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百万医疗险最大的弊端,这些都不知道可能会买错

2020-02-21
财险保险规划 保险车险规划与思路 车险保险基础知识

低保费、高保额”让百万医疗险迅速走红了保险市场,各家保险公司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百万医疗险。而百万医疗险看似美好,实则有一个重大的弊端:无法长期续保。

目前市面上大多是一年期或者保证续保5-6年的医疗险,没有保障至70岁乃至终身的长期医疗险。

产品一旦停售下架,保险公司将不会再承担续保责任,我们只能选择其他产品。

如果期间身体发生异常将会被拒保,失去了医疗保障。

这对于40-60岁的人群来说,此刻正处于疾病高发期,一旦生病,没有了医疗险的就医绿色通道和费用垫付功能,一方面排着长长的队等候问诊、手术,一方面望着医院高额的押金条发呆,更为后期的治疗费用担忧。。。。。。

我们该如何选择一款长期稳定的医疗险呢?

依小编看来,产品的稳定性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来自产品自身的条款;另一方面是产品的经营情况。如何选择呢?下面逐一介绍。

1、选择长期医疗险

根据保监会下发的《健康险管理办法》:

第三条 健康保险按照保险期限分为长期健康保险和短期健康保险。

长期健康保险是指,保险期间超过一年或者保险期间虽不超过一年但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

短期健康保险是指,保险期间在一年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

虽然目前没有保障终身,或者至60/70岁的长期医疗险,却有一些保障期限大于1年的医疗险,比如复星联合健康的“定心丸”乐享一生百万医疗险,保障期限为5年。

另外就是一些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产品,如e生保(续保版):这里也有必要对“保证续保”进行解释。

根据《健康险管理办法》第三条:保证续保条款是指,在前一保险期间届满后,投保人提出续保申请,保险公司必须按照约定费率和原条款继续承保的合同约定。

保证续保意味着,即使被保人身体有了异常或者发生了理赔以及产品停售了,保险公司也会继续承保,而且不会调整价格,仍按照费率表执行。

很多朋友在挑选医疗险时都见过如下的宣传标语:全家投保均实惠、首次投保年龄到70周岁、续保扩展至105周岁等。

以为这类保险可以保证续保到105岁,其实是混淆了概念。

这里是“连续投保”,不等于“保证续保”。

随着产品停售或者身体异常,保险公司都会拒绝续保。

还有一些业务员吹嘘他们的医疗险可以保障终身,翻翻条款里面关于续保条件的规定,即可一辨真假。

2、关注续保条件

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医疗险,保障期限(保证续保期限)满了,都面临着续保的问题。

在产品未停售的情况下,续保时,大多数医疗险不会对被保人进行审核,但都会保留调整费率的权利。

也有极少数产品要进行审核,审核不通过也就无法续保了,如泰康的健康尊享B中关于续保的约定:续保时不会因被保人的健康状况变化而终止续保。

实际条款表明前两次续保需要进行审核,如果身体出现异常或者发生过理赔,保险公司可能就拒保了。

有续保审核的产品稳定性太差,不建议购买。

3、关注产品合理性

每个保险产品都有其寿命,由于监管叫停、经营亏损或者产品落伍,都有可能造成产品停售。

停售的医疗险,大都无法续保。

而停售中绝大部分是因为经营亏损,亏损和产品自身的合理性不无关系。

比如支付宝的好医保长期医疗,也是小编比较推荐的一款医疗险,保证6年续保,健康告知较为宽松,保费相对于同类产品低了不少。

也正是因为这些优点,相对于同类产品,更容易造成逆选择风险,从而导致保险公司赔付过高,更可能增高费率或者停售下架。

不过这款产品即使停售了,保险公司也支持以续保方式(无等待期且无需重新填写健康告知)投保其他医疗险。

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款产品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还有一些0免赔额的百万医疗险。这类保险虽然理赔门槛低,但价格也更高。

同时,0免赔意味着保险公司需要赔付的更多,从长远考虑,这类产品也不够稳定。

顺便提一下,小编看来,1万块钱的免赔额是很合理的。

一方面降低了我们的保费,另一方面1万块钱的医疗支出在我们的可控范围以内。更何况我们还有社保,可以报销70%以上,没有必要选择0免赔的产品。

写在最后

选择医疗险时,续保条件尤其值得我们关注。作为消费者,我们不该只听销售人员的宣传,更要静下心来翻翻条款,看看合同里面有无关于“保障续保”、“续保审核”等约定,做到心里有底。

相关阅读

投保的正确姿势:要注意这6个原则 否则可能会买错保险


最近,看了两个理赔案例,结果都是正常赔付的,但是却让人唏嘘。一个是重疾+医疗,一个是理财保险。如果换成我,我肯定不会这样买保险。

先看第一个理赔案例:

何先生,18岁,2018年10月,投保50万重大疾病保险+0.5万意外门急诊医疗保险,年缴保费9159元,缴费20年,保障至终身。

2019年5月,发生意外了。何先生被狗抓伤,去医院打狂犬疫苗,花了一百多元。

他到保险公司索赔,也获得了一百多元的赔付。

这个保险,是一个很正常的理赔案例。但是换作小编,是不会买这样的保险的。

意外医疗保险,0.5万,基本上起不到转移风险的作用,0.5万以内的医疗费,自己承担,没有一点问题。

在这个案子中,客户、代理人、保险公司,费了老鼻子劲,赔付了一百多块,其实是没什么实际意义的,纯属是刷了一下保险的存在感。

再看第二个理赔案例:

何女士,63岁,2016年9月,通过银行,为自己投保了一份理财保险(银行保险),年缴保费5万元,3年缴。

到2018年9月,3年缴费期满,一共缴了15万。

2019年6月何女士因为肺癌,不幸身故,家人到保险公司提出了身故理赔申请。

根据保险条款,身故保险金是给付已交保费或者现金价值之较大者。

该保单的已交保费是15万,大于现金价值;故保险公司赔付15万身故保险金+万能账户价值10434元,合计赔付160434元。

这份保险,也是一个很正常的理赔案例。但是换作小编,也是不会买这样的保险的。

缴了15万,三年时间,拿回16万,年利息2.2%(实际上这样算不正确),这样的大额投资,略显笨拙。

如果2016年9月,何女士每年缴1万元,投保30万的重疾险(含身故责任),那么2019年6月身故时,缴了3万保费,获得30万的保险金,这不是更好的保障吗?杠杆率达到10倍。虽然自己不在了,但是为家人留下一笔资金,这叫留爱不留债。

年缴保费5万的年金险,缴了3年共15万,身故时拿回16万,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理财险不是客户致富的工具,是保险公司致富的工具。

这两个保险案例,实际上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很多人缺乏最基本的财务知识和风险保障管理知识,要么是购买了不足够的保障,要么是把保险当成了投资工具而不是风险保障工具,把保险办成了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那么,投保保险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1、保障为先,理财为后

到保险公司投保,初心应为获得保障,而不是理财,如果想理财,建议选择银行、证券等渠道。

2、用最低的保费撬动最高的保障

即选择保险时,看产品的性价比,而不是公司的大小,因为将来赔不赔,是看条款,而不是公司大小。

3、按收入投保

收入低的用户,可以选择定期寿险,保障至70岁或者80岁的重疾险;收入高的用户,可以选择保障至终身的,虽然贵些,但是建立了一笔寿险资产,可以传承。

4、先父母,后子女

父母是天,通过保险的安排,确保让子女的天不会塌下来。

5、在内陆投保

通过保险获得保障,在大陆投保即可,不必舍近求远、不必放弃主场去客场作战、不必刷国际感,即:不必去香港投保,因为:赴港购险而更险。

6、怎么样避免理财险成为保险公司致富的工具?

那就是选择有带保障功能的年金险,且选择保费豁免责任。

本文结论:

1、很多人投保保险,本希望转移风险、获得保障,结果却成了鸡肋。

2、理财险不是客户致富的工具,而是保险公司致富的工具。​​​​

如果有问题或者想了解更多的情况,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或者在线咨询客服。

健康告知,不知道这些细节会吃大亏!_保险知识


在保险理赔时,保险公司经常会搬出“投保人未尽到如实告知义务”等免责条款,拒绝理赔。那么,我们该如何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不符合健康告知要求,怎么办?

在我们购买健康保险时,比如重疾险、医疗险和寿险产品,首先会遇到的就是“健康告知”。这个很关键,因为你的填写,直接决定了保险公司是否承保,以什么样的条件承保?以及出险后,能不能顺利理赔?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投保时我们应该怎样来填写健康告知,才能避免理赔纠纷,保障日后理赔无忧?

01 如何正确填写“健康告知”?

在填写健康告知时,首先要求我们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通常我们在投保健康险产品的时候,“健康告知”中会有十几个问题不等,主要会问到被保险人最近五年内是否有接受过住院治疗、是否有患过某些疾病以及是否有被保险公司拒保过等问题。

如果健康告知里面明确问到的这些问题,我们都没有发生,就可以直接投保了!

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准确填写,如实告知,这样,一旦发生保险事故,我们就占据主动,保险公司不得再以我们投保时的身体健康状况为理由拒绝赔偿。如果投保前我们没有如实告知,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就占据主动,保险公司可以以我们隐瞒了

被保人身体健康状况,影响了保险公司作出的承保决定,从而拒绝赔偿,且不退还已交保费。

在填写健康告知过程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健康告知里问到的疾病,我们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然后就不知道该如何填写了!

在这里,可以给大家一个小的建议:如果我们在填写信息的时候确实不知道,而且没有去医院检查过,也就是说,只要没有被医院“确诊”的病症,都可以回答“否”。因为保险条款里面有一个两年不可抗辩条款。只要我们本着最大诚信原则,如实填写健康告知,后期真的发

生那些“不知情”的风险,保险公司同样是要承担责任的。

所以按照上面提及的不可抗辩条款,给大家一个温馨提示:如果近期有体检计划,建议先投保再体检,以免被检查出某些病症,这可就留下“证据”了哦,这样再想正常承保可能就比较难喽!当然,正常承保后,还要安然度过等待期哦!

02 有健康问题,要“如实告知”吗?

很多人都会担心,如果身体有一些健康状况不符合健康告知要求,如实告知后,保险公司不愿意承保了怎么办?

这里,如实告知后,都要经过保险公司核保。如果通过核保,那就很简单,保险公司会根据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继续承保。不外乎四种情况:

1、正常承保

所谓正常承保就是,我们如实反馈我们的健康问题给到保险公司核保,保险公司通过核保,觉得告知的健康状态对投保的影响不大,保险公司愿意正常承保。

案例:张女士,有轻微乙肝病毒携带,在投保重疾险时,发现健康告知对这一块儿有要求,所以不能正常承保,要经过保险核保。保险公司根据张女士提供的体检报告发现她确实有轻微乙肝病毒携带,但是肝功能一切正常,符合承保条件,可以正常承保。这样张女士在

保险公司对健康状况作一个备案后,通过保险公司核保就可以正常投保重疾险了!

2、延期承保

所谓延期承保就是,保险公司经过核保认为被保险人当前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不符合承保条件的,需要等到恢复健康之后,经过医院复查没有任何健康状况的情况下再去投保。

案例:李先生想投保一份重大疾病保险,填写健康告知发现有问到:被保险人最近五年内是否接受过住院治疗。而李先生前期因为阑尾炎在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需要经过保险公司走核保,保险公司核保发现李先生刚出院没多多久,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不符合承保条件,

需要等身体完全康复才能投保。这样,李先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等身体完全康复之后,去医院作一个复查,身体完全健康了才能正常投保这款重疾产品!

3、单项免责承保

单项免责条款,很容易理解:就是当我们身体某一器官处于亚健康状况,引发跟这器官相关的重疾概率很大,但是除此之外,其他健康状况没有任何问题。这时通过保险公司核保评估他的健康状况之后,决定如果免除当前处于亚健康的器官可能引发的重疾责任外,针对

其他方面的重疾保险公司可以正常承保。

案例:王先生,因为有小三阳不能正常投保,但是又想要投保健康保险,所以走保险公司核保。保险公司根据王先生提供的检查报告发现由于王先生有小三阳所以他发生急性或者亚急性重症肝炎等肝方面疾病的概率相当高,保险公司作了一个风险评估后不愿意承保王先

生这方面的重疾风险,如果王先生想要投保,就必须免除肝部疾病的责任,以后因为肝部的疾病出险是不能正常获得理赔的,而其他部位的疾病出险是可以正常获得理赔的。

4、加费承保

加费承保是一种比较好的承保结果,意思是说保险公司经过核保,愿意承保!但是要用比普通人高的费率进行承保(比如比正常人多交20%的钱),那么之后只要出险是完全可以进行理赔的。

案例:孙先生是某人寿保险公司的客户,今年42岁。前年,李先生想投保该公司的一款综合保障计划。在填写投保书时,根据“如实告知”的要求,李先生告知保险代理人,自己患有轻微的高血压。经体检,该公司确认他所言属实,但并未拒绝承保。因为根据相关投保规

则,李先生仍可通过“加费”投保,即相比健康的被保险人,李先生每年增加一些保费即可获得保单。李先生深知自己作为家中“顶梁柱”的重要性,因此以高达3万元的保费投了保。这样,后期发生合同中约定的风险,保险公司同样是要承担相应责任的!

“如实告知”最坏的结果,就是核保不通过被拒保。如果真的因为健康原因被拒保了,我们也可以早做打算,不把医药费的希望寄托在保险上,比如为自己存一笔风险准备金,这样也比不如实告知,投保了,然后后期发生理赔纠纷或者被保险公司拒赔要好得多。

最重要,“如实告知”自己的健康状况之后,可以根据我们的身体健康指标,去筛选真正适合我们健康状况的产品,来规避我们面临的风险。比如说防癌险等!

因此,在投保健康险之前,我们一定要弄清楚自身的健康状况,遇到不明白或者不确定的地方,一定要跟工作人员确认清楚,再去操作,保证我们利益最大化,避免后期理赔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切忌盲目投保。

关于理赔你不知道的事!这些意外重疾险也能赔!


意外不仅在意外保险中可以赔付,因为重疾险中某些病种的定义,使得重疾险能够赔付部分意外伤害。具体如何赔付?我们一起来看看。

意外伤害是指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体造成的伤害,这原本和重疾并没有太大关系。

但是,重疾险中某些病种的定义,却使得重疾险能够赔付部分意外伤害。

以保险行业协会规定的25种重大疾病为例,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完全是由疾病导致的,另一类是由疾病或意外导致的。

其中“双耳失聪”“双目失明”“多肢体缺失”“严重脑损伤”“瘫痪”“深度昏迷”“语言能力丧失”“严重III度烧伤”这8种重疾,都可能由意外导致。

尤其是“严重III度烧伤”和“多个肢体缺失”,一般只会是意外导致的。

如果因意外导致了这8种重疾,那么意外险可以赔付,重疾险也可以赔付,客户就能拿到双倍的赔偿。

重疾险和意外险的理赔标准不同

虽说这些意外,重疾也可以赔,但是两者的赔偿标准却相差很多。

比如:在重疾险中,“语言能力丧失”会赔偿100%保额,但根据意外险通行的《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标准号JR/T0083—2013),只会认定为8级伤残,赔偿30%的保额;同样的,“双耳失聪”重疾险全额理赔,而意外险只会认定为4级伤残,赔偿60%的保额。

虽然意外伤残的理赔就更加严格,但它的理赔起点比较低。比如“多肢体缺失”,重疾险要求两个或两个以上才能赔付,而意外险,虽然1级伤残的要求很高,需要三肢体以上缺失才可以认定,但是理赔的起点比较低,一肢体就可以认定为6级伤残,赔偿50%的保额。

同样的,比如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重疾险要求必须是同时失明或失聪才能赔付,意外险只要有一侧发生问题就可以了,这大大降低了理赔要求。

虽然某些意外,重疾也能赔,但从理赔标准可以看出,意外险和重疾险的定位是完全不同的。重疾险转移的是重大疾病风险,一些小伤小病自然兼顾不到;而意外险防范的就是意外风险,并不在乎风险的大小。

大家需要留意的是,意外伤害报销时不要忘了重疾险,两者可能都会报销。

驾驶员意外险你选对了吗?99%的车主都不知道


现在很多车主对车比对自己还好,每年给车上好多保险,让爱车有全面的保障,却忘了关注自身安全。事实上,私家车驾驶人员群体应该投保驾驶员意外险,这样才能让自己在面对意外伤害的时候可以有一份保障。

不过,意外险种类繁多,如何选购才能让自己得到更好的保障呢?

什么是驾驶员意外险?

驾驶员意外险亦称私家车意外险,是对持有效驾驶证的驾驶员在驾驶合法机动车出行期间因遭受意外伤害事故,导致意外身故、残疾、医疗费支出等有赔偿责任的一种保险形式。价格一般在200元左右,保额要比车上人员险高很多。

选购指南

首先,我们得先搞清楚两个概念:意外伤害险和意外医疗险。这个险种赔偿方式不一样,前者是发生意外后,保险公司一次性赔偿;后者是报销性质的,用于赔偿医疗费用,可多次理赔,且全年累计不得超过保额。

意外伤害险:因意外导致的身故、残疾等,由保险公司依照合同约定一次性给付保险金。

选购指南

1、关注主险的保障内容

看保障是否涵盖意外身故、意外伤残、意外伤烫伤,这几个项目一个都不能少,且相应的保额不能相差太多!

2、学会分清主次

目前很多意外险产品都会在主险基础上附加交通工具意外险,要学会分清主次,把钱花在刀刃上。

意外医疗险:意外医疗险是指对意外事故带来的医疗费用进行报销,是报销型产品,实报实销。

选购指南

1、免赔额

很多意外险在意外医疗中都有免赔额,至少从100元起,免赔额越少越好。

2、赔付比例

顾名思义,就是保险公司在扣除免赔额及社保报销后,按照此比例对剩余部分医疗费用进行赔付。对于这部分,当然是100%赔付最好了。

3、报销范围

报销范围是指社保用药和医院类型,绝大多数意外险的意外医疗都是报销社保范围内的。

一般意外险对医院等级的要求为公立二级及以上医院,因此私立医院和社区医院就应该规避了。

现在市面上还有很多综合性驾驶员意外险,意思就是不仅仅可以赔偿意外身故、伤残,还包括医疗费用,有的甚至还有住院补贴。其实很多产品还是非常划算的。

哪些不赔?

一般情况像驾驶员意外险、交通工具意外险这类专门的意外险,都有一个共性:保障范围相对窄、保额高、价格低。驾驶员意外险只保障出行安全,如果是其他因素导致的伤残不赔。

1、驾驶期间因为自身疾病导致的死亡,保险公司不赔;

2、在路上走着被其他人撞到了,不赔;

3、发生意外时,不在驾驶位置,不赔。

当然,具体的免赔条款还是要看保险合同,不同的产品,免赔条款也是不一样的。

消费型和返本型的哪个更划算?

小编见过有人这样分析,觉得挺有意思的!

消费型的意外险性价比高,钱多的没地方花可以选择返还型!打个比方,原本花10块钱可以解决的事,你非要花100块钱。保险公司用10块钱保障你的安全,用那90块钱去投资。如果没出事,到期后把100块钱还你,然后再给你一点利息。当然车先生认为这并不是绝对的,只能代表部分人的态度!

有些人喜欢消费型的,因为,你可以拿着那90块钱做更有意义的事,得到的回报要比那点利息高得多。如果你认为流动资金更有价值,那就选择消费型的!

但是有的人喜欢返本型的,因为,这就相当于一毛钱没花,不仅有利息,还可以享受二三十年的安全保障。如果你喜欢把闲钱存到银行里,那就选择这一款吧!

关于驾驶员意外险的几个关键问题

A:发生事故后过了两三个月才身故,保险公司会赔吗?

被保险人在驾驶机动车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而造成意外伤害,且自意外发生日起180天(含180日,有的是90天之内),因该意外事故导致身故的,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金额进行赔偿。

A:保额应该选多少?

最好大于等于10倍年收入。车主应该保证假如自己发生意外,瞬间没有经济来源,这部分赔偿金额够一家人生活10年,一家人可以有个缓冲期。

A:意外伤害险不小心买重复了,怎么办?

假如意外身故,其他保险公司也要按照约定金额进行赔偿,这些合同互不冲突,互不影响。

A:有人说有意外险,就可以不用买车上人员险了,是这样吗?

我们都知道,车上人员险是跟车不跟人的,意思就是车上人员险保的是座位上的人,不管这个人是谁,而意外险保的是特定的某个人,不管他坐的是哪辆车。

在生活中,意外事故无处不在,尤其是有车一族,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更是巨大。学会未雨绸缪,转嫁风险才是王道。

100%报销的百万医疗险,可能看病住院一分钱都不用花!


“覆盖高发的100种重疾,最高600万,不限医保,住院100%报销……”大部分人看到这样的宣传语,都认为,这简直就是完美的保险配置啊,保额这么高,有的还无免赔,100%赔付,多棒啊!

事实当真如此吗?

有一类保险,大家都不陌生,叫“医疗险”,专门解决的就是医院花费报销问题。包括大部分人都有的社保中的“医保”,也是属于这一类保险。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医疗险。

什么是百万医疗险?

花小钱,转移大风险,这是百万医疗险最大的亮点之一。

当你因为疾病或意外就医,医疗险的报销可以涵盖你在医院花的大部分费用,包括门诊、急诊、住院、手术、护理、药费、各种检查费等,且一般不限社保目录。

通常医疗险是这么分类的: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医疗险不仅要区分是“意外”还是“疾病”导致的,而且还要区分是看的“门诊”还是“住院”。说白了,就是既要看“原因”,也要看“就医方式”。

并不是一股脑在医院的花费都可以直接报,还要看你买的产品具体是管“哪种”医疗费用的。通常医疗保险的责任命名都是“原因”+“就医方式”,比如:疾病门诊医疗费。

如果一次医疗花费里,既含有“门诊”费,也还有“住院”费,那就要看你所购买的医疗险是否支持两部分都报销了,这个在条款当中,都是有明确写清楚的。

百万医疗险,到底怎样报销?

百万医疗险可报销的费用,必须合情合理。 什么才是必须且合理的费用?不是患者说了算,而是要遵循医嘱,医生认为合理的就行,这个过程由医生主导。只有符合这个定义的费用,百万医疗险才予以报销。

首先,小编就拿市场上比较火爆的百万医疗险--尊享e生2019为例,详细解读百万医疗险的内容以及合同条款。该产品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

1. 一般医疗保险责任

2. 重大疾病保险责任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到,一般医疗保险责任和重疾保险责任,具体的保障内容是差不多的,住院前7天及出院后30天内的门急诊医疗费用、特殊门诊医疗费用和门诊手术费用都会有。

其次,二者的保障力度上会有差别,不仅仅是保额翻倍,还取消了1万元的免赔额。

赔付比例方面,如果以有社保或公费医疗身份参保,但未以社保或公费医疗身份就诊并结算的,都按照应赔付金额的60%进行赔付。

打个比方:

住院治疗什么的花了10万元,但是社保能报2万,那么最后保险公司给你赔多少呢?答案是10-2-1=7万,算上社保共获赔9万。

投保时选的有社保,然后住院后你并未用社保报销,那么赔付的比例是60%,赔付5.4万。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选择无社保参保百万医疗险,就会发生这种情况:所有情况与上面相同,选择无社保,保费会翻一倍,赔付金额是10-1=9万。

所以小编在这里提醒大家,能用社保报销的,就用社保报销,不然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社保、百万医疗险、小额医疗险的区别在哪?

百万医疗险的报销项目,除了门诊手术等少部分报销项目,其他的报销内容基本都建立在“住院”的大前提下,所以,大部分百万医疗险是没有普通门诊的报销的。

小额住院医疗险一般是指住院保额在5万以内的产品,“万元护”就是为小额医疗而生的,很多万元护甚至都是0免赔的,这就跟百万医疗险构成了很好的互补关系。

一万块钱以内的部分用“万元护”报销,超出一万的部分找百万医疗险报销,如此搭配十分相得益彰,是百万医疗险的黄金搭档。

社保报销虽然可以报销门诊费用,但这部分费用不会记入免赔额,无论社保赔了多少,我们最少还是要自费1万,再加上普通门诊费用不予报销,最后的自费数额,肯定会大于这个数字。

所以,这就很明显看出,如果仅有社保和百万医疗险,还是会有一个1万元缺口的,那这个缺口就需要用小额住院医疗险来填补。这样,我们看病住院的费用,就只剩下非常少的普通门诊费用了。

具体怎么搭配购买呢?

小编建议是,百万医疗险的保额可以自己随意选择,影响都不大。而小额医疗险一般选择保额1-2万的即可,正好弥补了百万医疗险免赔额1万的空缺。没有必要买3万、5万保额的,因为会跟百万医疗险的责任相冲突。

这样组合搭配,一旦真遇到比较严重的住院情况,记住,先用自己的医保结算,然后留好票据,找小额医疗险的保险公司报销,记得报销完要回原始票据,然后再找百万医疗险的保险公司申请理赔。

产品都是含有自费药报销的,所以如果正好的话,的确有可能一分钱都不用花。

小编总结

医疗险虽然听起来很容易知道是管什么的保险,但是仔细研究下来,还是非常复杂的。

小编觉得,买保险的过程,就是一个认识风险、剖析自己、预演未来的过程。 一定要耐下心来认真的了解和思考,弄清楚保障责任和要求,不可模棱两可、大意轻心。

希望大家能够理智看待每一款保险产品,获得属于自己的一份保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