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癌症离我们很远?并不是!癌症没钱治怎么办?

2021-05-21
个人养老保险规划 商业保险规划 少儿保险规划
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太扎心了。一个二胎妈妈被确诊为胃癌晚期,今年才35岁,还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大宝7岁,二宝3岁。

被病痛折磨,她30几天几乎没吃没喝,120斤的身体跌到了不足90斤。她说,如果不是为了孩子,她早就撑不住了。

同样作为一个妈妈,看到她的朋友圈真的泪目……

我好想陪两个孩子长大

我好想每天听他们喊我妈妈

我好想走出这病房带她们去草原看看

我现在一直在想,在癌症面前

这些年透支生命赚的这点钱

到底有什么意义?

我为什么现在才明白

两个孩子需要的

只是一个健康的妈妈

人到中年真的是不敢病不敢死吧。

上周我去医院体检,从抽血化验、B超、心电图到胸片,真的是全程提心吊胆。

医生随口问一句“这里疼不疼?”,我心里都咯噔一下,生怕身体出什么毛病。这种忐忑不安的情绪直到拿到体检报告单才得到缓解。

哪怕看到高血压、脂肪肝、牙齿不好这些小毛病,都得跪天拜地:还好没什么严重的病。

一旦患上重病,不仅自己受折磨,整个家庭都会被拖垮。

前段时间,武汉某医院的收费票据在朋友圈刷屏,上面显示:心脏血管外科,住院61天,总共花费了104万元,这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为了付清医疗费,家里积蓄已经全部掏空,还借了不少外债,可想而知未来的生活有多难。

这张收据登上热搜后,评论区一句话特别扎心:“一人生病全家破产,下辈子他的家人都在还债中度过”。

一边是难以承受的亲人生命垂危之痛,另一边是难以承受ICU治疗费用之重。在疾病面前,就是很现实,如果没有钱,连活着都是奢望。

癌症离我们远吗?一点都不!

根据抗癌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我国癌症发病年龄提前了15-20年。原来50-80岁才容易患上的癌症,已经提早到了35-55岁。

癌症越来越低龄化,重大疾病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是每一个人都会面临的一道坎。而最可怕的是,大部分人的收入可能根本无法承受大病带来的损失。

我身边不少朋友都开始用保险给自己和家人的未来一份保障。(本文不推荐保险哈)

但和他们聊起来,我发现10个人里面至少有7个被坑,不是买贵了就是买错,结果都坑在自己买的保险上。

去年因为给家里人上保险,我对保险有一些研究,怎么买保险才不出错?我给大家总结了一些经验。

1、大家都在买什么险,我也跟风买 = 盲从

有些人可能听身边朋友谈论哪个保险好,也就跟着去买买买。

其实保险只是用来转移风险损失的工具,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需要的保险类型也不一样。

比如说,有些人买意外险,可能是因为经常出差,或者工作性质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比较高。

而有些人买分红类的保险,是希望能拿些红利,这种一般经济比较宽裕,有能力购买。

因此购买保险的时候,不要盲目的跟随,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看看自己需要哪些险种。

2、先给父母和孩子买保险,却把自己忘了 = 裸奔

我接触到身边不少人,都抱着“老人辛苦了这么久要买份保单养老,再苦不能苦了孩子”这样的想法,因此买保险时优先给父母以及刚出生的孩子买。

当然要给父母和孩子买保险,但从经济的角度而言,优先要给家庭支柱买,也就是最会赚钱的那个。以防家庭支柱突然倒下,把整个家庭拖垮。

只要大人健康地工作和生活着,孩子的生存状况一般不会差到哪里去。但万一大人发生了意外,没了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孩子未来的生活和父母养老就很难有保障了。

3、一张保单解决所有问题 = 什么都保不了

有些保险什么都保,重疾、医疗、意外……什么功能都有,看似保障齐全还省事,其实往往什么也用不到。

事实上所谓的“万能险”投资收益非常低还不稳定,保障功能看似什么都有,其实重疾、医疗、意外……这些基础保障都非常弱,保额也很低。

到真正理赔的时候,就会发现基本没什么用。

养老金、年金、教育金也是如此,由于保监局的收益规定,折算成实际收益绝大多数都不足年化3%的收益。

说真的,把钱放在余额宝都不止这么点……总之,千万不要相信什么“万能险”,真的非常鸡肋。

4、只要买了重疾险就行,保障险放一边先买理财 = 浪费钱

大家一定要知道,保险的最大意义在于保障,而不是理财。

过分关注理财,而忽略了家庭成员尤其是家庭经济支柱的疾病和身故保障,白白浪费了大量的预算在不靠谱的理财险上,真的出了问题,后悔都来不及。

长期理财确实可以买,但一定是在拥有保障险的基础上兼顾理财。因为一旦健康出问题保障类的将会终身被拒保而理财险只要有钱随时可以买。

当然,那些换10个心脏的手术费都小菜一碟的富豪例外。对我们普通人来说,用保险“救命”才是王道。

保险的坑也是花样繁多,超越你我的想象力,没点知识储备,分分钟被忽悠。这里也给大家总结了一些常见的“坑”,遇到请务必绕道而行。

(1)如果有人告诉你,买保险可以有病治病,没病当投资,绝对是大忽悠。国内的返还型保险,只返还本金,只有香港保险会带一定的分红。

(2)如果有人怂恿你,买各种附加捆绑险,一份保单把重疾险、意外险、门诊、教育金、婚嫁金都囊括了,大家千万要保持理智,因为最后你会发现,收益和银行定期差不多。

(3)不要为了面子轻信任身边那些卖保险的亲戚、朋友,等到你买完保险想咨询的时候,可能发现人家早就离职了。

(4)一定要把人民币贬值速度考虑进去,不然你以为上够了保额,结果发现等孩子大了,那些保额只能用来支付一周的医疗费!

最后还要消除一下大家对保险的误解。

1、保险是有钱人才买的?

我只想说,有钱人恰恰不需要买保险,因为治病的钱对他们来说,只是冰山一角。

像赌王何鸿燊,前段时间被曝因病入住ICU,护士24小时看护,每日费用高达86万元。

对他来说只是小钱,但对我们普通家庭来说,一场大病就能轻松击垮一个中产家庭。

2、生病了靠众筹就行?

这两年众筹越来越流行,刷个朋友圈经常能见到几个筹款的。

但是吧,也是和自己有点关系的,会给个几百上千的,没有什么关系的,感叹两句就完事。其实真的筹不到太多钱。

3、买保险没生病就亏了?

之前有人问我,如果买了重疾险,一辈子都没得病,那不是亏了吗?

当然,大家都不希望自己患重病,可是病床上的那些人当年也是这么想的。但疾病这个恶魔,从来都是不请自来,破门直入。

千万不要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一辈子都走运当然好,但一次翻车可能失去的就是一辈子。

买保险就是为了提前做好经济上的准备,等到生活真的发生什么意外的时候,也不至于那么无助和狼狈。

保险不是什么牛鬼蛇神,但不懂保险的话,我还是劝大家不要轻易去买。

避免保险中的那些坑,最靠谱的方式还是自己学会一些保险知识。我总结的这些,只是保险套路中的的冰山一角。

保险专业性很强,要想了解更多“内幕”,还是需要咨询保险专家。为了让大家买保险不被套路,更好地利用“保险”给自己生活提供最大化的保障。

相关阅读

癌症来了怎么办,老人们应该怎么选择合适的退路?


咱们年纪轻,拖个几年还能买到不错的产品。但父母年纪大了,往往拖个几年就和重疾险绝缘了,只能去买性价比较低的防癌险,得不偿失。​​​​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80万,死亡人数约229万,总体癌症发病率平均每年上升3.9%左右,发病率及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换算一下,相当于每天有超过1万人确诊癌症,平均每分钟有7个人患癌。

癌症侵蚀着人们的健康,防癌攻坚战正在紧锣密鼓地打响。

抗癌药零关税、医保谈判、加快新药审批……为了让患者用得起抗癌药物,国家打出“天价药”降价组合拳,保障癌症患者的健康。

各种防癌营养学兴起,烧烤吃多了致癌、腌制食品致癌、隔夜菜也致癌……凡是跟癌沾边的,大家伙儿都噤若寒蝉。

保险市场闻风而动,接二连三地推出附带癌症二次保障的重疾险产品,给癌症上了两把“安全锁”。

买了重疾险的青少年群体是放心了,但老年群体却普遍面临一个尴尬的境地——无险可买。

好在,他们还有最后一条退路,那就是防癌险。

防癌险的优势

防癌险,顾名思义,它是专门用来防癌的。保障病种比较单一,除了癌症,其他疾病统统不保。

当然,防癌险也有它的优点。

1)投保年龄广

投保年龄是限制老人投保重疾险的重要条件,绝大多数重疾险65岁以后基本买不到了。

而且性价比越高、保障越好的产品,往往对年龄的限制也越严格。

拿今年新上架的几款网红重疾险为例,其最高投保年龄鲜少有超过55周岁的,有的甚至截止50岁便不能购买了。

但防癌险不一样,很多老年防癌险对投保年龄的限制最高可放宽到75周岁,很好地解决了高龄人群“无险可投”的窘境。

2)健康告知宽松

人老了,新陈代谢能力下降,健康问题也接踵而至。大病可能没有,但像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之类的小毛病或多或少会有一些。

但重疾险的健康告知又一般比较严格,老年人因为健康问题被拒保的案例屡见不鲜。

防癌险的健康告知则要相对宽松不少,高龄人群中常见的三高、心脏病、糖尿病都有机会顺利投保。

3)价格更便宜

最后当然是因为价格比较便宜啦。

市面上超过60岁可投保的重疾险虽然不多,但仔细找找总还是有的。可这些重疾险普遍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保费价格过高!

而且保费倒挂的现象严重,很多产品总保费加一块甚至比保额还高,性价比极低。

相比之下,防癌险由于保障病种数量单一,保费要比重疾险便宜不少。

家庭预算不充裕的情况下,先给家中的老人买一款防癌险傍身,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别再假装“防癌”了,这些因素让癌症离我们越来越近


电子烟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一直以来,不少人鼓吹其对人体危害极小,被认为是相对健康的香烟替代品。但就在前几天,一名18岁美国男子因吸电子烟一年多患上肺病,医生告知他的肺跟70岁老人的肺一样。并且这种疾病已导致至少6人死亡,数百人患病。

我们都知道吸烟会致癌,年轻人为了防癌,采用大众认为“健康”的电子烟去代替烟草,但结果反而背道而驰…

其实防治罹患癌症,最好的办法直接杜绝吸烟,而不是用其他物品代替。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致癌因素,但人们很少去关注,也不愿身体力行做出改变。

1.哪些因素会致癌?

最近,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赫捷院士和陈万青教授在《柳叶刀·全球健康》发布了一项重磅研究成果,分析出与中国人常见癌有相关性的致癌风险因素竟高达 23 种!这23种致癌因素可分为5大类:

Ø行为因素,共4种

吸烟、二手烟、饮酒、缺乏锻炼

Ø饮食因素,共7种

摄入不足:水果、蔬菜、膳食纤维、钙

摄入过多:红肉、加工肉类、腌菜

Ø代谢因素,共2种

体重超重、糖尿病

Ø环境因素,共2种

PM2.5污染、紫外线辐射

Ø感染因素,共8种

幽门螺杆菌、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EB病毒(EBV)、人乳头瘤病毒(HPV)、华支睾吸虫以及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

根据这23种因素,我们可以积极做好防癌措施。比如:

戒烟戒酒,积极运动;多吃瓜果蔬菜,少吃加工肉制品;关注个人卫生,预防病毒感染等。

有很多年轻的朋友会说,这些个预防措施,总结起来不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嘛!So easy!

可现实就是大多数的人都在假装“防癌”,一边喊着“防癌”的口号,一边又心存侥幸的做着有害健康的事情。

2.一直在假装“防癌”的人们

之前朋友圈流行的“朋克养生法”:

酒吧蹦迪带护膝,啤酒里面放枸杞,破洞牛仔套秋裤!一边拼命熬夜一边看着猝死的新闻,甚至还无比“自豪”的宣称,熬最深的夜,敷最贵的面膜!

在防癌的路上,还有一种人靠“吃”防癌,比如吃大蒜、喝绿茶、吃一些保健品…仿佛只要吃了有“防癌”功效的食物,癌症就会离得远远的。

虽然有专家指出不否认某些食物含有抗癌成分,但这并不代表靠吃这些食物就能防癌。那些含有抗癌成分的食物,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寻找可能的抗癌药物,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就靠吃食物防癌,那为了达到抗癌效果所需要的剂量,我们得吃多少东西?

每个人都有患癌的风险:研究表明一个人活到85岁,那么他的患癌风险为36%。

《柳叶刀》还曾发表过一份题为《 1990-2017 年中国及其各省份死亡率、发病率和危险因素:2017 年全球疾病负担系统分析》的研究报告,揭示中国过去三十年间从传染性疾病到慢性病的「戏剧性转变」。

其中,中风、缺血性心脏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肝癌这几项慢性病已成为中国人过早死亡的五大主要原因。同时,高血压、吸烟、高盐饮食和户外空气污染也成为四大主要健康风险因素。

“五大过早死亡原因”中,光癌症就占了两项。通过日渐高发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可以看出,大家其实还是没有意识到癌症的严重性,殊不知,得一次癌症,不仅患者身体带来巨大的痛苦,更会给患者和家庭带来经济上的双重折磨!

3.得一次癌症你要花多少钱?

在日常生活中,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的防止癌症。但想要杜绝癌症的话,目前来说恐怕任谁也是做不到的,毕竟癌症还和家族遗传以及某些不明因素有关。如果真的不幸患癌,也还是要积极治疗的,癌症不一定能治愈,但是治疗癌症的费用一般不低。

以罹患肺癌为例,根据2015年中国十大癌症排行榜,肺癌在男性和女性患病率中排名分别为第一位和第二位。

如果是早期肺癌可能只需要做手术就能解决问题,不需要做放化疗治疗,这类肺癌患者治疗费用可能只包括手术的费用以及一些床位费。一般肺癌手术治疗在2-10万元不等,床位费每天几十到一百元左右。

如果肺癌患者已经发展到中晚期,需要接受化疗治疗,那么肺癌化疗费用根据药品的价格决定花费,一般的化疗药物在3000-5000元左右一次。好一点的化疗药物可能在5000元到万元不等。

n恩度:1030元/支,14支/疗程,一个月两个疗程。

n易瑞沙:14800元/30片*150mg/盒/30天疗程。

n唯美生(Vivatuxin):26790/支,一个月两支。

.........

如果患者患了小细胞肺癌,因为这类肺癌对化疗比较敏感,并不是做了一次就能解决问题的,因此多次治疗是不可少的,治疗费用可就不好说了,几十万至上百万都有可能。而且除了医院的各种费用,还有后期的康复费、护理费、收入损失费等等,这些费用很可能压垮一个普通家庭。

所以,提醒大家:癌症要及早预防,更要有应对风险的保障。除了平时改善生活习惯,及早备好适合自己的保险也是必备之举,在身体健康的时候买一份医疗险和重疾险,当癌症不幸来临时,不会措手不及,才能更加从容的去应对。

爱子有道 少儿保险并不是越多越好


家长都想要给孩子最好的保障,保险产品成为家长们亲睐的产品之一。现在,家长都在筹划如何给子女购买少儿保险,但市场上保险产品如此之多,家长已经不知该如何选择保险产品,而少儿险也并非越多越好。

由于少儿险比成人险便宜,一些家长总想为孩子多买几份保险。保险专家提醒,购买少儿保险并非越多越好,因为为了防范道德风险,保监会特别规定了未成年人身故保险金最高限额,一般在5万元-10万元之间,因此少儿保险的身故保障在10万元左右即可。

少儿保险是针对少年儿童提供的一种人身风险保障,从各保险公司推出的各种少儿保险来看,大致上可分为保障型和教育型两类:保障型少儿险主要是为少儿的医疗费用提供保障,购买少儿医疗疾病保险的目的是对自己子女因患疾病而产生的治疗、住院和手术等费用提供保障。

如果少儿不幸意外死亡和伤残,还可以从保险公司领取身故和伤残保险金。需要说明的是,这种保险产品通常不单独设立,一般是作为附加险附加在少儿生存金保险中。

购买教育型少儿险的目的是为子女筹措教育费用,针对子女从小学到大学的不同费用需求,由保险公司来负担一部分教育费用。除此之外,购买保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以购买保险的形式来为子女筹措教育费用,购买保险要按时缴费,无疑是一种强制性储蓄。由于目前不少保险公司推出的教育型少儿险都将教育基金与子女身故保障设计在一起。相比储蓄等单纯的投资渠道,购买教育型少儿险更多了一层保障功能。

需要提醒的是,为人父母者,为子女购买保险要从子女的教育费用和正常生活提供保障的角度出发,不宜大包大揽,连子女成年后的保障也一并考虑。子女成年后自然会有工作和收入,让他们作出自己的保险规划,这也能树立他们的责任感。父母如果在子女的保险中投入太多而忽略了自身的保障,是得不偿失的。

专家提醒,家长在购买少儿保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最好配备少儿教育金保险。其优势是少儿教育金保险一般都带有保费豁免条款,即在缴费期间,如果家长发生意外或者罹患重疾而失去缴纳保费能力,保险合同依然有效,孩子上学所需的花费仍能得到保障。

二是不必为孩子准备终身寿险。专家说,终身寿险只有在孩子身故以后,才能获得保险赔付。因此,家长在孩子年幼时就为孩子考虑终身保障问题,显然为时过早。此外,保险产品在不断更新,等孩子长大后,他们自己买保险也许会更好。

三是可为孩子投保重疾险。保险专家说,随着住院、手术等医疗费用越来越高,一旦孩子罹患重病,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将是不能承受之重。因此,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家长最好还是为孩子买一份少儿重疾险。

爱情保险,“爱情保险”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婚姻法新解释的颁布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议论。一些市民质疑,人身财产安全可以通过购买保险来预防,减少可能发生的损失,那么婚姻是否也能通过一份保险来增添双方的保障呢?记者走访部分保险公司了解到,目前多家公司以“爱情”为主题,推出了夫妻联名共保的保险产品,其销量比去年增加了10%。

记者走访多家保险公司发现,“爱情险”确实有售,购买者多为年轻夫妇,其销售数量也在逐年递增。一家保险公司销售人员小高告诉记者,80后已经进入结婚年龄,而这一代人思想新颖充满浪漫主义情调,从而“爱情险”受到他们的青睐。就在刚过去不久的“七夕”当天就接了25个这样的“爱情保单”,今年的投保人数比去年同期多了10%左右。随后,记者又咨询了另一家保险公司,业务员薛先生告诉记者,在投保人群中,很多投保者都是冲着“爱情险”的名字买的,如“情系今生”、“一生一世”等,投保的人群主要是刚刚结婚的年轻夫妻,就是图个浪漫,为了讨个好彩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爱情保险”并不是从字面理解的可以保障爱情,而是在爱的名义下,夫妻双方联合投保的人寿保险计划。据一位保险公司业务员透露,“爱情保险”大多是“连生型”保险,即一张保单承保两个或两个以上被保人的人寿险。此类保险一般是以夫妻双方的生命为保险标的,而不是以婚姻爱情本身为保险对象。如果相爱的情侣没有组成婚姻家庭是不能购买的。

购买之后家庭除了享受人寿保险,还可以获得银婚纪念祝贺金和终身分红等;同时保单还能附加一些住院补贴等附加险,与普通保险计划相比,并没太多特殊之处,主要是对产品进行了组合,同时注入了一些“爱”的元素。这位业务员同时说,如果夫妻双方一旦离异,购买的爱情保险经过公司测算是可以拆分开变成两份,可继续投保。业内人士建议,“爱情保险”并非适合所有人,投保人购买产品前应先了解产品的保障内容,根据自己的保障需求及经济情况确定是否适合此类产品。

买了“不计免赔险” 并不是真的保险全赔


进入汽车销售旺季,买车的朋友在买车的同时也会置办好车险!新车主在购买车险时,都会遇到一个不计免赔险的附加险,那究竟这个附加险有必要买吗?

据了解,“不计免赔险”,正式名称为不计免赔率特约条款,是车险的一个附加险种,车主只要投保了这个险种,就能把本应由自己负责的5%到20%的赔偿责任再转嫁给保险公司。

记者了解到,由于不计免赔险附加险保障全面,而费率却相对便宜,所以一经推出就很受车主欢迎。

一家车险公司的经纪人解释说,不计免赔通常是指车主在投保购买此险种后,车主由于事故责任所承担的赔偿金额就转嫁给了保险公司,车主领到的理赔额会更多。但不计免赔险只将车损险与第三者责任险的事故责任免赔率转嫁给保险公司。

该经纪人说,在购买车险时,车主应给车损险与第三者责任险分别投保不计免赔险,使自身理赔权益达到最大化。

“虽然不计免赔险能将车主的事故责任所承担的免赔金额全部转嫁给保险公司,但不计免赔险对加扣免赔率、附加险免赔率、某些找不到第三者事故特定事故以及事故责任难确定时的免赔率是没有效用的。车主应当知道不计免赔险的除外责任,避免发生理赔纠纷。”该经纪人提醒说。

记者详细咨询了车险专业人士,据其介绍,车主即使买了“不计免赔险”,有多种情况保险公司也不会全赔。

车主:肇事方跑了凭啥不能全赔?

南海张先生的座驾最近在平洲花卉市场被一辆无牌摩托三轮车给蹭了一下,当张先生下车查看时对方已开着三轮摩托车飞快走远。由于是小擦碰,张先生也没有去追,只是迅速给保险公司打了电话。但是,当保险公司得知对方已不知所踪并且没有挂车牌时,当即告诉张先生这种情况保险公司最多只能赔七成,并且还需要报警由交警出具责任认定书等手续。张先生认为自己买了不计免赔险,保险公司就应全赔,因此心里很不忿。

对方逃逸或无法定责,不全赔

据介绍,张先生遇到的情况就属“不计免赔险”不赔的一种。根据不计免赔险免责条款,应当由第三者负责赔偿但无法找到第三者而增加的免赔金额,不赔。另外,像张先生碰到情况,对方跑了又没车牌,警方无法取证定责,这也涉及到“不计免赔险”免责的情况,在双方报险资料不足、事故责任难确定时,不计免赔险同样不生效。

专家建议保险并不是越多越好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句俗语印证了当今社会的形式,随着这个社会风险的加大,人们无法预测什么时候会患疾病、什么是会遇到意外死亡或残疾、什么时候可能失业等等不幸之事降临到头上,人们需要一种保障,就是保险的保障。我们知道,保险的功能不仅能提供生活的保障,也可以转移风险,规划财务需要,所以时下保险成为人们保障和维持生活品质的一种重要工具。那么是不是保险买得越多越有保障呢?

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而财产保险是以有形或无形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一类实偿性保险。

汪先生毕业于世界顶级的哈佛大学,回国后就任一家著名外资银行高级主管,年薪45万元左右。几年的国外生活,使他的思维方式改变了很多,突出一点就是保险意识较强。在深圳工作4年来,他陆续购买了5张保单,总保额度250万元,每年总保费支出15万元左右。按照当时的收入水平,负担这些“巨额”保费,汪先生没有感觉到什么压力。当汪先生正沉醉于自己精心挑选的保险所构建的保障大网的时候,汪先生所在银行经济大幅下滑,高层人员竞聘上岗时,汪先生又意外落选,汪先生的收入水平大幅降低。15万元左右的保费支出,让汪先生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财务紧张,感到了生活的压力,心情也感到非常的不愉快。那么汪先生真的需要买这么多保险吗?5张保单是不是给他带来更多的保障呢?

其实不然,保险并不是买得越多越好,虽然生命是无价的,但是购买保险是需要定期支付保费的,并且保额越高保费也越高,所以过量的保险购买就会加重个人(家庭)的财务负担,容易导致个人(家庭)财务出现问题,影响生活品质,因此购买保险应该根据个人的财务状况进行购买。一般而言,整个家庭的总保额度,是以家庭年收入的三到五倍计算,计算方式如下:

家庭责任额=家庭生活准备金+负债偿还金+家庭急用金-社会保险金-现有稳定资产

而一般家庭的保费支出,最好不要超过年收入的10%,当然如果是单身族,可以适当降低,大概为年收入的5%~7%就差不多。

因此,按照年收入的三到五倍计算,汪先生的总保额度应该在135(45×3)万元至225(45×5)万元之间;按照年收入的5%~7%的标准,汪先生的保费支出最好在2.25(45×5%)万元与3.15(45×7%)万元之间。如果当初汪先生了解这些知识的话,现在可能不会出现财务负担过重的压力。

所以,保险并不是买得越多越有保障,而是应该根据您家庭的财务状况和实际需求来筹划购买,让您有限的财务资源做到“财尽其用”。

保险规划师建议,不同类型的保险的配置顺序一般为:保障,储蓄养老,投资。

在保险费用上,它们也是逐步递增的关系。但是值得质疑的是,投资型的保险并不能完全具备保障功能,而且相比较消费型保险,保费成本过高。而对于人身保险投保顺序则一般为:意外险和大病险,定期寿险,养老保险。

目前市面上险种很多,陷阱也不少,对此建行理财专家给出的建议是:理性消费,避免冲动。

“保险非存款,并不是越多越好。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建议拿家庭年收入的1/10来购买保险,一般不建议超比例配置。”

购买保险要提早规划

保险规划师指出,如果在合适的时间,买对了合适的保险,不仅能获得保障,还能省钱。因为风险承受能力随年龄增加递减,因此保险需尽早规划。

一般来讲除了分红险、投连险、变额年金等投资型险种外,保险费率通常是随着投保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投保人年龄越大,保费越高。随着投保年龄的增加,保费的上涨幅度也随之递增。

以一款定期寿险为例,从18岁到29岁时,每增长一岁,保费增加250元,过了29岁,保费的差额则从300元向上递增,到33岁时,间隔为400元,而过了40岁,差额则近千元,看得出,过了29岁,保费明显呈急剧增长的态势。

因此对于保险计划的配置,应当以生活需求为出发点,且对于基于实际需求的保险规划,越早越好。

家庭保险先买保障类型

专家建议,给家庭买保险应该遵循先买意外险、健康险的原则。

很多投资者对于分红险、投连险、万能险情有独钟,还有带点储蓄功能的教育险、养老险,但是对健康型保险和寿险、意外险关注却比较少。俗话说意外、疾病和养老是人生的三大风险,而其中最难预知和控制的就是意外和疾病。

搞懂术语阅读条款

保险产品有一些共通的条款,例如大部分保险合同都会出现现金价(1774.60,-1.10,-0.06%)值、交费宽限期条款、复效期、索赔期限等条款。但是,不少投保的人对这些专业术语并不了解。

“交费宽限期”就是考虑到投保人可能因为手头资金周转不便等种种原因未能按期交保费,保险公司一般都会设定一个延交保费的宽限期,大多为60天。

“保单复效期”指投保人因种种原因,如忘记交纳保费、不愿再交保费等,使保险合同中止。在中止保险合同后又反悔了,希望恢复原有的保单,一般情况下,在保险合同中止2年内,投保人可以申请恢复,与保险公司达成复效、协议,但要补交失效期内的保费和利息。

而“事故报案期”则是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应在发生保险事故后(一般应该在10天内)通知保险公司,这样保险公司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判断并做出赔付。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在购买前应详细阅读投保单、投保提示书、保险条款等有关内容,不清楚的地方可要求销售人员逐条解释,如有疑问可拨打保险公司全国统一客服热线咨询。

除银行存款无风险外,其他理财产品都有一定风险,这是所有投资者首先要有的意识。消费者在购买前应注意分清保险与其他金融产品的区别,充分考虑是否有足够、稳定的财力在约定的缴费期内支付保险费。

决定购买保险产品时,应如实填写个人信息、抄录有关内容,并在确定自己充分理解保险产品有关内容后亲自签名。

女性癌症保险有哪些?


在健康方面,现代女性容易面临一些女性特有疾病的困扰,如乳腺癌等重大妇科疾病已呈现出发病率提高、发病时间提前的趋势。据《2008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可知,恶性肿瘤死亡率高居重大疾病之首,占疾病总死亡率的29%。女性中高发恶性肿瘤是乳腺癌、宫颈癌和卵巢癌。因此,购买女性健康保险首选防癌重疾险。那么,女性癌症保险有哪些呢?

消费性和储蓄性女性癌症保险

以产品形态来划分,目前女性癌症保险产品可以分为消费型和储蓄型两大类。纯消费型的年缴保费较低,但没有返还。储蓄型主要是利用储蓄型寿险(如终身寿险、两全保险等)配套附加防癌险的保费较高,若保险期间未发生疾病,则可以全部返还或是按120%返还。

在很多保险消费者心中,对于纯消费型的保险产品接受程度并不高。因为很多人会有这样的考虑,“万一没有发生理赔,那么多年的保费就等于打水漂了”,因此更多的人倾向于购买“有病治病,无病返本”的储蓄性产品,但其年缴保费较高的特点也与其优势同样明显。有业内人士建议,每一种保险产品都有其独特的属性和作用,消费者在进行选择的时候,应该从自身的经济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和实际需求出发,进行综合的考量与判断。如果你比较年轻,或是保费预算有限,最看重保险的保障功能,那么不妨直接购买纯消费型的防癌险产品,以最小的支出换取基本的保障;如果你已经超过35岁甚至年纪更大,经济条件不错又比较注重储蓄功能,但又希望能够有效保障可能面临的罹患癌症的风险,那就可以选择储蓄性的产品。

市场上可选择的女性癌症保险

第一类,普通的重大疾病保险。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制定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的规定,这类保险主要为成年人阶段的重大疾病保险均包含恶性肿瘤。此种产品种类非常多,是保险实现重疾保障的生力军,适合有重疾保障需求的客户进行选择,作为基础的健康保障。

第二类,针对特定癌症额外保障的重疾险。这类保险产品的特定疾病多数会涵盖女性高发或独有的癌症,例如新华I她女性特定疾病保险,承保女性特定癌症、女性特定重大疾病两大保障,同时承保原位癌、骨折、意外整容等保障,最高可选保额50万元。其中,特定癌症包括乳腺癌、子宫癌、宫颈癌、卵巢癌、输卵管癌、阴道癌;泰康e顺女性疾病保险,精心专为女性设计,涵盖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女性原位癌、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等女性易发疾病。

第三类,癌症专项保障的重疾险。顾名思义,这类产品仅针对癌症做全面保障,从癌症病种来看,还有针对女性癌症进行保障的女性重疾险。这种产品适合在癌症专项保障方面,前两类保险无法满足需求的客户或现阶段仅考虑癌症保障的客户。

轻症都有哪些,别没蒙骗了有些轻症并不是“轻症”!


​​对保险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重疾险保障里面,有一项是“轻症”,有的保险产品称之为“特定疾病”,但是却很少有人真正的清楚到底什么是“轻症”?

从字面意思看,很多人都会“曲解”为是很轻的疾病,保险条款里面的轻症是什么呢?哪些疾病属于保险条款里的轻症范畴?轻症又是如何赔付的?含有轻症保障的重疾险该如何选择?

我今天跟大家聊一下轻症,明明白白买保险。

在临床医学的角度上认为轻症就是小毛病,不用花很多钱,治疗快、康复快的疾病就是轻症。而实际在保险医学的角度上,保险条款里的轻症,通常为重大疾病的早期症状或者为较轻的状态,虽然没有达到重大疾病的理赔标准,但是已经比我们所理解的“轻症”要严重的多。

拿原位癌来说,它严格意义来说算不上癌症,如果早发现早治疗直接切除,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不影响生活。但如果自认为是“轻疾”,放任不管,以后就会对身体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轻症的治疗费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一般不超过十万元,跟重疾相比,不会倾家荡产,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消耗,因此,我们购买重疾保险的时候可以选择带有轻症赔付的险种来解决这部分担忧。

轻症都保哪些疾病及高发的轻症疾病有哪些?

我们知道,2007 年《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只对高发的 25 种重疾进行了统一的规范,所以目前的现状就是,重疾险中的轻症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各家公司病种不同、疾病定义存在差异、理赔条件存在差异,但是目前主要的轻症有9种(也有的定义8种,但前4种为最高发的轻症):

​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

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特定(轻微)脑中风后遗症

主动脉内手术(非开胸手术)

心脏瓣膜介入手术(非开胸手术)

​脑垂体瘤、脑囊肿、脑动脉瘤及脑血管瘤

​轻度面积Ⅲ度烧伤

​视力严重受损

​其中,前4项分别对应了重疾种类中高发的癌症、心脏病、脑中风,是重中之重。

第1项针对性地补充了重疾险中癌症判定的五种除外情况,尤其是原位癌和皮肤癌;

第2项是对急性心肌梗塞判定条件的降低;第4项是对脑中风后遗症判定条件的降低。

第3项则是对治疗方式限定条件的放宽;

轻症的赔付及方式

虽然轻症是初期症状,但罹患轻症的几率远高于重疾,复发率也更高,所以轻症的多次赔付就显得特别有实际意义。

目前,大多数保险产品都支持轻症的多次赔付,而轻症的多次赔付,多数都限定于不同系统不同病种,也有间隔期的要求,一定要注意仔细阅读保障条款,不能只看表面的赔付数字。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重疾险,其赔付比例一般为重疾险基础保额的 20%-35% ,其中以 30% 居多。在保费相近的情况下,轻症给付比例越高自然越好。

而轻症的赔付次数从 1 次到 5 次不等,但有的轻症是分组多次赔付的,有的轻症赔付则是不分组,从获赔概率上来看,不分组的要优于分组的,但实质上差别不会很大,因为罹患与首次发病不同的重疾和轻症概率其实是很低的。

了解了轻症的获赔方式,就会涉及到轻症的赔偿给付,轻症给付分提前给付和额外给付两种。

提前给付是与重疾保额共享的,一旦罹患轻症,保险公司给付轻症理赔金后,重疾保额等额减少。

额外给付就是轻症保额不占据重疾保额的空间,重疾是重疾的赔偿额度,轻症是轻症的赔偿额度,目前市场上的绝大多数保险产品都是这种。

所以,大家在选择重疾险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轻症是提前给付还是额外给付,把自己购买的保障弄明白,在保费相近的情况下,额外给付要优于提前给付的。

轻症豁免

所谓轻症豁免,指的是一旦被保人罹患了合同约定的轻症,不用继续负担剩余保费,而重疾或身故保障合同依旧有效,避免消费者因疾病丧失收入能力后,无力承担保费、进而丧失重疾保障的情况发生。

这是对投保人和被保人来说,都是一种保障,一旦被保人罹患了轻症,保险公司通过免去后期保费的方式,来减少家庭的缴费压力。

怎么选择带有轻症的重疾险?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很多人也都非常注重定期体检,所以很多疾病在早期就会被发现,如果按照重疾的定义来讲,这些疾病还没有达到重疾的理赔标准,自然无法赔付,对于投保人来说,肯定是不利的,所以轻症的设立,降低了重大疾病的理赔门槛,减少了理赔纠纷,保险产品里面的轻症的保障设计是非常合理的,也是对重疾保障的有效补充。

该怎么选择轻症呢?

要点一:看病种

1、病种数量

一般来说,病种数量越多保障就越全,不仅要看病种的数量,而且还要看病种保的质量。高发的轻症疾病是否在保障范围之内。

2、病种不分组

可以关注轻症是否分组,如果轻症分组,有一种疾病赔付了,该疾病同一组其他病种保障都会失效。

要点二:赔付方式

1、赔付比例

一般来说,一次轻症的治疗费用是 3 万 - 10 万左右,如果情况严重的可能会更多,而且会造成一定的收入损失或康复费用。所以,轻症赔付的数额是重要的。

目前市场上大多产品,轻症会额外赔付 20% - 35% 的保额。在保费相近的情况下,轻症赔付比例肯定是越高越好。

2、多次赔付、无时间间隔

有的轻症可以赔付多次,有的轻症只能赔付 1 次,赔付的次数肯定越多越好。

对于多次赔付的轻症,有的产品会有时间间隔。如果间隔 90 天,也就是两次患轻症要相隔 90 天以上才能获得理赔。所以无时间间隔或间隔时间短的更好。

要点三:轻症豁免保费

目前很多重疾险都会免费自带被保人轻症豁免,如果在缴费期不幸患了轻症, 后续的保费都可以不用交了,而且重疾保障继续有效,在关注豁免保费的时候,尽量的考虑豁免是否收费?豁免的条件有哪些?以及是否可以附加投保人豁免等。毕竟,多一层保障,我们就多一分安心。

要点四:中症也有用

现在有些产品还推出了中症的概念,一般赔付比例为重疾的50%。比轻症的比例要高,赔付条件比重疾宽松些,但比轻症会要严格一些。如果有中症赔付的话,建议可以考虑。

要点五: 高发轻疾必须有

根据目前保险公司的赔付案例来统计,以下几个是高发的轻疾:原位癌、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轻微脑中风、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心脏瓣膜介入手术、主动脉内介入手术。

如今重疾险广泛受人们的关注,也实实在在的帮助了很多家庭,但买保险最重要清晰自己要解决的哪些问题,不要为了有保险的感觉而买保险。在风险到来的时候,我们能做什么,能给家人减轻压力才是最重要的。​​​​

轻症有哪些?别大意了轻症并不是“轻症”!


​​对保险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重疾险保障里面,有一项是“轻症”,有的保险产品称之为“特定疾病”,但是却很少有人真正的清楚到底什么是“轻症”?

从字面意思看,很多人都会“曲解”为是很轻的疾病,保险条款里面的轻症是什么呢?哪些疾病属于保险条款里的轻症范畴?轻症又是如何赔付的?含有轻症保障的重疾险该如何选择?

我今天跟大家聊一下轻症,明明白白买保险。

在临床医学的角度上认为轻症就是小毛病,不用花很多钱,治疗快、康复快的疾病就是轻症。而实际在保险医学的角度上,保险条款里的轻症,通常为重大疾病的早期症状或者为较轻的状态,虽然没有达到重大疾病的理赔标准,但是已经比我们所理解的“轻症”要严重的多。

拿原位癌来说,它严格意义来说算不上癌症,如果早发现早治疗直接切除,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不影响生活。但如果自认为是“轻疾”,放任不管,以后就会对身体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轻症的治疗费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一般不超过十万元,跟重疾相比,不会倾家荡产,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消耗,因此,我们购买重疾保险的时候可以选择带有轻症赔付的险种来解决这部分担忧。

轻症都保哪些疾病及高发的轻症疾病有哪些?

我们知道,2007 年《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只对高发的 25 种重疾进行了统一的规范,所以目前的现状就是,重疾险中的轻症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各家公司病种不同、疾病定义存在差异、理赔条件存在差异,但是目前主要的轻症有9种(也有的定义8种,但前4种为最高发的轻症):

​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

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特定(轻微)脑中风后遗症

主动脉内手术(非开胸手术)

心脏瓣膜介入手术(非开胸手术)

​脑垂体瘤、脑囊肿、脑动脉瘤及脑血管瘤

​轻度面积Ⅲ度烧伤

​视力严重受损

​其中,前4项分别对应了重疾种类中高发的癌症、心脏病、脑中风,是重中之重。

第1项针对性地补充了重疾险中癌症判定的五种除外情况,尤其是原位癌和皮肤癌;

第2项是对急性心肌梗塞判定条件的降低;第4项是对脑中风后遗症判定条件的降低。

第3项则是对治疗方式限定条件的放宽;

轻症的赔付及方式

虽然轻症是初期症状,但罹患轻症的几率远高于重疾,复发率也更高,所以轻症的多次赔付就显得特别有实际意义。

目前,大多数保险产品都支持轻症的多次赔付,而轻症的多次赔付,多数都限定于不同系统不同病种,也有间隔期的要求,一定要注意仔细阅读保障条款,不能只看表面的赔付数字。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重疾险,其赔付比例一般为重疾险基础保额的 20%-35% ,其中以 30% 居多。在保费相近的情况下,轻症给付比例越高自然越好。

而轻症的赔付次数从 1 次到 5 次不等,但有的轻症是分组多次赔付的,有的轻症赔付则是不分组,从获赔概率上来看,不分组的要优于分组的,但实质上差别不会很大,因为罹患与首次发病不同的重疾和轻症概率其实是很低的。

了解了轻症的获赔方式,就会涉及到轻症的赔偿给付,轻症给付分提前给付和额外给付两种。

提前给付是与重疾保额共享的,一旦罹患轻症,保险公司给付轻症理赔金后,重疾保额等额减少。

额外给付就是轻症保额不占据重疾保额的空间,重疾是重疾的赔偿额度,轻症是轻症的赔偿额度,目前市场上的绝大多数保险产品都是这种。

所以,大家在选择重疾险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轻症是提前给付还是额外给付,把自己购买的保障弄明白,在保费相近的情况下,额外给付要优于提前给付的。

轻症豁免

所谓轻症豁免,指的是一旦被保人罹患了合同约定的轻症,不用继续负担剩余保费,而重疾或身故保障合同依旧有效,避免消费者因疾病丧失收入能力后,无力承担保费、进而丧失重疾保障的情况发生。

这是对投保人和被保人来说,都是一种保障,一旦被保人罹患了轻症,保险公司通过免去后期保费的方式,来减少家庭的缴费压力。

怎么选择带有轻症的重疾险?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很多人也都非常注重定期体检,所以很多疾病在早期就会被发现,如果按照重疾的定义来讲,这些疾病还没有达到重疾的理赔标准,自然无法赔付,对于投保人来说,肯定是不利的,所以轻症的设立,降低了重大疾病的理赔门槛,减少了理赔纠纷,保险产品里面的轻症的保障设计是非常合理的,也是对重疾保障的有效补充。

该怎么选择轻症呢?

要点一:看病种

1、病种数量

一般来说,病种数量越多保障就越全,不仅要看病种的数量,而且还要看病种保的质量。高发的轻症疾病是否在保障范围之内。

2、病种不分组

可以关注轻症是否分组,如果轻症分组,有一种疾病赔付了,该疾病同一组其他病种保障都会失效。

要点二:赔付方式

1、赔付比例

一般来说,一次轻症的治疗费用是 3 万 - 10 万左右,如果情况严重的可能会更多,而且会造成一定的收入损失或康复费用。所以,轻症赔付的数额是重要的。

目前市场上大多产品,轻症会额外赔付 20% - 35% 的保额。在保费相近的情况下,轻症赔付比例肯定是越高越好。

2、多次赔付、无时间间隔

有的轻症可以赔付多次,有的轻症只能赔付 1 次,赔付的次数肯定越多越好。

对于多次赔付的轻症,有的产品会有时间间隔。如果间隔 90 天,也就是两次患轻症要相隔 90 天以上才能获得理赔。所以无时间间隔或间隔时间短的更好。

要点三:轻症豁免保费

目前很多重疾险都会免费自带被保人轻症豁免,如果在缴费期不幸患了轻症, 后续的保费都可以不用交了,而且重疾保障继续有效,在关注豁免保费的时候,尽量的考虑豁免是否收费?豁免的条件有哪些?以及是否可以附加投保人豁免等。毕竟,多一层保障,我们就多一分安心。

要点四:中症也有用

现在有些产品还推出了中症的概念,一般赔付比例为重疾的50%。比轻症的比例要高,赔付条件比重疾宽松些,但比轻症会要严格一些。如果有中症赔付的话,建议可以考虑。

要点五: 高发轻疾必须有

根据目前保险公司的赔付案例来统计,以下几个是高发的轻疾:原位癌、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轻微脑中风、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心脏瓣膜介入手术、主动脉内介入手术。

如今重疾险广泛受人们的关注,也实实在在的帮助了很多家庭,但买保险最重要清晰自己要解决的哪些问题,不要为了有保险的感觉而买保险。在风险到来的时候,我们能做什么,能给家人减轻压力才是最重要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