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刚毕业的大学生,保险该怎么买?

2021-05-26
保险的规划 保险的知识 合理的保险规划的作用
七月后,又一批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参与工作。对于刚步入职场的年轻毕业生来说,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直面生存压力,虽然正值青春壮年,身体素质比较有优势,但也不能完全忽视保险保障的需求。

不过,刚毕业的大学生工作收入还不稳定,此时手头也还比较拮据,很难有多少余钱用来配置保险。那么,初入职场的毕业生,保险到底该怎么买?

一、设想风险缺口

想搞清楚应该买哪些保险,就要先明确一点:刚毕业的大学生,在目前这个人生阶段,会面临哪些风险?

① 疾病、意外风险

刚毕业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身体健康较好的时期,但近年来各类疾病的发病对象呈现年轻化趋势,一旦生病住院,甚至罹患重疾,就会带来医疗费用支出以及家庭收入部分中断两方面的困难,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父母都是沉重的负担,所以健康险的疾病保障非常有必要。

而无论何种年龄,意外伤害的风险都是存在的,所以建议各个年龄段的朋友都应该配置意外方面的保障,刚毕业的大学生也不例外。

② 身故风险

刚毕业的大学生收入不高,家庭责任还比较轻,所以他们的身故对家庭经济的影响相对较小,此时寿险的身故保障并不是首要的。当然如果预算足够,也可以考虑一份定期寿险,主要起到的是身故时对父母的补偿作用。

不过,“以贷养贷”已成年轻人的常态,虽然大部分人在这个年龄段还未背负房贷、车贷等长期贷款,但在消费贷群体中,90后、00后的占比超过50%。如果已经背负了较高的负债,那么寿险就有一定的必要性,寿险的保额要注意覆盖负债情况。

二、险种搭配

① 意外险

意外险主要保障因意外导致的意外身故、意外伤残,以及意外医疗费用的报销,有些产品还有意外住院津贴。

意外伤害的保障成本一般是比较低的,价格也不随年龄变化,每年购买一年期的产品就可以,基本只要一两百块钱。比如大金刚综合意外险,买到50万保额,一年也就198元,而且这款产品意外医疗免赔额低、报销比例高,还有意外住院津贴,性价比相当不错。

② 百万医疗险

小病小痛的医疗支出有社保报销;对于大病、重病,就要依靠百万医疗险。百万医疗险性价比非常高,几百块保费,报销额度就能到几百万,是大病医疗的一个有力保障。

要知道,医疗险的费率是根据年龄变化的,年纪越大价格越贵。刚毕业的大学生,二十出头的年纪,正是百万医疗险比较便宜的费率阶段,此时购买费用压力不大,在有社保的基础上,购买市面上主流产品200万、300万的保额,每年仅需一两百块。

另外,医疗险的核保最严格,对身体健康情况要求很高,如果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购买,一般在身体素质上会有优势。但是百万医疗险一般是一年期产品,需要一年一买,所以选百万医疗险,也要看续保稳不稳。比如平安E生保(保证续保版)的续保条件就比较宽松,可以6年保证续保。

③ 重疾险

重疾险保障的是重大疾病,患病后会保险公司会直接赔付给你保险金。重疾险相比百万医疗和意外险就要贵很多,但重疾险越早投保越划算,所以刚毕业的大学生,也应尽早考虑。

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重疾险应优先选择定期消费型产品,比如市面上公允性价比高的达尔文1号,二十出头的年龄,50万保额,交30年、保到60岁,每年只要2000元左右,比终身重疾险要便宜很多。

原则上我们不推荐选择一年期的重疾险,但如果预算确实有限,也可以先买一年期的重疾险暂时作为过渡,一年只要两三百块。但要注意,三两年后收入上升、工作稳定,一定要及时更换为长期重疾险,因为一年期产品续保不稳定,产品责任也比较简单,而重疾险对年龄、身体健康情况也是有要求的,越晚购买长期重疾险,对我们越不利。

④ 寿险

寿险的责任很简单,就是身故赔付。它并非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的险种,但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或者年轻人赡养父母的责任已经比较重了,那可以考虑补充消费型的定期寿险,这也是对父母、对家庭负责的表现。

购买寿险产品时,一般建议根据收入和负债来配置保额,保额可以参考年收入的5到10倍。比如22岁男性买大麦定寿50万保额,交30年保到60岁,一年保费只要660元,保障的杠杆作用还是比较显著的。

三、总结

总之,就算是刚毕业的穷学生,也有必要买保险,保障能有一点是一点,不至于等到风险来临时猝不及防。

但是,年轻人买保险也要量力而行,不能贪多,在自己的经济能力范围内做好相对充足的保障就可以。保险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日后收入增长,再继续加保不迟。

精选阅读

大学生,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只能是缓兵之计


随着两会的临近,委员们纷纷提出议案,有些委员重申了大学生失业保险的建设:为降低大学生失业的各种风险,政府应该为大学生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解铃还须系铃人,失业保险不能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永久的免费晚餐,高智商的大学生应该发挥更多主动性为自己解围。

在很多城市,大学毕业生的失业保险主要是针对家庭贫困学生,也有新开创的模式如:由相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将大学生纳入失业保障管理体系,采取财政拨款,政府在大学生进校时,帮大学生购买失业保险,同时鼓励大学生的家庭出部分资金,一起购买大学生失业保险,毕业后不能就业的大学生,可到劳动就业机构进行失业登记,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就是说,毕业后的大学生的生计还是由政府、家庭负担。

多年来,很多毕业生抱怨毕业后就失业,他们应该得到应有的保障。但我认为,大学生既然享受了教育资源,不应该再去剥夺其他人的保险需求。经过大学校园的学习,大学生都拥有了专业知识以及主动学习的能力,应该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来实现自身价值,应该拿出蚁族的精神实现从操场到职场的过渡。

退一步说,他们应该在毕业之前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使得自己在就业面前不再被动,比如政府推出的一些优惠政策就是很好的资源。一些地方政府推出的困难家庭毕业生援助工程,是通过资助等政策倾斜来鼓励用人单位帮助大学毕业生快速成长,或者直接为大学生提供免费培训机会。最近易才集团联合北京理工大学创建的创业中心,不仅充分利用政府决策能力,也为学生个人留出大量的发挥空间,依托学校和企业这两大平台,使得学生的个人发展更具灵活性。拥有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易才集团开创的学校、企业、政府、个人四方机制就是从根源上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不是像失业保险那样解一时之渴。

当然,也有大学毕业生选择考研、考公务员、做大学生村官等方式来进一步提升自我。不管成败如何,总比毕业之前沉迷于网络、游戏来消磨时光更有意义。

不管是考试还是创业就业都充满了竞争,但社会不应该将大学生当做温室的花朵,在以后的道路上,他们要承担更多的社会、家庭责任,有些要经历的必须放手让他们去做。失业保险能为暂时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提供生计保障,但最好只将其当做一种缓兵之计。

大学生,两会代表委员关注大学毕业生保险


大学生“就业难”是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之一,由此也引发了与大学毕业生相关的保险话题。

据了解,近3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基本稳定在70%以上,由此出现大量未就业毕业生。而2010年全国毕业的大学生人数将达到610万,加上之前尚未就业的,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将异常严峻。

为大学毕业生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民建中央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的提案中认为,我国在企业转制与经济转轨时期建立起来的失业保险制度,目前已无法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比如,失业大学生成为新的“知识失业”群体,打破了过去失业完全集中在接受教育比较短的社会群体中的传统格局。因此,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面临重大政策调整,并亟待有效发挥其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的调控功能。

民建中央建议,应当从不同失业群体不同的失业特点和不同行业不同的失业风险出发,建立失业保险个人账户制。对于大学生失业群体,应实行“大学生生活保障与就业”制度和“高校待业大学生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政策,依托高校、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搭建的就业保障平台,为待业和失业大学生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则建议,应当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纳入国家大就业的范围,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建立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相适应的财政投入机制,将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资金扶持范围,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将大学生纳入失业保障管理体系,采取财政拨款方式,在大学生进校时,政府帮助大学生购买失业保险,交纳失业保障金,毕业后不能就业的大学生,可进行失业登记,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引入商业保险破解助学贷款难题

“由于就业难、收入低,大学毕业生中‘蚁族’、‘漂族’群体正在不断扩大,而这时催还助学贷款对他们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全国人大代表、湘潭大学校长罗和安说,虽然国家已建立以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大学生资助体系,但现行的助学贷款还款期限过短、要求过严,必须进行适当调整。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上海市委主委郑惠强则建议,鉴于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还存在较多缺陷,应当引入商业保险机制,实现国家助学贷款与商业保险制度的整合运行,建立贷款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

他认为,由于助学贷款保险具有较强的政策性,需要依托社会支持和相关各方面的通力配合,仅靠保险公司自身力量短期内难以取得实效。因此,郑惠强建议,应当将保险监管机构纳入国家助学贷款组织体系,以便及时研究解决国家助学贷款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加强工作的统筹和协调。同时,明确高校、银行、保险机构及相关主管部门等参与的责、权、利,建立学生信息、贷款审查、贷款发放、贷款偿还、财政补贴和承保理赔等各个环节的相互衔接、互相制约的运行机制。加强与青联、学生会等团体的合作,并与社会各类助学机构或助学活动建立联系。此外,为了实现全面风险管理,保险公司可以将就业辅导作为重要一环,通过建立就业辅导体系,促进毕业生就业。

郑惠强表示,风险管理是助学贷款保险的核心,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能否稳定实施起着关键的作用。推动这项工作,关键是建立政府主导、高校、银行和保险机构共同参与的风险管控机制,促进教育与保险业的长期合作关系。除了从立法角度对助学贷款予以保障,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和逾期预警、违约催收等机制外,还应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保险公司适当的政策优惠。

他认为,在助学贷款保险中,保险公司承担了全部的信贷风险。由于我国个人信用信息登记、披露制度还不完善,保险公司的绝大部分保费收入要投入到风险管理和信息化平台建设上。按目前的不良贷款率测算,保险公司很难保证不亏损。因此,建议国家给予经办保险公司一定的营业税减免优惠政策,以提高保险公司经营的积极性,扩大助学贷款覆盖面,促进这项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