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到底是保险公司骗人?还是你在骗保险公司?

2021-05-20
在保险业你如何规划 保险在人生规划 保险是人生的规划
每天都有大量的保险理赔申请被保险公司拒绝,自然就有不少人开始到处宣扬保险都是骗人的。但事实确实,大量拒赔案例,其实都是被保险人在骗保。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骗保那些事儿。本文主要内容如下:

一、常见骗保类型

1、带病投保

很多人让他买保险时总舍不得,总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倒霉发生大病。等真生病了,又开始后悔没有早买,可是这时由于健康告知的存在,正常买保险已经不可能了。那怎么办呢?于是他们灵机一动,想到了骗保。

比如有些人体检查出了三高或者其他慢性病。怕以后引发重大疾病,于是想到了购买保险。但正常投保已经无法通过健康告知,怎么办呢?

有的人是在体检中心或者小医院查到的疾病,以为投保时故意隐瞒病史以后申请理赔保险公司也不会发现。

有的人则是在个别不懂装懂或者利益熏心的销售人员忽悠下,了解到了一个“2年不可抗辩”条款。以为只要拖到2年后再申请理赔,买保险之前隐瞒了什么病情保险公司都只能无条件理赔。

比如前两年震惊保险圈的医生骗保790万大案。

无锡一家医院的医生高建业根据自己医学经验判断自己可能得了甲状腺疾病,于是通过所在医院私自拍片,发现可能是患有甲状腺乳头状癌。

而高建业妻子正好是保险从业人员,于是两人决定购买巨额重大疾病险骗取保险金。两人先后在13家保险公司购买了总保额790万元的重大疾病险。随后,高建业用“高飞”的假名到甲状腺专科医院进行确诊。

在保单等待期到期后,高建业随即进行了甲状腺乳头状癌切除术,并向13家保险公司申请理赔790余万元。

不过好在保险公司发现了端倪并报案,最终公安机关甄别了3万余条就诊信息,并请甲状腺疾病医学领域的专家进行比对,查到了患者高飞就是高建业,确定了其等待期内确诊的事实,成功告破了这件诈骗案。

类似的巨额骗保案还发生在意外险、寿险中。

2、故意伤害他人骗保

四川某男子为了付首付买房,再加上对母亲的不满,于是给母亲购买了40万的意外伤害保险,几个月后将母亲残忍杀害,并伪造成意外触电的假象。

天津某男子给妻子购买了多达11份人身保险保额高达2676万,随后在和妻子、女儿去泰国旅游时将妻子按入水中让她溺水而亡,随后假装发现妻子意外溺水进行报案。

贵州某男子与前女友有一个儿子,年仅七岁,由于孩子生活和学习问题,招致其心生厌恶,于是给孩子购买了数份保额不等的意外保险,随后在孩子睡觉时用被子捂死,并打开煤气意图伪造煤气泄露中毒死亡的假象。

以上亲人残杀而骗取高额保险金的事件只要上网一搜就能找到不少。在金钱诱惑面前,亲情、感情都能一文不值,实在令人唏嘘。

二、骗保的恶劣影响

一款保险产品在定价的时候,都会预估它未来的赔付率有多少,从而决定是卖贵一点还是便宜点。

比如百万医疗险和小额医疗险,一个几百万的保额,一个只有一两万的保额,价格却差不多。

因为百万医疗险虽然保额高,但是由于有1万免赔额的存在,实际理赔率并不高。因为有数据显示,三甲公立医院的人均医疗费,刚好不到1万元,也就是说大部分看病住院的情况,都用不到百万医疗险。

而小额医疗险虽然只有一两万保额,但由于只有几百块甚至0免赔额,赔付比例是远高于百万医疗险的。

正所谓聚沙成塔,小额医疗险虽然赔的少,但是赔的多导致实际成本跟百万医疗险差不多。

所以如果成功骗保的情况过多,会导致产品实际赔付率远超预估,保险公司发现成本上升,只有涨价甚至停售该产品。

还有大家在购买医疗险时,经常会看到投保须知中会除外一些地区的医院,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其实就是因为这些地区出现大量医院联合病人一起骗保的行为,保险公司无奈之下把这些地区的所有医院都纳入了黑名单。例如,某条款就规定北京市平谷区、密云县、怀柔区所有医院不保。

所以为骗保行为最终埋单的是正常购买保险的消费者。好好的被无端涨价,白白付出了额外的保费,被纳入黑名单地区的消费者,看病只能舍近求远,你说他们做错了什么呢?

三、保险公司怎么防止骗保

1、限制保额

比如前面举了一个医生骗保案例,保额高达790万,一个丈夫杀妻案例,保额更是高达2676万。如果这个金额只有20万,他们还愿意冒这么大风险骗保吗?

因此国家为了保护未成年人不会成为骗保的对象,对保险公司的身故赔偿保额做了限制。不满10岁的不能超过20万,10-18岁的不超过50万。不管你买了多少万的保额,最高也不能超过这个限额。

为了20万、50万杀死亲生子女,如果不是想钱想疯了相信没人能做的出来。前文杀害儿子的那位父亲,显然不会聪明到去查查条款看看他骗保能拿到多少钱,毕竟他连闷死和煤气中毒的区别都不知道。

2、拉黑名单

比如前面说到的北京平谷区、密云县等地区所有医院被保险公司除外,就是因为该地区大量医院存在骗保行为。

比如有传言说只要给钱病历可以随便写,那么保险的健康告知和等待期还有什么作用呢?有病可以让医生在病历上写没病,等待期内发生的病可以让医生改到等待期后发生。

还听说当地的医院因为病床比较富余,医院联合病人薅住院津贴的羊毛,一天几百块的住院津贴,骗一天是一天。

能让保险公司直接除外一整个地区的所有医院,可见当地医院骗保有多普遍和猖狂。

3、免责条款限制

由于很多意外险、人寿险的骗保都是投保人实施的,保险的免责条款中第一条就写明投保人的故意伤害或杀害是不赔的。

4、投保规则限制

有的产品只是免责投保人故意行为,有的意外险、定期寿险则干脆限制只能自己给自己投保,从根源上直接断了投保人不告诉被保险人偷偷购买高额保险骗保的念想。

5、理赔调查

常见的骗保行为,一般保额都比较巨大,而且骗保者都急于早点拿到赔款。

由于现在保险公司都有信息共享,如果发现某位客户申请理赔的保额比较高,或者在其他公司有多份同类保单也在申请理赔,那么保险公司就要调查一下是否有骗保的可能。

另外如果等待期刚过没多久就申请理赔,这么“巧”的事情也是值得调查一番的。

四、写在最后

骗保几百上千万的事毕竟还是少,大量的骗保可能就是有病说没病,住了院说没住院,体检异常说没异常,抽烟喝酒说不抽烟不喝酒,从事高危职业而不告知等。

看似都是小问题,一般被发现也就是拒赔而已,不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但保险是建立在诚信原则基础上的,如果失去了这个原则,保险公司给产品定价将不得不考虑加入诚信风险的成本,那对诚信购买保险的消费者又造成了极大的不公平。

所以在吐槽保险“骗人”之前,想想自己是否也有欺骗保险公司的行为呢?为了保险的健康发展,骗保行为真的要不得。并且随着大数据的应用,未来也许你自认为能把骗保做的天衣无缝,保险公司也依然能从你的历史大数据中找出蛛丝马迹识破你的伎俩。

相关知识

保险公司


最近,小编发了很多关于理赔的文章,有不少人在下面留言吐槽到:保险就是骗人的!我买的保险就不赔我!买的时候说什么都赔,真等我申请理赔的时候就这也不赔,那也不赔等类似的说法。

当然,在用户的这种反馈,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一方面是因为保险业务员的误导;另一方面是用户自己的误解所导致的。

下面小编把一些比较坑的地方给大家说一下,大家千万要注意哦。

1.买保险,到熟人那边去买!

很多人买保险怕被骗,总会走向这么一个拐角,心里有个信念:我找亲人、熟人或者关系比较铁的朋友买呢?他会从我的角度出发,也不会骗我的,这样推荐的产品也比较靠谱!

这里小编要告诉大家一点,你和保险业务员很熟有能怎么样?杀熟的事情被曝出来的还少吗?即使他告诉你别家的产品好,你又怎么分别好与更好、差与没那么差这些程度上的差别呢。

所以,小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保险的购买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条件,不是从产品出发来匹配自己的需求,而是从需求出发找寻对应的产品,千万不要本末倒置。所以亲戚会被利益所驱使,我们也很难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保险产品。

2.大公司的保险产品就是比小公司的好,还是得买大公司的保险产品!

小编想要先声明一点:保险公司是所有公司成立中最难的,所以保险公司无论大小,只要是一家正规的保险公司,在保监会下面经营的,都是非常靠谱的!

保险公司可靠性的问题,从法律层面上讲,保险公司不管大与小,只要它是一家正规的保险公司,可靠性就不是问题。其实,保险公司的大与小的区别在与实际操作和使用上。简单讲,大公司的服务会更好一点,小公司的产品性价比会更高一点。

比如:重疾险、意外险、寿险等一次性赔付的产品:只赔付一次,保险合同终止,服务体验差,忍下即可,但是在保费上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有时候会相差一两万还不止(指每年保费),所以此类产品更多的是关注性价比的问题,而不是保险公司大小的问题。

所以,买保险并不一定非要找大保险公司,以及只要符合理赔条件,无论是大公司产品还是小公司产品,赔款该多少就是多少,并没有多大差别。反倒是有些大公司,因为广告费花的多,羊毛出在羊身上,保险价格反而比小公司贵不少。

3.用不到返本,用得到给钱,还是这样返本的保险好!

关于返本型保险,小编以重大疾病保险为例。

其实,关于返还型重大疾病保险,小编说了很多次了。但是今天还是想要强调一下。返还型保险的最大的坑在于保费贵!

一般是以两全险、万能险主险,以健康险险作为附加险以此捆绑的一种组合保险计划。一般缴费时间为3年、5年或10年,保障期限为20年或30年,到期返还保费或再加点利息返还,类似于分红险,但是收益不会那么高,但保费却不是一般的高!

你可能会觉得,有病治病,没病返本,这样多好,我也不亏!

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返还型重疾险的本质是:我们多交了很多的保费,然后保险公司拿去进行理财,几十年后把其中一部分返还给我们,而且收益并不高。

换个角度,我们拿出上涨的保费去购买点大额医疗险也是足足有余了,所以在用户想买一款返本型保险的话,真的不划算!

4.买什么都保的保险产品最好,这样省心!

很多人喜欢一劳永逸的事情,小编也不例外。比如在淘宝买个东西,总想着在一家店,全部把想买的东西全部买完。相同的,面对保险,也是希望一款保险就什么都能保,自己不用在操心多选什么的。

对于这样的想法,保险市场上是有这样的产品的。但小编要提醒你的是:如果你真的买了这类产品,可能要花费很多冤枉钱。原因这类产品,保障项目非常全面,意外、医疗、重疾、身故等项目豆包,但是每一个保障项目的保额确是非常低的,对我们用户来说,大多起不到真正的保障作用,甚至有些保障作用是公用保额,你以为你买了两项甚至更多项的保障责任(加起来120万),其实,其实只要赔付了其中一项(30万),保险合同就终止了,你不觉得太坑了吗?

同时,把多想保障责任打包在一起卖,你以为会比一个一个买便宜,有这种想法,真的是大错特错了,要知道,保险公司不是零食店,这样卖,会更贵,我们付出的保费更多,而得到的实际保障的作用却很少,某安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以此为噱头,促使用户购买。

5.保险生效后,出了事故,保险公司就一定要赔!

保单生效了,保障就开始了,发生了符合保险合同的保险事故,保险公司就得赔!如果你现在还这么认为,真得好好了解一下保险了。为什么说保险生效后,保险公司不一定会赔,那是因为有些保险是有时间的限制——等待期。

一般情况下,意外险是没有等待期设置的。不管是住院还是伤残/身故,只要保单生效了,发生的事故在保障期限中,保险公司就一定要赔!

一般情况下,医疗险都是有等待期的,时间为30天、60天、90天不等。保单生效后的等待期内,发生了疾病住院,保险公司不承担赔付责任;保单生效后的等待期后,发生了疾病住院,保险公司才会承担赔付责任。

一般情况下,重疾险都是有等待期的,时间为90天、180天、360天不等。保单生效后的等待期内,发生了符合保险条款的重大疾病,保险公司不承担赔付责任;保单生效后的等待期后,发生了符合保险条款的重大疾病,保险公司才会承担赔付责任。重大疾病保险有些特殊情况,大家可以点击>>>保险生效后,出了事故,保险公司就一定要赔!你想多了!了解下。

般情况下,寿险有等待期,时间为180天不等。保单生效后的等待期内,发生了身故/伤残,保险公司不承担赔付责任;保单生效后的等待期后,发生了身故/伤残,保险公司才会承担赔付责任。

这里小编要特别提醒一点:一般寿险条款规定,因自杀导致的身故,2年内保险公司不赔付。

有些人以为买了保险就万事大吉了,出了事就一定赔,是大错特错了!

目前只有意外险是可以的,其他健康和人寿险种都不可以,都存在等待期的。如果是过了等待期后发生了符合保险条款的事故,医疗险、重疾险、寿险是正常赔的;如果是在等待期内发生了符合保险条款的事故,保险公司是不赔的,只退还保费,甚至有些保险公司连保费也不退,只退还保单的现金价值。

6.生了病保险就要赔,不赔我就是骗子。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买了重疾险,就什么大病就都赔。这是我们的认知错误,但事实并不是如此。重大疾病保险都是有疾病保障范围的,大多保障的疾病种类为40-60种,目前,也有不少产品保障百种以上。

举个实际的例子:

所以,如果你得的大病并不在你所购买的疾病范围保障内,保险公司也是不承担保障责任的。这也是保险公司拒赔的原因之一。

最后,小编想说:购买时了解保险条款很重要,只有了解清楚,才能在理赔的时候不出问题。

今天就说到这里,还有几句话想告诉大家:

关于健康险,尤其是重大疾病保险,大家在购买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

比如:这款产品好不好?适不适合我?这个疾病保不保?我能不能买?有什么限制吗?等问题。

关于身故保障,尤其是寿险,大家在购买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

比如:该给谁买?不该给谁买?买多少?最高限额是多少?什么产品最适合?等问题。

大家对保险有任何问题和疑惑的地方,都可以联系小编,小编立马回给予解答哦。

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不是说得了重大疾病就能赔?为啥不赔!这不是在骗人吗?


从小编给大家科普保险知识专业文章以及解答各种疑问以来,关于重大疾病保险的问题,是最多的,毕竟重疾的花费是非常高。其中,有这么一次问题,小编经常被问,当初我买重疾险的时候,保险公司告诉我得了重大疾病,保险公司就赔,为什么我现在得了大病,保险公司竟然拒赔我,这不是在骗人吗?

每次,解答用户的这类问题,小编就要问清楚拒赔原因以及进行各方面的解释。但面对这种事情,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拒赔的原因主要是有以下几类:

1.疾病发生在等待期

我们都知道重大疾病保险,都是有等待期的,一般在90天、180天不等。

比如:

而重疾险等待期的设置,是保险公司防止被保险人带病投保、故意骗保的措施。所以,在等待期内发生的重大疾病,保险公司都是不承担保障责任的。

在保险条款中有明确的约定:

若被保险人于本合同生效或最后复效之日起180日内(含第180日)因意外伤害以外的原因初次患本合同所列的重大疾病,我们将无息返还您所交的保费,本合同终止。

所以,在等待期发生的重大疾病,保险公司是不赔付你的,这也是拒赔的原因之一哦。

2.你得的大病并不在重疾险的保障范围内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买了重疾险,就什么大病就好了。这是我们的认知错误,但事实并不是如此。重大疾病保险都是有疾病保障范围的,大多保障的疾病种类为40-60种,目前,也有不少产品保障百种以上。

举个实际的例子:

所以,如果你得的大病并不在你所购买的疾病范围保障内,保险公司也是不承担保障责任的。这也是保险公司拒赔的原因之一。

3.重疾未达到赔付要求(包括时间)

小编之前说过:重疾险疾病都是有赔付标准的,只有达到疾病的赔付标准,保险公司才会承担赔付责任。

下面小编以保监会规定的25种疾病种类进行详细的说明:

根据上图小编对各个疾病的赔付条件的疏理,只有恶性肿瘤、严重Ⅲ度烧伤和多个肢体缺失这3种疾病是确诊即赔的;良性脑肿瘤、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脏瓣膜手术、主动脉手术这5种疾病是实施了相对应的手术才会给予赔付的,其他的17种疾病都是达到了某种条件,比如:时间要求、达到某种状况等。

所以,保险公司不赔付给你,说明你的大病并不符合保险条款约定重疾险条款,这也是赔付你的原因之一。

4.未如实告知

关于购买健康险的如实告知,小编不知讲过一次。而且给大家的忠告是:一定要如实告知,如实告知、如实告知!

对于未如实告知的保单,保险公司在保险条款有明确的约定。比如:

某重大疾病保险的如实告知条款

若您故意或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我们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提高保险费率的,我们有权解除本合同。

若您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对于本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我们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

若您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的,对于本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我们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应当退还保险费。

看到了吗?如果因为没有如实告知,保险公司有权解除保险合同,不承担保险责任,甚至不退还保费。

所以,所以,未如实告知也是保险公司拒赔你的原因之一。

其实,有不少朋友都会抱怨,保险买的时候什么都赔,理赔的时候,这也不赔,那也不赔!这真的不怨保险公司,不符合保险条款,保险公司想赔付给你,也赔不了的。所以,购买时了解保险条款很重要,只有了解清楚,才能在理赔的时候不出问题。

当你理赔的时候,如果被拒赔,定要问清楚拒赔原因,并根据保险条款找寻答案。只有针对问题,找到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味的抱怨是没有用的。

最后,小编想说,大家在理赔时,如果拒赔,一定要询问清楚原因,并根据原因找到证明自己的证据。如果在这过程中,有疑问,也可以过来询问小编。

今天就说到这里,还有几句话想告诉大家:

关于健康险,尤其是重大疾病保险,大家在购买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

比如:这款产品好不好?适不适合我?这个疾病保不保?我能不能买?有什么限制吗?等问题。

关于身故保障,尤其是寿险,大家在购买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

比如:该给谁买?不该给谁买?买多少?最高限额是多少?什么产品最适合?等问题。

大家对保险有任何问题和疑惑的地方,都可以联系小编,小编立马回给予解答哦。

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不一定规模大就好买保险到底该怎么选?


我要是买保险产品的话,我是选大保险公司的产品,还是挑一个小保险公司的产品,是不是说这个大保险公司的产品意味着更可靠?这个问题啊,应该这么说。从法律层面上来讲,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只要它是一家正规的保险公司,可靠性就不是问题。但是具体在实际操作和使用起来,大小还是有区别的,笼统的讲,大保险公司的服务可能更好一些,小保险公司产品的性价比可能更高一些。但是关于这些问题都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或者说具体的产品具体来看,举几个例子啊。你比如说像重疾险,像寿险,像意外险这种一次性赔付的产品,反正我最后就赔一次嘛,服务体验差嘛,它只要赔给我我就忍了。但是在保费上,大小保险公司有的时候差一两万还不止,那所以,像这类的保险产品,我们可能就要更多的关注它是性价比的问题了。而不是说它是大保险公司还是小保险公司。推荐购买金融界保险超市易优保中的一年期重疾险作为补充,覆盖30种高发重大疾病的消费型保险可以在线购买。30种重大疾病赔付20万,特定重大疾病赔付40万。17-30岁女士重大疾病保险,年交保费:238元;31-40岁女士重大疾病保险年交保费:650元;17-30岁男性重大疾病保险,年交保费:228元;31-40岁男士重大疾病保险,年交保费:600元。更多产品查看易优保。但是有一些就不一样了,你比如说这个医疗险,尤其是孩子的医疗险,使用频率就可能会比较高,那在这个领域呢,大的保险公司的这个产品的服务可能就会更好一些。因为它在人员啊,技术啊,渠道上的投入更大,比如说,有些保险公司技术实力强,能到什么程度呢?咱们拿手机拍一下这个单据上传,当天或者次日就能拿到保险金,但是有些小的它不具备这个实力,可能我们就得费点劲,跑断腿儿了,那这个服务体验就差的比较多了,这是一方面。还有一些保险产品,是什么呢?是这种理财型的保险产品,尤其是这种年金险,基本是纯投资分红的,那么这类保险产品,大保险公司跟小保险公司是一定有差别的,因为大的它的人员梯队,它的投资渠道,说直接点,人家可以选择的投资资源更多,实力更强,所以在这种投资要把钱投出去,赚钱拿回来分给大家的产品上,大的更具有优势。最后总结一下,就是什么样呢,这种一次性的,像重疾寿险意外,哎,这个大家着重去看一看性价比,大小倒无所谓,但是对于那些高频使用的,或者说是有理财属性投资分红属性的保险产品,大的可能还真的更具备一些优势。

保险公司,工作换了,是否要向保险公司申请变更?


主持人:看完这个片子,我有点不明白了,两人工作不一样怎么交的保费也不一样呢?为什么会不一样呢?你看这个片段里小张和小李都是从事普通职业的,不都有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吗?为什么所交的保费差额就这么大呢?这是不是意外险中附加的一个什么特殊险种?

 专家点评:问题是这样的。首先,这本身就是人身意外保险,并不是其他的什么附加险种;第二,意外险这个主险本身就是和职业的危险系数挂钩的,所以,片段中的小张和小李虽然从事的都是普通职业,但由于他们的工作截然不同,因此,他们所交的保费自然也就不同了。

 主持人:你上面说的这个职业危险系数,作为我们普通百姓来说可能不是很清楚,那么这个系数又是怎么来确定的呢?

 专家点评:是这样的,所有的职业可以划分为六大类,以危险的程度依次递增。也就是说,工作危险性非常小的,我们就把它归成第一类职业;工作危险性最大的,我们就把它归成第六类职业,而划分的根据就是我们所说的危险系数。

 这个系数是由保险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统计得出的,是由工作性质、环境、出险概率等情况来做出的界定。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在一般情况下,像保洁公司的保洁员,如果以负责楼道内卫生的保洁员和负责大厦户外玻璃的保洁员来比较工作危险系数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很自然地分出谁的工作存在的危险系数大了,那当然是清洁户外玻璃保洁员的工作出现危险概率更大一些。

 主持人:没想到后来事情又发展成这样了。你看片段里的主人公小张换了工作,而当他遇到意外的时候,为什么投的保就不算了呢?

 专家点评:因为在工作变更后要及时告知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会根据你现在所从事职业的危险系数大小来对你的保费做出调整。尤其是工作危险系数从低到高变动时要及时通知保险公司。也就是说,工作危险系数增大要及时与保险公司进行沟通;否则即使你之前投过保,在你工作变动后没有及时通知保险公司,那么在你出现意外后,保险公司是不会对你进行理赔的。

 主持人:原来是这样。看来在工作变更时还必须及时告知保险公司,与保险公司进行沟通才可以。我现在又有一个问题,如果小张在工作变更时,及时通知了保险公司,那么保险公司会不会理赔呢?

专家点评:如果小张在工作变更时及时通知了保险公司,那么保险公司肯定会及时理赔的。请大家放心。

 主持人:那还不错,只要工作变动后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就能得到理赔了。像片段中小张遇到的这种情况,我们在通知保险公司自己的工作发生变更的时候,是不是还需要办理一些必要的相关手续呢?

 专家点评:在工作发生变更的时候,去保险公司肯定是要办理一些相关手续的。手续大体包括这些内容:填写申请表、出示职业证明,还有身份证等证件。

 主持人:在片段开始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小张的保费比小李高了,也就是说,当时小张工作环境比小李的危险系数大,那么在小张的工作危险系数再次加大时,保费是不是也相应地做出提高呢?另外,如果在职业没有变动的情况下保费高,在职业变动的情况下保费低了,这样是否能退还保费差额呢?

 专家点评:肯定是要提高的。但是这个保费的提高也不是随意的,这个也是有相关规定的。如果在保费高的期限内,职业进行变动,保费低了,那么通过与保险公司沟通后保费只退还这期间的差额。

 主持人:如果职业性质没变,工作变动频繁,是不是需要进行职业变更申请呢?

 专家点评:虽然是频繁的调动工作,但是其工作性质没有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工种没有变,所以不用通知保险公司。我再举一个例子,比方说,有个人在一个单位担任保安,不久他换了工作单位,可是在换了工作单位之后还是担任保安的工作,像这样的情况就没有必要通知保险公司变更申请了。

 总结:1.人身意外保险的保额是根据个人的职业危险系数高低决定的;2.无论工作的危险程度是从高到低,还是从低到高,都需要向保险公司进行申请;3.如果在保费高的期限内,职业进行变动,保费低了,那么通过与保险公司沟通后保费只退还这期间的差额;4.虽然是频繁的调动工作,如果工作性质没有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工种没有变,就不用通知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的套路,看了你都心惊


很多朋友反映保险的坑太多,稍不留神就掉坑里了,而且是还没开始买就已经在坑里了,买后发现,自己又给自己挖了个坑。

很多朋友反映保险的坑太多,稍不留神就掉坑里了,而且是还没开始买就已经在坑里了,买后发现,自己又给自己挖了个坑。

真是坑中坑!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保险的一些套路,或者说是邪路更恰当。

l “我买了很多保险,却不知道到底在保障什么?”

l “业务员把保险产品吹的天花乱坠,我纠结不知道到底要不要手?”

l “我买了一堆保险,怎么连健康告知流程都没有?”

l “签单之后业务员人间蒸发的,后续服务没人管!”

l “基本保障都没有,理财分红的保单竟然有好几张?”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些巨坑!

套路一:即将停售 限时限量

“8月1日起,很多保险停售限购!保险越早买越划算,抓紧最后的机会!”“8月31日全国停办,退市前每天发一遍,不想让朋友们错过这么好的险种。”

这个套路在朋友圈几乎每个月都会看到,于是当一些保险销售员叫嚣着再不买就停售了,消费者一着急,连保单合同都忽略,就掉进陷阱了。

结果最后发现它又出现了,保险公司的解释为销售火爆,所以再开放一定额度,为了没抢到的人,玛尼?

这样都可以,总是说狼来了,狼来了,你还相信不?

但有时候它就是真的来了

首先来说产品为什么会停售:

1、不符合保监会对监管要求。(很多保险公司开发保险产品脱离了保险保障的本质,会带来经营风险,而被监管部门叫停)

2、很多停售都是产品的更新换代,会有更好的升级产品出来。

3、保险公司对市场风险预估不足而造成毁损厉害,主动要求停售。(往往这种停售是悄无声息的),不可能这么大张旗鼓。

千万不要认为即将停售的产品是最好的选择,要弄清楚停售原因,理性思考,先问问自己到底需不需要,再看看是不是适合自己。

套路二:低佣金的好产品,业务员不推

这是一款保费635元可保障50万元保额的消费重疾险,有没有便宜哭?但是这么便宜的产品市场上却没有几个客户知道,why?

那么,保险业务员的顾虑是什么?

1、业绩和荣誉

不是自己公司的产品,没有业绩也不能核算入荣誉激励方案。

2、做在别人公司名下,佣金不足。如果有续期利益,拿不到!

3、客户信息客户信息被别人掌握,担心客户流失。

4、不划算担心客户买了便宜的保险,就不买其他产品了。

套路三:健康告知 全部勾否

在大家购买医疗或者重疾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填写健康告知问卷,人生在世谁会没有个生病住院的记录,而这个记录需要你在投保时如实告知。

业务员

“没有关系,健康告知填不填写无所谓,到时候不会查到你的”

业务员

“过了两年就没事儿” “两年不可抗辩,保险公司必须赔!”

业务员咋不上天呢?

首先保险公司的不可抗辩条款是在你没有重大过失进行隐瞒的情况下,如果投保前就未进行如实告知,后期发生的风险保险公司是可以不进行赔付的 。

一些业务员想急于求成想完成业绩,却不负责任的忽悠客户说有病也没事,我帮你来填资料保证能通过,结果健康告知全部勾否。

大多拒赔案例都是因没有健康告知引起的,保险公司是可以拒赔并且解除合同的,有些甚至不会退还保费。

套路四:夸大收益 避谈风险

业务员

姐姐,我们这款好好哦,每年都有分红回馈,这个过几年可以拿到xxxx钱

这个保险大病小病都能赔,门诊住院也全部都能报销,宝宝长大了还能领一笔教育金

真的有这么好吗?保障有这么足吗?分红有这么高吗?那些不保事项,业务员却避而不谈。

有的业务员为了尽快完成任务,自己给客户承诺了很多

高收益高回报大病小病住院都可以报销等等

然和合同却并没有这一项,买保险千万一定要看合同

销售员会误导你,但合同不会欺骗你

套路五:附加险搭售主险的捆绑陷阱

业务员

你看这个产品真的不错哎,重疾医疗意外什么都有了,保障全面!几百块都医疗是还不错哎,能单独购买吗?

业务员

不可以哦,必须全部打包一起买!

简直是流氓~

一些大保险公司或者保险团队的逻辑就是主险 附加险强行捆绑销售

几百块的医疗险性价比高,但必须搭配一个非常贵的主险

这个是不是有点太坑了

好比我只想买个餐桌,你却要连着房子一起卖给我

实际上市场上高性价比的医疗险多如牛毛,根本不用强制捆绑购买

套路六:感情攻势 人情保单

通常刚加入保险业的业务员

由于自身专业度不高,又有着业绩压力

因此最爱发动人情攻势,动员身边的亲朋好友买买买

业务员

你看一下,产品特别好,我就差你这一张保单了,你就支持我一下

老同学,这个xx特别好,特别适合你们家宝宝

但是往往到最后:

玛尼?该有的多发性保障没有,还比别人贵这么多

同保不同赔,都买了保险,为啥我的不赔

人情保单,究竟是保障还是炸弹呢?

人情保单来了,先不要冲动,作为客户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家庭情况和需求合理配置产品,而不是被人情所绑架。

相关推荐