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保险业,非洲保险市场概况(三)

2020-07-14
保险业的三年规划 保险业知识 保险业组织发展三年规划

 三、非洲保险市场

 政府还设立一家国营再保险公司, 为稳定各公司的经营, 避免巨额责任累积,各公司可将业务量的 20%分出于该国营再保险公司或其他再保险公司。此外, 政府还重视保险人才的培训工作, 并将培养合格人才视为保险公司竞争和发展的资本。因此, 该国政府和私人都兴办保险学院和培训中心, 培育了数千名保险人才。

 非洲保险业在加强区域内的联合以及注重本国保险业发展和管理的同时, 一些保险比较发达的国家还加强了与国际保险业发达国家的交往与合作。南非原来就与英国有着长期的经济关系, 英国劳合社保险人活跃在南非市场上承接原保险和再保险业务, 仅 1992 年劳合社就有 381 名承保人 在那儿经营业务, 取得9 600万英镑的保费收入, 占南非市场的 6%左右。劳合社承保人在那儿承办所有种类的财产保险, 尤其是一些特殊的险种, 如综合责任保险、 职业责任保险、 政治保险以及其他需要一定知识和技术的险种, 而这些都是当地保险人的弱项, 因而劳合社保险人在当地知名度高, 并享有盛誉。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 劳合社主席以及联络委员会成员相继到南非访问, 劳合社成员还经常与非洲国民大会的高级官员会晤, 密切双方关系, 从而推动了南非保险业的发展。

 1994 年, 南非保险人获得了向国外投资的权利, 原有的限制被取 消, 于是, 实力雄 厚的南非 第六大 寿险 公司控 股的Fedlife 公司与其他公司开始寻求国外市场, 重点对象为英、 美两国。Fedsure 保险公司购买了 Sefrican 公司, 并在纳米比亚开业扩展新业务。占南非市场份额 30%的 Old Mutual 公司 1995 年到中国香港开业, 并视该举措为拓展亚洲市场的第一立足点, 该公司在 1997 年的营业额达到 10 亿美元, 为日后进入中国和印度市场作准备。

 据《 Sigma 》 统计资料显示,2002 年有十个非洲国家的保险费收入超过 2 亿美元。南非、 毛里求斯、 突尼斯、 摩洛哥、 津巴布韦、阿尔及利亚、 肯尼亚、 象牙海岸、 埃及和尼日利亚为非洲保险业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南非最为发达, 保险费收入达 196 .10 亿美元, 居 世 界 第 16 位; 人 均 保 费 425 .3 美 元; 保 险 深 度 为18 .78% ,为世界第一。原来不为世人所瞩目的毛里求斯保险业有了惊人的发展, 其人均保费为 171 美元, 居非洲第二, 其保险深度达 4 .32% , 也是居非洲第二位。摩洛哥的保险费收入指标为10 .97 亿美元, 居非洲第二位。总体而言,非洲的保险业也有了可喜的进步。

扩展阅读

再保险,非洲保险市场概况(一)


 一、非洲保险市场

 非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矿产资源丰富。从 15世纪起, 欧洲殖民主义者相继入侵非洲, 非洲沦为殖民地。二战前夕, 非洲只有埃及、 埃塞俄比亚和利比亚三个独立国家; 二战后, 越来越多的国家走上民族独立和民族自强的道路, 至今, 非洲大多已成为独立国家。非洲各国在获得独立后, 民族经济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在改革单一经济格局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这一系列变化使世人对非洲发展充满希望。但非洲毕竟遭受过长期的殖民统治和掠夺, 经济基础较差, 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 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而内陆地区则很落后, 再加上有些国家连年发生饥荒、 自然灾害、 内战和疾病传染, 政治动荡, 管理水平低下, 这些因素导致了一些国家至今还处于极度贫困之中。

 截止到 1991 年底,非洲仍有 10 个国家的消费水平在世界银行确定的贫困线以下, 被列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的有 33 个。非洲经济的落后状态必然影响到保险业的发展, 有些国家的政府还没意识到保险的作用, 人们的保险意识普遍很低, 因此, 非洲保险公司数量相对较少。据 1991 年的统计, 全非洲共有 550 家保险公司, 市场规模很小, 保险种类单调, 全非洲保费收入 157 亿美元, 只有 10%的人购买了不同形式的保险。非洲保险人对英、 法等国的保险业有很大的依赖性, 技术要求相对高一些的险种, 诸如建筑工程险和安装工程险, 当地保险公司往往缺乏承保能力。

 非洲市场上的主要险种是汽车险和进出口货物运输险, 而且进出口货物运输险是不少国家出于完整主权和保护民族利益的考虑而采取行政手段强制实施的。非洲市场还缺乏强有力的国际再保险支撑, 有的国家因不愿把钱输出海外而不实行再保险, 从而制约了本国的承保能力。此外, 非洲国家货币缺乏稳定性和可兑换性也是保险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在当今国际化、 区域化经济的潮流中, 非洲各国加强了联合,成立了非洲保险组织 the African Insurance Organization,总部设在喀麦隆, 绝大多数非洲国家政府都承认了该组织。1994 年, 会员达 200 个, 分别来自非洲 40 多个国家。该组织的宗旨是推动本地区保险和再保险业务的健康发展, 其中包括举办保险培训学习班, 出版保险刊物,传播保险信息, 每年安排一次大会共同研讨感兴趣的问题。

 1994 年度研讨的主题是非洲保险业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当务之急要提高保险意识, 要宣传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保险不仅是一种风险保障而且也是一种投资方式。非洲的再保险应纳入世界再保险网络中去, 非洲应引进先进的保险技术, 要吸引外资, 同时要保持币值稳定, 保持有序竞争的市场秩序。总之, 非洲保险界都对非洲未来保险业的发展前景看好。现在, 非洲航空险集团、 非洲火险集团、 非洲石油能源保险集团、 非洲再保险交易所都相继建立起来, 可见, 非洲的整体保险水平必定能逐年提高。

保险界,亚洲保险市场概况(二):日本保险业(三)


 三、日本保险业

 2 . 潜心研究市场, 不断创新进步

 日本保险界人士都十分注重对社会经济文化、 国际经济发展趋势, 以及需要待开拓国家的市场状况的研究, 制定恰当的发展战略和方针, 从而取得实绩。1994 年, 日本生命保险文化中心实施全国寿险实际情况调查, 得出全国寿险家庭普及率为 95% , 比五年前的指标提高了 1 .3%。保险界人士针对日本当前承保广度相对饱和, 以及近 10 年来人口平均寿命延长、 出生率降低、 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速、 65 岁以上人口已达 13 .1% 的状况,适时调整展业方向, 开发以储蓄性为主的家庭综合保险, 并提出了从生命保险转向更高级生活保障的目标, 注重提高生活质量, 为社会解决老龄保障、 老年医疗护理以及意外伤害问题, 因而相继推出了新险种, 诸如健康生活伤害保险, 夫妻连生终身保险, 癌症住院、 妇女病住院特约保险。

 1995 年, 日本生命保险还推出 GOAL 2000计划, 以进一步提高该公司的地位与作用, 力求到 2000 年末实现承保 2000 万客户、 30 万企业的目标,并提出三大支柱与三大体制相结合的方针。所谓三大支柱, 即 “向富裕的长寿社会挑战” 、“确立经营基础” 、“提供最优服务” ; 三大体制, 即 “销售服务体制” 、“资产运用体制” 、“经营管理体制” 。日本各家寿险公司在推出新险种时往往赋予其爱称, 使人们倍感亲切, 易于接受。如住友生命推出一种更为合理的附加收入保障特约定期保险, 简称 “爱与爱” ;另外, 还开发出一种 “重度慢性疾患保障保险” , 这种寿险商品在世界上也是史无前例的, 它开创重度高血压、 重度糖尿病、 慢性肾衰竭、 慢性胰腺炎以及肝硬化重症病的承保先河, 并冠以该险种 “V 嘎德” 这一美丽动听的名字, 其含义深远,其中 “V” 既象征胜利、 先驱,又代表了对 5 种疾病的保障。该险种在刚推出的两天内就售出 27 000 份保单, 估计年销售量可达百万份。可见研究市场变化、 设计新型险种、 注重人的心理倾向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从中也可看出日本保险业的创新活力。

 日本保险界的优质服务也上了新台阶。日本生命保险公司于 1995 年在大阪开设了 “无人保险店” , 这也是世界保险界的首创。此保险店提供的服务内容有: 为投保人介绍投保手续、 保险商品、 保险销售点以及现金自动存取机设置点, 解答保户关于提取贷款、 积累分红、 定期保险金、 定期祝贺金和保险现金余额以及保险合同内容方面的问题, 并为保户兑现各种可领取的现金, 提供各种信息。此外, 日本许多保险公司还通过设立保户俱乐部,为保户提供系列服务来巩固扩展业务。

 诸如提供防灾技术、 产品销路、 商品信息咨询、 购房购车指导、 企业或个人证券投资咨询,并适时组织贸易考察, 帮助困难企业调整经营方针; 有的还出版《 企业情报 》 月刊, 为保户互相沟通信息提供便利。这些服务不仅巩固了原有业务, 使被保险人更富有互助精神, 而且对不断扩展保险业的美誉度, 争取新保源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20 世纪末, 日本保险界举办了一次 “21 世纪政策论坛” , 探讨 21 世纪社会保障的政策问题, 中心论题是 “国际化、 老龄化、 成熟化与保持活力” 。由此可见, 日本保险界在不断探索创新。但 20 世纪 90 年代末受到日本经济大环境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日本保险业陷入困境。

保险业,亚洲保险市场概况(十四):巴基斯坦保险业


 一、巴基斯坦保险业

 拥有人口13560万的巴基斯坦是世界重要的棉花生产国和出口国。20世纪90年代,巴基斯坦也随世界改革开放的潮流进行了重大改革,国民经济大为改善,国内生产总值连续递增6%左右,人均收入增幅平均为13%以上。政府还全力以赴加快私有化进程,1992年成立了私营航运有限公司,掌握了4000多吨的散货货船,货运保险需求迅速增加,同时,工业企业的私有化也刺激了保险发展。1991年,巴基斯坦私营保险人业务量比1990年增加5.24亿卢比,保险经营状况良好,并占有其国内市场87%、国外业务13%的份额。

 巴基斯坦保险业由商业部负责管理,在实施自由化政策的情况下,允许保险公司自行决定超过40%未到期风险准备金的投资方向,并实施投资减免税,以鼓励私营保险公司的发展。面对市场竞争,巴基斯坦保险联合会努力协调,并制定火险、水险、雇员赔偿险、交通工具险的标准条款和格式。对私营公司实施的20%强制分保政策也在20世纪末正式取消。巴基斯坦在1947年独立时,曾有70家外国保险公司,本国公司仅7家。

 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设立了国营再保险公司,并规定所有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10%需分保于该再保险公司,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外国保险公司锐减40多家。1970年,巴基斯坦寿险业实现国有化,国家人寿保险集团垄断了全部寿险业务,20多年一直稳步发展,经济效益可观。然而该国的投保率很低,在1.37亿人口中,只有200多万人购买人身保险。而今实施保险业自由化,民营保险公司也获准经营寿险业务,接着该国宣布允许外国保险人也可进入寿险市场,政府意欲将外国保险公司的人身市场占有率控制在12%左右。巴基斯坦保险业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处于世界第50位水平。

 1993年,其全部保险业务收入为4.27亿美元,人均保费3.5美元,保险深度0.58%。1995年,保险费收入虽有所增加,达4.78亿美元,但其世界排名降至第54位。2002年,巴基斯坦的保险费收入为21.9亿美元,人均保费1.6美元,保险深度为0.46%。从中可见,巴基斯坦近年保险业发展不理想。总之,巴基斯坦经济、工业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都较低,保险意识自然也低,所以保险业也不发达。

保险业,世界主要保险市场简介(十一):北欧保险市场概况(一)


 一、北欧保险市场概况

 挪威、 瑞典、 芬兰、 丹麦和冰岛的保险构成了北欧市场。北欧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 位于北纬 54 度以北, 处于由北冰洋通向大西洋的重要航线上, 北欧市场在国际经济贸易流通领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北欧总人口约 2 300 万, 各国几乎都是岛国或由岛屿组成。北欧各国一般都属于高福利国家, 因此社会保障程度都很高。

 (一) 瑞典保险业

 瑞典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人口 890 万, 其金融系统和产业结构都具有典型的发达国家的特征。瑞典的船舶运输业挪威、 瑞典、 芬兰、 丹麦和冰岛的保险构成了北欧市场。北欧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 位于北纬 54 度以北, 处于由北冰洋通向大西洋的重要航线上, 北欧市场在国际经济贸易流通领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北欧总人口约 2 300 万, 各国几乎都是岛国或由岛屿组成。北欧各国一般都属于高福利国家, 因此社会保障程度都很高。

 发达, 拥有庞大的商船队。20 世纪 80 年代就拥有远洋轮船 300艘, 近海轮船 200 艘, 共 550 万吨位, 其中, 80% 从事于外国港口之间的航运业务。此外, 瑞典与丹麦、 挪威联合组成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 航线遍布五大洲 50 多个国家, 而且瑞典的船舶、 汽车、 钢铁、 冶炼、 木材加工业、 纸浆造纸业、 化学工业、 机械制造业都较发达, 其工业品 47% 供出口, 而 75%的燃料需依赖进口, 加上其便利发达的运输业, 因而瑞典的保险业也较发达, 基本居世界第 18 位的水平。1995 年瑞典加入了欧盟, 这又进一步促进了其保险业的发展。瑞典保险业私营垄断高度集中,20 个保险集团控制了 90%的人寿保险业务。瑞典是福利国家的 “橱窗” , 全国都建立了全民医疗保险、 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 整个保障体系健全。除了大保险集团之外, 合作保险也占有重要地位。20 世纪80 年代后半期, 福尔克 森公 司的业 务占 全部 个人 保 险业 务的16% , 住宅保险的 20% , 汽车保险的 26% ,集体人寿保险的 58% ,集体意外事故和疾病保险的 61%。此外, 瑞典保险市场 25% 的份额由金融联合企业掌握。

 《 Sigma 》 资料统计,1993 年, 瑞典全部业务保费收入为106 .36亿美元, 居世界第 16 位, 欧洲第 9 位, 人均保费 1 215 .5 美元, 保险深度 5 .74%。1994 年, 保险费收入规模为 108 .82 亿美元, 人均保费 1 238 美元,保险深度 6 .4%。1995 年, 保险业又有发展,保险费 收入达 109 .28 亿美元, 人 均保 费与 1994 年基 本持 平。

 2002 年, 瑞典保险费收入达 159 .45 亿美元, 人均保费 1 792 .7 美元, 保险深度 6 .62%。从资料显示的数据看, 在瑞典 800 多万人口的国度里, 保险费收入始终超百亿美元, 在高福利的条件下, 人均商业保险费仍能达千元美金以上, 可见其保险业相当发达并稳定于一定水平之上。

保险业,亚洲保险市场概况(五):中国台湾地区保险业(二)


 二、中国台湾地区保险业

 台湾保险业在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的同时, 其岛内的业务也发展很快。据《 Sigma 》资料统计, 1991 年, 台湾保险费收入较 1990年实际增长 9 .6% , 达 82 .54 亿美元, 位居世界第 18 位, 亚洲第 3位, 人均保费 402 .6 美元, 保险深度达 4 .5% , 属中等发达水平。

 而至 2002 年, 台湾的保险费收入超过了二百亿美元, 达 286 .50亿美元, 列世界第 14 位, 人均保费也跃至 1 279 .2 美元, 保险深度达10 .16%。其中尤其是寿险业成绩更为显著,1992 年, 寿险投保率已达 41 .89%。据 1993 年 12 月统计, 已登记的寿险推销员达144 354人, 其中包括经纪人、 代理人, 这支队伍相对于全岛 2 000多万人口比例为 1∶239。短短十年,台湾保险费增加了 200 亿美元, 人均保费增加了 870 多美元, 保险深度提升尤为明显, 可见其发展势头强劲。数据显示台湾保险业发展迅猛, 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台湾当局为了实现其成为亚太地区金融中心的目标, 近年更注重对保险业进行调整和改革, 以提高保险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在资金运用方面, 为提高台湾保险公司的管理水平, 特聘请日本东南亚生命保险振兴中心理财专家协助台湾寿险界更有效地运用庞大的寿险资金。据统计, 到 1993 年底, 台湾可动用的寿险非寿险资金达 8 460 亿新台币。为了取得更好的效益, 台湾对现行《 保险法 》 进行修改, 降低不动产的投资比例, 提高证券投资比例,同时加强对国际金融动向的研究, 选择最佳投资方案。台湾保险业不仅对保险资金运用进行了改革, 而且还对保险经营方式作了调整, 如在听取了多方意见后, 将 “强制汽车责任险” 由民营改为公营方式, 以改变原民营保险业者制订的费率高、 保费留成数偏多来谋取厚利的弊端。现在, 汽车责任险的保费收入已较实际支出高出 20% ,可望采用精算方法制定合理费率, 回馈社会大众, 并提拨过去保费节余的 20 多亿元用于提高保险金额。此外, 台湾保险业保单审核程序进一步简化, 新保单的设立由许可制过渡到了准则制。

 1996 年 5 月 1 日起,《 火险新保单 》实施, 该条款用语更简明易懂, 规范合理, 改变了以往保单更强调保险人的权利和被保险人义务的倾向。《火险新保单》 将投保对象分成 “住家” 与“商业” 两种, 使投保性质更贴切适用, 新条款按国际惯例定义术语更详尽, 更易于理解,同时还提供计算公式, 使理算明朗化。新条款的承保范围也有所扩大, 将任何爆炸、 航空器坠落、 车辆碰撞等危险事故纳入其中, 火场清理费用及临时住宿费用也规定为每天最高 3 000 台币,最多 60 天的赔偿限额, 与此相应的费率也作了调整, 其中商业火灾险费率平均提高 26 .8% , 而住宅火灾险费率下降 20 .3%。总之, 经过改革和开放, 台湾保险市场的运作更规范, 更趋于国际化。

保险费收入,亚洲保险市场概况(二):日本保险业(一)


 一、日本保险业

 1 . 世界一流的保险强国

 日本是世界金融贸易大国, 工业高度发达, 属世界七大强国之一。日本人口密度较高, 拥有 12 740 万国民。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 日本已拥有世界市场资本总额最大的金融机构,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已占世界总额的六分之一, 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上升。与此相应的保险业也在 20 世纪 90 年代出现了大飞跃, 已雄居世界榜首。取得辉煌业绩的 1994 年, 日本保险费收入总数、 入寿险业务量、 人均保费和保险深度指标均力挫群雄,获得世界第一。这一年, 保险费收入总数超过了 6 000 亿美元, 达6 060 .15亿 美 元, 首 次 超 过 美 国, 登 上冠 军 宝 座; 人 均 保 费 达4 849 .7美元, 把长期保持世界第一的瑞士抛于其后, 而且两者差额拉大到 1 263 美元; 保险深度也是 第一次称 雄于世界。1995年, 日本的保险费规模、 寿险业务量和人均保费三项指标仍称雄于世界。显然, 日本已成为一流的世界保险强国。

 然而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 日本经济萧条给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1999 年, 日本的 GDP 下降 2 .2% ,保险费 收 入 为 4 948 .85 亿 美 元, 下 降 4 .9% , 寿 险 保 费 下 降3 .4% ,非寿险保费下降 5 .8%。2002 年, 日本保险业继续下滑,保险费收入为 4 455 亿美元。市场萎缩的深层次原因是: 金融部门放松管制导致非寿险保费下降; 寿险保险人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 不良贷款增多, 房地产泡沫破灭, 使其资产严重缩水, 这大大影响了消费者对寿险业的信任。剔除通货膨胀的因素,2002 年日本市场保费总额已退回到 1990 年的水平, 日本保险业陷入困境。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保险公司盈利能力下降, 财务状况恶化。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 中央银行为刺激经济复苏, 长期实施超低利率政策, 央行贴现率近年一直维持在历史最低位, 使保险公司的资金运作受到严重影响。此外, 日本股市一再刷新 20年来最低纪录, 投资股市的保险基金连连亏损。在 2003 年 3 月底结束的 2002 财政年度,日本 10 大寿险公司的股票出现了3 800亿日元亏损。许多人寿保险业务是在泡沫经济时期签约的, 当时最高保险金支付额相当于 6%的年利率, 但以目前情况, 要全额支付当初约定的保险金显然相当困难。巨额的利差损成为日本寿险业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第二, 保险市场竞争加剧, 日本保险公司处于不利地位。随着日本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欧美保险公司大举进入, 日本保险公司在新险种的开发及市场服务等方面不及欧美公司, 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

 目前, 外国公司在日本寿险市场上的份额已经从 1996 年的 3%提高到 13% ,特别是美国保险公司大出风头, 保险费收入逐年大幅增加。第三, 由于经济长期不景气, 日本保险市场萎缩。近年来, 日本已经有 7 家人寿保险公司破产, 人们对保险业失去信心, 解约退保潮流汹涌。自 1997年到 2002 年,日本寿险公司持续 6 年保单数负增长, 个险、 团险、年金保险解约, 失效率高达 8 .56%。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持续大幅度下降。2002 年, 日本 10 大寿险公司的保险费收入为 19 .52万亿日元, 比 2001 年下降了 8 .3% , 为连续第五年减少。日本保险业陷入危机, 关系到日本 93%以上家庭的切身利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