定)需要长期护理,保险公司每年给付8%保额的长期护理保险金,并可豁免今后的各期保险费。60周岁开始每年按保额的8%给付老年护理保险金。85周岁前如罹患癌症或5项约定的老年疾病之一,可得到最高等额于2倍保额的保险金。在被保险人身故时,其受益人可获得最高两倍保额的身故保险金。不过保费也相对较高。

老年护理保险是对老年人因疾病、伤残需要长期护理的补偿,两全险、养老险主要提供养老费用,而终身医疗险只有被保险人生病住院,接受治疗才能拿到保险金。

买保险需走出哪些投保误区?_保险知识


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增强,很多人都开始选购保险产品。但有不少人应对保险了解的不够全面,而常常陷入一些投保误区,那么,买保险需走出哪些投保误区?

误区一:一切为了孩子

“中国人,一切为了孩子”这句话在保险上再次体现。数据显示投保人在18~40岁占比为74%,被保人在0~17岁的占比最高,为35.4%。

专家提醒:“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保障,应先给家庭支柱买保险,若父母没有保障,孩子就更谈不上保障。”

误区二:买保险当投资

许多消费者认为,买保险可以赚钱,特别是某些投资型保险,如果一份保险不能实现增值,没有分红,那就认为比较亏,并且不会购买。

专家提醒:保险的确有保障、储蓄和投资功能,但更注重保障。而返还型险种所具有的本金返还、利息给付等职能,只是保障功能的一种补充。

误区三:买便宜的划算

据了解,郑州市城镇职工平均年收入为4万~5万元,那么最合理保额应在50万元以上。但数据显示,50万元以上保额仅占5.9%。

专家提醒:绝大多数人选择较低保额,虽然这受到保险消费贫富差距的影响,但保险意识的建立更为重要。风险面前人人平等,经济宽裕的消费者更应该选择与自身相匹配的充足保障。

误区四:等用得着时再买保险

保险是一种降低风险的理财手段,许多人都认为,保险嘛,有钱就能买到,现在我身体健康,收入稳定,没有任何风险存在,保险等我用得着的时候再买也不迟,事实是这样吗?

专家提醒:保险往往是对未来人生的一种规划,年轻时风险发生的概率较低,购买保险产品的选择面很大,保费也较低;但是进入疾病发生概率较高的年龄段,如果再购买保险,往往会因为年龄较大或保费太高而无法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提示:综上可知,买保险需走出一切为了孩子、买保险当投资、等用得着时再买保险等投保误区。此外,大家在选购保险产品时,一定要量力而行,切勿跟风投保。

保险知识,保单需年检 买明白的保险


明明白白买保险

近年来,市民已习惯在辞旧迎新的年末整理一下自己的保险清单,及时续缴保费,更新个人联系信息等。理财专家提醒消费者,在年末保单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确认自己的联系方式是否改变,比如通信地址和联系电话。如果联系方式改变了,记得通知此份保险的营销员或者保险公司变更。

第二,明确保单的缴费方式,是否需要续保。多数保险公司的保单都有60天的宽限期,如果在此宽限期内没交保费又发生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保险公司都必须履行保险赔付责任。

第三,确认保单是否有年金到期和红利领取。建议查询保单,是勾选了现金领取还是累计生息,又或者抵缴保费?建议消费者选择累计生息,因为累计生息才能获得保单最大的利益,并且可供消费者灵活选择。

第四,检查自己的保障与目前的需求是否匹配,这是保单年检最重要的部分。首先,将所拥有的保单进行分门别类。根据保单功能进行归类,比如有些保单偏重风险保障,另外一些是教育金的保障。分门别类后,消费者可根据目前的生活工作需求来确认现在保单水平是否和生活需求相匹配。

链接:

消费者如何了解目前的需求呢?比如,作为年轻人,工作是否有变迁?收入是否有变化?如果收入增加,保险也可以考虑增加,相反,收入减少了,消费者可以根据现状减低保额,从而减少所缴保费;是否结婚、生子或者贷款购房?如有,那证明保障需求有所增加,建议保险保额匹配增加。除了对消费者年末保险检查的几点提醒,理财专家还建议每个家庭检查一下家里成员的医疗保障与目前的医疗水平是否一致,可以通过检查目前的住院费用和大病保障是否齐全来衡量。新爸爸新妈妈们也可以在年末考虑和规划孩子教育金。步入壮年的消费者,则需要在年末重新检查现有保险,并开始规划养老金。

年末保险检查提醒

另外,消费者如何了解目前的需求呢?比如,作为年轻人,工作是否有变迁?收入是否有变化?如果收入增加,保险也可以考虑增加,相反,收入减少了,消费者可以根据现状减低保额,从而减少所缴保费;是否结婚、生子或者贷款购房?如有,那证明保障需求有所增加,建议保险保额匹配增加。

梁伟芬告诉记者,保险中介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客户“量体裁衣”。除了对消费者年末保险检查的几点提醒,她还建议每个家庭检查一下家里成员的医疗保障与目前的医疗水平是否一致,可以通过检查目前的住院费用和大病保障是否齐全来衡量。新爸爸新妈妈们也可以在年末考虑和规划孩子教育金。步入壮年的消费者,则需要在年末重新检查现有保险并开始规划养老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