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保险知识,理财成为必需品

2020-09-21
保险理财知识 保险成为人生的规划 保险理财规划步骤

理财,对于大多数市民来说,是近几年的事。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钱包慢慢鼓了起来,满足日常生活消费之余,手头有了更多的剩余资金,使理财成为可能;其次,市场经济环境中,子女教育、医疗保健、退休养老等逐渐市场化,风险加大,人们为应对未来各种可能的风险,需要积累更多的家庭财富来安排未来的生活,使得理财成为必需。

但很长一段时间来,老百姓手上的金融资产只有银行储蓄、国库券、股票等。单一的金融资产,快速致富的浮躁心态,让不少人把家庭资产全部押宝在股票上,有的甚至举债炒股,给家庭生活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而一些风险厌恶型的人,根本不敢买股票,大笔资金只好在银行里睡觉。这一时期,是投资的大众化时期,"清一色"的金融产品制约了人们的理财生活。

直到2004年以后,银行理财产品开始步入市场,带给人们更多的金融产品可供选择;而更重要的是,人们的理财理念此刻也发生了重要转变。经历过股市几度大起大落的投资者,开始有了保全家庭资产的需求,也终于认识到单一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具有相当大的杀伤力。人们开始有了"理财配置"的懵懂意识。"清一色"的股票,尽管涨起来很爽,但跌起来也让人神经绷紧。家庭资产需要组合投资,好比组建一支球队,既要配置进攻型的得分手(如股票),也要配置防守型的守门员(如保险),还要配置中场(如货币基金),以便灵活调度,这样家庭财务才稳健安全,又能享受到更多的超额收益。

事实上,理财是相当个性化的,犹如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人理财,就会有一千种组合一千种搭配一千种变化。这才是理财的真正涵义,她是你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性格不同,对于风险的偏好不同,作出的投资决策自然也不同;而每个家庭,收入不同,一段时间的生活重心不同,对资金的安排自然也不同;另外,学习和专业背景的不同,对各个投资领域的熟悉程度不同,也会影响到人们对金融产品的选择。于是,理财市场开始从大众化走向个性化。

客观上,这些年高速发展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也为我们提供了日益丰富的投资理财产品,使我们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理财市场便出现了"混搭"现象---犹如当今的女孩,长裙、短裤、肩坎、长靴随心所欲组合。我们也可以将家庭资产股票、黄金、保险、外币理财产品等随意组合……不同风格、不同时间周期、不同市场的组合,无疑可以化解单一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也让我们的理财生活更丰富多彩。

那么,如何选择不同的理财产品,组合投资的依据是什么呢?那就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根据你资金使用的时间长短,来合理安排你的金融资产,具体来说,要从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流动性和风险性三个方面进行考虑,以保证家庭财产长期安全稳定的升值。

怎样的"混搭"配置更适合你呢?你可以自己DIY,也可以请各大银行个人理财中心的专业金融理财师做设计。

延伸阅读

保险知识,艺术品保险的空白


8日晚,故宫博物院7件临时展品失窃。“出于对故宫安保的信任,这7件展品只象征性地投保了31万元,离其真正的价值相去甚远。”香港两依藏博物馆馆长王夏虹称,失窃的这7件展品“保守估计,价值几千万元”。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由于艺术品鉴定和估值比较难,再加上风险较大,造成国内艺术品市场保险缺失。随着国内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艺术品保险的受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去年底,3家保险公司开展艺术品综合保险试点,目前已开始承接大型展览、拍卖活动的艺术品保险项目。

赔付率惊人致保险缺失

“艺术品和珠宝行业普遍面临着保险空白的难题,由于艺术品和珠宝尤其是玉石难以估价,保险公司一般不予承保。”山东省珠宝商会会长杜磊14日告诉导报记者,参展展品如果失窃或损坏,白天由企业自负责任,晚上由组委会负责。

据了解,艺术品保险主要承保火灾以及其他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艺术品直接损失,保险标的包括投保人所有、代他人保管或其他人共有而由投保人负责保管、展览、装卸、运输的艺术品。业内人士告诉导报记者,书画作品等艺术品的市场价格浮动很大,不同的评估机构给出的估价也相差甚远,保险公司在确定保额上难以把握,双方很难达成共识。

另一方面,艺术品风险之大也让保险公司望而却步。艺术品被盗或参展失窃事件屡有发生,使得保险公司更加谨慎。

导报记者获得的一张2009年台湾地区的艺术品综合保险赔款率统计表显示,历年来馆藏艺术品赔付率高达53.64%,参展品、运送品赔付率为6.86%,私人收藏等其他艺术品的赔付率更是惊人,达到453.82%。以上各种艺术品保险的综合赔付率为24.59%。

3家公司开展试点

近年来,我国艺术品投资规模快速扩张,超过1亿元的拍品不断涌现。相关统计显示,去年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市场年度总成交额高达502亿元,同比增长123%。然而,截至目前,国内还没有专业从事艺术品保险的公司,艺术品保险的产品也只有少数几家公司正在试点开发。

导报记者注意到,保监会与文化部去年12月29日联合下发《关于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确定艺术品综合保险由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和出口信用保险等3家保险公司进行试点。据悉,目前上述3家保险公司已开始承接大型展览、拍卖活动的艺术品保险项目,但是均不接受个人保险业务,国内针对私人收藏艺术品的保险产品尚未面世。

与此对应,欧美等西方国家艺术品保险非常成熟,参加艺术品展出、拍卖或者私人收藏的艺术品都可投保。相关统计显示,欧美国家每100美元的艺术品交易,保险公司就能从中获得1美元的保费收入。巨大的市场交易量和保费规模,催生了法国安盛、德国安联等专门从事艺术品保险的保险公司。

据了解,欧美国家保险公司接受艺术品保险业务的一般流程是:接到保险申请后,保险公司会聘请独立的艺术行业顾问进行价值评估,查阅申请表以及艺术作品的“身份证”和专业交易机构出具的原作保证书及历史交易记录。如果该客户在同一家保险公司投保了房屋和汽车保险,则艺术品可以直接在财产险上加保。

保险知识汇总,寿险成家庭消费品


日前,泰康人寿联合北京大学专家设计了市场调查和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家庭寿险需求为主题,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大规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项目以家庭为视角,探讨中国家庭的基本状况、防御风险意识、抗风险能力,以及基于这些因素对寿险服务的需求状况,力图了解中国家庭寿险消费的行为特征与趋势。

【商业人身保险覆盖率低】

调查显示,与社会保险相比,商业人身保险对于提升家庭的抗风险能力的贡献度并不突出,在城市和县域家庭资金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仅为4.6%和1.1%,而社会保险的这一比例则相应为15.5%和7.4%。

具体来说,这与中国家庭的商业人身保险的覆盖率相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市场普及率低,城市和县域分别有47.5%与32.9%的家庭目前购买了商业人身保险,而社会保险的普及率则分别达到了88.9%与87.5%。

二是家庭成员覆盖率低,城市和县域家庭中的商业人身保险覆盖率仅为31%和15%,社会保险的这一比例则分别达到了74%和77%。

【寿险成中高收入家庭的消费品】

调查显示,从城乡整体来看,有三成以上的家庭(36.5%)拥有寿险,城市中寿险普及率(47.5%)明显高于县域地区(32.9%)。

通过对地域、家庭收入、资产、学历、生命周期和户主职业等因素的多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寿险仍然主要是相对中高收入中国家庭群体的消费品,而他们本身对风险就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

现有寿险消费群体的主要家庭特征表现为:家庭学历高;一般担任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或者从事普通白领工作;家庭月收入水平在5000元以上;家庭资产在100万元(含)以上。从家庭生命周期看,消费能力稳定的两口之家,以及寿险需求较大的满巢I期(最小子女年龄为6岁及以下)和II期家庭(最小子女年龄在7-16岁之间)是寿险的主要消费者。

【两类群体为寿险潜在用户】

调查显示,在城市家庭中有31.8%的家庭表示未来一年会购买寿险,而县域家庭中这一比例为14.5%。通过对地域、家庭收入、学历、生命周期、户主职业、是否拥有寿险等因素的对应分析,可以将调查对象分为三类群体。

一是忠实群体该类群体属于表示肯定会购买寿险的潜在用户。具体的家庭特征表现为:职业为体力劳动者或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其家庭收入稳定性相对低,一般处于中低水平,家庭的风险水平较高;家庭学历一般在中等水平;满巢II期、III期家庭(最小子女年龄超过16岁但未独立生活)也倾向于表示肯定会购买寿险。

二是游移群体该类群体属于表示可能会购买寿险的潜在用户。一般情况下该类群体已经拥有商业人身保险并且家庭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具体的家庭特征表现为:家庭户主职业为企事业单位管理者或普通白领;家庭学历较高;家庭收入在中等偏上水平;家庭生活有较充分的保障。

三是绝缘群体该类群体属于表示不会购买寿险的非潜在用户,一般从事社会较底层的工作,家庭收入水平较低。具体来看,家庭学历水平低;职业为家庭主妇,而且目前并非寿险的实际用户;家庭抵御风险能力较差。

艺术品,艺术品保险成行业新课题目前仅保障机构艺术品


艺术品失窃或损坏常有发生

人们可能还对去年故宫博物院的国家一级文物损坏事件记忆犹新。当时,有很多保险业内人士指出,艺术品领域需要相应的保险分散风险。日前,湖南省文化厅和湖南省保监局就向星城保险公司公布了文化产业保险试点的通知。文化产业险覆盖多种风险文化产业保险究竟是有什么险种?上述通知指出,试点险种涵盖了艺术品、文化活动、演艺活动等多个领域。昨日,人保产险湖南分公司总经理助理杨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文化企业、网络、动漫企业及文化企业从业人员等都将是文化产业保险保障的范畴。以大众最为熟悉的明星演唱会为例,保险公司就可以提供保障。例如去年王菲在重庆举办演唱会时,观众席发生垮塌事故,如果演艺公司投保了责任险、财产险就可以得到相应的赔付。为企业提供保障有先例虽然文化产业保险是个新事物,但几年前,就有保险公司做了尝试。如2010年4月上海美术馆举办陈逸飞画展时,太平洋产险就为其60多幅作品提供了总保额6亿多元的保险。作为专门为出口企业提供保障的保险公司,中国信保则重点为进军海外的文化企业保驾护航。据中国信保长沙营管部总经理刘正茂介绍,2006年华谊兄弟的《夜宴》海外发行时,信保就为其提供收汇风险保障,防范其海外发行收入的坏账风险,当时保额高达2000万美元。“国内的影片出口时,海外发行商可能出于上座率的忧虑,不愿意采用买断式的付款方式,而经常会采用分成的付款方式以降低风险。通俗地说,这种收益分成模式就是根据影片的实际票房收入,制作方和海外发行商分成。”刘正茂表示,这种方式对国内制作方而言,就有可能遭遇购片方迟付款,甚至不付款的风险。目前仅保障机构艺术品此事由文化和保险两大部门牵头关注,凸显了连续几年来湖南省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及由此衍生的庞大保险需求。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湖南省文化产业总产出达1868.49亿元,增加值达827.56亿元,占GDP比重的5.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7.8%。有业内人士直言,相比文化企业责任保险、演艺活动财产保险等险种,艺术品保险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防止赝品、文物估价、核定风险等都需要更多的积累。而建立具有国际公信力的艺术品鉴定及估价机构,培养各类艺术品的修复专家,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和专业机构的建立尤为关键。但需指出的是,目前多数保险公司仅对机构的艺术品提供保障。

保险知识汇总,社保基金成为股市风向标


近日,关于社保基金入市的消息此起彼伏,这边社保基金刚出人意料地宣布将追加部分股票投资,那边证监会便强调,要努力提高社保资金等机构资金的入市比例。此外,市场中关于社保基金11月已加仓100亿的传闻也正在等待求证。分析人士认为,回顾社保基金5年来投资股市的路线可以发现,以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责任投资为理念,以高抛低吸为投资之道的社保基金,面对风云变幻的股市五年间取得了年均26%收益率的良好业绩,实现了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股市震荡期,投资者应积极关注社保基金动向从而把握住其中机会。

2003年6月,社保基金与南方、博时、华夏等6家基金管理公司正式签订相关授权委托协议,拉开了社保基金投身股市的序幕。社保大赚股市与其积极稳健的投资策略是分不开的。统计显示,2004年7月到2005年6月,上证指数由1340.75点跌至998点,股指下跌幅度为19.46%,而社保基金却积极建仓,自2004年三季度到2006年二季度,社保基金的持仓量由期初的4.32亿股增加到26.14亿股,增仓规模达5倍左右。在今年股市低迷的情况下,社保基金投资的步伐却并未放缓。统计显示,今年4月份以来,社保便开始吸筹建仓。目前,社保持仓由7.78亿股增加到3季度末的10.13亿股,增持数量达2.35亿股,增持幅度达三成。

今年四季度,为刺激经济、扩大内需,各种利好政策密集出台,作为国家队的成员,社保基金近日也宣布将追加股票投资。有消息显示,社保基金在11月入市总额度约在140亿元。

保险知识,保险成为结婚必备一大件


跟朋友聊天,说起以往结婚需要置办的三大件,从座钟、手表、自来水笔,说到缝纫机、自行车、五斗橱;又从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说到电脑、音响、家庭影院;后来说起现在的三大件,让我大吃了一惊,这三大件是:房子、汽车和保险。

"保险"成为结婚必备的一大件,是为喜事。

前两件可以理解,是物质的需要,除了面子,也是满足生活水准,提升生活品质的一次机会。结婚嘛,人生真正的开始,倾其所有或者八方敛财去组建一个堆满物体的家并不为过。这样的折腾让"结婚"变成"发昏"也是有情可原。可是,几十年演变过来的物质欲望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花样翻新,金钱的加码和台阶就像一个摩天大厦,要是有一天真的站在了上面,头晕目眩是肯定的。这时候,救命的稻草--保险,就出现了。

说保险是救命的稻草一点不假。难道房子不用买保险吗?要是不买保险,一把大火烧掉了怎么办?大楼要是塌了,不是几十万打不打水漂的问题,这辈子还能不能喘口气都难说了;汽车能不买保险吗?汽车不买保险你都不能开到大街上去,你敢开,警察抓你。汽车的保险不但要买,还得养活这家伙呢;家里其他一应俱全的玩意儿能不买保险吗?比如主人,血肉之躯,安乐窝里的主宰,要是万一有个好歹,这窝里的一切可咋办?

得保护这窝。可怎么保护?想来想去,想明白了,想透彻了,知道自己即便再能,再大款,也是无法跑到生命的前头去探个究竟的,老天在"未知"这个层面上,给了所有人同一种平等。于是想到买保险,连人带物一起投保,给房子、汽车、一家老小,统统罩上保险套。

房子、汽车成为现代结婚两大件,说明它们是检验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保险跟着成为一大件,说明保险是为生活质量保驾护航的哨兵和卫士。现代人将房子、汽车和保险捆绑在一起,说明现代人终于懂得了自救和自我保护,有了生存的危机意识,这实在是一种文明和进步。

保险绝不是奢侈品 购买保险要趁早_保险知识


从保险保障的角度去理解,每个人都有保险需求,只是需求会随着家庭、年龄、收入、投资方式等情况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中等收入人群到底要不要买保险?答案是肯定的。不但要买,而且要尽早买。

对于杭州、广州这样的城市来说,月收入在六七千元的家庭其实负担还是很重的。特别是刚刚成家的80后们,往往是上有父母,下有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大部分的人可能还背负着巨额的房贷。那么在重重的金钱压力下,保险是奢侈品吗?专家给你一个坚定的答案:保险绝不是奢侈品,并且购买保险要趁早。

对于中等收入的人群要不要买保险,一直以来有很多争议。有人认为,作为中等收入的人群在自己还没有实现财务的真正自由之前,没有必要考虑保险。但是,从保险保障的角度去理解,每个人都有保险需求,只是需求会随着家庭、年龄、收入、投资方式等情况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中等收入人群到底要不要买保险?答案是肯定的。不但要买,而且要尽早买,还要给自己买纯保障型的保险产品。这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为自己的美好人生“未雨绸缪”。现今社会,职场竞争加剧、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各种意外风险无处不在。在人生的创业旅程中,随时可能出现不可预知的各种疾病及意外风险,让我们的经济生命突然中止。怎么办?我们只有通过科学的风险转移方法来保证经济生命的延续。人寿保险虽然不是唯一,但却是最有效的方法。所以,作为现在收入中等的群体,首先必须购买的是足额意外伤害(身故)保险。在此基础上,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进一步购买其他保险产品,如重大疾病险或分红险。

其次,购买保险还是一种强制储蓄。目前的大多数中等收入人群包括大部分80后,随意性消费较多,也没有什么银行存款。针对这种情况,就更要给自己安排强制储蓄,购买人寿保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不但可以让自己的钱能在关键的时候派上大用场,还能为自己的将来解决部分问题。

另外,中高收入人群大多数处在人生事业的上升期,年龄也处在25岁至45岁之间,收入稳定、缴费压力小,正是购买人寿保险的好时间。而现实是,这部分人群在关注事业成长的同时往往忽略了自己养老及保险规划,也习惯性地在保险规划上拖延时间。却不知道,购买保险的等待只有两种结果,一是随着时间推移,年龄增加,在相同保障的情况下要增加不少费用;二是保险公司拒保,之所以拒保是因为你的身体可能已经不再健康了。

所以,保险非但不是让人望而却步的“奢侈品”,而是需要趁早购买的“必需品”。对于那些收入不高负担很重的家庭来说,做好保险保障,合理的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这是保险对民众的社会责任,也是保险这种商品产生的初衷。

普通保险,保险的替代品与需求


保险的替代品

到目前为止,我们仅考虑了风险规避者可以怎样利用保险合同来转移风险。除了购买保险以外,人们还可以采用其他减轻风险的方法降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或损失的规模。这些方法及其价格也会影响保险需求。广义的保险替代品有两个定义:自我保险(自保)和自我保障。我们把自保(s e l f - i n s u r a n c e)定义为一切降低潜在损失的规模或严重程度的行为。而自我保障 (s e l f - p r o t e c t i o n) 是指一切降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或频率的行为 (Ehrlich and Becker, 1 9 7 2) 。

例如,安装防盗器会降低非法侵入住户或商业机构的可能性,因而可以被视为自我保障方面的投资。安装喷淋系统会减少火灾引起的损失,因此可以被视为自保方面的投资。

在理论文章中自保被看作是普通保险的替代品。如果一种产品价格的上涨(降低)引起另一种产品需求的增加(减少) ,则这两种产品互为替代品( s u b s t i t u t e s) 。保险价格的上涨会导致保险市场上风险规避者投保数量的减少和自保“购买”量的增加。同样,自保价格的提高会导致风险规避者对自保需求的减少,从而更多地寻求普通保险。

至于自我保障的作用,人们看法不一。有些学者认为自我保障和普通保险是互补关系。

如果一种产品价格的上涨(降低)引起另一种产品需求的减少(增加) ,则这两种产品互为互补品(c o m p l e m e n t s) 。这些人主张自我保障和普通保险是互补关系,因为投资于自我保障实际上会增加风险规避者所面临的风险,因而会增加对普通保险的需求。这似乎与人们的直觉背道而驰。(Briys and Schlesinger ,1990) 。

公司对保险的需求

以上几节强调,风险规避的个人在面对风险事件时为了把风险转移给另一方,支付的金额可能会高于损失的期望值。对于公司来说,情况也同样如此,只不过人们通常认为,公司经理在决策时是风险中立的,他们并不规避风险。风险中立的效用函数( risk-neutral utilityf u n c t i o n)建立在以下两个假设的基础上:

财富的增加引起满足程度的增加

财富增加时财富的边际效用不变

第一个假设与风险规避的效用函数的假设相同,但第二个有差别。与风险规避者不同的是,风险中立者从财富的增量中得到的满足程度的增量是相同的。风险中立的机构认识到风险,但并不改变决策程序。在风险中立者身上,我们感觉不到风险规避者所持的不确定或怀疑态度。图2 - 8是满足风险中立的两个假设的效用函数的图像。风险中立的结果是该机构不会支付风险保费。这一结果在图2 - 8中表现为效用函数没有弧度。

保险公司在承担风险方面具有优势。

购买保险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购买保险能够降低财务困境的费用。

保险人可能会具有实际的服务效率。

购买保险能够降低企业的预期税负。

受管制行业对保险的需求更高。

保险法强制性地要求公司购风险与保险经济学-概念性的论述目录

保险知识,女友不能成为保单受益人


问:前几天,我的同事小李去保险公司投保了一份保额30万元的定期寿险,受益人写了热恋中的女友,想送给她作礼物,可没料到两天后,保险公司居然要求他更改保单“受益人”。这下小李糊涂了:保险是我买的,我爱让谁受益就让谁受益,怎么还有限制?

上海读者华铎答:对于“小李的女朋友为何不能成为身故受益人”的问题,这里主要是牵扯到一个保险利益的问题。所谓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对于人身保险合同而言,投保人因被保险人的健康和安全而保持生活安定,并能获得经济上的利益,就是具有保险利益的。

根据保险法规定,投保人对于本人具有保险利益,就是说,任何人对于自己的身体或寿命都具有保险利益;还有配偶、父母、子女,因其拥有法定的相互抚养、扶养或赡养的关系,具有密切的经济利害关系,因此,他们之间具有保险利益。此外,还有与投保人有抚养、赡养或扶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人身保险合同的,视为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

因此,小李与女友没有经济利害关系,没有法律承认的可保利益,小李的未婚女友不能成为其人身保险合同的受益人,只有与小李有了法定夫妻关系、具有了可保利益后,才可以成为身故受益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