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买了百万医疗不会用,等于白买了!

2020-06-12
个人养老保险规划 商业保险规划 少儿保险规划
百万医疗险一直是小编的超五星推荐,小编一直说,只要符合健康条件,无论是宝宝、中青年还是老年人,不论性别,不论什么家庭条件都要配上。

百万医疗险一直是小编的超五星推荐,小编一直说,只要符合健康条件,无论是宝宝、中青年还是老年人,不论性别,不论什么家庭条件都要配上。

在物价横竖都在涨的今天,用几百块就可以博弈几百万的报销保额,怎么看都非常划算。

但有人就因此产生了错觉:

“有了百万医疗险,看病住院有保险公司买单,自己不用掏一分钱。”

大家醒醒,不是这样的~wWw.bX010.cOm

由于部分业务员销售误导,加上大家本身理解不到位,所以到现在,百万医疗险还是有很多不为大家所知的知识点。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怎样才是使用百万医疗的正确姿势~

1、别忘了免赔额

目前主流的百万医疗险都有免赔额,其中最常见的免赔额是1万元。

部分业务员在销售时故意隐瞒免赔额,只一味强调进口药100%报销,听上去什么都报,结果申请理赔时却理赔不了。

实际上,根据业内某产品的理赔统计,一半以上的理赔被拒,都是因为不符合免赔额要求,搞不清楚这个,自然是白忙活一场。

2、普通门诊不报销

百万医疗险的最大价值,在于保障医疗费支出比较大的大病住院期间的费用。

所以,除非是某些特定大病需要的门诊肾透析、化疗、放疗等特殊门诊,普通门诊如感冒发烧小外伤,就别想百万医疗险报销了~

3、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普通部

不是在任何一家医院住院,都可以申请理赔的。

目前主流销售的百万医疗都对医院有要求,例如需要满足“二级或二级以上的公立医院”,私立或昂贵医院就不符合要求。

此外,即使是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也需要在普通住院部才可以报销,对于同医院里的特需医疗部、干部病房、国际医疗部或VIP等相关病房产生的医疗费用,百万医疗一般是不报的。

但是,即便医院满足上述所有要求,仍然有可能被拒赔,这是为什么呢?

悄悄告诉大家,这是因为某些地方的医院因为各种各样的骚操作上了保险公司黑名单,所以这些医院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就不能申请理赔,比如业内基本普遍使用“北京平谷区/密云县等地区的所有医院”作为理赔除外。

每家保险公司的风控政策不同,除外的地区医院也会不同,所以购买百万医疗,尽量在购买时留意一下,否则在生活的所在地黑名单医院就医,就无法申请理赔了,又或者跑去其他地区的医院就医也行~

4、先走社保,后走医疗险报销

有没有社保都可以买百万医疗,只是无社保的价格会贵不少。

没有社保,保险公司要承担的理赔压力要大得多,所以保险公司都会鼓励大家先用社保报销,有社保的价格也更便宜。

对于有社保的人来说,以便宜的价格买了保险,自然是要履约的:先用社保卡看病。如果有医保却没用医保报销,保险公司只会报销60%。这是写明在条款里的,所以千万要注意。

许多人会选择到一线城市就医,这里就涉及异地医保报销的问题,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戳这里回顾→《干货!异地就医报销医保不注意这些,会吃大亏!》

5、不是所有住院费用都可以报销

可能有人会说上面所说的我都留意了,为什么还会被拒赔呢?

那就要看清是不是在以下非保障范围内:

1,既往症和没有如实告知疾病(诚信告知要遵守)

2,故意违法行为导致的住院

3,整形手术、美容等康复性治疗

4,生育的相关费用(生孩子,百万医疗险是不报的~)

5,其他情况(不同产品细节各有不同)

非“必需且合理”的住院费用,保险公司也不报销。

也就是说,如果吃一个月的药能好,硬是要开三个月,或者因手术住院还“顺便”做了其他非必须、非相关的治疗,百万医疗是不报的。

所以,不要想着薅保险公司羊毛,毕竟保险公司也不傻~

了解清楚上面五点,才能在就医的关键时候最大程度用上百万医疗险,否则一个不注意不能报销,百万医疗买了也白买。

只有了解清楚手中的武器,才能将威力最大化~

精选阅读

不懂这些理赔规则 你的保险等于白买了


近些年,大家越来越重视保险了,可是,有些人只顾着花钱买,却不知道理赔规则,最终买了不赔,让保险形同虚设。所以还是建议事先学习一下相关知识。

一、外借过医保卡,自己患癌遭拒赔

湖北的黄先生吃过个“闷亏”。去年他投保了一重大疾病险,当年10月,黄先生被查出患甲状腺癌,在办理赔时,保险公司查到他的医保卡在2012年-2014年有多次肺炎、支气管炎等住院记录。保险公司认为他隐瞒病史,拒赔。黄先生称,他本人在2012年-2014年间根本没有住过院,但是医保卡借给亲戚用过,他记不清了。

你一定很疑惑:家人拿自己的医保卡买个药都不行吗?其实,这个得看情况,有时候还真不行!一寿险公司的代理人告诉记者——

如果用你的医保卡给家里人买了一些感冒药,维生素,跌打损伤膏,影响不大;

如果家人拿你的医保卡买的是治疗甲状腺结节、乙肝、冠心病等疾病的药或家人拿你的医保卡看的是以上疾病,那么影响很严重。因为这类的“病史”会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核保结论。

如果买保险前已经意识到自己外借过医保卡,那该怎么办?

如果外借过医保卡,投保前应主动体检

这种情况建议如实告知保险公司,曾经外借过医保卡,然后按照保险公司的要求来“自证清白”,比如提交近两年的体检报告或者去体检。

事实上,很多人在投保时,都没有被要求体检。保险人士介绍,一般情况下,40岁以上必须体检,40岁以下的基本不需要体检。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医保卡借给过别人,投保前应该主动体检。

二、知道这些事,你的保险才不会白买

观察期内患病是否影响核保

30岁的陈小姐,年初网上购买一份保额为30万元的重疾险。购买时,有一份测评健康状况的表格,其中一项询问她是否罹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她没多想,就填的“否”。

上个月,她去医院治感冒,被查出患有“遗传型贫血”。“我还在观察期,以后会不会被保险公司拒保?”她慌张地问。

据保险业人士吕静介绍,所谓观察期其实是等待期,指保险合同在生效的指定时期内,即使发生保险事故,受益人也不能获得保险赔偿,“这么做是为防止骗保。”

记者了解到,各家保险公司针对重疾、医疗和寿险都有等待期。常见的重疾险需90天—180天。“如果等待期内查出的是重大疾病,比如癌症,那肯定是被拒保的。”吕静表示,但如果是慢性病,比如肺炎、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糖尿病等,一般保险公司会有三种方式处理:

第一种,保险公司会退还保费,直接拒保;

第二种是承保,但是保险公司会适当地增加保费;

第三种则是除外原则,就是客户目前所患疾病带来的风险后果比较单一,不会造成系统性的健康风险,保险公司就把这一块的风险给除外不保,而其它风险仍然在保障责任以内。比如甲状腺结节,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重疾责任中的甲状腺癌,那把因甲状腺引起的所有并发症给除外了,对双方是公平的,保险公司是可以接受的。

“陈小姐查出的遗传型贫血属于普通慢性病,不会影响核保,再生障碍性贫血其实就是常说的白血病,跟普通贫血不一样。填写健康告知时,不清楚,可多咨询保险公司。”吕静说。

高血压患者投保可能会被拒

武汉的卢女士有高血压,但控制得很好,她准备为自己购买一份重疾险和医疗险,但询问了多家寿险公司,都被拒保,保险公司给出的原因是“慢性病太多”。

很多人会觉得自己就血压有点高,健康没什么问题,就像卢女士一样。其实,高血压会带来很多风险,比如中风、心梗、心衰竭、动脉瘤及外周动脉疾病等重症,因此不少保险公司也将其列入了黑名单。

不过,高血压患者也不是不能投保。投保的保险公司不同、险种不同、个体情况和危险因素不同,核保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在核保时,会经历高血压问卷、体检、加查(视个人情况)、综合风险评估,整个流程来进行综合的考量,决定是否可以保、怎么保。

哪些慢性病会被拒保或加费

除了高血压,还有哪些常见的病症容易被拒保?记者询问多家保险公司人士了解到,常见的单纯性脂肪肝,寿险、重疾一般可以正常承保,如果再结合超重、血脂高、肝功能异常等,可能会加费。但如果是由嗜酒引起的酒精性脂肪肝,寿险、重疾一般都要拒保。

作为最常见慢性病之一的糖尿病,由于会导致一系列的重大疾病,所以如果已经确诊,基本上重疾险和医疗险都会拒保。不过,仅为糖尿病前期,没有危险因素,没有出现脏器损伤和并发症的情况,寿险和重疾险有可能加费承保。对于有危险因素的,一般会拒保。

熬过两年皆可赔是误解

保险行业中一个广为人知、但又说不清道不明的条款——两年不可抗辩条款。出于对保险公司行为的约束,以及更好地保护被保人利益的初衷,2009年,我国《保险法》首次加入“不可抗辩条款”,在保险合同生效两年内,除非投保人停止缴纳保费,否则保险人不得以投保人在投保时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为由,解除保险合同。也就是说,保险签订两年后,保险公司就不能解除合同了。

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有了这一条款,即使带病投保,熬过两年就一定能获赔”,错误地认为这是带病投保的利器。

但其实《保险法》第16条规定,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

买保险的时候,你有责任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如果保险公司认为问题不大,正常承保或者加费承保,那么就算将来导致严重的疾病,保险公司也可以正常理赔。但如果故意欺瞒,甚至构成欺诈,两年不可抗辩就可能失去效力,必须在合法的基础上才行。

买了百万医疗险,重疾险是不是就不需要买了?


最近经常有人询问我这个问题,有了百万医疗,用很低的价格就覆盖了疾病风险,我为什么还要投保重大疾病保险呢?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深入人心,至少在大中城市的群体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保险的价值,特别是重大疾病保险的意义。因为人们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明显的感受到,在未来,重大疾病距离每个人都不遥远,肝癌,胃癌,肺癌,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在我们身边越来越普遍,每个人这一生一定会得重大疾病,如果有幸没有得病,那可能是提前离开了。

正当人们认识到重大疾病保险的意义和价值时,也准备购买重疾险,但这几年很多人特别是寿险伙伴又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客户已经意识到重大疾病保险的重要意义,但市场上有很多百万医疗的产品,客户就会说,我有了百万医疗,为什么还要买重大疾病保险呢?已经用很低的钱覆盖了我的医疗风险呀,所以没有必要买重大疾病了。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我给大家的答案是有了百万医疗,还需要投保重大疾病保险。

为什么呢?我们先要了解把百万医疗的产品属性,百万医疗这个产品属于费用报销型的产品,一旦检查出来罹患重大疾病,要根据住院的花费,而且是在公立的二甲三甲医院,先用社保报销,在社保报销的基础上,扣除基本的免赔额之后,各家公司大体上都是1万,再由百万医疗承担,在保额范围内,花多少报销多少,有一些自费药物也是能报销的,当然自费药物是有限定条件的,总之,百万医疗属于费用报销型产品。

为什么在买了百万医疗的基础上还要投保重大疾病保险呢

因为重大疾病保险属于给付型保险,被保险人一旦罹患重大疾病,只要规定的医院一旦确诊,保险公司只要见到诊断书就可以赔付重大疾病的保额,这个产品属于给付型。

至于你到什么地方去看病,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国内还是国外,选择什么样的医院就医,这都是自己的选择,百万医疗是没有这个选择权的。所以说,要投保百万医疗更要投保重大疾病,百万医疗负责报销医药费,重大疾病属于给付,因为一旦得了重大疾病,在治病的同时可能还停止了工作,收入不是减少的问题而是彻底丧失,期间还有康复费用,护理费,停止工作造成的收入损失,这是由重大疾病补偿所起到的作用,购买重大疾病保险既是康复费,也是收入补偿费。

所以我们要算一算,看看现在的工资是多少,假设五年十年不工作,造成的收入损失是多少,根据这个额度来判断,看看自己应该投保多少重大疾病保险呢?

总的来说,在未来,人人都可能罹患重大疾病,人人都可能干了一辈子,最后把钱都送给了医院。既要思考养老问题,也要思考重大疾病的问题,即使拥有了百万医疗,也要投保重大疾病,二者并不矛盾,是可以起到互相补充互相协助的作用。

因为拥有人寿保险,让我们的生命流光溢彩。​​​​

你买了百万医疗险了吗?百万医疗险到底是福利还是坑?


百万医疗险因其保费便宜保障高,投保便捷等原因成为近两年的头号网红产品。不知道你是否也买了百万医疗险?百万医疗险到底是福利还是坑?

近两年一种叫作“百万医疗险”的产品,着实火了一把。其以几百元费用就能获取百万、千万级别的保额的特点迅速蹿红,上到六旬老人、下到职场青年,无不对其趋之若鹜,甚至在刚刚接触产品几分钟内,就马上决定购买。这样强大吸引力,让这种“百万医疗险”迅速成为了市场上的香饽饽。

在“看病难、看病贵”的大背景下,“百万医疗险”产品所承诺的高企保额以及相关的服务,令其对有意投保的人群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百元级别的保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可以完全承受的范围,而其对应的百万级别的保额却是人们以往所奢求的。加上此类保险产品与传统的保险产品有所不同,其主要的销售途径在互联网平台上,且购买产品时只需承诺并未患病即可,这让“百万医疗险”产品在购买方面极为方便,大多仅需几分钟的时间,消费者就能够完成支付。

而也正是这样简单的购买流程,让这种“百万医疗险”产品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消费者在短时间的了解中,不可能对产品的相应条款十分熟悉,这就很容易导致在不明就理的情况下就完成了参保。而多数的“百万医疗险”产品,在续保方面存在特别大的风险,且一般都是只赔偿发生在一年内的医疗费用,这种超高保额发生概率极低,所以百万、千万在这里实质上就是一个产品宣传噱头罢了。

所以呀,“百万医疗险”虽然看起来很美,但其中所暗藏的风险却是消费者没有注意到的。也正是因为如此,银监会才会在6月13日,下发了风险提示函,指出消费者对此类产品要谨防宣传误导,短期健康险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等方面情况。诚然购买这些产品的消费者都是想着为自己或家人提供一份安全的保障,但是如果对其没有理性对待,而是盲目跟风投保,很容易掉进保险“大坑”。

总而言之,在面对这种“百万医疗险”产品时,消费者还是应该提高警惕,而对于保险行业而言,只有更加严密的监管措施以及良好的自我操守,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而不是为消费者带来满满的套路,才能让整个行业、市场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发展。

百万医疗险到底是福利还是坑,你买了百万医疗险吗?


百万医疗险因其保费便宜保障高,投保便捷等原因成为近两年的头号网红产品。不知道你是否也买了百万医疗险?百万医疗险到底是福利还是坑?

近两年一种叫作“百万医疗险”的产品,着实火了一把。其以几百元费用就能获取百万、千万级别的保额的特点迅速蹿红,上到六旬老人、下到职场青年,无不对其趋之若鹜,甚至在刚刚接触产品几分钟内,就马上决定购买。这样强大吸引力,让这种“百万医疗险”迅速成为了市场上的香饽饽。

在“看病难、看病贵”的大背景下,“百万医疗险”产品所承诺的高企保额以及相关的服务,令其对有意投保的人群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百元级别的保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可以完全承受的范围,而其对应的百万级别的保额却是人们以往所奢求的。加上此类保险产品与传统的保险产品有所不同,其主要的销售途径在互联网平台上,且购买产品时只需承诺并未患病即可,这让“百万医疗险”产品在购买方面极为方便,大多仅需几分钟的时间,消费者就能够完成支付。

而也正是这样简单的购买流程,让这种“百万医疗险”产品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消费者在短时间的了解中,不可能对产品的相应条款十分熟悉,这就很容易导致在不明就理的情况下就完成了参保。而多数的“百万医疗险”产品,在续保方面存在特别大的风险,且一般都是只赔偿发生在一年内的医疗费用,这种超高保额发生概率极低,所以百万、千万在这里实质上就是一个产品宣传噱头罢了。

所以呀,“百万医疗险”虽然看起来很美,但其中所暗藏的风险却是消费者没有注意到的。也正是因为如此,银监会才会在6月13日,下发了风险提示函,指出消费者对此类产品要谨防宣传误导,短期健康险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等方面情况。诚然购买这些产品的消费者都是想着为自己或家人提供一份安全的保障,但是如果对其没有理性对待,而是盲目跟风投保,很容易掉进保险“大坑”。

总而言之,在面对这种“百万医疗险”产品时,消费者还是应该提高警惕,而对于保险行业而言,只有更加严密的监管措施以及良好的自我操守,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而不是为消费者带来满满的套路,才能让整个行业、市场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