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商业保险养老灵活自主 保障宜早不宜迟

2020-06-23
商业保险养老规划 商业保险规划 商业保险知识
如今养老保障已经成为很多人最为关心的话题,只是单靠社会养老保险很难获得较好的养老保障,还应该通过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来提高老年生活品质,满足未来长期护理需求。

商业保险养老灵活自主

相对于“养儿防老”、“以房养老”及社保养老而言,商业养老保险具有很强的自主性,每个人可根据自己退休后的预期资金需求确定保额,并按照年龄、经济条件、风险偏好、已有福利准备等进行规划。商业养老保险流程透明,投保人只要按时交纳保险费,等到合同约定的年龄,就可以开始在规定时间范围内从保险公司持续领取一定的养老金,而且商业养老保险相对稳定,与投资房产、股票、金融衍生品等理财方式相比,商业养老保险能够在整个养老资金配置中提供“确定”的养老金水平,保证长期、稳定的现金流,而且能帮助个人进行强制性储备,做到专款专用。

在保险专家看来,传统型、分红型养老险比较适合于保守、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消费者。万能险因下有保底利率,上不封顶且领取灵活,相对更适合能坚持长期投资、自制能力强的投资人。投连险是保险产品中风险最高的一类,以投资为主,兼顾保障。若受不了短期波动而盲目调整,有可能损失较大。

保障先行宜早不宜迟

老年人随着疾病及身体机能衰老的同时引发意外伤害的概率提升,如骨质疏松、易扭伤、摔伤甚至骨折。据了解,老年人因伤就诊病例中,一半以上为跌倒病例。养老规划的前提在于生命的延续,在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之前,对自身进行全面保障,购买充足的意外险、医疗险及健康险比较必要。但专家也提醒,一般老年人医疗费用支出和意外事故的风险比年轻人要大,因此,经常会出现保费和保额倒挂的现象,很不划算,尤其是一些重大疾病保险,而且老年人购买保险往往容易受到年龄和身体原因限制,所以建议从年轻时起就要增强保障意识,尽早购买。

提示:综上可以看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可以灵活自主的选择,从而给自己提供最合适的保障,只是在购买时,宜早不宜迟,这样才能尽早的享受到保险保障。

扩展阅读

保障养老还需商业保险


随着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近期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1.67亿老年人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1899万人。如果没有足够的保险做后盾,一旦老人生病,或者出现意外,就会给经济收入不足的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

要过上生存有保障、生病看得起、生活高质量的老年生活,要认真进行保险理财规划,特别是对经济收入少、没有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或者以前没有做好保险规划的人,显得更为重要。

保险案例:陈女士今年55岁,去年单位同事一直在给她介绍商业保险,因为不好意思,就买了国内某着名保险公司的一款缴费20年的终身险,当时听同事说是每年缴一定费用,20年后就不用缴了,但依旧享受同样的保障直至身故,到时可以领取3万元的保险金。事后,陈女士怎么算都觉得不对劲,一年要缴1200元左右,而缴满20年她都已70多岁了,如中途发生意外只能得个3万元,现在通胀率这么高,以后的3万块顶不了什么用,如不发生意外,缴满20年共缴24000元左右,按照现在的利息将同样的钱存银行20年定额存款,到时本息加在一起远远不止3万元,所以她就打起了退堂鼓。可是,按保单上的条款规定,一年后退保只能退640元,两年后退保只退1250元,三年后退保只退1860元……于是她心一横,就去保险公司办理退保手续了。保险公司的前台服务小姐告诉陈女士:“这个保险比较适合年轻人,越早买越合算。”

专家分析:“对保险最有需求的是老年人,因为那时已经基本没有收入可言,而支出却像是无底洞,特别是医疗这块,随便生个小病都要花上千把块钱。养老保险的意义也是在于年轻时将年老时要花的钱先存好,中途万一有意外保险公司也能负责,如果过了50岁的年龄再去买商业保险,生大病的概率要比年轻人高很多,一是投保人本身的投入大,二是保险人承担的风险也大,不愿意承保。因此,老年人购买商业保险就不太合算了。”

友情提醒:老年人买保险还不如存银行,一部分存定期,另一部分存活期,万一有急用能随时取出,而保险单在前几年内取出即退保,则要被扣除相当大一部分手续费,最高可达80%。老年护理保险是对老年人因疾病、伤残需要长期护理的补偿,两全险、养老险主要提供养老费用,而终身医疗险只有被保险人生病住院,接受治疗才能拿到保险金。 产品名称:幸福祥利两全保险(分红型) 推荐指数: 1、享保障,返保费,享分红,抵御通货膨胀一份保单多种享受;

2、获取保障的同时,还可保费返还。既可用于晚年旅游费用,又可给孙子做教育金 ;

3、该产品还可申请保单贷款,为您以后工作生活灵活掌握资金调用;

4、红利可现金领取、累计生息,抵交保险费;生存保险金与祝寿金可现金领取亦可累计生息。

商业养老保险 灵活运用商业养老保险来为老年生活提供保障


每个人完整的养老保障应由三部分构成: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为养老准备的资金。在各种养老工具中,保险有着特殊的意义。由于我国目前社保仅能提供基本水平的养老保障,而企业年金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个人自筹养老金便显得尤为重要。

中宏保险专家表示,商业性养老保险兼具寿险保障和养老规划的双重功能,被普遍认为是当前解决个人长期养老储备问题的上佳解决方案。特别是具有分红特性的养老保险产品,能够在按期保证提供养老金的基础上,通过派发分红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通胀。在经济发达的社会,一般而言个人为养老准备的资金均包含商业养老保险,其比例约占养老金总数的40%。

中宏保险专家认为,一个完整的养老理财组合中,保险能够起到“压仓石”的作用:养老年金类保险操作简单,资金打理均可交由保险公司完成;商业养老保险回报明确,到了约定时间即可按月领钱;养老资金最基本的要求是追求本金安全并可适度收益,抵御通胀,这也是稳健理财型的商业保险辅助养老的优势所在;商业养老保险还可以强制个人储蓄;养老储备是一项长期的理财计划,通过复利滚存计算收益,储备时间越久,效果越佳,“复利的魔力”可通过养老年金这类长期商业保险得到明显的体现。

如今的生活,钱拿得不够用的多是常事。因此对于老年朋友们来说,积极的筹备属于自己的养老保障越来越重要。商业养老保险是一个不错选择,快行动起来准备一个适合自己的吧。

商业保险 得到的回报只会多不会少 购买灵活性


商业保险与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了解了不同之处,才能弥补不足,合理投保。如果你还有了社保,还需要商业保险的问题,那么笔者认为,这个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商业保险就像一个帮你收获更多果实的“容器”,你大可想象成篮子,又或者是货车,然而养老保险可能就是你的“衣兜”,同样都能盛装果实,但只是多少的问题。然而一旦面对“秋收”,衣兜总是太吃力。

53岁的吴先生在去年7月份检查出肝硬化,之后一直住院治疗5个月,但最后还是病逝了。虽然缴纳了一辈子的养老保险,可还有两年就退休的吴先生就是什么也享受不到了,真可谓是人财两空。然而如果购买了商业保险的话,就会得到更多保障,减少经济损失,对生命有保障。这就是商业保险与养老保险很现实的区别。

商业保险的优点在于:投入产出成正比,灵活购买自己做主。

吴先生的例子现实地反映出,即便你交了几十年的社会养老保险费用,退休之前病故,就一分钱也拿不回来,明显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可是生活中总是充满着未知,怎样才能对有限的生命以实际的回馈?在拥有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一份商业险更能为生命埋单并做出保障,得到的回报只会多不会少。

购买灵活性,是商业保险与养老保险最大不同之处,因能力而定多买多得,养老保险是国家基本的社会保险制度,主要和缴纳的保费由关,缴纳的多那么拿的就多,当然,也有一定的限制。而商业保险则不同,主要是保障生活质量的,例如,有了的一年期综合意外险,发生意外后就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的理赔,及时解决经济压力。

了解了商业保险与养老保险的不同之处后,就要考虑到购买问题了。如今提供商业保险的公司不在少数,而用于老人的险种,则相对少一些。目前,老年朋友出了可以投保上文介绍的一年期综合意外险之外,还可以投保的老年人健康保险,保障范围比较有针对性,保费也较为便宜。

商业保险养老 考虑到老年人生活保障的问题


考虑到老年人生活保障的问题,各位朋友对社会养老保险有更全面的了解,而大部分朋友觉得社会养老保险存在多种不足,往往仅仅提供基本生活费用。一旦老年朋友生活中发生意外,这样还会造成很大的负担,所以商业保险养老保险成为很多老年朋友关注的话题,各位朋友希望能为生活提供更全方位的保障。

在认识商业保险养老保险的过程中,各位朋友应该对各个保险公司进行关注,一旦选择了理想的保险公司后,这样各位朋友生活便能够获取真正全方位的保障。当然保险公司的权威性、专业性都应该更好认知,这样商业保险养老保险才能获取真正理想的答案,希望生活中每位朋友都能够以更加认真地态度重视起来,这样在进行保障的时候也更方便。

当对保险公司进行了解之后,具体险种内容也非常重要,由于老年人的生活中意外缺乏保障,所以商业保险养老保险则应该突出这部分的保障。而在意外保障方面也应该和老年人的实际生活相符合,老年人的身体状态越来越差,所以骨折、交通意外发生率往往很高,由于记忆力逐渐减退,具体煤气中毒发生率也是很高的,各位朋友都应该以认真地态度重视这个问题。

老年朋友一旦发生意外,这样生活中各种保障都十分重要,所以保险公司的服务应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具体医疗救援的服务很重要,医疗咨询、二次重疾诊断等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在认知商业保险养老保险时候,各位朋友都应该以更加认真地态度来重视这个问题,这样每一位朋友都能够获取真正理想化的答案,具有不一样的效果。

这样商业保险养老保险投保便能够获取真正理想化的答案,而各位朋友在保险公司选择方面也应该重视起来。平安保险老年人综合保险内容方面更科学,最高可为80周岁的老年朋友投保,在保险公司口碑以及各个方面具有十分理想的效果,希望各位老年朋友都能够更科学认知这个问题。

养老保险投资早规划


专家表示,保险本来是人遇到意外时分散风险的一种方式,但将保险作为礼物以后,使原本用来预防灾祸的保险变得更有亲和力。送礼其实就是送上一份祝福,送一份保险也就是给对方送上一份保障,也是希望对方不论遇上什么风浪,都能顺利度过。把保险当礼品送人,的确使保险变得更有人情味儿了,同时也给礼品以新的诠释。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在改革开放后,保险作为一种新兴理财方式走入普通大众的生活时,因为不太符合中国人爱喜庆、忌讳公开谈论生老病死的心理定势,所以一度不太为人们所接受;随着时代步伐的不断向前,保险不仅可为人们提供一份保障,还能成为一份贴心的礼物———

圣诞、元旦、春节即将接踵而至,礼尚往来必不可少。今年过节送什么呢?保险单如何?

近两年,除了传统礼物,白领之间开始流行一种新的祝福方式:为亲朋好友送一份保险。

老少咸宜

少儿:教育应未雨绸缪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一切为了孩子”已经成为很多家长的心声。根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统计公告》的有关信息,接受教育的适龄人群逐年增多。对比2007年和2003年,包括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的招生总人数增加了25%,2007年上述渠道的当年招生总人数达到2206万人,孩子在学校的竞争日渐激烈。

教育的竞争直接以经济形式反映。数据显示,用于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普通初中(高中)、普通高校的学杂费也呈逐级增长的趋势。在庞大的教育开支中,学杂费耗资巨大,并迅速增长,尤其是在普通高等教育阶段。该阶段全国平均每人每年的学杂费占其整体学杂费用的89.28%。

这还只是全国平均水平,若在一线城市,这笔费用更高。据友邦保险日前发布的《2008中国主要城市居民保险需求及消费调查》结果显示,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要供一个孩子完成学业,估计投入经费超过17万元”。

为孩子准备教育金是家长们不容回避的一个问题。面对孩子教育这项长期工程,身为家长,你准备好了吗?是望洋兴叹?是一筹莫展?还是未雨绸缪?

为孩子买一份保险,就可以让孩子在将来得到持续的教育基金。当然,少儿险除了教育型的还有保障型的,因为医疗费用的上涨也是家长们的忧虑所在。还有家长给孩子买储蓄分红型保险,代替压岁钱,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中青年:养老保险投资早规划,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截至2007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3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可谓“未富先老”,养老问题已不容忽视。与此同时,我国目前社会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替代率=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仅为58.5%,而据有关专家初步测算,在职收入在社会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其退休后的平均替代率更低至30%以下。更何况,人们的收入还要面临通货膨胀的侵蚀。

中宏保险的专家指出,拥有较高收入的白领家庭而言,如果仅依靠社保,未来退休时的生活水平必然有较大程度的下降。而随着“4:2:1”的家庭模式(一对夫妇要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的出现,子女赡养老人往往有心无力。因此,白领夫妇如果想在退休后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平,并且不给孩子增添负担,就要在社保之外,趁自己有能力时,通过其他理财工具做好养老保险投资规划,规划退休养老生活。

养老保险投资是一项时间跨度较长的投资。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时间是有价值的。养老规划开始越早,时间越长,未来储备越多。打个形象的比方,准备养老金就像爬山,年纪越轻准备越省力。例如,同样是爬一座几千米的高山,顺着坡度不大的台阶上山,和像攀岩一样直上直下,肯定是前者比较省力。所以越年轻准备养老金越有利。最好能选择一种能够与自身价值一起“成长”的具有长期投资优势的理财产品,长期投资可以让资本有时间增值,也可以克服短期的波动。

因此,可以给自己或者给伴侣买一份带有强迫储蓄性质的保险,让年轻时的点滴积累变为年老时的稳固保障。因为给自己买保险也是给亲人一份保障,也就相当于给亲人送了一份礼。

关爱家人还可以考虑购买家财险,保障范围既有房屋及附属设备、室内装潢和室内财产,也有盗抢险、家用电器用电安全保险等附加险,可供投保人自行搭配。

老人与朋友:意外须提防逢年过节,很多人少不了要旅游放松一下。朋友之间送一份旅游意外险,礼轻情义重。根据旅游方式不同,旅意险产品也有所差异。

中英人寿保险专家建议,自助游出行时要选择保额相对较高的保险产品;参加随团游,旅游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补充,如购买高保额的航空意外险等;全家游需要根据不同的年龄结构购买保险产品,如老人和儿童发生意外风险和突发疾病的几率比较大,应适当增加保额,也要考虑选择设有家中财产保障利益的旅游保险产品;境外游面临的风险更大,除了旅行期间意外伤害、疾病和财物保障外,24小时全球保障和紧急救援服务也很关键。首先要考虑遇到困难是否马上能联系到专业机构得到救助,救援项目是否完善,救援渠道是否可靠。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无论贫富贵贱,保险可以满足人们多层次的保险保障需求。

对于低收入阶层,可以购买基本的保险赠送,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如购买定期死亡寿险,在一定时期内如果被保险人因病或意外死亡,保险公司的赔付可以保证家人的生活正常进行,不至于中断。农户有了农作物保险或各类养殖业保险,当遭遇灾害导致粮食减产或牲畜、鱼苗死亡时,保险赔付可以弥补经济损失,保障农户的经济收入和农业再生产的持续。

中等收入阶层在自身生活比较稳定的基础上,购买保险可以进一步促进生活品质的提升。如在收入高峰时期购买养老保险,可以保障年老体衰时获得足够的物资保障,做到衣食无忧;购买健康保险,在偶患重疾时,保险公司的赔付可以用来支付高额的手术费、住院费等,避免因为疾病导致家庭生活从小康水平陷入经济拮据的困境。一些险种还具备储蓄投资的功能,如投连险、分红险等,在为被保险人提供保障的同时,还提供稳定的投资收益,满足中等收入阶层的投资需要。

高收入阶层虽然依靠自身的经济收入能够保障较高的生活水平,在遭遇疾病或一定的财产损失时,依靠自身收入也能够应付。但保险还能够满足高收入阶层追求安全感、方便家庭综合理财等需要。如高收入者经常乘坐飞机商务旅行,此时的航空意外险可以免去其后顾之忧;寿险和子女教育险等保险产品可以与银行存款、国债、基金、股票等其他金融投资产品相配合,不仅使其获得较高的保险保障,还能使高收入群体达到最佳的家庭理财目标。

因此,保险既可为穷人“雪中送炭”,也可为富人“锦上添花”。

转移风险求双赢

中国人历来偏好储蓄,但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却远远滞后于同期储蓄存款的增长。在当前进入降息周期的大环境下,如何刺激居民消费、扩大内需,成为现阶段十分紧迫的任务。而保险对刺激居民消费的作用也是十分显著。

人们持有大量的储蓄,大部分是为了应对未来的不时之需,如子女教育、医疗保健支出或因其他意外事故发生而出现的额外支出等。

保险可以部分替代居民的储蓄,来应对这种未来不确定性的支出。

保险和储蓄都是人们应付未来不确定风险的资金积累方式,目的都在于保障未来正常的生活。但从对未来不确定性风险的有效管理来看,保险的作用和效率要优于储蓄。银行储蓄虽然不需要任何支出,还可获得一定的利息收益,但它是把风险留给自己,完全依靠个人的积累来应付未来的风险。将来正常生活的保障程度,视个人积累财富规模的大小而定,很可能陷入保障不足的窘境。而参加保险虽然需要一定的成本支出,但它是将未来的风险进行巧妙的转移,靠集体的财力补偿风险造成的损失,能够提供充足的保障。

保险能够通过改善人们的心理预期来促进消费。居民消费不足,与人们的悲观心理预期直接相关,即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的预期和对未来支出增加不确定性的预期。企业裁员增效、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摩擦性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就业压力,使得城乡居民的就业稳定性减弱,导致居民对未来收入是否稳定缺乏把握。从支出的预期变化看,目前社会保障体制新旧交替,居民对养老、医疗、失业等新的保障体制心存疑虑,住房商品化、教育产业化的改革,增加了个人支出的预期。这种不良的心理预期,无疑会增加人们的心理压力,促使人们必须增加储蓄,从而推迟当前的消费。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习惯于依靠个人的积蓄保障未来的生活,对保险的认识并不全面。

而保险最大的特点就是转移风险,通过支付少量的钱将不确定的客观风险因素转嫁给保险公司,使得人们不必要为那些不确定的客观风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百分之百的货币储备,而将更多的钱用于消费和投资。为了预防未来风险提留的钱越少,消费和投资就越多。

预防性储蓄是一种消极积累的方式,其代价是抑制当前消费,降低当前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而且也不足以抵御未来风险的冲击。通过保险,把个人未来不确定的风险损失集中起来分散到众多投保人身上,能够消除人们的后顾之忧,从而改善人们的心理预期,让居民能够放心进行当期消费。

保险还可以刺激居民进行提前消费。一些耐用消费品,如汽车、住房等,居民只靠现有的储蓄往往难以支付得起。汽车销售商或房地产开发商提供分期付款或住房按揭贷款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其中若有保险的参与,就能给借款的居民带来方便。例如,借款人购买汽车贷款保证保险,可以保证汽车销售商及时回收贷款;借款人购买个人住房按揭保险,在房地产开发商顺利销售住房的同时,也降低了银行的风险。可以说,有了保险的参与,对商家和进行提前消费的居民来说,实现了“双赢”。

不过,虽然保险是个好东西,适合各种人,但专家也提醒,在馈赠前如果没有同被保险人进行充分沟通,也可能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因为购买保险本身是一种非常严肃的法律行为,有些险种需要长期缴费,而退保的程序相当繁琐,还会带来不小的损失。况且正式的保单也要求被保险人签字,双方事先应达成共识。送礼本是好意,要是平白增加别人的负担,那就适得其反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